为什么我里程碑2的手机直充显示电压5V,可 电池标3.7V。这样会不会损伤宝宝听力电池?我手机屏幕漂移会不会是这原

手机电池的标称电压为3.7V,充电限制电压为4.2V,用输出为5V的MP5充电器充电会不会有问题?_百度知道
手机电池的标称电压为3.7V,充电限制电压为4.2V,用输出为5V的MP5充电器充电会不会有问题?
手机电池的标称电压为3.7V,充电限制电压为4.2V,用输出为5V的MP5充电器充电会不会有问题?这个充电器是纽曼的T06,输出是5v跟一般的线充手机充电器输出差不多
我是在手机上充的,不是直接充电池
提问者采纳
如果,你把电池放手机里充是可以的,因为手机内部有充电稳压电路,接入电池的电压一定不可以超过4.2伏。如果你想直接接线到电池充电这样就是不可以的,轻则电池坏,重则电池爆炸。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照理应该没有问题:都是锂电池我与你是相反:我的mp3电池坏了,找了个报废的手机,拆下电池装上mp3,用了快三月,一直正常
完全没有问题。我的金鹏E1162手机配的充电器就是5v的,而电池是3.7的。
建议最好不用,应为5伏电压已经超出了你手机电池限制电压了,如果拿去充电的话电池很容易因电压过高而发热的,损伤电池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标称电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的手机电池用不了半天~_百度知道
我的手机电池用不了半天~
我把电池充满,然后用不到半天,怎样办~
提问者采纳
我这里有一个偏方你可以试一下:当你的行动电话电池使用时间变短(记忆效应或老化)时,你是否会再买一颗电池来更换呢? 下次当你碰到这种情况时请省下你的钱,告诉你一个很有效的方法不妨试试看 1.把电池用报纸包起来再放进塑料袋裹包好放入冷冻库三天(报纸可吸收多余水份) 2.三天后取出常温下放二天 3.二天后将电池充电 , 充饱后装进行动电话裹测试 (预估可救回 80%-90%) 本讯息由知名电池厂商工程师透露,根据测试过的朋友指出效果相当有效. 至于有没有效果,反正电池快没用了,而且冰箱人人有,各位朋友不妨试试看吧 !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5条回答
买一块新的电池
可能是电池老化了,换一块就行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手机电池里面的电路板是干什么用的?
电池坏了,显示还有2格电时却一个电话也打不了就自动关机,电池上有4个电极,3种电压,我把电池拆开,发现里面有一块电路板,电路板两端电压(电池)为4伏左右(手机显示没电时),小灯泡能亮几小时,说明电池没坏,是电路板坏了,这块电路板是干什么用的呢?有没有办法修理?
目前手机常见电池类别
Ni-MH(镍氢电池)、Li-ion(锂离子电池)、LiB(液体锂离子电池)、LiP(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基本参数之“电压”
电池标称电压:3.7V/3.6V (*注1),
充电截止电压:4.2V/4.1V。
手机关机电压:3.5V (一般而言)
电池放电下限:2.75V/2.7V
(*注1说明: 电压因电芯设计工艺不同而不同,新型容量较大电池多为3.7V)
判断电池剩余容量最简便的方法是测量电压(4.2V为例):
4.20V----100%
3.95V----75%
3.85V----50%
3.73V----25%
3.50V----5%
2.75V----0%
锂离子基本参数之“电池容量”
根据锂离子国家标准GB/T1 :以1C倍率充电达到4.2V(或4.1V,C是标称容量,安时或毫安时)、以0.2C的倍率放电至2.75V(2.7V),电流与时间之积为容量。试验5次只要一次达到标称为合格。相关地,根据氢电国家标准GB/T:NI-HN电池容量是按0.4C充电、0.2C进行测量。
锂离子基本参数之“电池循环寿命
