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音乐能引起共鸣会引起我们的感情共鸣?

编者按  歌曲是布莱希特叙事剧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在叙事剧初创期所写的《三角钱歌剧》以及成熟期所写的《高加索灰阑记》中均安插了大量歌曲。本文以《三角钱歌剧》中的歌曲为参照,首先对《高加索灰阑记》中歌曲的内容、性质以及在剧本结构和人物塑造方面的功能作了阐述,然后重点对这些歌曲所造成的心理效果进行了分析;认为前者的歌曲主要以议论为主,意在引起间离,而后者的歌曲则在叙述的基础上明显纳入了抒情因素,对问离和共鸣的关系进行了辩证处理,从中可以看出布莱希特成熟期作品对叙事剧初创期作品片面性的克服。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1898—1956)

在戏剧中安插歌曲并非布莱希特的首创。合唱队的歌曲演唱早已见之于古希腊悲剧。在古希腊悲剧的演出中,合唱队始终在场并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剧情的发展发表抒情性的观感,这方面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合唱队插入场次间的演唱。古希腊悲剧中合唱队的歌曲演唱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悲剧的起源——酒神祭奠仪式中的酒神颂歌,其内容主要为悲叹酒神狄俄尼索斯在尘世所遭受的痛苦并赞美他的再生。随着表现题材的扩大和演员人数的增加,酒神颂歌逐渐演变为悲剧,但酒神颂歌的合唱队形式和抒情诗特点仍在古希腊悲剧中被保留下来。在近代欧洲戏剧中,合唱队及其歌曲演唱作为戏剧起源阶段的残留被剔除了,以使戏剧情节能够不受阻碍地自然发展。至二十世纪,布莱希特又重新使歌曲成为剧本创作和舞台演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古希腊悲剧中的歌曲不同的是,布莱希特剧作中的歌曲一般不再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而是被刻意赋予了以叙述和议论为主的叙事性——它们一方面增强了布莱希特剧作的叙事因素(布莱希特将自己所创立的戏剧称为“叙事剧”),另一方面也起着明显的间离作用,即主要通过中断情节的连贯发展阻止观众完全融入剧情,破除观众与剧中人的感情共鸣(Einfühlung,指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在感觉和感情上处于相融和同一状态),使其与舞台事件保持更多的心理距离。这样观众审美心理活动中的主导因素便从偏重感觉和感情的感性反应转变成偏重想象和思维的理性认识。布莱希特写于叙事剧初创期的《三角钱歌剧》(1928)和写于成熟期的《高加索灰阑记》(1945)中均出现了大量歌曲,但若仔细加以对比,可以发现后者的一部分歌曲所含有的叙述成份较之前者更为突出,而另一部分歌曲又明显带有前者以及作者其他剧作中的歌曲所罕见的抒情性。在此我们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高加索灰阑记》中的抒情性歌曲是否会引起观众的某种共鸣?这种共鸣与叙述性歌曲所可能造成的间离是否构成了某种矛盾?这一现象该如何联系布莱希特的叙事剧理论和创作及其发展加以解释?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以《三角钱歌剧》中的歌曲为参照,对《高加索灰阑记》中的歌曲作一具体分析。

《三角钱歌剧》主要表现了乞丐头子皮丘姆和强盗头子麦基之间的一场斗争。二人产生矛盾的原因在于麦基和皮丘姆的女儿波莉秘密成婚一事引起了皮丘姆的恼怒。强盗头子麦基同时也是商人,和城市的司法长官布朗是一对密友。每当官方进行兜捕,布朗都会事先通知麦基,而麦基则将捞到的油水拿出一部分交给布朗。当第二次被捕的麦基被送上绞架时,布朗便以王室使者的身份来到刑场宣布女王的命令:立即释放麦基并授予麦基封地、年金和世袭贵族的称号。资本主义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官匪的沆瀣一气以及资产者的强盗本质在该剧中既得到深刻的揭示又被予以辛辣的嘲讽。

《三角钱歌剧》中的歌曲基本上均由演员演唱,作者在对该剧的说明中写道:“演员在唱歌时转换了职能。”[1] 这里所谓的“职能转换”是指演员在唱歌时的身份不再是剧中人,而是类似于全知小说中的第三人称全知叙述者。剧中叙述性质最为明显的是序幕中艺人所唱的交待麦基前史的歌曲,此外还有波莉所唱的向双亲讲述认识麦基经过的歌曲(第3场)以及麦基与妓女詹妮合唱的回忆他们以往共同生活的《靠妓女为生者小调》(第5场)。马厩婚礼上波莉所唱的《海盗詹妮》以及麦基与布朗合唱的《大炮歌》(第2场)虽具有叙事谣曲的特点,但从内容上看却游离于剧情之外。该剧的评论性歌曲除皮丘姆太太所唱的三段《病态色情狂小调》(第4、5场之间的幕间插段及第7场)涉及到麦基的行为举止外,其余的如《第一段三角钱终曲》(皮丘姆一家唱,第3场)、《舒适生活小调》(麦基唱,第6场)、《第二段三角钱终曲》(麦基、詹妮及幕后合唱,第6场)、《无能为力歌》(乞丐合唱,第7场)、《所罗门之歌》(詹妮唱,第7场)均与剧情无关,它们实际上直接表达了作者本人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和评价。总的来看,《三角钱歌剧》中的评论性歌曲多于叙述性歌曲,而评论性歌曲的内容又大多具有哲理性和说教意味——它们往往出现在冲突悬而未决或人物发生场面交锋的时刻,观众因为激烈的戏剧冲突而易于产生的内模仿和感情共鸣就此被导向了理性思考。如第3场将近结束时,得知麦基与女儿波莉秘密成婚的皮丘姆准备去告发麦基,并打算派夫人去妓院打探麦基的行踪,在此紧要关头观众在感情上被剧中人的行动所牵引,自然想尽快知道剧中人将如何采取下一步行动,但这时作者却让演员演唱《第一段三角钱终曲——人生境遇不佳》,其主要内容为感慨物质匮乏和人心险恶的世界现状。再如第7场,布朗来到丘皮姆的乞丐更衣所准备抓人,但在写皮丘姆反过来威胁布朗之前,作者也有意安插了一曲关于世事艰难的《无能为力歌》,以此阻遏观众的感情投入。

