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的用户管检测的证不,为定法律法主门求,保护的合腾讯游戏,我?

近日,《焦点访谈》就留守儿童沉迷游戏做了两期报道。在农村随处可见拿着手机玩游戏的孩子,玩大半天、一整天的成瘾沉迷的孩子不在少数。报道中的画面就是腾讯旗下的热门游戏《王者荣耀》和吃鸡游戏。

报道对防沉迷设置提出质疑,因为一个孩子有3、4个账号,轮流着玩,轻松破解腾讯游戏推出的防沉迷系统。焦点访谈呼吁进一步加强对游戏的监管,游戏平台应该加强社会责任,不要让这一代的农村娃成了垮掉的一代。


隔天,新华社发文《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乱象: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游戏?

》再次从现实案例中指出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同时指出不少游戏开发企业游走在法律边缘,为吸引人气、增加流量,有意添加一些暴力情色类内容;有些游戏人物衣着暴露,人物身材设定成人化;还有游戏过分戏说、虚构历史等现象。



近乎同时,人民日报、中青报、光明日报等媒体也从不同角度报道青少年沉迷游戏的社会现象。人民日报认为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刻不容缓,现实的情况又说明,防沉迷的效果还不明显,目前也只有少数游戏覆盖防沉迷系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仅《王者荣耀》一款游戏就为腾讯创出不菲的成绩,同时也成为青少年最沉迷的一款手游。


这种各大央媒集中报道青少年沉迷游戏的社会危害。非常少见,这可能意味着中国的网络游戏政策可能前所未有的严厉。这对于腾讯而言,并非是个喜讯。

这不禁让人想起2017年7月的那一次王者荣耀被央媒痛批事件。

2017年,人民日报三评《王者荣耀》、新华社等媒体质疑王者荣耀歪曲历史、歪曲价值,堪称"王者农药"。

而在这之后,王者荣耀被迫开始严苛的自我治理,实名、限时预防青少年沉迷。之后王者荣耀明显风光不再,接下来的国家游戏产业政策也在调整,八个部委发文限制游戏。"限游令"越来越严,直到如今,已经火遍大江南北的吃鸡游戏仍然没有批准游戏版号,不能商业化。

《怪物猎人世界》上线不足5日即遭下架,王牌游戏《德州扑克》也因已经沦为网络赌场而被要求下架,腾讯市值缩水逾万亿港元。

但尽管如此,腾讯游戏的防沉迷仍然没有达到应有效果,此次众多央媒同时关注游戏沉迷话题,尤其是广大农村、留守儿童的儿童沉迷问题,可谓给腾讯致命一击。


虽然游戏为腾讯带来丰厚的收益,但过于追逐利益,无视用户人群年龄,缺乏社会责任的标签将腾讯推到舆论的对立面。几天前,媒体报出腾讯股票十连跌创出最长连跌纪录,伴随着不断下跌的股票,各方质疑声更是不断出现。


这一次,各大央媒集体批评游戏给青少年造成伤害,直接指出游戏企业应该负起社会责任。给岌岌可危的腾讯再添一把火,如果游戏行业因此迎来更严格的监管环境。那么,以游戏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腾讯游戏可能真的要凉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要知道,创业并不是一件只凭热情就可以做的事情,它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一起看看那些创业达人是如何走过来的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功创业史相关。

