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求cad弧形文字插件下载插件软件名称?用手指滑动左下角和右下角出现快捷图标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基于ADAMS的弧形螺旋弹簧双质量飞轮仿真分析.pdf 5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主要由发动机的不规则周期性激励引起,其
扭振及由扭振产生的噪声是影响汽车使用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
展,对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要求愈来愈高,传统的离合器从动盘式扭转减振器已
经越来越难以满足这种需要。双质量飞轮就是适应这种需要产生的一种新的传
动系扭转减振器。
本文介绍了双质量飞轮的工作原理及采用各种不同结构扭转减振器的双质
量飞轮的特点,提出了弧形弹簧螺线的参数方程,应用该参数方程可方便地绘
制弧形螺旋弹簧,并可指导弧形螺旋弹簧的加工。基于该螺线方程,通过对受
约束的弧形弹簧变形特点的分析,推导了弧形螺旋弹簧的扭转弹性特性计算公
式,为双质量飞轮的设计及以下的仿真分析提供了依据。
根据以上的推导结果建立了采用弧形螺旋弹簧结构的双质量飞轮的三维实
体模型和两种 ADAMS 虚拟样机模型,一种采用 ADAMS 柔性体弹簧模型,另
一种采用ADAMS
Spring 模型模拟弹簧。对这两种模型进行了静弹性特
性分析,并对第二种模型进行了强迫振动分析。静弹性特性分析的结果验证了
前面得出的弹性特性公式;强迫振动分析的结果说明该双质量飞轮能够有效地
改善传动系统的振动特性,并且,通过设置合适的阻尼系数,可以避免发动机
启动过程中的共振。同时,第二种模型仿真的结果也说明了采用ADAMS Torsion
Spring 模型是一种可取的快速建模方法。
本文的研究工作对于弧形螺旋弹簧的设计、加工及进一步研究采用弧形长
螺旋弹簧结构的双质量飞轮的使用性能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双质量飞轮 扭转减振器 弧形螺旋弹簧 仿真
automotive
transmission
periodical
inspiriting
important aspects which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vehicl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fortable,
conventional
meet this demand. Thus born Dual Mass Flywheel.
This thesis presented the mechanism of Dual Mass Flywheel and the features of
structures
besides ,it
presented the parameter function of Arc Coil Spring spiral cord, which could be used
deformation
restricted
expression was built, which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is kind of Dual Mass
Flywheel and its MSC/ADAMS simul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三维2006帮助视频配音稿_伤城文章网
三维2006帮助视频配音稿
快速入门主界面介绍: 主界面介绍:现在看到的就是三维算量 2006 软件的主要界面, 您的大多数工作将在这个界面中完成。 主界面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请大家注意鼠标指到的地方。 在界面的顶部是软件的菜单栏,菜单栏根据功能模块不同分成几个菜单项,软件所有 的功能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菜单栏的下面,以及黑色区域的左右两条带图标的地方是工具栏,工具栏所包含的都 是软件常用功能的快捷图标。当鼠标放在图标上不动的时候,就能看到该图标的功能提示。 黑色区域的左侧是软件的屏幕菜单,它与顶部菜单类似,但不同的是,它比顶部菜单 划分的模块更多,更细。折叠菜单可以通过鼠标点击展开或者关闭,如果不想展开,在菜单 项上单击鼠标右键, 菜单项中所有的功能命令会显示在右键菜单中。 我们在视屏帮助中会围 绕屏幕菜单来讲解软件中各个功能的使用。 占据主界面最大空间的黑色区域就是我们的绘图区,我们就是在这里绘制建筑预算图, 软件会根据绘制的预算图计算工程量。 在绘图区的下边缘会显示当前楼层名称与楼层标高范 围,提示我们当前是在哪个楼层绘制预算图。 绘图区的下方是命令栏,是用于查看操作提示以及输入命令的窗口。命令栏起到一个 操作向导的作用。在运行软件中任何一个功能时,命令栏都会自动提示您操作的下一步。例 如我们运行构件查询功能,命令栏会立即提示您选择要查询的构件和钢筋。除此之外,由于 软件中所有的功能都有命令代号,熟悉软件操作后,无需用鼠标点击功能图标,只需用键盘 在命令栏输入命令代号就可以激活命令。例如我们在命令行输入“ztbz” ,就可以激活柱体 布置命令。 主界面的最底部是状态栏。状态栏显示当前光标所在的坐标信息,以及模式状态等等。 模式状态是一组按钮,它可以控制捕捉、正交等功能的开关。 在绘图区单击鼠标右键,软件会弹出右键菜单,里面包括一些软件常用功能。当您在 选中某一构件的情况下单击鼠标右键时, 右键菜单中将显示与此构件编辑相关的一些常用功 能。快速操作流程: 快速操作流程: 手动建模: 手动建模:为了让您快速了解三维算量 2006 软件的操作流程,下面我们通过几个简单的构件,带 领大家快速了解手动建模与算量的工作流程。 手动建模算量一般分为七个步骤: 一、新建工程――二、算量选项设置――三、绘制轴网――四、定义编号――五、布 置构件――六、汇总计算――七、查看报表 下面按步骤分别进行讲解。1 第一步,新建工程。点击工程菜单下的新建按钮,弹出新建工程文件对话框,输入该 工程的名称,点击打开按钮,进入工程设置对话框设置工程的各种属性。首先在选择清单输 出模式与计算依据的名称。如果需要计算钢筋工程量,在应用范围中勾选钢筋即可。点击下 一步,进入楼层设置页面,点击添加按钮或按键盘上的向下键快速新建楼层,修改楼层名称 与层高,输入正负零距室外地面高。完成楼层设置后,点击下一步,设置工程特征。下一步 进入标书封面,这里的信息可以不填,点击下一步,选择钢筋标准名称,点击完成按钮,工 程便建立好了。 第二步,算量选项设置。 “算量选项”是三维算量 2006 的核心部分。点击工具菜单下 的算量选项按钮,弹出算量选项对话框。 “算量选项”为您提供四项服务:工程量输出设置、计算规则设置、构件颜色设置和属 性显示设置。 其中工程量输出和计算规则是与工程量计算息息相关的内容。 工程量输出用于 设置程序在什么计量模式下,输出构件的哪些工程量内容,如:体积、面积、长度等等。计 算规则用于程序对构件进行计算分析时, 应用什么方式对构件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处理的设 置。 计算规则分为清单规则与定额规则, 软件默认根据国标清单规范与各地定额计算规则设 置,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可以不进行设置。 第三步,绘制轴网。绘制轴网是建立工程模型的首要工作。点击轴网菜单下的绘制轴 网按钮,进入绘制轴网对话框,根据图纸输入开间与进深数据,点击确定,将轴网放置到图 面上,轴网便绘制好了。通过组合轴网,可以绘制出复杂的轴网。 下面进入第四步工作,定义构件编号。点击构件菜单中的定义编号按钮,进入定义编 号对话框,以独立基础为例,新建一个独基编号,独基编号下还包含垫层、砖模、坑槽这三 个附带构件。 首先在独基属性中指定独基的属性类型和基础名称, 在右边的参数窗口中录入 截面参数。继续完成施工属性、钢筋属性的设置后,接下来定义独基的做法,切换到做法页 面,在清单项目中查找到独基的清单项,在清单编码上双击鼠标左键,独基的一条清单项目 便挂好了。再点击定额子目按钮,查找到独基的定额子目,同样用双击鼠标左键的方法将定 额子目录入到清单下方。 这样, 独基的做法就定义好了。 以同样的方法定义独基垫层、 砖模、 坑槽的属性与做法。 第五步流程是布置构件。点击基础菜单下的独基布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点 选交点布置的方式, 按照图纸将独基放置到轴网交点上。 也可以用窗选轴网交点布置方法快 速在多个轴网交点上布置独基,点击右键,即退出独基布置命令。 其他构件如条基、柱、梁、墙等,也和独立基础一样,只需要完成两步工作:定义构 件编号、布置构件,就可以完成一个楼层中所有构件的绘制。 现在进入第六步算量工作:汇总计算。点击报表菜单中的分析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 中选择要统计的楼层与构件类型,勾选分析后执行统计,点击确定按钮,软件便进入汇总计 算进程,计算完后弹出统计结果查看界面,在这里可以查看清单统计结果。从统计结果界面 可以直接进入最后一步算量流程:查看报表。 点击工具栏上的查看报表按钮,进入报表打印界面,在左边选择要查看的报表名称, 右边是报表的预览窗口, 可以查看报表数据。 选中合适的报表, 点击报表菜单中的打印按钮, 就可以将报表输出到打印机了。还可以将报表另存为 EXCEL 数据。 至此,一个工程的算量工作就全部完成了,熟悉以上七个步骤,就基本上可以完成算 量工作了。识别建模除了手动建模外,三维算量 2006 软件还具有强大的电子图识别功能,通过对设计院电2 子图的识别来完成算量模型的建立。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工程的识别建模带领大家快速了解 识别建模的工作流程。 识别建模一般分为四个步骤: 一、导入设计图――二、对齐设计图――三、识别构件――四、清空设计图 第一步,导入设计图。在软件中,构件的识别一般遵循轴网――柱――梁――墙的顺 序。