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玩的苹果园,文玩核桃裂尖怎么补救有办法吗

苹果园为iOS用户提供和下载,最新的、、、等,分享最权威的资讯、、及解决办法,拥有最火爆的,苹果园一家专注解决iOS所求的网站。核桃尖开裂怎么办【涞水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63,414贴子:
核桃尖开裂怎么办收藏
新摘的核桃
刚配对玩了三天
核桃尖开裂
怎么补救啊........
「住哪里都上携程」低价,狂减,服务好,,携程订房超划算!携程-便捷的在线酒店预订网站!7*24小时免费预订!
你这没办法治了,新核桃不能直接把玩,要放在阴凉处阴干了在玩,
一般要放几天?
我这个次完了
拿回来刷干净了
水干了就开始玩
目测苹果园!放冰箱冻冻试试!
放塑料袋里稍微放点点水,闷一下试试
胶水粘上。
放塑料袋里,密封,一天就好了,必须密封
怎么也能看出来,从新买一个,玩时候注意点
砸开吃喽吧
已备案域名购买仅需29元,价低量大,微信可用
多钱买的呀
【新核桃怎样预防开裂】因为新核桃还是比较脆弱,纸巾包裹放到阴凉处阴干几天,再拿来把玩!千万不要放到阴凉通风处也容易引起核桃开裂现象!千万??不要把核桃放到车内,夏日车内温度太高核桃很容易开裂。千万??不要把核桃放在空调下!空调风很容易把新核桃吹干开裂!玩家一定要注意这几点。爱护自己的核桃[愉快][愉快]
缝里填上鸡蛋清,然后放冰箱两天
哈!湿核桃你也玩
这样的没戏了,泡水放密封袋也不行了,开了还会裂,开的太大了!
彻底完蛋了。不能把玩了
跟我去年裂的5.0王勇一样,我试过放冰箱和胶水根本不管用,越裂越大,后来砸了闹了半天里头什么都没有哇。你这个估计也没治了,一裂就完蛋,粘上也有痕迹。砸了吧。
这么厉害,我也试试
坏了就扔 在看不出来也是个开裂的不完美
放在真空袋子里面
基本能愈合 包浆了 不显的
帮我看看这是啥品种呗,44的
扔了,再买一对儿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苹果园主要病虫害
我的图书馆
苹果园主要病虫害
一、矮化密植苹果园常见病害防治(一)苹果腐烂病1、症状诊断腐烂病主要为害主干、主枝,也可为害侧枝、辅养枝及小枝,严重时还可侵害果实。该病的主要症状特点为:皮层腐烂,腐烂皮层有酒糟味,后期病斑表面产生小黑点,潮湿条件下小黑点上可长出黄色丝状物。溃疡型:病斑红褐色,微隆起,水渍状,组织松软,按压则下陷,并可流出褐色法液,病斑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有时呈深浅相间的不明显轮纹状;剥开病皮,整个皮层组织呈鲜红褐色腐烂,并有浓烈的酒糟味。稍后,病斑失水干缩、下陷,变为黑褐色,酒糟味变淡,有时边缘开裂。后期,病斑表面逐渐散生许多小黑点,潮湿时,小黑点上产生橘黄色卷曲的丝状物,俗称“冒黄丝”。当病斑绕枝干一周时,造成整个枝干枯死;严重时,导致死树甚至毁园。枝枯型:发生在较细的枝条上,常造成枝条枯死。枝枯型病斑扩展快,形状不规则,皮层腐烂迅速绕枝一周,导致枝条枯死,形成枯枝。有时枝枯病斑的栓皮易剥离。后期,病斑表面也可产生小黑点,并长出黄丝。病果型:果实受害,多为果枝发病后扩展到果实上所致。病斑红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常有同心轮纹,边缘清晰,病组织软烂,略有酒精糟味。2、病原及发病规律腐烂病是一种弱寄生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杀生寄生性。病原菌为苹果黑腐皮壳。它主要以菌丝, 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树皮和病残株枝干上越冬. 病菌随风雨传播. 从各种伤口侵染为害,尤其是带有死亡或衰弱组织的伤口易受侵害,如剪口、锯口、虫伤、冻伤、日灼伤及愈合不良的伤口等。该病菌侵入寄主后,先呈潜伏状态,不立即致病,当树体或局部组织衰弱,或苹果树进入休眠期,生理活动减弱、抗病力降低时,病菌才由侵入部位向外扩展,进入致病状态。外观无病的树皮普遍带有潜伏病菌。枝条带菌率随树龄增高。病菌侵入寄主后,先分解毒素杀死周围的寄主细胞,并从杀死的细胞中摄取营养向四周扩展。树体对病菌抗侵入难而抗扩展易。病菌侵染后,当树势强壮时处于潜伏状态,病菌在无病枝干上潜伏的主要场所有落皮层、干枯的剪口、干枯的锯口、愈合不良的各种伤口、僵芽周围及虫伤、冻伤、枝干夹角等带有死亡或衰弱组织的部位。当枝干抗病力降低时,潜伏病菌开始扩展为害,形成病斑。果园中终年有病菌孢子存在,以3-11月份为多, 每当降雨后, 传播量明显增加.腐烂病的发生每年有两个高峰期,即“春季高峰”和“秋季高峰”。即3~4月和8~9月,春季重于秋季。春季高峰主要发生在萌芽阶段,该期内病斑扩展迅速,病组织较软,病斑典型,为害严重。秋季高峰主要发生在果实迅速膨大期及花芽分化期,相对春季高峰较小,但该期是病菌侵染落皮层的重要时期。腐烂病的发生轻重主要受6个方面因素影响,①树势:树势衰弱是诱发腐烂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即一切可以削弱树势的因素均可加重腐烂病的发生。②落皮层:落皮层是病菌潜伏的主要场所,是造成枝干发病的重要桥梁,所以落皮层的多少决定腐烂病的发生轻重。③伤口:伤口越多,发病越重,带有死亡或衰弱组织的伤口最易感染腐烂病。④潜伏侵染:树势衰弱时,潜伏侵染病菌是导致腐烂病暴发的主要因素。⑤木质部带菌:病斑下木质部及病斑皮层边缘外木质部带菌,是导致病斑复发的主要原因。⑥树体含水量:初冬树体含水量高,易发生冻害,加重腐烂病发生;早春树体含水量高,抑制病斑扩展,可减轻腐烂病发生。因此增强树势,提高抗扩展能力能有效的控制病害发生与流行。树势健壮,营养条件好,充水度高,愈伤能力强,不利发病;大小年幅度大的果园,初冬病势发展快,翌春病势下降缓慢,腐烂病严重,发病多,发病期长。有机肥缺乏或追施氮肥失调,果园地下水位高、土层瘠薄等也可导树势衰弱,发生腐烂病。周期性的冻害是病害大规模流行的前提。冬春交替,休眠转入生长,或秋冬生长转入休眠阶段是发病最多、为害最重时期。3、防治技术苹果树腐烂病菌属弱寄生菌,潜伏侵染现象普遍,且病害发生轻重与树势等因素关系密切。所以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战略应以壮树防病为中心,以铲除枝干潜伏病菌为重点,结合及时治病病斑、减少和保护伤口、促进树势恢复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1)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实践证明,合理的挂果量、合理施肥、合理灌水及保叶促根,以提高树体抗病能力,是防治腐烂病的最根本措施。①合理负载。根据树龄、树势、土壤肥力及施肥水平等因素,调整结果量,合理疏花疏果,以控制树体没有明显大小年现象、外围新梢长度(30—35厘米)与粗度(基部直径达0.6厘米以上)生长适宜为宜。②科学施肥。根据果树生长需要,与需肥特点,采用地下树上全方位补肥法, 有机无机生物菌肥相结合, 并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的科学施肥方法,增施粪肥、农家肥等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每结100公斤果实需施基肥和追肥量,合计不得少于折合纯氮0.7公斤、磷0.3公斤、钾0.7公斤。也可按“斤果斤肥”的标准施肥。另外,如果在秋梢基本停止生长后,于树上喷施两次200-300倍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可增加树体的营养积累,减轻春季高峰70%-80%。)③合理灌水。秋后控制浇水,减轻冻害发生;春季及时灌水,增加树体含水量,控制春季高峰的为害。即做到“秋控、春灌”。④保叶促根。叶片是树体的“营养制造工厂”,因此必须注意防治造成早期落叶的病、虫为害,避免早期落叶;同时,及时防治根部病害,使树体有一个发达的吸收根系。(2)铲除树体带菌,减少潜伏侵染:这是预防腐烂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实践证明,落皮层、皮下干斑及湿润坏死斑、病斑周围的干斑、树杈夹角皮下的褐色环死点、各种伤口周围等,都有腐烂病菌的存在,是病菌潜伏的主要场所,及早铲除这些潜伏病菌,对控制腐烂发生为害效果显著。(1)药剂铲除。重病果园为两次用药,即落叶后和发芽前各一次;轻病果园,只一次药即可,一般落叶后较发芽前喷药效果好。常用的铲除性药剂为125%金力士5000倍加柔水通倍喷药.(3)及时治疗病斑:病斑治疗是避免死枝、死树的主要措施。最佳治疗时间为春季高峰期内,因该期内病斑即软又明显,易于操作。但总体而言,应立足于长年治疗,即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治早、治小。①割治法。发现病斑后,用锋利的尖刀沿病健处划一圈,深达木质部,再在病部纵横切数刀后及时涂药,对以治愈的病疤也可涂药,以防复发。经多年试验,治疗腐烂病效果显著的药剂有:10%果康宝5倍液、25%金力士200倍加柔水通300-500倍。②刮治法。即彻底刮除病斑,再涂以药剂处理,但常需要连续涂药2-3次。③包泥法。在树下取土和泥,然后在病斑上涂3-5厘米厚一层,并超出病斑外缘4-5厘米;最后用塑料布包扎并用绳捆紧。一般3-4个月后即可治好,治愈率达95%以上,关键技术泥要黏,包得要严。(4)及时桥接:病斑治疗后,及时桥接或脚接,促进树势恢复。(5)生物防治。利用果树上分离到的镰刀菌(Fusarium spp. 110-1),对腐烂病菌具良好的拮抗作用。(6)树干涂白:冬前树干涂白,防止发生冻害,降低春季树体局部增温效应,控制腐烂病春季高峰期的为害。据测定,涂白后对春季高峰,的防治效果达60%-70%。效果较好的涂白剂配方为:可用生石灰24公斤、食盐4-5公斤、豆浆1公斤、水72公斤,配制而成。(二)苹果斑点落叶病1、症状斑点落叶病主要为害叶片,是我区主栽品新红星等元帅系的重要病害。病造成苹果早期落叶,导致树势衰弱,果实产量和质量降低。该病也可侵染富士苹果的果实,在果面形成斑点和疮痂状小病斑,特别是套袋果发生较多,明显影响果实外观,贮藏期还容易感染其它病菌,造成腐烂。春天落花后不久,在新梢的嫩叶上产生褐色至深褐色园形斑,直径约2-3毫米。病斑周围常有紫色晕圈,边缘清晰。随着气温的上升,病斑可扩大到5-6毫米,呈深褐色,有时数个病斑融合,成为不规则状。空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黑绿色至暗黑色霉状物为病菌的分生抚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中后期病班常被叶点霉真菌等腐生变为灰白色,中间长出小黑点,为腐生菌的分生孢子器。有些病斑脱落,穿孔。& && &叶片受害,主要发生在嫩叶阶段,初期形成褐色圆形小斑点(直径2-3毫米);后逐渐扩大成红褐色病斑(6-10毫米),边缘紫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有时病斑具不明显同心轮纹;病斑多时,常扩展连合,形成褐色至黑褐色圆形病斑,凹陷,直径多为2-3毫米。枝条受害,在徒长枝或一年生枝条上形成灰褐色至褐色病斑(直径2-6毫米),凹陷坏死,边缘开裂。2、病原及发病规律斑点落叶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其病原菌为链格孢苹果转化型,该病菌对苹果叶片具有很强的致病力,尤以嫩叶更加敏感,一般叶片上具有3-5个病斑时即可引起病叶脱落。