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咧咧的男生,男生的兄弟会跟他说起讲污的话题,说明这个男生和他的兄弟是什么样的人?

(转载请私信本人取得授权或联系维权骑士,禁止网易新闻客户端转载)

唔,好像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有足够可操作性的答案,我也来说几句吧。开始以前我想说几句题外话,可能一些90后的知友不太能理解平时就在家储备物资的做法,其实对于我们这些八十年代早期出生的人,物资匮乏还是大部分人童年的重要记忆,更别说年纪更大一点的了,因此“居安思危”对于我来说永远是一个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的理念。而现代化大都市是极其依赖外部物质输入的,使这样的城市系统崩溃并不需要全面核战,只要断绝水源和电力数日就足以引发骚乱,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明显、自然灾害增多的背景下,我认为一定的生存知识和物质准备是很有必要的。本答案主要讨论普通人如何在平时不付出过高的成本进行准备,以在大规模社会动乱而国家系统没有全面崩溃的情况下,撑过最开始的时段以等待秩序重建。那种一个战备仓库等你随便拿,团队成员都是工程师、军人的设定不在讨论之列。

庇护所的选址尽量避开制高点、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我们平时购房时看重的交通便利、视野开阔在动乱时期是绝对的劣势,因为这些交通要道旁的制高点因为被用来作为狙击点和观察哨,因此在骚乱和军事冲突中最有可能成为优先争夺和破坏的对象。即使没有大规模冲突,想象一下在寒冷的初冬,当地面上瑟瑟发抖的人群看到远处高楼上有房间亮起暖暖火光,他们心中会泛起怎样的念头呢?如果不是血缘性的大家族,在农村搞一个独立庄园深挖洞广积粮的办法也不可取。庇护所的最佳选择应当是农村或城郊的独栋自建房,然后是城郊的低层住宅楼,楼层应该在2-4楼之间,底楼容易被暴徒和窃贼窥视,楼层太高除了前面说的缺点,还会消耗太多能量在上下楼上,而且不利于紧急情况下的转移。

庇护所应该有一个以上的备份,距离应当在步行一小时内可以到达的范围内。如果只有一个藏身处,意味着你为之投入的所有资源都可能因为一次入侵清零,正确的做法是平时在备份掩蔽所储备一定的资源,并定期评估各个掩蔽所周边的安全情况,及时作出是否转移的判断。需要强调的是,任何交通工具,包括自行车,在动乱环境下都会成为令人眼红的抢夺对象,因此在外出和转移时,必须徒步且走不太可能遭遇人群的路线。

关于庇护所的安全措施,在外围设置铁丝网和拒马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这相当于提醒别人这里有需要保护的东西。最好的办法是在附近营造出废墟和垃圾场的景象,比如用火把外墙烧黑,在附近抛置一些粪便、腐烂的动物尸体、无利用价值的垃圾,或是在墙壁上涂上“核生化污染区”等字样,主要进出路径上堆积土石作为路障,但同时应当避免生活垃圾泄露出有人在此长期居住的信息。大门不应当继续作为平时进出的通道,要用木板或障碍物封死,出入通过梯子进出窗户,或者是在外墙隐蔽处开洞或挖掘暗道,保留两个不同方向的出入口,外部进行伪装,其中一个平时不使用,必要时可以在出入口设置翻板陷阱等机关,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外敌入侵的困难度。

图1. 一个典型的暗门,引自:

二、资源的储备、获取和管理

生存必需的资源主要包括净水、食物、燃料、保暖衣物、医药用品和生存工具,以下依次说明。

1. 饮水。动乱开始时去超市抢购矿泉水并不是一个好主意,首先你很可能抢不到,其次即使抢到几瓶也不够支持几天。对于大多人来说,储水神器是这个:

图2. 60升带龙头水桶,图片引自淘宝。

按成人日均饮水2L计算,这样一桶水可供两人使用两周,在动乱时期通过限制配给,可维持更长时间。塑料桶储水不易变质,我家现在用的是更大的80升桶,储满水后加入两矿泉水瓶盖的84消毒液,盖紧桶盖,可以保证至少半年水不变质,烧水前用开放容器敞置两小时让水中的氯气挥发即可。