而设计院的电子图也分为柱平面结构图、梁平面结构图等,因此我们在导入电子图时也 应按照这个顺序导入。 点击识别菜单下的设计导入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找到一层柱平面结构图,点击打 开按钮,电子图档就导入到软件中了。 由于这张图是第一张导入的设计图,因此无须进行对齐。 下面进入第三步操作:识别构件。在识别构件之前,首先要进行轴网的识别。点击识 别菜单下的识别轴网按钮, 弹出识别对话框后用鼠标选择轴网与轴网标注, 单击鼠标右键确 认选择,点击识别对话框中的自动识别按钮,轴网与轴网标注就识别出来了。 接下来是柱子的识别。点击识别菜单下的识别柱体按钮,按命令行提示用鼠标选择柱 子边线,点击鼠标右键确认选择,这时柱子的图层信息就显示在识别对话框中。点击对话框 中的展开按钮,可以看到柱体识别的设置选项,用于设置识别柱子的材料、柱高等等。软件 提供了 3 种识别柱的方法:自动识别、窗选识别和点选识别。如果该图上所有的柱子都采用 相同的混凝土标号,则使用自动识别的方式,可以一次性完成一层所有柱子的识别。如果有 混凝土标号不同的柱子,我们可以分批识别。首先在设置项中设置材料类型,接着选择点选 识别按钮,在符合条件的柱子内部点击一点,柱子就识别出来了。如果相同类型的柱子位置 相邻,可以用框选识别的方式,一次框选多个柱子进行识别。遇到材料类型不同的柱子时, 先在设置项中修改材料,再继续识剩下的柱子。用同样的步骤完成所有柱子的识别。 识别完轴网与柱子,一层柱平面结构图就识别完了。为了更好的对下一张设计图进行 识别,需要执行第四个步骤:清空设计图。点击识别菜单下的清空设计按钮,将原设计图清 除。 接下来是梁的识别。先导入梁平面结构图。导入后必须将梁平面结构图与前面识别的 柱平面图对齐。点击修改菜单下的移动命令,选中梁平面图,点击鼠标右键确认,再选择 1 轴与 A 轴的交点作为基点,移动鼠标,选择柱平面图上的 1 轴与 A 轴的交点,梁平面图就 与柱平面图对齐了。 完成对齐工作就可以识别梁了。点击识别菜单下的识别梁体按钮,选择梁线,点击鼠 标右键确认,梁的图层信息就显示在对话框中了。与柱识别类似,梁识别也有设置选项。软 件也提供了 3 种识别梁的方式,可以自动识别,也可以手动选择梁进行识别。这里用自动识 别的方式,将梁识别出来。可以看到,识别出来的梁变成了蓝色,且集中标注文字变成了黄 色。 墙的识别比较特殊。因为墙上还有门窗洞口等依附构件,所以在识别墙时,要同时完 成门窗的识别。 在软件中,识别门窗之前必须先识别门窗表信息。 导入门窗表电子图档。点击识别菜单中的识别窗表按钮,框选整个表格,单击鼠标右 键确认,在弹出的门窗表识别对话框中设置表头对应关系,点击转化,再点击保存按钮,门 窗表就识别好了。下面便可以进行墙与门窗的识别。 接着导入建筑一层平面图,注意应先使用移动命令将新导入的图档与已识别过的设计 图对齐。 点击识别菜单下的识别墙体按钮,先选择按命令行提示选择门窗线与门窗文字,点击 鼠标右键确认, 再选择墙线, 点击鼠标右键确认, 此时对话框中已经显示了门窗与墙的图层,3 点击自动识别按钮, 墙及墙上的门窗就自动识别出来了。 如果发现识别错误或漏识别的部分, 可以利用修改菜单中的删除功能删除错误识别的构件, 再用手动布置的方法将构件布置到图 上。 至此已经将轴网、柱、梁、墙、门窗识别完毕。可以进入定义编号界面,修改编号定 义并给编号挂接清单做法。 最后汇总计算、 查看报表, 这些步骤与手动布置建模的过程一样, 请参照手动建模说明。布置钢筋下面讲解如何利用三维算量 2006 专业版软件计算钢筋工程量。 要计算钢筋工程量,首先必须在工程设置的计量模式中,勾选应用范围中的钢筋,并在 钢筋标准中选择适用的钢筋标准。 然后需要设置钢筋选项。 点击钢筋菜单中的钢筋选项按钮, 钢筋选项主要用于钢筋布置、识别和计算过程中的初始化设置。它分为几个板块,基本设置 是系统对钢筋设置、附加钢筋、搭接长度等的默认设置,系统已按照规则设置好,没有特殊 情况可以不进行修改。最小锚固长度、保护层厚度等也是如此。钢筋缺省是用户在布置钢筋 时,系统默认给构件布置的钢筋。 设置好钢筋选项后,下面以柱、梁、板的钢筋为例讲介绍一下钢筋布置的工作流程。 点击钢筋菜单下的柱筋布置按钮,选择缺省钢筋,在图面上选择一个柱子,点击鼠标 右键确认,柱子的缺省钢筋描述就显示在钢筋布置对话框中,按照图纸要求修改钢筋描述, 点击布置按钮,钢筋就布置到柱子上了,在软件中,钢筋布置遵循同编号原则,即只要选择 任意一个构件布置钢筋,其他与之相同编号的构件也会自动布置上钢筋。接下来是梁钢筋。 点击梁筋布置按钮,同样按缺省钢筋方式,选择梁,点击鼠标右键确认,软件提供的缺省梁 钢筋就显示在布置对话框中了。 梁的钢筋描述按平法规则显示, 在这里按图纸要求修改钢筋 描述后,点击布置按钮,钢筋就布置到梁上了。梁筋同样是遵循同编号布置原则。 点击板钢筋布置按钮,首先在板布置对话框中设置板底筋的描述,设置好后在板上画 出板底筋的起点与终点,再指定板底筋分布范围的起点和终点,板底筋就布置好了。再切换 到板面筋, 修改板面筋描述与分布筋描述, 在软件中, 板面筋与板负筋都称为板面筋。 因此, 如果布置的是板负筋,可以指定负筋的外挑长度。设置好后用与板底筋布置类似的方法,在 板上点取板面筋的起点与布置方向, 再点取板面筋分布范围的起点和终点, 板面筋与分布筋 就一起布置到板上了。如此反复操作,完成其他楼板钢筋的布置。 在软件中,柱筋布置功能还可以用于布置暗柱、构造柱与飘窗的钢筋。而其他钢筋布 置功能可以适用于除了柱类构件、梁、条基、板、筏板之外的所有构件的钢筋布置。 布置完钢筋后,点击报表菜单下的分析按钮,勾选分析后执行统计,选择所有的钢筋 类型,点击确定按钮,稍等片刻,软件统计完后弹出统计结果界面,在这里可以查看到钢筋 统计结果。点击查看报表按钮,可以进入报表打印界面查看和打印需要的钢筋报表。识别钢筋在识别完构件后,电子图上一般还含有钢筋的信息,例如柱表、梁钢筋标注等。因此 在识别完构件后, 可以利用电子图档上的钢筋信息完成钢筋的识别。 钢筋的识别一般遵循两 个步骤:一、钢筋描述转换――二、识别钢筋。 下面以柱筋、梁筋、板筋的识别为例介绍一下钢筋识别的工作流程。 柱子钢筋的识别一般通过识别柱表来实现。在识别钢筋之前,必须先将钢筋描述文字4 转换成软件可以识别的文字。 点击识别菜单下的描述转换按钮, 选择柱表中的钢筋描述文字, 点击转换,钢筋描述就转换成软件可以识别的文字了。 点击识别菜单下的识别柱筋按钮,框选柱表,点击鼠标右键确认,柱表里的钢筋信息 就识别到对话框中了,在识别出的表中指定钢筋名称,点击布置按钮,柱表中的钢筋就布置 到柱子上了。 下面是梁筋的识别。导入梁平面结构图,将梁识别出来后,可以利用梁上的钢筋平法 标注识别梁钢筋。同样先进行钢筋描述转换,然后点击识别梁筋按钮,在软件中,梁筋识别 与梁筋布置共用一个功能对话框。 选择单梁识别方式, 用鼠标框选梁线, 点击鼠标右键确认, 梁的钢筋信息就按平法规则显示在对话框中了。 修改识别错误的梁钢筋信息, 点击布置按钮, 梁钢筋就布置好了,布置的梁钢筋仍然采用平法标注的方式显示。 识别板钢筋需要导入楼面结构平面图。图上画有板筋线及板筋描述。利用这些信息识 别板筋。首先转换钢筋描述。然后点击识别菜单中的识别板筋按钮,弹出板筋布置对话框。 软件提供按板筋线识别板筋的方式。对于板底筋的识别,只需选择图面上的钢筋线,点击鼠 标右键确认,再指定板筋的分布长度,板底筋就识别好了。如果是识别带分布钢筋的板面筋 或负筋,需要先在对话框中指定默认的分布筋描述。再选择图面上的板筋线,点击鼠标右键 确认后指定分布长度,板负筋与分布筋就同时识别出来了。如此重复操作,识别完所有的板 钢筋。 识别完钢筋后,点击报表菜单下的分析按钮,勾选分析后执行统计,选择所有的钢筋 类型,点击确定按钮,稍等片刻,软件统计完后弹出统计结果界面,在这里可以查看到钢筋 统计结果。点击查看报表按钮,可以进入报表打印界面查看和打印需要的钢筋报表。一、工程菜单新建: 新建:使用三维算量 2006 进行算量工作的第一步是新建一个工程。新建工程有两种途径,第 一种是在软件启动时弹出的欢迎对话框中, 点击新建工程按钮, 即可弹出新建工程文件对话 框,输入该工程的名称,例如输入清华斯维尔办公楼,然后指定工程的存储路径。软件默认 将新建的工程存储在软件安装路径中的 USER 文件夹中。点击打开按钮,工程就新建好了。 第二种新建工程的途径是通过点击工程菜单中的新建按钮实现, 操作方法与第一种方法 类似,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三维算量 2006 软件中,每新建一个工程,软件都会以输入的工 程名称生成一个同名的文件夹, 用于存放该工程的所有文件, 每个工程文件夹中都有一个与 工程同名的数据库文件,后缀名为 mdb;以及存储图形信息的图形文件,后缀名为 dwg,它 们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工程。打开: 打开:下面介绍一下在软件中打开工程的方法。 在软件启动的欢迎对话框中, 记录了最近几次 打开的工程,我们可以通过直接双击工程的名称打开工程。如果记录中没有要打开的工程,5 可以点击工程菜单中的打开按钮,软件首先会提示是否保存当前工程,点击是,则进入打开 工程对话框。我们需要找到工程文件夹中的 mdb 数据库文件,才能打开工程。例如我们找 到清华斯维尔办公楼.mdb 文件,选中后点击打开按钮,就可以将工程打开到软件中了。如 果在欢迎对话框中选择取消,软件会默认打开 sware 工程,这个工程是软件自带的。工程设置: 工程设置:新建工程后, 软件将自动打开工程设置对话框。 也可以通过文件菜单下的工程设置选项 进入。我们将在这里设置工程的各种相关属性。 首先是计量模式的设置。 工程名称默认为新建工程时设置的工程名称。 输出模式是指您需要按哪种模式输出计算结果。这里有 3 种模式:清单模式、定额模式 和实物量模式。 随着我国工程量清单的发布与实施,工程量的计算模式逐渐由定额模式转变为清单模 式。在清单模式下,工程量的输出分招标方与投标方,在下拉框中可以选择。选择清单模式 时,需要在计算依据中选择合适的清单名称和定额名称。 当选择定额模式时,只需选择相应的定额名称即可。 如果您不想套清单或定额,但也要输出工程量,则可使用软件提供的第 3 种模式:实物 量模式。在使用这种模式时,需要选择按清单计算规则计算还是按定额计算规则计算,同时 需要选择相应的清单或定额名称。 三维算量 2006 软件集建筑工程量计算、钢筋工程量计算以及进度管理于一体,只需建 立一个工程, 即可同步完成这 3 项工作。 