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龙柔力球呼仑贝尔大草原原实属哪个城市

&  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市,总面积26.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与两省之和。辖内有被称为世上最好的草原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境内生活着汉族和蒙古、回、满、等32个少数民族,全国三个“三少”民族自治旗均在呼伦贝尔市,民族特色显著。基本资料&呼伦贝尔市景观  中文名称: 呼伦贝尔市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地理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  面积: 263,953平方公里  人口: 269.70万人(2003)  政府驻地: 海拉尔区  机场: 海拉尔机场  火车站: 海拉尔火车站,满洲里火车站  电话区号: 0470  邮政区码: 021000  车牌代号: 蒙E名称由来&  呼伦贝尔这个名字因呼伦贝尔大草原而享誉世界。那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呼伦贝尔”这个名称的由来及含义。“呼伦贝尔”名称因其境内的两大湖泊——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呼伦湖(又名达赉湖)在汉代称“大泽”,唐代称“俱轮泊”,金、元时称“阔连海子”,明代称“阔滦海”,清代称“呼伦湖”,“呼伦”是蒙古语“哈溜” 的音译,译为“水獭”。贝尔湖在金、元、明时称“捕鱼儿海子”,清代称“贝尔湖”。“贝尔”汉语译为“雄水獭”。因为这两个大湖在古代盛产水獭,蒙古族有以动植物的名称给山川河流命名的习俗。自然地理位置地形  呼伦贝尔市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15°13′—126°04′;北纬47°05′—53°。呼伦贝尔市土地面积25.30万平方公里,东西约639公里,南北约700公里。呼伦贝尔市东部以为界,与为邻,南部与接壤;西部、西南部与交界;北部、西北部以为界与相望。  呼伦贝尔为高原地貌,大兴安岭呈南北向纵贯,形成三大地形:山岭、低山丘陵、河谷平原。东部为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地貌,海拔高度为200米—650 米,土壤以黑土为主,耕地面积占呼伦贝尔市的三分之二;中部为大兴安岭沙地林区,海拔高度为800米—1700米;西部为大草原,海拔高度600米—800米。气候概况  呼伦贝尔的气候特点:呼伦贝尔是我国最高纬度地区之一,寒温带和中温带大陆气候特点显著。呼伦贝尔盟年平均气温为-5℃~2℃。  因地处温带北部,大陆性气候显著。吉文-雅鲁-柴河-白狼-伊尔施-免渡河-黑山头-线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他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春季干燥风大,秋季气温骤降霜冻早。热量不足,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利用率高,无霜期短,日照丰富,降水量差异大,降水期多集中在7—8月。  全年气温冬冷夏暖,温度较差大。全市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O℃以下,只有大兴安岭以东和岭西少部分地区在O℃以上,岭东农区年平均气温在1.3—2.4℃之间,大兴安岭地区为-2.O—5.3℃,牧区为0.4—3.O℃.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18—30℃之间,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16-21℃之间。降水量变率大,分布不均匀,年际变化也大。冬春两季各地降水一般为40—80毫米,占年降水量15%左右。夏季降水量大而集中,大部地区为200—300毫米,占年降水量65-70%,秋季降水量相应减少,总的分部趋势是:农区60—80毫米,林区50—80毫米,牧区30—50毫米。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呼伦贝尔市土地总面积3.8亿亩(其中松加两地27 228 945亩),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其中园地223 536. 1亩,林地203 210 517. 7亩,牧草地125 830 683.9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 259 786.9亩,交通用地亩,水域亩,未利用土地25 849 549.3亩。全市土地有8大类,二级分类共42种类型。人均占有土地143.7亩,远远超过全区人均土地88.43亩的水平。  呼伦贝尔市土地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大兴安岭中低山地呈楔形纵贯全市中部,集中了全市绝大部分林地。岭东南麓低山丘陵和山前平原地势平缓,气候温和,呼伦贝尔市多数耕地分布于此。岭西呼伦贝尔草原东缘向森林过渡地带,包括额尔古纳市南部、牙克石市西部,是呼伦贝尔市耕地又一集中分布地带。全市60%以上草地分布在呼伦贝尔草原。这种农、牧、林各业明显的地域性,使全市土地利用形成自东向西依次为农一—林一—农一—牧的分布格局。  2002年,呼伦贝尔市耕地总面积1844万亩(不包括境内黑龙江省加格达奇、松岭区),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9%。呼伦贝尔市人均耕地6.9亩。  呼伦贝尔市耕地呈两条带状分布在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向平原过渡地带。岭东扎兰屯市、阿荣旗、莫旗耕地面积居全市各旗市前三位,还有鄂伦春旗的东南部、牙克石市中部和额尔古纳市南部,上述六旗市是全市商品粮基地,也是农业重点开发地区。六旗市有耕地1 500余万亩,占全市耕地的80%以上。  呼伦贝尔市耕地土壤以黑土、暗棕壤、黑钙土和草甸土为主,土质肥沃,自然肥力高。一般黑土、黑钙土有机质含量在5~7%以上,暗栗钙土在3~4%以上。大兴安岭山地及其东西两麓有机质在全自治区为最高,黑土、黑钙土及森林土壤和黑土的腐殖质含量都在4%以上。  水资源  呼伦贝尔市水资源总量为286.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72亿立方米(嫩江水系为156亿立方米,占全市的57.4%;额尔古纳河水系116亿立方米,占全市的42.6%),占全国地表水资源的1%,占全区地表水资源的73%;地下水资源总量14.6亿立方米。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为1.1万立方米,高于世界人均占有量,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9倍。  呼伦贝尔市境内的河流大都在山谷中穿行,坡陡流急,蕴藏着较丰富的水力资源。据普查统计,各河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46万千瓦。流域面积在1 000平方公里以上、装机容量在500千瓦以上站点的可开发水力资源的装机容量为150万千瓦。嫩江及各大支流,可装机总量达95万千瓦,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嫩江干流上的尼尔基(布西)水利枢纽(装机25万千瓦,完成可研),诺敏河上的毕拉河口水利枢纽(装机25.5万千瓦,完成可研),甘河上的柳家屯水利枢纽(装机17万千瓦,完成初设)和毕拉河上的神指峡水利枢纽(装机10万干瓦,规划阶段)等站址点都具有开发利用价值。额尔古纳河各支流,可装机总量为 55万千瓦。  森林资源  大兴安岭在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之间,自东北向西南,逶迤纵贯千余里,构成了呼伦贝尔市林业资源的主体。  2002年,呼伦贝尔市林地面积2.03亿亩(含松加地区),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3.4%,占自治区林地总面积的72.2%。人均林地76田。  2002年,呼伦贝尔市有林地面积1.90亿亩(含松加地区),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0%,占自治区有林地面积的83.7%。  呼伦贝尔市森林覆盖率49%。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8.85亿立方米,全市森林活立木蓄积占自治区的93.6% ,占全国的9.5%。  呼伦贝尔市森林资源的自然区域可分为原始林区、次生林区。  原始林区是指保持天然林为主的原始状态森林,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根河市、额尔古纳市、鄂伦春旗和牙克石市,分别由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牙克石)和国家林业局大兴安岭林业公司(加格达奇)管辖。活立木总蓄积量7.25亿立方米,蓄积量占全市有林地总蓄积量的82.1%,其中成过熟林占66. 8%.组成树种蓄积量为:落叶松4.5亿立方米,白桦1.95亿立方米,蒙古柞2 683万立方米,山杨2030万立方米,樟子松1 523万立方米,黑桦1 378万立方米,柳树等290万立方米。活立木蓄积,按径级分布,中小径木与大径木基本各占一半。  次生林区系原始森林经过采伐后又恢复起来的以杨、桦、柞为主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扎兰屯市、阿荣旗和莫旗等地,分别由呼伦贝尔市林业局和旗市林业局管辖。次生林区总面积1.07亿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8.4%,其中幼龄林占29.8%,中龄林占39.9%,成过熟林占30.3% 。有林地面积占全市有林地面积的24.7%。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6亿立方米。  呼伦贝尔市林区的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白桦、黑桦、山杨、蒙古柞等。  生物资源  ·野生植物资源  呼伦贝尔市野生植物资源相当丰富,共有野生植物1 400多种,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达500种以上,主要有野生药用植物、野生经济植物、野生油料植物、野生纤维植物、野生淀粉植物、野生食用植物、野生果品植物等。  野生药用植物:全市中蒙药用野生植物有534种,各地都有分布,尤以大兴安岭两侧缓坡林间和草地为多。其中常用中蒙药品种有200余种,目前采集利用数量较多的中药材有50多种。  野生经济植物:全市野生经济植物主要以柞树为代表。全市有柞树自然林2500多万亩,其中有1 100多万亩集中分布于岭东3旗市内,相当于柞蚕总产量占全国70%的辽宁省的柞林面积。呼伦贝尔市对柞树的利用主要是养蚕和培植木耳。柞蚕业重点在扎兰屯市和阿荣旗、莫旗,共放养柞蚕茧3000多把,年产蚕茧150万公斤。目前,全市用于养蚕的柞林面积仅占可利用面积的3%。黑木耳是著名的食用真菌之一,柞树是发展黑木耳生产的重要资源。目前,全市接种菌苗柞木段达600万段,年生产木耳约15万公斤。  野生果品植物:主要有越桔(红豆)、笃斯越桔(笃斯)、稠李子、山荆子(山丁子)、水葡萄、羊奶子等十几个品种,其分布面积约占森林覆盖面积的45%,累计面积达6000万亩。年生长,为2500万公斤以上,目前采集利用的仅占2~3%。