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协会和文艺舞蹈协会会冲突吗

  出台文明公约守则舞出文明 破解扰民难题

  文明公约的制定有利于广场舞的管理和健康发展。各地根据自身实际特点,相继出台公约守则,切实践行“小举动,大文明”理念,兑现文明承诺,做到让文明多一点,礼让多一点,休息早一点,声音轻一点,逐步落实广场舞“文明倡议”,文明公约更是将“广场舞”推向了文明浪潮。

  领队们在现场庄严发出社区广场舞文明公约倡议。图片来源:长沙文明网

  武汉:“广场舞”首份公约出台

  一纸《广场舞文明公约》,在全国形成了呼唤文明舞蹈的风潮。为约束社区大妈们文明跳广场舞,武汉青山区武东街船机社区召开了一次听证会,并出台了武汉市首份“广场舞”文明公约。《公约》规定,在广场组织开展活动需提前告知社区居民,尽量做到不扰民,跳舞队携带或安装的播放器音量控制在60分贝以内。

  苏州:文明公约倡议广场舞不扰民 “大妈”手机软件控噪音

  姑苏区胥江街道万年社区率先发出广场舞健身文明公约,倡议“大妈们”跳广场舞时,自觉将音量尽量控制在60分贝之内。胥江街道万年社区英姿舞蹈队的“领舞人”沈蔚勤和老姐妹们来到苏州规划展示馆广场上。打开音响后,走到离音响十多米远的地方。她拿出手机,打开下载的“噪音检测仪”软件,手机屏幕上立刻显示出音乐音量为52分贝。

  长沙:广场舞文明公约引领建设和谐友善社区环境

  “小举动,大文明”,让文明多一点,礼让多一点,休息早一点,声音轻一点。长沙市芙蓉区号召所有广场舞爱好者共同倡议社区广场舞文明公约,营造文明和谐的邻里关系。

  宁波:广场舞推行“君子之约” 限音量、限时段、限区域

  宁波海曙白云街道设计出一份“君子之约”,居民主动向社区、街道提出自己的意见,大家共同商议改进。自觉自律,互相体谅,让广场舞参与者都能接受、遵守,让附近居民都能认同、体谅,把矛盾化解在出现之前。

  泉州:25个文体团队协商签订“文明公约”

  泉州一共有110万的广场舞“大军”,如何化解扰民尴尬?泉州市公园管理中心与东湖公园和刺桐公园的25个文体团队协商,签订文化活动12条文明公约。规范了园内文化活动。

  佛山:以舞之名倡设文明公约

  佛山首届广场舞大赛在文华公园电视塔下举行决赛,12支参赛队伍不仅舞出了精彩,还倡设广场舞文明公约。大赛以舞之名倡设文明公约,建立文明分享交流的平台。为佛山广场舞的健康发展汇聚了更多的社会关注。更为重要的是,倡设的文明公约,将成为佛山广场舞的新起点。

  安庆:广场舞签订"公约"迎乡村新风

  为促进广场舞活动健康、文明、有序开展,宜秀区紧紧抓住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的契机,科学规划、优化布局。结合当地实际,引导各村制订了《广场舞文明公约》。公约文本不但发放到每个广场舞队的队员手中,还邀请大家在公约上集体签名。文明公约从广场舞的内容到形式,甚至连时间长短、音量大小都作了统一规定。“公约既推动了广场舞健康发展,又培养了村民的文明意识、公德意识,一举两得。”

  拓宽百姓活动场地舞出和谐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如何让群众有更多的活动场地来跳广场舞,开展更丰富的文化活动。各城市从完善基础设施入手,打造一系列文化场馆、广场、空地,为群众提供免费的活动空间,享受舞动乐趣。

  在广西南宁市苏卢农贸市场,女摊主们在摊位前跳舞。图片来源:新华社

  南宁:菜市场过道成为女摊主文明欢乐舞池

  最近两年,广西南宁一些菜市逐渐兴起健身热,女摊主们利用午后顾客少、生意淡的空闲时间,在菜市的过道里跳舞健身,使菜市变成欢乐的舞池。女摊主们跳舞的时间大多在午后,且用的是小播放器,做到文明健身不扰民,因此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宁波:社区广场舞搬进校园两全其美

  很多学校按规定晚上会向社会开放,但一般都让居民散步为主。海曙西门街道芝红社区居民与校方协商,跳舞时间规定在晚上6点半到8点,音响音量分贝不会吵到附近居民,知道大概多少。时刻关注跳舞的人,及时处理突发的情况。规范广场舞队。大家互相督促,互相提醒。“在这里,不仅不会打扰到居民,又合理利用了场地,让更多的市民加入到广场舞健身中,可以说两全其美了。”

  乳山:“造点”增加居民健身“便捷区”

  乳山市以破解广场舞噪音扰民为突破口,开展文明跳舞引导。在城区,开放了乳山政府门前空地、民政广场空地、社保服务中心近20处城市场所,全力把乳山打造成不设围墙的便民城市。在乡村,在统筹居住半径、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乳山市先后投入近2亿元建设了面积达到577100平米以上的文化大院,并向广场舞群众“全天候”开放。

  宿州:让休闲场所不再是“稀罕物”

