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2用松下的镜头20mm /F1.7 20 1.7好还是20mm f1.7 14mm f2.5/2.5好

新旧女友对决 松下单电GF2/GF1对比评测
来源:pconline 原创&
作者:祈迹&
责任编辑:zhaolianyu&
2、套机镜头LUMIX G 20mm/F1.7 ASPH  LUMIX G 20mm/F1.7 ASPH镜头结构由5组7片镜片构成。包含2片非球面镜,外对焦模式,镜组经过全密封设计,无需担心镜头进尘问题。其具备的F1.7光圈是目前M4/3系统镜头群中光圈最大的镜头了,能够实现较强的背景虚化和较好的焦外成像。而其成像能力也获得消费者的一致好评。截取区域示意图
LUMIX G 20mm/F1.7 ASPH各级光圈锐度测试
  大家可以发现这枚GF1的定焦套机镜头的中心成像十分强悍,无论使用哪级光圈,其中心成像锐度都十分高,虽然依然会随着光圈变化而改变画质,但即使是最差的F22也能有很不错的成像。而边缘成像在光圈缩小至F2.8后就能一直保持着优秀的锐度表现。从以上的情况来看,这枚镜头的最佳光圈在F2.8-F11之间,最佳光圈范围与GF2的套机镜头相同,但实质成像确实是GF1的套机镜头比较优秀。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总排行榜我在第100位之后
参考价:暂无
网友评分: 2.5
摄影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M4/3好伴侣:Panasonic 松下 二代 Lumix G 20mm/F1.7,以及我的Diors镜头群_开箱晒物_什么值得买
M4/3好伴侣:Panasonic 松下 二代 Lumix G 20mm/F1.7,以及我的Diors镜头群
先说明,既然是镜头晒单,本帖内的所有照片,均为JPG直出,除了撸妹925拍的那几张。事实上,自从换女友二号后,楼主基本就跟PS后期说BYEBYE了,不是技术好,是人太懒。。。虽然GF2的机内处理效果少得可怜,但楼主也没啥技术,GF2机内能搞定的楼主已经满足,真是节省了不少电脑前的时间,而且楼主N年前买的MAYA W920显示器,到底颜色准不准,楼主也没个准头,PS半天搞不好出来的是奇葩,哈哈。。。先来两张925拍的主角:&从一代开始,松下20mm/f1.7就一直是M43机油圈中公认的好头,画质极佳。二代在保持画质水平不变甚至有些许提高的前提下,还改进了一代备受吐槽的对焦能力,在GM1、GX1等机器上,二代20mm/f1.7的对焦速度已经非常客观。而且,还是作为GM1的套机头出现的,性价比极高,拆机头在淘宝上的价格普遍在之间,可以说是每一个M43机油都应该拥有的一颗好头。楼主自从2012年入手GF2以后就一直在口水20mm/f1.7,但那个时候想花小钱玩玩新鲜感,于是在套机头14/2.5的基础上又入了一颗(RMB.1300)和(RMB.215),加上朋友送的一颗(淘宝跳蚤均价RMB.450),虽然屌丝,但也是一组镜头群了。。。所以一代20mm/f1.7一直没入,直到性能提升并且外观更加骚包的二代出现。&&二代出现后,经常会拿来和奥巴家的17mm/1.8进行比较。17mm/1.8等效焦段34mm,与35mm标准头只差一个数,可以说是M43上极标准的一颗人文头,素质也很好。楼主一直想要一颗标准人文头,但反复对比后,似乎松下20mm等效40mm的视距楼主更喜欢,而且20mm/f1.7更薄更便宜,符合挂机头和随身揣的需求~~(屌丝镜头一多,便携的乐趣就没了,换镜头太麻烦,楼主这种懒人就应该一个镜头挂到底。。)&因为是淘宝上的拆机头,所以就没有什么开箱照。楼主拿到这几天天天加班,也木有什么机会出去拍东西(实际上也不知道去拍什么。。),所以就主要以工作的地方试试镜头,夜景和室内居多。实际上,GF2完全不能发挥二代20mm/1.7的能力,一是GF2底子太差,ISO100都不能阻止噪点满天飞,二是GF2驱动太老,不能发挥二代20mm改进的对焦速度,据说二代20mm在GM1的速度是最快的,一些奥巴机子用二代20mm速度也一般。