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封神榜王丽坤版的资源

给不走心的国产IP改编剧的一些建议

昨晚《封神演义》开播,看完两集,忍不住想说几句,

结合最近热播的《新白娘子传奇》,我发现了这种IP改编的古装剧的通病——

创作者们陷入到一种“假嗨”的状态中无法自拔。

对于而对于这种“假嗨”,观众们却嫌弃地连白眼都翻不过来了。

这种“假嗨”体现在这些剧中有下面几宗“罪”。

不知从几何时,这些由IP改编的故事特别喜欢混搭,觉得混搭是一种创新,

但这种混搭却把观众越推越远,他们不再相信这个故事的背景和世界观设定,

从而不再相信这个故事和这个人物,一切看在眼里都是那么假,那么尬。

比如《思美人》中把屈原改成武艺高强高手,还会撩妹,屈原的文人气全无。

比如《新白娘子传奇》中把许仙改成有点武艺还会推理的高情商男神,原著中许仙呆傻的书生气全无。

当然还有《封神演义》中妲己和杨戬的“德国伪骨科兄妹”关系的创新设定,看到这种设定,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的想法,这不是一部神话剧,这已经是个爱情剧了,所有的怪力乱神的猎奇和诡谲的想象力元素都成为附庸,拿来衬托爱情。

如果要把前面几部改编的混搭行为概括为一条原因来解释,那便是所谓的——迎合年轻受众。

年轻观众喜欢惊喜,不喜欢刻板印象的东西;

年轻观众喜欢跨界混搭,不喜欢单一的东西;

年轻观众喜欢猎奇,不喜欢稀松平常的东西;

我相信《封神演义》的评分也不会超过5分(坐等打脸……)

观众真的是很无辜的,为什么会常常有这样的剧来“恶心”观众呢?

主要是有两个原因:大环境和小环境。

大环境是电视剧的商业模式是B TO B ,主要是制作公司和平台互动,

不经过C端的观众,这两家觉得这个选题好,然后就商量着把故事给拍了。

电视剧不像电影,直接被投放到影院,观众花几十块钱来评判它,

这种直接面向C的故事很考验口碑,口碑好观众才买单,不好就没人看,

但是电视剧深谙只要大IP、大卡司、大阵容再加上神奇的宣发魔力制作规则,

基本上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这才导致没有经过观众的检验的烂剧一直有市场。

小环境就是创作环境,创作者忽视了观众的共情,一直玩“花拳绣腿”,特别不解地气。

可能有人觉得神话故事不需要接地气,只要炫就行了,但是我们会发现,

那些经典正因为接了地气,才让人一直惦念着。

就拿新版和老版的《封神榜》中纣王形象来对比一下。

新版的纣王形象非常刻板套路单一——残暴冷血。

通过一言不合就杀人的行为来塑造他这个人物,你感受不到这个人身上一点的“人气”。

再看看老版的《封神榜》,纣王的塑造就比较多维度,比较立体。

首先是职场戏,纣王接待四大侯,除了作为君王的威严,纣王还问大臣的家里:你们远道而来辛苦啦,一切都安好吗?从这场戏我们起码能感觉到纣王能成为君王,绝对是有过人之处的,那便是笼络人心。

接下来一场戏就是纣王去女娲庙拜女娲,当看到女娲的美貌时,整个人眼珠子都瞪出来了,表现了这个君王好色的一面,接着他又在墙上题写“淫诗”,更是色胆包天。

之后的几场戏中,我们还得知了纣王有个贤惠的皇后,一直对她很关切。

还有两个健康活泼的儿子。

如果抛却君王的身份,纣王身上还有丈夫、父亲的身份,多重身份让这个人物更有“人气”,你会觉得他是真实的。

我觉得老版中塑造的最好的人物就是纣王,他的心路历程,他整个人的变化,都非常合情合理,也非常自然流畅,到最后他放火烧自己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人的生活已经一地鸡毛一团糟了,你会觉得有种悲凉感,毕竟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他曾经是好的,最好搞得妻离子散、国破家亡。