因此, 在应用范围中, 如果您需要计算钢筋工程量, 则勾选钢筋计算,此时软件提供钢筋标准的设置,如果不勾选钢筋计算,则不会有钢筋标准 设置的页面出现。 当您需要按施工进度中某一时间输出建筑进度工程量时, 勾选进度管理即 可。 我们可以在计算精度中设置工程量的计算精度。软件提供默认值的恢复功能。 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楼层设置页面。 三维算量软件是通过“三维建模”的形式来建立工程模型,生成预算图。但在实际操作过 程中,用户只是绘制二维平面图形,三维图形是由软件自动生成。也就是说,对于预算图中 的每个图形,其平面上的尺寸可以通过用户的相关定义获得,例如截面信息;而立面上的高 度信息,系统将自动赋予。这个立面信息就是通过“楼层设置”来获得的。因此,用户在进行预算图绘制之前,必须进行有关楼层设置。 楼层设置包括“楼层名称”、“层底标高”、“层高”、 “标准层数”、 “层接头数量”和“楼层文件” 等方面的内容。软件默认给出了两个初始楼层:基础层和首层。这里必须注意的是,首层是系统 层,该层不允许删除或重命名。如果需要添加楼层,只需点击添加按钮,软件就会在首层后边添 加第 2 层。也可以使用键盘上的向下键来增加楼层。插入楼层与删除楼层的操作都很简单,这里 就不详细介绍了。 除了首层外,其他楼层的名称都可以修改,也可以在下拉选项中选择。 “层底标高”栏的标高数据,只需要设置首层的层底标高即可,其它各层的层底标高由软件自 动根据上一楼层的层高计算获得。一般建筑物都有建筑标高与结构标高之分,在这里, “层高” 中最好输入建筑的结构高度。 “层接头数量”是指该楼层中,竖向钢筋的接头数量。该接头数量的设置只针对绑扎接头。 如果该层需要算接头,则输入接头的数量。例如将第 2 层的层接头数量改为 1,即表示在该层设 一个接头。6 对于结构与做法都相同的标准层,软件提供了便捷的输入方法,即录入标准层数。例如第 3~5 层为标准层,只需在标准层数中录入 3,再将楼层名称改为第 3~5 层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 是,标准层的层接头数量要填入这些标准层内的接头总数。例如,这 3 个标准层每层都要设一个 接头,则层接头数量应填入 3。 对于 “楼层文件”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 , 三维算量 2006 采用分楼层存储建筑图形信息的方法, 将每个楼层上的图形信息分别保存在不同的 dwg 图形文件中。因此,每建立一个新的楼层,软 件就会自动生成该楼层的图形文件,这个文件的名称就显示在“楼层文件”中。 正负零距室外地面高指的是室外地坪与正负零标高之间的距离。 超高设置用于设置柱、梁、板、墙的标准高度,按计算规则设置即可。设置好楼层后,点击下一步,进入工程特征设置页面,这里只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输 入即可。 下一步是标书封面的设置,标书封面信息与工程量计算没有关系,可填可不填。最后要完成钢筋标准的设置。点击下一步。这里只要按实际工程要求选择即可。如果在计量 模式中没有选择计算钢筋工程量,就不会有钢筋标准设置页面。 点击完成按钮,新建工程的初始设置工作便结束了。二、轴网菜单绘制轴网: 绘制轴网:建立工程预算模型的第一步是绘制轴网。 选择轴网菜单下的绘制轴网命令,进入绘制轴网界面。软件提供了 2 种轴网:直线轴网和圆 弧轴网。 选直线轴网选项进入直线轴网的绘制。 绘制轴网要用到开间和进深两个概念。 开间是纵向轴 线之间的距离,进深是横向轴线之间的距离。在这里,我们只需将实际工程中的数据输入到上下 开间和左右进深中, 软件便会自动根据轴距对上下开间和左右进深进行轴号排序。 在绘制轴网时, 我们经常会遇到轴距相等且轴线相邻的轴网, 这时可以使用软件提供的开间数或进深数来快速绘 制。例如,选择下开间,开间数选择 4,开间距为 3600,点击追加,右边的预览窗口立刻显示出 增加的 4 个开间及其轴号,您可以通过预览窗口来检查轴网的正确性。再添加左进深,这样直线 轴网就绘制完成了。 改起始编号用于更改轴网的起始编号,其他轴号会自动排序。 如果要绘制斜轴网或者斜交轴网,则需要修改相应的角度值。录入角度值时应注意,逆时针 旋转为正值,顺时针旋转为负值。 轴网确认无误后,点击确定,便可以将轴网放置到图上了。 圆弧轴网的建立与直线轴网类似。选择圆弧轴网选项进入圆弧轴网的绘制。在这里,开间用 圆心角来建立,即相邻轴线之间的夹角。进深指的是相邻圆弧轴网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修改轴 网的旋转方向和起始半径。起始半径指的是最小圆弧轴网的半径。 软件具有自动保存轴网绘制历史记录的功能。 我们可以通过调用历史轴网来快速建立新的轴 网。只需在历史记录中选择图形中已经存在的某个轴网,等轴网的相关数据调出到窗口中后,再 进行修改即可完成新轴网的建立。7 修改轴网: 修改轴网:对于已经布置到图上的轴网,我们还可以再次进行修改。选择轴网菜单下的修改轴网命令, 此时光标变成选择状态,点选要修改的轴网,在弹出的轴网编辑对话框中,我们只需在轴网原有 的数据上进行修改,例如修改最后一个开间矩为 1000,修改完后点击确定,修改结果便会直接 反映到图上。编辑轴号: 编辑轴号:下面介绍一下软件提供的各种轴号编辑功能。自排轴号自排轴号用于修改单根轴线的轴号,并自动以递增顺序重排后面的轴号。我们来举个例子。 运行轴网菜单中的自排轴号命令,此时光标变成选择状态,用光标选择预修改的轴线,例如选择 2 号轴线,请看命令行,这里提示输入新的编号,我们输入 3,回车。现在大家看看图面上的轴 网显示,原来的 2 号轴线的轴号已经变成了 3,而后面的轴线的轴号已以 3 为起始值自动进行了 排序。选排轴号接着我们讲解一下选排轴号命令。该功能的操作与自排轴号类似,但区别在于,选排轴号可 以用于选择多根轴线修改轴号, 且只在选择范围内按照选取的先后顺序来排序, 范围之外的轴号 不变。选择选排轴号命令,用光标选择选择 4、5、6 号轴线,点击鼠标右键确认选择,下面请看 命令行提示:请输入新的起始编号。我们输入 7,回车。您发现了吗,原来的 4、5、6 轴号已经 变成了 7、8、9。如果是修改单根轴线的轴号,同样可以使用选排轴号命令,例如选中轴线 7, 改轴号为 1/3,其他轴号不会发生变化。轴号变位在我们绘制轴网时,系统默认的是在左下两侧标注轴号,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能需要给 轴网两端标注轴号, 或者是个别轴号需要标注在右侧或上端。 此时就要用到轴号变位功能对轴网 进行后期编辑。运行轴号变位命令后,选择要修改的轴线,点击右键确认,软件会弹出一个选择 提示框,您只需要在其中选择你需要的位置,就可以按照这个位置来改变轴号的位置了。删除轴号对于不想标注的轴线,可以用删除轴号功能,选择轴线即可。8 轴号刷新当您要在某一个轴网区域布置构件, 而又因轴网被放大而看不见轴号时, 可以使用轴号刷新 功能显示轴号,这样就可以方便的定位了。绘制辅轴: 绘制辅轴:下面我们进行绘制辅轴的讲解。 在布置构件过程中, 我们经常会遇到偏移轴线一定距离的构 件,例如卫生间的隔断墙等。为了精确定位,我们需要绘制辅轴。点击轴网菜单下的绘制辅轴命 令,操作比较简单,与 CAD 中的绘制多义线类似,先用鼠标左键选取第一点,拖动鼠标,再选 取第二点,右键确认后,在命令行输入辅轴编号,也可以不输入,回车确认,一条辅轴便绘制出 来了。弧形辅轴: 弧形辅轴:点击轴网菜单下的弧形辅轴命令,选择参考圆弧轴线,此时我们可以看到,在圆弧范围内, 随着鼠标的拖动,一条弧线也在移动,且鼠标离圆心越近,弧线越短,这就是我们将要绘制的辅 轴。我们可以在图面上选取一点定位,也可以在命令行输入一个确切的圆弧半径,这里我们在图 面上选取一点。下面我们需要输入该辅轴的编号,系统会默认给出一个辅轴编号,直接回车则取 系统编号作为轴号;如果不想标注,按键盘上的 ESC 键退出即可。平行辅轴: 平行辅轴:平行辅轴用于绘制直线轴网的平行辅轴。点击轴网菜单下的平行辅轴命令,选择参考轴线, 接着指定辅轴的偏移方向,这里我们选择向右偏移,用鼠标左键在参考轴线右边点击一点即可。 现在命令行提示输入偏移距离,我们输入 1000,表示向右偏移一米,回车确认。下面我们需要 输入该辅轴的编号,系统会默认给出一个辅轴编号,直接回车则取系统编号作为轴号;如果想自 定义,可以在命令行输入轴号;如果不想标注,按 ESC 键退出即可。转角辅轴: 转角辅轴:转角辅轴用于绘制弧形轴网的直线辅轴, 即进深方向的辅轴。 点击轴网菜单下的转角辅轴命 令,选择参考轴线,此时软件自动找到圆心作为辅轴旋转的基点,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鼠 标移动时, 一条以圆心为基点的直线也在旋转, 我们可以直接在图面上点取一点以确认辅轴的方 向,但一般都是通过输入旋转角度的方式来精确定位。因此,我们在命令行输入一个旋转角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旋转角度是指穿过基点的辅轴与 X 轴的夹角,逆时针旋转为正,顺时针 旋转为负。我们输入 75,回车确认,按提示输入编号便完成了转角辅轴的绘制。9 选线成轴: 选线成轴:选线成轴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的轴网识别功能,它可以将用 CAD 命令绘制的普通直线、 弧线、或圆识别成轴网。我们先来用 CAD 命令绘制一条普通直线,再选择轴网菜单下的选 线成轴命令,用鼠标左键选取绘制好的直线,在命令行输入轴号即可。三、构件菜单:定义编号: 定义编号:三维算量 2006 软件把每一个建筑图元称之为一个构件,因此在软件中,构件是建筑物 最基本的单元。在绘制构件之前,我们必须先对构件进行编号的定义。定义编号功能就是用 于定义构件的编号,且统一管理工程中所有的构件编号。在讲解定义编号功能之前,这里需 要说明一点: 软件遵循构件同编号原则, 它的含义是相同编号的构件具有相同的截面尺寸与 施工属性。因此,我们在定义编号时,也应遵循同编号原则。 点击构件菜单中的定义编号命令,就可以调出定义编号界面。 界面的上部是工具栏,在这里,您可以新建、删除或复制构件的编号。左边是一个构件 编号树, 本工程的所有构件编号都在这里管理。 您还可以通过上边的楼层切换功能对不同楼 层的构件编号统一进行管理。中间部分是属性编辑页,您可以在这里进行编号属性的定义。 如果您在工程设置中选取了清单或定额计量模式, 您还可以看到做法编辑页, 它用于编号做 法的定义。