===================================先看看白天吧:&&&&&二代20mm/1.7给楼主的第一印象非常好,的确要比手头上的屌丝镜头给力很多。一般来说M43镜头的最大光圈都是可用光圈,二代20mm/1.7的最大光圈也在最佳光圈内,所以楼主一路测试下来基本都是光圈全开。即便要缩小光圈,也不超过2.8,再小画质就要开始衰减了。========================1.7的光圈还有一个极大的优势,就是夜间拍摄自由度很大,对于GF2这种没有机身防抖的老机器来说,1.7光圈意味着晚上基本可以把ISO控制在400以内而且不用担心手抖,所以夜间的出片率要提高很多(楼主自以为的出片率。。。。。)&&&&&&&&&=========================夜间出片率有了保证,室内拍起来也就游刃有余了,而且大光圈室内拍起来更能突出主题,40mm的等效焦距也是非常合适。&&&&&&&&==========================在白天一些比较暗的室内,二代20mm/1.7也不怕光线不够,自由度较高。&&&&&&以上是这几天楼主镜头测试的一些照片,虽然拍得很渣,但JPG直出保证各位能够比较直观的考察二代20mm/1.7的表现,考虑到如果换成GM1、GX7这样更好的机身,这颗神头的光学素质一定有更好的表现。========================================说完松下二代20mm/1.7,楼主也想乘机晒晒那几颗屌丝镜头。屌丝归屌丝,还是陪楼主度过了2年比较快乐的时光,楼主自认为搭配GF2可怜的机内效果,还是能玩出一些小花样。先来看看屌丝阵容吧。。。&&一颗松下套机头14mm/2.5,一颗适马30mm/2.8,一颗太苦玛55mm/1.8,以及一颗国产电影头,是不是很屌丝啊,哈哈哈哈。。。。===============================先来说说太苦玛55/1.8。朋友把这颗头给楼主的时候,还是寄予蛮高希望的,金黄金黄的镀膜看起来多NB啊,结果。。。这颗头在强光下几乎不可用,鬼影、泛光、紫边各种乱入,不过,有时候借助这些乱入的东西,也能勉强玩点不一样的。。。比如:&会不会有点土?白茫茫的或许也能接受。。。&如果加上一点机内效果,效果也可以180度转变:&当然,在合理利用光线以及机内效果的前提下,楼主觉得还是能出点片子:&&&某些角度拍MM也可以的:&==================================说完蛋疼的太苦玛,再来说说适马30mm/2.8,这颗头楼主可是花了大价钱(咳咳。。)买下来的,报了很大的希望,结果这个焦段楼主实在不会用。。。于是也只能配合机内效果玩玩直出。。&&&&&&=================================&国产CCTV是最屌丝的一颗头,总共也就200块钱左右,但有微距啊,M43的微距头多贵啊。。适合随便玩玩:&&&=====================================&最后再来说说这两年楼主用得最多的镜头:14mm/2.5,无他,够薄好携带,楼主出去旅游和出差都只带它,而且这颗挂机头的光学素质并不差,够用的!用得不好只是因为楼主没技术而已。。&&&&&&===========================楼主最后能吐槽一下张大妈的图片上传吗?。。楼主的照片上传上来被压缩得。。。恩,谢谢大家观看。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赞27评论22
【抢先首发】LG 全新触屏系列 滚筒洗衣机 WD-VH455D1
【轻众测】AJAZZ黑爵 Pad RGB 游戏发光 鼠标垫
【抢先首发】CIGADesign 偏执家系列腕表
【轻众测】360 智能 摄像机 悬浮版1080P
【抢先首发】EraClean CLOUD 壁挂式 新风净化器 SX-300-QR
【轻众测】罗尔思 桌面型 双面插座 Smart Power S44C-UW(20C)
【抢先首发】HyperX Cloud Stinger 毒刺专业 电竞耳机
赞97评论181
赞157评论169
赞169评论251