目前手机常见电池类别
Ni-MH(镍氢电池)、Li-ion(锂离子电池)、LiB(液体锂离子电池)、LiP(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基本参数之“电压”
电池标称电压:3.7V/3.6V (*注1),
充电截止电压:4.2V/4.1V。
手机关机电压:3.5V (一般而言)
电池放电下限:2.75V/2.7V
(*注1说明: 电压因电芯设计工艺不同而不同,新型容量较大电池多为3.7V)
判断电池剩余容量最简便的方法是测量电压(4.2V为例):
4.20V----100%
3.95V----75%
3.85V----50%
3.73V----25%
3.50V----5%
2.75V----0%
锂离子基本参数之“电池容量”
根据锂离子国家标准GB/T1 :以1C倍率充电达到4.2V(或4.1V,C是标称容量,安时或毫安时)、以0.2C的倍率放电至2.75V(2.7V),电流与时间之积为容量。试验5次只要一次达到标称为合格。相关地,根据氢电国家标准GB/T:NI-HN电池容量是按0.4C充电、0.2C进行测量。
锂离子基本参数之“电池循环寿命“
电池经过N次1C充、1C放电后,容量下降到70%,N为循环寿命。国标规定寿命不得小于300次。实际容量降到70%电池还是可以用的。 注意,电池实际循环寿命还和使用中的DOD(放电深度)有密切关系。因质量、充放电控制精度及使用习惯的影响,同一电池在不同人、不同环境及条件下使用,其寿命差异可能很大。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
由电芯、保护电路板、骨架、外包装组成。
锂离子电池充电要求
锂离子电池的电芯电极结构对充放电的电压要求非常严格,必须要求具备恒流恒压(CC/CV:ConstantCurrert-ConstantVoltage来自国家标准GB/T1 规范)兼顾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器。即充开始电电流恒定、电池端电压随着充电过程逐步升高达到4.2V(4.1V)拐点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此后充电电流随充电饱和度加深逐步减小,当达到0.01C时,充电结束。非锂离子电池专用充电器不具备此充电特性,若用之对LION电池这种充电器将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甚至发生危险。
电池的初充激活法
新电池出厂电池为半充电状态(以减轻运输保管过程中自放电现象),另电池放置一段时间后会进入休眠状态;新电池和存放久的电池做激活充电有利于帮助电池进入状态。方法是:先直接使用电池直到手机自然关机、然后用手机关机充电到显示充满、再加冲1-3小时。该方法的优点:既让电池得到初步热身、避免了以往“三次14小时初充电”的麻烦(该法实际是牺牲消耗一段电池寿命去换取激活速度的),以后让电池在使用中“自然激活”。初充电避免使用手机加线充之外的其他充电方式。
电池保护板及智能充电
电池内锂元素以离子状态存在,安全性很高。但电芯在过充、过放电导致的高温、内部压力增大情况下仍存在损坏甚至爆炸的危险。电池保护板通过电子器件提供过流、过压、过温保护特性,可有效杜绝意外发生。 是不是有了保护板就没有问题了呢?非也! 电池保护拐点电压一般为4.2V(或4.1V),而保护板设计保护电压标准通常是4.35V(实际可能更高些),所以保护板只能应付意外引起的严重情况,而对日常过充无任何保护作用。
许多手机(比如MOTO、三星)具备“智能充电”功能 。他们电池的保护板装了存储了电资料的存储器或表示电池型号的阻容器件,手机以此识别电池类型、规格、容量并提供适合的充电控制参数,当资料不正确或电池不符要求,手机将显示“非认可电池”而拒绝使用。保护板上还可采用PTC/NTC温感器件自动补偿温度引起的容量变化、并根据温度调节充电电流,也达到智能控制充电的目的。
影响待机时间/通话时间因素
-. 手机型号、具体手机个体耗电情况、手机参数设置
