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收益递增报酬递增、规模收益递增经济、内在经济是一个...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微观部分课后习题详解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第15章规模经济理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1.00
&&¥2.00
&&¥1.00
&&¥2.00
第15章规模经济理论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7.7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企业经济行为 第10章 企业最优决策 第03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 经 济_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企业经济行为 第10章 企业最优决策 第03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 经 济_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规模报酬 -
规模报酬曲线在中,将长期中厂商的变化定义为所有的同比例变化。假定某厂商的生产过程中只需要投入和两种生产要素,其投入量分别为L和K,这时,当两种要素的投入量同时增加一倍,即增加到2L和2K时,称之为厂商的生产规模扩大了一倍。规模报酬是要说明,当同时增加了一倍,那么产量会如何变化?是增加一倍?增加多于一倍?还是增加少于一倍。如果产量的增加正好是一倍,称之为规模报酬不变,如果产量增加多于一倍,则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进而,如果产量增加少于一倍,就称为。
在进行经济分析时,通常用来描述规模报酬关系。对于一种生产函数,如果投入的所有生产要素都变化λ倍,产量也同方向变化λn倍,这类即为齐次生产函数。如果n=1,则是。例如,中,x1、x2、……xn全部同时增加为λx1、λx2、……λxn,则产量Q会增加为λnQ,即。在线性齐次生产函数的情形中,当&1时,如果为,如果为规模报酬不变,如果为。另一方面,当&1时,如果为规模报酬递增,余下类推。
规模报酬 -
规模报酬第一,固定成本。Romer(1990)Aghion和Howitt(1992)以及Grossman和Helpman(1991)都指出,只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固定成本,那么就一定会在企业内部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第二,生产投人品之间的互补性。Fasterly(2001)认为,除了固定成本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因素会导致企业内部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出现,即不同类型熟练工人之间的互补性。在团队生产中,某个成员的错误会使得其他团队成员的努力付之东流,所以将团队中的高技能工人身上投资的报酬会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出现递增的特征。
规模报酬 -
Davis和Weinstein(1998)通过估计13个OECD国家的支出变化与产出变化之间的关系来检验是否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他们估计出来的产出需求弹性为l_6,因此推断出存在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Head和Rise(2001)利用美国和加拿大的总量数据对Krugman(1980)的规模收益递增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也表明,从整体看,这两个国家的生产活动具有较为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特征。&Lucas(1993)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工产品生产中的规模经济效应研究。根据Lucas(1993)提供的分析结果。自由舰的累计总产量每翻一番,生产一艘自由舰所需的时间就会下降12%~24%。同时,在生产胜利舰、护航舰和坦克的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
规模报酬 -
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例如,假设一座月产量化肥10万吨的工厂所使用的资本为10个单位,劳动为5个单位.现在将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一倍,即使用20个单位的资本,10个单位的劳动,由于这种生产规模的变化所带来的收益变化可能有如下三种情形:&(1)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即产量为20万吨以上,这种情形叫做规模收益递增.&(2)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即产量为小于20万吨,这种情形称为.&(3)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即产量为20万吨,这种情形称为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报酬存在着递增,不变和递减三个阶段,规模报酬变化的原因是由于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是指由于产出水平的扩大,或者说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产品平均成本的降低.