赞2772评论2942
赞1194评论1035
赞925评论523
赞681评论632
赞1033评论289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主题:纠结了很久,还是入了松下20mm f1.7 II
泡网分: 0.095
注册: 2009年10月
都说玩4/3这个是必入的头子,之前看了本地一个商家95新的二手1代 20 1.7,没空过去买,结果过了几天打算去买的时候都已经卖掉了,那个头子成色不错,价格1600,后来翻淘宝看了个行货拆机头2200,而且是二代,研究了一下,果断入了~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4935&&回帖:23 &&
泡网分: 0.001
注册: 2016年02月
松下20mm F1.7II的被号称为神饼的镜头的对焦速度确实好慢啊!还有拉风箱声音!我日刚从淘宝上买的,发现网上各位专家们说的是对的,真的有点后悔,1700元的镜头(+kaseUV镜)。真是不听前人言啊! 本帖最后由 Caodongwzcn 于
21:13 编辑
泡网分: 9.626
注册: 2007年03月
aspoo 发表于
嗯,说是行货拆机头啊~还带发票,双皇冠的卖家是个,已经拍下了,包顺丰,明天应该能到请楼主短个淘宝店家地址!
泡网分: 0.362
注册: 2012年12月
<font color="#35686 发表于
请问这个闪灯很好吗?也有点兴趣。这灯相当好用,自动ttl,高速同步,侧拍转向都很好,就是体积相对太大了,我比较中意fl600r,虽然GN小了点,但体积小蛮多,而且还有视频拍摄辅助led,价格也便宜不少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 23:29:12
泡网分: 0.362
注册: 2012年12月
老年大力士 发表于
刚才在TB买了个25 1.4连快递3021元,本来在20 1.7二代与25 1.4中选听了几个相机铺老板与行家的建议还是多化了700...哈哈,我也是所有器材都淘宝买新水货,恭喜老哥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9.953
帖子: 1466
注册: 2005年12月
天涯之殇 发表于
入手25f1.4不会后悔,我也是GX1+14-45,再入的25f1.4,今天同事买了个奥巴FL50R闪灯,试了下中毒了.....
...请问这个闪灯很好吗?也有点兴趣。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9.953
帖子: 1466
注册: 2005年12月
老年大力士 发表于
刚才在TB买了个25 1.4连快递3021元,本来在20 1.7二代与25 1.4中选听了几个相机铺老板与行家的建议还是多化了700...恭喜老哥啊!我是奥巴的机身也在犹豫入哪个大光圈镜头,如果我是松下的机器就入20饼二代了,放在奥巴上都说对焦慢。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127
帖子: 2114
注册: 2012年09月
天涯之殇 发表于
入手25f1.4不会后悔,我也是GX1+14-45,再入的25f1.4,今天同事买了个奥巴FL50R闪灯,试了下中毒了.....刚才在TB买了个25 1.4连快递3021元,本来在20 1.7二代与25 1.4中选听了几个相机铺老板与行家的建议还是多化了700元买进25 1.4,行家说25 1.4除了体积大、重量重外其它完胜20 1.7二代,旧的不想买怕有暗病或镜片中有灰尘,多出四、五百元还是买个处女玩!呵呵
泡网分: 0.083
注册: 2013年08月
sunzhangao 发表于
基本是没有任何区别....都用过...上个月研究了很久 我买了一代&&对焦没想象中的慢&&比nex5R快多了& &估计在奥巴上身慢吧& & 当然跟14定没的比&&14定太太太利索了
泡网分: 0.017
注册: 2013年05月
基本是没有任何区别....都用过...