斑点落叶病菌主要在发病落叶与树上越冬,翌春雨后分生孢子,随气流及风雨传播,直接或从气孔侵染叶子进行为害。该病潜育期很短,一般为1-2天,流行性很强,每年在春梢期(5月,初至6月中旬)和秋梢期(8-9月份)两个为害高峰(落叶盛期),即可能造成两次大量落叶,当落叶率达50%辽以上时,果个不能正常发育,该病危害果实也可形成班点形病斑,症壮是以果点为中心,形成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小班点,套装袋果摘袋后病班周围有花青素沉积,呈红色斑点。此病果在树上和5。以下环境中贮臧时不腐烂, 但在贮藏后期易受其它杂菌腐生, 引起烂果.该病的发生早晚轻重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降雨多少,树势强弱,树贯通风透光情况,以及苹果品种间感病差异等,春季苹果展叶后, 雨水多, 降雨早, 雨日多, 或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 田间发病早, 病叶率增长快. 在夏秋季, 有时短期无雨, 但空气湿度大, 高温闷热时, 也有利于病菌产孢和发病.果园密植, 树冠郁闭, 杂草丛生, 湿度大, 通风不良发病重高温多雨时有利于病害发生,春季干旱年份,病害始发期较晚;夏季降雨多,发病重。元帅系品种最易感病,此外,树势衰弱、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枝细叶嫩等均易发病。3、防治技术斑点落叶病的防治关键,是在搞好果园管理的基础上应立足于早期药剂防治。(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控制旺长,倍育壮树,提高树体抗病能力,树冠通风透光,降低环境湿度;地势低洼、水位高的果园要注意排水。(2)搞好果园卫生:结合冬剪,彻底剪除病枝;落叶后至发芽前彻底清除落叶,集中烧毁,消灭病菌越冬场所,以减少病菌初侵染来源。生产实践证明,彻底清扫落叶可明显延迟发病并减轻病情。(3)药剂防治:药剂防治是有效控制斑点落叶病为害的主要措施。关键要抓住两个为害高峰,春梢期从落花后即开始喷药,10天左右1次,需连喷3次左右;秋梢期根据具体情况,一般喷药1-2次即可控制该病为害。尽量常握在雨前喷药效果好,但必须选用耐雨水冲刷药剂。常用有效药剂如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25%剑力通可湿性粉剂倍液等,43%喷富露悬浮剂600-800倍,再加柔水通倍混合喷雾能提高防效和抗病性。代森锰锌、乙锰(乙膦铝+代森锰锌)等药剂对斑点落叶病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发病重以落叶的果园选好的治疗剂再配优质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300-400倍或多种微量元素斯德考普倍, 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防止大量落叶。(三)苹果褐斑病1、症状诊断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可为害果实。叶片发病后的主要症状特点是:病斑中部褐色,边缘绿色,外围变黄,病斑上产生许多小黑点,病叶极易脱落。严重影响当年果实的生长,花芽分化,树势和第二年的产量。仔细观察,褐斑病症状可分为3种类型。①针芒型:病斑小,数量多,呈针芒放身状向外扩展,没有明显边缘,无固定形状,小黑点呈放射状排列或排列不规则。②同心轮纹型:病斑近圆形,较大,直径多6-12毫米,边缘清楚,病斑上小黑点排列成近轮纹状。③混合型:病斑大,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部小黑点呈近轮纹状排列或散生,边缘有放射状褐色条纹。叶片受害初期病部首尚未变褐时,将叶片向着阳光透视,可以看到近圆形、似有透明感的病斑,病部较其他部分色浅。以上三种类型的共同特点是,病叶后期病斑周围仍保持绿色,壬外围黄色,容易早期落叶,尤期是有大风雨时,落叶严重。果实发病,多在生长后期出现症壮。开始时果面产生褐色近圆形小斑点,扩展后变成长圆形凹陷斑,黑褐色,大小为0。6-1。2厘米,边沿清晰。病皮下浅层果肉褐色,呈海绵状干腐。2、病原及发病规律褐斑病属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苹果盘一孢,病斑表面的小黑点即为病菌的繁殖结构。该病菌主要在病落叶中越冬,第2年产生大量孢子,借风雨进行传播,直接侵入叶片为害。树冠下部和内膛叶片最先发病,而后逐渐向上及外围蔓延。褐斑病潜育期短,一般为6-12天,在田间有多次再侵染。该病发生轻重,主要取决于降雨,尤其是5-6月份的降雨情况,雨多、雨早病重,干旱年份病轻。另外,弱树、弱枝病重,壮树病轻;树冠郁蔽病重,通风透光病轻。多数苹果产区,6月上旬开始发病,7-9月份为发病盛期。降雨多、防治不及时,7月中旬即开始落叶,8月中旬即出现50%以上落叶。在陕西关中果区,多在花期遇雨开始侵染,4-5月份为侵染期,6-9月发病。春季以侵染为主,夏秋季则发病,表现为“七病八落九泛滥”的特点。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引起苹果褐斑病大发生的原因是:(1)众所周知,褐斑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是果园存在大量的致病力强的越冬菌源、抗病性低的红富士等苹果品种集中连片栽植、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适时出现。现实生产中严重的问题是许多果农对褐斑病的危害认识不足,大多数果农多年冬春季不清园或清园不到位,一部分果园行间种草,也给地面清扫病落叶带来不便。加之连续多年苹果市场疲软,价格一直偏低。粗放管理,造成大小年结果现象时有发生,也严重影响了果农的务果积极性。不但未能有效控制病害,而且放弃冬春季的清园工作,导致果园内病原菌越冬基数偏大,为以后的病害暴发埋下隐患。(2)目前果园管理粗放者大有人在,相当一部分果农上年秋季未能及时施肥,树体贮藏营养不足,加之部分地区春季发生霜冻或夏季发生雹灾,对管理失去信心放弃管理,导致树势衰弱,抗逆性下降。出现病情,许多果农只注意一味地喷药,而忽视加喷营养补充,不能很好地发挥药肥双效的效果。(3)连年冬季不正确的改形修剪,大枝去除过多,剪锯口处理不及时和不到位,冬季树体保护不力等,冻害普遍发生,加之腐烂病防治不力,树势严重削弱,抗性下降。(4)一部分果农只重视大改形和强拉枝整形,忽视通过施肥等培养健壮的树势,生产上得过且过者大有人在。加之04、06年花量过大,惜果心理严重,留果过多,树体营养供给不足,导致抵抗力下降,褐斑病偏重发生。(5)相当一部分果农“只要果子,不要叶子”,认为套袋后万事大吉,不需要喷药防治病虫害,表现出“前紧后松中期不管”的用药习惯。笔者在陕西和甘肃苹果主产区调查,截至8月初,绝大多数果农竟然套袋后40天左右才用药,还有人居然60天未喷药。一部分果农固执地认为前期使用的都是高档农产药品,喷药间隔时间长一点不会有问题;一部分果农则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套袋后可以选用一些低档杀菌剂,既可以降低成本,又能控制病害,其结果也是得不偿失。类似事例枚不胜举,严重贻误防治时机,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6)用药的方式和技巧不到位。目前农村雇“喷防队”喷药者比比皆是,相当一部分“喷防队”都是“现代化”装备,喷药不是按时间计算工钱,而是按喷水量计价。大多数“喷防队”提前将喷片的出水孔用钉子钻大,我们的“喷雾机”一进果园都变成了“消防队”。遇到树冠高的果园,要想喷到树冠上部,唯一的办法就是调节喷头,往往一股水直线喷去,就这有人还嫌不“残火”,不“过瘾”,树上喷药后不流水都不算过关。标准的高射炮打苍蝇――不够本,喷药效果可想而知。调查还发现,生产中许多果农对农药的配制一知半解,不了解配药的先后顺序,很少采用二次稀释法配药,配制过程中常常出现起火、沉淀、结絮现象。结果不但药效差,而且容易发生药害现象。(7)调查中发现,97%以上的果农在果园出现病斑时,集中兵力往树上喷药,忽视地面防治,导致树上喷药不断不见好转,地面落叶上病菌反复传播侵染。结果是树上部“主力部队”损兵折将,地面“游击队”猖狂为害,重治轻防意识严重,久治难防。(8)防治褐斑病的选用药剂也很关键。传统的多菌灵、退菌特、甲基托布津、农抗120、多抗霉素,以及复配的代森锰锌、福美双等对褐斑病防效很差,国产代森锰锌预防褐斑病使用浓度达到600倍才有效果,而进口甲基托布津使用800倍左右才有治疗效果。近年来,生产中应用效果较好的保护性杀菌剂及时用浓度,如43%大生富悬浮剂600-800倍、42%喷富露悬浮剂600-800倍、65%普德金可湿性粉剂400-600倍、80%保加新可湿性粉剂600-800倍、68.75%易保可分散粒剂1000倍、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500-600倍、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等;治疗性杀菌剂主要以三唑类杀菌剂为主,如25%金力士乳油倍、40%信生可湿性粉剂倍、40%福星乳油倍、25%腈菌唑乳油倍、25%世高水分散粒剂倍等.(9)近年来,西北地区的果农在防治暴发性病虫害时,添加柔水通,不但调节了农用水的酸碱度,优化了水质,增加了粘着性,同时提高了药效,而且减轻了药害,降低了防治成本。许多果农在生产中都证实了加喷柔水通,可显著减少用水量,大大减轻了病虫害的防治难度。3、防治技术防治褐斑病应以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彻底清除落叶为中心,及时早期喷药防治为重点。(1)褐斑病虽然致病力强、传播速度快,但保证健壮的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性是预防早期落叶病的前提。因此生产中通过科学的整形修剪,保持果园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果树的广合效能;并加强土肥水管理,依树势、树龄、产量等疏花疏果,合理负载等,维持健壮的树势,预防病害的发生十分重要。大量的调查结果显示,园貌整齐,树势健壮,重视秋施基肥等综合管理好的果园普遍病害少,产量高,果品优。(2)认真做好清园工作,减轻病害发生机率。如结合秋施基肥深埋清扫的残枝落叶,通过冬季修剪疏除树上部的僵果病叶,早春全园喷布铲除剂彻底消灭越冬的菌源,生长期可以适时处理零星发病的果树,以阻止病情的扩展和蔓延,这些农业(农艺)措施都是控制病害发生的关键。(3)生长期发生苹果褐斑病的果园,应及时用优质氨基酸(如果友氨基酸)原液+优质微量元素肥(如西班牙产斯德考普)涂干,促进果实膨大,增强树势。如果是大年树或果园,必要时花前和花后还要配合果友氨基酸300-400倍+斯德考普6000倍液喷雾,以及地下追肥,以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减轻病害的发生。(4)病害中度发生时,视情况摘除病叶,必要时清扫地面病落叶,减轻病情。生长期无法清扫病落叶或行间生草的果园则要适时地面喷布波尔多液,如同时出现叶螨为害,还可改用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5)多种剂型的药剂混用时,需注意彼此的先后顺序。