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品有gt菲律宾l116军舰型棒状磁性金属探雷器吗

排雷利器:中国便携式探雷器大观(上)-牛bb文章网
排雷利器:中国便携式探雷器大观(上)
所属栏目:
探雷器发展概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避免交战国士兵遭地雷杀伤,出现了专门的探雷器――探雷针。但由于探雷针的探测速度慢,不能适应作战的要求,1934年,苏联军事工程师库德莫夫率先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手持式电子探雷器。1940年以后,其他国家开始借鉴该探雷器的原理,研制出各种探雷器并大量装备部队,使探雷器正式步入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为提高地雷的防探性能,大量采用塑料雷壳和非金属构件制造地雷,使地雷中的金属含量明显减少。为应付这些地雷,世界各国逐步拓宽手持式探雷器的研究领域,探索新的探雷方法和技术途径。美国率先开始非金属地雷探测器的研究并取得了成功。随后,英国等其他国家也研制并装备了非金属探雷器。迄今为止,手持式探雷器材的种类不断增多,性能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立、完整的体系。中国探雷器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仿制与自行研制两个阶段。1950年代主要是仿制苏军的器材,1960年开始逐步走上自行研制的道路。截至1990年代,我军大量装备了便携式金属探雷器、非金属探雷器及复合探雷器。其中,金属探雷器主要型号有:GTL110型/65式、GTL111型/85式、GTL112型/120型、GTL113型/403型、GTL113A型、GTL114型/85-S超小型、GTL115型/小型侦察型、GTL116型/棒状磁性金属探雷器等;非金属探雷器主要型号有:GTL120型/80式、GTL121型/82式、GTL121A型/82G式非金属探雷器;复合探雷器主要型号有:90型、GTL130型复合探雷器等。金属探雷器金属探雷器主要用于探测金属壳或带有金属零部件的各种防坦克地雷和防步兵地雷。其探测原理是:利用探头发出的电磁场在埋藏的金属地雷中产生涡电流(简称涡流),再由探头感应到这种涡流产生的电磁场,从而发现和定位地雷。GTL110型/65式探雷器GTL110型探雷器是一种半导体晶体管磁感应式探雷器,于1965年设计定型并大量装备部队,因此又称65式探雷器。该探雷器对不同种类的地雷具有不同的探测距离。对GLD210型金属壳防坦克地雷的探测距离为35cm;对GLD120型金属壳防步兵地雷的探测距离为30cm;对GLD110型非金属壳地雷(带有金属引信)的探测距离为4cm。该探雷器主要由首节探杆、中节探杆、探头、电子元件、耳机附件及工具等组成,总质量3kg。使用3节2号电池,一套电池可连续工作100小时,可在-10℃~+4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作业。首节探杆首节探杆内装有电路元件及电池仓,外部设有调节旋钮,用以改变可变振荡器的频率,以减小土壤对探测信号的干扰。首节探杆上端设有耳机插座,该插座与耳机的电缆插头相连。中节探杆中节探杆位于首节探杆和末节探杆之间,起电路和机械连接作用。探头探头呈框形,故也称为探框。探头由末节探杆、线圈和框架等组成,末节探杆上端设有直径较小的插入杆并设有螺套,与中节探杆连接时,将末节探杆上端插入中节探杆内,并将螺套拧在中节探杆的螺纹上。末节探杆下端与框架连接,其采用活动轴连接方式。末节探杆与框架之间的角度可调节,调节时只需拧松活动轴一侧的蝶形螺母即可。