其中,越桔和笃斯越桔最多,年生长量约为1 200多万公斤(越桔500万公斤、笃斯越桔750万公斤),年收购量最高年份为160万公斤,占可采集量的30%左右.呼伦贝尔市野生浆果具有无农药污染,含多种维生素、有机酸、葡萄糖等营养成份的优点,是制作果酒、高级饮料及果酱、蜜饯的优质野生原料。利用越桔和笃斯越桔生产的果酒“兴安岭牌红豆”、 “越桔”、“红豆味美思”、“吉密斯”、“万山利口”酒,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野生油料植物:主要有榛子、山杏、文冠果、核桃揪、苍耳等,大都分布在岭东3旗市和鄂伦春旗,其中榛子面积约在600万亩。榛子是重要的木本油料,种仁含油50%左右,其产量一般在50万公斤左右,最高可达250多万公斤。  野生纤维植物:呼伦贝尔市纤维植物中最享盛誉的是具有“第二森林”之称的芦苇。全市芦苇面积在77万亩以上,主要分布在牧业四旗境内的乌尔逊河、克鲁伦河、辉河、莫尔格勒河流域及其他河流、湖泊一带。年产20万吨。呼伦贝尔市芦苇资源面积和产,均占全区首位。呼伦贝尔市芦苇杆粗、棵长、纤维多(可达 50%以上),1吨芦苇可造纸0.5吨,相当于2立方米木材的产纸量。营口造纸厂荣获国家金质奖的“芦雁牌”新闻纸和丹东造纸厂荣获国家银质奖的“单面胶版纸”,均用呼伦贝尔市的芦苇生产。呼伦贝尔市野生纤维植物除芦苇外,还有70多种,主要有芨芨草、马兰、扁杆草、龙须草、蒲草、乌拉草、猪友爱、罗布麻、蝎麻、青麻、苫房草等。  野生淀粉植物:主要有橡子(柞树果实)、灰菜、稗、沙蓬、野燕麦、野荞麦、狗尾草、野豌豆等。其中像子的分布面积最大,约2 500万亩,年产,可达5 000担左右。  野生食用植物(含菌类):除木耳以外,还有蘑菇、猴头、黄花菜、柳蒿芽、蕨菜等,其中尤以草原白蘑最为有名。呼伦贝尔市食用菌类产量一般在5万公斤左右,最高年份(1980年)曾达6.5万公斤。蕨菜作为绿色食品得到大力开发。  ·野生动物资源  呼伦贝尔市野生动物品种和数量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野生动物6纲36目144科513种,占全国种类总数的12.3%,占自治区的70%以上,居第一位。在这些动物中,受国家保护的一、二、三类野生动物和受自治区保护的野生动物品种有30余种,其中有些是珍稀兽类和禽类.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森林、呼伦贝尔草原和湖泊一带.全市共有兽类6目18科78种。依其经济价值,大体可分为毛皮、药用、食用三大类,其中有的三者兼备,有的二者兼备。野生裘皮毛动物主要有水獭、旱獭、黄伶、猞猁、赤狐、紫貂、貉、沙狐、貂熊、香鼠、伶鼬、艾虎、兔狲、狼、水貂、松鼠、雪兔、草兔、驼鹿、驯鹿、马鹿、黄羊等.  药用类野生动物主要有黑熊、马鹿、驼鹿、驯鹿、肠、袍、狐理、蒙古兔、黄鼬、黄羊、獾等,其中以鹿科动物的最为有名。  全市共有333种鸟类,分属于18目50科。在这些鸟类中,《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规定的鸟类就有130多种,受国家保护的乌类60多种,其中隼形目、繁形目的猛禽35种。如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白鹤、灰鹤、蓑羽鹤、白鹤、黑鹤、大天鹅、小天鹅、凤头麻鸭、白琵鹭等.呼伦贝尔市海拉尔机场  矿产资源  呼伦贝尔市地下矿产资源有煤、铁、铜、铅、锌、铝、金、银、铼、钷、铟、镉、硫铁、芒硝、莹石、重晶石溴、水泥灰岩、天然碱、熔剂用白云岩和玛瑙等21种。  全市已经探查到的各类矿产达40余种,矿点370多处。其中57处矿点已探明,主要有煤炭、石油、铁、铜、铅、锌、钼、金、银、铼、铍、铟、镉、硫铁矿、芒硝、萤石、重晶石、溴、水泥灰岩、天然碱、溶剂用白云岩和玛瑙等20余种。这些矿产除煤炭、水泥灰岩、萤石和芒俏以外,绝大部分尚待开发利用。  煤炭:2002年底,煤炭探明储量为306.7亿吨,其中历经多年开采利用量(包括在建矿井的储量)为 9.15亿吨,预测储量755亿吨,居自治区第三位。探明储量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和的 1.8倍。  呼伦贝尔市煤炭资源主要有5个含煤组,生成于3个聚煤期。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拉尔盆地及其周围地区,资源丰富,储量集中。主要特点:一是丰富,保证程度高;二是煤质单一,为优质动力和民用燃料煤;三是单个煤田规模大,煤层厚,层位稳定,埋藏浅,产状平缓,含煤系数高,有建设大型露天煤矿的优越条件;四是距能源不足的东北三省近,特别是与重工业为主的黑龙江省为邻,是支援东北重工业发展的能源基地之一。  石油:到目前为止,初步探明可开采石油储量约5 000万吨,并有丰富的二氧化碳气体储一。  有色矿产:有色金属矿产是呼伦贝尔市的优势矿产。成矿地质条件好,分布集中,建设条件优越,资源远景大,不仅在自治区具有优势,有的在全国也名列前茅。全市有铜、钼、铅、锌、银等矿床13处,已探明金属储量329万吨,占全区同类金属储量的18%。其中铜金属136.5万吨,铅金属40.5万吨,锌金属 68. 1万吨,钼金属26. 9万吨,镉金属1 202.4吨。  黑色金属:呼伦贝尔市已发现铁矿床、矿点、矿化点70余处,其中规模大小不等的铁矿床8处。至2002年探明铁矿石储量为7 366.4万吨,保有储量7 317万吨。矿石质量好,富矿占总矿量的40%以上。矿石类型单一,多为磁铁矿。化学组成、构造简单。矿石易选、易磨、易冶。从分布看,铁矿石储最主要集中分布在谢尔塔拉、梨子山和塔尔气3个铁矿床。从矿山的外部建设条件着,90%以上的储量建设条件好,水、电、交通均可就近解决。  黄金、白银:呼伦贝尔市砂金资源丰富,产地分布集中,成矿地质条件好。南起阿荣旗、扎兰屯市,向北经牙克石市至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均富有砂金资源。额尔古纳河流域为著名砂金产地。呼伦贝尔市主要砂金分布于额尔古纳市的西口子、恩和哈达河和乌玛河砂金矿区。全市黄金储量32吨,而且品位高,成色好,易于开采。  呼伦贝尔市白银储量也相当可观,位于新石旗境内的额仁套力盖银矿和查干布拉根银金属矿床中的银金属总储一达4000余吨。  化工矿产:硝碱类矿产资源遍布呼伦贝尔草原,现已探明的有硫铁矿、芒硝、天然碱、溴(伴生)、重晶石以及食盐、磷和明矾等8种,大小矿产地40余处.  硫铁矿:已探明储量的陈旗“六一”硫铁矿,有6条矿体,储量740余万吨,属于中型硫铁矿床,尚未开发。  芒硝、天然碱:呼伦贝尔市现有大小盐、碱、硝湖33个。其中,硝湖23个,估计储量3900万吨,有地质资料的3处,探明储量l 701.8万吨;碱湖3处,佑计储量470万吨,有地质资料的148万吨;盐湖7个,估计储量260万吨。  非金属矿产:呼伦贝尔市境内建材非金属矿产种类多、分布广,已经发现的有工程沙、河流石、基建石、黄土、粘土、高岭土、膨润土、石灰岩、白云岩、萤石、玛瑙、石膏、水晶、石英石、珍珠岩、石墨、冰洲石等近20种,矿床、矿点60余处。在已发现的矿产中,已探明储量的只有水泥灰岩、熔剂白云岩、玛瑙、萤石4 种。  水泥灰岩几乎全市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储量集中于中南部,探明储量4000万吨。硅砂主要集中于本区中南部经济开发地区,仅海拉尔硅砂矿地质资源量即达70 亿吨以上。莫旗的宝山玛瑙矿储量为2 775吨,居全国之首。鄂伦春旗境内的哈达罕萤石矿点,地表矿化范围大,CaF含量可达40~60%,估计储量800万吨以上。历史沿革&  “呼伦贝尔不仅现在是内蒙古的一个最好的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最好的草原。这个草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游牧民族:、、、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在这里度过了他们历史上的青春时代。”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先生1961年夏访问了呼伦贝尔之后所作的一个科学结论。呼伦贝尔市景观  呼伦贝尔见诸史籍最早的是东胡。公元前209年人统一北方草原,呼伦贝尔地区属其三部领地之一左贤王庭辖地。  建武二十五年鲜卑与东汉“通驿使”,这是公元49年。此时,鲜卑人已经走出森林,生活在海拉尔河、伊敏河、根河、额尔古纳河流域以及达赉湖畔,并发展为强大的部落联盟。公元4世纪,鲜卑人进入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鲜卑人余部,在此后的数个世纪,和、、黠戛斯、乌古烈诸部落相角逐与融合。  时期,大兴安岭东有乌洛侯等室韦诸部,岭西有地豆于等室韦部。  ,室韦分五部,生活于呼伦贝尔的是北室韦、钵室韦和深末怛室韦。  ,室韦分为九部,居嫩江(那河)沿岸的为达末娄部、达姤部,乌罗浑部和黄头部;居大兴安岭以西者为:居俱轮泊(今达赉湖)南的乌素固部、移塞没部塞曷支部和鲜部(黑车子室韦);居额尔古纳河沿岸的西室韦部、大室韦部和蒙兀室韦部。  7—8世纪,突厥人和回纥人先后进入呼伦贝尔岭西地区,这里一度成为突厥和回纥的东部边地。9世纪末和10世纪初,岭西逐渐成为乌古烈和塔塔儿人的驻地,岭东成为契丹人的势力范围。  10世纪初至12世纪,呼伦贝尔属辽;12世纪初至13世纪初,这块土地属金。  先祖蒙兀室韦部在额尔古纳河流域日益成长壮大起来后,公元8世纪他们西迁到斡难河、土拉河、乌尔逊河发源地肯特山地区。当成吉思汗登上汗位后,他又重返呼伦贝尔,从塔塔儿人手中夺取了呼伦贝尔。成吉思汗最终统一了北方蒙古高原。统一的、强大的蒙古民族,也在这一历史时期形成。蒙古帝国建立后,1214年,成吉思汗将呼伦贝尔先后分封给他大弟拙赤·哈萨尔(故城在今额尔古纳市黑山头),二弟赤温·额勒赤及德薛禅家族,三弟帖木哥·斡赤斤弟(故城在今鄂温克自治旗辉河)。  1368年建立后,元顺帝退守蒙古高原。呼伦贝尔大兴安岭东麓为蒙古阿鲁部牧地,岭西直至尼布楚的广阔草原为蒙古四子、乌拉特和茂明安部游牧地。  明朝,呼伦贝尔地区由努尔干都指挥使司下设的一些卫、所管辖。  16世纪初,沙皇派遣哥萨克越过乌拉尔山,疯狂向东掠夺推进,世代居住在黑龙江北岸广阔土地上的达斡尔人、鄂温克人和鄂伦春人被迫迁至嫩江流域;清政府为了加强管理,将达斡尔人编为三个“扎兰”,鄂温克人编为五个“阿巴”,并于1689年在嫩江西岸宜卧奇屯设立布特哈总管衙门。1731年,组建了布特哈八旗。  1689年签定后,沙俄进一步侵吞我领土的野心并未满足,呼伦贝尔仍是其窥伺之处。清政府鉴于呼伦贝尔的国际地位,于1732年从布特哈八旗抽调索伦(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巴尔虎兵丁3700余人进驻呼伦贝尔草原,编为索伦左右两翼八旗。左翼四旗驻牧于通往俄罗斯的道路和边境一带,右翼四旗驻牧于哈拉哈河喀尔喀蒙古边境一带。额鲁特蒙古族一部100兵丁从阿尔泰山迁来,先后驻牧于哈拉哈河和锡尼河以南、伊敏河以东地区,自成一翼,编为一旗。清政府于雍正年间设呼伦贝尔副都统府。  1734年,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迁2700余人,编为两翼八旗。新巴尔虎左翼四旗驻牧于哈拉哈河、乌尔逊河、呼伦湖东岸及海拉尔河下游;新巴尔虎右翼四旗驻牧于贝尔湖北岸、乌尔逊河和呼伦湖西岸及克鲁伦河下游两岸。  1734年清政府决定在伊敏河汇入海拉尔河的河口西岸筑城,称呼伦贝尔城,也称呼伦城,即今海拉尔市。  1743年(八年)坐镇呼伦贝尔的官员由领副都统衔改为副都统衔总管,并改由黑龙江将军管辖。  同治年间,鄂伦春人按居住地被编为以河流名为名的五路八佐,即库玛尔路(下设三佐),阿力路(一佐),多布库尔路(一佐),托河路(一佐),毕拉尔路(二佐)。1882年在大兴安岭上太平湾设黑龙江将军管辖下的兴安城总管衙门,设副都统衔总管,统辖鄂伦春五路。  1893年(光绪十九年)裁撤兴安城总管衙门,鄂伦春改为四路八旗十六佐,分别由黑龙江、墨尔根、布特哈和呼伦贝尔四城管辖。现属盟境的阿力路和多布库尔路一旗二佐归墨尔根副都统管辖,托河路一旗二佐归呼伦贝尔副都统管辖。  1894年布特哈总管衙门移至讷莫尔河(今讷河)北岸博尔多站(今讷河县),裁三总管,改置副都统辖八旗。  