如果你很幸运有水源,应当优先通过净水来获得饮用水而不是使用储备水。网上被军迷和驴友们津津乐道的各种净水器、净水麦秆的滤芯寿命非常有限,在长期生存的情况下其实并不实用,我个人准备的是下面这种DIY净水装置:

图3. 自制净水滤器和滤芯材料。

2L大烧瓶在较大的实验器材商店都有,过滤管是我拿设计图找玻璃厂家定制的,滤管底部是一个带孔的玻璃隔板。黑色为活性炭粉,白色为硅藻土,褐色的是树脂颗粒,存放的银粒不方便拿出来,就不没放上去了,上述材料都购自淘宝。

图4. 滤水管的内部设置,这是我自己随便画的示意图。

其中,硅藻土起到粗滤作用,活性炭可吸附大部分细菌和微生物,树脂主要起软化水质和进一步吸附作用,银则有很强的杀菌作用(盛水的烧瓶里也可以放一些),每层之间用圆形滤纸隔开。在水源水质本身较好的情况下,理论上这样过滤出来的水短期内是可以直接饮用的(燃料充足时还是煮沸最为安全),这个装置最大的优点就是使用成本低,组装方便,平时储备一定量的滤芯材料即可。

首先是碳水化合物。理想情况下,家里平时应该储藏有一定量的真空包装大米或面粉。最好是5kg一袋的中小型包装,然后按日期堆放,平时吃旧补新,将储备稳定在20kg左右,按成人每日400g计算,可供给两人近一月的粮食,在预计可能有动乱发生时,应当预先增加储备。粮食应该堆放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的架子上。并保持室内干燥、通风良好。真空包装的大米和面粉的保质期可以达到一年。大米和面粉的卡路里都在350kcal/100g左右,看起来似乎比一些军迷推荐的压缩饼干 (450kcal/100g)要低不少,但是压缩饼干的口感很差,长期使用会有很大的心理影响,而且更容易导致便秘和营养问题。军用野战口粮的成本很高,因此也不是长期生存的好选择。

其次是蛋白质。动物性的蛋白质,国外生存指南上有推荐养殖兔子的,理由是兔子不会鸣叫、性情温和、宰杀容易,但是在国内城市环境下,饲养动物的饲料来源以及粪便处理都是大问题。个人觉得存储豆制品最好,大豆粉可以比较方便地做成豆腐脑或豆浆,豆制品含的蛋白属于完全蛋白质,而且做成豆腐后易于消化吸收,且不会造成肾脏负担。

此外,还可以储备一定量的脱水蔬菜和坚果,虽然蔬菜经过脱水后营养价值大大降低,但是可以提供膳食纤维,对预防便秘等肠道问题非常重要,坚果则是脂肪的重要来源。猪油也是食物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油脂不仅提供膳食脂肪和调味,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生存工具。食盐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就不再赘述了。

发生动乱时的首先中断的往往是供电,燃料是烹饪和取暖的必需品,好的燃料应该具有使用方便、燃烧时间长、安全、易于存放等特点,煤炭、木柴在城市获取很难,堆放要求空间大,没有使用柴火经验的人很难点着,而且会产生大量烟雾,因此首先排除。同理,封闭空间使用起来更加危险的木炭也不是我们的首选。比较理想的燃料是固体酒精

图5. 固体酒精,图片引自淘宝。

可以根据使用量很方便的切块,使用时放在容器里,用一根火柴即可点燃,燃烧时无烟尘和有害气体,火焰温度均匀,温度可达到600℃左右。每250g可以燃烧1.5小时以上,平时存储可以用保鲜膜包裹好丢到水桶里隔绝火源,如果有地下室,堆上一面墙的固体酒精,再用水泥把外面砌上,可以应付很长一段时间。如果在没有事先准备的情况下,别犹豫了,把你能找到的非必需木制品全部烧了吧。使用燃料之前一定要用砖块、泥土等导热性能差的材料先砌好灶,灶壁应有一定厚度,以免用于加热的宝贵热量散失到环境中,使用中随时调节进气口和焰口大小,并保证有足够的通风。建议没有用木柴生火经验的知友在安全前提下实践几次如何用一根火柴和一张报纸生起一堆火、如何管理火堆以及用火处理食物。