线圈由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组成,两者均设于框架内。电子元件电子元件包括振荡器、检波放大器、电源及导线等。其工作过程是:由振荡器所产生的高频信号在某点进行叠加(即差拍),再经检波放大、滤波,最终得到差拍信号传输给耳机,使耳机发出声音。当探框接近具有金属零部件的地雷或其他金属物体时,由于设在探框内的振荡器发射出的交变磁场与被探测目标产生相互作用,在被探目标的金属体内产生涡流,金属体内的涡流产生交变磁场,并反作用于探框,使振荡器的信号改变,进而使耳机中的音调产生变化,据此判断探框下是否存在地雷。耳机耳机采用双耳机作为音响提示器,其通过电缆线末端的插头连接在首节探杆的耳机插孔内。附件及工具附件及工具包括1枚探雷针(探雷针由非金属材料制成,是探雷器的辅助器材。当探雷器发现疑似地雷物后,可用探雷针以倾斜姿态轻轻刺入土壤,碰到坚硬物体时是地雷的可能性很大)、1个2.5V小电灯(带灯座)、1盒润滑油、1把螺丝刀等。GTL110型/65式探雷器及其附件工具均盛装于帆布包中,以便于携行。GTL111型/85式探雷器GTL111型探雷器又称85式探雷器,其由探头、探杆、控制盒、外接电源盒及耳机等组成,质量3.5kg,于1986年设计定型并装备部队。该探雷器与65式探雷器相比,有诸多先进之处,主要表现在:首先,该探雷器设有单独的控制盒。控制盒面板上设有灵敏度旋钮、调零旋钮、耳机插孔、探头插座。其中灵敏度旋钮可调至高、中、低档,以供探雷手在不同条件下选择使用。调零旋钮又称调谐电位器旋钮,用以抑制土壤的干扰信号,可减小虚假报警信号。控制盒内装电路和电池仓,可在中等雨量下工作。为了适应高寒区作业,控制盒上还设有外接电源插孔,外接电源使用20节2号电池。内接电源使用20节5号电池,可连续工作20小时。作业时,控制盒用背带背在身上或挎在腰带上。另外,85式探雷器由于电池装在单独设置的控制盒内,而65式探雷器的电池装在首节探杆内,所以85式探雷器可在1m水深下工作,而65式探雷器不具有这一功能。其次,该探雷器采用伸缩式探杆(65式探雷器的探杆长度不可调),探杆分为4节,最大可伸长度为167cm,最小为45cm,探雷手可根据需要调整长度,并且探杆上可装握把、搭扣及肘托,以便立、卧姿作业。其他先进之处包括:适应温度范围扩大,由-10℃~+45℃扩大到-40℃~+55℃,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对非金属壳地雷的探测距离加大,如对GLD110型防步兵地雷的探测距离由4cm增大到35cm;采用铝质包装箱(650mm×400mm×180mm),取消了65式探雷器的帆布包,以避免探雷器在携行时受到磨损。根据实际测试,85式探雷器对不同类型的地雷具有不同的探测距离:对GLD111型防步兵地雷的探测距离为11cm;对GLD212型防坦克地雷的探测距离为13cm;对GLD130型防步兵跳雷的探测距离为30cm;对GLD213型防坦克地雷的探测距离为70cm;对美军M25防步兵地雷的探测距离为20cm。GTL112型/120型探雷器GTL112型探雷器又称120型探雷器,于1985年完成设计定型,主要用以探测各种金属地雷或含有微小金属零部件的塑胶地雷。该探雷器与85式探雷器相比,主要区别在于:一是设有欠压报警电路,在电池使用时间约16小时后,耳机中会发出较高的连续音响的报警声,以提示使用者停止作业更换电池。二是探头呈圆形,直径22cm,比85式探雷器的框形探头(26cm×22cm)外形美观实用。三是采用帽状式单耳机,便于戴大檐帽和钢盔时使用。四是进行探测作业时携行方便,控制盒既可挂在探雷手腰间,又可固定在探杆上(控制盒侧面的凹形角件与探杆上的凸形角件相连固定)。此外,该探雷器也采用可伸缩式探杆,但探杆由3节不同长度的长短杆组成,根据作业姿势可调节探杆长度,最长为153cm,最短为71cm。探雷器装入铝质包装箱(632mm×422mm×185mm)后的总质量为10kg。