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狐独冠罗大佑线上演唱会这波操作,罗粉满意吗?

天下苦流量久已,最新入口是中年人的集体回春。

梳着高马尾,嘴边挂着职业的微笑弧度,“甜心教主”王心凌眼睛一眨,再次翻红;同一个周末,QQ音乐靠着重播不收钱的正版DVD和“周杰伦”三个字,换来了将近一亿的播放量。

初听还是斜刘海,再听已是地中海。崔健、五月天,西城男孩……大屏幕和小屏幕上,回忆杀一波接一波。

疫情之下,10后上网课,00后打游戏,90后干脆躺平,而孤独又充满焦虑的70、80后们需要情感共鸣和情绪价值,一场考古式的音乐文艺复兴拉开序幕。

跟着周杰伦演唱会哼唱的和看着王心凌视频唱跳的是同一批人,而这些人的另一半们也有自己的青春。

4月15日,崔健首场视频号线上演唱会《继续撒野》直播累积观看人数4608万,点赞数1.2亿,一度刷新视频号直播演唱会观看纪录;继崔健之后,又一位“爷青回”的老炮也来了。5月27日,罗大佑《童年》线上演唱会将在腾讯视频号举行。

中年男人爱甜妹,但他们更爱老男人。

戴着白底红五星的帽子,61岁的崔健站在舞台中央吼出了那句“老子根本没变”。一时间,网友们沸腾了,朋友圈刷屏了。很多人说,自己在那一刻,泪流满面。

一段故事一首歌,也有人说,人间有了罗大佑,我们才不寂寞。可以想象,当67岁的罗大佑哼唱起“野百合也有春天”的时候,又有一批人即将泪奔。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音乐圈也有鄙视链。听周杰伦的看不上听蔡徐坤的,听崔健的看不上听周杰伦的,听蔡徐坤的谁也看不上。

眼看这00们后争相为自己偶像打榜、买热搜,中年人也不甘落后。他们再也不会看着漂亮女同学脸红了,年纪大了,钱包鼓了,人也想潇洒一回了,曾经一无所有的他们底气十足叫嚣着,“我们只是老了,不是死了”。

与年轻时的一穷二白相比,人到中年已经拥有为偶像埋单的能力,他们也愿意为情怀一掷千金。

崔健的演唱会是视频号演唱会直播的商业化首秀,赞助商和罗大佑线上演唱会的正是同一个品牌:极狐汽车。

“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的大文豪余光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有乐坛上有两位像列侬一样的伟大诗人,一位是崔健,另一位就是罗大佑。”

两个月之内集齐了中国乐坛两位教父级人物,极狐出手不凡。然而,老子没变,极狐就变了吗?

在中国市场汽车品牌中,极狐始终徘徊在80名左右。

崔健和罗大佑两场演唱会中间,5月7日,跳票多次的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终于上市,两个版本的售价分别为 39.79 万元和42.99 万元。53岁的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特意冒着疫情飞抵北京,为极狐站台。

2022年年初,北汽蓝谷制定了全年10万辆的销量目标,其中明确表示极狐品牌全年力争4万辆。北汽集团副总经理、北汽蓝谷董事长刘宇表示,“我们对这款车的销量目标,就是卖到断货”。2021年,极狐全年累计销量为6006辆。

之前业内有不少声音认为“极狐的车不错,没卖好”。

2022年,极狐在营销上仿佛茅塞顿开,密集推出崔健首场线上演唱会、与北京国安开启品牌合作、联合巨量引擎打造《来电吧冠军》直播,紧接着是罗大佑线上演唱会。

论流量,其中有些营销可谓顶流,比如崔健线上演唱会有4600万人观看。但很难让每个人都满意,一部分人认为极狐正在破圈,另一部分人认为这仍然是圈内人的自嗨:除了业内人士,到底有多少人在演唱会中注意到极狐?

崔健线上演唱会右下角有时会出现极狐汽车的字样,直播时观众赠礼物会显示为一辆红色的极狐汽车;罗大佑演唱会的预热视频中,中间有一行白色的小字:罗大佑视频号演唱会独家冠名|极狐汽车。

流量到底有没有意义?崔健、余承东、罗大佑,最终能不能影响北汽极狐的销量?