中东铁路修建和陆续通车,最初在海拉尔和满洲里设立铁路交涉分局,继而又在扎兰屯、博克图设立分局,受辖于哈尔滨的黑龙江铁路交涉总局。按不平等协议规定,铁路各站点均划为附属地,由俄国人任董事长的“理事会”管理,实行俄国法律,成为“国中之国”。在铁路修筑时和营运后,由沙俄资本家直接经营的多家伐木公司,大肆砍伐和掠夺呼伦贝尔遍地的原始森林资源。他们还通过开办扎赉诺尔煤矿和达赉湖渔场,掠夺我资源,大发我民族国难之财。呼伦贝尔风光  1900年,作为侵华的八国联军之一,出动17万军队镇压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其西路军攻入呼伦贝尔城(今海拉尔市),肆意烧杀劫掠,连同呼伦贝尔副都统公署在内的所有房屋几乎全部被烧毁,粮食、档案和银两被抢劫一空;沿边卡伦尽毁,从此呼伦贝尔有边无防,俄人可任意越境,肆意掠夺一切资源。  1904年2月日本突然袭击俄国在中国旅顺口的舰队,主动挑起了一场旨再重新瓜分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战争。1922年,日本在海拉尔和满洲里设立领事馆和特务机关;许多日本人借口到呼伦贝尔经商和游历,从事情报搜集。到1932年冬日本侵略军占领呼伦贝尔地区时,仅海拉尔就有日本商家60多个。  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呼伦贝尔后,就把这里作为反苏的前沿,残酷迫害中国人民,费尽心机修建了钢筋水泥筑垒地域(地上地下工事)。  1906年裁撤布特哈副都统,以嫩江为界划分东、西两布特哈两路;西布特哈仍设于宜卧奇屯,辖嫩江以西大兴安岭以东地区。  沙俄乘我爆发之机,策动呼伦贝尔上层贵族发动叛乱。日,额鲁特总胜福等人武装攻占海拉尔,宣布呼伦贝尔“独立”,废除原有厅、府、局建制。1915年中俄签订了《中俄会订呼伦贝尔条件》,呼伦贝尔成为“特别区域”,直接由中央政府管辖,副都统由中华民国大总统任命,受黑龙江省长监督。在九年的“独立”期间,沙俄通过与其傀儡签订的五十多项所谓的合同与协议获得各种特权,其时正值第一次大战期间,沙俄商人和资本家更加疯狂地从事掠夺。  1917年冬,俄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大批俄国人越过国境,迁到中东路沿线站段和额尔古纳河东岸三河地区;1918年英美等十几个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谢苗诺夫和原中东铁路总办霍尔瓦特组织的“远东政府”武装对抗苏维埃政权,使呼伦贝尔备受战乱灾难。  1919年从索伦左翼中分出陈巴尔虎部,设陈巴尔虎旗。  1922年迁居锡尼河流域的布里亚特蒙古人建立布里亚特旗。  1929年7月,因中东路路权问题,中国东北军与苏军发生武装冲突,殃及满洲里、扎赉诺尔在内的整个中苏边境地区,苏军占领海拉尔一个多月。这次长达四个多月的战争,使呼伦贝尔边卡尽毁,边事尽废,社会发展陷入严重困境。  1939年5月至9月,在呼伦贝尔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交界的哈拉哈河地区,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了对蒙古和苏联的军事冲突,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诺门罕战争。这场大规模战争历时135天,双方动用兵力20多万,死伤6万余人。战争结局以日本战败求和而告终。  末期, 1945年8月对日宣战,随即进兵呼伦贝尔。自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至1946年5月,苏军占领了呼伦贝尔。  苏军为建立“缓冲带”的需要,支持伪兴安北省省长额尔钦巴图实施“呼伦贝尔地方自治”;经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于1946年10月成立。  1946年3月,大兴安岭以东在原兴安东省辖区成立纳文慕仁盟,盟政府设于扎兰屯。后受辖于当年5月成立的兴安省政府。  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乌兰浩特宣布成立。当月,纳文慕仁盟归属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日,呼伦贝尔自治政府改称呼伦贝尔盟政府,归属内蒙古自治政府领导。日,呼伦贝尔盟与纳文慕仁盟合并,称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简称呼纳盟,盟政府设于海拉尔市。  1950年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政府改称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人民政府。  1952年建立鄂伦春自治旗,旗政府设于小二沟。日,撤销索伦旗,建立鄂温克族自治旗;8月15日撤销莫力达瓦旗,建立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同年底,鄂伦春自治旗政府迁至阿里河。  日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行署,撤销呼纳盟。海拉尔和满洲里为自治区直辖市。  日撤销东部区行政公署,将原兴安盟和呼纳盟所辖区合并成立呼伦贝尔盟,成立呼伦贝尔盟人民政府,为一级政权。 日,改称呼伦贝尔人民委员会。日撤销呼伦贝尔盟人民委员会,改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机构,设行政公署。呼伦贝尔市草原风光  日建呼伦贝尔盟革命委员会,为临时权力机构。  日,呼伦贝尔盟划入黑龙江省建制。   日呼伦贝尔恢复为内蒙古自治区建制。  1980年,撤销呼伦贝尔盟革命委员会,建立呼伦贝尔盟行政公署。  2002年,呼伦贝尔撤盟设市。  呼伦贝尔行政体制数经变化,海拉尔市一直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行政区划  呼伦贝尔市辖6市7旗,73个镇,47个乡,37个苏木。其中,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  呼伦贝尔行政公署驻地海拉尔。呼伦贝尔市地图  其中有1个区 :海拉尔区;  5个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  7个旗: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  74个镇(含两个矿区)、23个乡(其中13个民族乡)、25个苏木(其中一个民族苏木)、36个街道办事处。  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驻海拉尔区。人口民族&  呼伦贝尔境内生活着汉族和蒙古、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朝鲜等32个少数民族,全国三个“三少”民族自治旗均在呼伦贝尔市。  汉族是呼伦贝尔市人口最多的民族。据2003年统计,全市共有汉族人口2,219,777人,占人口总数的82.31%。历史上,汉族虽晚于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迁入这个地区,但同样为开发和建设呼伦贝尔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长期与各兄弟民族在一起生产(工作)生活,建起了牢固的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新关系,并使自己在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和取得了巨大进步。经济概况农业  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后,呼伦贝尔农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农产品基地之一。1998 年,呼伦贝尔市耕地面积为125.60万公顷,粮食总产量为125.60万公顷,人均占有粮食为672公斤,种植业产值达到24.23亿元。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有了显著改善,已形成15亿公斤粮食的生产能力。种植业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由较为单一向多元转变。  农业机械化和规模经营程度高是呼伦贝尔农业发展的一大突出特色。1998年,全市农牧业机械总动力已达13.61亿千瓦,家用型拖拉机6.73万台,农用载重汽车1651辆。综合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62%,位居全区之首。  全农业人口平均占有耕地 17.1 亩,劳均占有耕地 72 亩。海拉尔垦区和大兴安岭垦区的家庭农场全部实现机械化。农垦经济在全市农业中占有 40% 以上的份额。全市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土地占总耕地面积的 52% 左右,出现了一大批经营土地4 000到10 000亩的家庭农场。  农业科技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市、旗市、乡镇三级农业、农机技术服务体系已形成健全的网络,村一级普遍设立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少数村已建农技机构。全市三千多名农业科技人员对农户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服务。  呼伦贝尔市有一批独具特色的优势作物,是麦豆产区。正常年份麦豆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75%左右。大豆集中产于岭东,小麦集中产于岭西,通称“东豆西麦”。除麦豆外,主要有马铃薯,80年代中期建成马铃薯种薯脱毒繁育中心,每年销往国内外种薯和菜薯5 000万公斤左右,呼伦贝尔市农产品商品率保持在70%左右,居全区之冠。畜牧业  畜牧业是呼伦贝尔最早的传统产业。从80年代中期开始,草原畜牧业步入建设养畜、科学养畜的新阶段。年,畜牧业连续14年丰收。 1998 年全市牲畜总头数达到567.35万头只。近14年的牲畜年递增率为6.7% ,高于年4.6%的年递增水平;大小畜繁殖成活率保持在70%以上,比1978年高13.5个百分点。成幼畜死亡率由10%以上下降到 2.87%左右。1998年,畜牧业在全市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占26.2% 。  呼伦贝尔市已实现牧草收获机械化,呼伦贝尔市牧业机械化居全国之首。在牲畜培育方面,培育出了三河牛、三河马、呼伦贝尔细毛羊等优良畜种。畜牧业经营开始由“头数型”向“效益型”转变。渔业  呼伦贝尔渔业资源和产量均居内蒙古自治区之首,为自治区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呼伦贝尔渔业的突出特点是:天然捕捞为主(占总产量的94.3%)、国有渔业企业经营为主(占总产量的65%以上)、渔产区集中(达赉湖渔场产量占61.5%)。  呼伦贝尔市渔业利用水面为407万亩,占总水面的50.5%,占可利用面积的88. 6%。呼伦贝尔渔业贯彻执行“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和“以养为主,养殖、增殖、捕捞相结合”的方针,并确定了“东养西管”的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人工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不仅岭东农区普遍兴起,高纬度高海拔的岭西高原地区也开始人工养殖。