  “广场舞”在村里刚开场便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没有场地,刚开始跳,最多也就十来个人,舞台就在我家门前的小空地,时间一长,又乱有吵。” 宿州市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加大农村基础文化设施投入,让农民文化乐园、文化广场、公园等休闲场所利用起来,让休闲场所不再是“稀罕物”

  信阳息县:文化广场与街角花园相结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每当夜幕降临,信阳息县北城广场便呈现出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有的跳着动感广场舞,有的借助体育器材健身,有的打羽毛球、篮球……据悉,该县城区配套实施了场地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的文化广场近十个。谯楼广场、北城广场、息州广场、西郊广场等中小型文化广场与街角花园相结合,已然成为人们陶冶情操、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阵地。

  黄山祁门县:打造“农村时尚”休闲文化广场

  健体、健心、健脑、健美特质的广场舞,凭借其简单、易学、活力四射等特性,不但深受城区居民喜爱,也慢慢走进了乡村生活,成为了农村一种时尚。随着祁门县祁红广场,茶山公园市民休闲广场,乡镇村民文化休闲广场等集健身、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公共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村民也有了跳舞“时尚”地儿。

  树立群众文化品牌舞出幸福 创新文艺形式

  文化来源于群众,在广场舞表演队伍不断壮大和发展的过程中,各地树立起了一批具有突出影响力和推广价值的基层群众文化特色品牌,不断激发着广大群众的文化表演与创造活力。

  威海高区田和街道在阮家寺社区广场组织社区居民开展《文明威海》、《君子之风》、《志愿者之歌》广场舞培训推广活动。图片来源:威海文明网

  威海:推广《君子之风》广场舞 弘扬君子风尚

  为大力实施文明市民培育工程,营造君子之风·美德威海的文化氛围,威海坚持通俗化、大众化表达,积极推广传唱歌曲《君子之风》,并编排以“君子之风”、“文明家园”、“爱的家园”等为主题的广场舞,动员发动广大居民一起唱、一起听、一起读、一起学,推动形成崇尚君子品牌、大兴君子之道、争做正人君子的良好社会风尚。

  银川:6套各具特色广场舞凸显回乡风情

  银川市文化艺术馆今年新创排了《回乡姑娘》《花儿妹妹》《我在宁夏等你来》等6套广场健身舞。这6套舞蹈采用具有鲜明回族地域特色的服饰、道具和舞蹈动作,结合富有时代气息的动感节奏旋律,凸显回族文化符号,展示回族舞蹈之美,同时让市民通过学跳广场舞,达到健身锻炼、愉悦身心的效果。

  成都:创新广场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进一步拓展“二十四字歌”的宣传载体,成都金堂县立足实际,拓展思路,邀请专业人士将“二十四字歌”编排成广场舞,通过市民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吸引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推进了传唱活动的有效开展。

  武汉:五星红旗“亮相”广场舞大赛 跳出爱国情怀

  红绸布、跳舞扇、蝴蝶节、花丝带……如果说这些是广场舞的魅力元素,那么,广场舞里又将增添一个新亮点——五星红旗。“广场文明舞起来”首届全国社区广场舞大赛湖北赛区武汉专场江汉区的比赛现场,文艺志愿者创新以往的表演形式,高举五星红旗,跳出爱国情怀。

  湖北:300支广场舞队伍跳出栗乡文明新生活

  白露刚过,正是板栗之乡罗田县栗农的丰收季节。白庙河镇白庙河村的一群农妇们白天忙着上山采摘板栗,吃过晚饭,照例来到镇文化站门口,与在街头开店经商的姐妹们一会合,就欢快地跳起了她们自编自导的广场舞。在罗田城乡,象这样自发组织的民间舞蹈队共有300多支。

  如何舞出“文明”风 看看大家怎么说

  宁波街道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要化解广场舞扰民的难题,需要的是小区居民间相互包容、相互理解。而要维护好这份文明公约,也要靠居民们的自律。

借助手机软件,大妈们既能享受广场舞,又不用担心扰民。图片来源:苏州文明网

  “只有让居民对社区公约产生认同感,才能保障公约推行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广州新市家综有关负责人说。

  宁海服务队巡逻的社区党员潘常跃告诉记者:“刚开始的时候,一些跳舞的市民会觉得我们多管闲事,但现在都会很好地配合,而且超分贝的情况也少了。”

  联南社区的吴女士,自家阳台就朝着社区小广场,每天清晨和晚上准时响起的舞曲声都曾让她烦躁不已,“女儿晚上不能安心做功课,周末也不能多睡一会儿。”但是如果舞曲的音量能小点,控制下时间,她并不是不能接受广场舞。

  “以前村里的妇女在家门口跳舞,场地小,既拥挤又吵人。现在,大家按章行事,跳舞没人干扰,也不干扰大伙的生活。”看到广场舞队员认真学习《广场舞文明公约》,安庆五横乡村民杨正非常高兴。

  佛山市老干歌协舞蹈领队伍月碧说:“广场舞是一项全民健身活动,它不限年龄,不分性别,动作简单易学,还可自编动作,随心所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参加这次比赛,大家正面展示了广场舞的魅力以及我们文明健身的决心。”

  南京市民:“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只要每一个跳广场舞的人,都能踩着文明节拍跳,广场舞一定会成为金陵一道亮丽风景。(铜陵文明网综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场舞碟子舞一等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