可能会有人说,新版故事的主角不是纣王啊,是妲己、狐妖、杨戬和姜子牙。

但是,如果仔细看前两集,你也觉得这些人身上没有“人气”,全都是套路刻板的形象塑造。

这里要啰嗦一下,如果日剧里有一种情绪发泄的跑叫“日剧跑”,那么我们国产古装剧也有一种跑,叫“娘胎跑”,母亲肚子里的主角还没出生就要被追杀,伟大的母亲要不大着肚子跑,要不生下孩子抱着孩子跑,前段时间播的《小女花不弃》应该也是这种“母胎跑”,这种卖惨的主角应该有很多,欢迎大家补充。

还有姜子牙的呆和傻……

对比下来,我们会发现,国产古装剧和神话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不会写有血有肉的人了。

为了戏剧性和冲突,为了快节奏,不写真人,全都成了样板戏的道具式人物,

想想觉得蛮可悲的,如果有一天神话剧出精品了,有杰作了,我相信一定是把人写好了,写活了。

经典ip改得好就成了经典,改得不好就成了闹剧。

其实我们会发现,经典的IP改编要么完全颠覆,

只保留现代人有共鸣感的情绪进去,也会比较受欢迎。

比如当年大火的电影《画皮》,将现代人的三角情感关系塑造地很接地气,

这部电影的成功绝对不只是特效猎奇的东西,更打动人的人地方就是情感部分。

而当年经典的港版《封神榜》,整个故事改编也很大,但是这个剧的切入点非常好,它又名:爱子情深。就是讲母爱的,什么阶段的母爱,就是孩子叛逆阶段时,母亲和儿子的相处关系,这是我当初看到的东西,我当年叛逆的时候,跟母亲的相处就像是仇人一样,无数次想象自己出门被车撞死,然后让她抱着我尚有余温的尸体悔恨痛哭,这就是我在这部神话剧中看到的真实的共鸣的东西,所以它才能成为经典。

其实抛开神话和奇幻的部分,我们会发现港版的《封神榜》就是一个狗血的家庭故事:渣男父亲偏袒小三,慈母与父亲关系恶化,叛逆孩童哪吒出走,慈母寻回儿子,与他相依为命,后哪吒度过叛逆期,长大成熟,理解母亲,原谅父亲,全家团聚。

即使故事创新了,颠覆了,你会发现,这个故事多接地气啊!

前几天我也说了《新白娘子传奇》改编上的问题:

白蛇报恩的故事能流传这么久,最打动人的点这个事人家记了五百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对大部分活不过一个世纪的人类来说,任何一种感情,忠诚和专一久到离谱是很要人命的,这种人很伟大,值得称颂这么久。这版白蛇改编最失败的地方就是把几百年的报恩动机去掉了,改成了符合现代的速食爱情,白蛇和许仙互相帮助,你侬我侬,这种常规爱情即使是包装得多么奇幻,情感内核是打动不了人的。

这个时候再看《封神演义》,我才发现,不受欢迎的改编有一个改编上的通病,就是本末倒置,本来该留下来的经典桥段给抹掉了,本来可以放大的原故事的优势也给减弱了,然后加入了很多自以为是的现代元素。

《封神榜》的故事文本中,有很多优点:

丰富的想象力和猎奇感—— 可以改成中国版《魔戒》

正义与邪恶的关系—— 可以改成中国版《权利游戏》

姜子牙的故事—— 可以改成老炮儿为主题的故事

哪吒的故事—— 改成探讨父子关系的故事

但是唯独不能改成“妲己和杨戬伪骨科兄妹”的爱情故事,

这是对原文本的不尊重,也是对观众的不尊重,

一来原文本就没发生过的事,硬扯两者关系,

二来什么类型的故事都往爱情上套,欺负有人没谈过恋爱吗?