在《高加索灰阑记》中,则有三条线索。开头的楔子部分是第一条线索,写二战之后苏联的两个集体农庄为一个山谷的归属问题发生争执,最后山谷的原属农庄自愿将山谷让给对方,以便山谷能得到充分利用。得到山谷的农庄为原属山谷农庄上演了一出同样涉及归属问题的名为《灰阑记》的戏。剧本此后各幕的戏中戏均包含着两条线索。前三幕写女仆格鲁雪的故事。古代格鲁吉亚的一位总督在贵族叛乱中被杀,总督夫人在逃命时只顾挑拣衣物而丢下了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善良的女仆格鲁雪带着这个孩子先是逃避追兵,后又谎称孩子为自己所生来到哥哥家栖身,并因为孩子的缘故,忍痛与相爱的未婚夫分手嫁给了当地的一位农民。第四幕写法官阿兹达克的故事,描述正直、机智、大胆的村文书阿兹达克如何在战乱中被推举为法官并在当上法官后如何站在穷人一边判案。格鲁雪和阿兹达克这两条线索在剧本最后的第五幕发生了交叉:战乱结束后,总督夫人为了能以孩子的名义继承遗产欲将孩子夺回并和格鲁雪对簿公堂;法官阿兹达克巧用灰阑断案,将孩子判给真正爱他的母亲格鲁雪。就此剧本后两条线索的交叉又与第一条线索在主题上达到了一致,即:一切都应归属善于对待它的人。该剧中的歌曲主要出现在作为全剧主体的戏中戏部分,它们太多由一名歌手(包括乐队)来演唱。这名歌手不再像《三角钱歌剧》中唱歌的演员那样,演唱完毕又依然在剧中扮演各自的角色,而是自始至终作为旁观者坐在舞台上。和《三角钱歌剧》中唱歌的演员相仿,《高加索灰阑记》中的歌手在剧中也起着类似于全知叙述者的作用,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叙述者身份是隐蔽的和分散的,而后者的叙述者身份则是公开的和集中的。在剧中楔子部分将近结束时,作者通过得到山谷的农庄的一位农妇之口,明确交待民间歌手阿尔卡第。车依采将参加演出。随后歌手被带到舞台中央,告诉所属山谷农庄的人,他们将表演一出带歌唱的戏。布莱希特也曾谈及歌手在该剧中的重要性:“在《高加索灰阑记》中用了歌手演唱全剧的假定……;场面仅仅是歌手叙述中的主要事件的表演。”[2] 也正是由于在戏中戏部分占据着主导地位,《高加索灰阑记》中的歌手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全知叙述者的作用,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歌手运用歌曲对剧中事件所作的大量叙述上。从整体来看,戏中戏的两条线索是被歌手的叙述连为一体的。第三幕“在北山中”以铁甲兵奉法院之命强行带走总督之子结束,格鲁雪历尽艰辛保护和抚养孩子的情节就此告一段落。此刻歌手唱道:

铁甲兵带走了孩子,宝贝孩子。/不幸的女人跟他们进了城,危险的城。/生身的母亲要讨回孩子。/过养的母亲被送上法庭。/谁来审案?孩子会断归哪一个?/谁来当法官?清官还是赃官?/城里起了大火,法官座上坐的是阿兹达克。[3]

这段歌曲首先概括说明了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件,然后引出下一幕的主要人物法官阿兹达克,从而为第四幕阿兹达克的登场作好了铺垫。在第四幕“法官的故事”一开始,歌手又承接上幕结束时的歌曲对阿兹达克的线索进行了预先叙述,并且点明阿兹达克故事的开端恰与格鲁雪故事的开端发生在同一天:

现在请听法官的故事:/他怎样当上了法官,他怎样审官司,他是个怎样的法官。/就在大叛乱的复活节那一天,大公被推翻,/他的总督阿巴什维利,我们这个孩子的父亲,脑袋被砍,/村文书阿兹达克在树林里发现了一个逃亡人,把他在家里掩藏了一阵。[4]

在传统的双线或多线情节的剧作(如莎士比亚的剧作)中,大致同时发生且相互关联的情节线往往通过场面的相互交叉被予以平行表现;《高加索灰阑记》戏中戏的两条线索虽同时发生,但又具备各自的独立性,所以作者采用了先展示一个,然后再展示另一个的新颖结构,而歌手的叙述则使两条原本互不相干的线索发生了关联,这就使第二条线索的出现不致显得过于突兀。从局部来看,歌手的叙述也时时穿插在戏中戏两条线索的一些重要场面之间,起着连接场面的作用。例如在第二幕“逃奔北山”中,格鲁雪在铁甲兵的追赶下,带着孩子逃往远在北山的哥哥家。在格鲁雪打昏搜寻留在农妇家的孩子的伍长并抱着孩子跑开之后,歌手唱道:

她逃过了铁甲兵以后,/走了二十二天的路程,/到了阳加道冰川的脚下,/格鲁雪·瓦赫纳采决定把孩子认作儿子。[5]

接下来的场面是格鲁雪用溪水喂孩子,给孩子洗脸并决心不再与孩子分离。之后,在格鲁雪冒着生命危险和孩子一起过冰川桥的场面出现前,歌手的演唱又重新开始:

格鲁雪·瓦赫纳采,一路被铁甲兵追赶,/来到了通向东山坡村庄的冰川桥头,/她唱起破桥歌,冒了两条性命的危险。[6]

这两首歌曲既对已经发生的事件作出叙述,又对即将发生的事件进行预告,而且还交待了场面的地点(包括时间)变化。受舞台空间和演出时间的限制,传统戏剧一般不会在一幕戏中有过于频繁的时空转换,但从《高加索灰阑记》第二幕的歌曲来看,恰恰是歌手的叙述使时空跨度较大的场面得以相互衔接,拓展了舞台时空表现的可能性。除叙述外,歌手作为全知叙述者还对剧中事件发表评论或加叙加议,但与《三角钱歌剧》相比,《高加索灰阑记》中的评论性歌曲在数量上不再占优势。如果说《三角钱歌剧》的间离效果主要通过一些与剧情无关的评论性歌曲(也不排除叙述性歌曲)对戏剧性情节和场面的突然中断而获得,那么《高加索灰阑记》的间离效果的实现则恰恰有赖于大量与剧情相关的叙述性歌曲(也不排除评论性歌曲)。从舞台演出来看,歌手运用歌曲在戏中戏大的线索以及小的场面之间的贯穿性叙述,可以说完全打破了传统戏剧“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指表演)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7]的常规。传统戏剧通常只通过角色本身的言行来表现情节,剧作者一般不能像小说作者那样虚构一个叙述者直接出面叙述。由于歌手叙述的时时在场,观众也必然时时意识到自己所观看的仅仅是歌手所叙述的一个故事,演员以活生生的形象在舞台上的直接表演所易于造成的观众的舞台幻觉和感情共鸣就此得到了有效的间离。

《高加索灰阑记》中的抒情性歌曲主要以表现女主人公的感情活动为特征,大多涉及爱情、母爱以及二者在女主人公内心造成的矛盾;它们或是出自剧中人之口,或是由歌手和乐队来演唱。歌手(包括乐队)的全知叙述者身份也使其可以透视人物内心的感情活动并对其作出描述。在第一幕,总督府卫兵西蒙在叛乱发生后奉命参加保护总督夫人的卫队,外出打仗。他临行前向格鲁雪求婚,格鲁雪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这样唱道:

西蒙·哈哈瓦,我会等候你。/放放心心去打仗吧,兵士,/去打血腥的仗,去打残酷的仗,/尽管不止一个人从此回不了家,/你回来的时候,我会在这里。/我要在青青的榆树底下等候你,/我要在光光的榆树底下等候你,/我要直等到末一个兵士都回了家,/甚至于等得还要久。/你出去打了仗回来的时候,/门口不会有别人摆皮靴两只,/我的枕头边只会是空枕头一个,/我的嘴唇不会给别人亲吻过一次。/你回来的时候,你回来的时候,/你会说:一切如旧。[8]

在这首歌里,格鲁雪向西蒙立下了坚贞的爱情誓言,她对西蒙深沉的爱也得以呈现。这首歌同时也为女主人公此后所作的舍恋人而救孩子的感情牺牲埋下伏笔,从而使其善良无私的性格更加凸显。在第二幕,带着孩子逃亡的格鲁雪愈来愈感到疲惫。考虑到已将追兵远远甩到身后,而且西蒙也许很快就要归来,格鲁雪准备把孩子丢给别人照管。她偷偷把孩子放到一家有主妇而且飘出牛奶香味的农舍门口,在看到这家主妇决定抚养孩子并把孩子抱进屋之后,格鲁雪急忙走开。此刻歌手和乐队开始唱歌:

歌手:“你转身回家,为什么这样高兴?”乐队:“因为无依无靠的孩子/一笑赢得了新的父母,所以我高兴。/因为可爱的孩子,/我打发走了,所以我高兴。”歌手:“可是你又为什么这样悲哀?”乐队:“因为我独自一个,去来自由,所以我悲哀。/我象一个遭了抢劫的女人,/我象一个丢光了一切的女人。[9]

因为孩子在身边必定会给格鲁雪和西蒙日后的共同生活造成麻烦,所以格鲁雪在为他找到一个好人家后如释重负,但母爱又使她对孩子难以割舍。格鲁雪的这种矛盾心理显然是在离开孩子和农妇的一瞬间产生的,观众无法从场面上获知这一点,而乐队却可以对人物的瞬间心理作出揭示,这就使女主人公的形象获得了相当的心理深度。不过作者并未让乐队站在旁观者的立场用第三人称作客观描述,而是让其模拟格鲁雪的语气以第一人称回答歌手的问题,直接表露格鲁雪此时既喜又悲的矛盾情感,这样,乐队的演唱就被赋予了更为鲜明的抒情性。

第三幕结束时,格鲁雪和前来寻找她的西蒙在战争结束后隔河相见,格鲁雪告诉西蒙自己已经结婚,而西蒙又看见格鲁雪身边有一个孩子。产生误会的西蒙不愿听格鲁雪解释。此时又是,歌手出来,对格鲁雪的内心活动进行描述:

望穿了秋水,等不过朝霞。/信誓呀破了。原因可没有说。/且听她想的是什么,且听她没有说的是什么:/送了你去打仗呀,兵士,/去打血腥的仗,去打残酷的仗,/我遇见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孩子,/我不忍把他抛在一旁。/我不得不为了险遭不测的孤儿来呕心沥血,/我不得不弯腰折背从地上捡一些面包碎屑。/我不得不为了个非亲非故的娃娃直弄到肝肠寸裂,/就为了个陌路冤家!/总得有人来救助。/树苗呀需要水浇。/牛犊呀会迷路,要是放牛人睡着了,/没有谁理会它在叫。[10]

和第二幕摆脱孩子后的情景相似,歌手也和上文所说的乐队一样,此时运用歌曲描述了观众无法观看的格鲁雪的隐秘心理,以第一人称形式代表格鲁雪抒发了对孤苦无依的孩子的深切同情和母爱——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格鲁雪才在与西蒙分离后采取了救助孩子的一连串行动,并最终违背了对西蒙所立下的爱情誓约。如果说格鲁雪对孩子的同情、爱以及自我牺牲已经通过此前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得以展现,那么这首歌则对此作了进一步的突出、强调和总结。阿兹达克在第五幕断案时将孩子判给格鲁雪也因而显得既出人意外又合情合理。

这里我们不妨再来看一下《三角钱歌剧》中涉及到爱情的歌曲,以便和上文所引用过的内容相近的歌曲作一对照。麦基和波莉在马厩举行完婚礼后相互表达了终身相随的愿望并如此唱道:

没有登记处的结婚证书,/也没有祭坛上的花束,/更不戴桃金娘发圈,/我也不晓得你的婚礼服来自何处——/把你用过餐的杯盘抛开去,/抛开去,莫理会!/爱情在此地保持下去,/在他处,爱情也就保不住。[11]

(第2场)作者在这首原本可以让剧中人抒发感情的歌里,有意将感情的表现降低到了最低限度,二人的感情究竟发展到何种地步也因此未得到明确交待。此外,麦基在两次入狱后以及临上绞架时所唱的歌曲也未表达出其可能产生的焦虑、恐惧、绝望等感情活动。因为作者之意在于将麦基描绘成一个用以阐明剧本主题的“社会现象”[12],而非一个血肉丰满的能唤起观众同情的主人公。

《高加索灰阑记》中抒情性歌曲对(主要)人物内心世界深入细致的刻画使其(主要)人物形象较之《三角钱歌剧》显得更为真实、饱满、生动,这里歌手和乐队作为全知叙述者对于人物不便于在舞台上展示的心理活动所作的描述起着重要的作用。布莱希特吸纳叙事文学由于叙述者的存在而能深入揭示人物心灵奥秘之所长,使传统戏剧只能借人物自身语言道出其内心活动的局限就此得到了革命性的突破。从以上所引用的《高加索灰阑记》中的抒情性歌曲来看,不论是由剧中人自己演唱,还是由歌手或乐队代为演唱,它们所传达出的感情都具有真挚、清晰、强烈的特点。那么这些抒情性歌曲是否能够感染观众,使其或多或少地与剧中人产生感情共鸣?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艺术活动是以下面这一事实为基础的:一个用听觉或视觉接受他人所表达的感情的人,能够体验到那个表达自己的感情的人所体验过的同样的感情。”[13] 这里所说的“他人”体现于艺术作品中的感情,不仅仅意味着艺术家本人的感情体验,也包括具有感情体验的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的感情活动。

布莱希特从1926年开始研读马克思的著作,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他的戏剧美学思想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的。他以马克思的社会革命学说为依据,将教育和启发群众、使其投身资本主义制度的变革视为戏剧的首要任务。他指出:“我们所需要的戏剧,不仅能表现在人类关系的具体历史的条件下——行动就发生在这种条件下——所允许的感受、见解和冲动,而且还运用和制造在变革这种条件时发生作用的思想和感情。”[14] 为此布莱希特提出了与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论”(Katharsis)相对应的“间离法”(Verfremdungseffekt)的美学概念,也正是这一美学概念构成了布莱希特叙事剧理论和实践的核心。亚里士多德在其《诗学》中不但确立了悲剧严密整饰的形式法则,而且也对悲剧的作用和目的作出了规定:即通过对引起怜悯和恐惧的行动的模仿使观众的此类感情得到净化。净化的实现实际上有赖于观众的一种独特的心理活动——对由演员所扮演的行动着的剧中人产生感情共鸣。布莱希特认为感情共鸣是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亚里士多德美学的一根最基本的支柱,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式戏剧也以种种方式追求感情共鸣的实现,如采用紧张的戏剧情节、幻觉式的舞台布景、体验派的表演方法等,其结果是观众的感受、感情和认识只能和剧中人的相一致,而不能对剧中所发生的事件作出清醒的思考和判断。由于沉溺于艺术幻觉,观众也对现实世界作出了逃避,在现实世界面前采取一种消极忍受的态度。为了引发观众的理智思考,使观众以批判的态度对待舞台上所表演的事件,从而产生改变现存世界的愿望和行动,叙事剧便致力于重间离而轻感情共鸣。