除特别说明的外,常规的顺序是:柔水通-水剂-悬浮剂-干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可分散粒剂-可溶性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叶面肥。值得一提的是,应用柔水通不但能优化水质,改善多种农药混用的亲和力,充分提高药效,同时能使药液充分的黏附在叶片上,彻底杀菌,而且能大大减少用水量。应用时要强调的是,先在水中加入柔水通,再采用二次稀释法配制其它药剂,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药效。(6)注意只有采用科学的施药方法,选用优质喷雾器械,才能保证药液均匀周到。强烈建议果农朋友在喷药时勤换喷片,保证雾化效果,提高防效,杜绝病害的反复发生。(7)每次喷药时,树上、地面要同时喷施,注意喷细、喷匀、喷周到,保护叶片。清园不到位或行间生草的果园,必须注意从花后开始,每次喷药都要对树上和地面同时进行。(8)喷药方案:从花后5-7天开始开始,视天气情况每10-15天,喷布一次柔水通4000倍+43%大生富悬浮剂或42%喷富露悬浮剂600-800倍,或75%保加新可湿性粉剂800倍+斯德考普倍。发病初期,全园喷布柔水通4000倍+50%鸽哈悬浮剂倍或70%纳米欣800-1000倍+斯德考普倍,间隔7-10天,连喷2-3次。中后期发病或病害暴发的果园,全园喷布柔水通4000倍+25%金力士乳油5000倍或70%纳米欣可湿性粉剂800倍+43%大生富悬浮剂或42%喷富露悬浮剂800倍(必要时)+斯德考普6000倍,间隔7-10天一次,连喷3-4次。病害暴发时添加大生富或喷富露,这样既治疗又保护,防效更佳。(四)苹果黑星病1、症状诊断黑星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发病后的主要症状特点是在病斑表面产生黑绿色至黑色霉状物。叶片受害,正反两面均可出现病斑,病斑初为淡褐色,逐渐变为黑色,表面产生平绒状黑色霉层,圆形或放射状,直径3-6毫米。后期,病斑向上凸起,中央变灰色或灰黑色。病斑多时,叶片扭曲畸形,甚至早期脱落。果实受害,多发生在肩部或胴部,初为黄绿色,渐变为黑褐色至黑色,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黑色霉层。随着果实的增大,病部因停止生长而变为凹陷,病部凹陷龟裂,病果变为凹凸不平的畸形果。2、病原及发病规律黑星病属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苹果黑星菌,该病菌从落花后到果实成熟期均可进行为害,病斑表面产生的黑霉即为大量的病菌孢子。黑星病菌主要在落叶中和芽鳞内越冬,第二年生长季节产生大量孢子,经气流或风雨传播,侵染幼果。叶子和果实发病15天左右后,病斑上产生的病菌孢子,经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果实受害,多从膨大期开始发病,膨大后期发病严重,成熟期发病较经。降雨早、雨量大的所份发病早且重,特别是5-6月份的降雨,是决定病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夏季阴雨连绵,病害流行快。苹果品种间感病差异明显,主要以小平果类品种受害严重。3、防治技术黑星病为检疫对象,防治该病时首先应抓好检疫工作,然后在搞好果园卫生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药剂防治。(1)加强植物检疫&&严禁从疫区调动接穗及苗木,防止黑星病区蔓延扩大。(2)搞好果园卫生&&落叶后至发芽前,彻底清扫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避免病菌在其上越冬。不易清扫落叶的果园,初春在病菌孢子成熟飞散前,用10%硫酸铵溶液或5%尿素溶液喷洒地面落叶,以杀死病叶中越冬的病菌。(3)生长期药剂防治&&关键为喷药时期,落花后至春梢停止生长期最为重要,应根据降雨情况及时喷药防治。10-15天1次,严重地区应连续喷施3-5次。雨前喷药效果最好,但需选用耐雨水冲刷药剂。前期可选用的药剂有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1000倍,喷富露悬浮剂800倍,普德金可湿性粉剂600倍,保加新可湿性粉剂600-800倍等,发病前使用对黑星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发病初期可选用25%金力士乳油倍,40%福星乳油倍,25%剑力通可湿性粉剂3000倍,12.5%%腈菌唑乳油1500倍,70%纳米欣可湿性粉剂倍。每次用药时加柔水通倍能显著增加防治效果. (五)苹果白粉病1、病状诊断白粉病主要为害嫩梢及叶片,也可为害花幼果和芽,主要症状特点是在受害部位表面产生一层白粉状物。新梢发病,由病芽萌发而成,嫩叶和枝梢表面覆盖一层白粉,病梢节间短、细弱;梢上病叶狭长,叶缘上卷,扭曲畸形,质硬而脆;后期新梢停止生长,病梢和梢上病叶产生枯斑,叶片逐渐变褐枯死、甚至脱落,形成干橛。适宜条件下,秋季病干橛表面可产生许多黑色毛刺状物。展叶后受害的叶片,产生近圆形白色粉斑,病叶常皱缩扭曲。严重时全叶布满白色粉层。病叶易干枯脱落。花器受害,花萼及花柄扭曲,花瓣细长瘦弱,病总产生白粉,病花很少坐果。幼果发病时,多在萼凹处产生病斑,病斑上布满白粉,后期病斑处表皮变褐。2、病原及发病规律白粉病属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叉丝单囊壳,,病斑表面的白粉状物即为病菌的大量孢子。该病菌主要在病芽内越冬,第二年,病芽萌发形成病梢,产生大量病菌孢子,成为初侵来源。病菌借气流传播,从气孔侵染幼叶、幼果进行为害。白粉病菌主要侵染幼嫩叶片,一年有两个发病高峰,与新梢生长期相吻合,但以春梢生长期发病较重。白粉病菌喜湿怕水,春季温暖干旱、夏季多雨凉爽、秋季晴朗,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连续下雨会抑制白粉病的发生。一般在干旱年份的潮湿环境中发生较重。果园偏施氮肥或钾肥不足、种植过密、土壤黏重、积水过多发病重。3、防治技术(1)加强果园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合理密植,及时修剪,控控灌水,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2)及时剪除病梢&&在发病严重的果园,开花前后及时剪除病梢,集中深埋或销毁。应当指出剪病梢时要将所剪下病梢及时装入塑料袋中,避免病菌在园内继续扩散,并及时深埋或销毁。(3)药剂防治&&般果园在萌芽后开花前和落花后各喷药1次即可有效控制该病为害;严重果园,需在落花后10-15天再喷药1次即可。常用有效药剂有:25%金力士乳油5000倍,40%福星乳油倍,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剑力通可湿性粉剂3000倍,12.5%腈菌唑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特别严重果园,秋梢生长期再使用上述药剂喷施1-2次,即可以完全控制白粉病的为害。每次用药时加柔水通倍能显著增加防治效果。(六)苹果霉心病1、症状诊断霉心病只为害果实,尤以北斗和元帅系品种受害严重。病果外观基本无异常表现,从心室开始发病,由内到外,逐渐扩展到心室外果肉组织,最后导致果肉大部分腐烂,此时表面可见腐烂斑块。根据病害发生特点,其症状表现主要分为两种类型。①霉心型:主要特点是心室发霉,在心室内产生在绿、灰白、灰黑等颜色的霉状物,只限于心室,病变不突破心室壁,基本不影响果实的食用;②心腐型:主要特点是导致果心区果肉从心室向外腐烂,严重时可使用烂透,直到果实表面,腐烂烂果肉味苦。严重的霉心病果,可引起幼果早期脱落;轻病果可正常成熟,但造成熟期至采收后心室发病。2、病原及发病规律霉心病可由多种弱寄生真菌引起,导致霉心症状的主要是链格孢,导致房腐症状的主要是粉红单端孢。这类病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主要通过气流传播,在苹果开花期通过柱头侵入。病菌侵染柱头后,能否进入心室,主要决定于萼心间组织的状态:萼心间组织疏松,有孔洞,维管束组织枯死的果实,病菌可进入心室导致发病;相反,则病菌不能进入心室,不能引起发病。霉心病发生轻重与花期湿度及品种关系密切,花期及花前阴雨潮湿病重,北斗及元帅系品种高感霉心病,富士系品种发病较轻。3、防治技术霉心病的防治关键,是花期喷药预防以降低果实带菌率,采收后及时冷藏以控制病情发展。(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搞好果园卫生,特别是花期卫生;开花前彻底清除树上修剪下的枝梢、落叶等枯死组织。(2)药剂防治&&药剂防治是有效控制霉心病的主要措施,关键在喷药时间。在苹果初花期,落花70%-80%时,各喷施1次43%喷富露悬浮剂600-800倍,或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1000倍,或普德金可湿性粉剂600倍,或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200-300倍,可基本控制该病为害。花期用药,时间越早效果越好,完全落花后喷药几乎无效。(3)低温贮藏&&在1-3℃下贮藏果实,可基本控制病菌生长蔓延,避免采后心腐果形成。(七)果实水锈1、症状诊断水锈病是蝇粪病和煤污病的总称,均主要为害果实。(1)蝇粪病:主要特点是在果皮表面着生许多蝇粪小黑点,小黑点常连成一小片;黑点光亮,稍隆起,有时呈轮纹状排列。严重时,果面蝇粪状小黑点分布成堆。小黑点附生在果实表面,用力可以擦去。(2)煤污病:主要特点是在果皮表面上产生棕褐色至黑色的煤烟状污斑,边缘不明显,用手容易擦掉。严重时,果面常布满霉污状斑,严重影响果实外观与着色。因煤污多沿雨水下流方向分布,故果农称期为“水锈”。水锈病只影响果实的外观质量,降低品质,不造成实际的产量损失。2、病原及发病规律水锈病是病原菌在果实表面附生造成的,属真菌性病害。引起蝇粪病的病菌为仁果细盾霉,引起煤污病的病菌为仁果黏壳孢,两者均为果面附生物。这两种病菌均主要在枝、芽、果台、树皮等处越冬,多雨季节借风雨传播到果面上,以果面分泌物为营养进行附性,不侵入果实内部。果实生长中后期,多雨年份或低洼潮湿、树冠郁闭通风透光不良的果树容易发病。3、防治技术(1)加强果园管理:合理修剪,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雨季及时排除积水,注意中耕除草,除低果园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2)适时喷药防治:多雨年份及地势低洼果园,果实生长中后期喷药2次左右,即可有效防治水锈病的发生为害。常用有效药剂如7.2%果优宝悬浮剂400倍,或43%喷富露悬浮剂800倍,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1000倍,70%纳米欣可湿性粉剂倍,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3)果实套袋:果实套袋可有效阻断病菌在颗的附生,而彻底防止该病发生。(4)作好蚜虫的防治工作,防止分泌物污染果面。(八)苹果锈病锈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果实、叶柄、果柄和新梢。