4. 关于衣物。良好的保暖措施有利于保持体力和减少食物消耗,寝具以防潮睡袋最好,衣物一定要选择颜色暗淡、接近环境颜色的旧衣服,以厚实的秋冬季衣物为主,个人觉得最好的是棉质衣物,化纤、羽绒衣物容易破损且难以修补,而且接近火源时容易被引燃。 可以把将一些布条、树枝拴在网状材料上做成类似吉利服的外出时伪装衣,但是不能和周围的环境显得太突兀(

知友说“平时穿什么,到时还穿什么,因为身边遇到的其他幸存者也都这么穿,这才是融入”,似乎更有道理)。具有防水和反光功能的救生毯也是非常有用的。

关于工具。工具首要的特点应该是坚固耐用,多功能、便携反而很可能是缺点,因为功能和活动部件越多,意味着损坏的可能性越大,而损坏后往往找不到替代用品。比如老式木柄工兵铲在我看来就优于新式的折叠多功能铲,式样简单而厚实的伞兵刀的实用性绝对超过瑞士军刀,登山绳、镁条打火石、消防斧都符合上述原则,其实最好的建议就是看看专业人士日常普遍在用什么。“你会不会用”决定了工具能发挥多大的价值,所以买了打火石就应该去生一次火,买了登山绳就应该学会几种常用的绳结,连挖坑、劈柴的用力方式都是大有讲究的。

顺便提一下武器,其他答主有说弓箭的,我不是很同意,弓箭不仅学习成本高、杀伤力低,安静状态下射固定靶和高度紧张时射人和动物的命中率也不可同日而语,而且箭支很容易损坏,高质量的箭做起来并不容易。最好的自卫武器是矛等长杆兵器,对于无练习者,戳刺的速度要显著高于砍劈和射击,而且长杆武器带来的距离可以有效减低使用者的恐慌,组装起来还十分方便,刀甚至尖锐的石块牢固地绑在木棍上就是一把长矛。

医药。在上述饮食、保暖做得比较好的前提下,短期内发生内科疾病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主要应该具备的是外伤的处理知识,可是骨折的外固定、开放性伤口的清创止血、消毒缝合,没有十几个学时的理论讲解和实践是讲不清楚的,做得不好反而会误人性命,这里还是不讲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网络视频了解。医药包里至少应该准备碘伏、双氧水、医用酒精这几种常用外消毒剂的一种,棉球、纱布、绷带也是必备,淘宝上有商品化的急救医药包,但是包里的量都很少,一般的磕磕碰碰还可以,严重的伤势是指望不上的。复合维生素、退热、止泻药物和抗生素是应该备的,为避免打广告之嫌,具体药物名称就不写了。

在资源尤其是食物匮乏时,应当不断衡量为了某项工作消耗的热量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回报,比如建设庇护所可以带来安全性、外出侦察可以带来对态势的感知,都是有价值的工作,无意义的活动应该尽量避免。

一些朋友的疑问就是:“总是储备这么多东西吗?用不上浪费了怎么办?”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应急措施的等级是和局势的恶劣程度挂钩的,判断局势的恶劣程度主要通过判读获得的信息。比如军事冲突,很少有二话不说先把自家核弹发射井射空的。大型军事冲突之前,在公开层面上一般会有以下几个阶段:外交谴责或强烈抗议、召见对方大使、召回本国驻对方大使→军队向边境地区集结→预备役开始动员、训练,信息和交通管制→反复的小型军事冲突。个人认为,出现比较多的军队调动消息时,邻近冲突区域的平民就应该开始增加物资储备了。除了媒体的公开报道,机场、桥梁、火车站的警卫人数和安检措施突然增加、肉类非周期性的价格持续走高、无预告的停水停电频率增多、政府频繁发布公告等等,都可以作为预警信号。这些信号不能孤立地解读,否则容易闹笑话,但出现的越多说明局势越紧绷。但平时维持最低水平的物资储备还是有必要的,一些保存期长、不易采购的物品和工具也应该平时储备,特别在地震、台风高发地区。