按照布莱希特的阐述,所谓间离就是将日常生活中为人所熟知的现象以一种令人感到陌生的方式加以表现,这样人们就会对其产生新奇之感,进而对其本质达到一种新的认识。间离法,或陌生化效果,是一种以陌生化为原则的艺术技巧和方法,它贯穿在布莱希特叙事剧的剧本结构、舞台构造以及演剧方法等诸多方面,其作用在于能够有效地在观众和舞台事件之间制造距离,使戏剧更多地诉诸观众的认识(理智)而非情感。本文所重点讨探的歌曲便是布莱希特所尝试的诸多间离手段之一。

尽管布莱希特的叙事剧理论和实践以间离为核心,但他并未完全否认叙事剧所可能引起的观众的感情反应,亦即观众在某种程度上与剧中人的感情共鸣。在《对歌剧<马哈哥尼城的兴衰>的说明》(1930)中,他列表对比亚里士多德式戏剧和叙事剧所造成的心理效果的差异,指出前者“触发观众的感情”、“保持观众的各种感受”,而后者则“促使观众作出抉择”、“把感受变为认识”[15],不过他又对该图表作了如下注解:“这张图表所说明的并非绝对的对立,而仅仅是重点的移动。”[16] 他在《关于共鸣在戏剧艺术中的任务的论纲》(1933—1941)中更为明确地写道:“并不像所担心的那样,戏剧艺术社会作用的这种改变(指戏剧从帮助解释世界进入帮助改变世界的阶段)绝不会从艺术中去除感情。它仅仅是无情地改变了动情的社会作用,今天这种动情的社会作用只对统治者有利。共鸣失去了其统治地位,但符合感情的反应并没有消失……”[17] 布莱希特之所以仍要在理论上给予叙事剧的观众和舞台的感情交流以一席之地,原因在于他还是认识到了感情在艺术创造、艺术表现和艺术欣赏中所起到的不容忽视的作用,对此欧美不少哲学家、美学家和艺术家(如亚里士多德、黑格尔、托尔斯泰、苏珊·朗格等)都从不同角度进行过论述,而布莱希特本人也承认“感情共鸣是人可以改变而环境固定不变的时代的了不起的艺术手段。”[18]

从具体的创作实践来看,布莱希特在叙事剧创立初期和成熟期对间离和共鸣关系的处理又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一点在《三角钱歌剧》以及《高加索灰阑记》这两部作品的歌曲的运用上有着充分体现。相对来说,叙事剧初创期的布莱希特更侧重减少共鸣以追求间离。他在《对<三角钱歌剧>的说明》中说:“绝不是因为感情充溢而言语不够用才代之以歌唱。”[19] 他在《论实验戏剧》(1939)中谈到《三角钱歌剧》的歌曲时也指出:“这些教育因素(指那些具有说教意味的评论性歌曲)截断了表演和故事情节的发展,破坏了感情共鸣,它们对于正在产生共鸣的观众来说不啻是一盆冷水。”[20] 事实也是这样,《三角钱歌剧》中的不少歌曲确实具有布莱希特所说的非抒情的、说理的性质,而且能够造成明显的间离效果。然而由于未能与剧情有机地融为一体,这些歌曲在艺术上不免稍嫌生硬。成熟期的布莱希特在创作上克服了叙事剧初创期过于强调间离的片面性,他在继续坚持间离法的探索并对其加以丰富完善的同时,又给予共鸣以一定地位。

晚年的布莱希特将其叙事剧称为辩证剧。仅从上文所阐述的《高加索灰阑记》中叙述性歌曲和抒情性歌曲所可能造成的心理效果来看,可以说作者也刻意对理智和情感、间离和共鸣的关系进行了辩证处理。在《对<高加索灰阑记>的说明》中,作者也提到了该剧部分歌曲的抒情特点并且从音乐配制上将其与叙述性歌曲作了区分:“与那几首可能具有个人风格的歌曲相反,叙述者的音乐只应带有一种冷静的美……。河边那场戏(指格鲁雪和西蒙在河边相见)的歌曲有着第一幕那首歌曲(格鲁雪答应西蒙等他)的旋律。”[21] 布莱希特在此虽未直接言明《高加索灰阑记》中抒情性歌曲的音乐特点,但按照他的说法,这些歌曲的配乐无疑是“非冷静”的,而且恰与叙述性歌曲的配乐形成对比。布莱希特之所以强调该剧叙述性歌曲和抒情性歌曲相互对立的音乐特点,目的显然在于藉此造成间离和共鸣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接受效果。但因为叙述性歌曲自始至终统贯全剧,而抒情性歌曲仅仅出现在某些场面,所以前者所实现的间离在剧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后者所引起的共鸣则是从属的和次要的。

这里还需指出的是,《高加索灰阑记》中的歌曲所造成的间离和共鸣效果在观众的观赏过程中是相互依存并相互制约的:若没有叙述性歌曲从整体上对舞台幻觉和感情共鸣的破除,抒情性歌曲则易于使观众陷入剧中人的感情活动而丧失对剧中事件的理性判断;而若取消抒情性歌曲,缺少感情体验的观众也不可能对该剧的社会内容和哲理意蕴产生深刻体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该剧的叙述性歌曲和抒情性歌曲所造成的间离和共鸣效果在相互对立的同时又达到了一定的统一。

[7] 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19页。

[11][12]《布莱希特戏剧选》(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32,101页。

[13] 见列·托尔斯泰《艺术论》,转引自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410页。

(原载于《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这是部编版月光曲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部编版月光曲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1 篇

  1.了解《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从中体会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并体会二者结合的作用。

  3.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段意和全文的主要内容。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陶醉、断断续续造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辨事物和联想。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贝多芬弹奏第二首乐曲时的情和景。

  【各课时教学内容安排】

  ①学会本课书的生字新词。

  ②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梗概。

  ①了解《月光曲》的谱写经过。

  ②按事情发展,体会贝多芬感情的变化。

  ③分辨课文中哪些是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情引起的联想。

  ①检查指导片断练习。

  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

  (一)提出单元训练重点

  分辨事物和联系(板书:事物和联想)。

  (二)简介贝多芬,导入新课

  1.弄清弹奏第一首乐曲的经过。

  ①一天夜晚,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了什么?