泡网分: 0.362
注册: 2012年12月
老年大力士 发表于
谢谢!25f1.4就是大了些素质肯定没问题,你知道20-1.7二代与25f1.4的差别吗?我不注重焦外虚化,但很看重图像锐利、清晰,另只要室内及稍暗光线可拍即可,14-45光线暗了不能胜任,是晴天室外利器.我没有20f1.7,没用过
泡网分: 2.127
帖子: 2114
注册: 2012年09月
天涯之殇 发表于
入手25f1.4不会后悔,我也是GX1+14-45,再入的25f1.4,今天同事买了个奥巴FL50R闪灯,试了下中毒了.....谢谢!25f1.4就是大了些素质肯定没问题,你知道20-1.7二代与25f1.4的差别吗?我不注重焦外虚化,但很看重图像锐利、清晰,另只要室内及稍暗光线可拍即可,14-45光线暗了不能胜任,是晴天室外利器.
泡网分: 0.362
注册: 2012年12月
老年大力士 发表于
我目前是GX1加14-45,14定用过不满意700元卖了,准备再买个定焦头一代20mm f1.7不考虑,25-1.4f及20mm f1.7 II 两个中选一个,我不太看重虚化只要室内可拍及光线稍暗可拍即可,看来87克重的20mm f1.7 II 比较配GX1,2200---2300元也可接受.入手25f1.4不会后悔,我也是GX1+14-45,再入的25f1.4,今天同事买了个奥巴FL50R闪灯,试了下中毒了..... 本帖最后由 天涯之殇 于
22:18 编辑
泡网分: 2.127
帖子: 2114
注册: 2012年09月
aspoo 发表于
好像是it168评测 是对焦速度快了很多,机身也好点~~
另外价格比1代也贵不鸟多少啊~还有电子产品 买新不买旧~就这些理由吧电子产品绝对是买新不买旧,你的二代20-1.7fII等用后来谈谈感想.
泡网分: 2.127
帖子: 2114
注册: 2012年09月
我目前是GX1加14-45,14定用过不满意700元卖了,准备再买个定焦头一代20mm f1.7不考虑,25-1.4f及20mm f1.7 II 两个中选一个,我不太看重虚化只要室内可拍及光线稍暗可拍即可,看来87克重的20mm f1.7 II 比较配GX1,2200---2300元也可接受.
泡网分: 29.438
帖子: 4601
注册: 2005年06月
哈哈!咱也关心下一代。
泡网分: 0.089
注册: 2013年02月
还是关心二代的对焦速度
泡网分: 0.606
注册: 2009年12月
aspoo 发表于
好像是it168评测 是对焦速度快了很多,机身也好点~~
另外价格比1代也贵不鸟多少啊~还有电子产品 买新不买旧~就这些理由吧到手如何?
看了测评说,没有任何提高,我本来想收二手的
泡网分: 0.095
注册: 2009年10月
qd我高兴 发表于
不是说二代没有任何提高么?干嘛买新的?好像是it168评测 是对焦速度快了很多,机身也好点~~
另外价格比1代也贵不鸟多少啊~还有电子产品 买新不买旧~就这些理由吧
泡网分: 0.606
注册: 2009年12月
不是说二代没有任何提高么?干嘛买新的?aspoo 发表于
嗯,说是行货拆机头啊
还带发票,双皇冠的卖家是个,已经拍下了,包顺丰,明天应该能到...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2.416
注册: 2006年04月
期待楼主到货后上图分享,准备跟进。。。。。。。。。。。
泡网分: 0.095
注册: 2009年10月
taitan001 发表于
淘宝有卖2代了?
日亚上倒是有,合rmb差不多2200左右其实我觉得奇怪的是没有看到20 1.7的套机卖呢~~这拆机从何而来,商家往往上保证不是行货拆机,假1赔10~~
泡网分: 0.095
注册: 2009年10月
taitan001 发表于
淘宝有卖2代了?
日亚上倒是有,合rmb差不多2200左右嗯,说是行货拆机头啊~还带发票,双皇冠的卖家是个,已经拍下了,包顺丰,明天应该能到
泡网分: 8.56
注册: 2009年03月
淘宝有卖2代了?