规模报酬 -
规模报酬增减规律规模报酬递增及其原因规模报酬递增主要源于四个方面:1、劳动使生产的程度提高,从而提高。2、资源的使用。同时集中使用数量较多且性能相似的设备,可以使厂商提高机器的,如因故障停工的概率降低,相同工种的劳动力集中在一起使统一的培训的降低等等。3、的不可分性。不可分性意味着某些生产要素只有在一定的和范围内才能发挥最大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模较大的生产者比之小规模的生产者能更有效地利用这些生产要素。4、大规模厂商的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生产规模大的厂商往往在采购、分销渠道、产品等方面有着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建立分销渠道能力较强,单位分销成本也较低。规模报酬递减及其原因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特征是当按相同比例同时增加时,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要素的变化比例。造成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是生产要素可得性的限制。随着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由于、供应、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可能会使厂商在生产中需要的要素投入不能得到满足。其二是生产规模较大的厂商在管理上效率会下降,如内部的、等,容易错过有利的时机,使下降。
规模报酬 -
规模报酬曲线图规模经济定义又称“”(scalemerit),是指在一定的产量内,随着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规模经济是由于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下降。
人们根据因素数量组合方式变化的要求,自觉地选择和控制生产规模,求得生产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而取得的最佳。规模经济或生产力规模的经济性,就是确定最佳的问题。规模经济包括部门、和。在里,规模经济主要用来研究企业经济。但作为生产力经济学的重要范畴,的含义则更为广泛,它包括从到的能获得经济利益的各个层次的经济规模。规模经济的原因规模报酬曲线图1、,从的著作开始,人们认识到分工可以提高效率。规模越大的企业,其分工也必然是更详细的;
2、学习效应,随着的增加,工人可以使熟练程度增加,提供;3、可以有效地承担等;4、、等购等方面存在的经济性;5、谈判上的强势地位。规模经济的主要类型1、。指一经济实体在规模变化时由自己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2、。指整个行业()规模变化而使个别经济实体的收益增加。如:行业规模扩大后,可降低整个行业内各公司、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之获得相应收益。3、。各种不同规模经济实体之间的联系和配比,形成一定的规模结构经济:企业规模结构、规模结构、等。规模报酬曲线图制约规模经济的因素1、,如储量决定规模;
2、物质技术装备,如和装置能力影响化工企业的规模;3、社会经济条件,如、、、、对企业规模的影响;4、社会政治历史条件等。在经济实体规模扩大时,的增加小于投入要素的增加比例,收益递减,就是规模不经济。在中,生产经营者总是追求,避免规模不经济。追求规模经济、研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合理规模及其制约因素和各种不同经济规模之间相互和配比,揭示经济规模结构的发展趋势,寻求建立最佳的主要原则和对策,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极为重要的。
规模报酬 -
新华日报报业集团西方经济学家用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来解释规模报酬的变动问题。(InternalEconomics)是指一个在生产规模扩大时从自身内部所引起的增加。例如,一个厂商的扩大,可以实现更加精细的内部分工,可以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减少管理人员的比例,可以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可以减少和购销费用等等。但是,如果一个厂商的生产规模过大则会由自身内部原因引起的减少,这就是。例如,一个厂商的生产规模过大,会使得不便,管理效率降低,内部联系费用增加,在方面需要增设等等。(ExternalEconomics)是指整个行业规模扩大时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收益增加。例如,整个行业的发展可以使个别在、、等方面获得某些好处而增加了收益。但是,如果一个行业的规模过大也会给个别厂商带来损失,使它们的成本增加,收益减少,这就是外在不。例如,整个行业扩大引起生产要素的供给不足,产品销售困难,紧张,等等,从而使个别厂商的收益减少。总之,一个行业或一个厂商生产规模过大或过小都是不利的,每个行业或厂商都应根据自己生产的特点确定一个适度。厂商选择适度规模的原则,是尽可能使生产规模处在规模收益不变。如果一个厂商的是递增的,则说明该厂商的生产规模过小,此时应扩大规模以取得规模收益递增的利益直到规模收益不变为止。如果一个厂商的规模收益是的,则说明厂商的生产规模过大,此时应缩小生产规模以减少规模过大的损失,直到不变为止。对于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方面,可以举出为例。从组建第一家报业集团开始,中国报业迎来了改革热潮。、省及主要城市的报社相继组建成报业集团,的数量已达39家。报业集团是中国报业发展的。中国已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报业经济也是从无到有规模达到几百个亿。在这样的下,报业组织的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尤其要在上做文章,否则就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对于报业集团来讲,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集团总资产。从现实情况看,的经营规模差距很大。有的报业集团资产总额达到几十亿元,有的则只有几亿元甚至几千万元。报业集团的总体方展方向是做大做强,但对具体某个报业集团讲,是否规模越大越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从上分析,的规模要看它是处于哪个生产区间。如果它处在规模报酬递增区间,那么就应当继续扩大规模;如果它处于规模报酬不变区间,那么它的就达到了最优,应当保持已有规模不变;如果它处于规模报酬区间,那么它就应该控制规模的扩张甚至缩小规模。因此,首先要分析报业集团的特性,才能确定其规模策略。这需要对报业集团的历年状况进行分析,看其资产报酬率及水平的变化情况。