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游戏是指

收藏帮助信息
教研研究教师营养悦读
当前地址:
幼儿角色游戏中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
作者: 施怡
单位:浦东新区园西幼儿园&
  所谓情境创设,是通过一定事件的形象描述或一定环境的设置、模拟,引导儿童展开积极的心理活动,来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激发情感从而达到一定目的的教育方式。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传统教育之所以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引起思维”的情境,因而提出了在“做中学”的主张。克伯屈等创立的设计教学法模式,第一步就是“创造情境”,即创造出可以引起学习动机的情境。情境教育使人感到亲切、新颖、注意力集中,如临其境易于形成心理的优势兴奋中心,因而想象丰富,感受深刻,达成很好的教育效果。
  在幼儿园开展角色游戏情境创设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实践意义。一方面,角色游戏情境是指角色游戏进行的物质环境状况与心理气氛,它包括人和物这两大因素。在角色游戏中,情境的创设是孩子更好地参与游戏,获得发展的基本要素。为幼儿创造适宜他们自主活动和表现的游戏情境,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角色游戏也正是主张把游戏还给作为主体的幼儿,让幼儿扮演“角色”进入“情境”去“玩”。另一方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可见,情境对于幼儿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良好的情境能激发幼儿之间的交流,有效地支持幼儿的社会交往。幼儿通过参与情境的创设,能学习体会他人的意图和看法。
  意大利学前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作为教育工作者所能做的,只是为儿童预备一个适当的工作环境、活动场所。” 她强调教师要提供有准备的环境,这同样也适用于角色游戏中。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因此,在角色游戏中不仅游戏内容、角色要情境化,游戏的材料也要情境化,游戏的过程及指导更要情境化。
  综上所述,我们应根据幼儿需求与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幼儿自主创设一个贴近生活、拥有较好的学习价值的游戏情境。这样既能体现班级角色游戏的进展情况,而且能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促进幼儿个性化的发展。
  一、角色游戏情境创设的类型
  1、创设互动情境
  幼儿和群体接触越多,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就会越高,情绪管理能力能有所增强且行为习惯也会得到一定的培养。因而我们在设定角色游戏的情境时应注重其互动性,即能够让幼儿在情境中自由地、广泛地开展交流互动,避免情境独立、单一而割裂幼儿之间在游戏中的交流。同时,这种情境互动不仅局限于幼儿之间,还应拓展到幼儿与教师之间,使得幼儿能够在互动中接触更多的人,开展更广泛的交流,提高交往能力。例如,在“美食城”的角色游戏情境设置中,教师在设置“厨师”、“厨师学徒”、“客人”、“老板”、“服务员”等多样性角色的同时,配以多种情境,如“厨师”教“厨师学徒”做菜,“老板”吩咐“服务员”怎么上菜、“客人”向“服务员”招手点菜、“服务员”向“厨师”下单等等,使得不同角色的幼儿能够在多样的情境中广泛进行交流,提高角色游戏的互动性。
  2、创设操作情境
  角色游戏情境内容具有操作性是角色游戏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和条件,我们在准备情境内容的时候应多方面进行考虑,使得情境可行、可操作。一是考虑幼儿的认知能力,避免所设置的角色游戏情境超出幼儿的生活经历和理解范围;二是考虑幼儿园的材料资源,避免情境内容过多或过于复杂而增加材料准备等工作;三是考虑情境内容的时间,情境只是游戏的导入部分和情节推动线索,主体仍是幼儿的游戏活动,避免情境渲染环节占用太多时间而削减游戏时间。只有多角度、多层面地考虑情境内容,我们才能提高情境的操作性,避免角色游戏“走过场”。
  3、创设体验情境