日亚上倒是有,合rmb差不多2200左右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松下LUMIX G 20mmF1.7 ASPH镜头评测
松下LUMIX G 20mmF1.7 ASPH镜头评测
1真正展现M4/3魅力的饼干镜头
LUMIX G 20mm F1.7
ASPH这枚饼干镜头一直让我感觉很“麻烦”,这里的麻烦倒不是因为这枚小巧的镜头本身在画质上有什么问题,也不是因为它在销售定价方面要比的饼干高出多少,而是因为我一看到它就想着“这种头为什么不是奥林巴斯出的”,还会想“应该单独为这个头写点什么”。所以,根据我之前的承诺,在完成了对和松下GF1的对比评测后,单独再动笔为这枚饼干头写一篇文字。
这篇文章我在开头就可以给出结论:如果要在奥林巴斯和松下的M4/3镜头群里各选一支代表性镜头的话,奥林巴斯那边由于仅有两个头可选,所以我估计大家还是会把票投给14-42套头;松下这里可选的范围就大很多,而不管别人怎么看,我100%会选这支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该镜头体现了M4/3规格理论上应该拥有的种种优势:小巧、轻便、高画质——当然还带有大光圈。事实上,在我之前做对比评测的两款机型试用中,我大部分时间使用的就是这支镜头——即使是奥林巴斯E-P2也是用的松下镜头。
几天的试用中,这支从外观上看起来并不太诱人,造型远没有奥林巴斯M.ZD 17mm
F2.8漂亮的饼干头以其锐利的全开光圈画质(中心)、适合的焦段、柔滑的焦外表现以及在弱光环境拍摄中体现出来的巨大便利性都令我对它爱不释手。松下这支镜头的尺寸是&O
63x 约25.5mm,比奥林巴斯的17mm饼干的&O57x22mm粗壮一点,但从体积上依然还是很饼干——搭配GF1这样的体型还是比较协调的。
从重量上来看,100克的重量要比奥林巴斯的71克略略趁手一点。
让我来带大家看一下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的细节。
我不太喜欢松下对于这支G镜头的外观设计——是的,松下的M4/3品牌为Lumix G——这支镜头并不是我们原先预想的镜头,外观看起来实在只能用朴实无华来形容。
我们首先会注意到灰色镜头筒身(饼干头难道就没有筒身了?只不过人家身材。。。)上的黄色20字样。厄,说实在的,设计松下这支镜头外观的设计师的确相当省事。
饼干头这种东西,其实本来并没有太明确的定义到底什么算是饼干。我们以前一般把镜筒长度不到镜头直径1/3的镜头称作饼干,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松下LUMIX G
ASPH这块“饼干”略微厚了那么一点。在我印象里,只有在胶片相机发展到高峰的时期,由于各家相机都有小型化的机身出现,所以饼干镜头很是流行过一段。但是后来,由于饼干镜头在光圈、画质上的天然局限,大部分单反厂商都很少再开发新的饼干头,唯有算是一个异类,接连发了几个品质不错的饼干和超薄饼干。
不过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虽然是饼干头,但它的光圈却能做到F1.7这么大,这一点真叫人对松下镜头的设计能力刮目相看。这支镜头采用5组7片设计,里面还有两片非球面镜(三个露出面,看到有媒体朋友因此误认为该镜头有三片非球面镜,这是错误的。)当然,饼干镜头的镜片直径都不会很大,所以该镜头的实际镜片口径还是相当小的。
松下官网上给出了该镜头MTF图,尽管是官方图片但我个人觉得还是蛮实在的。从MTF上可以看出该镜头的边缘画质下降的比较明显,不过说实话我们从来就不对饼干镜头的画质有怎样的苛求,这类镜头的首要目标就是轻薄小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画质稍微打点折扣也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松下方面在官网上很得意的把“金属卡口”作为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的一个卖点列出来。不过我要提醒你,按照日元报价这枚镜头单卖的价格差不多要人民币3000元整。作为一枚中端价位的镜头,采用金属卡口怎么也是应该的吧。本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是20mm,不过并没有什么强大的微距性能(0.25倍)。