如果这些指标不断提高,说明它是规模报酬递增;如果变化不大,则是规模不变;如果连续下降,则是规模递减。二是发行数量和数量。报刊发行数量以及报刊版面数量也是反映报业集团规模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方面规模的确定需要与创收和状况结合起来考虑。从报刊本身来讲,和的增长将带来和的上升,但也会带来创收的增加,需要用本、量、利分析的方法确定报刊的最优发行数量和版面数量。另外,还要考虑发行问题,即所谓的问题,有效发行量的上升将带来广告创收的上升,而无效发行量的上升不能使广告创收有很大的提高。从的角度考虑,报刊发行数量和版面数量的确定要充分考虑的情况,这是一种,需要根据竞争对手的策略做出合理的应对。总之,报刊发行数量和版面数量问题,既要考虑报刊本身的本量利问题,也要考虑竞争对手的策略,进而做出正确的。规模报酬理论是在解决时非常实用的理论,很多企业、单位要想在中获得最大收益,同时避免资源浪费,就要尽可能在规模报酬理论的内行事,规模报酬理论是连接经济学理论与现实应用的桥梁,每个决策者在做出决策时一定不能忽视这个理论的。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畜牧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3次
参与编辑人数:6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09:54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第一节 土地规模经济理论
书名: 土地经济学(第五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书号: F2273-AISBN: 978-7-300-06903-6作者: 毕宝德印次: 5-6开本: 16包装:平装字数: 486 千字定价: ¥38.00出版日期: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请选择章节---
第一节 土地规模经济理论
一、规模经济理论规模经济理论是一切规模经营问题的理论基础,主要讨论的是单个企业或企业群体的最优规模问题,研究成本与收益的函数关系。规模经济理论是作为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组成部分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当它发展到将规模结构与产业结构、社会经济结构联系起来时,便超脱了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与许多其他理论的结合使规模经济理论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发展和延续。(一)规模经济理论的萌芽和形成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整个厂商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等),以及与其有关的理论阐述(如供求理论、工资理论、地租理论、利润理论等),对投入要素、产量、成本、收益变化关系的研究,主要是从多角度运用数学图解方法集中讨论厂商规模经济理论问题。其研究的出发点是边际效益规律,就是在一定的限定条件下,有某种可变投入要素规模量发生变化,其增减量超过一定界限后出现的边际效益增减趋势。随某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收益先呈递增而后呈递减的转折区间则是规模经济的最佳选择区间。这一规律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成为厂商规模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 17世纪中叶,被称为古典经济学之父的英国人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最早注意到规模对成本的影响。为了阐明自己关于劳动生产率取决于分工发达程度的观点,在其所著的《政治算术》一书中,配第写下这样一段话:“譬如织布,一人精梳,一人纺纱,另一人织造,以一人拉引,再一人整理,最后又将其压平包装,这样分工生产,和只是单独一个人笨拙地负担全部操作过程比起来所花的成本一定要低。”(1)这段话说明,随着某一生产要素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有降低的趋势。同时他发现一定面积的土地的生产力有一最大限度,超过这一限度之后,土地生产物的数量就不可能随着劳动的增加而增加了。而土地生产力的这一最大限度就是达到规模经济时土地利用各生产要素的配置比例规模。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中有这样的论述: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多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他认为正是企业之间的这种社会分工导致了组织的分化或整合,使企业在同一空间区域中形成外在的规模经济。企业内部的专业化与分工使企业获得内在规模经济,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工则形成了外部规模经济。而第一个发现规模经济并对其进行经典性论述的是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Marshall)。在其巨著《经济学原理》(1890)一书中,马歇尔第一次明确提出“规模经济”这一概念。马歇尔把规模经济归结为两类,即内在 经济和外在经济。他写道:我们可把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有赖于这个工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第二类是有赖于从事 这个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我们可称前者为外在经济,后者为内在经济。马歇尔提出了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这两个概念,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他论述的重点是内在经济,着重分析了内在经济的形成机理(2)另一个较早研究规模经济的是马克思,他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详细论述了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以大规模的生产与协作为前提的主张。