  幼儿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往往是幼儿所处的实际生活的反映,是幼儿感知生活,或者经过幼儿的思维加工以后所形成的生活经验的表现。因此幼儿所处的生活是角色游戏情境内容的重要来源。我们所创设的情境应具有体验性,一是幼儿已经体验过的生活情境,让幼儿能够构建起当前游戏和过往经历的桥梁,以经历中积累的经验参与到角色游戏中;二是幼儿能够体验情境感触,以具有体验性的情境来唤起幼儿以往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参与角色游戏的积极性。如在同一个小班,男孩子都喜欢玩开汽车的游戏,因为现在家长经常带幼儿坐车外出旅游,幼儿目睹了汽车司机开车的动作,并产生了爱慕之心和自豪感,梦想自己会开汽车多好。因而创设了“我开小汽车载爸爸妈妈去郊游”的角色游戏情境,让幼儿自己选出“郊游目的地”,然后开着小汽车“郊游”,从而提高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总之,幼儿角色游戏的情境内容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再现,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既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又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参加游戏活动的兴趣。
  二、角色游戏情境创设的策略
  (一)前期——捕捉幼儿兴趣,生成游戏情境
  教师应积极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捕捉孩子自主游戏亮点。幼儿的生活经验越丰富,游戏内容就越新颖,游戏水平也越高,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也就越大。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生活就是一个很好的教材。“生活即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也反映出幼儿的游戏水平与生活经验是相辅相成的。幼儿生活经验的获取必定会提高他们的角色游戏水平,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感受生活的乐趣。使生活和游戏相互促进、相互转化,那么相应的游戏内容、形式都应该是从幼儿熟悉的生活中演化而来。
  1.合适的游戏主题
  幼儿个体所处的环境、生活经验不同而千差万别,我们可以通过设定不同的游戏主题来创设情境类型,使得情境具有多样性。
  (1) 日常生活的主题
  常见的有“娃娃家”“幼儿园”等,是由幼儿平日经常遭遇到的经验所形成的。如在“娃娃家”他们扮演着爸爸、妈妈、洗衣做饭,爱护小娃娃。在音乐区内,扮演着音乐教师,认真地组织幼儿唱歌、跳舞、练习打击乐等。我们可以在游戏前期创设和游戏主题相关的情境,如“带孩子到游乐园玩”、“和孩子一起做饭”等等,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体验着做爸爸、妈妈、老师的辛苦和快乐。
  (2) 社会关系的主题
  常见的有“超市”“医院”等,这类主题内容较之日常生活,社会关系扩大了,特别在目前独生子女家庭中,兄弟、姐妹等关系基本不存在了,医院里的医生病人,商店里售货员和顾客等形式的社会关系是幼儿比较熟悉和关心的。所以我们在游戏开始前根据该游戏主题设定“和妈妈到医院看病”等情境,引导幼儿在情境中体会其情感。
  (3) 社会现象和重大事件的主题
  如“奥运会”“旅游节”等主题,这类内容较之上述两种不太常见,但是由于新闻媒体的传播,比较容易传达给幼儿。在“奥运会”期间,幼儿同家长一起看各项比赛,关心赛事情况。这类主题往往具有多样的社会关系和新闻性,会给予幼儿深刻的印象。
  2.准确的角色定位
  在创设游戏情境时,我们可以通过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角色内容、特点、作用、变化情节等进行预先定位,让幼儿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投入到角色游戏之中。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角色定位首先应该明确,让幼儿清楚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应该符合幼儿的特点和喜好,让幼儿发自内心地认可这个角色定位,提高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其次,应该简单,留下一定的余地让幼儿自由发挥角色特点,拓展其模仿能力和创新思维。例如,有一次,孩子们正围在一起看书、聊天。有个女孩烫了头发,孩子们便在一起说烫发的事情。接着,还玩起了洗头、理发、吹发的游戏,她们还把书本卷起来当成吹风机,玩得可开心了。于是,班级中就增设了“美美理发店”,并投放了相应的理发用具和各种假发、发夹等。经过孩子们讨论之后,发型师们各有各的分工,你洗头,我吹发。理发店马上成了女孩子们的美丽世界,孩子们快乐自信地在这里打扮着自己。通过合理、准确的角色定位,我们就能够引导幼儿走进情境之中,设身处地地融入游戏角色中,提高角色游戏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二)中期——转变幼儿角色,转换游戏情境
  1.随机的临时任务
  幼儿兴趣点分散、持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玩某种游戏一段时间后,就会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在设置角色游戏活动情境时,应增加游戏的预设情境成分。同时,在活动过程中,观察并记录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并根据所观察到的孩子的发展状况和教育需求随时切换情境。此外,当单纯的角色扮演已不能满足幼儿角色发展的需求,教师则应在情境假设中加入任务,转换游戏情景,让幼儿在新情境中建立起按照要求完成任务的意识。例如,在一次“我是小医生”的角色扮演游戏中,有些孩子扮演“小医生”,有些孩子扮演“小护士”,有些孩子扮演“小病人”。为了让游戏情节具有发展性,我在孩子们游戏的基础上临时设置了一些新任务,如“天气真好,护士小姐陪病人到院子里散步”、“住院的病人需要医生打针”、“家人给病人送去好吃的饭菜和鲜花”等等。在游戏中,孩子的情境应变能力也提高了。