220mm F1.7的相关特性与光圈测试
好了,看过镜头外观和性能参数后,我们直接进入画质测试阶段。我要坦白,虽然这是一枚镜头,但我更多时候是把它装载到E-P2机身上去使用的。这一方面是因为我觉得奥林巴斯相机的操作比松下更加顺手一点(纯粹个人喜好),另外从画质上来看的表现也要比松下GF1更强一点(主要是高感画质)。不过,最吸引我的是由于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是目前松下已经发布的几款M4/3镜头中唯一不带O.I.S系统的镜头(估计是镜筒太饼干而无法塞下O.I.S部件),因此我只能靠奥林巴斯机身来弥补整套系统没有光学防震机构的缺憾。
但是,在之前的E-P2和GF1对比测试中我已经指出,虽然都是M4/3阵营的产品,但两款相机在对画面信号的处理上是不同的。同一枚松下LUMIX G 20mm
ASPH被安装在两个不同的机身上,松下GF1的对焦速度和效率就要比奥林巴斯E-P2更快更高一些。另外,很显然松下在图像处理上也对自家镜头进行了优化,所以拍摄同场景时,奥林巴斯机身使用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的话边缘会有可见的紫边,而松下的画面就没有这个问题。
F1.7 VS& F5.6
由此,我们的画质测试还是要把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放在自家的GF1机身上进行。可怜上海这两天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一直阴雨连绵,我好容易在今天下午才等到天空止住了雨水。也顾不上等云开雾散,直接请DC评测编辑耀华DD带着GF1+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上天台去拍摄同场景下的样张。感谢耀华DD冒着严寒帮我带回来了这组在不同光圈下拍摄的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镜头对比样张。首先我先请大家观察上面那两张照片——画面左侧的是全开光圈F1.7时的画面,右侧则是F5.6的画面。这里主要是象大家展示本镜头在全开光圈时有比较轻微的暗角情况,但并不算严重(相反我还是比较喜欢这种程度的暗角,能够给纪实类照片带来一些特殊的味道)。
中央画质:
这里上下两组是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在F1.7(全开)以及按照光圈等比例收缩的F2-F2.8-F4-5.6-F8-F11-F16(最小)光圈下的画面中央对比。
我很难分辨出在这前四档光圈下,该镜头在照片中央部分有什么画质差异。让人非常高兴的是本镜头即使在全开光圈下,画面中央的画质也非常锐利(相机关闭了各类图像后期修饰)。在进一步收缩光圈后,我们一直要等到F11时才会觉得画面的对比度开始有些减弱,而在F16时中央画面的解析力才有比较明显的下降。
中央画质:
不过,在边缘画质方面,差异就显得比较明显了。
边缘画质(左下角):
在全开光圈和F2的大光圈下,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镜头边缘的成像是相对比较弱的。一方面是画面受到暗角的影像,边缘曝光显得不足,对比也不够;另一方面是成像偏软,而且有相对明显的色散。不过好在当光圈收缩到F2.8后画质问题马上得到了明显改善,而F4-F8下的边缘画质显然是完全能够令人满意的。这种良好的状态依然能保持到F11以后才会重新出现一定的下降,F16的边缘画质再次出现劣化但程度比全开光圈时要好。
边缘画质(左下角):
考虑到M4/3(也包括4/3)体系的像素密度与镜头最小光圈衍射问题,我们通常会发现这类系统的最佳光圈会比135系统来的早一点,而最小光圈通常也不会太小。这种特性对于GF1或者E-P2这样的机型来说其实是有利的,而我们普通者通常也会比较偏爱在大光圈下拥有较高画质的镜头。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镜头的最佳画质光圈应该在F5.6-F8之间,考虑到M4/3规格的景深特性,我们建议即使是拍摄风光,该镜头的光圈也不宜小于F11。
