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隐入尘烟》?为什么那么多人质疑脱离现实?

看到这种人,我是真忍不住,想喷他们

另外一个答主评论区看的,还是匿名

古人说,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s,我改一改,大少爷纸上谈兵吃s,底层百姓行千里吃苦

还是那句话,政治什么的我不懂,也不想去掺和,我只是个底层屁民老百姓


但是如果有人说电影里的情节很假或者诸如此类的描述,我是真不敢去苟同,大有古人“何不食肉糜”之既视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首先很黑,手多半很粗糙,因为西北干燥,沙尘暴严重,南方人大概率是体会不到那种漫天尘土随龙卷风袭来的场景,嘴里全是土,晚上到家洗把脸水直接变黄,皮肤很难留住水分,南方朋友去了西北一般会不适应

2-大部分西北农民,都有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颈椎炎,肺部相关疾病,前者是因为常年风吹日晒劳苦导致的,后者(前者其实也是有关系)的话可能跟水质有关系,我记着小时候有水质勘察的人来我们村,取了井水得出的结论是:水质碱性太强,非人类居住地,然后呢?没有然后,没人管,难道因为测评结果,日子就不过了?

3-剧里男女主,的确惨,但是西北的农民,同等惨甚至有些特例更惨,骨质增生在农村真治不好,或者没钱治,或者没好医生,只能自己硬扛,这种苦头,真不是一般人能吃的,我爸40岁那会儿腰间盘突出,家里穷,就找了颗树,用绑东西的麻绳把自己吊起来,隔空甩; 亦或是晚上疼得不行喝一瓶六七块钱白事才用的劣质白酒,借酒止疼; 还有就是他趴着老让我整个人踩上去,说是很舒服; 更甚者,去当地方神庙求诊药方,只有绝望看不到希望的人,才会用这种的自救方法,没办法,一大家人要养活,不可能躺平

4-这样情况的人,村镇周围基本上都是,年龄集中在40-60岁,当然啦,我大伯70岁了,还是在下地务农

5-以前我也觉得我爸窝囊,一辈子就这么结束,但是大学毕业后去西安做了一轮生意,我改变了看法,脱离了纸上谈兵,开始务实了,人的能力有时候真是会受限于背景、财力资本、关系等,这些玩意儿就像是一张大网,任你是法术通天的泼猴,破不开就是破不开,放我身上适合,放在我爸身上,估计也是适合的,假如我爸生活在我这个时代,以他优秀的动手能力(他喜欢鼓捣一些切割机电焊机之类的东西)肯定活的很滋润,也不会因生活所迫,强用苦力累垮自己,雪球总归是越滚越大,区别可能只在于开始时候得小雪球在什么样的程度和状态,开局我要是有千八百万的,我也可以钱生钱

6-试想一下,一个街道扫马路的大叔,一个月就拿3000块钱,在城市里养活一家子人,最后真的不会剩什么,那又怎么会有精力去思考,不去思考,那就只能机械性重复,直到自己累趴下,被社会推着走向终点

7-还有男主的性格,我爸就是,给别人干活特别实诚,别人都是忙里偷闲,我爸是生怕耽搁了几分钟,最后就是累趴自己,老板们心里乐开花,表征性的鼓励几句,小时候就告诉我,做人要诚实,我记了一辈子,如今25岁了,我改变了想法,做人不能太实诚,古代的仁义礼智信就是框住老百姓的一个镣铐,麻绳专挑细处断,天公专找苦命人,当老实人真没啥好的,如果有机会,我更愿意当个z本j,不说别人怎么样,至少自己活的畅快舒心

8-人活着,一定要能心有不平事就斩不平,而不是为五斗米弯了身,摧眉折腰事权贵,断案的电视剧,老百姓都喜欢看,因为心有不平气,剧里可以舒之,但是现实呢?站在老百姓的角落,啥也不得行,那不如自己去当那个老爷,舒自己心中之郁气,有问题吗?没有问题

9-落叶归根,大城市的风光见识完以后,总归是要回去的,因为从大一来到这里开始,我就清楚的知道,这个城市不会给我一席之地,只能当过客,几百万的房子,讲真有那钱我在家乡开个免费小学堂,吃喝不愁还能陪伴父母左右不香嘛?谁规定了考了大学,走出大山的,就不能回去,必须在城市定居才是体面

有几百万,农村盖个别墅,然后吃吃喝喝,那时候才真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了,而不是迫于生计的早出晚归式务农,那时才是田园归隐生活

10-还有很多很多 比如我家,一分钱存款都没有,作为一个男生,看着几百万几十万的房,几十万的彩礼,努力真的很渺小啊,完全看不到希望,只能去做生意,以小博大,用光着的脚底板,去尝试从老爷们的蛋糕里tou出来一点汤,我大抵是不可能老老实实攒钱一辈子的咯,因为已经绝望,所以对打工攒钱不抱希望,唯有创业之变革人生了

就写这么多吧,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喷我,我不抱怨生活,毕竟明清时期老百姓的确瘦弱不堪,现在至少大部分人吃饱穿暖没问题,这么去想,总归时代是进步了的,而且因为我考上大学啦,得感谢我的爸爸妈妈,这么艰苦的环境,我们三个孩都考上了大学

我只是,看到有人质疑电影里的环境氛围,心有不平气想舒之,所以写了这段话

如果有人看的不喜,希望别生气,和气生财,和气生财

我一共写过的长篇影评不超过10篇,大部分喜剧,战争剧,悬疑剧都是看过即忘。我印象最深的两部剧,一部是徐峥拍的《我不是药神》,还有一部是刘若英拍的《后来的我们》。这觉得这部剧值得我写一部长篇评论,跟我写的好坏无关,因为他在我心里,是值得佩服的导演,演员,还有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隐喻,这些社会现状带给我们普通人的思考。

废话太多,这是我长篇影评前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接进入主题,先回答第二个问题。

脱离我们生活环境,生活状态的故事或者经历,超出了我们普通人的想象,甚至有理由怀疑这是导演的臆想。

那么这中间的依据是什么?