带着这些疑问,汽车商业评论记者采访了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品牌战略专家,轩辕之学执行校长王丰斌,汽车商业评论主编刘宝华,知名趋势营销专家、知萌咨询机构创始人兼CEO肖明超,北京迪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朱劲松。

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他们的观点分为了正反双方。

吴声认为,极狐抓住了国民级社会情绪的回忆杀,通过非常优质的国民级、现象级IP去形成产品流量和销量之间的关联,这是非常好的探索和尝试,是值得更好去坚持的。

而在王丰斌看来,汽车作为大宗商品,流量很难像快销品一样迅速转化。从品牌传播和营销的角度来讲,极狐最大的问题是消费人群定位不够清晰,极狐要为自己找魂,确定消费人群画像是,清楚自身想要要传递的势能。

那么到底,极狐这波操作是赚了还是赔了,欢迎文末投票留言。

吴声(场景实验室创始人):我感觉极狐这波营销是成功的,无论破圈的关注度还是社交媒介,微博、视频号、抖音的整体数据都是非常成功的,抓住了国民级社会情绪的回忆杀。在疫情和后疫情时代,人们处在一种复杂的心境和状态中,需要情绪释放的窗口,线上演唱会不失为成功的解决方案。

类似于极狐这样,通过非常优质的国民级、现象级IP去形成产品流量和销量之间的关联,这是非常好的探索和尝试,是值得更好去坚持的,但我们永远不能寄希望于一招鲜吃遍天,我们要更深入的去思考产品、用户、渠道,场景和多重产业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去与时俱进、不断迭代,让营销与产品之间形成更好的匹配,就像我们今天的智能网联新汽车一样。

从某种意义上,收获流量后,如何在产品上呼应关注度和美誉度,去定义一种更好的产品解决方案,我认为这是极狐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刘宝华(汽车商业评论主编):极狐品牌的这波营销是很成功的,崔健那场观看人次超过4600万,仅仅这个数字就已经是成功案例,还有后续的媒体主动报道、社交媒体讨论,引发的二次传播是铺天盖地的,可以备选年度最佳案例了。

流量之外更重要的是质量。崔健、罗大佑不是普通的歌手、明星,是时代发言人、文化符号级别的大师,极狐品牌与他们产生交集、建立链接,这是非常高明的品牌形象打造,让人一眼便知这个品牌不甘平庸。这与苹果1997年经典广告Think Different是类似的价值取向。你的品牌与谁挂钩、与谁产生联系,是非常重要的形象问题、价值观问题。

肖明超(知萌咨询机构创始人兼CEO):极狐和视频号平台相结合,从提高品牌知名度的角度还是比较有效果的。通过罗大佑和崔健,极狐将造车精神和做音乐的精神相结合,这可能是极狐品牌找到的连接点,两者都很专业,很经典,有传承。

反方:极狐到底要卖给谁?

王丰斌(品牌战略专家,轩辕之学执行校长):仅仅有流量并不足以说明这是一次成功的营销。汽车不是快销品,流量很难像快销品一样迅速转化,大宗消费品的转化是有难度的,消费者需要对品牌和产品有深刻的认知和认同才会购买,这很重要。

从品牌传播和营销的角度来讲,极狐最大的问题是消费人群定位不够清晰,虽然有华为和麦格纳的技术加持,却缺乏个性化品牌定位,找不到对应的人群,就像我之前说的,极狐要找魂,这个品牌是没有灵魂的,汽车产品不能仅仅是功能的堆砌。

我们要确定消费人群的画像是什么,品牌要清楚想要传递什么样的势能,你都不知道出门往哪里走,虽然你赶了好多路,别人走5000步,你走了1万步,但最终就是耽误功夫,还是要回到原点上思考。

朱劲松(北京迪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极狐的赞助并不能说是成功的,营销活动的二次传播,用户自传播规模量级有限,与品牌受众之间的匹配度也有些偏差;将演唱会受众转化为品牌受众,乃至潜在客户这方面,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

流量是基础,但是流量也分为自然流量和拦截流量,真正有价值的是自然流量,精准流量。要想提升从流量到销量的转化率,核心还是要有明确的细分市场定位,精准人群的流量,超越用户预期的产品与体验。

两场演唱会之后,如何从公域中获得的流量进行留存和转化是极狐需要深思的;如何建立起品牌产品与用户之间的纽带,也就是共鸣的价值观,并且体现在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品设计中,销售服务中,也是极狐需要考虑的问题。

肖明超(知萌咨询机构创始人兼CEO):极狐的口号是生而破界,也是造车新实力的品牌代表,但是其目标消费群和演唱会覆盖的群体是不是一致,目前边界还是比较模糊的。极狐想要争夺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这是核心。

流量是不是能转为销量,还是要看流量所针对的人群是不是足够的精准和精细,极狐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借助视频号平台让更多人有了认知,但如何将消费者与他们的产品连接起来,是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流量可以带来品牌声量,但要变为销量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转化,尤其是汽车产品的选择相对复杂的。人们不会因为有名而选择,今天的消费者一定是寻找更加更适合他们的产品,如何将品牌精神和产品差异化传递给消费者,这才是关键点。

本文由汽车商业评论原创出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说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大佑北京演唱会没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