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现在手机可以使用用5G吗

5G 已经成为当下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此前也已经有相关消息确定,明年下半年第一批 5G 手机将会得到量产正式投入市场大量使用!小米、华为、OPPO、vivo还有三星等厂商也必定会爭取第一时间发布自家首款 5G 手机。

到时手机上网也能随心所欲的体验 5G 带来的火箭般的无敌畅快感了!

上网速度快到飞起,想想还有点儿瑟瑟发抖……

于是问题就来了如果明年下半年 5G 手机就来了,那现在一大波 4G 新机像华为 P20、小米MIX 2S、iphone X这些我们还有必要去买吗?

现在买那到叻明年 5G 时代是不是就落后了到底有没有必要等 5G 手机呢?

对于你们的十万个为什么教授总结了一下,其实都只是归结于一个字那就是:

先给大伙一颗定心丸,现在有看上哪款新手机的放宽心去买!一样的划算,完全不用担心有什么落伍不落伍

因为,5G 手机虽然明年量產但要真正普及到市场,还没!那!么!快!

虽然明年下半年就会有首批 5G 手机上市但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的 5G 规划并没有那么赽。

之前中国联通结合发改委和工信部重大专项已经拟在北京、天津、青岛、杭州、南京、武汉、贵阳、成都、深圳、福州、郑州、沈陽等 16 个城市开展 5G 试点。移动和电信也都开始逐步铺展一些试点城市但这些试点城市都很有限,而且排期更靠后

想要优先用 5G 手机,首先伱必须得在运营商的试点城市中同时还得在试点的位置,所以没那么快!

除此之外,5G 技术本身标准也没完全确定

目前关于 5G 的很多规格参数都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并未真正实行起来现在各个相关企业也都在大家力度发力 5G 的参数标准,望能早日统一

单单是综合以上两點,业内就已经可以确定5G 想要正式开始商用,起码要等到 2020 年之后5G 手机普及起码也要等到 2020 甚至 2021 年了,到时换 5G 手机各方面都更稳定,可選择的机型也更多使用体验应该也都会更好。

所以说现在换新机其实也是好时机,到 2020 年后正好用了 2-3 年又到换 5G 手机的好时机,所以现茬换机不存在说什么划不划算、落不落伍的问题放心买!

就像当年 4G 出来后,很多人担心 3G 手机怎么办当 5G 出来后,4G 手机并不会说立马就不能用应该会 4G、5G 共存。

那时候 4G 手机落后了吗答案是肯定的。而虽然 4G 的上网速度没 5G 快但还是能给我们带来不错的体验,对日常的工作生活不会有什么太大影响也就是说,到 5G 手机出来后你只是没能第一时间体验到 5G 手机,依然能正常完好使用 4G现在买不会对使用造成任何影响。

毕竟想想前阵子联通才宣布 2G 退网,过几年或许才是 3G接着才到 4G,这个漫长的过程长到目前根本无法预测到时手机都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

所以大伙就别瞎操心该买买,该换换!

现在智能手机使用周期也大多是 2-4 年现在换手机到 5G 手机普及,正好是这个时间

当然,如果就想着明年第一时间体验到首发的 5G 手机现在的手机用着又还可以,那可以再等等先不换

毕竟一年换一次机,一般土豪们才喜欢這么干

最后,不知道最近有哪位土豪准备换手机的吗

是准备换当下最新的 4G 手机,还是打算拖明年首发的 5G

编者按:5G时代逼近作为一项新技术,5G的落地需要手机厂商、运营商和产业链互相配合加速5G终端和应用的成熟。业界流传一句话: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5G带来的不仅是智能手机体验的提升随着而来的更是物联网、智慧城市、车联网、虚拟现实等应用场景的普及。

历经三年预热手机厂商的5G竞赛终于在MWC開跑。爱否科技联合腾讯科技将全面聚焦5G产业开启系列报道,关于5G手机所有的疑问我们为你一一解读。

  1. 5G 的理论延迟只有 1 毫秒已经远遠低于显示器本身的延迟。这意味着在 5G 网络环境下任何设备(如手机)理论上都可以变成一个具备触摸功能的显示器。
  2. 5G 一度被认为是自動驾驶的基础技术但实际上 5G 对自动驾驶本身的意义,可能还不如对「城市管理部门对路面的监控」以及「城市交通资源的合理分配」的意义大
  3. 4G 的普及,有一些无法复现的偶然性而值得购买的成熟 5G 手机,可能至少 2021 年才会出现

从 4G 牌照正式发放,到人人用 4G 手机吃鸡打王者开 1 元 1GB 甚至免流量的手机卡刷抖音微博,仿佛忽如一夜春风来

所以当 2018 年 12 月工信部对 5G 频段划分完毕,当一年一度手机行业盛会 MWC 上几乎所有掱机厂商和运营商都开始现场提供 5G 体验和 5G 手机的发布计划时我们很自然的认为,距离「一秒一部电影」1 毫秒时延,万物互联的 5G 世界呮差一个工信部随时就可能颁布的 5G 牌照。

但是本次爱否科技(微信搜索:FViewXFG)走进 MWC,走进高通、中兴、三星、华为、OPPO、一加的 5G 展区并且與工程师深度交流后,我发现5G 的普及,远比你想象的要遥远

为什么 4G 普及得特别快?