我其实在稍早的上周六已经拍摄了一组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奥林巴斯E-P2机身的各档光圈对比,但最终发现在最大光圈下还额外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紫边。考虑到测试原厂镜头还是应该装在原厂机身上才合理,所以那组阳光明媚的对比图片只能作废了。这类放出两张小图,画面左侧依然是F1.7的全开光圈,可以看到有一定的暗角现象存在。
3诱人的背景虚化与弱光拍摄体验
整体而言,LUMIX G 20mm F1.7
ASPH这支镜头在画质上的表现并不出乎我原先的意料——不管再做的如何出色,饼干镜头在获得形体上轻巧便携特质的同时,必定会在画质上作一定的妥协。但是,这种在画质上的缺陷并不是无可救药或者必定会成为镜头的致命伤。因为我们只要应用得当,是很容易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这支镜头的特性的。
首先,20mm的焦距意味着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这支镜头实际拥有等效135规格40mm,也就是接近所谓“标准镜头”的焦距。这种焦距在实际拍摄时通用性很强,近可拍特写拍人像,远可拍风景拍纪实。虽然“变焦基本靠走”,但一枚标准镜头带来的与人眼接近的视角总是能给人一种亲切感。
其次,虽然放大倍率有限,但本镜头所拥有的F1.7圆形大光圈还是很容易拍摄出一些拥有漂亮柔和背景虚化的照片来。尽管在全开光圈时边缘画质下降,但我们只要不是拍摄与焦平面完全水平的场景,那么这种画面边缘的品质下降都可以利用镜头本身的焦外虚化特性而轻松掩饰过去。
除了柔和的焦外,我还要特别赞赏一下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在搭配两款不同品牌机身时同样展现出来的敏捷和高效。且不论搭配松下GF1时的迅猛对焦速度,即使是与E-P2相配合,我们也会惊喜的发现奥利巴斯机身在进行反差对焦时常见的取景画面“伸缩”现象得到了很大改善。虽然AF速度要比GF1是慢上一点,但实际这套奥林巴斯+松下的组合依然在AF表现上依然可以用高效和敏捷这样的字眼来形容。
当然,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彻底压倒奥林巴斯那支17mm
F2.8饼干的最大资本还是因为由于它有F1.7大光圈,所以在弱光环境中拍摄的成功率大大增强了!我曾经在GF1与E-P2的对比评测中说过,松下GF1机身在P档时,相机自己很有一些“喜欢用大光圈”的倾向。现在想来,是因为没有O.I.S镜头系统,而松下机身又没有防震机构,所以为了保证足够的拍摄成功率,设计师故意在P档下倾向更多使用较大的光圈。
从这一点上来说,比松下GF1拥有更加出色的高感光度画质,同时机身还有非常强悍的最大4档防震机构的简直就是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的绝配!这套O/P组合无论是机身还是镜头都是为弱光摄影而生的。我这里有一些上周六晚上去国际体操中心看BeatBox表演时拍摄的照片,画面几乎都是F1.7光圈全开,而感光度都普遍在iso
800。请注意,此时我往往还能够轻松获得高达1/60S的快门速度!
这种快门速度,足以较为清晰的拍摄下舞台上表演的演员动作。如果我不考虑动态场景拍摄而更注重静态场景画质的话,我还可以使用相对较低的iso
400——此时1/30s的快门速度对我来说依然是非常“安全”的,几乎不存在拍出手抖废片的问题。
展开来推想,尽管奥林巴斯E-P2没有象松下GF1那样带有一个很精致的内闪,但只要能够搭配上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镜头,我还是足以应对各种光线条件下的拍摄需求。尤其是把这套小巧不起眼,还可以低角度取景(带有可翻转的VF-2取景器)的组合用在纪实摄影上,这简直是无尚的扫街利器——虽然我们买不起M9,但这套组合也足以让我们充满自信的出门扫街去了。
这里重新放出一张我用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奥林巴斯E-P2在ISO
1600这种对于M4/3规格来说已是极限的超高感光度下拍摄的小猫“黄泥螺”的照片。我当时拍摄时,所用灯光不过就是厅里的一个荧光吸顶灯而已,而这张照片的效果相信看过的朋友都应该会过目不忘吧!