当社会动荡发生后,手机、互联网什么的就不要指望了,这时我们怎样获得外界情报呢?去人多的地方打听传言是一种低效且不安全的方法。标准答案大家都知道:那就是短波收音机,收音机小型的即可,越大需要储备的电池越多,国内某品牌的收音机有手摇式发电功能,我没有体验过,个人觉得噱头的成分居多。2013年我国开通了国家应急广播中心,呼号都以“国家应急广播”开头,八木天线的制作我没有实践过,有兴趣的知友可以自己了解。

图6. 某种据说可以通过烧燃料给电器充电的炉子,价格不菲,实际效果不清楚。图片引自淘宝。

周围环境的评估可以通过动态观察一些迹象得出,例如垃圾中食物包装、粪便的量和构成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粮食供应情况,住宅区连续的多家大门被破坏往往说明存在严重暴力抢夺的迹象,路边无明显外伤和营养不良的尸体增多可能提示烈性传染病流行……观察和评估细节可以带给你大量的信息。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情报需要动态评估,最好是将多个来源的情报进行比对。

在动乱阶段,单独的妇孺老弱往往成为第一波攻击的对象(喜欢浑身高级装备在大街上招摇过市的大侠们估计也不会存活太久),另外就是那些拥有资源而缺乏组织的群体,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当地的华侨虽然掌握着经济资源且得到了预警,但是没有及时组织起来自卫或撤离,又被一些政治因素耽误了宝贵的准备时间,结果酿成惨剧。韩国人在这方面很值得我们学习:

我突然看到了持枪的东方人。开始以为是穿便衣的亚裔警察,后来才反应过来是自己武装起来的韩国店主们。他们有的在车后,有的在门窗里,有的在堆起的木箱旁,还有的在高高的屋顶上。我想拍摄,但遗憾的是所带的两个电池都耗尽了。在韩国城东面的一个路口,两个韩国小伙子,一个扛着双统猎枪,一个举着大口径手枪,在店门外晃来晃去,完全暴露在外,许多恐怕是候补抢劫者的人不敢靠前,真乃是“枪杆子里面出安全”。——丁子江《洛杉矶暴乱亲历记》

但是具体人数需要根据情况灵活评估,人数众多固然可以带来技能、人力、武装上的共享优势,但是组织不善时又会有内乱、剥削弱势成员的风险。几十号的乌合之众未必就比几个人的默契团队更有战斗力。无论人数多少,自卫团体应当从一开始就明确纪律、分工和分配制度并不懈地落实(这一部分讲深了可能比较敏感,所以恕我讲得比较虚)。

《怀斯曼生存手册》,里面关于陷阱和绳索篇章很详细,急救知识也有参考价值。

《单兵战斗技能》,可以重点看如何观察环境、足迹以及行进方法,防核、生化攻击的知识也有价值。

》,这是一篇网上流传多年的老帖,其中的一些知识未必适用于中国,但“隐蔽”的原则和细节讲述得非常好。

上面说了很多,感觉仍然是挂一漏万,掩蔽所的结构、观察的方法……很多都没写上去,仅仅起到了一个最基本的科普作用,只能寄望于有心的知友自己研究了。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代,为生存投资可能有很大概率用不上,万一用上了也不是什么好事,我觉得这就像买财产保险一样,有人认为有必要,有人认为小题大做,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以相互尊重为上,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第二集来了,第一集的信息其实挺多的,但是我在第一集的讲解只是捡了部分重点,因为昨晚看到十一点多才开始写的,写到两点多定时早上发的。

今天才八点多,所以这一篇可以补充几个细节。

片头一直围绕一个奇怪的多边立体模型,也是谢顿手里的一个被他叫做元光体(Prime Radiant)的东西。我试图寻找有什么数学含义,但是明显我的数学造诣太低完全没看出来。

我认为编剧就是想表示,整部剧围绕一个很厉害的数学模型——心理史学。

我觉得还是有必要交代一下心理史学到底是什么。心理史学是阿西莫夫自己虚构的一种学说,揉合了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及统计学,用于统计和预测巨大人口的未来活动,在基地系列中被用于预测银河帝国的命运和人类的未来,但是无法预测个人。