探雷器自身的质量为3.7kg,适用温度范围为-40℃~+50℃(不含电池),使用10节5号电池可连续工作16小时。其对GLD111型防步兵地雷进行探测时,使用低、中、高档灵敏度的最大探测距离依次为4cm、7cm、10cm。GTL113型/403型探雷器GTL110型、GTL111型及GTL112型探雷器的探头呈框形或圆形,面积较大,在山岳丛林地带或地面植被较高的草丛中进行探雷时,探头左右移动困难,且很难贴近地面,探测中很容易漏掉地雷。为了能够在这些地带顺利探雷,我国于1987年设计定型了具有长条式探头和薄圆平板式探头的GTL113型探雷器,又称403型探雷器。GTL113型探雷器的外壳大部分采用ABS塑料制成,因此质量较轻,装入包装箱(500mm×375mm ×170mm)后的总质量为5.3kg。其不仅可探测含有少量金属零件的防坦克地雷及防步兵地雷,也可供公安部门及国家安全部门在地形较复杂的区域寻找含有少量金属的物体。该探雷器由长条形探头探杆组件、薄圆平板形探头探杆组件、控制盒、耳机、背袋、探针等组成。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选用长条形探头探杆组件或薄圆平板形探头探杆组件。长条形探头探杆组件适合在山岳丛林地带作业,其探杆为2节可伸缩式结构,作业时可根据需要在35~54cm之间调节探杆长度,调整后用锁紧卡固定。薄圆平板形探头探杆组件的作用与长条形探头探杆组件相同,不同点是适合平坦且林木较少的地形作业。由于它们的探杆长度均较短,主要用于在跪姿、卧姿状态进行探雷,加之探雷时的单机质量仅为1.8kg(不含附件及工具),所以该探测器属于一种超小型探雷器。GTL113型探雷器对GLD111型防步兵地雷的探测距离为7cm,适用温度为-40℃~+50℃(不含电池),有防潮、防雨功能,能在中等雨量下正常工作。使用12节5号电池可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具有抑制土壤干扰功能和自动欠压报警功能。当电池电压低于额定工作电压时,自动欠压报警装置会发出高音频的间断报警声。控制盒内设有电子线路和电池仓,在控制盒面板上装有耳机插座及探头电缆固定座。耳机的电缆插头带有启动电源开关的功能,插头插入控制盒上的耳机插座即接通电源。附件包括1枚探雷针、1枚螺丝刀、1根电源连接线等。背袋用来盛装探雷器的各组成部分,以便携带。探雷器长期不用或运输时,背袋叠放在包装箱中。GTL113A型探雷器GTL113A型探雷器是GTL113型探雷器的改进型,性能及工作原理与GTL113型相同。其探头与探杆由组件式改为分装式,且只有一个长条形探头。为减轻质量,由12节5号电池改为2节国产6F22型电池,其电池的总质量由200多克下降到70多克,使单机质量由1.8kg减轻到0.7kg,提高了使用灵活性。2节6F22型电池装在控制盒内,可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探杆共2节,每节探杆长23cm。耳机改为帽状双耳机,便于戴大檐帽和钢盔时使用。GTL114型/85-S超小型探雷器GTL114型探雷器于1986年设计定型,也称85-S超小型探雷器。与GTL113型探雷器一样同属于超小型塑料外壳探雷器,主要用于单兵在山岳丛林和高草丛地域探测含有金属件的地雷。GTL114型探雷器由探头、探杆、控制盒、耳机及探针等组成,单机质量2kg。其对GLD111型防步兵地雷、GLD212型防坦克地雷的探测距离(使用高灵敏度档)依次为7cm、8cm,适用温度范围为-40℃~+50℃(不含电池),使用10节5号电池可连续工作24小时。该探雷器设有欠压报警装置,当电池电压降至11V时,耳机会发出较响的连续报警声,此时须更换电池。其采用单耳机设置。探头由ABS塑料密封,以保护内部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因而其可在凸凹不平地及浅水地进行探雷作业。探头与探杆之间的角度可根据作业需要进行调节。