最后,还是希望国产经典IP以后能被温柔以待,别再做“假嗨”式的改编了,自己觉得好笑,自己觉得很棒,那就自己刻成碟在家看吧,别放出来辣眼睛了。

苏“打败了商朝”几百年的基业。

而影视剧中的“妲己”,打败了观众对“妲己”的印象。

《封神榜》作为古典神话经典小说,备受大众喜欢,未来能更清晰地看懂,被翻拍成影视作品。

从1957年第一部开始至今,与之相关的影视作品已经多达上百部。

记住《封神榜》都是从“妲己”开始的。

以下十个版本的“妲己”,演绎了不同风格的“妲己”,

傅艺伟把苏妲己青春貌美、风华绝代、狠毒残忍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封神演义》作为仅次于四大名著之外的第五大普世读物,被翻拍。

这一次翻拍,导演郭信玲想把它拍成“经典”。

权衡之后,郭信玲决定以“港、台、内”三地联合拍摄。

选女主角更是难上加难,郭信玲眼中的“妲己”不要漂亮,还要有阴狠、王的气质。

有人推荐了在《红楼梦》中饰演“薛宝钗”的傅艺伟。

第一次见到傅艺伟的郭信玲,当即决定女主角非傅艺伟莫属。

因为,傅艺伟有很多演戏经验,而且人长得漂亮,再加上骨子里的“娇媚”,眼神中透露着杀气。

还邀请了香港演员汤镇宗出演伯邑考,陈秀珠扮演女娲娘娘,开启了港星赴中国内地拍摄电视剧的先河。

当年拍摄这部戏,困难重重。

在服装上很大胆,戏里有很多“亲热”的戏,穿着也相当暴露。

傅艺伟当时与“纣王”拍亲热戏的时候,还吵过架,停拍了很久……

在傅艺伟从艺这些年中,她没拍过“吻戏”。

不过,出于对作品的角度,还是“吻”了。

剧中的“炮烙之刑”、“酒池肉林”、“姜太公钓鱼”很经典。

这部戏在1990年开播。

反响很好,傅艺伟在街上的时候,有人曾丢鸡蛋给傅艺伟。

这是对角色的一种肯定。

在傅艺伟面前苏妲己是最美的,她用演技与颜值告诉下面那九位什么叫“在柔媚入骨面前,清纯一文不值”。

温碧霞饰演的妲己,很漂亮,但不够狠

TVB拍摄的作品,多数是讲述“爱恨情仇”的。

即使“仙侠魔幻”剧也是如此。

比如2001版本的《封神榜》。

这部戏,主要是为了捧“陈浩民、叶璇”的。

而作为贯穿剧情的“妲己”也是比较重要的角色。

在香港演艺圈不缺少“美艳”的女星,但美艳不代表“妖、艳”。

温碧霞出生在“贫民窟”,但很漂亮,在演艺圈发展走了不少的弯路,拍过风月剧,演过纯情少女。

导演刘仕裕对温碧霞印象不错,就把机会给了温碧霞。

温碧霞在剧中的表现也很出色。

不过,该剧以“娜扎”为主演,演绎了爱情之外的大恩、大义,“妲己”只是表现出了看上去有点坏,而气质中只有“媚”。

温碧霞在塑造妲己中,表现得不够阴险毒辣,她太美了,没有杀气,像极了怨妇。

不过,这部戏让温碧霞在内地的影响不小,曾在云南拍戏的时候,吓哭过小孩。

温碧霞演的妲己,虽然很美,但“怨妇”的气质成为了一大败笔。

“神、鬼、妖”是神话题材作品的源泉,都知道是假的,但都害怕。

有了“鬼、神”自然就出现了“降妖伏魔”的人物。

“钟馗”就是降妖的能人。

为此这个题材的作品很多。

2006年,在娱乐圈挣扎多年的 霍思燕没有爆红,她来到香港寻求机会。

这一年,她拍摄了自己的成名作品《我要成名》。

可以说,霍思燕是“一脱成名”,但不是艳星。

手里捧着大奖的她资源好了很多。

2010年,霍思燕拍摄了古装神话剧《天师钟馗》,剧中饰演了“妲己”。

霍思燕脸上没有妲己的妖气,也没有妲己的艳丽,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她饰演的妲己就像是一个“村妇”在不停地“勾引”男人。