他认为,大规模生产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是近代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规模经济研究范畴方面,马克思比古典经济学家更清楚社会分工与企业内部分工之间的区别,更有力地论述了企业内部由分工而导致的协作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的协作理论比古典经济学家的分工理论更好地说明了规模报酬递增的原意,从而为规模经济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马克思不仅论述了随着企业占有资本额的不断增加,劳动协作由简单协作逐渐向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和以机器体系为基础 的协作发展,而且还论述了机器设备的使用所产生的规模经济。(3)(二)规模经济理论的发展 1.传统规模经济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了垄断阶段,规模巨大的垄断组织由于规模而带来的集约经济的种种优势凸显。因此,这一时期,经 济学家对规模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组织管理与规模报酬的问题上。 以美国学者科斯(Ronald H.Coase)为代表的交易成本理论从市场交易成本的角度出发,对企业规模经济作出了独到解释。科斯在他的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1937)中提出,只有当组织交易发生的企业内部的管理费用等于其所节约的市场交易成本时,企业的规模扩张才会停止。此外,交易成本理论对企业的一体化问题也作了解释。科斯认为,当两个或更多企业组织的交易由一个企业来组织时,便出现了一体化,企业一体化的过程就是交易活动内部化的过程;或者说,企业间关系结构的每一步变化,都和规模经济有关。企业间的合并是否成功取决于所增加的组织费用和所节约的交易费用的比较。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在《经济学》(1948)一书中指出:生产在企业里进行的原因在于效率,通常要求大规模的生产、筹集巨额资金以及对正在进行的活动实行细致的管理与监督。他认为,导致在企业里组织生产的最强有力的因素来自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从传统成本理论的观点看,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在大规模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企业生产成本将不断降低,直到实现适度生产规模。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哈维?莱宾斯坦(Harvey Leibenstein)提出了效率理论。莱宾斯坦在《效率配置和效率》(1966)一文中指出:大企业特别是垄断性大企业,面临外部市场竞争压力小,内部组织层次多,机构庞大,关系复杂,企业制度安排往往出现内在的弊端,使企业费用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难以实现,从而导致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这就是“X非效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企业病”。“X非效率”所带来的“大企业病”,正是企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内在制约。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Alfred Chandler)在《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1977)一书中也指出:当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机制的协调带来更大的生产力、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利润时,现代多单位的工商企业就会取代传统的大小公司(4)。企业管理水平越高,则在相同生产条件下,管理成本越低,从而企业规模扩张程度就可以提高。可见,交易成本理论不仅是现代企业理论的核心,同时也是规模经济理论的重要发展。 真正透彻地揭示一体化规模经济形成内在机理的经济学者,当数O.哈特,哈特的主要贡献在于将资产专用性与产权配置效率内在地联系起来,从而揭示了一体化规模经济的形成机理。哈特从资产专用性出发,提出了与专用性资产相关的概念,并提出了关于专用性资产的产权配置原则,这些原则被称为“哈特定理”。当不同企业的不同业务所涉及的专用性资产之间存在高度互补关系时,企业的兼并一体化就成为产权配置效率的客观要求,而企业间兼并则导致单个企业组织的规模扩张,带来了一种特殊的规模经济形态,即一体化规模经济。一体化规模经济既实现了产权配置效率,也体现了交易费用的节省,因而是一种新的规 模经济形态,也可视为对企业规模扩张的一种新的理论解释。 2.聚集经济 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区域经济学引进空间向度(the spatial dimension),提出了“聚集经济”概念,从而提示了空间意义上的外在规模经济的含义,并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概念而确立起来。“聚集经济”概念最早出现在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的《工业区位论》(1909)一书中,他从工业区位理论的 角度阐释了工业企业在空间上的规模化,认为聚集经济与规模经济有关,并将聚集经济定义为由于把生产按某种规模聚集在同一地点进行,因此给生产或销售方面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5)何芳在其所著的《城市土地经济与利用》(2004)中认为聚集经济是指因企业、居民的空间集中而带来的经济利益或成本节约。 奥林(Berti Ohlin)在其所著的《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1933)中第一 次把贸易与产业空间布局相联系,认为国际贸易理论只是产业布局理论的一小部分,他充分讨论了运输成本和规模经济对于要素流动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影响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经济活动布局的重要性。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的空间经济理论认为,在初始禀赋条件相类似的地方之间,产业分布的不均衡是由积累循环因果关系和路径依赖所导致的。克鲁格曼进一步发展了奥林的思想,认为不仅是运输成本和规模经济,市场潜力也是集聚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聚集经济是一种外部规模经济,也是一种空间意义上的规模经济。 3.范围经济 经济学界常用“范围经济”来解释企业活动或产业多样化的现象,指企业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或由此而产生的节约。这与企业通过扩大产品的生产规模而使生产成本降低所获得的规模经济是有区别的,前者强调生产不同种类产品获得的经济性,后者强调产量规模带来的经济性。