控制盒内装有电子线路和电池仓,电子线路用胶密封。控制盒外设有灵敏度旋钮和调谐电位器旋钮,前者用以调节探雷器灵敏度,分低、中、高三档。调节调谐电位器旋钮,可减小由土壤引起的虚报警。控制盒的侧方有一挂钩,探雷作业时可挂于腰间皮带上。GTL115型/小型侦察型探雷器GTL115型探雷器又称小型侦察型探雷器,于1989年设计定型,主要用于探测埋设在地面下的金属壳地雷或含有金属零部件的各种地雷。GTL115型探雷器配备有3种探头,适合在多种地形处作业。其中Ⅰ型探头呈圆形,直径20cm,主要用于地形不太复杂的地区探雷;Ⅱ型探头也呈圆形,直径26cm,灵敏度最高,适合在平原地区大面积快速探雷;Ⅲ型探头呈长条形,灵敏度较Ⅰ、Ⅱ型低,但适合在杂草丛生的丛林地带进行探雷作业。3种探头与首节探杆之间的角度可任意调节。该探雷器由探头(包括首节探杆)、探杆(包括电路、电池仓、灵敏度旋钮)、加长杆、耳机、蜂鸣器、外接电池盒等组成。单机质量为2kg,在-40℃~+50℃的温度环境下,对含有金属零部件的胶壳及塑料壳地雷的探测距离为8~12cm(Ⅰ、Ⅱ型探头12cm,Ⅲ型探头8cm);对金属壳地雷的探测距离为70cm。其具有一定的防潮抗震能力,可在浅水中作业,但水深不得超过首节探杆长度的2/3。探头的首节探杆上端装有插头和螺套,以便与探杆相连。不使用探雷器时,应将插头保护盖装在首节探杆上端的插头上,以保护插头。探杆内部设有电池仓,当装入8节5号电池后,可连续工作20小时。电池仓外部设有外套,其与电池座采用螺接的固定方式。电池仓上端设有插座,用以插入耳机插头或蜂鸣器插头。蜂鸣器主要用于教学和训练。探杆的中部设有灵敏度调节旋钮,可调节控制土壤对探雷器信号的干扰。加长杆由两节可调节长度的伸缩杆组成,主要用于立姿作业。耳机导线为螺旋自由伸缩式,最长可达4m。该探雷器还设有外接电池盒,使用外接电池盒时,其下端的电缆线插头插入探杆上端的耳机插座,上端插座连接耳机插头,主要用于在严寒地区作业。与前几型探雷器相比,该探雷器去掉了控制盒,将电子线路和电池直接装入探杆内,更方便探雷作业。GTL116型/棒状磁性探雷器GTL116型探雷器也称为棒状磁性探雷器,于1988年研制成功。其可在距铁路、钢铁结构建筑物5m以外正常工作,对GLD111型防步兵地雷、GLD212型防坦克地雷、GLD110型防步兵地雷的探测距离依次为8cm、20cm、40cm;对防步兵地雷钢丝绊线的探测距离为20cm;对250kg航空炸弹的探测距离为3m。其也可用于探测地下水管及油管。GTL116型探雷器由探棒、探杆、主机、耳机等组成,单机质量为2.5kg。其可在-40℃~+55℃温度环境下作业,使用电源为12节5号电池,可连续工作30小时。探棒由内管和外管组成。内管采用强度高、刚性好、无磁性的合金管,管内两端装探头,两探头的最大距离为25cm,调节螺钉可调整探头在内管中的位置,使两探头轴线相互平行。外管采用玻璃钢管,表面进行喷涂防护处理。探棒为密封结构,可在中等雨量下进行作业。探杆由两节玻璃钢管制成,探棒和探杆根据需要可调整成任意角度。控制盒内装有电子元件和电池仓,面板上设有调零旋钮和两个插座,可通过电缆上的插头分别与耳机和探棒连接。控制盒上还设有背带和腰卡,便于背挎或卡在腰带上。棒状磁性金属地雷探测器是一种测量磁场梯度的仪器。地雷引信的击针、弹簧等被地球这个大磁体磁化后就会在其附近产生磁场。由于这个磁场的存在,其所在位置处的均匀磁场就会被破坏,因而在该处有磁场梯度存在,即形成地下两点间的磁场强度差值。通过两个磁灵敏度一致的探头就可测出地下两点的磁场强度差值,即磁场梯度。然后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经滤波、放大等一系列处理后送到耳机,由耳机发出报警信号,即表示探头附近有铁磁物体存在。(待续)欢迎您转载分享:
更多精彩:您已经超出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购买吧!