发病后的主要症状特点是:病部橙黄色,组织肥厚肿胀,表面初生黄色小点,后渐变为黑色,后期病斑上产生黄色的长毛状物。叶片受害,先在正面产生橙黄色圆形病斑,有光泽;后病斑逐渐扩大,外围呈现黄绿色或红褐色晕圈,病斑上产生橙黄色凸起小粒点,并分泌黄褐色黏液;后黏液干涸,小粒点变为黑色;且病斑逐渐肥厚,正面隆起,背面凹陷;最后,病斑背面丛生出许多淡黄褐色长毛状物。叶上病斑多时,叶片扭曲畸形,易变黄早落。果实受害,症状表现及发展过程与叶片相似,只是后期在小黑点旁边产生黄色长毛状物。新梢、果柄、叶柄也可受害,症状表现与果实相似,但多为纺缍形病斑。2、病原及发病规律锈病是一种转主寄生性真病害,病原菌为山田胶锈菌,其转主寄主为桧柏。桧柏受害,主要在小枝上产生黄褐色至褐色的瘤状物(菌瘿)。病菌则在转主寄主桧柏上以瘤状物结构越冬。第二年春天,高湿条件下越冬病菌产生孢子,该孢子经气流传播到苹果幼嫩组织上,从气孔侵染为害叶片、果实等。苹果发病后,先产生性孢子(在橙黄色的小点内产生)、再产生锈孢子(由黄褐色长毛状物产生),锈孢子经气流传播侵染桧柏,并在桧柏,并在桧柏上越冬。所以该病没有再侵染,一年只发生一次。锈病是否发生及发生轻重与桧柏远近及多少关系密切,若苹果园周围5000米内没有松柏,则不会发生锈病。在有桧柏的前提下,苹果开花前后降雨情况是影响病害发生的决定因素。3、防治技术(1)消灭或减少初侵染来源:彻底砍除果园周围5000米内的桧柏,可基本防止锈病发生。如果不能砍除果园周围的桧柏时,可在苹果萌芽前修剪桧柏,彻底剪除在会柏上越冬的菌瘿,而后集中销毁;也可于苹果发芽前在桧柏上杀灭越冬病菌。(2)药剂保护苹果树:有发病条件且历年锈病发生严重的苹果园,在苹果展叶至开花前、落花后及落花后半月左右各喷药1次,即可有效控制锈病为害。常用有效药剂有25%金力士乳油5000倍,40%福星乳油倍,25%剑力通可湿性粉剂3000倍,12.5%腈菌唑可湿性粉倍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3)喷药保护桧柏:不能砍除桧柏时,可对桧柏喷药进行保护。一般从苹果叶片背面产生黄褐色毛状物后开始在桧柏上喷药,10-15天后再喷1次,即可基本控制桧柏受害。有效药剂同 苹果上用药。若在药液中加入柔水通倍液,可显著提高药剂防治效果。(九)苹果锈果病1、症状诊断锈果病主要在果实上表现明显症状,常见有3种症状类型。(1)锈果型:典型症状是,从萼洼处开始,向梗洼方向呈放射状产生锈色条纹,该条纹由表皮细胞木栓化形成,多不规则但多与心室相对应。严重病果,果面龟裂,果实畸形,果肉僵硬,失去食用价值。(2)花脸型:病果着色前没有明显症状,着色后颗散生许多不着色的近圆形黄绿色斑块,使果实呈红绿相间的“花脸”状。病果不着色部分稍凹陷,果面略显凹凸不平。(3)混合型:病果着色前,在萼洼附近产生锈色斑块;着色后,在没有锈斑的地方或锈斑周围产生不着色的斑块而呈“花脸”状。2、病原及发病规律锈果病属全株性类病病害,由苹果锈果类病毒(ASSD)引起,苹果受害后,全株都有病毒,终身爱害。该病在果园的主要通过嫁接果树和根系接触传染,无论砧木或接穗,只有一方带毒,均可嫁接传染。另外,也可能通过在病树上用过的刀、剪、锯等工具接触传播。梨树是核病的带毒寄生,但不表现明显症状,却可通过根接触传染苹果。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带病苗木的调运。3、防治技术锈果病目前还没有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应立足于预防。(1)培育和利用无病苗木或接穗:坚决杜绝在病树上剪取接穗,严格禁止在病树上扩繁新品种,这是防止锈果病的最主要措施。(2)避免苹果、梨混栽:防止梨树带毒传染。(3)清理病树:发现病树,应立即彻底刨除(应刨净病树根),防止扩散蔓延。(4)注意果园作业:避免使用修剪过病权的刀、剪、锯修剪建树,防止工具传播。(十)花叶病1、症状论断花叶病主要在叶片上表现明显症状,其主要特点是:在绿色叶片上产生褪绿斑块,使叶片颜色浓淡不均,呈现“花叶”状。花叶的具体表现因苹果品种及病毒株系不同而变化较大,主要有4种类型。(1)轻型花叶型:症状表现最早,叶片上有较小的褪绿斑块。高温季节症状隐蔽(消失)。(2)重型花叶型:叶片上有较大的褪绿斑块,甚至产生枯死斑。高温不能症状消失。(3)黄色岗纹型:叶片褪绿主要沿叶脉发生,叶肉仍保持绿色。(4)环斑型:叶片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褪绿环斑。2、病原及发病规律花叶病属全株型病毒性病害,由李属坏死环斑病毒苹果株系引起。苹果受害后,全株都有病毒,终身受害。该病主要通过嫁接传播,无论接穗还是砧木带毒,都是侵染来源。轻病树,对树体基本没有较大影响;重病树,结果率降低,甚至丧失结果能力。3、防治技术(1)培育和利用无病苗木或接穗。这是防治花叶病的最根本措施。育苗时选用无病实生砧木,并避免在病树上剪取接穗。同时,禁止在病树上扩繁新品种。(2)拔除病苗。苗圃内发现病苗,彻底拔出销毁。(3)加强病树管理。轻病树,加强肥水管理,增施农家肥等有机肥,适当重剪,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减轻病情危害。对丧失结果能力的重病树,及时彻底刨除。(十一)套袋苹果黑点病1、症状诊断套袋果黑点病只发生在套袋苹果上,在果实表面产生小黑点或小黑斑是其主要症状特点。黑点多发生在萼洼处,有时也产生在胴部及肩部。黑点只局限在果实表层,不深入果肉内部,仅影响果实的外观品质,黑点自针尖大小至小米粒大小不等,常几个至数十个,连片后呈黑褐色大斑。2、病因及发生特点套袋果黑点病的发生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但根据大量试验研究及田间防治结果表明,套袋前果实萼洼处有粉红聚端孢霉菌、链隔孢霉菌、交链孢霉菌等真菌存在,套袋后病菌侵染为害,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另外,药害、虫害及缺钙均有可能导致套袋果黑点的发生。据田间观察,影响套袋果黑点病发生轻重的因素主要有4个方面:①套袋前农药喷用情况;②纸袋质量;③高温、高湿等气候因素;④果园施肥状况。3、防治技术(1)选用优质果袋。选择透气性强、遮光好、耐老化的优质苹果袋。(2)套袋前喷药。套袋前喷3-4次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1000倍,70%纳米欣可湿性粉剂倍,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00倍,43%喷富露悬浮剂800倍,50%普德金可湿性粉剂500倍等,要显著减轻病害发生,这几种药剂在幼果期使用相对比较安全。(3)套袋前安全用药。幼果期的苹果非常敏感,用药不当极易造成药害。因此,套袋前必须选用优质安全农药,避免因药害造成的黑点。(4)增施钙肥。果实缺钙可以加重黑点病的发生,因此,秋施基肥时增施硅钙镁钾肥,以及落花后至套袋前树上喷施优质钙肥,均可减轻或抑制黑点病的发生。根部补钙以选用硅钙镁钾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效果较好,一般每株使用0.8-1公斤为宜。树上喷钙在落花后3周至套袋前进行,每10天左右1次,应连喷3-4次左右。以选用速效钙如翠康钙宝倍,黄腐酸钙400-500倍液,如再配以斯德考普倍,或速乐硼倍效果最佳。(5)加强害虫防治。主要是加强对介壳虫的防治,防止其进袋为害。(十二)苹果圆斑根腐病1、症状诊断苹果圆斑根腐病系镰刀菌引起的根部病害,主要在根部表现病状,但也可以从地上部判断发病情况,因为根系受害势必影响地下部养分和水分的正常输送,从而导致地上部的叶片、枝条、果实生长出现异常现象。一般地上部发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生长的新梢和叶片上,严重时枝条和果实也表现症状,根据发病的轻重有五种发病症状:(1)叶缘焦枯型:发病时间多在花后,主要表现是新梢的叶片,如在一个新梢上连续出现5-7个叶片的边缘焦枯,中间部分保持正常,病叶不会很快脱落。即可判定为圆斑根腐病已经轻度发生。(2)新梢封顶型:发病时间多在花刚落以后,主要表现在新梢上,如一棵树绝大多数新梢在很短时间内封顶,而树干没有环剥处理,上年也没有发生早期落叶病,或者没有其它病虫害为害,即可判断圆斑根腐病已经中度发生。(3)叶片萎蔫型:春季发病表现萌芽迟缓,新梢生长缓慢,叶片小而黄,叶丛萎蔫,严重时枝条失水,花蕾不能正常开放。夏季发病多在7、8月份,主要表现在新梢的叶片上,上午和下午气温较低时,叶片表现正常,中午气温较高时叶片表现萎蔫,持续一段时间后,枝条失水皱缩,有时表皮干死、翘起,呈油皮纸状。树势开始衰弱,果实生长发育缓慢。一般患病多年、树势衰弱的大树多属这一类型。(4)叶片青干型:是叶片萎蔫型的继续,上一年或当年感病而且病势发展迅速的病株,即发病严重的果树根部病害进一步蔓延,根系逐渐失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病株叶片骤然失水青干,多数从叶缘向内发展,但也有沿主脉向外扩展的。在青干与健全叶肉组织分界处有明显的红褐色晕带,严重青干的叶片不久即脱落。树势极度衰弱,新梢停长,果实也开始萎蔫;由于叶片失去水分和养分的供应,由短时间的萎蔫转向青干,枝条或树体接近死亡或死亡。严重时青干的叶片脱落。(5)枝枯型。病株根部严重腐烂,当大根已烂到根颈部时呈现的特殊症状。如发现上述四种任何一种症状,可用手推摇树干,有明显摇晃感,说明根系此时已经发病。苹果圆斑根腐病还可通过地下病根确诊,病根的症状如下:首先在树上部发病明显的新梢、枝条或叶片集中处垂直投影范围内挖根,根腐病发病多从吸收根开始,染病的病根变褐枯死,并延及主根和侧根,在主、侧根上常见发病的吸收根基部形成一个红褐色的腐烂小圆斑,随着病斑的扩展和相互愈合,深达主侧根的木质部,使整段根变黑死亡。病根逐级蔓延,从吸收根开始发病,使支根、侧根、主根依次染病,并在各级根上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或近圆形黑褐色病斑,手按有弹性。在此过程中,病根也可因树势的强弱交替反复产生愈伤组织并再生新根,病健组织交错,病部变为凹凸不平。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苹果圆斑根腐病的病菌系尖孢镰刀菌,茄属镰刀菌和弯角镰刀菌,三种镰刀菌均为土壤习居菌或半习居菌。这些病菌在土壤中大量存在并长期进行腐生生活,也可寄生于果树根部,并且表现弱寄生,就是当树势强健时几乎不发病,只有当树势衰弱时才可能发病当苹果树根系生长衰弱时,病菌侵入根部发病。果园土壤黏重板结、盐碱过重、长期干旱缺肥,水土流失严重,大小年现象严重及管理不当的果园发病较重。发生圆斑根腐病的主要原因有:(1)新建果园平整土地,耕层有机质含量低不足,没有及时改良土壤;或者果园土壤瘠薄,有机质含量低;或者长期偏施化肥,忽视有机肥的施用或排灌设备差,雨后不能及时中耕,土壤板结严重等都是病害的诱因。(2)选用重茬苗建园,不注意根系消毒栽植带病苗木,进入大量结果期,树体吸收养分受到限制,树势衰弱,抗性下降发病。(3)果园管理粗放,投资低,效益差,形成恶性循环,早期落叶病、腐烂病或叶螨等病虫害发生严重,或者大小年结果明显,加之忽视营养供给,常常导致树势极度衰弱发病。(4)连年环剥还切,处理部位愈合不良,导致树体养分疏导不畅,根叶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根系生长不良,导致树势衰弱发病。