-. sim卡芯片工艺制程(1.8V制程sim卡耗电只是常规3V制程sim卡的1/3)
-. 手机所处位置信号强度;信号强、与基站距离近,手机与基站沟通需的发射功率就小。
-. 充电方式、充电时间、充电后电池闲置时间;
-. 电池容量、质量、使用年限;
-. 环境温度(接近零度的低温下容量会锐减)。
电池运输及存储的准备
应让电池于半荷电(50%半充电)状态。余压过低、长期存放后因自放电至电池电压低于2.75V将影响电池寿命,跌落至2.2V以下“死区”甚至会一睡不醒而报废。而满电时、电池物质处于活跃状态、加剧老化和自放电,同样会影响寿命。
电池的连接
严禁以烙铁焊接,因高温会导致电芯结构损坏,严重存在爆炸危险。应以高频点焊机焊接。
充电过程中电池内部会产生少量气体,一般会在放电时吸收。充电电流太大、经常过充则会加剧气体产生、使电池内压增加导致出现鼓胀现象。电池产生轻微鼓胀是允许的。避免过充减少鼓胀现象的关键。
锂离子电池特点
重量轻、容比大、自放电轻微(1%/天)、充电效率高(充电输入容量几乎等于电池输出容量)、无记忆效应、无须维护性放电、单体电压达3.7V(3.6V)、循环次数可达300-1K、具备快速充电能力、高温放电特性优秀。
快速充电的实现
除常用的恒流恒压(CC/CV)方式, 一些高级充电器具备高速充电能力,充电时间有的只需要25分钟甚至10分钟!(如国际四驱车模比赛用电池充电器)。其原理是:采用大电流充电、在电芯充电达到饱和气化点瞬间立即反转放电以吸收产生的气体……不断循环直到电池充满。原理上,有以检测电池达到过充时温升加速的dT/dt方式、有检测电池充电达到饱和气发时电压出现轻微下降现象的-ΔV方式。监测采样、计算和控制都必须采用专用的LSI精密芯片进行,GP三代1800mah一小时快速充电器即为-ΔV方式。
手机界说的新电池必须充电十几小时,实际是沿用以前镍电池的标准!
lion电池实际并没有初充电概念,而只有深充深放,也就是电池老化锻炼的概念!
由于电池从装配到卖到用户的手上,经历的时间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而一般lion电池都是采用半满电保存方式(电池充满50%,这样避免过满自放电严重、也避免过欠容易进入死点,导致电池休克一睡不起),电池库存一定时间,厂家也会补电老化,所以,到用户的电池,电池电量是不确定的。为了让电池充电时候都达到同一个起跑点,就要求用户拿到新电池后,用手机使用,到彻底关机。
这样,不管电池之前的情况如何,都恢复到一个比较标准的起跑点:手机关机点。
然后关机充电到满。再加充电2-4小时。
为什么要关机充电?因为如果开机,手机即便在静止状态也要定期发射信号与基站联系报告自己状态,也就等于打电话,这样造成内部电压的波动,会引起充电控制不稳定,影响控制准确性和效果。加充电2-4小时,是因为,实际手机转灯,是表示电池充电达到90%,而非100%,加充电是让手机在小电流状态继续充电,达到深放,深冲的锻炼目的。
LION电池寿命决定两个方面,一个放电深度,一个是循环寿命。
放电深度越浅,相对循环次数越多,
放电深度越深,相对循环次数越少,
目前一般给出的循环次数,是按80%DOD、20%SOC的放电深度计算的.
我以前看过一个厂家提供的数据,具体数字我不太记得了
大概是:
1)如果电池只放电20%容量,循环次数是1000次
2)如果放电深度是80%,循环次数是600次
3)如果放电深度是110%,循环次数是400次
我们简单以100%容量为1ah(1000mah)计算,以上三方法,电池寿命范围内的实际容量:
1)200AH
2) 480ah
3) 400ah
若手机电流是1A(1000ma)计算,我们得到的电池待机时间是
1)200小时
2)480小时
3)400小时
看出来没有,虽然第一次循环次数很多,但实际总的待机时间只有200小时
第二种由于放电深度合理,总待机时间达到了480小时
第三种由于放电深度过深,影响了电池循环寿命,带机时间也比第二种短。
充电的时机问题:
=============
由于没有记忆效应,所以电池可以随时补电,但如何最大效率地利用电池?