如果现在质疑者“我”的角度,是因为他们没见过,没听过,没有经历过,并且从他们已有的社会经验来看,这是不现实,不存在,臆想出来的。

所以,他们说这话有毛病吗?有些人可能会说,没毛病!

因为质疑的人不知道,原来中国有这么多的农村,中国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月收入一千以下的人,有些人这辈子吃的最多是米饭配咸菜,小米粥配馒头,他们甚至从来没有拥有过智能手机。他们是与现代社会是脱节的,我们与他们之间,存在巨大的信息鸿沟,他们是被时代和社会所遗忘的一群人。

但是这个社会的很多事实在于,我们不能仅凭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来判断一些事情的合理性和真实性,这既是一种傲慢,也是一种无知。傲慢在于,这些质疑的人,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审视着那些卑微到尘土的人,认为他们应该是什么样的,不应该是什么样的。无知在于,读书再多,也不能掩盖住他们仅仅从自己的人生经验,就能用于对社会的认知做出一个未经调查的结论。这更像盲目的信徒,不像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熏陶。

二,浅谈一下这部电影中的隐喻。

马有铁代表的就是农村的无产阶级

从旧社会的长工变成了新世界的农民。

驴在剧里出场次数太高,贯穿全剧,马有了蹄铁,就是驴。人就像马,绑上了“户”,也就同样成为了驴。这部电影无时无刻不在暗喻,我们像驴一样,被驱使着拉磨。中间女主给有铁编了一个草驴,有铁说,还是草驴好,只有不吃草料的驴,才不会被人驱使。现实是,我们离不开草料,更离不开窝棚。

地主老爷,就是有铁他哥有铜。隐: 出场就骂我们不努力干活,还想吃草住窝棚,浪费粮食。

后面接房的时候,有铁问,我有了房子,我家的驴住哪,猪住哪,鸡娃子住在哪?这里采访的女记者几乎笑出声。隐: 驴和猪配有房?

春天的时候,驴饿了,偷吃了玉米地的一根苗子。有铁说,现在他吃了一根苗子,冬天他就少吃一根玉米棒子,女主从驴可恨突然开始觉得驴很可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隐: 因为认知变了,很多人突然认识到,原来有些人犯错,不是可恨,而是一群可怜人。

有铁放驴走的时候说,你给人当了一辈子的畜生,叫你走,你还不走?你是不是贱。驴做了一辈子的驴,它能走到哪里去呢?他哪里也去不了,有铁家推的时候,它还是跑回来了。

关于有铁的隐喻就更多了。

为什么只有有铁有熊猫血,别人是怎么知道他是熊猫血的?这是全剧都没接待的一个问题。

有铁是给城市输血的那群农村人。“他们现在越来越少了,他们成为了熊猫人。”

之前的承包,并不是现在的承包,是缴纳粮食税。后来取消了承包,意味着后来粮食税的取消。并且说,这一年就抵一年的地租了。

原来这个地就是分给农民的,那些年为什么要交粮食税呢?这个问题,永远不会再有人会回答你,因为这些已经成为历史。没有人会在意,他们交过的税,纳过的粮。

100块钱的衣服,80块钱的衣服对应是什么呢?是“有铁们”对城市输血的回报,不难发现,现在农村60岁的老人,70岁的老人,每个月能领到的钱刚好对应这个数。别质疑我这个数,那个地方相差无几,跟我们这里几乎完全对上。

因为凌晨4点了,实在扛不住了,只能明天再更了,这部电影只看一遍,就像刀子印在我脑海里。

我是农村长大的,北漂多年,刚开始看《隐入尘烟》也觉得不现实,就好像突然到了另一个世界,但是慢慢的它勾起了我的回忆,小时候,我们村里也有一个马老四的一样的人,很像很像他的人,一样的家庭,没有自己的房子,住在他兄弟家侧的一个猪圈旁边,他和马有铁基本一样,不善言辞,说的话让人听不清,小时候都很害怕他,不敢靠近他。我只记得他干活是把好手,农忙的时候总是会请他来帮忙,矮小的身材,一顿饭一包烟几十块钱他就很满足了。然后慢慢的看下去,看他们种小麦,我没有感觉,我们那边不怎么种这个,但是苞谷、洋芋这些作物很让人贴切,他的农活干起来让人觉得很有力,很有生活感。就像回到了小时候农忙的时候掰玉米,挖土豆的时候了。

慢慢的回忆起来,我知道《隐入尘烟》的案例其实并不是一个最边缘最贫穷的人群,比他们更苦更难的人有很多,我们之所以觉得不现实,是因为我们在象牙塔活得太久了,即使听过马有铁这样的事情,也从来没有从头到尾的关注过,抖音里都是国家大事美女豪车都是各种玩乐,贫苦大众的东西早就不在我的推荐里了,大数据的信息茧房让我们只关注自己开心感兴趣的事情,这些事情我们都藏的死死的。还有就是现实的马有铁们都不玩手机,他们也从不多说话,如果没人关注,他们的死活好像没有一点波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