  案例1:马化腾的创业史

  说到马化腾,我相信每个网民都不会陌生,QQ的创始人,很多者,

  都把他看做是自己的偶像,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可以成为像马化腾一样成功的人。

  普通网民对于马化腾是又恨又爱,一方面他为大家带来了很多便利想QQ等,

  另一方面,马化腾通过QQ延伸出了很多业务,很多收费业务让很多网民很不爽,

  但是不管是爱还是骂都说明了马化腾在互联网中的地位,今天818大小事励志就为大家带来马化腾的创业史。

  1971年10月出生于广东潮阳。

  1984年随父母从海南迁至深圳。

  ,有了QQ幻想,QQ堂。有了自己的搜索引擎项目上有过合作的南非的 MIH集团,让盈科得以在2001年6月以126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所持腾讯控股20%的股权悉数出售——在网络泡沫破碎后的当时,颇为理想关于这次纠缠的融资,马化腾有一个非常执行层面的:“关键是要尽量搞清楚,每个投资者对公司发展是有益的还是阻碍”MIH进入时,腾讯几乎已经到了盈亏平衡点,这算得上一个不小的奇迹或者说,在当时,QQ已经体现将巨大用户群转换为收入的潜能但不可否认,将这种潜能释放出来的,依然是马化腾的学习能力如在网络业普遍讲求免费的阶段,他模仿联众建立会员制,将免费和付费用户的服务区分开来“当时我们想,只要有1%的用户付费,就会非常可观”马化腾说,实验下来,乐意付费者足有几个百分点而当并不玩韩国网游的马看到游戏里的个性化形象这个概念,随即心领神会地将个性虚拟形象移植到QQ上,也就是后来的QQ秀2005年,第三代QQ商城甫推出,就有180万一天的销量当然,最重要的一个决策是,拿到投资之后半年内,马化腾已经开始尝试无线增值应用的可能性

  到2001年底,腾讯已经实现了千万元人民币的规模,而在2002年这个互联网的寒冬期,腾讯的利润达到了1.44亿元就是从那时起,表示有意收购腾讯者不绝于缕

  QQ的溢出效应或潜在危机

  基础立稳后,就像多数公司一样,腾讯开始扩张与其他公司略有不同的是,QQ的社区优势让腾讯的扩张显得颇为顺利

  “竞争的时候,我们可能比对手在推广方面节省成本,”马化腾并不否认QQ的溢出效应,虽然他也表示:每个产品还是会面临具体的竞争,如果具体产品做不好,任何促进作用都没用如腾讯在面对MSN竞争时,曾用腾讯通RTX切入企业级即时通信市场,但因为经销商违背规律的收费,以及产品本身未能将QQ的优点全部吸收,市场反响勘称平淡如果我们将QQ的成功与其他服务的兴起孰因孰果这个问题放在一边,或许还有一个更为恰当的问题:QQ最大的危机埋藏在哪里?

  正如近两年明显表现出来的,QQ的用户群,其实正态分布在一个区间内:他们通常年纪不大,以娱乐为使用QQ的首要目的这些用户,也许随着年龄和身边人群的变化,会转移到其他即时通讯软件上,比如MSN messenger和Google Talk.这个意义上,腾讯的问题类似于一家用品公司:小孩子总要长大,重要的是新生代是否依然选择你?因此,如果说腾讯一直以来,而且显然也是未来持续的工作,那就应该是通过提供新的服务,保持新鲜感,获得新的用户源,以及为那些可能转换的用户找到不换的理由从这个角度,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腾讯会在2005年3月收购著名的邮件客户端软件Foxmail.比起QQ,Foxmail的用户数量不过500 万,而且在网络业,收购用户的成功概率实则非常低马化腾真正看重的,仍是Foxmail团队在邮件技术方面的积累:每年新增的网民数都是两千万左右,如果其中一部分人同时使用QQ和腾讯的电子邮件,那就是给他们上了双

  到目前为止,这一收购仍在整合之中对于Foxmail的原有团队,从客户端邮件处理技术变为服务器端的电子邮箱技术,需要一个转化过程但可以确定的是,腾讯一定会推出搭载于QQ的大型邮箱虽然马化腾也不得不承认,此前腾讯推出的捆绑在QQ上的邮箱是一次败笔,但“使用过它的帐户超过1亿”—— 如果下一款信箱足够优秀呢?(提示:有太多网站太久没有从使用体验角度升级自己的邮箱系统了)

  硬币的另一面是:腾讯的人自觉不自觉的产生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惰性作为人性,它的确很难连根排除所幸,马化腾说自己会保持这方面的清醒:“如果领导人意识不到的话,我们就麻烦了”2005年第三季度,腾讯在无线增值上的收入为1.212亿元人民币,即使考虑到因为腾讯与中国移动在“161移动聊天”方面的合作方式改变,导致其每月收入下降不少,这仍意味着,它在无线方面的高增长期已经过去虽然现在无线增值业务只占该公司总收入的30%左右,腾讯并非不能安于现状但其症结并不令马化腾舒服:QQ的成功,让QQ之外的SP业务线压力不足为此,2006年1月,腾讯收购了做媒体投放起家的JOYMAX.他认为这只团队的最大价值是他们真正理解如何最精准有效的推广产品:“你在电视上经常看到无线业务的短信,其实这后面很有学问比如100万的预算,投在哪家电视台,哪个档期是最有效的他们可以做到比电视台更清楚收视率”布局在圈定用户的基础上,马化腾的盘算是:“我们做的这些服务反过来让腾讯的社区有别于其他的竞争对手,现在人们用的QQ,已经不是一款软件,而是各种各样的服务别人就很难全方位打你”