阅读完整文档所需豆元:5.0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整刊]《轻兵器》2012年5月上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排雷利器:中国便携式探雷器大观(上)
2012年第9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10篇
  探雷器发展概况 中国论文网 /8/view-1630409.htm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避免交战国士兵遭地雷杀伤,出现了专门的探雷器――探雷针。但由于探雷针的探测速度慢,不能适应作战的要求,1934年,苏联军事工程师库德莫夫率先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手持式电子探雷器。1940年以后,其他国家开始借鉴该探雷器的原理,研制出各种探雷器并大量装备部队,使探雷器正式步入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为提高地雷的防探性能,大量采用塑料雷壳和非金属构件制造地雷,使地雷中的金属含量明显减少。为应付这些地雷,世界各国逐步拓宽手持式探雷器的研究领域,探索新的探雷方法和技术途径。美国率先开始非金属地雷探测器的研究并取得了成功。随后,英国等其他国家也研制并装备了非金属探雷器。迄今为止,手持式探雷器材的种类不断增多,性能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立、完整的体系。   中国探雷器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仿制与自行研制两个阶段。1950年代主要是仿制苏军的器材,1960年开始逐步走上自行研制的道路。截至1990年代,我军大量装备了便携式金属探雷器、非金属探雷器及复合探雷器。其中,金属探雷器主要型号有:GTL110型/65式、GTL111型/85式、GTL112型/120型、GTL113型/403型、GTL113A型、GTL114型/85-S超小型、GTL115型/小型侦察型、GTL116型/棒状磁性金属探雷器等;非金属探雷器主要型号有:GTL120型/80式、GTL121型/82式、GTL121A型/82G式非金属探雷器;复合探雷器主要型号有:90型、GTL130型复合探雷器等。      金属探雷器      金属探雷器主要用于探测金属壳或带有金属零部件的各种防坦克地雷和防步兵地雷。其探测原理是:利用探头发出的电磁场在埋藏的金属地雷中产生涡电流(简称涡流),再由探头感应到这种涡流产生的电磁场,从而发现和定位地雷。   GTL110型/65式探雷器   GTL110型探雷器是一种半导体晶体管磁感应式探雷器,于1965年设计定型并大量装备部队,因此又称65式探雷器。   该探雷器对不同种类的地雷具有不同的探测距离。对GLD210型金属壳防坦克地雷的探测距离为35cm;对GLD120型金属壳防步兵地雷的探测距离为30cm;对GLD110型非金属壳地雷(带有金属引信)的探测距离为4cm。   该探雷器主要由首节探杆、中节探杆、探头、电子元件、耳机附件及工具等组成,总质量3kg。使用3节2号电池,一套电池可连续工作100小时,可在-10℃~+4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作业。   首节探杆 首节探杆内装有电路元件及电池仓,外部设有调节旋钮,用以改变可变振荡器的频率,以减小土壤对探测信号的干扰。首节探杆上端设有耳机插座,该插座与耳机的电缆插头相连。   中节探杆 中节探杆位于首节探杆和末节探杆之间,起电路和机械连接作用。   探头 探头呈框形,故也称为探框。探头由末节探杆、线圈和框架等组成,末节探杆上端设有直径较小的插入杆并设有螺套,与中节探杆连接时,将末节探杆上端插入中节探杆内,并将螺套拧在中节探杆的螺纹上。末节探杆下端与框架连接,其采用活动轴连接方式。