我的建议是,可以的话,用手机报低电量,直到关机,因为电池放电DOD在80-100%,具有最大循环寿命峰值。
由于所有设计合理的手机电路,都限制了最大放电深度,
电池本身保护电路也限制了放电深度,很关键的许多手机不到电池放电深度,已经不能工作而关机了,所以即便你用到手机关机,放电深度也达不到真的100%。所以,我们都建议大家尽量放电到关机,然后再充电,这里并不是考虑记忆效应,而是从实际电池寿命考虑的
一些问题,并不能凭空而想,必须进行实际的科学测试,如果出现两个相反的因素,我们就要具体从影响的程度去考虑。
补充一下,其实100%DOD不是真的把电池放到一点电都没有了。
如果你瞥开保护电路,用小电流继续放电下去,恐怕还可多放出30%的电量,
但这个电池可能就永久报废了。
这个100%DOD是人为定义的一个点----电池能最大限度地提供单次容量,
并且也有比较理想的循环次数的一个点。
实际上大多手机都无法工作到这个100%DOD点已经不能工作而关机了……
尽量用到关机,其实是尽量接近100%DOD 从而提高电池有效寿命
为什么要初充电呢?
新电池生产出来后,内部的化学物质尚未完全激活,需要通过初充电给予激活。初充电可以让电池尽快进入状态。不过注意,初充电同时属于“过充”,会对电池的总体寿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是我们的代价。我们知道许多电子零件都需要经过“老化”工序,我们应在两者间获得平衡。 本人建议对新电池采用3倍正常充电时间作为初充电时间,做一次顶多三次就可以了,虽然这样电池进入状态时间要慢一点,但电池寿命将会明显延长。一般锂电在使用5个周期后会达到标称容量的80%,10个周期就能达到95%了。
为什么要用到电池没电关机才开始初充电:
如果电池有过多余电,初充电的时间计算将出现偏差,正如一个人吃到半饱了,你让他再吃平时一吨饭的东西,他能好受么?所以,用到电池关机再进行充电,就统一了充电的起点,使得充电时间具有真正意义。而且一定程度的深度放电,对延长电池寿命很有好处,要知道,电池的可循环次数是有限的,深度放电延长了循环周期,也就是延长了电池总体寿命了。
初充电后,平时该怎样充电
==============================
座充虽然方便,但电路分析和实际测试均证明座充电的充满度和电池寿命都远不如采用手机充电,所以,尽量采用手机接直充对电池进行关机充电。当然,方便有时候很重要,你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选用座充、或开机充电,但你要清楚你在透支电池寿命,个中得失自己去平衡。
转灯或屏幕提示充电满,表示电池充电达到90%,这时候你就可以停止充电直接使用了。也可以多充50%的时间,让电池达到接近饱满。但避免长期整个晚上地充电(偶然是允许的),尤其不要用座充、或手机开机状态长期充电,这样电池中间就会凸起来,电池待机时间也会明显下降,即便你的是原装电池。这样的损伤是不可逆转的,解决的方法只有更换电池并采用尽量善待电池的充电方法。
大家还关注电池标识问题手机电池一般都标有3.7V锂电池,充电限制电压4.2V,这两个数的含义是什么,怎么测量呢?_百度作业帮
电池标识问题手机电池一般都标有3.7V锂电池,充电限制电压4.2V,这两个数的含义是什么,怎么测量呢?
电池标识问题手机电池一般都标有3.7V锂电池,充电限制电压4.2V,这两个数的含义是什么,怎么测量呢?