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需求变化,使企业在竞争中寻求规模经济的同时,也考虑通过实现范围经济来获得竞争优势。 多元化是指企业在原来经营产品的范围之外,通常是与原来产品不相关甚至是跨行业或产业的领域内进行经营,这种经营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来自企业对现有的生产要素或剩余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正是这种相关性带来了生产成本的节约,从而形成了规模经济。多元化经济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进入很多细分市场,有效化解企业的经营风险。多元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 4.规模经济的结构主义(6) 结构经济理论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说经济效应的产生是规模变动的直接结果是不准确的,结构经济才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该观点认为,如果改变企业内的生 产结构,如重新进行了专业化分工,则企业规模变动会导致经济或不经济两种结果,而是否形成规模经济直接取决于专业化是否合理或生产结构是否得到了优化。因此,结构经济理论认为,规模经济的本质是结构经济,即结构优化而导致的经济。规模变动和经济节约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随着规模变动而带来的经济或不经济仅是现象,规模变动必须通过结构变动才能产生经济作用,正是规模量的变化引起结构质的变化,结构质的变化产生了经济效应。 (三)评价 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理论就整体而言具有二重性质。一方面,它基于一般发达国家生产发展的高度社会性,从不同国家、不同经济结构、不同产业部门的特殊性抽象出来,探讨规模经济的一般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另一方面,它基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研究资本主义条件下规模经济实现 机制的特殊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 英国学者皮尔斯(D.W.Pierce)给规模经济所下的定义是“由于产出水平的扩大而引起的在长期内产品平均成本的降低,又称长期收益递增”。美国学者格林沃尔德(D.Greenwald)主编的《现代经济词典》则更把规模经济的概念简述为“大批量生产的经济”,并且强调“规模报酬指的是生产投入物和可销售产品的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指价格或成本”。多数西方规模经济理论的内容,如印度经济学家金根的生产规模理论及其他学者关于企业规模的理论,以及之后在规模经济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聚集经济、范围经济等,主要涉及的只是企业经营规模问题,较少涉及农业和土地规模经济问题。 规模经济是指单个企业因规模扩大而获得的效益,而集聚经济说明的是两个以上的企业由于追求更大的效益而集中在一起所获得的效益,集聚经济可以解释自由移动的人和企业为什么一定要集中在一起形成一定规模的聚集体,是城市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范围经济则是在规模经济理论的基础之上,考虑企业产品多样化和生产结构的优化给企业带来的效益。范围经济理论是在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追逐更高效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企业从产品结构优化方面进一步提高自身经济效益、扩大和优化结构规模的理论依据。 二、农业规模经营理论 从规模结构与技术结构、经济结构及社会结构相互关系中研究规模经济实现的条件和机制,特别是政府政策,始终是许多农业问题专家讨论的重点。 (一)农业规模经营理论的内涵 规模经济理论是形成农业规模经营理论的基础。农业规模经营理论研究的主体内容是认识规模经营原理在农业领域中的特殊性和应用性。农业规模经营理论可以表述为:在农业生产要素条件相似或等同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农业经营单位的规模量,从而实现规模经济(包括宏观与微观)的农业规模决策理论。只有符合规模经济原理,取得规模效益的经营才是农业规模经营。 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农业规模经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对农业经营规模、农业规模经济、农业规模效益和农业规模经营等一系列概念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1.农业经营规模 农业经营规模泛指农业经营单位的规模量(包括规模总量及单一生产要素的规模量),是一切农业经营部门、一切农业经营组织形式、一切农业经营单位经 营活动规模的数量反映,是普遍的数量表现。 2.农业规模经济 任何一个农业经营单位无一例外地具备一定的经营规模,但这不等于每一个农业经营单位都实现了规模经济。农业规模经济的含义在于:在限定的主客观经济、社会条件下,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规模选择或能取得最佳规模效益的规模决策和实践;反之为农业规模不经济。农业经营规模是否经济不是只用规模大小来衡量的,任何一个具体的农业经营单位,其实现规模经济的规模量都具有受主观或客观条件约束的上限与下限。因此,在理解农业规模经济内涵时必须摒弃规模经济一定是扩大经营规模的偏见。 3.农业规模效益 农业经营效益是综合经济效益,是采纳各种科技、管理、经济措施的经济后果,但并非都是农业规模效益。只有那些符合农业规模经济原则,通过调整农业生产要素在农业经营单位中的配置、调整农业经营单位生产要素的规模量而获得的经济效益,才是农业规模效益。农业规模效益不仅是农业经营单位自身的微观经济效益,而且包括因此带来的宏观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农业规模效益的度量包括正效益和负效益,正效益是对农业规模经济的肯定,负效益则是对农业规模经济的否定。 4.农业规模经营 农业规模经营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在调整农业经营规模的实践中十分流行的概念。从词本身看,农业规模经营既可以是对规模经济的肯定,也可以是对规模经济的否定,没有准确表达出其经济评价内容。在中国,通过农村实践,农业规模经营专指符合规模经济原则并取得明显规模效益的农业经营规模状况。因此在中国,农业规模经营成为农业规模经济实践的同义语。