末节探杆与框架之间的角度可调节,调节时只需拧松活动轴一侧的蝶形螺母即可。线圈由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组成,两者均设于框架内。   电子元件 电子元件包括振荡器、检波放大器、电源及导线等。其工作过程是:由振荡器所产生的高频信号在某点进行叠加(即差拍),再经检波放大、滤波,最终得到差拍信号传输给耳机,使耳机发出声音。   当探框接近具有金属零部件的地雷或其他金属物体时,由于设在探框内的振荡器发射出的交变磁场与被探测目标产生相互作用,在被探目标的金属体内产生涡流,金属体内的涡流产生交变磁场,并反作用于探框,使振荡器的信号改变,进而使耳机中的音调产生变化,据此判断探框下是否存在地雷。   耳机 耳机采用双耳机作为音响提示器,其通过电缆线末端的插头连接在首节探杆的耳机插孔内。   附件及工具 附件及工具包括1枚探雷针(探雷针由非金属材料制成,是探雷器的辅助器材。当探雷器发现疑似地雷物后,可用探雷针以倾斜姿态轻轻刺入土壤,碰到坚硬物体时是地雷的可能性很大)、1个2.5V小电灯(带灯座)、1盒润滑油、1把螺丝刀等。   GTL110型/65式探雷器及其附件工具均盛装于帆布包中,以便于携行。   GTL111型/85式探雷器   GTL111型探雷器又称85式探雷器,其由探头、探杆、控制盒、外接电源盒及耳机等组成,质量3.5kg,于1986年设计定型并装备部队。   该探雷器与65式探雷器相比,有诸多先进之处,主要表现在:   首先,该探雷器设有单独的控制盒。控制盒面板上设有灵敏度旋钮、调零旋钮、耳机插孔、探头插座。其中灵敏度旋钮可调至高、中、低档,以供探雷手在不同条件下选择使用。调零旋钮又称调谐电位器旋钮,用以抑制土壤的干扰信号,可减小虚假报警信号。控制盒内装电路和电池仓,可在中等雨量下工作。为了适应高寒区作业,控制盒上还设有外接电源插孔,外接电源使用20节2号电池。内接电源使用20节5号电池,可连续工作20小时。作业时,控制盒用背带背在身上或挎在腰带上。另外,85式探雷器由于电池装在单独设置的控制盒内,而65式探雷器的电池装在首节探杆内,所以85式探雷器可在1m水深下工作,而65式探雷器不具有这一功能。   其次,该探雷器采用伸缩式探杆(65式探雷器的探杆长度不可调),探杆分为4节,最大可伸长度为167cm,最小为45cm,探雷手可根据需要调整长度,并且探杆上可装握把、搭扣及肘托,以便立、卧姿作业。   其他先进之处包括:适应温度范围扩大,由-10℃~+45℃扩大到-40℃~+55℃,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对非金属壳地雷的探测距离加大,如对GLD110型防步兵地雷的探测距离由4cm增大到35cm;采用铝质包装箱(650mm×400mm×180mm),取消了65式探雷器的帆布包,以避免探雷器在携行时受到磨损。   根据实际测试,85式探雷器对不同类型的地雷具有不同的探测距离:对GLD111型防步兵地雷的探测距离为11cm;对GLD212型防坦克地雷的探测距离为13cm;对GLD130型防步兵跳雷的探测距离为30cm;对GLD213型防坦克地雷的探测距离为70cm;对美军M25防步兵地雷的探测距离为20cm。   GTL112型/120型探雷器   GTL112型探雷器又称120型探雷器,于1985年完成设计定型,主要用以探测各种金属地雷或含有微小金属零部件的塑胶地雷。   该探雷器与85式探雷器相比,主要区别在于:一是设有欠压报警电路,在电池使用时间约16小时后,耳机中会发出较高的连续音响的报警声,以提示使用者停止作业更换电池。二是探头呈圆形,直径22cm,比85式探雷器的框形探头(26cm×22cm)外形美观实用。三是采用帽状式单耳机,便于戴大檐帽和钢盔时使用。四是进行探测作业时携行方便,控制盒既可挂在探雷手腰间,又可固定在探杆上(控制盒侧面的凹形角件与探杆上的凸形角件相连固定)。   此外,该探雷器也采用可伸缩式探杆,但探杆由3节不同长度的长短杆组成,根据作业姿势可调节探杆长度,最长为153cm,最短为71cm。探雷器装入铝质包装箱(632mm×422mm×185mm)后的总质量为10kg。探雷器自身的质量为3.7kg,适用温度范围为-40℃~+50℃(不含电池),使用10节5号电池可连续工作16小时。其对GLD111型防步兵地雷进行探测时,使用低、中、高档灵敏度的最大探测距离依次为4cm、7cm、10cm。