3.7V是指电池的额定电压 就象普通5号AA电池的额定电压是1.5V一样4.2V充电限制电压 有两层含义一是充电电源(充电器)的电压必须高于4.2V 否则无法充电二是当锂电池充电时内部电压达到4.2V时 电池内部保护电路启动 电流会明显减小 从而限制电流进一步升高此时手机测出电流减小后 就会显示"充电完成"关于手机电池的小知识:手机电池的组成是这样的:主要有两大部分,电芯和保护板,电芯就不用说了,就是装电的部分,但保护板很多人都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保护板,顾名思义就是保护电池用的,保护板的主要作用有:1、过充保护:当你充电时,电压达到电池最高电压(4.2V)时,保护板就会自动断电关闭,不能在充电了。2、过放保护:当你的电池电快要用完时(手机是3.6V左右)保护板也会关闭,不能在放电了。你的手机就会自动关机。3、过电流保护:当电池放电时(使用),保护板会有一个最大的限制电流(不同手机要求不一样),当放电超过这个电流保护板也会自动关闭。4、短路保护:当你的电池不小心短路时,保护板会在几毫秒内自动关闭,不会在通电,这时就是正负极碰到一块也没事关于锂离子电池及其充电器方面的知识:-- 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迅猛发展及电池技术的进步,开发出多种新型电池,其中发展最快的是可充电电池。在镍镉电池后相继开发出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及最新发展的锂聚合物(Li-Polymer)电池。锂离子电池与镍镉电池及镍氢电池在主要性能上的比较如表1所示。表1:锂离子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主要性能比较参数/电池种类 锂离子 镍镉 镍氢单位重量能量密度(W-Hr/kg) 90 40 60额定电压(V) 3.6 1.2 1.2充电次数 0自放电率(%/月) 6 15 20---- 由表1可看出锂离子电池的单位重量能量密度及单位体积能量密度都是最高的,即同样的电池重量、同样的电池体积,在同样的负载电流时,锂离子电池的两次充电的时间间隔是最长的;并且它的自放电率最低,也无记忆效应。由于有这些优点,虽然目前它的价格较贵,但仍然是灵巧型便携式产品,如手机、PDA、掌上电脑等产品的最佳选择。---- 锂离子电池比较"娇气",在使用不当时(过充、过温、过放)会造成损害或报废。因此各半导体器件公司纷纷开发出各种安全、高效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器IC及锂离子电池保护器IC,这保证了电池充电、放电的安全。MAXIM公司、TI公司、LT公司、ADI公司、MICREL公司、沛亨公司等近年来开发了多种新型锂离子电池充电器IC,其中沛亨公司生产了系列锂离子电池保护器IC;连过去不生产充电器的Telcom公司在2000年9月也开发出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充电器IC。锂离子电池基本知识---- 锂离子电池有各种形状(圆柱形、长方形等)以适合不同产品的需要,其容量一般有几百毫安时到几安时。另外,有将几个锂离子电池串联在一起,并与电池保护器封装在一起的电池组。---- 锂离子电池的额定电压为3.6V(有的公司的产品为3.7V)。电池充满电时的电压(称为终止充电电压)与电池的阳极材料有关:阳极材料为石墨时为4.2V;阳极材料为焦炭时为4.1V。另外,它们的内阻也不相同,焦炭阳极的略大,故其放电曲线也略有差别,如图1所示。锂离子电池终止放电电压为2.5V(各电池制造厂的参数略有不同)。如果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压已降到2.5V后还继续使用,则称为过放电(或过放),对电池有损害。---- 电池的容量C以mAh或Ah表示。它可以用来估算工作时间。例如,C=1600mAh的锂离子电池若工作电流为400mA,则可估算工作时间约为4小时。实际上电池有自放电损耗,电池存放时间长则会影响使用时间。另外,锂离子电池不适合大电流放电,过大的电流放电会降低放电的时间,如图2所示。