  这是一个听起来接近真理的表述,但摆在马化腾面前的,仿佛历史的一种重现:2000年以前,对于新浪、搜狐们来说,即时通讯软件是副产品,不会用尽全力去投入,所以在这个领域它们打不过腾讯当它们真正意识到重要性,重新积累此领域的经验,QQ的先发优势已经形成而现在,腾讯染指其他领域,它如何保证自己不出机制,或者说意识上的问题,错失重要市场?

  马化腾的对策,是一种明知自己是后进者而为之的韬略判断一个项目时,腾讯先看长期来说对用户有没有价值,再看自己是否擅长,最后看团队通常而言,能独当一面的人总是缺乏的,这个时候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培养队伍——比如网络游戏和门户,腾讯用了两年时间准备,这被马化腾称为“入门”

  以战养战,且对长线业务充满耐心,就解决了甚至连腾讯内部都有过疑问:产品线拉的过长怎么办?

  “大家不是平等的优先级,是错开的”马化腾说,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再想着田里的,这个业务做起来,需要其他业务养,它成熟后再养别的业务

  2003年12月,腾讯推出自己的门户网站,发布时,看好它的人不多,或者说,当时依然看好门户概念的人不多但马化腾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一个最切实的理由是,他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增值服务(比如网络相册)无法在客户端充分施展,而且,网络广告的收入将长期稳健发展,这不仅关系到收入,也是较高市盈率的保障

  腾讯创立之初就曾做过门户网站,但在资金无多的情况下,迅速放弃了但他一直没忘记这个想法,而且在赢利之后经常会去算,一个两三百人的编辑队伍需要多少成本,腾讯是否承受的起但真正的问题仍是无形的know-how:怎么确保在发生重大事情的时候,立刻在腾讯上做出反应?用户关心是哪些内容?如何第一时间传递给最需要该信息的人?怎么通过新闻服务来改善用户对腾讯的印象?

  大约用了两年时间成为“专业选手”,现在所能看到的成绩是:QQ门户在所有中文网站的流量中名列第五,仅次于百度和三大门户

  2003年同时进行的,是对网络游戏的摸索马承认,在这个领域腾讯的动作比较晚,当时盛大、九城已经成绩不俗,整个市场上有百余家公司希望通过网络游戏淘到一桶金未能免俗,腾讯在考察了一圈之后,首先选择了从韩国代理游戏,未见成绩,但积累到了心得:一则,马化腾明确了,这件事必须自己能够控制住进度,也就是说,研发必须自己做二则,现在没有开发大型网游的基础,所以退而求其次,从棋牌游戏入手这次启动项目,他只用了4个人——这正是现在腾讯内部很常见的孵化器短期目标是,通过两三个月就推出产品,把传统的棋牌游戏加上比较强的用户感,再和QQ结合起来,测试效果仅用了一年时间,QQ游戏就风头直逼棋牌游戏领域的传统霸主联众,当前同时在线帐户数达188万而长期目标则更富有雄心:在没有游戏内容的情下,先把大型网游的框架做起来,比如大型游戏在后端服务器的支撑随着《QQ幻想》的推出,基本上也宣布了在此方面积累期的结束在进入网络游戏和门户之后,2004年,QQ陆续集成了音乐、网络广播和视频服务,一旦视频传播成为互联网新的主流,QQ很可能成为一部分人首选的收看终端;而2005年下半年,腾讯先是进入C2C电子商务领域,随后联合Google进入搜索市场——鉴于它几乎进入了所有已经成熟的网络业务,你完全有理由将马化腾的QQ理解为一个网络版的通用电气:随时将赌注放在哪些有望增长最快的领域

  把一个最常见不过的问题——三、五年后的腾讯会是怎样的?——抛给马化腾

  这个会让多数CEO虚幻畅想的问题,让马低下头,沉默了几秒:“三年后,网游和无线差不多都是100个亿,但网游应该会遇到瓶颈了广告30来个亿,搜索是几个亿,再久一点搜索才会跟广告持平”根据对数字的测算,他对3年后公司的要求是,做到休闲第一和大型网游前三