  2.多变的游戏材料
  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很强,在游戏活动中其思维离不开具体的材料和周围具体环境的刺激。因此,要想使幼儿在活动中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合理有效地提供操作材料是首要条件,只有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合理有效的操作材料,才能使幼儿能兴致盎然地一步一步主动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游戏的快乐。
  (1) 利用结构简单的材料激发幼儿自主游戏灵感
  根据幼儿自主生成的游戏主题,按意愿投放相应的结构简单的游戏材料,引出游戏情境。在百宝箱里,我投放了纸盘、蛋糕盒等废旧物品,孩子们在活动中就用蛋糕盒做方向盘,学小司机开公交车。还整齐地搬来小椅子,像公交车上的座位一样排好,然后快乐地开公交车。于是,在接下来的游戏中,还投放了车票、车牌等。游戏中的“人们”可以坐公交车上下班,或者去旅游,又成了孩子们的“新宠”。
  (2) 通过调整材料推进游戏情境的发展
  教师应注意在游戏中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按需要随时增减材料,引导游戏情节的进一步发展。有时不知道孩子在游戏中会出现什么问题、需要什么,不能及时增加材料,为了及时地找到所需要的材料,我便和幼儿共同协商,在活动室的一角设立百宝箱,这样就能方便幼儿寻找替代物。如,娃娃家来了客人要吃水饺,可是超市里没有卖,娃娃家爸爸让超市的工作人员进点面粉来,不一会儿超市工作人员就从百宝箱找来了橡皮泥卖给娃娃家。娃娃家妈妈用买来的橡皮泥捏成水饺的样子,满足客人的要求,客人吃到了水饺非常开心。这些百宝箱里的多功能材料,方便了幼儿根据游戏需要进行选择。
  此外,我们在提供游戏材料时还需要注意:在幼儿游戏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幼儿对游戏材料的态度,及时增添游戏情节发展所需的材料和删减或更换已经没有游戏价值的材料,保证游戏材料的新鲜感和情境化;教师为幼儿准备的游戏材料,包括游戏时所用的道具和各角色游戏中的成品与半成品材料,都要以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为出发点。这是创设游戏情境化的前提条件。
  (三)后期——开展游戏交流分享,推动游戏情境
  成功的游戏交流分享,能够引导幼儿对游戏中的各种体验、感受进行梳理、整理,帮助幼儿分享并形成正确的经验,以利于游戏的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情境化的游戏交流分享,能让幼儿对游戏的体验更为直接、具体和深刻,对游戏内容和角色的理解与把握更深一层次,不仅有助于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而且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因而游戏结束时,我不急于让幼儿收拾整理,而是在敞开式的游戏情境中以幼儿所扮演的角色身份对该游戏进行评价,对幼儿在游戏中的新玩法、想法和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梳理、讨论,形成正确的经验,共同分享。
  1.善于观察,抓住重点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情况,是组织角色游戏的重要环节。游戏中幼儿无意识流露的东西,好的加以肯定,使之好上加好,消极的加以转化,使之成为积极的因素。例如,班里的浩浩在游戏时扮演“建筑工人”造房子,他一改以往用的长方形积木,而是用一块块弯的且柔软度较大的积木,还自言自语地说:“哈哈,这下房子不会被震倒了啦!”我在旁边发现后便问:“浩浩为什么不会震倒呀”,他拍拍手对说:“老师这是我的新发明,倒了也不会塌,还会站起来。”讲评的时候我表扬了他的创造性。随后的游戏中,孩子们各有创意地搭建起了自己的房子。
  2.情景再现,直观形象
  情景再现是教师运用幼儿游戏中的活动场景进行回放,营造有利幼儿自主交流的氛围,为幼儿提供表达情感、共享快乐的机会。通过情景再现,抓住幼儿游戏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例如,找找谁是娃娃家的好妈妈,我利用游戏时记录下的活动情景——帮娃娃换衣服进行评价。首先,我播放了一张“妈妈”给小宝宝穿衣服的视频,问孩子们妈妈在干什么呀?”扮演妈妈的多多小朋友自己站起来说:“我刚才帮小宝宝穿衣服了。”我接着说:“你怎么想到要给宝宝穿衣服呢?”多多告诉大家:“天气冷了,宝宝不穿衣服会感冒的。”“哦,真是个细心的好妈妈!你是怎么帮小宝宝穿衣服的呀?”边问边播放妈妈给宝宝穿衣服的过程。视频里的多多找到了衣橱里的裤子,给小宝宝穿上。”接着,她在认真地给小宝宝穿衣服(套衫),可是她不会穿套衫,怎么办?后来老师帮助了她,先给小宝宝套上领口,再帮小宝宝钻袖口,最后拉好衣服。在老师的帮助下,小宝宝衣服穿好了。“今天的妈妈可真好,不但把小宝宝照顾得这么好还抱小宝宝出去玩呢!”孩子们都向多多投去了羡慕的目光。在以后的娃娃家游戏中,妈妈、爸爸们有了更多的游戏情节:有的带宝宝去医院看病、给宝宝喂药、有的带宝宝去郊游、坐公交车、有的去理发等等。大家都喜欢做个好妈妈好爸爸,照顾好宝宝,自主角色游戏的欲望被激发出来了。