在属性页面中,最右边的绿色区域是构件预览窗口,在这里可以看到构件的形状 示意图以及构件的各种几何参数对应的实际位置。 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定义编号界面中各功能的使用。工具栏介绍: 工具栏介绍:我们先介绍一下工具栏中的相关功能: 首先是新建。先选中某一种构件类型,例如选择柱,然后选择新建按钮,软件就在柱下 建立了一个编号。 删除编号的操作非常简单,只需选中构件编号后,点击删除按钮即可。如果要把一个构 件类型中所有的编号都删除,可以选中构件类型节点,再点击删除按钮。 工具栏中的复制功能用于复制不同楼层的构件编号。对于一栋多层的建筑物而言,其各 层的构件编号实际上大部分都是类似甚至相同的,只有个别编号需要重新定义。因此,利用 复制功能就可以轻松的利用其他楼层的编号定义来完成本楼层编号的定义,避免重复工作。 首先切换到目标楼层,我们将在这一层上将其他楼层的编号复制过来。点击复制按钮,调出 编号复制对话框。在这里,源楼层指的是我们要复制的编号所在的楼层, ;例如我们要从首 层复制编号,这里就选择首层。目标楼层就指定为当前楼层。右边的编号列表列出源楼层所 有的构件编号,在编号前面的选项框中打勾则表示要复制该编号。 左边的冲突选项主要用于处理遇到构件编号相同的情况。 如果目标楼层中已经有与源楼10 层相同编号的构件,则需要分以下几种情况处理: 新建:即在目标楼层新建一个编号。 忽略:即不复制相同的编号。 覆盖:即用源楼层的编号覆盖目标楼层的相同编号 复制内容包括做法与进度,不需要复制的内容,把选项勾去掉即可。 设置完毕后,点击确定,编号便复制过来了。 工具栏上的排序按钮提供按编号名称或创建顺序排序的选项,操作很简单,这里就不介 绍了。属性定义: 属性定义: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编号的属性定义。 从左边的编号树我们可以看到,编号树最多有 4 级节点,软件对每一级节点都提供了属 性设置,且各级节点之间的属性具有继承性,即子节点会自动继承其父级节点的属性,父级 节点的属性称为公共属性。在编号树中,一级节点的属性设置是针对当前楼层的公共属性, 所有一级节点的属性都是一样的。 修改其中一个一级节点的属性, 其他的一级节点也会发生 相应的属性修改。 例如在结构的属性中, 修改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0, 则其他的建筑、 装饰、 基础等一级节点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也变成了 C20。 一级节点中的属性将作用于它的所有子节 点。我们看一下结构中的柱节点,相信您已经看出,柱节点的属性定义与结构的基本相同, 只是属性值的字体颜色变成了兰色。 这些属性值就是直接从结构的属性中取过来的。 标志成 兰色是表明这些属性值是继承自其父级节点的公共属性。 如果我们修改其中的属性, 例如将 砼强度等级改为 C25,该属性值就变成黑色,表示这个属性值与父级节点不同,是属于该节 点自己的属性,不会作用于其他同级节点。 对于具体的每一个编号, 它的属性一般由 6 部分组成: 物理属性、 几何属性、 施工属性、 其他属性以及钢筋属性和截面参数。 物理属性一般包含构件编号、属性类型、构件名称与截面形状等等内容。这部分是构件 的重要特征。 几何属性包含构件的非截面尺寸设置。 施工属性是与构件相关的一些材料属性与施工办法的设置, 这部分内容的设置不影响工 程量计算, 但软件会根据这部分的内容生成构件清单的项目特征, 或以此作为换算的判断条 件。 其他属性部分是软件提供给用户的自定义属性。 钢筋属性部分的内容钢筋计算相关的一些设置。 参数录入窗口是对编号截面尺寸的设置,在这里我们可以输入截宽截高等尺寸信息。 所有的属性与参数均按实际工程中的信息填写即可。 在填写参数的同时,我们可以参照参数下方的构件幻灯片,避免填写错误。将鼠标点到 幻灯片中,还可以通过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图片,滚动鼠标滚轴放大缩小图片。做法定义: 做法定义: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如何定义编号的做法。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工程设置中, 您选择了清单或定额计量模式, 则在属性页面旁还有一个做法页面。 如果在工程设置中选择 了实物量模式,则不会有做法页面显示。11 定义做法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相关的清单或定额信息 2、工程量计算式 3、设定换算条件 下面我们用墙的清单做法为例,详细讲解做法的定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清单项目的录入。 在清单项目中,可以通过清单章节、清单编码或名称来查找清单项,例如我们找到现浇 混凝土墙章节, 右边便会列出墙的项目编码和项目名称, 如果我们要定义的是直形墙的做法, 就在直形墙的项目编码上双击鼠标左键,清单项就录入到做法里了。 接下来查看一下清单项所用的工程量计算式是否是您所需要的,如果不是,则需要进入 第 2 步工作:编辑工程量计算式。点击工程量计算式输入框,会出现一个下拉按钮,点击它 便可以进入计算式编辑框。 这里显示的是与工程量相关的各种属性代号。 兰色的属性部分是 系统内部定义好的工程量组合式, 是已经按各地的计算规则定义好了的。 黑色部分的内容是 构件的各项属性,如果您不想用组合式,就可以用这些属性来编辑计算式。可供选择的还有 各种中间量, 切换到中间量页面, 页面中显示的内容是可供你选择用来进行组合工程量的一 些特殊量。您只需在合适的工程量代号上双击,工程量代号会自动录入到计算式中,您还可 以用简单的加减乘除将多个工程量代号组合起来。设置完后点击确定就可以了。 定义完清单的计算式后,我们来看一下清单的项目特征。进入项目特征页面,在这里, 每个项目特征都对应着一个特征变量输入框, 我们就是在这里录入特征内容。 如果该输入框 为灰色,则表示这个项目特征是由软件自动从属性中获取相关的数据,不可编辑。归并条件 是指清单工程量的归并条件。软件会自动根据项目特征来判定。 下一步工作是套定额。与挂接清单类似,我们可以通过查询定额子目的方法录入定额。 在定额子目窗口的左下角可以切换专业。录入定额后,如果您需要编辑计算式,可以进入计 算式编辑框。定额的计算式编辑框与清单的不同,虽然左边的内容基本一致,但右边多了个 换算窗口。这便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定义做法的第 3 个内容:设置换算条件。 我们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以下种种情况: 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与定额附带的 材料不相同,需要进行材料替换,例如由 C20 的混凝土换成 C30 的混凝土;构件超高时需 要进行人工降效系数调整; 相同类型的构件需要按不同的截面尺寸套用不同的定额等等。 这 就涉及到材料换算、系数换算与按一定条件归并工程量的问题。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这些 不都是与造价有关的问题么,与算量有什么关系。其实如果算量软件在统计构件工程量时, 就考虑到材料换算、系数换算与条件分类统计,那么当统计结果导入到计价软件中时,您就 不需要再重复这些工作了,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刚才我们所讲到的换算设置,便是让软件 自动帮您完成这些工作。 三维算量 2006 软件已按各地区的计算规则提供换算条件。在没有特殊需求的情况下, 您选择需要的换算条件就可以了, 软件将按您选择的条件分类统计构件的工程量, 并自动完 成换算工作。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 换算设置只在输出定额工程量时有用, 在清单计量模式下没有意义, 因为清单本身已经有归并条件。 设置完计算式及换算条件后,点击确定回到做法定义界面。 工程内容是挂接在清单下的工作内容,您可以选择先挂工作内容,再挂定额子目。选择 时也是在需要的工作内容上双击鼠标左键即可。 您还可以在计算规则页面中查看清单项目的 工程量计算规则。 讲解到这里,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做法定义的基本流程: 录入清单→编辑工程量计算式→录入项目特征→录入定额(或者先录入工程内容)→编12 辑工程量计算式→设置换算条件。 这样对于做法的定义,我们就很清楚了。 在数据窗口的左上方,有两个选项,一个是显示关联,一个是显示所有。当我们选择显 示关联时,数据窗口中只显示当前编号所挂接的做法信息,当我们选择显示所有时,数据窗 口中将显示出所有编号已挂接的做法信息, 且做法前面多了一列多选框。 在我们给新建的编 号挂接做法时, 如果这个编号与前面定义的编号做法一样, 我们可以用显示所有做法的形式 先将所有编号的做法显示出来, 再选择适合当前编号使用的做法, 就可以快速的将做法挂接 到编号下了。 在我们做预算时,不同的工程经常有相同或类似做法的构件编号,可用保存、提取做法 的功能达到工程之间数据共享的目的。 比如当前工程的墙与工程 2 的墙拥有相同的做法,首先在工程 1 里将墙的做法保存。点 击做法下的保存做法按钮,弹出保存做法对话框,在“做法名称”栏内给要保存的做法定义 一个名称,例如输入直形墙,点击确定即保存成功。接下来我们打开工程 2,在定义编号界 面中选中墙,点击做法下的提取做法按钮,在弹出的提取做法对话框中选择直形墙,点击确 定,这样,直形墙的做法就很快的从工程 1 复制到工程 2 中了。 历史记录功能用于动态记录您挂接过的清单与定额信息。 最后,让我们重新整理一下定义编号的工作流程: 新建编号→修改编号属性→定义编号做法 通过这个工作流程,您便可以轻松的完成整个工程的编号定义。构件管理: 未完成) (未完成 构件管理: 未完成) ( 零星量计算: 零星量计算:下面我们进行零星量计算的讲解。在实际工程中,用户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容易用图形 进行布置和计算的构件, 针对这个问题, 软件提供了零星量计算功能, 统一处理零星工程量。 