农业规模经营实际上意味着农业规模经济原则的实现及农业规模效益的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概念严格区别于农业经营规模,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经营规模的一种,只有符合规模经济原理,取得规模效益的经营规模才是农业规模经营。 (二)农业规模经营理论的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人民公社化期间,中国农村经济的经营单位规模很大,一个公社的总耕地面积可达二三十万亩,公社人口达一二十万,可见农业经营规模之大。但是“大规模”并没有带来“高效益”,这种依靠行政手段实现的规模简单集合,实际并非按照规模经济原则形成,而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人工规模集合。中国农村合作经济规模演变的实践告诉我们,在判断农业经营单位的经营规模量与质的时候,必须明确规模总量与规模水平这两个概念。 规模总量是指一个农业经营单位的总体规模,如中国农村人民公社农业规模经营单位。规模水平是指某个基本规模要素占有的投入或产出或其他规模要素的平均水平,如每个劳动力占有耕地面积的规模水平、占有农业生产资料的规模水平等。我国50年代农村人民公社农业经营的规模总量很大,但是规模水平却很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总体上缩小了农业经营规模,但是实际规模水平却有所扩大,规模总量缩小的损失被规模水平提高的优势所取代,是一项成功的改革。 三、土地规模经济理论 (一) 土地规模经济理论的形成 《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的规模经济条目,对规模经济层次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规模经济可划分为企业的规模经济、经济联合体的规模经济和生产基地的规模经济三个层次;另一种观点认为在企业规模之下还存在“生产设备规模”这一层次,另外在生产基地规模之上,还有“城乡规模、部门规模、国民经济规模”等层次(7)规模经济问题的实质可以理解为生产经营的规模化过程,要素替代资源节约及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过程。在中国,规模经济理论体现 最深刻、研究最多的是其在土地利用方面的应用,尤以农用土地更为明显。 马克思曾经指出:“从经济观点来看,大规模地耕种土地,比在小块的和分散的土地上经营农业优越得多”(8)。列宁也赞同大生产优于小生产的观点,并指出:“农业大生产只能在一定的限度内具有优越性”,“这些限度在各种农业部门中以及在各种社会经济条件下都各不相同”(9) 。既然研究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属于规模经济理论的一项主要内容,土地以其独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决定了土地规模经济理论研究的特殊性。 土地规模经济问题,从大的方面讲是研究如何在农业人口逐渐减少的条件下,保证有足够的土地产品供给;从小的方面讲是研究土地的经营收益问题。我国研究规模经济理论是从对什么是规模经营、为什么要规模经营和如何规模经营这三个问题进行研究开始的。从规模经营、家庭经营到集约经营,研究逐步深入,也更加细化。国内学者认为,规模经营是相对于小农传统的分散经营而言的,规模经济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延扩大型的规模经营,这种经营可以是粗放经营,也可以是集约经营;一种是内涵扩大型的规模经营,这种经营必定是 集约经营。规模经济重在强调规模本身的经济性。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学者和政策指导部门热烈讨论的“规模经营”概念,是从“规模经济”概念推知而来的。生产规模的扩大是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10) (二) 土地规模经济理论的发展 西方规模经济理论主要有两大特点:第一,其理论完全侧重于微观企业的分析;第二,其理论以企业的经济利润作为规模经济的唯一判断准则。因此,抽象地来看,西方规模经济理论是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宏观环境的。但事实上,由于土地经营规模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因而在考察各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时,还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规模经济理论,而是要考虑各国的具体国情。 1985年,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在探索土地规模经营的同时,对规模经营的“度”即生产单位耕作多少土地面积才能取得规模经济效应进行探讨,但分歧较大。 中国农业科学院根据其在20世纪80年代末所做的调查研究得出,所谓适度规模就是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能够充分发挥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作用的土地经营面积。最低限度是从所种的土地中能获得略高于从事其他产业所获得的平均收入,最高限度是不要超出其耕作能力。 胡小平认为,如果经营规模能够充分发挥各种要素的潜力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最佳规模;如果经营规模不能充分利用各种要素的潜力,但仍能保证经营者获得最低利润目标,称为临界经营规模;介于两者之间的就是适度经营。 丁贤口认为,适度规模经营的下限是农业劳动力的收入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上限是在保证土地生产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的前提下,生产者所能经营的土地数量。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土地制度研究课题组认为,适度规模经营就是指投入农业生产的土地、劳力、物质及设备等生产力要素能够实现优化组合,能够取得最佳投入产出效益条件下的生产经营单位所拥有的土地面积大小。这样的规模经营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投资收益率。 在实践中,考察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规模量,一般是落在“最小有效规模” 与“最大有效规模”之间的区间值(见图1―1)。 图表嵌入 图1―1中,A点处于“最小有效规模”点,即开始获得规模效益的规模最低限;B点处于“最大有效规模”点,即开始出现规模效益零增长或负增长的规模最高限。土地适度经营规模在规模效益曲线上经常表现为一个区间段,而不是一个静止点。小于A或大于B的经营规模不能获得相应的规模效益,即规模不经济,A与B之间任何一个点都可能获得不同程度的规模效益,AB区间成为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决策区间。