  (听到了断断续续的钢琴声。板书:听、琴声)

  ②这琴声为什么引起他的特别注意?(因为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③贝多芬靠近茅屋,又听到了什么?(兄弟俩的谈话声)(板书:谈话)(请一学生读这段话)

  弄清这段话中的重点词、体会这段话的含义。侧重分析随便说说的含义。

  ④贝多芬为什么要走进茅屋?

  ⑤贝多芬走进茅屋干了什么?(弹琴)

  ⑥他为什么弹琴?(他看到:茅屋中微弱的烛光。有架旧钢琴,坐在钢琴前面脸很清秀的盲姑娘。听到皮鞋匠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听到这话,看到这情形,这一切使贝多芬想到什么?(这家人贫穷,但爱好音乐)激起贝多芬怎样的感情?(激起贝多芬强烈的同情心。板书:同情)

  让学生在文中找到贝多芬是怎样说的。

  怀着这种感情,贝多芬弹了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听(板书:弹第一首)。

  ⑦贝多芬弹完第一首曲子盲姑娘有什么反应?

  (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解释:纯熟、感情多深。)

  ⑧为什么盲姑娘推测出陌生人是贝多芬呢?

  这位先生的确弹得很好。这样纯熟的技艺,这样深沉的感情,只有贝多芬才能做到。当时贝多芬正在镇上演出。贝多芬没有直接回答,他想到了什么?(板书:激动)

  ⑨这时贝多芬用什么来回答盲姑娘的问话?(琴声)(板书:第二首即《月光曲》。)

  2.理解弹奏第二首乐曲的经过。

  ①让学生默读,找出课文中哪些是描写《月光曲》的内容。

  贝多芬在怎样的环境里弹奏《月光曲》的?

  为了描写这环境,文中用了个什么词?清幽。解释:清幽。

  引导学生体会当时的环境。让学生说出,在这茅屋里,此时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板书:月光、琴声)知道这是实实在在的事物。(板书:事物)

  ②在这清幽的月光下,听着美妙的琴声,皮鞋匠好象看到什么?

  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这时的海面是平静的。微波粼粼,洒遍银光。(板书:月亮初升的海面出示图①)

  (月亮越来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宁静被破坏了。

  ③盲姑娘仿佛看到了什么?

  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板书:波涛汹涌的大海,出示图②)看到这些现象是由月光、琴声产生的联想。(板书:联想)此时乐曲的弹奏是怎样的呢?(放录音,老师范读,学生体会)

  ④听到这首乐曲,盲姑娘的神态怎样?

  (睁得大大的眼睛。恬静神情安静。本文指心中舒适)

  ⑤乐曲弹奏完了,贝多芬离开了茅屋。兄妹俩发觉没有?为什么?(他们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看到兄妹完全陶醉在他的乐曲中,尤其是给盲姑娘带来了欢乐和幸福,贝多芬也激动万分,哪个词可以看出?(飞奔)

  ⑥贝多芬飞奔回旅店干什么?(花一夜功夫记录下这首曲子。板书:记)

  ⑦记的是什么曲子?(板书:《月光曲》)

  ⑧为什么要连夜把它记录下来?引导学生想一想,贝多芬在散步时,有没有想到要创作《月光曲》?(没有)是茅屋的人和物、情和景激发了他创作的激情。(板书:激情)

  归纳本课三个要点,并强调单元训练重点。用以联系后面几课。

  ①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听弹记),是《月光曲》的谱写经过。(板书:谱写经过)

  ②按事情的发展,了解贝多芬感情的变化。(同情激动激情)

  ③分辨哪些是事物,哪些是联想。文章中运用事物和联想这种知识,究竟有什么好处呢?写文章时,我们分辨哪些是事物,哪些是联想,从而帮助我们很好地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写文章时,在记事中,加上自己合理的联想,能使文章深刻、感人。(板书:深刻,感人。这就是二者结合的作用。)

  分辨事物和联想,是这课的重点,也是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今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这种知识,在这个单元的《小音乐家杨科》、《一幅壮锦》和《读写例话》几篇课文中还要进一步学习。并把它运用到写作中去,使这种语文知识转化为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1.学生朗读《月光曲》8、9自然段。

  2.布置片断练习:《贝多芬回到客店》

  提示:贝多芬回到客店记录《月光曲》,当时他可能怎么写,怎样想。请写一段话。

  要求:1.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2.贝多芬在追记时,眼前可能出现了什么景象。在写事中加入恰当的联想。

部编版月光曲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2 篇

  1.正确读写并理解“蜡烛、茅屋、清幽、盲姑娘、琴键”等词语。

  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在质疑理解、感情朗读、想像写话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体会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及了解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 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

  1.自学生字新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听写词语,自由说话,引出问题。

  1.学生听写词语:蜡烛、茅屋等。

  2.学生自由说话:选用刚才听写的词语根据课文内容说一段话,教师随机点评。

  3.教师引出问题: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不朽名曲《月光曲》?

  二、进入问题,自主感悟,感情诵读。

  语段一: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

  1.贝多芬听到哪一句话起就心动了?(感情朗读)

  2.贝多芬从这一句话中听出了什么?

  (1) 盲姑娘家境贫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盲姑娘家境贫穷?)

  (2)盲姑娘热爱音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盲姑娘热爱音乐?)

  (3)师:姑娘虽然双目失明,但她依然热爱着生活,姑娘虽然家境贫困,但是她并不放弃

  对艺术的向往与追求。贝多芬的心被触动了。

  3.贝多芬从兄妹俩的整段对话中还听出了什么?

  (1)妹妹的懂事、兄妹俩之间的相互关怀与体谅等。(感情朗读)

  (2)师:盲姑娘这么贫穷,但是这么热爱音乐,又这么懂事,他的心被深深感动了,所以走进茅屋。

  语段二: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预设问题一:盲姑娘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知道她是贝多芬?

  预设问题二: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

  预设问题三:贝多芬弹一首曲子已经满足了盲姑娘的心愿,他为什么还要再弹一首曲子?

  预设问题四:贝多芬为什么称盲姑娘为“您”?

  3.解决问题。(感情朗读)

  三、入情入景,想象写话,欣赏音乐。

  1.师生共读“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段落,感悟交流。

  语段: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按起了琴键。

  2.重新回到问题:贝多芬此时此刻会想些什么?

  3.进一步了解贝多芬,联系上文,想像写话,体会贝多芬内心情感。

  课外资源: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贝多芬

  4.欣赏《月光曲》片段。

部编版月光曲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3 篇

《月光曲》公开课教案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熟读直至背诵第九自然段,感受音乐的美妙。

  2、理解“幽静、驻足、倾听、纯熟、激动、安详、陶醉”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继续练习标画重点词句,练习品词品句。

  4、认字8个,写字7个,继续练习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1、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

  2、熟读直至背诵第九自然段,感受音乐的美妙。

  1、理解“幽静、驻足、倾听、纯熟、激动、安详、陶醉”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

  1、贝多芬的资料。

  2、奏鸣曲《月光曲》。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瞧,你们一个个坐得多有精神呀!老师相信,今天的你们,一定是最棒的!对自己有信心吗?