点击构件菜单下的构件管理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我们可以看到零星量计算的录 入窗口。窗口由两部分组成,上面的部分是做法录入窗口,下面的部分是计算表达式编辑窗 口。 首先我们要选择在哪一个楼层上编辑零星量。接着需要在下做法窗口中录入清单项目。 将光标点到编号输入框中,框中会出现一个下拉按钮,单击下拉按钮,可以弹出清单定额选 择窗口。在这里,我们查找到相应的清单与定额,通过双击子目的方式,分别录入到做法窗 口中。 录入完做法后关闭选择窗口, 返回零星量界面。 下一步工作是编辑清单的计算表达式。 我们先在构件编号中输入一个编号,以作为工程量统计的归并条件。接着在工程量计 算式中录入表达式。在录入表达式时,我们可以使用窗口上方的工具栏辅助录入。工具栏的 中间部分是一些常用的运算符号,使用方法很简单,只需用鼠标点选就可以了。利用这些运 算符号可以组成我们需要的计算表达式。工具栏的左边是软件提供的几种图形数据提取功 能。它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和数字。利用这些功能,我们可以从图面上提取有用的数据信 息。例如我们用鼠标点击“长”按钮,返回到图形界面,命令行提示我们选择图形对象,这 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构件图元,也可以选择一条直线等 CAD 图元,点击鼠标右键确认,软 件就自动取到图形的长度数据并录入到表达式中了。面积、体积和数字的提取也是如此,这 里就不演示了。在计算表达式中,我们还可以加上数据的标注信息,以便查看。标注信息用 中括号括起来即可。例如我们在刚才提取的长度数据后面标注[长度],可以直接在长度数据13 后面手工输入,也可以用软件提供的标注快捷键输入。标注快捷键在工具栏的右边,直接用 鼠标点选,就可以在数据后面加上标注信息。 编辑完计算式后,将鼠标点到别的拷贝楼层: 拷贝楼层:当建筑物各楼层的结构和构件位置相同或相似时, 可以用拷贝楼层命令快速复制构件图 元,减少画图时间。 比如,第 2 层的轴网与首层相同,且外墙、柱子与首层的也基本类似。这时我们就可以 通过拷贝楼层命令,快速的画出第 2 层的轴网、墙体与柱子。 切换楼层到第 2 层,点击构件菜单下的拷贝楼层命令,选择首层为源楼层,目标楼层我 们选择第 2 层。在右边的构件列表中选择轴线与 WQ1,点击确定。轴网和外墙就被复制过 来了。双击墙体,查看墙体属性,可以看到,墙体的高度是同层高,因此,虽然第 2 层与首 层的墙体高度不同,但经过拷贝后,软件已经自动按第 2 层的层高修改墙体高度。 在楼层复制对话框中, 左边的冲突选项主要用于处理遇到构件编号相同的情况。 分以下 4 种情况处理: 1 新建――即在目标楼层新生成一个构件编号。 2 忽略――即不复制相同编号的构件到目标楼层。 3 覆盖――即用源楼层的编号覆盖目标楼层的编号。 4 沿用――即复制过来的构件沿用目标楼层的编号定义。 最后两个选项不好理解,我们来举个例子:例如定义编号中,首层的 KZ1 是圆形柱, 而第 2 层的 KZ1 是矩形柱,两者虽然编号相同但截面形状不同。同时打开首层与第 2 层的 图形进行比对。点击楼层拷贝命令,在编号冲突中选择覆盖方式将首层的 KZ1 复制到第 2 层,复制后,目标楼层原有的 KZ1 也变成了圆形柱;当我们选择沿用方式复制时,情况则 刚好相反, 从源楼层复制过来的圆形柱变成了与目标楼层一样的矩形柱。 这就是覆盖与沿用 这两种编号冲突处理方式的区别。构件查询: 构件查询: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构件查询功能。构件查询用于查询和编辑构件的各种属性及做法。 点击构件菜单中的构件查询按钮,然后用鼠标左键选择要查询的构件,点击右键确认,即可 调出构件查询窗口。或者在构件图元的轮廓线上双击鼠标左键,也可以调出构件查询窗口。 在构件查询中,我们可以查看构件的各种属性。属可以将属性树折叠起来。属性分 6 部分显 示:物理属性、几何属性、施工属性、计算属性、其他属性以及钢筋属性。 展开属性树,在属性中,属性名称分 3 种颜色显示,每种颜色都代表不同的含义:黑色属性 名称的属性值不可更改; 蓝色属性名称的属性值可以更改; 绿色的属性名称所包含的属性值为软 件根据构件的定义分析计算出来的计算结果。 通过修改兰色属性部分的属性值,可以快速的更改构件的属性,例如底高度和高度等等。构 件编号项只能从本楼层中存在的构件编号中选择,不能输入其他编号。 如果要更改黑色显示的属性,例如施工属性,必须到定义编号中修改。构件查询窗口提供了 一个链接按钮,点击窗口左下角的修改编号按钮,就可以直接进入定义编号界面中了,完成相应 的修改后,点击确定,仍然返回构件查询窗口。 构件查询不仅可以用于查看和编辑构件属性, 还可以查看和编辑构件的做法定义。 点击做法14 按钮,如果您在定义编号时已定义了做法,在这里就会显示出来。您可以直接对做法进行编辑, 其编辑方法与定义编号中的做法定义相同。这里就不再详细讲解了。但需要说明一点,在定义编 号中定义的做法是作用于所有同编号的构件的, 而在构件查询中定义的做法, 只作用于当前查询 的构件,其他相同编号的构件仍保留定义编号中的做法。构件筛选: 构件筛选:下面我们来讲解一下构件筛选功能。构件筛选可以根据构件的属性值查找对应的构件集合, 并实现个别属性值的更改。选择构件菜单下的构件筛选功能,调出筛选对话框。 筛选构件按以下步骤操作: 首先选择构件的类型与属性。构件类型按建筑、结构、装饰等类型区分,选择不同的类型将 对应不同的构件,每个构件都包含一系列属性。我们便是用这些属性值的组合作为筛选条件。例 如我们选择结构中的柱构件,在右边选择构件编号,则表示我们要按柱编号查找柱子。取值中显 示出所有构件对应该属性的属性值,在这里,您看到的是所有的柱子编号,选中编号 KZ2,双 击鼠标左键,或点击添加,KZ2 就被选到查找条件中了。 查找条件并不是唯一的, 我们可以按同一类型构件不同属性、 同一类型构件相同属性的不同 属性值、不同类型构件来查找构件。各查找条件之间遵循一定的查找关系排列。 同一类型构件不同属性之间是 AND 关系, 即并且关系。 我们前面已经选择了按柱编号=KZ2 查找柱子,如果我们再选择截面形状,矩形,添加到查找条件中,则查找条件变成了柱 构件编 号==KZ2 AND 柱 截面形状==矩形。这样软件便会自动筛选所有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的 KZ2。 同一类型构件相同属性的不同属性值之间是 OR 关系,即或者关系。例如,选择构件编号 KZ2 为查找条件后,再选择 KZ3,查找条件是柱 构件编号==KZ2 OR 柱 构件编号==KZ3。 查找不同类型构件时,其各查找条件之间是 OR 关系。例如,同时按编号查找墙与柱构件, 其查找条件之间是或者关系。 设定好查找条件后,点击查找,软件便会找到所有符合条件的构件,且找到的构件以虚线显 示。 在构件筛选窗口的最左边, 这里的选项用于控制筛选的作用范围与显示方式。 更改这里的选 项时,我们要注意看图面上的变化。当我们选择全部构件时,我们看到,所有符合条件的构件都 显示成虚线的被选中形式;当我们选择逐个构件时,每次只有一个符合条件的构件显示为虚线。 如果我们选择显示全部,则其他不符合条件的构件也显示在图面上,只是以实体显示,与其他被 筛选的构件区分开。如果选择隐藏其他,则所有不符合条件的构件都被隐藏起来。 亮显实体控制筛选出来的构件是亮显(虚线状态)还是被选择状态。打勾为亮显构件,不打 勾为选中构件。 在查找条件的下方, 有一个替换值输入框, 这里输入的数据用于替换当前选择的构件属性的 属性值。但并不是每一个属性都可以替换更改的。例如构件编号的属性值就无法替换,替换值处 为灰色显示。 而底高度属性就可以在替换值中进行更改。我们可以直接在这里修改构件的高度 等等。编号修改: 编号修改:编号修改功能用于重新修改构件的编号定义。 选择构件菜单下的编号修改, 选择需要修改的 构件, 软件会自动弹出该构件的定义界面, 在这里, 您就可以直接对构件编号的属性进行更改了。15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遵循同编号原则,不管您是对哪个构件进行编号修改,其他与它同编号的构 件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截面修改: 截面修改:下面我们介绍截面修改功能的使用。截面修改功能用于修改梁、圈梁、过梁等条形构件的截 面形状与截面尺寸。前面我们在介绍定义编号时,强调过软件遵循同编号原则,所以对于相同编 号的梁我们无法直接定义不同的截面。 但在实际工程中, 梁、 圈梁、 过梁等条形构件却比较特殊, 它们存在编号相同但某些跨段截面不同的情况。在软件中,我们只能先统一定义一个编号,将构 件全部布置到图上后,再修改其中某些构件的截面。 例如我们修改某一跨矩形梁的截面。 运行构件菜单中的截面修改命令, 弹出截面修改对话框。 按命令行提示, 选择梁, 点击鼠标右键确认, 这跨梁的截面形状与截面尺寸就显示到对话框中了。 我们将这条梁的截面形状改成 L 形,取默认的截面尺寸,点击修改,退出窗口。切换到三维视 图,就可以看到这跨梁修改后的效果。 截面修改不遵循同编号原则, 它只作用于所选择的某个构件, 其他同编号的构件仍保留定义 编号中的截面定义。调整夹点: 调整夹点:调整夹点功能用于修改区域形构件的夹点。 首先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区域形构件和夹点。 区 域形构件是指在某一个面积区域中布置的构件,例如板、房间等。夹点是构件上可以用于调整构 件形状的点。我们任意选中一块板,板的边界上以深兰色方块显示的点就是夹点,我们用鼠标左 键选中夹点,就可以通过拖动夹点更改构件的形状。构件自带的夹点是软件定义好的,如果这些 夹点还不能满足构件调整的需求,就需要用调整夹点功能,来增加构件上的夹点。 选择构件菜单下的调整夹点功能。此时光标变成选择框状态,命令行提示选择区域形构件。 我们以板为例进行讲解。我们需要在板的哪一边增加夹点,就要选择板的哪一条边线。 选择到板边线后,现在需要点取一点作为这条板边线的新夹点。在恰当的位置点取一点,夹 点便定义好了。再次选择板时,会在刚才我们点取的位置上看到夹点。拖动新夹点,板的形状就 随着夹点移动而发生变化。使用调整夹点功能还可以将直形板边变成弧形。