阿西莫夫借鉴了电子云的理论:在电子云中,单个电子的运动无法描述,但是大量电子的运动是可以很精确的描述的。银河帝国人口以百兆计,达到了统计学的数量级。但是有两个前提:

不能有大量研究对象知道本身是心理史学的分析样本,需要保证研究对象的随机性和自发性。否则变量会不断增大。

在[基地与地球]一书中又出现了一个假定前提:研究对象必须为人类[智人],否则心理史学可视为无效。因为出现了一个突变种,使心理史学一度彻底失效。

首先是盖尔多尼克,就预告和目前两集的走势来看,这个小姑娘应该是这一季的主角。原著中的盖尔多尼克的家乡是有数学家的,并不是剧里这么落后,而他本人就是数学系的高材生。

有一个有趣的地方,他有一组看上去很深奥的手势揭开这个元光体,后来他问盖尔,你用了几次激活元光体?盖尔说两次。

谢顿一副——哇天才好厉害的样子。事实上这个手势就是假模假式的比划比划,到底厉害在哪里我是没看出来。

就这?我觉得我也行,给我试试吧。

此时的谢顿在各个地方召集优秀的数学家加入心理史学研究团队,他如此大张旗鼓其实是为了引起皇帝的注意。

如果剧中的克里昂一世克隆体们可以达到意识上载的话,那么在大约50年前,谢顿与真正的克里昂一世真身是非常熟悉的。所以谢顿在与现任克隆皇帝说话的时候,如此理直气壮。

不过皇帝也说了,他们的克里昂克隆政策已经沿用了四个世纪了,那就不可能是与原著里一样——谢顿曾担任克里昂一世的首相。

上一季结尾,谢顿带领千八百人做星际飞船从银河中心的川陀,飞往五光年外的端点星。好,我看了一下银河系的直径大概是十万光年,所以五万光年真的已经在边边上了,原著有一个位置图可以感受一下。

这个地方气候极端,金属和矿物稀缺,是一个从未被开发过的蛮荒地区。

第二集开始,故事分为两条线,第一条线在飞船上围绕盖尔和谢顿,第二条线在川陀,围绕大帝。

故事一开始,帝国王后(我认为是王后),带领部队找到了第一集里给恐怖袭击者制造皮下炸弹的科学家。但是已经追查了上千名嫌疑人都一无所获,大帝说,实在不行就给谢顿那伙人叩头上。王后不建议这样做。

星桥爆炸以后,还有十二万七千具尸体在围绕川陀的轨道绕行,但是王后认为,后续的救援和重建工作要优先进行。这个王后一直在护着谢顿那些人,虽然不是很刻意,但可以透出点点蛛丝马迹。

另一边的巨大星舰上,盖尔在背着质数游泳。盖尔有个癖好,喜欢背质数,都过了一万多年了,质数还是这么流行。

而瑞驰跟盖尔也早就勾搭上了,到处干一些羞羞的事情。距离端点星着陆还有54个月,他们也在利用模拟器进行各种危险环境模拟,锻炼实战能力和应急反应力。

而在盖尔和谢顿的聊天中我们得知,根据模型预测,这一千多个人着陆端点星后的几年,生存情况都不会太乐观。不过他们的种子库里还存放着大量的胚胎。

然后,盖尔查出来怀孕了。

原著里瑞驰是谢顿收养的儿子,也就是说,怀的是谢顿的孙子或者孙女,然后她取出了受精卵,应该是在体外孕育。

看得出来,船舰上已经有很多人对谢顿不满了,他们认为这个移民计划不会成功,至少船上这些人不会活下来多少,也许他们只是为那些胚胎铺路的敢死队。

这跟《星际穿越》里的planA和planB差不多。

Plan A 是拯救地球人,解开重力等式。其实已经被女主爸爸解开了,但是要达到这个等式条件就需要黑洞里面的data,想要得到黑洞data就需要正好从什么背面看到什么奇点(singular point)。

所以布兰德教授一开始就打算放弃地球人,去别的星球用受精卵建殖民地的。

可能,谢顿的流放计划,也是用了这个设定。可能啊,我猜。

在星舰的会议上,盖尔对其他议员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到了端点星,我们首先应该确定的是沿用什么规则,比如10进制?12进制?还是27进制?当我们开始保存文明的时候,同时还要决定什么将被遗忘。如果连计数方式都无法达成一致,那其他的事情如何决定?