到1998年,全市人工水产养殖水面达5. 1万亩,渔业户316户,产量960吨。林业  在自治区被称为“东林西铁”中的林业是呼伦贝尔最大的产业。全市有林地和林木产量仅次于黑龙江省,居全国第二位。呼伦贝尔林业分别由自治区直属企业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林业部大兴安岭林业公司、呼伦贝尔地方林业经营。  地方林业所辖区域为国有次生林区,是国家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基地。地方林业有林地4 901.6 万亩,占全市林地的27.8% ,森林覆盖率在23.6%以上,活立木蓄积量为 1.79 亿立方米,以小柞、桦、小径松为主,是农林牧区交错的次生林区。经营地方林业的为市林业局所属的6个林业局和13个旗市的林业局,共有84个林场,2.1 万名职工,5.5万人口。  至1998年,全市地方林业累计造林464.82万亩,保存面积268.1万亩,封沙育林222万亩。  至1998年,地方林业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木材1 100多万立方米,主要品种为落叶松原木、桦原木及松桦小杆,除供区内和市内农牧区生产生活用材外,大部分销往外地。  1998年,地方林业已形成年抚育伐面积50万亩,造林30万亩,采伐木材50万立方米的生产能力。1998年全市地方林业产值达到3.69亿元。工业  自呼盟试验区建设以来,呼伦贝尔工业经济呈现出协调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基本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生产结构逐步合理,并以森工、煤炭、电力、纺织、乳制品及建材等为骨干行业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工业生产体系,初步建成了以海拉尔、满洲里、扎兰屯、牙克石等城市为中心的农畜产品加工、煤炭开采、森林采伐、木材加工、机械制造为主的工业生产格局,生产规模开始向集约化、集团化方向发展。经济类型呈现出国有、集体、个体、股份制、私营、联营等多元化格局。  1998年呼伦贝尔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已达 890个,产值23.24亿元。1998年全市地方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单位达671个,完成工业总产值18.68亿元,占市内生产总值的23.3%。优质产品数量已达200个,其中国优7个,部优48个。商品流通  自治区成立五十年来,流通领域变化巨大。商业逐渐发展为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对外贸易从单纯初级产品的出口发展到全方位的对外贸易,成为全市支柱产业之一;经济体制改革中流通产业首当其冲,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的排头兵。199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47.36亿元。  1988年开始试验区建设以来,边境易货贸易以每年平均90%的速度增长,到1998年末累计实际进出口总额达29.20亿美元,占全自治区边境易货贸易进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二;贸易领域已扩展到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瑞士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交通概况铁路  呼伦贝尔境内现有干线3条、支线3条、联络线1条,加上滨洲复线和专用线总延展长度为2 316公里,占自治区国有铁路总长度的三分之一强。全市11个旗市通有铁路线,属2个铁路分局管理。铁路客运量1998年为693万人,货运量达到2063万吨。公路  呼伦贝尔境内公路总里程为7740公里,2条国道和4条区道为呼伦贝尔公路主干骨架,以其联通24条县级公路、76条乡镇公路、7条边防公路和10条地方林业专用公路,形成全市公路交通网络。1998年,全市公路营运总里程为16570公里,拥有各类营运车辆17587辆。民航  海拉尔东山机场经过改造和扩建,已成为国家4C级机场,可起降“波音737”300型客机,达到月发送旅客万人的能力,并已被正式批准为国际航空港,已与俄罗斯直接正式通航。1998年民航旅客吞吐量为6.64万人,行、货、邮吞吐量为538吨。水运  呼伦贝尔水路运输最早起始于嫩江流域,近年来,对额尔古纳河投资600多万元进行航道整治和疏浚,1994年实载试航成功,有望成为全区唯一通海水道。科技教育教育发展  解放前,呼伦贝尔教育发展缓慢,到1946年学校不过200所,在校生不足2万人。自治区成立后,教育事业发展很快。1998年全市已有各级类学校1455所,在校生达431902人,形成了覆盖全市的教育网络。从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层次齐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初等教育协调发展;少数民族教育贯穿于各层次、各门类的教育中,构成呼伦贝尔布局较合理、结构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呼伦贝尔市草原风光  1998年,全市有幼儿园171所,学前班1040个,在园(班)幼儿47159名;有小学1174所,在校生272111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全市共有初中(含三加一初中)209所,在校生122447名,88%的小学毕业生能升入初中学习;全市有48所高中,在校生21728名;职业高中28 所,在校生6649名;中等专业学校有在校生15724人。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职业高中者达总数的60.9%。目前全市每年都有大约1500人在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中考入大专以上学校,1996年上线人数达1976人。  自1993年呼伦贝尔市实施义务教育,三年中已有118个规划单位实现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48%;有9个规划单位实现了普及初级中等义务教育。1996年满洲里市和根河市以旗市为单位实现了基本普及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市普及初级中等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15%。  呼伦贝尔的中等职业教育已初具规模,除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外,各旗市大都建成了重点职业学校,形成了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格局。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已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52.2%,每年有近6000名具有一技之长的中等专业人才走上工作岗位。  1993年,四所高校衽联合办学,成立了呼伦贝尔大学。集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于一身,兼顾培养和培训,形成了较强的办学能力,每年约有900名毕业生,并可完成约600人次的培训任务。1997年初,经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呼伦贝尔大学更名为。  经过50年代大规模的扫盲目运动和近10年来卓有成效的扫盲工作,呼伦贝尔市的文盲率从第一次人口普查时的28%降至1996年的2.25%。全市已建成 160余所乡级和800余所村级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对农牧民实施文化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1998年,全市有农牧民技术员18万多人,实现了每个农牧户有一名家庭技术员的目标。  1998年,呼伦贝尔全市有民族中小学208所,在校生78129名,其中蒙语授课72所,蒙授在校生14298名。牧业四旗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3%。蒙语授课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19.53,21.24和12.88个百分点。全市有2所蒙语授课中等专业学校,有1所中专设有蒙授专业,呼伦贝尔学院也设有蒙授专业。每年全市约有50名蒙语授课学生考入高等学校,1996年少数民族考生有324人上线。科技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年来,呼伦贝尔市科技事业发展迅速,成果显著。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1998年,全市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4403名,占全市总人口的2.2%。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1187人,中级职称11203人,初级职称42013人。有24人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有11人被命名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其中国家级2人,自治区级9人;有1人荣获国家青年科技创业奖。呼伦贝尔市草原风光  科技机构和组织趋于完善。市和旗建有科技局,78个乡镇建立了乡镇科委。配备了13名科技副旗长、156名科技副乡镇长(苏木达),653名科技副村长。全市共有全民所有制科研机构8个,厂办科研机构10个,民办科研机构69个。建有各级农业、农牧机、畜牧技术推广服务机构460余个。市和13个旗市都设有科协、科普组织,大部分厂矿企业建有科协机构,68个乡镇设有科普协会。全市共有各种行业协会、研究会160余个,有会员25000余人;各种农牧民专业技术协会200余个,有会员7000多人。1995年,扎兰屯市被评为全国科技先进县(市)。1996年,海拉尔市被评为全国科普文明市。  科技培训工作效果明显。全市已形成以市、旗市培训基地为中心,农广校、职业中学、乡镇培训中心和村农牧民文化技术培训学校为主要阵地,各乡镇“3+1”学校为补充的自上而下的四级科技培训网络。近年来,全市每年培训10万人次,95%的农牧区基层干部和80%以上的农牧区劳动力接受了科技培训,60%的农牧户掌握了一至二门生产实用技术。  取得一大批科技成果,并得到大力推广。1983年以来,全市已获得各级科技成果487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区)部级104项,各旗市还自行安排推广了一大批项目。民俗风情&  据考证,呼伦贝尔是蒙古族的发祥地。记载了蒙古人的先民“蒙兀室韦”在额尔古纳河东岸密林中的活动,并从这里逐步向西部草原迁移。至公元十三世纪初,统一了蒙古诸部以后,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一蒙古族。  蒙古族人彪悍、豪放,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用蒙古语文,解放前多信喇嘛教。“蒙古包”是牧区蒙古族牧民特有的住宅,爱马和善骑是民族传统,“勒勒车”是主要搬运工具。“那达慕”是悠久的传统娱乐形式,四弦胡琴、马头琴是他们最喜欢的乐器。