对妲己这种人物的刻画,一点都没有突出自己的风格。

不是所有人都能演妲己,尤其像霍思燕这样的长相一般的人,

张馨予是一位颇具色彩的艺人。

她不是科班出身,但却顺利出位,拥有姣好的面容,巨无霸的身材,以“足球宝贝”的身份得到关注。

进入娱乐圈之后,她的事业就像开挂了一般。

不过,她最出彩的还是她的感情。

被“心形石头”骗了多年,与在一家酒店入住,称自己与霍建华是“露水情,长不了”。

感情上走了很多的弯路。

好在遇上了“真命天子”。

感情上的弯路只是看人不准,而在事业上的弯路是尝试。

张馨予疑似上海密会霍建华。

2014年,张馨予主演了电视剧《封神英雄榜》。

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少壮派”。

演技上很卖力,服装、造型上也很雷人……

张馨予的演技说实话真不咋地,用心演和卖力演其实都是对作品的一种不理解。

真正理解的话,人会融入到角色中。

就像“汤唯与易先生”那样。

剧中张馨予的表现与大众心中妲己的状态不同,张馨予的妲己“高强,法术无穷”,就连状态都是“大妖”。

这简直就像一部“鬼打鬼”的作品。

“妲己不是妖,性感不是S”,这一点张馨予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吧!

林心如靠着一部《还珠》大火。

因为她的一句话,周杰变成了“地主”。

林心如在圈里发展得很不错,现在已经功成名就,退居幕后了。

早期的林心如并不是什么纯情玉女,她的上位路也是充满了荷尔蒙的咸湿味道……

2009年,林心如为了突破自己的,拍摄了《封神榜之武王伐纣》,饰演妲己。

这部戏,集结了很多演艺圈的大咖。

每一位演员都很出色,唯独“妲己”,演得不伦不类。

神话不神话,爱情不爱情,恨不起、不够狠,狐狸精不是“扮相上是狐狸精”,骨子里没有那个感觉,硬撑是撑不起来的。

眼睛瞪得挺大,就是看不见“阴柔的狠劲”……

林心如版本的“妲己”,只能说是一只“没成精的小狐狸”,到不了那个“S劲”。

,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知道。

有些影迷甚至把她的作品珍藏在自己的U盘中,独自欣赏。

阿娇的故事很多,也很复杂,

都说“冠希哥”害了阿娇的事业,但大家应该想一些“一个巴掌拍不响”,阿娇也不是善茬。

在那件事之后,阿娇的事业一落千丈。

娱乐圈是一个看脸、看过去的圈子,即使你有再多的资源,一旦有了不堪的过往,依旧红不起来。

处处碰壁的阿娇,只能自我安慰。

偶尔演一下“小成本”的电影。

就比如《封神:妲己》,评分仅为2.7。

这部剧中阿娇的表现,真是差到了不能再差,胖出了天际。

这么“胖”的妲己,纣王会为她而疯狂吗?

经典难再续,阿娇难回头。

年轻时的罗海琼拥有秀丽甜美的面容,纤细婀娜的身姿以及恬静温婉的气质。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清纯”气质不见了。

罗海琼的演技真的不敢恭维。

早期的她就靠着气质而走红。

1999年她拍摄了《莲花童子哪吒》,剧中饰演“妲己”。

相信很多人没看过这部剧,小编连夜看了一遍,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剧中的“妲己”,太媚俗了,而且在服化道上也不用心,就像是“落难的千金小姐,被卖进怡红院”之后的故事……