  至少对于网络游戏领域的看重,显得有些落伍——即使曾经的网络游戏霸主盛大,在看到这一市场可能遇到的发展瓶颈后,都已展开了大转移但马化腾更乐于先拐一个小弯:找到政策限制性较小的游戏领域,比如音乐网游、电子竞技等马指出,虽然以前这方面并没有极为成功的产品,但因为成本低,经营周期长,其利润率,反而应该高于大型网游的平均水平

  马化腾承认,如果说当前腾讯最大的瓶颈,是“好的人才总是缺”这迫使他用折中的方式谋划,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冲一下,先做一个阶段性的成果看一看某种程度上,马化腾的工作就是找到那些能够让“企鹅”度过一个又一个冬天的食物。

  案例2:刘强东自述创业史和创业传记

  第一次创业亏20万,一度对人性产生怀疑

  因为在上学期间看到了社会上的许多不平之事,也读了一些报纸杂志,所以我早早就对一些事情有了自己的思考。还在上初中的时候,我就发誓“上大学我只会带一笔学费,一定要自己养活自己,绝对不再跟父母要钱”。

  我的事业起点应该是从我背着蚊帐、被子、脸盆,到人大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了。我一个人坐上火车,把所有的东西都背到了学校,当时身上还有家里所有的亲戚朋友凑的500元钱。

  为了实现我再也不向父母要钱的誓言,大一我就开始做家教、抄信封,那时候抄一个信封2分钱到5分钱。晚上10点宿舍熄灯,但走廊的灯会亮着,有时候我就坐在走廊边或者厕所门口抄信封。最多的时候,一个周末抄过四万多个信封,一下就赚了几百元钱。

  这其间发生了一件事。同宿舍年龄最大的一个同学,喜欢上了一个外语系的女孩,终于有一天,他把那个女孩约出去,到人大东门的小花园里走了一圈。回来之后,那个同学就一直抽烟,抽到第二天6点。

  第二天早上,我们问“老大你怎么了”?他说“没戏了,那女孩一听我是社会学系的,就说你们工作实在太难找了,嫁给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在北京买到房子啊?”从此再也不理他了,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拒绝和他谈话。

  我们一想,这下惨了,读了社会系,连女朋友都找不到了,找媳妇都困难了。所以一定要学一样别的技术。后来我想,什么技术能吸引女孩子喜欢呢?一定是最高深的技术,于是决定学计算机。我买了很多编程的书,课余时间学习编程。

  大三的时候还推销过图书,什么《新财务手册》、《中国百物》、《世界名著一百篇》等,总之做这些还是很幸运的,没有再跟家里要一分钱。

  之前说过,我本来想从政的,为什么又要去创业呢?那是大二的时候,我的预备党员因种种原因没当上,让我对从政这条路不再热心。我觉得以我这种较真的性格,真去了政府,是没有能力去保护好一个县的,既然不能够从政,那就去创业。

  到了大三下学期,我利用休息的15天时间,去沈阳帮一家公司编程。没日没夜地工作,几乎每天只睡几小时,一日三顿吃快餐,大年三十的晚上,终于和几个同事出去喝了一顿酒。

  那时候的程序员特别值钱,我非常辛苦地写了很多的程序,收入还不错。大四的时候,课程很少,我开始创业,开了一家餐厅。

  因为没有太多,每周我就去一次,我给员工改善了伙食和住宿条件,提高了工资待遇。我觉得对员工这么好,他们一定能帮我把餐厅做得更好。

  之前的老板经营的时候,餐厅的生意非常好,天天晚上排队。结果过了两个月之后,就不对了,大厨和前台、买菜的都变着法儿贪钱,餐厅变成了一个只进不出的无底洞。

  最后,我向小姨借了两三万元钱,结清了所有的账,再也没回那个餐厅。那是我第一次创业,亏了近20万元,有借小姨家里的钱,还有我爸妈攒了一辈子的钱。

  我第一次创业失败了,之后,我开始对人性产生了怀疑。我不认为自己有错,我认为自己一点错都没有,我对员工这么好,为什么他们这样对待我呢?他们也是从农村出来的,为什么要骗我的钱呢?想了很长时间。

  然后,我去了一家日本企业,开始管理公司的信息系统。日本人那一套管理系统非常清晰,怎么前后一一对应,怎么保证数量精准,都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在日本人眼里,正确就是正确,错误就是错误,不像我们中国人说的有什么误差,误差就是错误。