牧区蒙古族以羊、牛肉等肉食为主,辅以粮食、蔬菜,奶食及饮料主要有奶油、奶皮、奶豆腐、奶干、酸奶等。蒙古族牧民一般一早吃炒米、喝奶茶,中午、晚上一般都吃面食和羊、牛肉。  蒙古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同一血缘男女不能通婚。结婚一般是女到男家,也有个别是男到女家的。解放后,古老的传统婚俗逐渐改变,但是定亲、成亲以及一些欢乐而有趣的婚礼仪式仍然保存着。人死后一般实行火葬或土葬。  主要居住在鄂伦春自治旗,我市鄂伦春族约占全国鄂伦春族的半数。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与鄂温克语十分相似,无文字,使用汉文。  解放前多信。主要的生产活动是狩猎。解放后,逐步实现了定居。在做好护林防火的前提下,由从事狩猎生产逐步转向护、养、狩猎并举,开展多种经营。  1984年人口增加到2,105人,是解放初期的2.4倍。鄂伦春族是现今世界上少有的狩猎民族。男子擅长射箭打猎,女子以雕刻和刺绣见长,有“男人不怕山高,女人不怕活细”的民谚。  鄂伦春族能歌善舞,音乐节奏明朗悠扬,舞蹈模仿动物动作,多表现生产和生活。本民族内同氏族禁止通婚,一般由男方托媒求婚,多为三次才成。人去世后安放在选好的五尺高的树权上,叫风葬;因急病故去者也可火葬。  鄂温克族的祖先原居住在贝加尔湖东北部和黑龙江中、上游广大山林地区,住烨树皮搭盖的“撮罗子”,穿兽皮,以狩猎和捕鱼为生。后来,出现了驯鹿养业。十七世纪中叶以后,迁入大兴安岭东麓嫩江各支流和额尔古纳河流域居住,其中一部分于1932年从雅鲁河、阿伦河移驻呼伦贝尔草原。由于历史上频繁的迁徙,使鄂温克族形成了大分敬小聚居的分布状况,并有了各自不同的称谓。莫旗、阿荣旗、扎兰屯市的鄂温克人,现在主要从事半猎半农生产,鄂温克旗的鄂温克人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上述鄂温克人被称为“索伦”人。而生活在大兴安岭西北坡额左旗的鄂温克人于十七世纪从勒拿河迁来,现仍饲养驯鹿和从事狩猎生产,曾被称为“雅库特”人。陈旗的鄂温克人于1918年从额尔古纳河北岸迁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被称为“通古斯”人。根据鄂温克族人民的意愿,于1957年底,恢复原来族称,统一称为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北语支,无文字,现在用汉文和蒙文。解放前信仰萨满数。有祭“敖包”的习俗,喜爱赛马、摔跤、射箭。实行氏族外婚和一夫一妻制。人死后除山区的鄂温克人仍保留风葬习俗外,现多改为土葬。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鄂温克族创造了独特的文化艺术。如。民歌既是歌,又是诗,富有草原森林气息,舞蹈多围籍火进行,动作优美,节奏感强;用烨树皮制做的碗、盒、盆、桶、篓等器具以及船、“撮罗子”造型别致。此外,在木制器、皿工艺、刺绣、雕刻、岩画、建筑、萨满美术等方面,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达斡尔族原居住在黑龙江北岸,十七世纪中叶迁至大兴安岭东麓、嫩江中上游。原以狩猎为主,后定居并转为经营畜牧业和农业。今大兴安岭以东地区的达斡尔族多以农为主,兼营林牧业;牧区的达斡尔族多从事牧业辅助性生产,兼搞多种经营。生活习俗  主食  大部分人还保留着原籍的习惯,主食有粥、面条、馒头、米饭等。但在岭西普遍喝奶茶、食牛羊肉, 这些均与当地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同胞一样,所不同的是汉族人家都多吃一些蔬菜。80年代以来,无论岭东岭西,稻米饭已成为主食。80年代以后至今,地区的饮食文化逐渐开放,与全国的饮食文化相融,各市区都以出现了一些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和饭馆。  茶饮  蒙古民族特别喜欢喝青砖茶和花砖茶,视砖茶为饮食之上品,一日三餐均不能没有茶。  茶叶被称之为"仙草灵丹"。茶叶中包含着丹宁、氨基酸、精油、咖啡因和维生素C、D、B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强心、利尿、健脾、造血、造骨、提神醒脑和强化血管壁等药用功能,还有溶解脂肪,促进消化等作用。因此,茶叶,尤其是砖茶逐渐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呼伦贝尔市少数民族  蒙古民族通常饮用的砖茶中,最为受欢迎的是湖北所产,带有"川"字记号的砖茶。他们用砖茶熬制成茶水、奶茶、酥油茶、面茶。这些种类繁多的茶,独具风味,细细品尝起来,真是一种特殊的享受。  呼伦贝尔地区的喝茶饮道有很多讲究:  客人来家以后,一定要给端茶,这是欢迎客人的一种礼节。客人坐好以后,主人要站起来,用双手捧着茶碗,向客人敬献。  给老人或贵客添茶的时候,要把茶碗接过来再添茶,不能让客人把碗拿在手里,由主人来添茶。每次倒茶,都要按照年龄的大小,从长者开始依次敬茶。茶喝到半碗以后,就要给客人添茶。  锡林郭勒等地,主人先给客人敬一碗茶铲然后把茶壶放到客人面前,让客人随意自倒自饮。  茶碗的选择也是不能被忽略的:  茶碗不能有裂纹,一定要完整无缺,有了豁子也不吉利。  往碗里倒茶的时候,一定要把铜壶或勺子拿在右手里,从里首倒在茶碗里。  茶不可倒得太满,也不能只倒一半。  用手献茶的时候,手指不能蘸进茶里,可以多少晃荡一下,但不能把茶撒出来。  倒茶的时候,壹嘴或勺头要向北向里,不能向南(朝门)向外,因为向里福从里来,向外福朝外流。  服饰  1945年以前及50年代初期,汉族人的服装以棉布、棉花为主,颜色为黑、蓝、灰、白居多。夏季单衣单裤,冬季棉衣棉裤、棉蒙古长袍,野外放牧或生产穿白茬羊皮袄、毡疙瘩。之后,生活逐渐富裕,特别是1978年以后,穿着随气候变化而定,一般人都备有单、夹、薄、厚服装。年轻女子,喜穿各色花衣,各样长短裙、连衣裙,头戴鲜艳纱巾,冬围各式新样毛织围巾;男女西装、长短皮衣、夹克、牛仔装、羽绒服等新款式服装屡见不鲜。衣料已不以“棉”为主,而是以毛绒、呢子、裘皮、纤维、毛的、混纺等质地好的衣料制作。男戴礼帽、前进帽、针织毛绒帽,女式新帽更多,近年来更讲究帽子的高档和式样。妇女佩戴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手镯等首饰,男人戴金戒指的也不少见。 90年代以后至今,男女都以时髦的装束打扮自己,说明呼伦贝尔市的发展早已和全国大城市的发展接轨。  住房  早年住窝棚、土坯房,或土木结构房屋。1949年后,居住条件逐年改善,普遍为土木结构和砖瓦结构房屋。80年代中期以后,土木结构房减少,大部分为砖瓦结构,有的住进楼房;郊区农民多住红砖瓦房(有的铺铁盖)。岭西各乡、镇、苏木住户,均为定居,住板夹泥、苇 板夹泥房,少数住砖瓦房。房屋都是门朝北开,开门处接有20~30平方米的防风房,称“风楼”或“门斗”。门斗冬季防风寒,又是夏季的厨房。农区大多烧茅柴、秸秆、薪材,少部分烧煤;牧区燃料以牛羊粪为主,少量为煤。一般用柳条编的篱笆障子或用桦木杆圈成院子,独门独院。野外放牧或生产,住蒙古包或铁皮板房。90年代后至今,城镇居民大多以楼房居住为主,但少部分居民仍以平房居住。由于国家的封山育林政策的实行,禁止上山砍伐野生柴草,现大多以煤炭为取暖燃料;而一小部分农村地区仍以野生柴草为取暖燃料。蒙古族居民现都已经搬入了平房和楼房。  方言语种  呼伦贝尔的岭东地区居民的祖先大都由黑龙江、吉林、辽宁地区迁徙而来,所以大多以东北方言为交流语种。例如利索儿的、麻溜儿的、痛快儿的等幽默、风趣而直爽的方言。  岭西地区大都以蒙古族与汉族聚居,大都以蒙语和汉语为交流语种,所以使蒙语成为岭西一些嘎查和苏木地区的“官方语言”。  呼伦贝尔的方言以大兴安岭为界限的双方言语种的现象,在中国的同一个城市中出现还是比较少见的。  婚嫁  婚嫁习俗在1949年后有很大变化,主要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式包办婚姻,改革为自由恋爱结婚和法制婚姻;过去穷人富人相差甚远的婚嫁礼仪,改为只有城乡差别的大同小异的礼俗。一般都经过相识、恋爱、结婚三个阶段。相识,因分在一起工作而产生感情,自然达到恋爱阶段和经第三者介绍而相识相恋两种。恋爱阶段有长有短,认为情投意合时即可结婚。农村普遍保留“订婚”形式,即宣布正式形成恋爱关系,其礼节主要为男女双方家长的互相宴请,有的单是男方宴请,并给女方和介绍人一定彩礼酬金。男女双方到政府指定部门登记后即为合法婚姻。结婚仍多沿袭女到男家的习惯,男到女家者称“招养老女婿”。结婚日一般为男方操办,宴请宾客,接受贺礼,有一套繁缛的礼仪。婚礼用车,过去多为畜力车辆,80年代起,城镇为轿车,农村为拖拉机,也有用汽车、摩托车者。结婚三日为新娘“回门日”,由新郎陪新娘回家,女方家长要宴请新婿和宾客。近年来,城镇婚礼中增添了一些西方习俗。也有摒弃婚事奢办旧习的革新者,采取集体婚礼或旅行结婚的方式。  丧葬  人去世后,有当日出殡者,也有停放3~5日出殡者。治丧期,亲友吊唁,接受祭礼祭品,如花圈、挽幛、现金等。死者晚辈着丧服(现多为白布腰带或头巾),烧冥纸。汉族历来实行土葬,70年代后城镇陆续推行火葬。城镇死者出殡,一般都举行亲友参加的向遗体告别仪式或追悼会,介绍死者生平。近年来,农村也在仿效城镇的出殡仪式。土葬者,沿旧习,用木棺,有一套停尸、入殓、守灵、吊唁、祭奠仪式;埋葬场,过去为自选墓地,现为当地乡、镇、苏木政府指定地点。90年代以后至今,由于殡葬事业的迅速发展,以一套全方面的殡葬服务一条龙服务,由停尸、整容、换衣、吊唁、祭奠仪式。国家殡葬政策为节省和防止浪费耕地,城镇普及火葬或树葬。民间艺术  在呼伦贝尔的城镇、农区、林区汉族较为集中的地区,一般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和农村的闲暇季节,群众文娱活动较活跃。形式主要有秧歌、二人转、单出头表演和冰雕、冰灯、彩灯展览等,近年城市还兴起了焰火晚会。  秧歌  秧歌表演的形式有舞龙灯、腰鼓、踩高跷、跑驴、划旱船、担花篮、大头娃、耍狮子、戏曲人物的扮相造型等。有些秧歌中穿插活报剧表演。表演者浓妆艳抹,形象夸张,服装五光十色,鲜艳夺目。男女均穿绸缎衣裤,腰系彩绸。锣鼓队多为男子,身着彩色绸服,头扎白羊肚手巾。有些秧歌的内容增加了武术、服饰表演和健美操表演等。秧歌成为城镇、农村和林区群众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冰雕、彩灯  从八十年代起,每年元旦、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呼伦贝尔的城镇、林区开始出现了利用河流的天然冰块进行雕刻造型的艺术展览。每到冬季,各种造型的冰雕作品相继问世,有人物、动物、建筑物、风景等千姿百态的作品栩栩如生。在呼伦贝尔的几个城市,每年冬季都要举行规模大小不一的冰雕作品比赛.。  民间剧种“二人转”  “二人转”也叫“蹦蹦戏”,由一男一女二人边唱边舞,后来发展出“单出头”,即一人单独表演,是汉族群众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年 “二人转”流入扎兰屯、阿荣旗地区。演出的形式主要有“单出头”、“拉场戏”、“二人转”。主要剧目有“二人转”《西厢》、《回杯记》、《猪八戒拱地》, “单出头”《王二姐思夫》、《红月娥作梦》等。此种演出形式人员少,道具简单,行走方便,唱词通俗简单易懂,民间口语多,唱腔高亢、嘹亮、形式活泼,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喜爱。  华俄后裔民间舞蹈  在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根河市及海拉尔的华俄后裔中,保持着传统的俄罗斯族民间舞蹈。有单人、双人和集体表演的“希卜里哈”、“巴达罕拉娜”、“嘎巴乔克”、“灭斜斯”、“奥吉诺其卡”、“茨冈内卡”(译音)等。舞曲有“希卜里哈”、“那林琴卡”、“累塞”、“嘎巴乔克”、“灭斜斯”等,舞步多变,跺脚较多,单人舞蹈腿部技巧很高。每个舞蹈都配有固定的舞曲,一般只用手风琴伴奏,有些集体舞还加伴唱。  