  三、角色游戏情境创设的注意事项
  1.应让幼儿乐在其中,提高情境适应能力
  通过合理准确的角色定位、主题设置和材料准备,幼儿对角色游戏表现出更高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他们扮演“角色”进入“情境”去“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演绎自己。在情境化的角色游戏中主动地、积极地、自愿地去探索、发现,以自己的方式去获得各种生活体验。越来越多的幼儿能够在游戏中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并结合对生活情境的理解加以扮演,尽情投入到角色之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学习和适应能力。
  2.教师应当推陈出新,增加游戏创新能力
  在以往的实践中,教师往往会成为幼儿游戏的主导者,全权决定游戏情境、角色设置。我们应当细心观察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愿望,用幼儿的眼光来看世界,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来满足幼儿的实际需要。只有我们在角色游戏开展过程中更善于发现,善于创新,不断积累幼儿游戏设置和开展的有益经验,才能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幼儿游戏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9月
  2.徐则民,洪晓琴:《走进游戏,走近幼儿》,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12月
  3.刘艳:《幼儿园角色游戏指导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1月
  4.蒋江河,王龙欣:《游戏化学习情境中角色设计的影响因素探析》,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11期
  5.庞丹:《统筹:幼儿角色游戏中材料有效使用的回归之路——提高中班幼儿角色游戏材料使用效率的对策研究》,快乐阅读(下旬刊),2013年7期
(AGE06版权所有,请勿转载)&编辑:怡然
评分人数: 0
访问次数:12195
图片新闻推荐
推荐栏目:&
推荐链接:&&
上海市教委直属单位
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
上海市教育评估院
上海市教委信息中心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上海市教育报刊总社
上海市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
上海市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市教育技术装备部
上海市教育基建管理中心
上海远程教育集团
上海教育电视台
上海师资培训中心
各区教育信息网
黄浦区教育信息网
静安区教育信息网
徐汇区教育信息网
长宁区教育信息网
普陀区教育信息网
闸北区教育信息网
虹口区教育信息网
杨浦区教育信息网
闵行区教育信息网
嘉定区教育信息网
宝山区教育信息网
浦东区教育信息网
松江区教育信息网
金山区教育信息网
青浦区教育信息网
奉贤区教育信息网
崇明县教育信息网
其他教育网站
全球儿童安全网络-中国
上海教育网
徐汇学前教育网
上海浦东学前教育网
上海嘉定学前教育网
上海市金山区学前教育网
中国学前教育网
北京学前教育网
山东学前教育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儿童角色扮演
儿童角色扮演游戏?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孩子们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再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练习着社会交往的技能,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人际智能。角色扮演游戏对于宝宝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长们应积极和宝宝玩角色扮演游戏,而不应显得不耐烦。
游戏中,孩子们的行为要与所扮演的角色行为相吻合,要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从角色的角度看待问题,必须学会共同拟定和改变游戏活动的主题。
大约从1岁半开始,宝宝就会出现“假装”行为,如将喝水的杯子当做话筒、将小马扎当坐骑等等。尤其是宝宝的语言进一步发展以后,他会主动要求你假扮童话中的公主、巫婆、狐狸等游戏。