  GTL113型/403型探雷器   GTL110型、GTL111型及GTL112型探雷器的探头呈框形或圆形,面积较大,在山岳丛林地带或地面植被较高的草丛中进行探雷时,探头左右移动困难,且很难贴近地面,探测中很容易漏掉地雷。为了能够在这些地带顺利探雷,我国于1987年设计定型了具有长条式探头和薄圆平板式探头的GTL113型探雷器,又称403型探雷器。   GTL113型探雷器的外壳大部分采用ABS塑料制成,因此质量较轻,装入包装箱(500mm×375mm ×170mm)后的总质量为5.3kg。其不仅可探测含有少量金属零件的防坦克地雷及防步兵地雷,也可供公安部门及国家安全部门在地形较复杂的区域寻找含有少量金属的物体。   该探雷器由长条形探头探杆组件、薄圆平板形探头探杆组件、控制盒、耳机、背袋、探针等组成。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选用长条形探头探杆组件或薄圆平板形探头探杆组件。   长条形探头探杆组件适合在山岳丛林地带作业,其探杆为2节可伸缩式结构,作业时可根据需要在35~54cm之间调节探杆长度,调整后用锁紧卡固定。薄圆平板形探头探杆组件的作用与长条形探头探杆组件相同,不同点是适合平坦且林木较少的地形作业。由于它们的探杆长度均较短,主要用于在跪姿、卧姿状态进行探雷,加之探雷时的单机质量仅为1.8kg(不含附件及工具),所以该探测器属于一种超小型探雷器。   GTL113型探雷器对GLD111型防步兵地雷的探测距离为7cm,适用温度为-40℃~+50℃(不含电池),有防潮、防雨功能,能在中等雨量下正常工作。使用12节5号电池可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具有抑制土壤干扰功能和自动欠压报警功能。当电池电压低于额定工作电压时,自动欠压报警装置会发出高音频的间断报警声。   控制盒内设有电子线路和电池仓,在控制盒面板上装有耳机插座及探头电缆固定座。耳机的电缆插头带有启动电源开关的功能,插头插入控制盒上的耳机插座即接通电源。附件包括1枚探雷针、1枚螺丝刀、1根电源连接线等。背袋用来盛装探雷器的各组成部分,以便携带。探雷器长期不用或运输时,背袋叠放在包装箱中。   GTL113A型探雷器   GTL113A型探雷器是GTL113型探雷器的改进型,性能及工作原理与GTL113型相同。其探头与探杆由组件式改为分装式,且只有一个长条形探头。为减轻质量,由12节5号电池改为2节国产6F22型电池,其电池的总质量由200多克下降到70多克,使单机质量由1.8kg减轻到0.7kg,提高了使用灵活性。2节6F22型电池装在控制盒内,可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探杆共2节,每节探杆长23cm。耳机改为帽状双耳机,便于戴大檐帽和钢盔时使用。   GTL114型/85-S超小型探雷器   GTL114型探雷器于1986年设计定型,也称85-S超小型探雷器。与GTL113型探雷器一样同属于超小型塑料外壳探雷器,主要用于单兵在山岳丛林和高草丛地域探测含有金属件的地雷。   GTL114型探雷器由探头、探杆、控制盒、耳机及探针等组成,单机质量2kg。其对GLD111型防步兵地雷、GLD212型防坦克地雷的探测距离(使用高灵敏度档)依次为7cm、8cm,适用温度范围为-40℃~+50℃(不含电池),使用10节5号电池可连续工作24小时。该探雷器设有欠压报警装置,当电池电压降至11V时,耳机会发出较响的连续报警声,此时须更换电池。其采用单耳机设置。   探头由ABS塑料密封,以保护内部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因而其可在凸凹不平地及浅水地进行探雷作业。