一般说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宏观决策任务在于确定各种经营形式各自的AB区间范围;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微观决策任务在于 选择AB区间范围内的最佳规模位,在一定时点条件下表现为最佳点。不同地区、不同经营形式条件下的土地适度经营规模必然有不同的A、B值,不同经营单位也必然有各自的最佳规模位,寻求合理的A、B值及其规模位,正是土地规模经济原理及其应用的紧迫任务。 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规模量,其规定的主要依据是:作为劳动对象的各种资源状况;作为劳动手段的各种物资装备状况;作为劳动力本身的科技、管理水平状况等。 (三)土地规模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1.“两田制”实践经验及评价 “两田制”是指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将集体的土地划分为口粮田和责任田(有些地方叫商品田或经济田)两部分。“两田制”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对土地承包方式的适当调整,承包期一般为10~15 年。在承包期内,人口发生变动,一般都采取“两田互补、动账不动地”的办法进行调节。这种调节办法是在农户承包农田总面积不变的前提下,若农户增加人口,则增加其口粮田,减少其等量的责任田;若农户减少人口,则减少其口粮田,增加其等量的责任田。“两田制”承包方式,使人地矛盾能够得到适当缓解。“两田制”特别是对责任田的招标承包方式,是在农村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承包形式。这种承包形式将竞争机制引入承包中,有利于土地的相对集中和采用现代化生产手段,对于加快农业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发起于山东平度的“两田制”将承包地分成口粮田和责任田,口粮田按人口平分,责任田则按人、按劳或招标承包,承包者缴纳一定数量的承包费。“两田制”得到了快速发展,到1994年“两田制”土地面积占家庭承包总面积的42.3%。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两田制”发展有些失控。社区集体为获得更多的利益,采取招标承包的方式,有的地方随意扩大机动田面积,个别地区机动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0%,有的甚至收回部分农民承包地搞租赁经营。频繁的土地调整,对农户的经营预期、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性使用以及对土 地的长期性投入都是一种损害,也是对家庭承包制制度安排的侵蚀,农民对此强烈不满。(11)招标方式,特别是社区领导人为获取更多的“承包费”以高价出租责 任田,侵占了农民的利益。年,政府对“两田制”的政策有所调整,强调要尊重农民意愿。“两田制”土地面积开始下降,1999年,实行面积已不足10%。从“两田制”制度创新的动机分析,地方政府和社区集体具有制度的创新动机,它们是制度创新的“第一行动集团”,这在农业部的统计中也得到了证明。农业部在1997年对全国23个省进行统计,采取行政手段推进“两田制”的社 区占“两田制”社区总数的83.5%,而条件成熟、农民自愿的社区仅为16.5%。 “两田制”的制度创新,是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土地撂荒、农业生产出现萎缩、农产品定购任务兑现难等情况下出现的。采取“两田制”的制度安排,对社区而言,责任田明码标价承租费用,使社区减少了与农户的“谈判”费用,同时保障了上级各项任务的完成;对地方政府而言,较好地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原则,既可以保持家庭经营制度的稳定,又可以相对容易地获得税收和各项费用。责任田的制度设计满足了政府和社区的利益,减少了均田制度下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而且可以较好地避免土地均分所造成的土地零碎化,实现规模经营。从制度创新的方式看,这属于“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两田制”的制度初始设计较好地实现了“公平与效率”原则,可以减少交易费用,提高制度绩效,但也赋予了地方政府和社区集体更多管理土地的权力,使得在追逐利益最大化过程中出现了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 2.“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模式的实践经验及评价 从1987年开始,贵州省湄潭县作为全国首批14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进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试验,其中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又可称为 “生不增,死不减”)的土地制度是其重要的试验内容。这一制度的实质是在土地 稀缺的情况下,一次性将土地交给农民。这与其他地方政府和社区的“调地偏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部分实施“两田制”的地区)。其目的主要是稳定土地产权,防止调地产生的交易成本和土地破碎,同时形成人口控制的自我约束机制;另外,土地的调整必然剥夺对土地投入较多的农户的利益,而且对土地的调 整也使土地零碎化严重。因此,对社区集体和地方政府来说,调地成本必然非常高,要牵扯基层干部很大的精力。 由于“增人不增地”必然会损害人口增加的少部分农户的利益,在土地分配问题上,人口数少的农户获得的利益要多于人口数多的农户。湄潭县在1987年土地制度改革一开始就把推动非耕地资源的有计划开发作为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这为解决新增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创造了良好的途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模式,降低了调地过程中的交易成本,避免了土地因调整而零碎化,增加了农户对土地的投入,制度创新的绩效明显。 3.“土地股份合作制”实践经验及评价 广东省南海市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试验开始于1992年。南海市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有其特殊的环境和条件。1992年初,大量资本流入广东,开发区大量兴起,南海市的土地被大量征收。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地价开始上涨,农民的“惜地”心理受到强化。而当时土地承包经营制导致农户分散经营,户均耕地仅为2.9亩,而且好坏搭配、远近不均,难以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化。