(5)研究结果显示,苹果圆斑根腐病与果园土壤缺钾关系密切,在缺钾的果园树体不抗旱,容易发病;反之,施钾量大或不缺钾的果园,发病就轻或几乎不发病。这在连年间作红薯、马铃薯、西瓜等需钾量大的果园表现十分明显,应引起注意。4、防治方法(1)防治苹果圆斑根腐病应立足加强果园土肥水管理增强树势。生产上可重施有机肥,增施无机肥,特别是钾肥,配合适量微量元素肥。改良土壤,肥力差的果园,要多种绿肥压青,配合雨后采用土壤调理剂免深耕处理,可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改善根系生境,抑制病害的发生。以及合理修剪,调节树体结果量,控制大小年等。(2)在水分管理上,注意改善果园的排灌设施,做到旱能浇,涝能排;科学用水,尽量不要大水漫灌或串灌;改良土壤结构,防止水土流失。有条件的果园,应当采用滴灌或渗灌方式,注意做到旱灌涝排,减轻病害的发生。常言道:根靠叶养,叶靠根长。生产中合理整形修剪,创造良好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保叶壮根,提高树体的光合效能,培养健壮的树势,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预防病害的发生。(3)除幼龄果园外,一般不建议间作其它作物,特别是需钾量大的作物,提倡通过果园行间生草,达到培肥地力,疏松土壤,蓄水保墒的目的。(4)当病害发生时,说明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转化和运输能力有所下降,此时应适当增加根外追肥次数,本着少量多次的原则,每10~15天喷施一次600~800倍的果友氨基酸,或6000倍的斯德考普+硕丰481(芸苔素)8000倍混合液,并在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疏花疏果,合理负载,减轻树体的负担,配合果友氨基酸原液涂干,连涂3~4次,间隔20~30天,集中营养壮根抗病。(5)进行防治时,应视病情发病程度处理,病害较轻可进行晾根杀菌,即将根部周围土壤挖出,晾晒1~2天,并回填腐熟草木灰和农家肥,配合适量有机无机生物肥或荣昌硅钙镁钾肥即可。(6)病害中度发生时,挖开根部土壤,是病斑多少或病根的多寡,刮除病斑或切除病根,并浇灌25%金力士乳油4000倍液,或70%纳米欣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克菌宝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等杀灭病菌,等药液完全下渗后,再回填腐熟草木灰和农家肥,配合适量荣昌硅钙镁钾肥。(7)当发病较重时,应注意将切除病根和灌根同步进行,可将杀菌剂和生根剂、微肥、生物肥、稀土肥混合使用,发挥杀菌、生根、发根、壮根四效合一的作用。如根部浇灌斯德考普1倍+25%金力士乳油倍+APT生根粉倍,等药液完全下渗后,回填腐熟草木灰和农家肥,配合适量硅钙镁钾肥,这样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在防治苹果圆斑根腐病的同时,应注意处理病树前先在其周围开挖隔离沟,回填药土,防止病菌通过菌索蔓延扩展;其次,处理病根后开挖的病部土壤也要运出园外集中处理,防止再次传播蔓延;另外,圆斑病灌根不宜采用石硫合剂或硫酸铜等强碱性杀菌剂,这类杀菌剂处理后杀菌虽好,但增加了根部土壤的酸碱度,不利于养分的转化吸收,从而限制了根系的生长,容易导致病害的复发,应引起注意。(十三)苹果炭疽病1、症状诊断&&苹果炭疽病又称苦腐病、晚腐病。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枝干或果台等。果实染病,初在果面现针头大小的淡褐色圆形小斑,边缘清晰,病斑渐扩大,呈漏斗状深入果肉,果肉变褐腐烂,具苦昧,最后表皮下陷,当病斑直径扩大到1~2cm时,病斑中心长出大量轮纹状排列、隆起的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如遇雨季或天气潮湿溢出绯红色黏液——分生孢子团。一个病斑常可扩展到果面的1/3~1/2,病果上的病斑数目不等,从数个到数十个,多者可至上百个,但只有少数病斑扩大,其余的停留在1~2mm大小,呈暗褐色稍凹陷斑,病斑可融合。最后全果腐烂,大多脱落,也有的形成僵果留于树上,成为翌年初侵染的主要来源。枝条染病,多发生于老弱枝、病虫枝及枯死枝。初在表皮形成深褐色,不规则形病斑,逐渐扩大,后病部溃烂龟裂,木质部外露,病斑表面也产生黑色小粒点。严重时病部以上枝条全部枯死。果台染病,病部深褐色,自顶部由上向下蔓延,严重者副梢不能抽出。果实采收后,在包装、运输及贮藏过程中,如温湿度条件适宜,带菌果实陆续发病,造成果实大量腐烂。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菌具潜伏侵染特性,染病后大多在成熟时发病,有的在贮藏期发病,但贮藏期不传染。病菌以菌丝在病果、干枝、果台、僵果及潜皮峨为害的枝条上越冬。翌年5月若条件适宜,则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昆虫传播,分生孢子萌发后产生芽管直接穿过表皮或通过皮孔、伤口侵入果实。病害发生流行时,一般先在园内形成中心发病株,后逐渐向周围蔓延;受害株多以越冬病菌为中心出现病果,向下呈伞状扩展蔓延,有分片集中现象,树冠内膛较外部病果多,中部较上部多。以后陆续发病的果实,都可以成为新的侵染中心。一年内分生孢子反复侵染多次,有时直至采收。病菌在采收前侵入果实,潜育期40~50天,发病期在果实成熟季节。北方苹果产区,座果初期为侵染始期,果实生长前期为主要侵染期,侵染盛期结束后才进入发病期,果实生长后期为发病盛期;南方苹果区基本规律相同,但发病较早,进入发病盛期快。分生孢子萌发适温15~40℃,最适温度28~32℃;菌丝生长适温12~40℃,最适温度28℃;如温度控制在10℃,病害停止扩展。该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栽培条件、树势及品种有关。高温、高湿,特别是雨后高温利于病害流行,所以降雨多而早的地区和年份发病重。在生长季节,7~8月进入发病盛期,病果大量出现;贮藏期间若温度高、湿度大,已染病的果实继续扩展,造成贮藏期果实腐烂。树势弱、枝叶茂密,株行距小,偏施氮肥,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或土质黏重果园,炭疽病发生严重。苹果各品种中,一般早熟品种发病较轻。红妓最不抗病,其次是红玉、祥玉、倭锦、印度、国光、旭、秦冠、甘露、鸡冠等。比较抗病的有元帅、金冠、红星、红魁、生娘、祝光、柳玉等。但不同地区品种的抗性表现不完全相同,如金冠在河南发病较重。3、防治方法&&(1)发病严重地区,栽植烟嘎1号、烟嘎2号等耐病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增施有机肥,合理修剪,及时中耕锄草,及时排水,降低果园湿度。(3)彻底清除病源。结合修剪,去除病僵果、病果台,剪除干枯枝、病虫枝,刮除病皮,摘除未形成分生孢子盘的初发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4)喷铲除剂:果树发芽前喷洒5~10%重柴油乳剂,以铲除树体上宿存的病菌。(5)药剂防治:主要是幼果期防治。落花后每隔半月喷一次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1000倍,喷富露悬浮剂800倍,普德金可湿性粉剂600倍,保加新可湿性粉剂600-800倍等,发病前使用对炭疽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发病初期,可选喷25%金力士乳油倍、40%信生可湿性粉剂倍、40%福星乳油倍、25%腈菌唑乳油倍、25%世高水分散粒剂倍、25%溴菌腈(炭特灵)乳油400~500倍、25%使百克乳油800~1000倍、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500倍、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700~800倍、50%可灭丹可湿性粉剂8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等。(6)加强贮藏期管理。入库前剔除病果,注意控制库内温度,特别是贮藏后期温度升高时,应加强检查,及时剔除病果。(十四)苹果轮纹病1、症状诊断&&苹果轮纹病又称粗皮病、黑腐病、水烂病、烂果病、轮纹褐腐病或疣状粗皮病。主要为害枝干和果实,叶片受害较少。枝干染病,多以皮孔为中心,产生水渍状暗褐色小斑点,渐扩大,质地变得坚硬,中心突起,边缘龟裂,病、健部产生裂缝并逐渐加深,病组织有时可翘起脱落。刮去患病组织后,在树皮内侧可见黑色坏死点;病情严重的可深达木质部,并使叶脉间褪绿,枝条节间变短,先端枯死。翌年,病斑中间产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病斑互相连接,使表皮变得粗糙,故称粗皮病。果实染病,多在近成熟期或贮藏期,以皮孔为中心,初期产生褐色水溃状小斑点,近圆形,小斑点迅速扩展,呈淡褐色或褐色,具同心轮纹,不下陷。病斑发展迅速,条件适宜时数天内可全果腐烂,病部溢出茶褐色黏液,并发出酸臭气味,此为诊断轮纹病的重要特征。后期病斑中心表皮下逐渐产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病果腐烂多汁,失水后变为黑色僵果,致使某些品种,如金冠等丰产不丰收。叶片染病,产生揭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具同心轮纹,直径0.5~1.5(cm),后渐变为灰白色并长出许多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严重时干枯早落。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病部越冬,病枝上的越冬病菌是该病的主要侵染源。病原除来自苹果本身枝干外,还来自杨、柳、刺槐等多种林木树种,所以果园附近不宜种植杨、柳、刺槐。菌丝在枝干病组织中可存活4~5年,翌春通过菌丝体直接侵染,或通过降雨后分生孢子器释放的分生孢子侵染。分生孢子主要通过风、雨传播,横向传播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0米,病菌从皮孔和伤口侵入寄主。果实从幼果期至成熟期均可被侵染,但以幼果期为主,在近成熟期或贮藏期发病,潜育期20~150天,在枝干上的潜育期15天左右。枝梢一般8月中旬开始发病,叶片5月份开始发病,7~9月间发病最多。水平生长的枝条腹面病斑多于背面,直立生长的枝条阴面病斑多于阳面。该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树势、栽培及品种等密切相关。气温高于20℃,相对湿度高于75%或连续降雨,雨量达10mm以上时,有利于病菌繁殖和田间孢子大量散布及侵入,病害严重发生。果园管理差,树势衰弱,重黏壤土和红黏土,偏酸性土壤上的植株易感病,被害虫严重为害的枝干或果实发病重。轮纹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老弱枝干及老病区内补植的小树易被轮纹病菌侵染。苹果不同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其主要原因与各品种皮孔的大小、多少及组织结构有关,凡皮孔密度大,细胞结构疏松的品种均感病;反之则抗病。