选择调整夹点功能, 选择板边,在命令行提示中点击“当前边变类型”按钮,命令行提示输入圆弧的圆心角,这里取 默认值 90 度,点击回车键,板边就调整成弧形了。斜体编辑: 斜体编辑: 平板变斜:平板变斜提供各种坡度斜板的编辑功能。我们可以将绘制好的平板转换成斜板。软件提供 2 种斜板编辑方式:三点定义方式和基线坡度方式。 三点定义方式即通过指定板边界上 3 个点的标高来编辑斜板; 基线坡度方式是通过选取一条板边作为基准线,按照一定坡度角旋转生成斜板。 我们来具体演示一下如何通过这两种方式编辑斜板:16 点击构件菜单下,斜体编辑子菜单中的平板变斜按钮。在命令行提示中,除了提示选取要修 改的板外, 还有一个参数设置按钮, 单击该按钮, 便可以进入斜板编辑方式设置对话框。 在这里, 您可以选择按三点定义方式还是按坡度定义方式编辑斜板。 如果您想在编辑斜板的同时自动调整 板下柱梁,则在调整板下柱梁前打勾。这里我们先看看用三点定义方式编辑斜板的步骤: 点击确定,选取要修改的板,请看命令行提示,选取第 1 个参考点。我们将光标移动到板的 端点附近, 为确保进行编辑的参考点为板上点, 软件会根据鼠标所在位置自动捕捉最近的端点作 为有待选择的参考点,点击鼠标左键便可选取。选取后,命令行提示:请输入新的相对标高,此 时我们可以在命令行输入该点相对于本层楼地面的高度。 除了直接输入标高外, 我们还可以通过 参考其他构件的方法生成该点的标高,软件提供了柱顶高、墙顶高、梁顶高 3 种参考方式。如果 想取消该点的选择, 点击下一点, 即可重新选择第一个参考点。 这里我们输入一个相对标高 6000, 回车表示确认;命令行提示选择第 2 个参考点,只要按第 1 个参考点的操作方法,我们就可以依 次完成剩下两个点的选取了。我们分别设定第 2、第 3 个点的标高为 。设定完后,斜 板便生成了,且原先平板上的板高标识已经变成了斜板坡度标识。 下面,我们演示一下按基线坡度编辑斜板的操作步骤: 首先我们要更改参数设置,选择基线坡度方式,点击确定。选取要编辑的板,此时命令行提 示:在板边线附近点击选取一条边作为基准线,我们只需用光标在板边线附近点取一点,软件自 动查找距输入点最近的板边线作为基准线(即旋转轴)。接下来需要在命令行输入斜板坡度,即平 板绕基准线旋转后的坡度。这里我们输入 0.3,回车确认。如此反复操作,便可完成多个平板到 斜板的编辑转换工作 点击鼠标右键,结束平板变斜命令。平梁变斜: 平梁变斜:平梁变斜提供各种坡度斜梁的编辑功能。我们可以将绘制好的平梁转换成斜梁。软件提供 2 种斜梁编辑方式:起止点标高方式和基点坡度方式。 起止点标高方式是通过设定平梁起点和终点的标高来生成斜梁。 基点坡度方式是通过选取梁上的一个参考点边作为基准点,按照一定坡度角旋转生成斜梁。 点击构件菜单下,斜体编辑子菜单中的平梁变斜按钮。点击命令行中的参数设置按钮,在 弹出来的斜梁编辑参数设置对话框中选择起止点标高方式, 如果需要自动调整梁下柱高, 打勾即 可。点击确定退出,选择要修改的梁,按命令行提示输入第一点相对标高,即相对本层楼地面的 高度,这里我们输入 5850。接下来输入第二点标高,如果不想输入,还可以参考板高与柱高生 成该点标高,直接用鼠标点击命令行上的柱高按钮就可以。回车确认,斜梁就生成了。 我们可以换成基点坡度方式继续编辑其他平梁,首先在参数设置中选择基点坡度方式。然 后选择梁,按命令行提示,鼠标选取参考点或输入“C”转换编辑方式,我们选取梁的端点作为参 考。基点确定后,需要指定梁的坡度,这里取默认值,点击回车键,即完成斜梁编辑。 不论在运行哪一种方式时,都可以在命令行输入字母“C”在两种方式之间来回切换。 如此反复完成多条平梁到斜梁的编辑转换工作。天窗变斜: 天窗变斜:天窗变斜可以将水平板洞编辑成斜板上的斜板洞。 在我们编辑斜板时,原先平板上的板洞,也就是天窗仍然是水平的,这就需要用天窗 变斜功能来编辑。17 点击构件菜单下,斜体编辑子菜单中的天窗变斜按钮。此时命令行提示:选取要修改的板 洞,我们用光标框选板洞边线,板洞边线变成黄色即表示已经选中。选中板洞的同时,命令行提 示:选取参考的斜板,这时我们用光标点选斜板的坡度标识或者是框选板边线,将板选中即完成 了斜板洞的编辑。请注意看板洞内部的标识,它已经由原来的高度标识变成了坡度,且与斜板的 坡度一致。平墙变斜: 平墙变斜:平墙变斜可以将平顶墙编辑成斜顶墙。点击构件菜单下,斜体编辑子菜单中的平墙变斜按钮。按命令行提示,选取要修改的墙; 此时命令行提示输入编辑点距墙起点的距离,在这个状态下,根据鼠标的移动位置,软件会自动 标示出墙上距离鼠标最近的点与墙端点的距离,可直接输入距离或通过鼠标点击来确定编辑点。指定编辑点的位置后,通过调整该点的高度,就可以完成斜墙的编辑。现在我们输入编辑点 的高度,例如输入 4255,回车确认,完成一段墙的编辑。软件自动返回第二步选墙状态,可以继续进行其它墙的编辑。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对斜顶墙的编辑只支持对墙上某一个点处的操作,对同一面墙再进行 第二次编辑时不管选取点与上次的编辑点是否相同,都会自动替换掉上次的编辑点。复制做法: 复制做法:使用复制做法功能可以快速的匹配类似构件的做法。 请大家看图面上的柱子,灰色的柱子是挂接了做法的柱子,蓝色的柱子是无做法的。现在我 们要利用复制做法功能,快速的将灰色柱子的做法复制到蓝色柱子上。 点击构件菜单下的复制做法命令,请大家注意看命令行,这里有个设置按钮,用鼠标左键点 击,软件弹出提示对话框:当目标构件上存在做法时,是覆盖还是追加源构件做法。这里我们选 择“是” ,表示覆盖。 接下来选择源构件,我们选择灰色的柱子。选择完毕后光标旁多了刷子的图标,这表示我们 现在可以将做法刷到其他构件上了。我们选择蓝色的柱子,马上就可以看到,柱子变成了灰色, 表示它已经挂上了做法。 我们还可以继续给其他柱子复制做法, 复制结束后点击鼠标右键即可退 出命令。 现在查询一下刚刚复制过做法的柱子,可以看到,做法已经挂接成功了。删除做法: 删除做法:删除做法功能用于删除编号中的做法或者是恢复成编号中的做法。 例如图面上的 KZ4, 在构件查询中, 这个 KZ4 本身挂接了两条清单, 其中有一条措施清单 , 进入修改编号界面, 在编号定义中, KZ4 编号只有一条矩形柱清单, 即措施清单是图面上的 KZ4 特有的做法。 点击构件菜单下的删除做法命令,选择 KZ4 图元,点击鼠标右键进行确认,软件提示:是 否删除编号中定义的做法?请您现在用鼠标在视频中作出选择。 选择“是”的时候,在构件查询中 KZ4 的做法已经被删除了,而在编号定义中,KZ4 编号 的做法也被删除了。18 选择“否” ,在构件查询中的措施清单被删除,现在该 KZ4 上的做法已经恢复成编号定义中 的做法。四、构件详解基础: 基础: 独基布置: 独基布置:编号定义: 编号定义: 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独立基础的定义与布置。在软件中,基础属于复杂构件,它的定义 方法相对特殊。 点击基础菜单中的独基布置按钮。 如果是初次定义独基, 软件会自动弹出定义编号窗口。 点击新建按钮,一个独立基础单元就建立好了。新建的独基单元还带有三个子节点:垫层、 砖模和坑槽。它们是独基的附带构件,与独基同步建立,但带有单独的属性和做法,需要分 别定义。下面先输入独基的各项属性值。 在独基的物理属性中,构件编号是系统默认给出的,由独基的拼音缩写加序号组成。您 可以根据实际工程的需要重新填写编号。 属性类型标识基础的结构类型,选择不同的属性类型,后面的设置也不同。当选择砼结 构时,施工属性里对应砼的相关属性,最后还要设置基础的钢筋属性。如果选择砌体结构, 施工属性里就变成了砌体的相关属性设置,钢筋属性部分自动取消。这里我们选择砼结构。 基础名称设置独立基础的截面类型。 独立基础种类繁多, 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截面形 状,独立基础就以此命名作为区分。软件提供了多种基础类型,我们只需按实际工程要求在 下拉列表中选择就可以了。这里以三阶矩形独立基础为例。 基础名称一旦确定,关于这种基础的各项截面尺寸参数也就确定了,现在我们需要给 各项参数填入数值。 在填写参数的同时, 我们可以参考参数下方的三阶矩形独立基础幻灯片 上的参数位置,避免填写错误。 物理属性与参数都是与基础的工程量计算息息相关的属性。 施工属性是与基础相关的一些材料属性与施工办法的设置,这部分内容的设置不影响 工程量计算, 但软件会根据这部分的内容生成构件清单的项目特征, 或以此作为换算的判断 条件,所以也需要按实际情况进行填写。 当基础目前的属性类型不能满足用户的计算要求或特征说明要求时, 用户可以自定义 3 个属性,在其他属性中填写即可。 钢筋属性中的内容按工程的实际情况填写即可。这部分的内容影响基础的钢筋计算。 如果在工程设置中选择了清单或定额计量模式,还要给独基定义做法。切换到做法定 义界面,在清单项目中查找到相应的清单章节,用鼠标双击独立基础清单项目,这个独基单 元的清单项就套好了。再通过查询定额子目,给清单项套上相应的混凝土定额。这样就完成 了独立基础的做法定义。 接下来定义垫层、砖模和坑槽的属性和做法,操作方法与独基类似。 定义完后,点击关闭按钮,软件自动打开基础布置对话框,现在可以进入下一步:独19 立基础的布置说明。 布置说明: 布置说明: 我们来介绍一下布置对话框。 对话框最上面是标题栏,这里显示当前布置窗口的名称以及窗口内数字参数的单位。 对话框左上角是编号切换框,可以通过下拉菜单切换基础编号。当基础的定义很多,从 下拉列表中选择不方便时, 可以通过钉住编号列表功能, 将所有的基础编号列在对话框的左 边,您可以直接通过鼠标点选切换编号。在钉住功能旁边的是定义编号按钮,您可以在布置 基础的时候,返回基础定义界面修改基础的属性。小眼睛按钮是示意图开关,可以通过它展 开或关闭示意图,示意图主要显示基础的定位点位置与旋转样式。 在布置对话框中可以设置独立基础定位点的详细信息,例如定位方法,X、Y 轴偏移 距离以及旋转角度等等。按实际情况修改即可,修改的结果可以在示意图中直接预览。 顶标高指的是基础顶的标高,软件默认为正负零标高。底标高指的是基础底的标高, 这里所指的基础底标高不含垫层厚度。 顶标高与底标高的设定主要用于基础的定位, 只能在 两者中选择其一作为定位标准。例如选择顶标高时,底标高为不可编辑状态,表示独基以顶 标高为基准定位。 X 镜像与 Y 镜像按钮用于旋转独基。 软件提供 3 种布置独立基础的方法,我们将鼠标放在对话框左下角的图标上方,会出 现图标的功能提示: 这里有点选交点布置、窗选轴网交点布置、沿着圆弧轴网布置。我们先来看看点选交 点布置方法。 