而另一边的老谢顿呢,他的数学模型好像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显然他遇到了一些解不开的困难。

而这里也在简单对话中交代了一下谢顿与瑞驰的过去,瑞驰的父母都去世了,六岁的时候谢顿在稀有书图书室里遇到了瑞驰,当时他正要偷书去给工作里受伤的父亲换药。此后谢顿收养了瑞驰,而瑞驰的父亲开始酗酒,看得出来瑞驰不喜欢谈论这些。

另一边的川陀上,这一段简直惊掉了我的下巴,王后是个机器人。说来也奇怪,既然皇帝是克隆人,那自然不需要女人来传宗接代,但是皇帝身边一直有一个女人。

如果这个人是机器人呢,那一切就说得通了。

在小说里,银河纪元开始之后,只出现过两个人形机器人。一个是克里昂一世的第一任首相——机·丹尼尔·奥利瓦,也叫丹莫刺尔;另一个就是谢顿的老婆铎丝。

在这里我认为电视剧把第一部《基地》和第四部《基地前传》的重要任务都结合在了一起,所以,本应该在第四部的前传里才出现的瑞驰,也电视剧里也出现了。

而这个女人,应该就是克里昂的首相——丹莫刺尔,亦或者,她也同时扮演王后的角色。因为她也在照看孩子。但是至少可以确定一点,这女的一定是友军。

恐怖袭击的事情总要有人负责,于是克里昂决定处死来访者的亲信们,然后向安纳克里昂和狄斯比斯两个星球发起进攻。

两位代表不死,不止要亲眼见证同胞被处死,还要亲眼看着自己星球被毁灭的投影直播。皇帝把他们放了,让他们回自己星球的断壁残垣去目睹灾难。我认为这正是为将来的叛乱留下了祸根。

使者们都被一一处决,两颗活生生的星球也逐渐陷入死寂。帝国的武力值在目前看来还是全盛时期。这一段的特效很壮观,建议看原片。

回到星舰上,盖尔又在数着质数游泳,突然诶?数错了!?

这里是我上一集说到的,怀疑盖尔有心灵感应的第二处线索。

盖尔赶紧跑出去找瑞驰,他发现瑞驰捅死了谢顿。谢顿倒在血泊里,生命体征消失。

然后,她被瑞驰安排进逃生仓发射了出去,飞入了太空。本集结束。

看到这里我有一点懵啊,小说里谢顿应该是在81岁的时候自然死亡的。还举办了轰轰烈烈的葬礼。

我看了很多影评,很多原著粉十分不满,尤其是政治正确的问题。我认为原著党还是要稍微宽容一点。

第一是因为原著真的太长了,确实不好拍,如果按照原著的节奏,路人是无法入坑的,编剧必须增加矛盾加快节奏。如果一部剧拍出来只给粉丝看,那受众实在是太小了。

第二是我看了一下各大平台上面的热度,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我见过的最优秀的科幻作品改编热度最低的剧,没有之一。所以我觉得不要骂了,还是夸一夸吧,让更多人了解这部剧,再追原著也可以。

另外这部剧看来是进行了巨大的改编,并且会把节奏加速得多,塞弗哈定、侯伯马洛和骡都会在这一季出现,所以不要急,后面可能会很精彩。

最后,不论谢顿是否死在第二集,他都将是神一样的存在,引导后世的所有人。

“在我的面前,我的四周,我见到的都是人类的未来。三万年潜在的混乱局面,压缩成短短一个千年…那一片,一天天越来越明亮的,就是端点星方程式。而那里,扭曲得无法复原的,则是川陀的图像。但我能够看见……是的,柔和的光芒,一道稳定的希望之光…群星的尽头!”——哈里·谢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生跟你开黄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