金冠、玉霰、千秋、白龙、青香蕉、富士、元帅、圾田津轻、王林、新乔纳金、津轻、发现等易感病;红花皮、玫瑰红、金晕、甜黄魁、北之幸、黄花皮、小国光、生娘、红玉等发病较轻。3、防治方法&&(1)选栽抗病品种和抗病砧木,培育无病苗木。如首红、新红星、国光、烟嘎1号、淄博短等品种抗病性强。抗性强的砧木有圆叶海棠等。(2)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有条件的施用苹果专用肥23号。(3)清除初侵染源。冬季刮除树上粗皮,集中销毁,并用5%菌毒清水剂100倍液涂抹,此外也可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倍液或1%含量为90%以上的硫酸铜溶液涂抹消毒。翌春发芽前全树喷洒腐必清100倍液。(4)刮治病部。从3月开始及时刮治病疤,刮后用25%金力士乳油200倍+柔水通800倍混合液涂抹。(5)生长季节从5月下旬开始喷洒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1000倍,喷富露悬浮剂800倍,普德金可湿性粉剂600倍,保加新可湿性粉剂600-800倍等,发病初期,选喷25%金力士乳油倍、40%信生可湿性粉剂倍、40%福星乳油倍、25%腈菌唑乳油倍、70%丽致可湿性粉剂1000倍、50%多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有条件的还可使用2×107个/ml芽孢杆菌,5月下旬、6月中旬、7月中旬各一次,防效较好,使果面光洁,果锈明显减轻,果实硬度增强,失水程度大为降低。(6)果实套袋。(7)加强贮藏期管理。入库或人害前严格剔除病果,控制温、湿度,发现病果,及时捡出处理,以减少病害发生,尤以低温贮藏防病效果好,低于5℃基本不发病。(十五) 苹果树紫纹羽病1、诊断症状&&苹果树紫纹羽病又称紫色根腐病,主要为害根系。细根先发病,后逐渐扩展到侧根和主根,直至树干基部。发病初期根部现黄褐色不定形斑块,外表颜色变深,皮层组织变褐,病部表面缠绕许多淡紫色棉絮状物,即病菌菌丝和菌索,形状似羽毛,逐渐变成暗紫色绒毛状菌丝层,包被整个病根,并能延伸到根外的土面上。后期在病根上产生紫红色半球状菌核,大小1~2mm,病根皮层腐烂易脱落,后木质部腐朽。6~7月,菌丝体上产生微薄白粉状子实层。病株地上部生长衰弱,叶片变小,色淡,枝条节间缩短或部分枝条干枯。感病品种叶柄和中脉变红。该病扩展缓慢,经数年才逐渐衰弱死亡。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丝体、根状菌索和菌核在病根上或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根状菌索和菌核产生菌丝体。菌丝体集结形成菌丝束,在土表或土里延伸,接触寄主根系后直接侵入为害。一般病菌先侵染新根的柔软组织,后蔓延到大根。病根与健根根系互相接触是该病扩展、蔓延的重要途径。病菌虽能产生孢子但寿命短。萌发后侵染机会较少,所以病菌孢子在病害传播中作用不大。病害发生盛期多在7~9月。低洼潮湿积水的果园,发病重。带病刺槐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靠近带病刺槐的苹果树易发病。3、防治方法&&(1)选用无病苗木。病菌可随苗木远距离传播,所以,起苗、调运苗木时,要严格检验,剔除病苗,并对健苗进行消毒处理。苗术消毒可用70%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精剂800~1000倍液、0.5~1%硫酸铜溶液浸苗10~20分钟。(2)隔离防治。在病区或病树外围挖1米深沟可隔离或阻断菌核、根状菌索和病根传播。剌槐是该病菌的重要寄主,可随刺槐根进入果园,所以尽量不用刺槐作防护林;对于用刺槐作防护林带的果园要挖沟隔离。以防根系侵入果园。对已侵入果园的刺槐根系应彻底挖除,以免病菌传播。(3)加强果园管理。低洼积水地注意排水,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合理整形修剪,疏花疏果,调节果树负载量,加强对其他病虫害的防治,以增强树体抗病力。(4)药剂防治。轻病树,扒开根际土壤,找出发病部位并仔细清除病根,然后用50%代森铵水剂400~500倍液或1%硫酸铜进行伤口消毒,然后涂保护剂波尔多浆等。也可用20%石灰水或2.5%硫酸亚铁、50%代森铵水剂150~3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50%立枯净可湿性粉剂900倍液、50%杀菌王(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浇灌消毒;后用净土埋好,效果均好。(十六)苹果树白纹羽病1、症状诊断&&主要为害根系,先从细根开始霉烂,渐扩展到侧根和主根,病根表面缠绕许多白色或灰白色丝状物,即菌索;后期变为灰白色或灰褐色;根部皮层内柔软组织腐烂,皮层极易剥落,有时在木质部上产生深褐色圆形颗粒状物,即菌核。在潮湿地区,菌丝可蔓延至地表呈白色蛛网状;菌丝体中具羽纹状分布的纤细菌索。染病树树势极度衰弱,树体发芽迟缓,半边叶片变黄或早落、枝条枯萎,严重时整株枯死。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主要以残留在病根上的菌丝、根状菌索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菌核或根状菌索长出营养菌丝,从根部表皮皮孔侵入,病菌先侵染新根的柔软组织,后逐渐蔓延至大根,被害细根霉烂甚至消失。病菌通过病健部接触或通过带病苗木远距离传播。该病多在7~9月盛发。该病的发生与土壤湿度、酸碱度有关,尤以湿度影响最大,果园或苗圃低洼潮湿、排水不良发病重;栽植过密、定植太深、培土过厚、耕作时伤根、管理不善等易造成树势衰弱,土壤有机质缺乏,酸性强等可导致该病发生。3、防治方法&&(1)选栽无病苗木,起苗或调运时,要认真检查,剔除病苗。建园时选栽无病苗木,如确认苗木带病,可用10%硫酸铜溶液或20%石灰水、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1小时后再栽植。也可用47℃恒温水浸40分钟或45℃恒温水浸渍1小时,以杀死苗木根部带的病菌。(2)挖沟隔离。在病株或病区外挖1米以上的深沟进行封锁,防止病害向四周蔓延。、(3)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钾肥,使氮、磷、钾比例适当。盛果期,低洼潮湿果园或地块应注意排水。合理修剪,防止大小年现象。加强其他病虫害的防治。(4)病树治疗。发现病树,先挖至主根基部,扒开根部土壤,寻找根的颈部病斑,然后再从病斑向下追寻主根、侧根及支根的发病点。对于整条烂根,要从根基部锯或砍除,同时仔细刮除根颈病斑上的病皮,后再向下追寻,直至将病根挖净。如大部分根系发病,要彻底清除所有病根,在清除病根过程中,要细心保护健根,不要轻易损伤。伤口须用高浓度杀菌剂涂抹或喷布消毒,再涂以波尔多浆等保护。此外还可选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1份对新土40~50份,充分混匀后施于根部,8~10年生大树,株施药土0.25kg。(5)苗圃轮作,重病苗圃应休闲或与禾本科作物轮作5~6年后再继续育苗。(十七)苹果树白绢病1、症状诊断&&苹果树白绢病又称茎基腐病、烂葫芦。主要为害4~10年生幼树或成年树的根颈部。高温多雨季节易发病。初叶小且黄,枝梢节间缩短,果多且小。根部染病,根颈部呈多汁液湿腐状。病部变成黄褐色或红褐色,严重的皮层组织腐烂如泥、发出刺鼻酸味,致木质部变成灰青色。病部或近地面土表覆有白色菌丝。湿度大时,生出很多褐色或深褐色、油菜籽状的菌核。叶片染病也可出现水渍状轮纹斑,直径约2cm,病部中央也能长出小菌核。1~3年生幼树染病后很快死亡,成龄树当病斑环茎一周后,地上部亦突然死亡。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在病部或以菌核在土表越冬,通过农事操作或灌溉水进行传播蔓延。遇有适宜条件,病菌从苹果树根颈部伤口或嫁接口侵入。该病多在雨季发生,高温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气温30~38℃经3天菌核即可萌发,再经8~9天又可形成新的菌核。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或定植过深、培土过厚,或根颈部受高温曰灼引致伤口及死组织发病重。3、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砧木,培育抗病力强的树苗,对病树及时更新或视具体情况在早春进行桥接或靠接,进行挽救。(2)在病区要定期检查病情,有条件的在树下种植矮生绿肥,防止地面高温灼伤根颈部,以减少发病。(3)必要时病区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1kg加细干土40~50kg混匀后撒施于根颈基部土壤上。也可喷20%甲基立枯磷(利克菌)乳油800~10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根腐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立枯净可湿性粉剂9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十八)苹果假蜜环菌根朽病和蜜环菌根朽病1、症状诊断&&苹果假蜜环菌和蜜环菌根朽病,地上部均表现为树势衰弱,叶色变浅黄色或顶端生长不良,严重时致部分枝条或整株死亡。假蜜环菌根朽病主要为害根颈部和主根。小根、主侧根及根颈部染病,病菌沿根颈或主根向上下蔓延,致根颈部呈环割状,病部水渍状,紫褐色,有的溢有褐色液体,该菌能分泌果胶酶、致皮层细胞果胶质分解,使皮层形成多层薄片状扇形菌丝层,并散发出蘑菇气味,有时可见蜜黄色子实体。蜜环菌根朽病的特征是树体基部现黑褐色或黑色根状菌索或蜜环状物,病根树皮内生出白色或浅黄色菌丝,在木质部和树皮之间出现白色扇形菌丛团。我国以假蜜环菌根朽病较为常见。蜜环菌根朽病病原可寄生在针叶树、阔叶树的基部,也可寄生于苹果、梨、草莓、马铃薯等作物上,引致根腐。小蜜环菌菌丛团及子实体丛生,菌盖宽4~14(cm),浅土黄色,边缘具条纹。菌柄长6~13(cm),粗6~18(mm),土黄色,基部略膨大。白色菌环生于柄上部。松软菌褶近白色直生或延生。担孢子光滑无色,椭圆形,大小7~11×5~7.5(μm)。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根朽病菌以菌丝体或根状菌索及菌索在病株根部或残留在土壤中的根上越冬。主要靠病根或病残体与健根接触传染,病原分泌胶质黏附后,再产生小分枝直接侵入根中,也可从根部伤口侵入。此外,有报道:从病菌子实体上产生的担孢子,借气流传播,落到树木残根上后,遇有适宜条件,担孢子萌发,长出的菌丝体侵入根部,然后长出根状菌索,当菌索尖端与健根接触时,便产出分支侵入根部。小蜜环菌主要通过根状菌索或菌索传播,当小蜜环菌吸附到寄主根上以后,通过酶解或压力侵入。在采伐不久的林地,或排水良好的砂质土易发病。由于败育假蜜环菌和小蜜环菌寄生性弱,可在残根上长期存活,引致新果园发病,生产上老苹果园发病重。2、防治方法&&(1)发现染病后,及时清除病根。对整条腐烂根,须从根基砍除,并细心刮除病部,直至将病根挖除。再用1~2%硫酸铜溶液消毒,也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配成1:50的药土,混匀后施于根部,用药量因树龄而异,10年左右大树用药量为0.25kg。