在三维算量 2006 软件中,所有的构件布置对话框都是浮动对话框,设定完布置对话 框中的相关参数后,就可以直接在图面上进行布置操作了。 在选择第一种布置方法时,基础的图元会附在十字光标上,且十字光标的位置与基础 定位点相同, 我们只需在轴网交点上单击鼠标左键, 基础就布置到图面上了。 为了精确定位, 建议您打开 CAD 的捕捉命令,选择交点、端点、最近点等捕捉点,这样软件就会自动找到 离光标最近的轴网交点了。如此反复在轴网交点上点击放置基础即可。 如果相邻的轴网交点上都要放置基础,那么选用窗选轴网交点布置的方式。选择第二 个布置按钮,回到图面,此时命令行提示请输入窗口的第一点。我们用鼠标左键在要布置基 础的轴网区域左上角选取一点, 拖动鼠标,框中轴网区域,在轴网区域的右下角再选取一 点,这样,被选中的轴网区域内部所有的轴网交点上都自动布置上了基础。 当我们要在弧形轴网上布置独立基础时,基础的中心线一般都要垂直于弧形轴线。这 时就可以采用沿圆弧轴网布置方式快速布置独立基础。选择第 3 种布置方式,回到图面,命 令行提示请输入圆心点, 只要把光标移动到弧形轴网区域内, 软件便会自动捕捉到轴网的圆 心,点击鼠标左键确定,就进入了图元插入状态。当鼠标在轴网上方移动时,独立基础图元 会自动沿着圆弧旋转,保持中心线垂直于轴网,因此,我们只需在轴网交点上放置即可。 如果布置错了,可以通过布置对话框中的撤消命令撤消上一步操作。 在布置过程中,在命令行也可以实现 3 种布置方式的切换,用鼠标点击相应的布置按 钮或者直接用键盘输入按钮上的字母即可实现切换。 例如从点选轴网交点方式切换到窗选方 式,只需在命令行敲入字母 X 即可。 布置完独立基础后,点击鼠标右键可以结束布置命令。现在我们切换到三维视图观看 一下独立基础的三维图元,基础的垫层、砖模与坑槽都是三维显示的。双击基础图元,可以 查看基础、垫层、砖模与坑槽的属性、做法。20 条基布置: 条基布置:编号定义: 编号定义: 现在进行条形基础的讲解。点击基础菜单中的条基布置按钮。在软件中,条形基础与独 立基础的新建方法,以及属性及做法定义方法基本相同,请参照独立基础定义说明。 布置说明: 布置说明: 条基的布置窗口与独立基础的类似,只是定位法不同。条基的定位法分为居中、上边、 下边三种。这三种定位法用于手动布置方法。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一下条基的布置方法。 软件提供了 3 种布置条基的方法。 第一种:手动布置。手动布置条基与绘制直线类似,以选取起点和终点来绘制条基。 选择居中定位法绘制时, 由光标引出的条基定位线为条基的中心线, 用光标点取条基的起点 和终点,条基就布置好了。以此类推,选择下边时,光标引出的定位线在条基的下边,选上 边则反之。图面上布置好的条基图元内部有一条中心线。在三维算量 2006 软件中,所有的 条形构件,如条基、梁、墙等都具有一条构件中心线。刚才我们是以轴网的交点为起点与终 点绘制条基的,可以看到,绘制完的条基图元会自动扣减到支座边,但中心线仍然保留原长 度,等于轴网净长。双击条基,查询条基的属性。在几何属性中,既有中线长,又有基础净 长。这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区计算规则要求。对于要用轴线净长计算条基长度的地区,在 用手动绘制条基时就要注意, 应从一端的轴线交点绘制到另一端的轴线交点。 其他条形构件 也是如此。其他条形构件亦是如此。对于弧形条基,可以在选取起点后,在命令行输入字母 A,切换到绘制弧形条基状态,指定条基的终点,再指定弧线上的一点,就完成弧形条基的 布置。 第二种:选择轴网布置。使用该命令时,您只需用鼠标在图面上框选需要布置条基的 轴网区域,例如将整个轴网区域框选起来,软件就会根据选中的轴网自动布置条基。 第三种:点选轴网附近布置。当我们需要在某一根轴线上布置条基时,用第三种布置 方式, 在轴线附近用鼠标点取一点, 软件便会自动找到与该点最近的轴线并沿轴线布置上条 基。筏板布置: 筏板布置:编号定义: 编号定义: 现在进行筏板基础的讲解。点击构件菜单下,基础子菜单中的筏板基布置按钮。在软件 中,筏板基础与独立基础的新建方法,以及属性及做法定义方法类似,请参照独立基础定义 说明。21 布置说明: 布置说明: 我们着重讲解一下筏板的布置方式。筏板基础也叫满堂红基础,它是区域形构件,所 以它的布置方式与独基、条基有所区别。 在软件中,筏板有四种布置方式。 第一种:点选内部生成内边界。这是软件的智能识别功能之一,只要是封闭的区域, 软件就能通过区域内的一点识别出区域的边界线,并以此布置区域形构件。例如,图面上的 条基与独基围成了多个封闭的区域, 这些区域内都要布置上筏板, 我们只需选择第一种布置 方式,在封闭区域内点选一点,筏板基础就布置上了。可以继续点选其他封闭区域完成筏板 的布置。需要注意的是,封闭区域必须完全显示在屏幕内软件才能识别,如果封闭区域有一 部分显示在屏幕外, 使用点选内部的方法是无法生成筏板基础的, 命令行会提示点在边界之 外。 第二种:多义线框选实体生成外边界。刚才我们讲解的第一种布置方法布置出来的筏 板是与边缘构件的内边界平齐, 而现在这种布置方法布置出来的筏板, 其边界线将与边缘构 件的外边界平齐。 首先我们需要用绘制多义线的方式,将要布置筏板的区域框选起来。框选完后筏板也 就自动根据框选范围内的边缘构件外边界布置上去了。我们来看看三维视图的效果。 第三种:手动布置:除了通过识别构件边界布置筏板的方法,软件还提供了手动绘制 筏板边界布置的方法。您只需在图面上沿构件边缘描出筏板的边界即可。 第四种:自动识别:使用这种方法,软件会自动搜索出图面上所有的封闭区域,布置 上筏板基础。 在对话框的右下角有 3 个辅助工具,我们可以在布置状态下利用这 3 个工具来快速布 置筏板。其中的两个眼睛形状的按钮起到隐藏与显示构件的作用。第一个是隐藏构件功能。 它可以将封闭区域内无关的构件隐藏起来, 避免布置错误或布置无效。 例如我们可以把内部 的梁隐藏起来,只剩下边梁,这样就可以直接点击内部生成一块大板了。布置完后再点击第 三个按钮:恢复功能来恢复构件的显示。第二个按钮是选构件变中线功能,这个功能主要用 于将板布置到构件中线的情况。在布置状态下,点击选构件变中线按钮,选择封闭区域的边 缘构件,右键确认,软件就自动将这些构件的中心线提取出来了。现在只需在中心线封闭区 域内点击一点,便可沿中心线生成板。桩基布置: 桩基布置:在软件中,桩基的定义与布置方法均类似于独基布置,请参照独基布置。点击构件菜单 下,结构子菜单中的桩基布置按钮,如果是初次布置,便可进入定义编号界面。定义完后点 击关闭按钮,进入布置窗口,按实际工程需要进行布置即可。坑基布置: 坑基布置:在软件中,坑基一般用于布置电梯井、集水井等构件,其定义方法与独基基本相同, 请参照独基布置。点击构件菜单下,结构子菜单中的坑基布置按钮,如果是初次布置,便可 进入定义编号界面。定义完后点击关闭按钮,进入布置窗口。坑基的布置方法非常简单,只22 有一种点选交点布置方式,在需要布置的地方用鼠标点选一点,就放置到图上了。基坑土方: 基坑土方:在软件中,基坑土方也需要用构件布置出来,以计算土方量。点击基础菜单中的基坑 布置按钮,如果是初次布置,便可进入定义编号界面。定义完后点击关闭按钮,进入布置窗 口。新建一个基坑单元,在基坑的属性中选择基坑类型,录入挖土深度与走道阶数,再定义 走道宽与基坑放坡系数。施工属性需要指定开挖形式、回填方式与土石方运距。定义完后, 点击关闭按钮,进入布置对话框。 基坑土方的布置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点选内部生成内边界方法,与筏板布置相同, 请参见“筏板布置”说明。第二种方法是手动布置。即通过用鼠标沿着构件边缘描出基坑土 方的边界线生成土方。结构: 结构: 柱体布置: 柱体布置:编号定义: 编号定义: 现在我们进行柱体布置的讲解。点击构件菜单下,结构子菜单中的柱体布置按钮。进 入定义编号界面。 点击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柱子单元便建立好了。 在软件中,柱子分为混凝土柱与砌体柱,混凝土柱又分为框架柱、框支柱、普通柱与 预制柱 4 种类型,我们都需要按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选择不同的结构类型,软件会默认给出 不同的构件编号,我们还可以对编号进行编辑。柱截面形状有很多种,选择之后可以在右边 的示意图中预览截面信息。 截面的各项参数在示意图上方的窗口中填写。填写的同时可以参照示意图上的尺寸位 置标注以免错填。 柱子高度默认同层高,这样在布置柱子的时候,软件会默认给柱子赋上当前楼层的高 度值。当然,您也可以指定一个高度值。 施工属性与钢筋属性只要按实际工程要求进行设置就可以了,请参照定义编号中的属 性定义部分了解它们的具体作用,这里就不再解释了。 这里要说明一点,当我们选择异形截面时,软件会自动跳回图形界面,并在命令行提 示“请输入截面名称” ,我们需要给异形截面命名才能进入下一步。例如敲入自定义截面, 回车确认,命令行提示请选择多义线或手动画,这时,如果图面上有事先定义好的闭合多义 线,我们可以直接用鼠标选择来作为柱截面。如果没有,则选择手动画的方式自定义。点击 鼠标右键进入手动画状态, 按命令行提示, 我们就用鼠标在图面上描出我们需要的柱截面轮 廓。轮廓必须闭合,我们可以在画到倒数第二点时点击鼠标右键或点击命令行的闭合按钮, 轮廓会自动闭合,并进入下一步操作:输入构件定位点,我们选取轮廓上的某一点作为定位 点,这样便完成了一个异形截面的定义。我们可以继续定义下一个异形截面,也可以按 ESC 键退出命令,回到定义编号界面。其他构件例如梁、后浇带、压顶等构件的异形截面都可以 按这种方法进行自定义。23 柱子的做法定义请参照定义编号中的做法定义说明。 布置说明: 布置说明: 定义完编号后,点击关闭按钮,进入布置对话框。现在我们来看看如何布置柱子。柱 子布置对话框与独基布置类似, 可以参照独基的布置说明。 这里我们只重点讲解一下在实际 工程中经常用到的特殊设置。 底高用于定义柱子底面的标高。 例如要将柱子底面调整到基础 顶,基础的顶标高是-2 米,我们就在柱子底高中输入-2000 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当柱 高为同层高时,调整柱子底高后柱子的顶面高度仍然是同层高,但柱子的总高会发生变化。 柱高是设定为某一具体数值时, 调整柱子底高后柱子的总高不变, 但顶面高度将随底高变化 而变化。 