我已经再次上传了一批采用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镜头搭配两款不同机身而拍摄的原始样张到本站产品库内,大家可以访问以下两个地址查看包括前面耀华DD在天台上拍摄的光圈样张在内的数十张新图片。
4什么是我真正想要的M4/3镜头
到这里,我可以冒着被人指责为“枪手”的风险(其实无所谓了,我很多年前就是的‘炮手’了)再次大声说:松下LUMIX G
ASPH这枚镜头是O/P两家M4/3产品发布以来所推出过的最佳镜头——至少是我心目中的最佳。不过,真正能够彻底解放这支镜头,发挥它产品特性的却不是松下GF1机身而是。所以,这个事情就正如我开篇时所说的“麻烦”起来了:指望松下或者奥林巴斯能够联合推出一个这样的奥林巴斯机身+松下镜头的销售套装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如果我想要得到这个组合的话,就不得不分别去买两套产品,然后凑成这样一个O/P组合。
事实上,我已经听说有E-P1用户托人去日本买回目前价格大跳水的松下GF1+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套装回来,然后把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留下给E-P1用,再把GF1机身抛掉的事情出现了。由于单买一支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的价格很高,这种“买回套装再拆卖机身”的做法居然能为想要这枚镜头的用户剩下不少银子。
扯远了,其实从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未来奥林巴斯和松下应该为M4/3开发怎样的镜头。首先,他们的体积一定要足够小巧;其次,他们的画质虽然没有要求作到堪比或者ZD银圈的水准,但至少也要拿得出手——本镜头至少在全开光圈时的中央画质还是非常出色的;第三,镜头要么是大光圈设计要么带光学防震要么能利用机身防震——这一点对于奥林巴斯来说不是问题,松下可要想办法再努力些了。
我在这里列出了松下与奥林巴斯M4/3现有镜头的官方页面地址,不过很遗憾,松下方面虽然多一点但其实也就四五款镜头可选,奥林巴斯更加可怜,只有期待明年1月份两款新镜头9-18与14-150能够顺利上市。不过,奥林巴斯好在还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完备的4/3镜头群在后面给两家的M4/3撑腰,当然,你得负担得起4/3镜头的价格(包括售价不菲的原装转接环)和重量。
我自己其实并不太在意M4/3镜头的焦段是否齐备。由于我自己已经拥有了大型的135器材,所以M4/3器材在大部分情况下只是作为辅机或者某个焦段、某种应用的补充而携带的。所以我可能会特别喜欢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这种通用性很强,可以随身带且不占地方的大光圈饼干头,也有可能会比较欣赏奥林巴斯明年的那支超级小的9-18超——而松下的7-14就显得太大了一点。当然,奥林巴斯明年要出的另外一支14-150也是值得我关注的镜头。考虑到奥林巴斯机身在高感光度画质上迅猛提高,再加上机身防震技术,我也难保在未来某一天抛下目前主力使用的135器材,而只用一台E-P2
+ 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 + 14-150的一机双镜组合出门旅行去了——这套组合是那样轻便,画质却并不会135规格的DSLR差多少!
我之前就说过,M4/3规格在画质上和表现力上的确可能比不上135机种,在便携性上又的确比不上类DC。但是凡事都有正反两面的,前面这两个“比不上”正好从反面说明了M4/3规格在画质和体积上达到了一个我们可以接受的平衡点——且在扩展性方面又远远优于DP1/2这类固定镜头APS-C机种。即使目前出了CXR这样的连镜头带CCD一起换的怪机器,但我想在价格成本上可能还是M4/3更有优势。
所以,再次呼吁一下,作为一个我很看好的相机规格,请松下和奥林巴斯的朋友多多努力再拉几家机身、镜头、CCD生产厂商“下水”吧!我多么想要看到在明年这个时候,一套机身由奥林巴斯推出、镜头由松下或者适马提供,感光元件由或者设计生产的M4/3新机出现啊!
最新DSLR与镜头文章
搜索关键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松下gf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