(2)加强管理。对地下水位高的苹果园,要做好开沟排水工作,尤其雨后要及时排水;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透气性,增强树势。(3)在早春、夏末、秋季及果树休眠期,在树干基部挖3~5条辐射状沟,然后浇灌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25%苯菌灵?环己锌乳油8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均有较高防效。(十九)苹果树干腐病1、症状诊断&&苹果树干腐病又称胴腐病。主要为害主枝和侧枝,也可为害主干、小枝和果实。衰弱的老树和定植后管理不善的幼树较易受害。幼树染病,多在早春定植后不久,即缓苗期。先在嫁接口部位产生红褐色或黑褐色病斑,沿树干向上扩展,严重时幼树枯干死亡,被害部产生很多稍突起的小黑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树干上部发病,最初产生暗褐色、椭圆形或不整形病斑,沿树干上下扩展时形成带状条斑,病健交界处有裂痕。当枝干被病斑包围时,幼树死亡,病部产生很多小黑粒点是该病的重要特征。大树发病,初在树干上形成不规则形红褐色病斑,表面湿润,病部溢出茶褐色黏液;后病斑扩大,被害部水分逐渐丧失,形成黑褐色,有明显凹陷的干斑。病部产生很多稍突起的小黑粒点。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粒点小而密,顶部开口小。这是与腐烂病的明显不同之处。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树皮组织全部死亡,最后可烂到木质部,整个枝干干缩死亡。有时仅发生于枝干一侧,形成凹陷条状斑,树干枯死不快。衰老的苹果树多在上部枝条发病,初在病枝上产生紫褐色或暗褐色病斑,病部迅速扩展,深达木质部,最终使全枝干枯死亡,后期病部密生黑色小粒点。果实染病,初呈黄褐色小斑,渐扩大成同心轮纹状,与轮纹斑较难区别。条件适宜,病斑迅速扩展,数天内致全果腐烂。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树皮内越冬,翌春病菌直接以菌丝沿病部扩展为害,或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进行侵染,多从伤口侵入,也可从枯芽或皮孔侵入。该菌寄生力弱,只能侵害缓苗期的苗木或衰弱树,具潜伏侵染之特点,一般病菌先在枝干的伤口死组织上生长一段时间后,才向活组织扩展。栽植的树苗转入正常生长后,该病则停滞扩展。孢子靠风雨传播。干旱年份或干旱季节发病重,树皮水分低于正常情况时,病菌扩展迅速。地势低洼积水、降雨不匀;土壤肥水管理不善、盐碱重、伤口多、结果多,均有利于干腐病发生。遇伏旱或暴雨多,严重影响树势时,常造成病害流行。苹果各品种中,金冠、国光、富士系品种受害重,红玉、元帅、鸡冠、祝光等受害较轻。矮化石M9发病严重。苹果生长期都可发病,以6~8月和10月发病最重。3、防治方法&&(1)选栽耐病品种,如北海道9号、元帅等。(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旱季灌溉,雨季防涝。同时要保护树体,防止冻害及虫害等,对已出现的枝干伤口,涂药保护,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病菌侵入。常用药剂有1%硫酸铜等。合理施肥增强树势。苗木定植避免深栽,以嫁接口与地面相平为宜,并充分灌水,以缩短缓苗期。(3)及时检查并刮治病斑。本病一般仅限于皮层,刮去上层病皮并涂消毒剂保护。常用消毒剂有: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等。对树枝干上的习居菌也可采用物理机械或化学法进行"重刮皮",铲除所带病菌,达到预防目的。(4)喷药保护。大树可在发芽前喷1:2:240倍式波尔多液2次。有一定防效。(二十)苹果树根癌病1、症状诊断&&苹果树根癌病又称根肿病。主要发生在根颈部,也可在根的其他部位发生,初在病部形成大小不一的灰白色瘤状物,其内部组织松软,外表粗糙不平,随着树体生长和病情扩展,瘤状物不断增大,表面逐渐变为褐色或暗褐色,内部木质化,表层细胞枯死,有的在癌瘤表面或四周生长细根。瘤体大小不一,2年生苗木上,小的如核挑,大的直径可达5~6cm,病树根系发育受抑,地上部朽住不长或矮小瘦弱。严重的植株干枯死亡。2、病原系根癌土壤杆菌,属细菌。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菌在自然条件下可长期在土壤中存活,因此带菌土壤是该病重要侵染源。病原细菌可由嫁接伤口、虫伤或机械造成伤口侵入,潜育期2~3个月。病菌侵入后开始剌激寄主细胞增生膨大而形成瘤状物。新近研究明确:土壤杆菌有3个生物型,其生化反应和致病性不同,其中生物I型、II型寄主广,可侵染苹果、梨、桃等多种果树;生物III型细菌则只为害葡萄,此外还发现放射土壤杆菌K84对根癌土壤杆菌生物I、II型有较强抑制作用,可用于防治本病。该病发生与土壤结构和土壤pH值有关:一般疏松的偏碱性土壤及湿度高的条件下发病重。4、防治方法&&(1)采用芽接法育苗,尽量避免采用劈接法,可减少发病。(2)育苗圃要及时防治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减少虫伤。(3)苗木出圃时严格检查,发现病苗立即挖除烧毁,对可疑苗木要进行根部消毒,可用1%硫酸铜液浸渍10分钟,或链霉素100~200mg/kg浸20~30分钟,也可用30%石灰乳浸泡1小时后,用水冲净再定植。(4)重病圃和重病园种植不感病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以减少菌源。(5)治疗病树。结果树发病,扒开根颈部土壤,把病瘤切掉刮净,然后用“抗菌剂401”50倍液或“抗菌剂402” 100倍液消毒,再用石硫合剂渣子或波尔多浆保护,也可用二硝基邻甲酚钠20份,木醇80份混合后除瘤。(6)在根癌病多发区,定植时用放射土壤杆菌84号(即K84)浸根后定植,对预防该病有效。(二十一)苹果树根结线虫病1、症状诊断&&主要为害根,在生长的细根上寄生很多火柴头或米粒大小的瘤子,且接连不断地形成根瘤,有的根瘤重叠,致发生新根能力锐减,根变细变硬,严重的丧失发生新根的能力而干枯。地上部起初不明显,但发展严重时,新梢生长受抑,结果减少,果实小,着色提早。2、病原线虫Meloidogyne mali Itoh,Ohshima et Ichinohe 称苹果根结线虫,属植物寄生线虫。苹果根结线虫雌雄异形,雄成虫线状,尾部稍圆,无色透明。雌成虫梨状,多埋藏在寄主组织里。幼虫呈细长蠕虫状。卵处于单细胞阶段,由雌虫产出,卵包被在胶状介质中,成块状。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苹果根结线虫主要以卵或2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翌年4~5月新根开始活动后,幼虫从根的先端侵入,在根里生长发育。当虫体膨大成香肠状时,致根组织肿胀,8月上旬形成明显的瘤子,8月下旬后,在瘤子里产生明胶状卵包,并产卵,初孵化的幼虫又侵害新根,并在原根附近形成新的根瘤。秋末,以成虫、幼虫或卵在根瘤中越冬,翌年5月开始活动,并发育成下一虫态,苹果根结线虫2年发生3代,在土壤中随根横向或纵向扩展,多数生活在土壤耕作层内,有的可深达2~3米。3、防治方法&&(1)培育无病苗木和加强苗木检疫工作。(2)经常检查,发现受害树时,采取相应措施。(3)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进行中耕。(4)定植时,在6×6m2面积上,每隔30cm,穴施D~D混剂(1,3二氯丙烯和1,2二氯丙烷) 5ml,深约20cm,半月后耕翻一次再定植。(5) 药剂防治。对成年病树于2~3月初每株施用80%二溴氯丙烷40~60(ml),兑水10~15kg。施药方法,于树干周围每隔30cm分层打深15cm的穴,穴间距为30cm,然后将药液均匀灌入穴中,并覆土踏实,土表洒少量水。(二十二)苹果根腐线虫病1、症状诊断&&根腐线虫单独或与其他土壤微生物一起伤害苹果根部,致根系生长受抑,幼树新生根不能大量产生,引起吸收营养的须根减少或坏死,造成地上部矮化或叶片褪绿及树势衰弱,产量下降。2、病原线虫Pratylenchus vulnus Allen et Jensen称胡桃根腐线虫,属植物寄生线虫。胡挑根腐线虫,是该属典型代表。成虫体大小居中等。雌虫长0.46~0.91(mm),雄虫较雌虫略短、稍细。形态特征两性相似,低龄线虫纤细,完全成熟后变宽,吻针15~18(μm),短粗较强壮,具圆形吻针基球,食道具1中食道球,窄,具瓣,雌虫的阴门位于体后,侧区具等距纵向侧线4条,尾部逐渐变细,未端圆形无侧线,雄虫交合刺小,稍弯。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根腐线虫从2龄幼虫至成虫期都可侵入根系,其中4龄幼虫和雌成虫是重要侵染阶段,雌虫把卵产在根部皮层内或土壤中,第一次脱皮在卵中进行、产生2龄幼虫,从卵中孵出的幼虫脱3次皮,产生3、4龄幼虫,幼虫在根部皮层里移动和取食,致须根受到伤害。生活历期25~50天,30℃时最短,土壤湿度高不利其存活。它们主要靠病树或病土移动传播,一般认为在沙壤中,每100cm3有根腐线虫25~150条,就会对苹果实生苗造成严重危害。防治方法&&(1)选育抗病砧木。据科研单位在沙壤土中试验砧木M7、M12较M1、M2、MM102、MM104、MM106、MM108抗根腐线虫。(2)果园地面种植非线虫寄主植物的草,如高羊茅草、红羊茅草、多早生黑麦草等,行向间或树四周保持无草栽培;此外,可与石刁柏、大葱、韭菜、辣椒等实行2年以上轮作,可降低土壤中线虫量。(3)适当增施有机肥,调节土壤pH,改善排水系统,防止土壤过干,以减少为害。(4)必要时施用10%力满库颗粒剂,每667m25kg,有较好效果。(二十三)药害1、症状诊断药害可发生在苹果树地上部的各个部位,以叶、果发生最普遍。萌芽期发生药害,发芽晚,且发芽后叶片多呈“柳叶”状。叶片生长期发生药害,因导致药害的原因不同而症状表现各异。药害轻时,叶片背面叶毛呈褐色枯死,在容易积累药液的叶尖及叶缘部分常受害较重;药害严重时,叶尖、叶缘甚至全叶变褐枯死。药害严重时,叶尖、叶缘甚至全叶变褐枯死。有时叶片生长受抑制,扭曲畸形,或呈丛生皱缩状,叶片厚、硬、脆。果实发生药害,轻者形成果锈或影响果实着色;在容易积累药液的部位,常形成局部果皮硬化,果皮硬化果实后期常发展成凹陷斑块或凹凸不平,甚至导致果实畸形。严重时,造成果实局部坏死,甚至开裂。枝干发生药害,造成枝条生长衰弱或死亡,甚至全树因树皮坏死而枯死。2、病因及发生特点药害发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化学药剂使用不当造成的。当使用高浓度药剂时,叶片或果实不能承受药剂的伤害而发生药害。当喷洒药液量过大时,由于局部积累药剂过多,也容易发生药害。有些药剂安全性能很差,使用不当很容易发生药害。药害的发生,除与药剂本身有关外,还与环境条件、叶片或果实的发育阶段有密切关系。如在连续阴雨潮湿的气修条件下喷施波尔多液,易使碱式硫酸铜中的铜离子过量游离而发生药害;在高温干旱时喷施络铵铜或硫磺制剂,也易发生药害;幼果期使用铜制剂或普通代森锰锌,容易造成果锈。树势强弱与药害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壮树抗逆性强,不易发生药害;弱树容易发生药害。