对于截面不对称的柱子,例如 L 形柱、T 形柱等,在布置的时候,软件提供镜象功能, 方便的调整柱子的布置方向。镜象分为 X 轴镜象与 Y 轴镜象,X 轴与 Y 轴分别表示镜象的 中心线方向。这两个按钮的组合最多可以产生 4 种布置方向,您可以通过示意图预览。例如 布置房间的 L 形角柱,在布置完左上角的柱子后,需要将柱子镜象才能布置到右上角,点 击布置对话框中的 Y 镜象,就可以正确的将柱子布置在右上角了。梁体布置: 梁体布置:编号定义: 编号定义: 现在我们进行梁体布置的讲解。点击构件菜单下,结构子菜单中的梁体布置按钮。进 入定义编号界面。在软件中,梁的新建与属性定义与柱体布置基本相同,请参照柱体定义说 明。这里只说明一点,在几何属性中,如果设计有梁腋,则按梁腋的尺寸填写参数即可。 布置说明: 布置说明: 关闭梁定义界面,进入梁布置对话框,现在我们来看看梁的布置。首先介绍一下梁布 置对话框。 定位法指的是设置梁绘制的定位点位置,方便梁与其他构件的对齐。常用的选项有居 中,下边与上边,您还可以通过输入确切的偏移数值来实现梁偏移绘制。选择居中绘制时, 由光标引出的梁定位线为梁的中心线。选择下边时,光标引出的定位线在梁的下边,选上边 则反之。 例如我们要绘制与柱外边平齐的梁体, 使用上边定位法, 选取柱的右上端点为起点, 这样绘制出来的梁就刚好与柱子外边平齐。 梁位置分为边梁与中间梁两种,梁位置会记录在梁的属性中,软件就可以根据梁位置 快速查找或筛选出边梁或中间梁,方便梁的编辑与工程量统计。 梁顶高指的是梁顶面相对与本层楼地面的高度,软件默认为同层高,您也可以设定一 个具体的数值。 梁截高与梁截宽参数用于修改梁跨的截面尺寸,主要用于布置变截面的多跨连续梁。 我们先用编号定义里的默认截面尺寸布置普通梁跨, 遇到变截面梁跨时, 再利用布置对话框 修改梁的截面尺寸,布置特殊梁跨,之后再换回原来的截面参数布置剩下的梁跨。布置完后 使用工具菜单下的跨段组合命令,选择所有的梁段,进行重组,这样就将所有的 KL1 梁跨24 组合成一根多跨变截面连续梁了。 悬挑长参数只有在选择布置悬挑梁时才可改。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梁都有哪些布置方法。 将鼠标放到图标上,便会显示该图标的提示。手动布置、选择轴网布置与点选轴网附 近布置功能与条基布置相同,请参照条基布置。这里只演示选择墙布置梁与布置悬挑梁。 选墙布梁是软件提供的智能布置方法。当我们先布置好了墙,就可以利用墙的位置信 息直接生成梁。点击选择墙布置梁按钮,在图面上选择相应的参考墙段,点击鼠标右键确认 即可。切换到三维视图,可以看到,梁已经布置在墙上了。 悬挑梁的布置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选择梁布置悬挑梁,这种方式生成的悬挑梁是连 续梁的一个悬挑端。另一种是布置纯悬挑梁,这种悬挑梁是单梁。我们来看看选择梁布置悬 挑梁。首先要在悬挑长中输入挑长,例如挑 1000。再按命令行提示选择连续梁,需要注意 的是,这里要求选择的连续梁指的是与悬挑梁相邻的梁跨,且要往哪一个方向挑梁,就要在 梁跨上选择靠近哪一端的点。 例如我们要往右挑梁, 就要在梁跨的右端附近的梁边上选择一 点,这样悬挑梁就布置上了。我们可以看到,在悬挑梁的下方有梁跨标识,在软件中,往右、 上挑的梁为正 100 梁跨号,往左、下挑的梁为负 100 梁跨号。 我们再来看看选择支座布置纯悬挑梁。我们设定好悬挑长后,就要选择作为悬挑梁支 座的构件实体,例如我们选择左上角的柱子,在柱外边选取一点,悬挑梁就布置上了。因为 是在左边,所以梁跨号为负 100。 另外要说明的一点是,三维算量 2006 软件可以自动判断主次梁与井字梁的情况。当普 通梁遇到框架梁时,普通梁会自动断开,形成主次梁。而普通梁遇到普通梁,两者会以相交 的形式构成井字梁。墙体布置: 墙体布置:编号定义: 编号定义: 下面我们进行墙体布置的讲解。点击构件菜单下,结构子菜单中的墙体布置按钮。进 入定义编号界面。 在软件中, 墙的新建与属性定义与柱体布置类似, 请参照柱体布置来设置。 墙厚、墙高在几何属性中设置,墙高一般默认同层高,比较常用的选项还有到梁底,这里我 们选择到梁底。 布置说明: 布置说明: 下面我们来介绍墙的布置方法。 在墙布置对话框中,定位法与梁体布置中的定位法相同,请参照梁布置说明。 墙位置设置墙是内墙还是外墙。软件可以根据墙位置属性快速查找或筛选出外墙或内 墙,方便编辑与工程量统计工作。 底高用于定义墙底面的标高。例如要将墙底面调整到基础顶,基础的顶标高是-2 米, 我们就在墙底高中输入-2000 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当墙高为同层高或到梁底时,调整 墙底高后墙的顶面高度仍然是同层高或到梁底, 但墙的总高会发生变化。 墙高是设定为某一 具体数值时,调整墙底高后墙的总高不变,但顶面高度将随底高变化而变化。 墙的布置方法有 4 种,前面 3 种与条基的布置方法相同,请参照条基布置。这里重点 讲一下选梁布墙的方法。点击选择梁布置墙按钮,按命令行提示选择参考梁段,可以框选,25 再点击右键确认就完成了墙的布置。 切换到三维渲染视图,我们看到,墙是布置到梁底的,这就是设置墙高到梁底的作用。板体布置: 板体布置:下面我们进行板体布置的讲解。点击构件菜单下,结构子菜单中的板体布置按钮。进入 定义编号界面。在软件中,板的新建与属性定义与柱体布置类似,请参照柱体布置来设置。 现在让我们进入板布置对话框。 板顶高指的是板顶面相对与本层楼地面的高度, 软件默 认为同层高,您也可以设定一个具体的数值。 板的布置方法与筏板相同,请参照筏板布置。预制板: 预制板:编号定义: 编号定义: 下面我们进行预制板的讲解。点击构件菜单下,结构子菜单中的预制板按钮。进入定 义编号界面。 预制板的编号定义比较特殊, 它可以从预制构件库中直接选择。 点击“构件编号”表格框 内的下拉按钮,弹出预制构件选择窗口,在窗口的左边显示有各地区标准预制构件列表,在 此表中,选定我们需要的预制构件库。例如选择中南地区-》预应力空心板 120 厚 冷拔低合 金钢丝-》现场就位不需要运输,然后在右边的预制构件表中选择相应的编号即可。如果左 边目录中没有您需要的预制构件库,您还可以通过加载的方式增加。点击加载定额库按钮, 找到后缀名为 cdw 的预制构件库文件,例如西南地区.cdw,选中后点击打开,西南地区预 制构件库就加载到目录中了。 选择到某一个编号的预制构件后, 在窗口下方会显示该构件的钢筋信息, 确认无误便可 点击确定按钮,返回编号定义,则该预制构件的编号、名称、钢筋明细以及几何尺寸等都已 经自动录入到属性中,除了构件编号和板顶高,其他的物理属性和几何属性都不允许编辑, 必须通过从库中选择的方式生成。 布置说明: 布置说明: 定义完编号后点击关闭按钮,便可进入布置对话框。板顶高默认同层高,您可以重新指 定高度。定位点指的是绘制预制板时,光标所在点。定位点在板长边上。板编号可以设置现 浇板编号或者不补现浇板。我们在布置预制板时,如果板的终点与墙或梁之间有间隙,软件 会自动布置现浇板补齐预制板与墙的间隙。也可以选择不补。 板有两种布置方法,第一种是两点布置,这是动态布置的方法。即通过指定预制板区域 的起点与终点来布置。通过这种布置方法,软件可以自动判断预制板与墙或梁之间的间隙, 并根据板编号中的设定补上相应的现浇板,例如我们选择 B1。我们来演示一下,例如在楼 梯间布置预制板, 首先按命令行提示选择预制板区域的起点, 我们可以看到, 在指定起点后, 光标从起点拉出多块预制板,随着光标的移动延伸。现在我们指定终点,终点与梁之间有一 定的距离,软件已经自动将所选的现浇板 B1 布置在间隙中了。 第二种布置方式是点布置。 使用这种方法, 我们可以指定一次布置预制板的数量以及旋26 转角度。当选择这种方法时,布置对话框中的板数量与旋转角变成可改状态,我们在数量中 输入 3,并在旋转角中输入 30,当光标回到图面上时,我们看到,我们要布置的预制板已经 附带在光标上,这时选择一个插入点就可以了。选择这种方法布置时,软件不会补现浇板。后浇带: 后浇带:下面介绍后浇带的定义和布置。 点击结构菜单下的后浇带按钮,进入定义编号界面。新建后浇带单元后,指定后浇带 的截面形状与截面参数。常用的后浇带截面有矩形、T 形等,依工程需要进行选择。 后浇带是针对某一类构件而言的,它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构件。在软件中,后浇带是 单独定义的。点击建筑: 建筑: 构造柱: 构造柱:编号定义: 编号定义: 现在我们进行构造柱布置的讲解。点击构件菜单下,建筑子菜单中的构造柱按钮。进 入定义编号界面。在软件中,构造柱的新建与属性定义与柱体布置基本相同,只是在几何属 性中,需要设定马牙槎的高度与凸出长。其他部分的设置请参见柱体布置说明。 布置说明: 布置说明: 定义完编号后点击关闭按钮,便可进入构造柱布置对话框。构造柱的高度与底高设置 与柱体布置相同,这里就不解释了。构造柱只有一种点布置这一种布置方法。我们只需在需 要布置构造柱的砌体墙上选择一个插入点,构造柱就布置到墙里面了。马牙槎类型由软件自动判定生成。如果是在直形墙上布置一个构造柱,则为直形马牙槎。如果是在 T 形相交的墙交 点处布置,则为 T 形马牙槎,如此类推,还有折形,L 形,十字形马牙槎,软件都可以自动判定 出来。圈梁布置: 圈梁布置:点击构件菜单下,建筑子菜单中的圈梁布置按钮,如果是首次布置,便进入定义编号界 面。圈梁的新建与属性定义与柱体布置基本相同,请参照柱体定义说明。 定义完后点击关闭按钮,进入布置窗口,圈梁的布置窗口与梁类似,但布置方法只有 3 种。选墙布置圈梁以及手动布置的方法与梁布置相同。自动布置是软件提供的识别功能,如 果该层的所有砌体墙上都要按一个标准布置圈梁, 只要点击自动布置按钮, 软件就会自动给 本层全部的砌体墙布置上圈梁。 您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快速布置完全部的圈梁后, 再回到图面, 对个别需要修改的圈梁进行修改。27 过梁布置: 过梁布置:现在我们进行过梁布置的讲解。点击构件菜单下,建筑子菜单中的过梁布置按钮。进 入定义编号界面。在软件中,过梁的新建与属性定义与柱体布置基本相同,请参照柱体定义 说明。 定义完后点击关闭按钮,进入布置窗口。截宽与截高是过梁的截面信息。左右挑长是 指过梁单侧端头伸出洞口长度。梁底高默认为同洞口顶,您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指左右滑动插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