  俗话说: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明。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那皎洁的月光总能引起人们无限的情思。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就曾写下一首和月光有关的古诗--《静夜思》,你们能把它朗诵出来吗?

  听了你们的诵读,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这样的画面:月光如水,轻轻地洒在床前;诗人站在窗前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一篇和月光有关的课文--《月光曲》(教师板书,学生回答)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步感知,学习新课

  在二百多年前,德国有位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过许多著名的乐曲,《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

  那么,这首《月光曲》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1页,齐读第一自然段,并说说从第一自然段当中你知道了什么讯息。

  学生交流有关贝多芬的资料,教师相机补充,并进行小结。

  贝多芬资料: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是伟大的德国作曲家、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被世人尊称为 “乐圣”。十岁举行首次公开演奏会,十二岁开始作曲,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主要作品有交响曲9部、钢琴奏鸣曲32首、钢琴协奏曲5部,小提琴协奏曲1部,弦乐四重奏16部。

  贝多芬曾说过:“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幸福!”那么,他是不是真的这样做的呢?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学习2-3自然段

  请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朗读段落,并拿起你们的笔,写出你们的问题。(教师提示朗读要求:一是把音读准;二是读得流利;三是不断地诵读,直到明白为止。)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交流问题,教师补充说明。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当时的环境怎么样?(结合上下文理解“幽静”的意思)

  (2)抓住“断断续续”来理解:你从这个词语中了解到什么?

  (3)“断断续续”的琴声吸引了贝多芬“驻足倾听”,却听到了兄妹俩的对话。有没有同学愿意扮演两个兄妹进行分角色朗读?

  其余学生思考:你从两兄妹的对话中感受到什么?

  (4)驻足倾听的贝多芬听到了兄妹俩的对话,心中会有什么想法?

  (5)教师板书:听曲

  2、学习第4-6自然段

  (1)听了兄妹俩的对话,贝多芬是怎样做的呢?(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

  (2)贝多芬要做什么?(教师板书:演奏)

  (3)他为什么要为盲姑娘弹奏一曲呢?

  (4)盲姑娘听完以后,心情怎样?(激动)

  她是如何评价贝多芬的演奏的?(指导朗读。)

  为什么她能如此地断定演奏者就是贝多芬本人?(弹奏纯熟,感情深厚)这说明了什么?

  (5)贝多芬听到盲姑娘这样说,心情起了什么变化?(深深打动如大海的波涛)(与穷人的心意相通,对生活和音乐的热爱,使他与兄妹间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

  于是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指导学生朗读)

  3、学习第7-10自然段

  正在这时候,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景色发生了什么变化?(月光照进窗子来,屋子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的清幽。)(教师指导朗读)

  这一切使贝多芬觉得心中充满了温馨和祝福,也激起了他创作的热情。(教师板书:创作)

  那么贝多芬创作了什么曲子? 究竟这首曲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描写《月光曲》内容的语句。

  学生浏览课文查找有关内容。

  汇报查找结果,教师出示相应语段。

  (1)这首曲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明确这首曲子描绘的是月光下大海的景色。)

  (2)你是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从第九、十自然段中找出有关语句: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薄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月亮在乌云中穿行,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岸边涌过来……风停了,浪息了,月光下的大海无比安详和美丽。)

  (3)教师出示上面两段文字,提问:这两段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几幅画面?

  (4)学生自读这两段话后进行四人小组讨论。

  (5)师生交流找出如下四个画面:

  画面一: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引导学生简要概括后教师板书:月亮升起)

  画面二: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薄云。(教师板书:月亮升高)

  画面三: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月亮在乌云中穿行,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岸边涌过来……(教师板书:风起浪涌)

  画面四:风停了,浪息了,月光下的大海无比安详和美丽。(教师板书:风平浪静)

  (6)随着乐曲的旋律,月光照耀下的海面这样变化着。你能不能通过你的读把这个变化表现出来呢?放开声音,各自练一遍,把海面上的四次变化用不同的语调读出来。开始。

  (7)学生各自读练习读课文。

  (8)指名学生分画面朗读课文,说说自己读课文的体会,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旋律的变化。

  ①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评议朗读,体会句意。

  ②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薄云。

  ③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月亮在乌云中穿行,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岸边涌过来……

  指名读,提问:此时你感受到了什么?(此处描写的是波涛汹涌的海面,曲子的旋律是激昂的,所以语调应该快速而有力。“忽然”说明时间很快,所以应读得快,“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也要读得快,而且有劲。教师板书:激昂)

  ④风停了,浪息了,月光下的大海无比安详和美丽。

  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此时海面已经风平浪静,乐曲将要结束,所以语调要柔和、缓慢。教师板书:舒缓)

  (9)教师:《月光曲》的旋律真是这样的'吗?让我们再一次去欣赏这首曲子。

  (10)配乐朗诵这两段文字。学生小声地练习自读。

  (11)教师:月光下的大海千变万化,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发生了吗?(不是,是联想)谁的联想?(皮鞋匠和妹妹的联想)

  (12)教师:你从哪儿看出这是他们的联想?

  (13)出示句子比较: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她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①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第一句多了一个“仿佛也看到了”,两句话的意思不一样。)

  ②为什么要加上“仿佛也看到了”?(因为景象不是真实的,是妹妹的想像,同时妹妹是个盲人,她看不见。)

  ③教师与学生采用接读的方式体会破折号的作用。

  (师)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生)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破折号后面的部分是对前面部分展开的联想和想象)

  ④练习用“仿佛”造句。

  看着那一轮明月,我仿佛 。

  (14)全班朗读。

  4、学习第11自然段

  这美妙的《月光曲》使兄妹俩深深地“陶醉”了,(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以致于贝多芬已悄悄地离开了,他们还不知道。贝多芬为什么不辞而别?(教师板书:谱曲)

  当兄妹俩从音乐中清醒过来后,会交谈些什么?(请两个学生扮演兄妹进行角色会话)

  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传说”与第一自然段的“传说”起了什么作用?(首尾呼应)

  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月光曲》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出示句子:假如贝多芬 ,他就不会创作出《月光曲》。

  ①假如贝多芬不会作曲,音乐记忆力不强,他就不会创作出《月光曲》。

  ②假如贝多芬没有丰富的想像力,他就不会创作出《月光曲》。

  总结:从听兄妹俩的对话,听盲姑娘弹琴,激发了贝多芬创作灵感,非凡的音乐天赋和才能使他创作出了《月光曲》。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贝多芬是个伟大的艺术家。

  1、摘录文中的好词佳句

  2、和同学一起朗读第九自然段,再次感受《月光曲》,直到成诵。

部编版月光曲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4 篇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9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的心。

领会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的心情。

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产生的联想。

1.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事?