3、药治技术防止药害发生的关键是合理使用各种化学农药。(1)科学使用农药&&严格按照农药类型及特点,选择使用浓度及使用方法,禁止随意提高使用浓度等。(2)合理混配农药&&需要几种药剂混合喷雾时,不能将几种所用农药同时加入药罐中进行搅拌,必须加入一种搅拌一次,待搅匀后,再加入另一种、搅拌……,依此类推。(3)根据苹果发育特点,合理选择安全有效药剂&&幼果期禁止使用强刺激性药剂,不套袋果着色期避免使用波尔多液。幼果期经常使用的安全药剂有金力士,剑力通,纳米欣,多抗霉素,果优宝,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阿维灭幼脲,宝贵,楠宝,啶虫脒,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安民乐,好劳力或毒死蜱、辛硫磷、阿维菌素等。(4)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合理灌水、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二十四)苹果日灼病& & 苹果日灼病又叫日烧病,主要危害果实,造成果面产生日光烧伤斑。烧伤部位不能正常着色,容易腐烂。苹果日烧病在各苹果产地均有发生,以内陆的山坡丘陵果园受害较重,特别是套袋果,发病更为普遍和严重,其中套膜袋的苹果日烧病果率达15%以上。日烧病还常常表现在苹果树的树干和大枝中下部。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冬季北方或高海拔果园。苹果树上的枝干被阳光灼伤后,会加重受冻和容易发生腐烂病、干腐病。1、症状诊断夏、秋季,从果实将要着色时开始,在白天强烈阳光照射下,果实肩部或胴部及斜生果迎光面的中下部果面,被烧晒成灰白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灼伤斑。西部高海拔地区的果实或套袋果,午后13时至15时,没有叶幕遮盖的强光照果面,往往2小时就由绿色变成灰白色,不久变成褐色。受害轻时,被烤伤的仅限于果皮表层;受害重时,皮下浅层果肉也变为褐色,果肉坏死,木栓化。在灼伤斑周围,有时有红色晕圈或凹陷。病斑后期也不着色。& & 苹果枝干上的日烧,主要发生在冬季。枝干在中午至午后原强阳光照射下,浅层皮层失水变成红褐色,局部枯死,成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烤伤斑。此部位易发生冻害和感染腐烂病和干腐病。2、病因及发生规律日烧是由温度和光照两方面因素综合作用所造成的。山坡地果园,夏秋季光照充足,树上外围或内膛枝叶不多,果面易受阳光直接照射,或套袋果接触果袋部位受到光照和烘烤,短时温度高达45℃,局部果皮水分蒸腾加强,严重失水,导致果皮和浅层果肉被烤伤,产生烧伤斑。据人工烧诱导试验,苹果发生日烧的临界温度为45℃—49℃。临界温度的高低因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认为45℃为日烧的临界值。无风和空气相对湿度小于26%时,易发生日烧。引发日烧的综合气象条件为:在晴天11-14时,平均日照强度大于700瓦/平方米,相对湿度小于26%,气温高于30℃,风速小于1.3米/秒,未来1-3小时就有发生日烧的可能。我区的苹果园,冬季冻土层较厚,绝大多数根系处在冻土层范围内,停止活动,不能吸收水分,树皮含水量很低,加之此时太阳偏南、偏低,阳光对树干和大枝基部的照射角度变大,近于直角,有利于枝干吸收热量。所以,在晴朗无风的天气,一些坡地树冠枝条少的苹果树枝干树皮易于晒伤。如此反复数日,部分树皮形成红褐色烧伤斑,造成浅层树皮死亡。3、防治方法(1)夏、秋季果实易发生日烧病时,果面喷洒200倍石灰乳(生石灰水),以减少果实表面光照强度和降低果面温度。对易发生日烧的地区和果园,修剪时应适当重剪,以促进发枝,增加外围枝条和叶片数量,提高对果面的覆盖率。(2)对容易发生日烧的套袋果,套袋时要注意鼓起果袋,使果实处于袋的中间。对早期发生日烧较多的套袋果,套袋前果园应烧透水,提高湿度,或避开幼果时的高温期,适当晚套。(3)冬季果树枝干发生日烧较重的果园,在初冬用涂白剂涂刷主干和大枝中下部。涂白剂配制方法为:配制原料是生石灰10—12千克,食盐2-2.5千克,大豆浆(粉)0.5-1千克,水36升。配制时,先将生石灰用一部分水化开,再加剩余的水,过滤去掉杂质。然后将其他原料加入过滤的石灰乳中,搅匀待用。有灌水条件的果园,上冻前要灌足封冻水。(二十五)苹果裂果病苹果裂果病,是果实生长期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干旱果区的富士和和国光等品种发生较重。1、症状诊断:果实生长的中后期,在果实的梗洼、萼洼或果肩附近,果皮发生许多横向小裂口,小者长约1毫米,大者长4-5毫米。裂口处露出的皮下果肉变褐,木栓化。裂果在贮藏期易腐烂。另一种是在果面出现纵向大裂口,长1-4厘米,重者从果肩一直开裂到萼洼处,长达5厘米以上,果肉外露、变褐,成为畸形果。2、病因及发生规律:造成果面纵向大裂口的原因,是果实生长期水分供应失调,前期或中期天气干旱,果皮厚,弹性低,以后突降大雨,果实急剧吸水,细胞膨胀,撑破果皮,造成纵向大裂口。造成横向小裂口的原因比较复杂。一种是与水分供应不均匀或天气干湿变化大有关,另一种是与果皮缺钙有关。3防治方法:为了防止发生苹果裂果病,在果实膨大期的天气干旱时,及时灌水。在裂果敏感期,要小水勤灌。要改良土壤,增施大三元肥或有机肥和绿肥,进行树盘覆草等。采用这些措施,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二十六)苹果树干旱症随着全球异常气候的频繁出现,各苹果产区春、夏季出现旱灾的现象常有发生,给苹果树带来不利的影响,造成干旱症状,严重时导致苹果产量减少、质量降低与树势削弱,甚至死树。1、症状诊断:果树生长期,先从下部老叶开始,逐渐蔓延到枝条的上部叶片,从外向内叶肉迅速变黄,但叶脉仍保持绿色,造成从下往上大量落叶。还有的白天叶丛或花丛萎蔫,叶片向内卷曲,夜间能恢复正常。此为慢性干旱症。有干旱症的苹果树,吸收根大量萎缩,变褐,以至枯死。2、病因及发生规律:果树缺水所致。此症在土层浅、瘠薄的山坡丘陵地及河沙地果园发生重,土壤黏重果园发生也重。3、防治方法:除自然降水外,应搞好果园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建设,保证能及时灌水,良好保水。(二十七)苹果树冻害在苹果栽植区每年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多种类型冻害,对生产造成损失。天水主要以晚霜型冻害 危害较重,& &近几年,在北方果区的春天,晚霜型冻害发生频繁。出现霜冻后,许多苹果树花芽受冻,芽锥体变褐,特别是海拔较高的半山腰和山顶的苹果树,受冻严重,有时果树的中下部花芽受冻率80%以上。霜害是由于初春短期内气温回升很快,而在萌芽后开花期,伴随着西北强冷空气的入侵,气温骤然下降,低于果树各器官临界温度出现了霜冻之害。一般高海拔地域重于低海拔地域,平流霜冻重于辐射霜冻。经观察花芽受冻轻的表现为花原基受冻而枝叶组织未死,但早春发育迟缓,新梢细弱,叶呈畸形;苹果花芽膨大至开花期的冻害,一般初期表现为花柱、柱头、花药由绿色变为褐色,继而萎蔫、干枯。轻者雄、雌蕊受冻,花朵仍然可以开放,但不能坐果,冻害严重时,花瓣呈水渍状,一触即落。苹果冻害的临界温度是:树体-4℃,萌芽期-8℃(6小时),花蕾期-2.8℃,开花期-1.6℃,幼果期-1.1℃,达到上述低温时苹果树各部位、器官即受冻害。幼果期霜环型冻害:苹果幼果期,一般在落花后7-10天左右,遇到3℃以下低温或晚霜,在萼片以上部位出现环状缢缩,不久形成月牙形凹陷斑,并继续发展成围绕果顶的紫红色凹陷斑,其皮下浅层果肉变褐,坏死,木栓化。随着果实的生长,受害果大量脱落,没落的果实至成熟期,萼部周围仍留有环状或不连续环状黑褐色凹陷伤疤。防治方法:第一,晚秋、初冬容易发生冻害的果园,在7月份以后应控制施用氮肥,同时对树上喷施磷、钾肥,控制旺长,促进枝条成熟和营养回流。有灌溉条件的果园,要及时灌足封冻水。晚秋时,要对主干和大枝中下部涂白。幼树入冬前,要进行地表培土。根颈部易受冻的地区,可在深秋时扒开根颈部土,吹晒半个月后再填平土。第二,对春季晚霜型发生频繁的果园,在春季果树发芽前要灌水。发芽后至开花前,要再灌2-3次水。这样可延迟果树物候期2-3天,以减轻受冻的程度。如能根据天气预报,在芽萌动后提前灌水,提高果园的热容易,对短期的-3℃左右降温有明显防冻作用。第三,春季花芽萌动前,树干氨基酸+斯德考普+硕丰481,结合防治枝干花序分离期喷“硕丰481”8000倍+速乐硼800-1000倍或微补硼力倍+柔水通倍,对防止-3℃以上时的花芽冻害,有一定的效果,可使花芽受冻率减少30%左右。第四,防治晚霜和花期冻害,可根据天气预报,在果园每隔20—30米放一堆杂草,在气温降至0℃以下时,开始点火,压土熏烟。附:苹果传染性病害防治的原理和方法果园防治病害与虫害一样,均为果树生产的重要技术环节。病害防治是否得利,明显影响果树产量、质量、树势、果园的整齐度及经济寿命等。一个病害流行的果园,难免出现叶片过早脱落、枝干腐烂枯死、果实受害腐烂等现象。这样的果园,难以做到优质高产,经济效益也不会太高。果树病害流行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①致病力强的病原物;②大量的感病寄主;③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引起果树发病五大类病原物主要是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在果园中,引起果树传染性病害发生的主要病原是真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种类多、分布广,适应性强,对果树的危害也最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苹果病害约有近80种,其中因真菌引起的病害就达70多种,约占90%以上。由此可见,果园中病害的防治主要是真菌的防治。因此,了解一些真菌生理方面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病原真菌大量存在并且致病能力强、繁殖速度快、有效传播迅速;加之单一敏感品种过于集中大面积连片种植,都可能引起病害的流行危害。具备病原物和感病寄主后,适宜的环境条件常成为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环境条件分为气象条件、栽培条件和土壤条件等,其中以气象条件的影响最大。影响真菌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光照和酸碱度等,其中前两者是最重要的。温度高低能影响孢子的萌发、菌丝生长及孢子形成和休眠等。冬季低温时,真菌会产生子实体和休眠孢子,以适应不良环境。春季气温回升,休眠孢子又长出菌丝,开始新的侵染循环,水分是真菌代谢的生理物质,没有水,真菌就失去了营养繁殖的基本条件。多数真菌都要求相对湿度较大的生存环境,特别在形成分生孢子时更是如此,有的真菌在缺水干燥时,不能产生孢子,只能产生芽管;有的真菌在干燥条件下则会出现原生质浓缩现象。光照和酸碱度也能影响真菌的生存繁殖,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玩核桃裂尖怎么补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