不是所有的妲己都像是“妖”,有些人就是“小姐”。

如果您是“球迷”的话一定知道“潘春春”。

她曾是内衣的代言人,拍摄了大量的广告,因为身材好,慢慢地进入娱乐圈发展。

但也是因为身材太好,导致她的戏里很窄。

2019年,潘春春参演了《龙族的后裔》,剧中饰演妲己。

不过这样“香艳”的妲己,真的很差劲……

她以一次跳水,素颜照顺利出位。

其实,王丽坤在事业上走了很多弯路,她拍过神剧《五号特工组》。

但是,王丽坤的长相很适合“现代商战剧、家庭剧”。

俗话说:人红怕什么都有人看。

在王丽坤的身上一直都有一个谜,就是她与于和伟到底是“打麻将”去了,还是“733调音”去了。

毕竟,于和伟不咋打麻将。

2019年,王丽坤与于和伟合作了烂片《封神演义》。

于和伟的演技不错,能驾驭任何角色。

但王丽坤的长相太纯了,驾驭“妲己”这个阴狠毒辣的角色,很吃力。

看完这部戏,小编有了一些想法。

众位大咖像是在捧“鲜肉”。

剧情与剧中的场景简直垃圾透顶。

王丽坤,你真不适合“太坏”。

姚星彤这个演员挺有意思的。

她出道较早,长相也不错,但就是不红。

早期与思聪交往过几天,后成为龙女郎,与成龙有过合作。

姚星彤的演技还可以,在《墓道》中的表现很不错,能把小人物的那种勾心斗角,描绘得入木三分。

她眼神中有一丝丝的怜楚,面部表情里透着风尘中的“命运不济”的娇娘,就是少了一分王者的霸气。

然而,近几年的姚星彤不知道怎么了,开始走性感路线。

姚星彤不断地尝试角色,去年拍摄了“封神榜系列”的作品,她饰演“妲己”。

具体的表现就不得而知了。

但看她以往的作品,她饰演的“妲己”期待值不是很高啊!

以上十个版本的“妲己”,各有千秋,大家觉得谁最经典,谁最漂亮,您最喜欢哪一位?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由文刀万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原创文章,请勿抄袭,违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封神榜:王丽坤受质疑温碧霞上热搜,港版同样魔改为啥获好评?

但是在这样的宫斗情节中,这个带着人性、不同以往的妖狐妲己,让观众看到了她在这个过程中的心路变迁。她的挣扎、努力、妥协、堕落、黑化,都带着血肉、情感,而不仅仅是个符号设定。

罗晋、王丽坤的《封神演义》被压存数年,4月8日上线开播,却因为剧情魔改遭遇吐槽无数。网友怒斥“毁经典无下限”、“打着封神榜的幌子谈恋爱”、“编剧和导演看过封神演义吗”……豆瓣评分虽然还没开放,但从这个形式来看,《封神演义》跟“新新白”怕是会“相对自叹”。

而“素颜女神”王丽坤过于清冷寡淡的外形,也让人质疑她撑不起千年妖姬的分量。

狐族原本就善于魅惑之术,更遑论九尾狐还占用了妲己的绝美人身。大妖的洞悉人心、迷魂魅惑加上人间绝色,岂是一般美色可比?纣王在其把控之下,心智迷失、道德偏离,成为无道昏君就自然不过。

王丽坤眉目之间更多的是英气、素淡,甚至还有几分冷峻,美则美矣,即便作妖娆之态翩然起舞,被剧中的姜王后指“她就是个妖孽”,屏幕前的观众却难以共鸣。

概括来说,就是虽然很美,但不像妖姬妲己。

既然不满意,就必定会“追忆”经典,“温碧霞版的妲己”便因此成为微博热搜话题。

2001年的港版《封神榜》中,时年35岁的温碧霞扮演魅惑君王、颠覆商朝的红颜祸水,继傅艺伟的“妲己”后,成为最让观众惊艳的一版。

还在读书时就被著名导演兼编剧文隽发掘的温碧霞,有着让男人入迷、女人艳羡的娇媚外形。她的一双眼睛总是水盈盈、雾蒙蒙,真正是眼含秋水、波光潋滟,让人不自觉就沉溺期间。

此外,她还秀发如云、唇绽樱颗。

但美人除了需要长得好,“态”才是重中之重。美人无态,不过泥塑木雕,乍看美矣,不过多久便觉无味。

温碧霞便有“态”,用比较白、浅的话来形容就是“每一寸都是女人”,风情万种、活色生香。

她这样的美女,演妲己自是合适不过。

现在给新版《封神演义》打差评的观众中,大多都是在斥责剧情“魔改”,但剧情改编太大,真的就是这部剧最大的缺陷吗?