2.出示贝多芬画像,简介贝多芬。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他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音乐才华,十岁举行公开音乐会,十二岁开始作曲。他生活在封建统治最黑暗的年代,家境贫寒,受尽磨难,对劳动人民十分同情,对专制暴政无比憎恨。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举世闻名的音乐作品,《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

3.什么是“传说”(民间流传的说法。)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讲关于《月光曲》的传说的?(第二自然段到课文结束。)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应该怎样分?

4.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读音。

1.默读课文,想一想,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个曲子,是哪几首?

2.学生默读思考后讨论。

(1)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个曲子?(弹了两首曲子。)

(2)这两首曲子分别是什么?(第一首是盲姑娘想要学的贝多芬谱写的曲子;第二首是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3)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讲贝多芬弹第一首曲子,从哪儿到哪儿讲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二至七自然段讲贝多芬弹第一首曲子;八自然段到最后写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1.指名学生朗读二至七自然段,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地方。理解几个词语:幽静、入场券、陌生、纯熟。教师介绍莱茵河是欧洲的大河之一,流经好几个国家,包括德国。

2.贝多芬是人民喜爱的音乐家,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他到各地旅行演出,甚至来到一个小镇上,盲姑娘也在弹他的曲子,而且因不能直接听到贝多芬自己的弹奏而感到深深的遗憾。)

3.盲姑娘一家很穷,又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他们住在一所茅屋里,兄妹俩相依为命。哥哥是个皮鞋匠,妹妹是个瞎子,他们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

4.姑娘为什么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

(姑娘很懂事,她听出哥哥话中不安的意思,能体谅哥哥的难处,所以反过来安慰哥哥,把自己想听音乐会的强烈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从这里可以看出兄妹俩互相体贴,这种感情非常珍贵,十分感人。)

5.盲姑娘不但爱音乐,而且懂音乐,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她看不见乐谱只听别人弹过几遍,就能弹贝多芬的曲子,尽管断断续续,很不熟练,却是很不容易的。贝多芬自己弹起来,她立刻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并且由此猜出了弹琴的人正是贝多芬本人。这说明她具有音乐才能。贝多芬也深深地为自己能在穷人中有这样的知音而感动,正是这种激情促使他创作了《月光曲》。)

6.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至七自然段。

1.用生字卡检查生字读音。

2.指名朗读课文一至七自然段。提问:贝多芬为什么弹完了一曲又弹了一曲?

1.指名朗读八至十自然段,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地方。

贝多芬看到了什么?(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就在这样的气氛中,皮鞋匠兄妹俩站在他的身旁。)

2.贝多芬弹的是什么?他弹的和他看到的有什么关系?皮鞋匠听着琴声,好像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乐曲使他产生了联想。开始,音乐可能是徐缓的,使人联想到月亮升高,穿过微云。再后来,音乐可能高昂激越,使人联想到月光下风起浪涌。)

3.皮鞋匠看到妹妹脸上的表情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

4.为什么兄妹俩没有及时发现贝多芬的离去?(他们完全沉浸在音乐中了。)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和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也给自己带来了一次意外的创作收获。

1.在“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按起了琴键”这一段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引起的联想。

2,在“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一段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引起的联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指导。请学生试背第9自然段。

文中是通过皮鞋匠的联想来表现《月光曲》的内容的,那《月光曲》的旋律、曲调、节奏到底是什么呢?这是需要学生自己感悟的,任何分析和讲解都会显得空洞。所以,我安排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反复地读,读完以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和全班交流。

社交虽常见,但音乐真的适合社交吗?音乐社交存在哪些特殊性?如何利用音乐来社交?可能你常常使用云音乐,却不曾想过这些问题。现在来看看作者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吧。

掐指一算,从实习生的身份算起,臭脸君加入云音乐团队已有快两年的时间。虽没能目睹产品从无到有的过程,但也有幸见证了产品快速发展的一部分旅程。音乐社交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战略特色的宣传点,歌单、乐评也早已成为广受用户喜爱的明星功能。

虽身为组织中的一枚小交互,但臭脸君始终不忘督促自己成为一名有产品观、大局观的好少年。正值团队都在思考如何强化特色、向社交发力,作为设计狮的臭脸君当然也希望能为前进的道路添砖加瓦。

社交虽常见,但音乐真的适合社交吗?音乐社交存在哪些特殊性?如何利用音乐来社交?一时间各种问题萦绕心头,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阶段性”的产出物。文章比较长,包含了资料整理和个人思考~

ps.文章中穿插着一些问题,看到后不妨也问问自己,跟随臭脸君一起思考吧!

社交是随着互联网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产业,如今的社交元素已存在于各个领域中。例如图片类的Instagram、in、nice;视频类的花椒、映客、秀场;知识分享类的知乎、简书……这似乎成为延伸应用寿命的最佳道路。

这些年音乐播放平台群雄并起、竞相逐鹿。云音乐作为最晚加入音乐产品类行业的一员,这个市场早已不再是一片蓝海。如何区别于其他产品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满足了搜索、下载、播放等基本功能之外,个性化的应用创新以及寻找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成为新一轮竞争的焦点。这其中,音乐社交就成了我们的一条突围之路。

问题一:什么情况下你会听音乐?

对音乐不同的使用习惯,意味着用户类型的差异。


我们可以将音乐消费者划分为三种类型:

普通用户:音乐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更偏向维持社会属性时的消遣和话题。普通用户代表着生活中绝大多数的我们,音乐更像是生活水平提高后带来的附属产物,拓展了体验、消费的方向。

粉丝用户:超脱音乐本身,音乐更像是他们表达对偶像热爱的方式或手段。粉丝型用户已将对音乐的喜爱上升为对人,“爱屋及乌”说的就是这类用户群,他们认为偶像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非常关注偶像的一言一行。在线上他们会选择为偶像打榜、加入粉丝团;在线下会进行接机、参加演唱会、粉丝见面会、购买周边等。

高级(专业)用户:追求音乐本真,关注自我而非他人。他们有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评判的价值观。通常这部分人拥有自己发现音乐的渠道,市面上的音乐软件不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只是作为音乐获取上的一个补充。

音乐的意义(为什么听音乐)

问题二:为什么要听音乐?音乐能带给你什么?

对于为什么听音乐,不同人有不同的见解。至于听音乐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情绪层面:例如听了一首王菲的《致青春》引起了我情绪上的共鸣。这种感觉很抽象也最直接,会因听者的不同产生不一样的激发点。

文化及社会层面:比如性格比较叛逆的爱听摇滚音乐;不同地域有这不同的的音乐文化;听到《义勇军进行曲》就想到祖国烈士浴血杀敌保卫祖国。

理性分析层面:基于音乐的判断标准来鉴别好与不好,通常见于专业人士。

美感哲学层面:神曲、一次灵魂的解脱,非一般人所能领悟和企及。

问题三:什么情况下你会分享歌曲?