(12)要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必须打破土地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局面,集中土地,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采取土地国有化的政策,收回农民的承包权和社区集体的土地所有权,势必引起强烈的社会矛盾,而且成本又太高,因此只有采取一种农民参与、共同获利的制度改革方式。土地股份合作制恰好是能实现土地 集约化利用且让农民共同获利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可以将土地集中,价值按股份界定到人。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的建设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将讨价还价的范围限定在社区之内,容易形成“集体的一致行动”。 从南海市年的经济发展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绩效明显: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第二、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使大部分村社有能力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从实践上看,土地股份合作制是地方政府、社区、农民“共赢”的制度安排。 4.开发区建设经验及评价 中国的城市开发区建设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以土地规模经济理论、聚集经济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外经验创立和发展起来的。自第一批14个沿海城市开发区于1984年底成立至今,中国的开发区建设已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从空间布局上看,开发区由原来散点布局演变为依托重要的经济核心或者区域集群化发展的新态势,形成了一些具有密切经济社会联系的开发区群。(13) 开发区的建设可以使建设城市获得良好的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效益,并在一定区域形成特色化的开发区群,提高整体竞争力;另外,通过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等途径,可以不断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开发区建设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集约节约用地、实现土地规模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目前,我国的开发区已成为工业集中、产业集聚、外资密集、带动力强的经济增长点,产业集聚效应突出,经济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开发区经济已成为许多省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和重要支撑点。开发区是工业集中区,是促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如开发区已成为福建电子、机械、石化三大主导产业的重要载体,区内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已占全省60%以上,全省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多数落在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内。 但是,当前我国的开发区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1)土地开发利用方式粗放;(2)单一固化的生产功能;(3)远离城市中心,呈“孤岛”状的区域分布关系。 因此,开发区的建设不能仅仅依靠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的不断集聚,而是应该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相结合,使开发区更充分地发挥其经济发展的带动优势。(1) [英]威廉•配第:《政治算术》,2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 参见段晓梅:《规模经济理论与企业规模化扩张关系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参见乔梁:《规模经济论―――企业购并中的规模经济研究》,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4) 参见[美]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5) 参见冯云廷:《城市聚集经济》,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6)参见段晓梅:《规模经济理论与企业规模化扩张关系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7)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第1卷,251~252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8卷,6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9)《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4卷,9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0) 参见林善浪:《中国土地制度与效率研究》,230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1) 参见张红宇:《中国农地调整与使用权流转:几点评论》,载《管理世界》,2002(5)。(12) 参见陈天宝、许惠渊、庞守林:《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载《农业经济问题》,2005(1)。(13) 参见王兴平、许景:《中国城市开发区群的发展与演化―――以南京为例》,载《城市规划》,2008(3)。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Copyright by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规模收益递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