探头与探杆之间的角度可根据作业需要进行调节。控制盒内装有电子线路和电池仓,电子线路用胶密封。控制盒外设有灵敏度旋钮和调谐电位器旋钮,前者用以调节探雷器灵敏度,分低、中、高三档。调节调谐电位器旋钮,可减小由土壤引起的虚报警。控制盒的侧方有一挂钩,探雷作业时可挂于腰间皮带上。   GTL115型/小型侦察型探雷器   GTL115型探雷器又称小型侦察型探雷器,于1989年设计定型,主要用于探测埋设在地面下的金属壳地雷或含有金属零部件的各种地雷。   GTL115型探雷器配备有3种探头,适合在多种地形处作业。其中Ⅰ型探头呈圆形,直径20cm,主要用于地形不太复杂的地区探雷;Ⅱ型探头也呈圆形,直径26cm,灵敏度最高,适合在平原地区大面积快速探雷;Ⅲ型探头呈长条形,灵敏度较Ⅰ、Ⅱ型低,但适合在杂草丛生的丛林地带进行探雷作业。3种探头与首节探杆之间的角度可任意调节。   该探雷器由探头(包括首节探杆)、探杆(包括电路、电池仓、灵敏度旋钮)、加长杆、耳机、蜂鸣器、外接电池盒等组成。单机质量为2kg,在-40℃~+50℃的温度环境下,对含有金属零部件的胶壳及塑料壳地雷的探测距离为8~12cm(Ⅰ、Ⅱ型探头12cm,Ⅲ型探头8cm);对金属壳地雷的探测距离为70cm。其具有一定的防潮抗震能力,可在浅水中作业,但水深不得超过首节探杆长度的2/3。   探头的首节探杆上端装有插头和螺套,以便与探杆相连。不使用探雷器时,应将插头保护盖装在首节探杆上端的插头上,以保护插头。探杆内部设有电池仓,当装入8节5号电池后,可连续工作20小时。电池仓外部设有外套,其与电池座采用螺接的固定方式。电池仓上端设有插座,用以插入耳机插头或蜂鸣器插头。蜂鸣器主要用于教学和训练。探杆的中部设有灵敏度调节旋钮,可调节控制土壤对探雷器信号的干扰。加长杆由两节可调节长度的伸缩杆组成,主要用于立姿作业。耳机导线为螺旋自由伸缩式,最长可达4m。   该探雷器还设有外接电池盒,使用外接电池盒时,其下端的电缆线插头插入探杆上端的耳机插座,上端插座连接耳机插头,主要用于在严寒地区作业。   与前几型探雷器相比,该探雷器去掉了控制盒,将电子线路和电池直接装入探杆内,更方便探雷作业。   GTL116型/棒状磁性探雷器   GTL116型探雷器也称为棒状磁性探雷器,于1988年研制成功。其可在距铁路、钢铁结构建筑物5m以外正常工作,对GLD111型防步兵地雷、GLD212型防坦克地雷、GLD110型防步兵地雷的探测距离依次为8cm、20cm、40cm;对防步兵地雷钢丝绊线的探测距离为20cm;对250kg航空炸弹的探测距离为3m。其也可用于探测地下水管及油管。   GTL116型探雷器由探棒、探杆、主机、耳机等组成,单机质量为2.5kg。其可在-40℃~+55℃温度环境下作业,使用电源为12节5号电池,可连续工作30小时。   探棒由内管和外管组成。内管采用强度高、刚性好、无磁性的合金管,管内两端装探头,两探头的最大距离为25cm,调节螺钉可调整探头在内管中的位置,使两探头轴线相互平行。外管采用玻璃钢管,表面进行喷涂防护处理。探棒为密封结构,可在中等雨量下进行作业。   探杆由两节玻璃钢管制成,探棒和探杆根据需要可调整成任意角度。控制盒内装有电子元件和电池仓,面板上设有调零旋钮和两个插座,可通过电缆上的插头分别与耳机和探棒连接。控制盒上还设有背带和腰卡,便于背挎或卡在腰带上。   棒状磁性金属地雷探测器是一种测量磁场梯度的仪器。地雷引信的击针、弹簧等被地球这个大磁体磁化后就会在其附近产生磁场。由于这个磁场的存在,其所在位置处的均匀磁场就会被破坏,因而在该处有磁场梯度存在,即形成地下两点间的磁场强度差值。通过两个磁灵敏度一致的探头就可测出地下两点的磁场强度差值,即磁场梯度。然后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经滤波、放大等一系列处理后送到耳机,由耳机发出报警信号,即表示探头附近有铁磁物体存在。(待续)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菲律宾l116军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