儿童角色扮演的好处?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角色扮演的游戏绝非简单儿戏,它可是孩子认识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儿童角色扮演的好处具体有这些:
1、换位思考
角色扮演游戏能让孩子学习“换位思考”,这对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都大有好处。
2、认识自我
在游戏中,孩子能在与周围人和事物的比较中逐渐认识自我,她手中的洋娃娃往往就是她自己,而她自己所扮演的就是她妈妈的角色了,儿童做游戏时喜爱扮演各种角色,它含有浓厚的戏剧性。孩子扮演的角色并不拘泥于一个人,有时在一个游戏中她甚至可以不断出演多种角色。
3、左右脑开发
对于孩子来说,事实与想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角色扮演能进一步激发宝宝想像力,对右脑发展很有好处;模拟对话不仅能加深与妈妈的情感交流,还可刺激宝宝左脑的语言中枢;孩子的想象力如果能通过语言自然表达,将极大促进左右脑开发。
正因为如此,可以激发孩子的想像力。孩子通过模拟各种角色,会逐渐表现出所扮演角色的行为模式。如果他们经常扮演较自己年龄大的哥哥、姐姐、爸爸、妈妈等角色,自然会有更为成熟的思想和言行了。这就是角色游戏的教育功能。
角色扮演时家长的指导?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的智力开发得更好,会采取很多的方法来促进儿童的大脑发育,其中包括角色扮演。那角色扮演时家长如何指导呢?
第一,要鼓励并指导儿童运用正确的语言动作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儿童一般都喜爱童话故事中的小动物。当儿童理解童话故事的内容,熟悉人物和具备了复述故事中的对话能力后,给儿童带上一个头饰或拿一件相应的小做道具,儿童的表演热情会十分高涨。通过扮演角色,使儿童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想像力,通过背诵全部对话,又进一步锻炼了他们的记忆力。
第二,在表演的过程中,要注意朗诵或说台词时每个字的读音要准确。
如多音字、多义字、行近字、形象字等,而且吐字要清晰,引导儿童逐渐地理解作品内容,并用思想情感表达出来。教给他们正确的站立姿式,用洪亮的声音与自然的态度来表演人物,尤其是表情动作、手势眼神要配合巧妙。同时要注意喜、怒、哀、乐、惊恐、悲伤等不同感情的变化。
第三,家长可以把童话编成《童话剧》。
它和游戏分不开,是儿童喜欢的一种文艺形式。家长要参与到儿童的表演中去,使故事变得生动有趣。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表演能力,而且使家庭充满了欢乐。
第四,表演儿童剧时提醒宝宝注意力集中,如何认真做事,如何展开想象,这些问题要通过练习来解决。让儿童尽量多去观察周围生活,模仿他最亲近的人的各种动作,从而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相关知识点
相关网友问答
相关词条712
联系编辑:吴佳子
联系邮箱: .cn (#改为@)
联系电话:020-8浅谈活动区中幼儿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培养
浅谈活动区中幼儿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培养
培养幼儿良好的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儿童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而实现其角色转变的过程,进入他人角色并体验他人情感和行为经验,从而相应的习得该角色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人一生中扮演着种种角色,就家庭而言,有构成家庭的家庭角色,如:爸爸、妈妈、儿子或女儿;就社会而言,有维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社会角色,如:农民、工人、医生、警察、教师、军人等;就个体发展过程来看,出生后在家做子女,入学后当学生,参加工作后有了职业角色,有了子女后为人父母等等,每一种角色的相应能力都不是天生的,要靠后天的学习。
  因此,只有培养幼儿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才能让幼儿认知自己身边的各种角色,理解各角色之间的关系,为以后扮演好现实生活中自己的角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让幼儿多做角色游戏,加深幼儿对角色的体验