  我在那家日企陆续做过信息、库房、销售岗位,把管理核心摸得很熟之后,我才知道,我第一次创业失败,全是我的错。因为我没有对员工进行任何管理,没有系统流程,防范漏洞。

  第一次创业失败的原因我找到了,我一定要再去创业,要证明自己有能力做成一番事业,不能抱着遗憾老去。还有就是,因为受到齐老师等人对我的培养,我一直坚定一个信念,做一家不违法、没有贪污的企业,去承担我们的社会责任。所以,我就离开了日本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公司。

  所有的青春都倾注在这家公司上,我不愿意它走上邪路

  从1998年走到今天,创业15年。2004年1月1日正式做电子商务,到2013年是第10年。每年我都把工资的2/3捐出去,虽然公司一直在亏损,但我们坚持每年捐出一笔钱来,保证1000多个大学生的学业。我们还在其他慈善项目上捐款。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我也带着员工到四川战斗了14天,这都不算什么,我们没有宣传过,我不觉得这算得上公司的社会责任。

  这应该是我们最基本的义务,那么什么才是我们京东的社会责任?

  我认为:我们一定要做合法的企业。从1998创业,我们在中关村开一家小店卖光盘、卖刻录机开始,我们就不卖假货,就开正规发票。

  如果卖假的光盘、碟片,我们可能赚10倍的利润,但我们从没有这样做过。也因为如此,2003年“非典”期间我们将店转移到网上时,有版主帮我们说话。

  “非典”期间,我把所有的店都关了,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后来我们想试试网上销售,那时候没有货到付款,都是通过邮局汇款。所以很多人并不放心这种交易方式。

  我们不停地到各个论坛上发帖,在一家专业测评网站上发帖时,总版主回帖说,京东多媒体是我三年来认识的,中关村唯一一家不卖假碟片的公司。这样,才有人开始买我们的商品,这都是我们过去5年诚信积累的结果。

  现在,我们退到仓库的货物有几个亿,这些货物很多是拆了封但从没用过的。但我们规定,只要拆过封,绝对不允许二次销售。传统的连锁店里,不会有人把这些商品当成二手货处理,而京东从来不这样做。

  京东也从不逃税。如果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京东一年的利润会有很多。但是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一切都在遵守法律的情况下,做成功一家公司,这才是我创业的目的。

  我不希望京东失败,我一定要公司的行为都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所以我不能容忍内部人的贪污腐败,在这方面,我有绝对的洁癖,我也不能容忍京东人贪污公司一分钱。

  所以,什么是社会责任?让企业合法的、干干净净的成功,就是社会责任。我管不了这个社会,但是我一定要管好这一家公司。我希望这个社会上,这样干净的公司越来越多。如果这家公司有任何违法犯罪行为,不管赚多少钱,对我来讲,都不会有成就感。我把所有的青春倾注在这家公司上,我不愿意它走上邪路。

  我花了这么多时间、精力在管培生身上,不仅希望培养出京东的优秀人才,让我们取得更大的成功。还希望他们把我的价值观带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好他们的子女,教育好他们未来的下属、员工、部门或者一家公司。这就是我们的社会责任。

  我们目前有2万名配送的兄弟,将来会有3万名、4万名,甚至10万名。他们在公司工作满5年就能在县城买一栋房子。有一个仓储的老员工告诉我,现在我们仓库的停车场停满了小车,他在京东工作6年半了,跟我一样从农村出来的。

  我们有很多这样的员工,能够在老家县城买房子了,能够让爸妈不再去种地了,能够让孩子去城里上学了。他们的后代和家庭会逐渐地摆脱贫穷落后,逐渐地享受到社会更公平的各种资源。

  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不就是社会责任吗?他们需要稳定的工作,他们经不起折腾,所以,京东一定不能失败。不然我们这么多配送的兄弟们,再找一份这么踏踏实实的工作可能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给我们配送员一份有尊严的工作,改变他们家庭的命运,让他们活得像个人样,让他们相信社会有温暖,让他们的孩子可以更快乐。

  跟这样的员工一起,跟这样正直善良的一帮人,互相关爱、尊重的一帮人一起合法干净地成功,过有尊严、有信心的生活,就是我们最实在的社会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腾讯的账号玩家只有使用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