对比以往的“封神”系列作品我们便会发现,类似的“魔改”其实一直存在。比如最经典90版《封神榜》中,也安排了商青君和武王姬发的爱情。原小说中一样被申公豹说反,忘了杀母之仇“助纣为虐”的二王子殷洪,90版中不仅始终站在西岐这边,也跟窦家小姐谱了一曲荡气回肠的生死虐恋。

但是它故事主线对原著的还原度很高,除了可能因为技术问题不能呈现出来的大场景外,九尾狐在王宫中的作为、三教大战中的“十绝阵、九曲黄河阵、诛仙阵”等等,也尽可能保留呈现了出来。

在这种汤汁原味的情况下,观众谁会去介意编剧加上的小装饰花儿?况且,这两段爱情都细腻动人,不会让人反感。

温碧霞2001年版本的《封神榜》剧情同样有点放飞自我。

开场时,纣王知道妲己姐妹的美貌,是因为在海市蜃楼中看到了她们。妲己入宫后,也并没有像一举赢得纣王的心。

就是她跟狐妖之间,也不是像原著一样被“夺舍”,而是契约合作,如“新封神”中的狐妖子虚和妲己之间的操作相同。

01版的妲己夺宠、反杀故事主线,编剧基本是按照武则天的路子来。因美色而进宫,之后经历了失宠、靠美色计谋重新获宠、除掉对头嫔妃,直至最后反压纣王一头,甚至还让大臣说出了“牝鸡司晨”这样的话,结局时更是让妲己穿上王服、登上王座。

但是在这样的宫斗情节中,这个带着人性、不同以往的妖狐妲己,让观众看到了她在这个过程中的心路变迁。她的挣扎、努力、妥协、堕落、黑化,都带着血肉、情感,而不仅仅是个符号设定。

除了妲己的故事线改编大,剧中其他人物同样没有逃过“魔改”。

《封神演义》小说中三教“三代弟子第一人”的杨戬,在剧中成了木讷、忠厚的“三只眼”,同样也有自己的爱情线;有托梁换柱之神力、即使周兵打到朝歌,也能上马迎敌的勇武帝辛,在剧中各种智商下限,满脸都写着一个“蠢”字;与九尾狐同担魅惑纣王任务的琵琶精,剧中成了李靖的小妾……

这一版的《封神榜》,剥去它的神话外衣,内核往前说是古装宫斗,往后说就是一部家庭伦理剧。李靖宠妾灭妻,哪吒母亲殷十娘爱子情深,叛逆儿子在经历诸多事情后,终于懂得体会了母亲的心。

可以说,这样的改编跟许仲琳的《封神演义》之间,恐怕也没了多大干系。

但这样的“魔改”,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观众支持、喜欢?

就像当初的《大话西游》中,孙悟空爱上白骨精和紫霞仙子,算不算魔改?但这两段爱情浸透了人生路上面临抉择的无奈,看这部电影的我们,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自己,与之共鸣、被其感动,继而接受认可。

看01版的《封神榜》,它的“家庭剧”内核,同样与无数个我们心灵交汇。谁没有像“喷火娃”哪吒那样叛逆过?又有多少人在历经世事后,逐渐懂得了父母的心。

而新版《封神演义》呢?

编剧让杨戬和妲己谈恋爱、让狐妖因为美好的灵魂爱上妲己、让小娥爱着杨戬……除了满屏烂大街的俗套狗血多角恋,你让我们与剧中的哪一点共鸣?

改编不是错,只要能让故事从你的角度站起来,让看故事的人共鸣、理解,让屏幕内外情感交融,谁又会真的闲着没事干非得说难看?

一部作品,特效也好、场景也罢,它们都是为故事服务的。而不管你怎么讲故事,情感永远是故事的核心。

你用套路敷衍观众,观众自然有权差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馨予版封神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