  1、角色游戏是幼儿认知社会角色,理解社会角色关系的主要途径。在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培养前,要让孩子们走进生活,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孩子只有多接触社会,多接触生活,才能增加对不同社会角色的感性认识,注意引导孩子观察人们在干什么,人们之间的分工和关系如何,等等。如经常带孩子去参观超市,就要让孩子认识&顾客&和&售货员&的角色,了解他们的工作;参观工厂时,要引导孩子认识&工人&的角色及工作情况;乘公共汽车时,让孩子认识&售票员&、&司机和乘客&角色,了解他们各自的职责等等。不管何种社会角色,都有相应的角色行为、角色规范及相关联的社会关系,而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幼儿先去了解他们职业的性质,有了一定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后再引导幼儿通过讨论、扮演某一个角色,从而理解该角色。例如:当前由于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几个方面的原因,多数幼儿普遍活泼好动,做事缺乏信心,怕吃苦、畏难,要改变孩子们的这些不良行为,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活动区的教育作用,例如:我们带孩子们到消防大队参观了哨兵站岗,通过实地的观察,孩子们了解了哨兵站岗的姿势,了解了哨兵的职责,于是,我们结合孩子们的兴趣,引导幼儿在表演区中扮演&哨兵&,并引导幼儿比一比看看谁是个好&哨兵&,在扮演的过程中,孩子们与无意之间习得了&哨兵&所具有的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也许孩子以后会慢慢淡忘扮&哨兵&这个游戏,但是通过这种反复的角色扮演训练而内化在儿童身上的良好品质却会永远保留在孩子身上,使他终身受益。
  2、充分发挥好教师、父母的榜样和指导作用。
  教师及父母扮演的社会角色对孩子起着榜样的作用,因此,教师、家长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由于受理解水平、动作水平和经验水平的限制,幼儿在选定游戏主题、分配好游戏角色,开始游戏时,往往因为主题多,情节复杂而违反规则,这时候,需要教师的有效介入。如:组织幼儿表演&小蝌蚪找妈妈&时,由于故事中的角色多,孩子们在分配角色时发生了争吵,这时我们介入到了孩子们中间,指导孩子们合理的分配了角色;加之故事情节复杂,孩子们在表演时遇到了很多困难,游戏时常中断,于是,我们以特殊的游戏伙伴身份参与到了幼儿的游戏活动当中,进行了游戏的指导工作,使游戏顺利地开展了下去。
  对于孩子们在活动区扮演的角色,非常有必要延伸到家庭当中,可以让孩子把未尽的兴趣在家庭区角中获得延伸,这就需要家长同样担负起参与指导幼儿游戏的的工作。这样才不至于使幼儿的游戏半途而废或降低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水平和体验程度。
  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引导幼儿的游戏过程,和幼儿一起进行情感探讨,以及他人角色特点及所处地位的探讨,达到去除幼儿&自我中心化&的良好教育效果。2、帮助幼儿处理游戏中出现的冲突,可以让幼儿学会解决问题的技巧。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遇事动脑筋的习惯。3、积极引导幼儿对角色进行点评。
  二、 注重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的心理效应
  1、及时模仿和简单再现
  角色扮演训练的一个重要特色即为儿童提供行为范例,儿童最初只是在训练后将其简单的再现于游戏与日常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如:模仿其中角色的一些语言和行为。例如:刚讲完&大家爱玲玲&这个故事,在益智区活动时,当一名幼儿蹲在地上下跳棋时,另一名幼儿马上搬一把椅子说&你做着吧,蹲着多累呀。&其语气完全模仿故事中&玲玲&。
  2、认同
  随着幼儿角色扮演次数的增加,幼儿便会对角色扮演种的正面角色产生认同,他们已经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处境和情感,能够预测自己行为可能给他人带来的后果,这时儿童的角色承担能力已具有相当水平,行为也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设身处地得替他人着想的行为。例如:结构区游戏时,一名幼儿在拆装插片,她的一个手指受伤贴着创可贴,因此,插片拆了以后装不回去,非常费力的在那装,另一名幼儿看到了马上对他说&你的手伤了没法装,要是弄疼了就糟了,还是我来帮你装吧。&
  3、内化
  内化是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的最高层次,孩子们能据此对自己的行为实行自我指导。
  总之,幼儿良好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开展的形式也应灵活多样,情景内容的设计也要与儿童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这样不仅可以不断的提高幼儿的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还可以提高儿童在特设情景下的助人行为及其动机水平;提高其日常生活中的亲社会行为水平,使儿童的消极社会行为显著降低,促进幼儿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全面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型角色扮演网络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