分享本身就是一种带有社交属性的操作,不同类型的社交决定了用户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强关系社交:圈子小,频率高;优质内容与无养分内容并存,对内容接受度更宽容;可以达到维系感情,轻松情感的目的。(微信小圈子)

弱关系社交:不期待他人反馈,维系成本低,所以圈子可以更大;用户想获得关注需要产生优质内容,反之关注别人也是在能获得优质内容的前提上;用户加入弱关系社区,是为了表现自我或者是获得内容。(贴吧大圈子)

说一个亲身感受,通常我在社交软件中分享内容都会或多或少得到一部分好友的捧场。但每每分享音乐时,无论配上怎样的辞藻描述都多以冷场收尾。

音乐口味就像人的性格,不会因为关系的强弱而趋同。社交最基本是为了满足自我表达、获得价值认同,而音乐似乎并不能实现我的诉求。

音乐与图片、文字、视频的差异

问题四:音乐与同为弱关系载体的图片、视频、文字等有什么不同?

前文中提到,以图片、文字、视频为媒介的弱关系社交平台,都已不乏成功案例。但对于音乐社交而言,市面上各家仍处于摸索试水阶段,还未产生一套被验证成功的社交体系。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时间限制:音乐通常都有前奏、副歌、主歌、高潮等不同的阶段,完整听完一首歌所用的时间可以刷十几页微博或者更多的图片。

空间限制:嘈杂的环境难以集中注意力,安静的公共环境又需要佩戴辅助设备,因此不适合随时随地消费。

感官限制:只能依靠声音传递信息,而不像视频、图片那样直观。

主观限制:幽默轻松的东西受到各类人群的喜爱,音乐本身就是相对严肃的。而且对音乐好坏的评判标准也不尽相同。

创作限制:UGC的核心在于让用户自己产生信息。图片、视频、文字都能很容易地达到这个效果,而音乐则不然。受到创作门槛的限制,原创内容多产生于歌手、音乐人、主播等专业人士,很难达到平民化的普及。因此常见的分享传播也只是依托于现有资源基础上的表达。

1:“社交”并非音乐的目的

欣赏和消费是音乐的主要用途,基于相似/相同的趣味用户可以建立自己的社交群体(百度贴吧)。但“社交”从来就不是“音乐”的目的,用户通过社交群体分享或获取音乐,根根到底是享受音乐本身,而不是建立某种关系。

2:音乐的“社交”属性不强:

音乐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很难用语言和文字上去描述,社交过程中很难获取普遍认同,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分享的源动力。

说说我们自己——云音乐的社交

说了那么多 ↑“悲观”↑ 的现实,是不是就意味着音乐真的没法做社交了呢?先来看看我们云音乐上这些“明星”功能。

歌曲本身是抽象难以描述的,以歌单为依托可以让创建者的抽象情感得到具体的表达。歌单可以根据风格、场景、地域等不同属性来划分,从而将相对独立的音乐产生出不同排列组合的结果。

在云音乐歌单以以下两种途径实现社交属性:

通过人发现喜欢的歌单/歌曲,这里的“人”包含 名人、熟人、口味相同/相似的陌生人。

名人  产品中的体现→  歌手、明星、达人,所以我们引入了主播、歌手入驻云音乐。

熟人  产品中的体现→  来自第三方平他的好友,了解相互之间的喜好。

口味相同/相似的陌生人  产品中的体现→  附近、动态推荐

通过感兴趣的歌单发现人,进而发觉更多喜欢的歌单/歌曲。这种情况下的“人”通常是口味相同/相似的陌生人,如果平台社交属性不强,当用户发现口味相同且包含资源的陌生人时,很少会选择持续跟踪,而是一次性将资源获取。

产品中的体现→主页个性化推荐、排行榜

100,000+ 的乐评数量早已成为平台歌曲的常态,用户也被培养出了看评论听音乐的习惯。很多用户都是被新奇、好玩的乐评所吸引,进而想一睹本尊真容。可以看到,用户的评论并非针对音乐本身,而是围绕在音乐的基础上的个人情感抒发。

通过写评论给抽象的情感一个发泄口,极大的降低了用户的书写门槛。

“话题”概念最早由twitter引入,后来被微博广泛应用,简单来说“话题”就是带有集合内容的关键词。用户可以选择喜欢的话题,进行内容消费或者互动参与;也可以创建自己的话题,吸引其他用户来参与,获得主人翁的价值。

通过话题给原本孤立的音乐找到一个主题;降低了用户分享音乐的门槛(帮助用户为分享找一个理由);增添了趣味性。

通过分析发现,所谓的“音乐社交”其实“社交”的主体并非是音乐本身。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不妨来分析一下音乐的价值。音乐的价值包含两部分:自身价值和附加价值。

自身价值:从专业的角度去评判,音乐本身的好坏和价值。比如在编曲、作词上有可圈可点之处,或者开启了某种新的流派。。(哎,不懂音乐,为自己说出来的话捉急。简单来说就是不参杂任何要素前提下,音乐本身好不好。)

附加价值:音乐主体之外的价值。比如歌手的个人影响力、相关事件、舆论话题等。直白来说就像一个演员,除了演技以外,依然可以利用很多方法被观众所熟知。

音乐社交是以音乐为载体,其他内容/形式的社交

出于音乐的严肃性和听者品味的独特性,因此很难利用音乐本身来社交,相反附加价值是依附于音乐之上更加丰富、生活化的一面。

任何内容平台都离不开内容的生产、传播、消费几个环节。生产指数越高代表对内容创作的需求越强,越有能力产出优质的内容;消费指数越高代表对内容的利用需求越强,对新内容的关注度高。

从这两个维度,可以将我们平台的用户划分为活跃型、消费型、消遣型、创作型。

活跃型:获取信息的同时进行分享和输出。某方面的重度爱好者,具有领袖引导能力。

用户代表→明星用户、大V

消费型:获取信息,同时进行转发分享。关注人多,某方面的兴趣爱好者,会跟随或学习领袖型用户。

用户代表→白领、大学生用户

消遣型:浏览信息作为消遣,关注人少、粉丝少,分享、转发的数量少。

创作型:产生原创内容,输出自我价值。粉丝多,但关注的人少,活跃度不高。

用户代表→音乐人、主播

从活跃型→消费型→消遣型→创作型  社交需求递减

↓↓SO得出的结论是↓↓

首先我们要设立一个能让用户发挥创造力的空间(游戏规则),引导活跃型用户响应并产生出有价值的内容。保证消费型、消遣型用户可以获取源源不断的信息,甚至培养他们向活跃型用户转变。

创作型用户是平台资源的后备军,从属性来说他们并不热衷于互动社交,但依然要确保这类人群在整个关系链中能够有所收获。譬如打赏功能就是一个很好的触发点,满足了听众表达对歌手、歌曲的喜爱;鼓励了歌手/音乐人,吸引他们驻守云音乐;保护了原创音乐的生态圈。

all~目前只能想到这里了,如果问:有什么好的可行性方案吗?不好意思呀,暂时还真没想出来,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或建议欢迎来跟臭脸君一起探讨吧~

本文由网易云音乐交互设计师 @任轶(微信公众号:臭脸任的慢生活)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音乐能引起共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