每逢节假日或闲暇时,男女老幼聚在一起,欢歌狂舞,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少数民族舞蹈  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风格各异,多为模拟动物或反映生产劳动的动作。&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舞蹈“公驼与驼羔”  在呼伦贝尔巴尔虎牧区,流传着一种游艺性的舞蹈,是牧民群众自发组织、自娱自乐的活动。每一场舞开始,首先由一男子主跳,主跳人剽悍有力量,舞姿优美。之后他在中间跳,在场的男女老幼纷纷下场,七八个人围成一圈,嬉戏玩耍。舞蹈多在茶余饭后进行,50年代这种舞蹈较为兴盛。  ·达斡尔族舞蹈  “鲁日格勒”又称“罕伯”或“阿罕伯”舞,是达斡尔族传统的民间舞蹈。舞蹈的形式为载歌载舞,多人或6人、4人、2人(以场地而定)分三段进行。首先以歌为主,舞为辅,可齐唱、对唱、一问一答即兴填词。音乐婉转动听,歌词内容丰富。动作简单,舞者成圈或2人相对,双手在身侧随着音乐节奏上下轻轻压腕或携手前后自然悠动,步法为滑跺步与滑拖步,然后对舞,舞姿变化多端,大多动作反映达斡尔族人民勤劳朴素的生活,有捡豆角、挑水、洗脸、梳头发等20几种姿势,其中很重要部分是模拟飞禽走兽的动作。以前后交替的呼号为节拍,呼号有30余个。全舞的高潮部分,带有竞赛性质,舞者举拳挥向对方后脑勺的空中,两人似以拳相击互不相让,在不分胜负时第三人加入劝解,三人在横8字图形中追随着,直到有一方没有跟上动作与呼号的变化时为输,就此结束全舞。  该民间舞蹈一直流传至今,是群众自娱性较强的少数民族群众文化活动之一。大多数自发组织在家庭跳,节日闲暇时集体组织跳。开始只是妇女跳,发展到后来男女老少一起跳。动作简单自然,不重复,随着音乐节拍,不曾跳的人也可下场,一学便会。1987年以来,莫旗文化馆在此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创编出民间集体舞6 套,有固定的音乐曲调、节奏和动作。通过广泛的普及与辅导活动,不仅该旗城乡职工、干部、普通群众常跳,临近城乡也派人学习,扩大了普及范围。  ·鄂温克族舞蹈  鄂温克族舞蹈有“阿罕拜”、“斡尔切”、“狩猎”、“爱达乐”又称“爱达哈喜乐”、“篝火舞”。  “阿罕拜”舞是呼号舞,一般由妇女跳,没有乐器伴奏,跳舞的人口呼“阿罕拜”、“哲呼哲”、“扎海”等打节拍。舞蹈每组2~4人,两手左右上下摆,起初动作很轻,继而2人面对面,双手前后摆,双腿曲膝状。动作优美,节奏性强,单脚重拍踏地构成其特点。该舞蹈是农牧区鄂温克族群众自娱的主要形式之一。  “爱达乐”是猎人模仿野猪交配时相互吵架怒吼的舞蹈,流传于阿荣旗查巴奇鄂温克民族乡。舞者身穿毛朝外的狍皮衣,脸上涂白粉,化妆成野猪的形象,2人相对,曲膝背手,用肩相互撞, 按节拍口呼“吼!吼!”的声音。  “篝火”舞又称“欢乐之火舞”,是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传统的载歌载舞娱乐形式。在庆祝狩猎丰收,举行婚礼或各种聚会时的晚间,选择河边、空场,点燃篝火,开始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着相互拉起手,围着篝火,自左向右转,舞步越跳越快,歌曲一首接一首地唱,边歌边舞,直到跳累为止,动作简单易学。到80年代以后,该舞蹈在呼伦贝尔流传,一些大型集会和群众性的野外游玩,都会跳起“篝火舞”。  ·鄂伦春族舞蹈  鄂伦春族舞蹈有多种,有模仿动物和飞禽的舞蹈“黑熊搏斗舞”和“树鸡舞”,有表现妇女采集红果劳动的“红果舞”,有表现猎人猎取猎物后满载而归的“依哈嫩”舞。还有一种“依和那仁”舞,是仪式性舞蹈,一个民族集合起来传家谱和族谱时跳这种舞。  “黑熊搏斗舞”最为普及,民间又称“哈莫”舞,是不用乐器伴奏的呼号舞。鄂伦春人狩猎归来或欢度节日喜庆时,在森林、河畔、篝火旁都会跳这种舞。舞蹈由3 人组成,不分性别、年龄,开始时2人对峙,双手按在膝盖上,身体前倾,前后动肩,双脚大八字形蹲跳,似黑熊的姿式,舞者发出“哈莫!哈莫!”有节奏的呼号声,气氛激烈而紧张,然后第三个人上来劝解。  民族说唱  ·蒙古族说唱艺术——“好来宝”  “好来宝”(故事)是蒙古族民间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有固定的曲调,唱词是触景生情的即兴创作。一般是两人对唱或一人自问自答,演唱人以四胡伴奏,自拉自唱。这种形式多在蒙古包或牧区乡镇的蒙古族居民家中进行。有的演唱人走家串户以演唱“好来宝“为生,有时是家人朋友相聚自唱。50年代末,随着乌兰牧骑艺术表演团体的出现,舞台上的“好来宝”演唱也颇受观众喜欢。  ·达斡尔族说唱艺术——“乌春”  “乌春”也称“乌钦”,由1人说唱。一个完整的“乌春”由序、正文、结尾3个部分组成。一般是一曲至终,专曲专用。多演唱达斡尔民间长篇故事,如《仙鹤之死》、《母鹿、子鹿对唱》等,有的是改译的汉族古典作品,如《西厢记》、《三国演义》等。这种形式在民间流传很普遍,几乎所有村屯在年节期间都有艺人演唱。  民歌  呼伦湖和贝尔湖格外晶莹,拨动她心弦的牧歌格外悠扬、动听……  在呼伦贝尔草原上,从远古时代回响至今的俗曲俚歌,象离离原上草,年年滋生,岁岁繁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蒙古族民歌——巴尔虎“长调“:草原的性格,草原的色彩  呼伦贝尔盟牧区广泛流传长调民歌,用蒙古语演唱,字少腔长,高亢辽远,节奏自由。歌词内容有怀念故乡、赞美家乡、倾吐纯真的爱情和歌唱社会主义祖国、歌唱共产党的领导等。巴尔虎长调充分表现了巴尔虎蒙古人宽广的胸怀,质朴、爽朗、热情豪放的性格和草原辽阔无垠的气势。广大牧民十分喜爱长调民歌演唱艺术,男女老幼在草原上放牧、挤奶等边劳动边唱,节日闲暇家人与邻里聚在一起,引吭高歌,抒发感情,自娱自乐。有些古老的民歌如《辽阔的草原》、《四岁的海骝马》、《佳乎哎》、《长颈枣红马》等世代相传,久唱不衰。  ·鄂温克民歌和叙事诗  在长期的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呼盟各族人民创作出了大量长篇叙事诗和短歌,主要反映了民族发源地、姓氏来源和狩猎、放牧、采集、种植以及社会交往、男女爱情、婚丧嫁娶、宗教仪式、思念故乡、人民生活、旧社会所受苦难、感念母恩等,还有酒歌、萨满歌等。经过口头传诵,辗转加工、提炼,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各族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民歌和叙事诗,以优美的比喻和真挚感人的抒情曲调,强烈地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呼伦贝尔草原风光  萨满歌,是鄂温克族宗教诗歌的主体,在一事实上形式上保留了原始社会文化,保存了日常生活的多方面知识和经验,并有相当程度的文学性。  ·达斡尔族民歌和叙事诗  达斡尔族民歌主要有《扎恩达勒》,它是一种山歌体裁的民间歌曲,通常在森林、放牧或赶车的旅途中抒唱。歌词不固定,多半是触景生情、即兴吟咏,并衬用“讷耶哟”等虚词填充,曲调悠扬,尤多颤音,具有达斡尔族山歌的独特风格。  达斡尔族诗歌主要是叙事诗,达斡尔人称为“舞春”,讲究合辙押韵。“舞春”在各地达斡尔人中流行最广,深得人们喜爱。“舞春”的内容涉及很广,有反映达斡尔人的劳动、生活情景,有对做一个正派人的告诫,还有历史传说、人物颂扬、思念家乡等。海拉尔达斡尔人的“舞春”主要有民间创作的历史故事,有从布特哈故乡流传来的,也有本地文人自己撰写的。例如敖拉·昌兴就曾经写过《巡察额尔古纳河和格尔必齐河》、《春节》等描述作者巡边途中的见闻和守卫边疆的赤诚心情及告诫人们洁身自好,勤俭持家的警句。他创作的《百鸟之中》,谱曲后成为优美动听的“舞春”(歌曲)。  民间装饰艺术  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妇女有传统的手工艺术,姑娘们从十几岁便开始学习刺绣、镶边、粘贴、雕刻等手工。刺绣和粘贴多用于烟荷包、枕头顶、皮制袍的领口袖口和襟摆、皮制套裤的膝部、靴鞋面、摇篮顶部等。图案多为山禽野兽、山水花木、日月虹霞等。如以锦缎面料缝制的烟荷包和枕头顶,图案多是用各色丝线绣的日月、双蝶、鸳鸯、宝葫芦及奇异的鸟兽花草等;皮裤的膝部,用各色皮条粘贴成花草图案等。  图案描绘主要用于生活器皿和服装的装饰。如木制家具、桦树皮制作的盒(饭盒、烟盒、梳妆盒等)、衣箱和衣帽手套、靴鞋上用各种颜色画上日月云彩、花草树木及回转纹等。  雕刻艺术主要用在桦树皮制作的生活器皿上,运用了压刻、烫刻、点刺、镂空镶嵌等手法。图案纹样以回转纹、云卷纹、吉祥纹为主。如在圆盒的盖子上,压刻黑色吉祥图案,盖子的沿边及盒体的四周,刻上回转纹图案。  ·岩画  在黑龙江上游右支流额木尔河上源、克波河的源头之一交劳格道小河畔的山岩间和额尔古纳河右支流牛耳河支流阿娘尼小河岸的悬崖上,分别发现鄂温克族岩画,这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族先人的艺术作品。岩画图像清晰,多用赭石颜料描绘,可辨认的内容有动物,如鹿、驯鹿、追逐野兽的猎犬,还有反映原始宗教内容的萨满造型。节庆民俗  柯尔克孜族马奶节  柯尔克孜族大多生活在牧区,从事牧业生产,他们养马、爱马,并喜欢喝马奶,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饮马奶的节日。  柯尔克孜族把马奶节称为“克木孜穆伦多克”。规定在每年入夏双子星在天空第一次出现的第二天,柯尔克孜阳历三月初一,也就是在公历的5月22日这天举行。这时候草原上牧草大面积返青,母马已开始产驹,具备了过马奶节的条件。从这天开始,牧民们便开始挤马奶和食用马奶。  节日这天,草原上非常热闹。清晨,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来到拴马的地方举行一种仪式。开始时,由长者抓住马鬃进行祈祷,希望安拉保佑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家家都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接着,妇女中的长辈开始挤马奶,并将挤出的第一碗马奶喂给家中最小的孩子,希望孩子茁壮成长,将来得到幸福。这种仪式结束后,人们便开始宰羊煮肉,把发酵好的马奶和各种乳制品及油炸食品摆出来招待客人。午后,草原上的牧民骑上马成群结队相互祝贺,并品尝入夏以来的第一碗马奶。接着,还要吃羊肉和各种食品,这时人们会弹起琴唱起歌,歌唱草原上的新生活,祈祷人畜两旺,企盼又一个丰收的年份。  有的地方还举行赛马和叼羊等娱乐活动。节日一般过三天才结束,使人们有更充沛的精力抓好夏季牧业生产,争取来年获得更大的牧业丰收。  冰雪节  冬天的呼伦贝尔,忽如一夜春风,朵朵梨花压枝盛开,一派冰雕玉琢的世界。尤其是林区的雪景,玉树琼枝,临风而动,宛如童话王国。积雪深,存雪时间长,是冬季运动、冬季旅游的理想去处。你可以坐着雪橇之舟漫游这雪的海洋,踏着滑雪板穿行于林海雪原。每年12月份,呼伦贝尔都举办草原冰雪节,向世界各地的人们发出圣洁的邀请。  游览项目:观草原、森林、河湖冰雪风光、市内冰雪游园会(赏冰雪雕)、冰上捕鱼、乘马拉雪橇、生态围猎、骆驼(马)拉雪橇比赛、冬泳等。  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族传统的祭祀神灵的活动。时间多在每年6—8月份。“敖包”,蒙古语“堆子”的意思,由石头垒起石堆,上插树枝、柳条为行人指路和标明方向,树枝上挂满五颜六色的布条和纸旗。传统的祭祀形式有:血祭、酒祭、火祭。祭敖包时,杀牛宰羊作祭品。现代祭敖包又增添了赛马、摔跤、射箭等竞技比赛项目以及歌舞表演等新内容。祭敖包的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人旺年丰。蒙古族青年男女在活动中互表爱慕之情,相约再见的时日,“敖包相会”即源于此。  篝火节篝火节  篝火节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每年的6月18日举行。鄂伦春族的先人们在同大自然的抗争中,因为有了火,才得以生存和繁衍生息,因此他们对火有着特殊的感情和无比的崇敬,认为火能驱邪、祛污。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篝火节这天,人们身着华丽的民族服装,点燃篝火,载歌载舞,欢庆自己的传统节日。  