一种容量为3Ah的锂离子电池,在0.75A电流放电时,工作时间为4小时。若以2A电流放电时,本应工作1.5小时,但实际为1.25小时(相当于2.5Ah了);若以3A电流放电,本应工作1小时,但实际为0.6小时(相当于1.8Ah了)。这是因为大电流放电时,内部有较大的损耗的缘故。因此,不同容量的电池由电池制造厂给出允许最大的放电电流值。锂离子电池充电要求---- 锂离子电池需要精密的充电电路以保证充电的安全及充满,另外也要使用方便及低价。锂离子电池充电的需求有:终止充电电压精度在额定值的1%之内(过压充电可能对锂离子电池造成永久性损坏);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率(充电电流)应根据电池生产厂的建议选用。虽然某些电池充电率可达2C(C为电池的容量),但常用的充电率为(0.5~1)C。采用0.5C充电率时,因充电过程的电化学反应会产生热,有一定的能量损失;另外锂离子电池充电并非全部采用恒流充电,还有恒压充电,所以实际充电时间为2.5小时左右;锂离子电池充电的温度在0℃~60℃范围。如果充电电流过大会产生温度过高,不仅会损坏电池并可能引起爆炸。因此在大电流充电时,需要对电池进行温度检测,并且在超过设定充电温度时能停止充电以保证安全。另外,充电器电路中有设定的限流电阻,保证充电电流不超过设定的限制电流。---- 锂离子电池终止放电电压为2.5V。若电池中没有电池保护器或电子产品中没有电池终止电压检测电路,则可能造成过放(低于2.5V),严重的过放会造成电池的失效。---- 完善的充电器可对过放的电池进行挽救修复,即在充电前进行预处理。充电前检测电池的电压:若电池电压大于2.5V,则按正常方式充电;若电池电压低于2.5V,则用小电流(约1/10C的电流)充电,充到2.5V后再按正常方式充电。这种预充电的方式称为预处理。---- 目前的充电器常采用三段充电法,即预处理、恒流充电(快充)、恒压充电(充满)。正常充电(即电池电压大于2.5V)的充电特性如图3所示(充4.2V锂离子电池)。开始以设定的恒流充电,电池电压以较高的斜率增长,在充电过程中斜率逐步降低,充到接近4.2V时,恒流充电阶段结束。接着以4.2V恒压充电,在恒压阶段充电时,电压几乎不变(或稍有增加),充电电流不断下降。当充电电流下降到1/10C时,表示电池已充满,终止充电(图3中电池容量为1600mAh,充电率为0.5C,充电电流为800mA,1/10C为80mA)。有的充电器在充电电流降到某一值时,启动定时器,经一段定时后,结束充电。---- 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过程与镍镉、镍氢电池充电过程是完全不同的(镍镉、镍氢电池的充电特性如图4所示)。因此,锂离子电池不能借用一般的镍镉、镍氢电池充电器来充电。一般的通用充电器(既可充镍镉、镍氢电池,也能充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不如锂离子电池专用充电器好。即使是锂离子电池充电器,还必须分清楚是充4.1V的还是充4.2V的,不要搞错!充电器IC的组成---- 为了满足上述充电的要求,性能良好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器IC内部由下述几部分组成:电源电路(它由开关型或线性电源组成),包括恒流源(其精度一般为5%左右)及恒压源(0.75%~1%精度);电流限制电路(可由用户外设一个电流检测电阻来设定);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电池温度检测电路;充电器指示电路(一般用LED来指示);安全定时器电路;基准电压源(高精度)、多个电压比较器及逻辑控制电路、关闭控制电路等。---- 充电器IC根据电源电路不同也分成充电器IC及充电器控制IC两种,即调整管或开关管做在IC内的为充电器IC,调整管或开关管不做在IC内的为充电器控制器。---- 目前,充电电流较大的(1A以上)、充电电池数量较多(3~4个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器,为提高充电效率,往往采用开关型降压式DC/DC变换器作电源,其效率一般高于90%,并且将开关管由外设MOSFET来担任。这不仅可减小充电器控制器的硅片尺寸及简化制造工艺,并且可以减少大电流产生的热量对控制器IC的影响。这类充电控制器IC的功能较完善、性能较好。例如,MAXIM公司2000年生产的MAX1737、MAX1757、MAX1758。其充电电流可编程,最大充电电流可达1.5A(MAX)可充3~4节锂离子电池。---- 若充电器的充电电流较小(≤0.5C),充单节锂离子电池的场合,往往采用低压差线性电源组成恒流源及恒压源(或门控式脉冲充电),效率虽低一些,但电路较简单、外围元件少、成本较低。---- 这两年来,开发出不少8引脚的充电器新器件,如MAX1679、bq2057、LTC1730、LTC及LTC、TC3827等;还有一些6引脚的器件,如ADP3820、MAX1736;甚至开发出简易型的3引脚充电器IC:MICBS。---- 这些充电器往往采用外接限流的插头式电源,或称墙式适配器(wall adapter或wall cube)。它内部有降压变压器、全波整流器及滤波电容组成的不稳压的AC/DC变换器。利用它的限流作用作快速充电,则充电器电路可大大简化。---- 这些充电器IC自身尺寸极小(8引脚SO或μMAX封装或6引脚SOT-23封装),外围元件较少,占用印制板面积极小,有不少充电器电路可装入产品中,如LT1731的充电器电路及实际尺寸如图5所示。另外,由MAX1679组成的充电路如图6所示,它可以装入手机中。它的快充电流由外接插头式电源决定,在最后采用脉冲方式充满,其发热量极小。有些充电器省掉测温电路及外接NTC热敏电阻,使电路进一步简化。---- 3引脚的MICBS实质上是一个精密低压差线性稳压电源,其输出电压为4.2V,电压精度可达 ±0.75%(在0℃~+60℃),其输出电压温度系数为40ppm/℃;内部有电流限制电路(限制电流为750mA),并有过热关闭保护电路,其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充电电流靠有限流作用的插头式电源提供,终止电压靠4.2V精密稳压器保证,不会过充。---- 另外,有些充电器IC在设计时需与μC(或μP)结合使用,组成电路简单性较好的充电器,利用μC或 μP对充电过程及一些参数进行控制,即采用软件来完成一些原由硬件来完成的工作,采用廉价的8位μC或μP,成本也不高。另外充电器IC厂在网上提供的有关充电器的编程资料,给这种新型充电器开发带来了方便。例如,Telcom的TC3827充电控制器IC与μC结合的应用电路图如图8所示。图中RSENSE为限流电阻(可设定限制电流),外接PMOS为充电开关,LED为充电指示器。其中MODE、IMON、SHDN三引脚与μC接口,分别控制其充电模式、充电电流(通过RSENSE上的电压来检测充电电流)及关闭控制
说明电池放电电压为3.7V,充电电压为4.2V.不知道你测这个有什么用呢
这个都是理论值呀,3.7V是锂电池标准供电电压,电量不足时电压自然会下降,手机上的电量显示也是根据电池的实际电压指示的。充电时,加在电池电极上的最高额定电压是4.2V,高于这个值会损伤电池。生活见加过有些手机不能用移动电源充电,我的手机电池是3.7V,能用输出电压是5V的移动电源充电不_百度知道
生活见加过有些手机不能用移动电源充电,我的手机电池是3.7V,能用输出电压是5V的移动电源充电不
提问者采纳
你的手机电池是3.7V,说明是锂电池。通常,锂离子电池都以4.2V为充电上限电压(早期有锂电池限制电压为4.1V,现在新出的有限制电压为4.3V)。如果你用充电器直接对电池充电的话,充电器的最大输出电压就不能超过4.2V;但若用充电器对手机充电,电池放在手机里,那么通常要求充电器输出5V,偶尔也有5.2V的,手机内部有专门的充电控制电路,充电器的输出电压不会直接加到锂电池上面。所以,5V移动电源对你手机充电是没问题的!目前我也没见到过不能用移动电源充电的智能手机,老式手机倒是有一些要求充电器输出4.2V,你自己看清楚即可!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不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