瑟宾节  鄂温克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瑟宾节是鄂温克族古老传统的节日,“瑟宾”鄂温克语意为“欢乐吉祥”。节日时间定在每年的6月18日。这个季节草木丛生,气候宜人,节日庆祝活动的同时,还进行鄂温克草原夏季旅游。届时,人们表演鄂温克族的“彩虹舞”、“努日给勒舞”、“斡日切舞”(“天鹅舞”),会上人们还进行赛马、摔跤、象棋竞赛等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  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的节日。每年夏季7月或秋季举行。“那达慕”蒙古语意为“娱乐”或“游戏”。如今,“那达慕”成为集娱乐、体育、经济、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草原盛会。游人可以在那达慕大会上欣赏到极具蒙古族风情的赛马、摔跤、射箭等竞技比赛,还有蒙古象棋、田径、球类、拔河、秋千、跳板、射击、自行车、摩托车等比赛项目和团体操、武术擒拿等表演。夜幕降临草原,人们燃起熊熊篝火,乌兰牧骑的演员们表演精彩的文艺节目,牧民围着篝火翩翩起舞,放声歌唱,尽情欢乐……  兴安杜鹃观赏节  在呼伦贝尔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广泛分布着杜鹃花的天然植物群落“兴安杜鹃”。每年五月中旬,在群山叠翠,林海如潮的兴安岭上,连绵十几里的兴安杜鹃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的杜鹃花衬着尚未消融的皑皑白雪,红的似火,白的如玉,宛若仙境。而鄂伦春人传奇的游猎生活也给这一方土地罩上了一层迷人的色彩。  每年5月10日至18日,鄂伦春自治旗都将举办“兴安杜鹃观赏节”,让世人领略“兴安杜鹃”的风姿和大兴安岭独特的森林风光,同时了解北方狩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  旅游项目:  (一)参观鄂伦春民族博物馆——嘎仙洞游鄂伦春民俗村;  (二)观赏兴安杜鹃摄影作品——游神指峡——游石海黄波罗——游达尔滨罗;  (三)诺敏河漂流六小时——中国野餐后返回。  食宿服务:游客可下榻在嘎仙宾馆、毕拉河宾馆、达尔滨罗度假村,住宿条件整洁舒适,服务设施齐全,同时游客可以品尝到当地各种纯天然的风味美食。民谚格言  鄂伦春族民谚  鄂伦春族的谚语和谜语是较晚发展起来的文学形式。大都取材于鄂伦春民族的生产生活之中。有的反映一定的哲学思想,有的鼓励人们要胸怀大志等等,是鄂伦春人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  谚 语:  男人不怕山高,女人不怕活细。  不怕野兽奸猾,就怕猎手笨拙。  青草只是一夏之盛,苍松可是四季长青。  好马飞跑一鞭之功,好汉说话脱口就算。  一个人不能万世长春,一个人只有一段青春。  一辈子懒惰到死也不动,死后只是一堆霉烂的坟土。  蒙古族格言  谚语是蒙古族农牧民实践经验的结晶。它包含着精辟深湛的哲理,深切的人生体验,成为劳动者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的武器,技术的课本,行动的规范。“水滴积多盛满盆,谚语记多成学问”。在长期流传过程中,谚语从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反映出劳动人民对僧俗封建统治者的憎恨,对不良行为的谴责,表现了他们朴素的阶级意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美健康的情操。谚语短小精悍,在压缩、凝炼的艺术语言中蕴含着有益的教训、正确的判断。句式整齐,含蓄隽永,富于形象性和音乐性,历来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格言偏重于哲理性的训谕和教导,语意警策,耐人寻味。它多是镶金嵌玉般地出现于古代典籍、英雄史诗或名人语录之中,成为人们行动的座右铭。蒙古族格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精短的语句中表现了民族的心理素质和他们观察、思考生活的特有方式,散发着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  格言:  古人有六种悔恨的事:  不勤学苦练的人,做事时悔恨。  不爱护身体的人,得病时悔恨。  不廉洁奉公的人,罢官时悔恨。  不善长经商的人,破产时悔恨。  酗酒胡闹的人,酒醒时悔恨。  言行不一的人,失信时悔恨。  祝词和赞词:  祝词和赞词是蒙古族特有的文艺形式。当牲畜繁殖、毡包落成、新婚嫁娶、婴儿诞生,那口若悬河的“珲锦”(善于辞令的祝颂者),便要为人们祝福、献上吉祥的诗章。在喜气洋洋的宴会上,好客的主人也要首先朗诵热情洋溢的祝酒词,劝客人干杯。这类富于草原气息、以朗诵诗形式出现的祝词和赞词,自古在蒙古民间流传。从古代萨满经书和英雄史诗等民间口头创作来看,祝词和赞词最初产生于劳动,是猎户、牧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原始宗教--萨满教出现以后,巫师(蒙语称 “博”)借用这些古老的歌谣,或者加以改编,把祝词变成了萨满教的各种仪式歌。古老的祝词赞词大多是对天地山川、自然万物的赞颂,对渔猎畜牧生产的祈求祝福。后来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独立的农业经济部门的出现,大自然被逐步认识,民间祝词和赞词也就逐渐消除了古老祝赞词那种原始宗教的色彩,而代之以对劳动生产的直接描述和对劳动成果的热烈赞美。但是祝词赞词中最精彩而又数量最多的,还是赞美日常生活的作品。从节日“那达慕”大会到婚礼仪式、从故乡山河到五种牲畜以及日常用具和装饰品,都有相应的作品给以热烈的祝颂和赞美。  祝词和赞词多在庄重肃穆的场合或节日喜庆的仪式上吟唱,所以色彩绚丽,情真词切,感情奔放,语意激扬。它在表现形式和语言风格上不同于一般民歌。民歌多是四行一节,重叠复沓,而祝词赞词则是一气呵成,长短不拘。民歌和诗歌要求押韵,句式整齐。祝赞词则不一定讲究严格的韵律,主要是追求口语的自然旋律、琅琅上口,舒展流畅,是一种有一定套式和吟诵曲调的自由诗。历史遗迹金代边墙  在呼伦贝尔有两条金代边墙。有人称其为边壕,还有人称之为界壕。先生称其为边墙。  岭西边墙,东端起自额尔古纳市根河南岸支流库力河畔,西向入陈巴尔旗,经俄罗斯一段到满洲里,经新巴尔虎右旗入蒙古国,终端在蒙古国鄂嫩河之南与乌勒吉河河源之北的沼泽地。边墙内侧每隔10-20公里,筑有一小城堡。现岭西边墙在呼伦贝尔盟境内约200公里,有城堡15座。  岭东边墙,东起嫩江,自东北向西南,大体沿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走向,分为东北路、临潢路、西北路和西南路,总长5 000多公里。东北路起自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以北8公里嫩江西岸的前七家子边堡,沿大兴安岭山麓东南,经阿荣旗、扎兰屯市,再经兴安盟扎赉特旗、科右前旗、突泉县和科右中旗,到霍林河北岸。边墙一般为单线,重要防御地段为双墙双壕,个别地段设三道防线。沿边墙内侧每隔10-20公里的山口河津等要隘处设置边堡。  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来呼伦贝尔实地考察后认为,这两条边墙是女真人留下的遗迹,其作用乃是防御蒙古人进入这里。而历史上蒙古人则是从塔塔尔人手中夺下呼伦贝尔草原的,因此岭西边墙当是女真人和塔塔尔人一起构筑的。白音乌拉古城  古城址位于鄂温克族自治旗辉苏木西北17公里处,东距辉河主河道10公里,西距辉河旧河道2公里,古城东墙紧靠一条已干涸的河岔。  古城近方形,城墙土筑,南北长410米,东西宽440米,周长约1700米。城墙残高1.3-2米,底宽约15米,顶宽4米;四角有角楼,高约2.5米。四面城墙正中有一门,宽约18米;无瓮门,墙外城壕不明显。城中有内城。从南门到北门呈一中轴线,主要建筑均贯穿在中轴线上;最大建筑在中央,略呈长方形,南北约32米,东西约40米,高约3米;其前有一10×20米的台阶。旧址的柱础坑排列成行,东北角上露出的玄武岩础石,呈不规则六角形,质朴无纹。其间有一青砖铺就的甬道,长66米,宽6米。城内主要遗物为砖瓦等。  专家结合有关文献研究认为,这座古城就是蒙古汗国时期“斡赤斤大帐”所在地,即是成吉思汗幼弟斡赤斤的故城。黑山头古城遗址  古城因在额尔古纳市黑山头而得名。古城在黑山头西北约10公里,南距根河5公里,北距得耳布尔河2公里,西距额尔古纳河河口10公里,是兴安岭与草原的交接处。这里是沼泽地东部台地。古城分内城和外城,城墙均为土筑。呼伦贝尔草原风光  外城呈方形,周长2.35公里,占地346 290平方米。城墙残高1-2米,最高处在4米以上;墙体顶宽2米,底宽6米。城墙外有护城壕,壕底宽5-9米,深1-2米。四面均设有城门,门垣 宽9-12米。门外设瓮城,城墙外每隔100米左右有一马面,城墙拐角处有高大的角楼突出于墙垣之外。  内城处于外城中间偏西偏北位置,呈长方形,周长560米,占地18871平方米,有东西两座小门,城外亦有壕。整个建筑呈“干”字状,址内花岗岩圆形柱础排列有序,间距4米,址内琉璃瓦、青砖、龙纹瓦当和绿釉覆盆残片俯拾皆是。  外城西城里北侧有一内方外圆建筑,外围墙顶宽2米,有一座宽5米的南门。外城东北角有子城一座,有水井一口,现已坍塌;外城北墙内有一连串小型居址遗存。  该古城为辽代遗址,另据《元史译文证补·太祖诸弟世系》和施拉特《史集》记载及有关专家论证,蒙古汗国时期,额尔古纳河流域为成吉思汗大弟拙赤·哈撤尔封地。哈乌拉石板墓群  该墓群位于新巴尔虎右旗大石莫东南的哈乌拉山坡上,距大石莫约15公里,东距达赉湖约10公里,东南20公里为2号渔场,与扎赉诺尔咫尺相望。  墓葬分布密集,排列有序,基本为东西向;大多墓葬平面近似长方形,个别也有正方形、梯形或平行四边形的。均以石板为葬具,石板的上端高出地表;其建筑方法和结构特点是:先挖出长方形竖穴土坑,并在墓中设置一个类似二层台的建筑,沿二层台上的墓穴四周,紧靠穴壁以竖立的天然石板或大石块砌筑成一定形状的石垣,然后在石板外的二层台上再填以碎石块加固。墓内遗物很少,有的是空墓,只发现一些陶器残片、珠饰、蚌刀、石镞、石叶、石锛、玉璧及零散的人骨。  墓群面积约1万平方米,分东西两个区,相距约600米。东区较大,有石板墓85座,其东北直立一块长方形石标,无刻字和图形;西区有石板墓21座,亦有一长方形石标,同样无字无图形。  这类石板墓在新右旗和新左旗已有大量发现,在蒙古和俄罗斯的外贝加尔地区也有较广泛的分布。经对出土人骨鉴定,认为具有蒙古人种特征,现有古突厥、古匈奴、古蒙古等几种说法。鲜卑墓葬  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以西地区,鲜卑古墓葬分布较广。  拉布大林古墓群位于额尔古纳市拉布大林镇小西山东南坡上,面积约2万平方米。古墓均为土坑竖穴,在距地表2.5米左右的黄土层中,死者头向北,坑长约2 米,长0.7-2米,前宽后窄;部分有葬具,大多是用木板树枝等棚架而成。随葬品有牛头、马头,其下分别置四个蹄骨。部分墓中有骨镞、铁镞、矛、弓等。  扎赉诺尔古墓群,分布于矿区南7.5公里处的达兰鄂罗木河东岸坡地,坡地高20余米,长500多米,古墓约有300余座。墓均为土坑竖穴,内放木质葬具,墓深1-2米。大多为单人葬,个别也有双人葬、小孩墓和母子合葬墓。死者皆为仰身直肢,头向北;以牲畜的头、蹄为殉葬。  谢尔塔拉古墓群,分布于海拉尔市东北约18公里海拉尔河右岸一山坡上。墓葬排列整齐,间距相等,均有棺木,葬式相同;死者头向北,仰身直体。近年中科院仍在进行发掘研究。  其他还有完工古墓群、孟根楚鲁北古墓群、白音乌拉墓群、西乌珠尔墓群等。鲜卑旧居石室  嘎仙洞位于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北9公里处的一座峭壁上。日,文物工作者米文平在洞内石壁上发现的石刻祝文,为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公元 443年)中书待郎李敞、傅?来此祭祖时所留;祝辞内容与《魏书·礼记》所记相符,从而确认该处为鲜卑先祖旧居石室。鲜卑旧居刻画  石刻祝辞通高70厘米,通宽120厘米,共19竖行,每行12-16字不等,全文201个字。字略小于拳,参差不齐;汉字魏碑体楷书,隶意犹存,古朴雄健。全文如下(今体,并加标点):  “维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岁七月二十五日,天子臣焘,使谒者仆射库六官、中书侍郎李敞、傅?,用骏足、一元大武、柔毛之牲,敢昭告于皇天之神:启辟之初,佑我皇祖,于彼土田。  历载亿年,聿来南迁。应受多福,光宅中原。惟祖惟父,拓定四边。庆流后胤,延及冲人。阐杨玄风,增构崇堂。克剪凶丑,威暨四方。幽人忘遐,稽首来王。始闻旧墟,爰在彼方。悠悠之怀,希仰余光。王业之兴,起自皇祖。绵绵瓜瓞,时惟多祜。归以谢施,推以配天。子子孙孙,福禄永延荐于皇皇帝天,皇皇后土。以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  尚飨!  东作帅使念凿”旅游景观呼伦贝尔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东起大兴安岭西麓, 西邻中蒙、中俄边境,北起额市根河南界,南至中蒙边界,东西 300公里,南北200公里,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场面积占80%。波状起伏,坡高平缓,一般海拔为650--1200米,有天然种子植物 653种,菊科最多。牧草茂密,每平方米生长20多种上百株牧草。天然芦苇70多万亩,药材428种,兽类35种,禽类241种,鱼类60余种。草原白蘑、秀丽白虾、三河牛、蒙古羊、享誉国内外。  她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因其旁边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是世界三大草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优质的草原,蒙古族发源地,内蒙古主要的畜牧区,出产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境内有上千个大小湖泊。著名的大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绿波千里,一望无垠,微风过,羊群如流云飞絮,点缀其间,草原风光极为绮丽,令人心旷神怡。  呼伦贝尔草原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天然草原之一,她以草原的垄断性、野生动植物的珍奇性和民俗的独特性,被国家列为全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呼伦贝尔大草原是国家级草原旅游重点开发区,是中国自然景观的王牌,大草原、大森林、大水域、大冰雪、大口岸、大民俗、大空调、大氧吧,共同组成了海拉尔周边地区的大旅游。目前海拉尔周边地区已初步形成以草原、森林、湖泊、冰雪为自然主题和以民俗历史文化为人文主题的特色品牌。呼伦贝尔草原风光  呼伦贝尔草原地处我国最北部,北、西与俄罗斯、蒙古国毗邻,东南与黑龙江和内蒙古兴安盟接壤。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70余万。有汉、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10余个民族,充满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质。  呼伦贝尔草原跨越中温和寒温带,年平均气温-5℃-2℃,年降雨量250-500毫米,无霜期42-121天。  呼伦贝尔草原是北半球三大植被区的交会处:欧洲-西伯利亚针叶林区的南伸,欧亚草原的东部,东亚阔叶林区边缘区西部。众所周知,欧亚草原的东西两端是最湿润的,所以位于东部的呼伦贝尔可谓世界上保持最好的天然草原,草原上众多河流、湖泊纵横交错,还有呼伦湖和贝尔湖这两颗草原上的明珠。  大面积的天然湿地是呼伦贝尔的另一资源优势,特别是以钻天柳、粉枝柳、香杨等乔木和多种灌木组成的木本湿地,更显得壮观和原始。呼伦贝尔湿地不仅分布着大面积的天然樟子松林、杨桦林,还有沙地、草原、草甸和湖泊、湿地,是牧民、牲畜、野生动物的美好家园。  呼伦贝尔草原有熊、梅花鹿、驯鹿、雪兔、白尾海雕、松鸡、花尾榛鸡等珍稀动物,另外还有丰富的矿藏,尤其是黄金。  呼伦贝尔草原腹地的大兴安岭,应该是呼伦贝尔草原最值得书写的地方,因为它不仅是我国两块泰加林中最大最完整的一块,还是我国主要的木材基地。大兴安岭被视为呼伦贝尔的母亲山,整个内蒙古80%的地面水都来自大兴安岭,她哺育了大半个内蒙古的土地。大兴安岭是多种生物传播的通道和基因库,它的南面阳坡同样分布着草甸、湖泊和湿地,而内部也同样有丰富的草原,它们跟外围的草原紧密相连,可以属于呼伦贝尔大草原区域。  呼伦贝尔草原之所以声名远扬,原因有三,一是草原曾出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二是草场质量极好,割下来的草远销东南亚,三是盛产体格高大壮健的三河马和三河牛。  呼伦贝尔草原是内蒙古草原风光最为绚丽的地方,拥有一亿多亩草场,两亿多亩森林,500多个湖泊,3000多条河流,辽阔无边的大草原像是一块天工织就的绿色巨毯,步行其上,那种柔软而富于弹性的感觉非常美妙。而绿草与蓝天相接处,牛羊相互追逐,牧人举鞭歌唱,处处都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致,将它誉为世界上最美、最大、最没有污染的几大草原之一,真是当之无愧。  在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可以骑马乘驼畅游草海,可以坐“勒勒车”环湖漫游,可以临湖垂钓,可以入林狩猎,尽享草原风光。  呼伦贝尔草原其地势东高西低,海拔650米~700米,总面积约9.3万平方千米,地域辽阔,风光绚丽。草原上,水草丰茂,河流从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呼伦贝尔草原以其富饶的自然资源孕育了中国北方诸多游牧民族,因此被誉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成长的摇篮”。  在草原深处,有最原始、最淳朴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鄂温克、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族兄弟姐妹将以特有的豪爽、奔放与深情厚意迎接你的到来。穿越吉布胡朗图,你将能品味飞鸟成群、水天一色、气势磅礴的呼伦湖和新开湖;住进自己搭建的蒙古包,品尝亲手宰杀的牛羊,喝一杯醇香的奶茶和美酒,吃一顿鲜嫩的手扒肉,让朝霞般的篝火点燃你无限的热情和美好的希望;体会草原牧民赛马、套马、驯马表演、蒙古博克、角力擂台赛、祭敖包……当一回蒙古人?做一天牧民吧!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我国现存最丰美的优良牧场,因为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所以又有“最纯净的草原”之说。  穿行在呼伦贝尔,定会为那“千里草园铺翡翠”的景象而惊叹。这里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生长着碱草、针茅、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植物品种多达1300余种,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植被群落景观。每逢盛夏,草原上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上升起缕缕炊烟,微风吹来,牧草飘动,处处 “风吹草低见牛羊”。额尔古纳  奔流不息的额尔古纳河从中俄之间穿过,以其不舍昼夜的精神和汹涌澎湃的力量孕育了一个历史悠久,彪炳千秋的神奇民族。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金戈铁马的生涯便是由这里开始的。这片神秘的土地就是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城市——额尔古纳市。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额尔古纳市政府驻地拉布大林镇,南距海拉尔128公里,有公路直达。额尔古纳河  额尔古纳河从历史的深处呼啸而来。公元一世纪,拓跋鲜卑的祖先曾在这里长期居留。隋唐时期,蒙兀室韦部落在这里生息繁衍。公元十二世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在额尔古纳河畔厉兵秣马,遂统一蒙古诸多部落。清康熙二十八年,确定额尔古纳河为中俄界河;雍正时又设置了 18 座卡伦(哨所)。  天骄故地美丽富饶,水阔天高。闻名天下的“三河牛”、“三河马”在这里游戈,茫茫草原蕴藏诸多宝藏。野果飘香,层林尽醉。浩瀚的兴安林海,神秘幽远的黑山头古城,连绵数百公里的金代边壕,一水分两国的特有风情……  旅游路线:乘民航班机或火车到海拉尔市,每天有客车抵拉布大林镇。扎赉诺尔  扎赉诺尔隶属于满洲里市,因盛产褐煤及出土了“扎赉诺尔人”头骨化石而声名远扬。  扎赉诺尔人是呼伦贝尔草原上最早的游牧民族,以狩猎、捕鱼为业。草原、山岗、湖畔遍布他们的足迹,他们在母系为中心的氏族社会组织内聚群而居,平等相处,用一双双勤劳的手创造了满洲里地区早期的原始文化。  扎赉诺尔蘑菇山还出土了目前我国最大的距今3万多年的松花江猛犸象化石(高4.33米、长6.56米),以及100余件旧石器等稀世文物。这些均被保存在煤矿历史展览馆及鲜卑墓陈列厅中。  旅游路线:乘火车从北京、哈尔滨、齐齐哈尔、包头、呼和浩特、海拉尔均可到达。维纳河  维纳河源于鄂温克旗维纳罕北侧的群山之间。群山环抱,碧草萋萋,百鸟欢唱,被称为“神水”的维纳河水汩汩流淌。  维纳河矿泉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和较大比例的亚铁、铁等金属离子以及碳酸、硝酸钙等20多种矿物质,对心脏病、胃病、头疼、耳炎、鼻炎、皮肤病及几十种慢性病都有很好的疗效。现在已开发利用了7个药用泉。泉水或清澈或乳白或暗黄,每天流量40吨,水温在2~6℃,可供四五千人饮浴疗用。  维纳河疗养旅游村依山傍水而建,环境优美,是休闲、疗养的佳处。  旅游线路:维纳河距海拉尔188公里,自海拉尔转乘汽车直达。满洲里国门  位于满洲里市区西九公里处,占地面积13平方公里,包括国门、41号界碑、和平之门主体雕塑和满洲里历史浮雕、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遗址、红色旅游展厅、火车头广场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基地。满洲里国门  中俄边境国门建成于日。建筑面积714.5平方米,高12.8米,宽24.45米,外表用两千多块0.5平方米的青灰色花岗岩石板镶嵌,门中间的国徽直径长达1.8米,上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鲜红的大字。是中俄边境第四代国门。由于国门的重要地理位置,很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来到这里留下宝贵的足迹。毛泽东主席一生只出过一次国,就是由这里前往苏联的。日,江泽民总书记来到这里,为驻扎在国门的边检二中队的官兵们写下“国门卫士”几个大字。  国门一侧,就是41号界碑。1994年8月中俄两国勘界结束时在中俄边境线上设立第41号界碑。1993年以前,41号界碑这个位置是中俄两国贸易往来的客货混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柔力球呼仑贝尔大草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