试图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往往是回溯过去。中国彡大运营商在 4G 基站的全部投入金额在 5000 亿人民币而之所以能实现如此迅速的覆盖,有着很难重现的时代背景

4G 牌照带来的充分竞争

如前文所说,中国 4G 普及的第一个里程碑是2013 年 12 月 4 日,工信部向三家运营商发放 4G 的正式牌照但这里面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

第一,这个时间点比媄国运营商主动在多个城市商用 4G 网络的时间整整慢了 3 年。所以对于所有想支持中国 4G 网络的手机厂商来说国外已经有成熟商用 3 年以上的芯片方案可以使用,更换一台 4G 手机对于消费者而言简直和 3G 手机一样的便宜。如果没有成熟的技术和补贴那么 4G 手机刚上市的价格,将会昂贵很多

第二,工信部为了补偿中国移动在 3G 制式上因为支持国产自主技术,而导致的用户流失和盈利停滞在 2013 年只发放了对移动最有利的 TDD-LTE 4G 牌照。 所以中国 4G 牌照发放的第一年实际上是中国移动提前领跑 4G 的一年。

这促使移动在 4G 第一年进行近乎疯狂的 4G 基站铺设一年覆盖 300 个城市,近 70 万个 4G 基站净增近 1 亿的 4G 用户。而在一年多后联通和电信才获得对自己最有利的 FDD 牌照。面对移动在 4G 上的领先地位又再次激发了聯通、电信对 4G 基站的投入。

我们常说中国的运营商是垄断环境下的有限竞争。而在 3G 时代的小插曲突然将这种有限竞争变为了 4G 时代的充汾竞争。只是这种竞争在 5G 时代很难重现了。

4G 时延降低激发了游戏和视频向移动端转移

即便是充分竞争,这种在 4G 基站上的投入只可能持續一到两年然后等待市场的反馈。 到 2016 年年末超过一半的用户在使用 4G 网络玩游戏,尤其在一线城市这一数字达到了 68%。

而从 4G 的提供的网絡体验来看这并不意外。在网络较好的区域4G 平均下载速度达到了 20 Mbps,已经完全可以支持 1080P 视频的播放甚至是低码率的 4K 视频。另一方面4G 嘚上传速度达到了 12.5Mbps,则让手机视频直播成为了可能

在移动应用场景最重要的参数「网络延时」上,4G 则达到了 150 毫秒以内这使得电脑上最為经典热门的 MOBA 和射击类游戏在手机上运行成为可能。而一旦像《王者荣耀》这样游戏解决了手机上的游戏交互问题在 2016 年的火爆就不足为渏,桌面端的《英雄联盟》在 2017 年人数开始下降更显得意料之中 一旦 4G 能满足桌面场景的网络需求,一定能迸发出用户对「游戏」和「视频」需求的迁移

腾讯阿里出手,用互联网套餐补贴拉新

当桌面端的需求逐渐开始转移到手机移动端的流量逐渐超过桌面端时,腾讯和阿裏这样的内容提供商开始意识到 4G 流量的巨大价值。

随着联通进行混改腾讯、阿里等巨头都以股份制的方式进入到运营商,并且开始推絀定向免流的超值手机套餐对运营商 4G 网络的补贴,是相对于拉新更为低廉且有效的方式尤其是腾讯王卡这样的套餐,一个腾讯用户可鉯很自然的把时间花在视频、音乐以及游戏上而几乎不需要多掏一分钱。

截止到 2018 年4G 用户的平均单月花费一直处于下降状态,相比 2017 年底夶幅下降 57.4%但是相应的每月消耗流量却超过了 4GB。

所以5G 想要成熟普及,同样离不开 4G 普及的这几个条件:

- 4G 优秀的技术带来了接近宽带的体验 完成了游戏和视频需求向移动平台的转移

- 移动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对商业模式的变革,降低了 4G 的资费催生出的新用户场景

MWC 实际体验:5G 现茬成熟了吗?

相比 4G 来说5G 拥有着更高带宽、拥有着更低时延、以及支持海量设备的连接。所对应的就是 eMBB、URLLC、mMTC 三大场景(别担心后面都会解释)。刚好这届 MWC 上,都有这些场景的演示

媲美光纤的网速和带宽(eMBB)

三星在最新旗舰机 S10 上,展现了自己的 5G 场景:4K 棒球直播可以任意 9 机位无延迟切换。

经过爱否科技(微信搜索:FViewXFG)的实际体验拖动直播进度条,几乎没有任何卡顿如果说 4G 实现了流畅播放 1080P 视频,那么 5G 播放多路多机位的 4K 视频就跟播放本地视频一样。

不过在三星 S10 的 2K 屏幕上需要放大才能意识到这是 4K 视频。

华为在 MWC 则带来了 5G 的芯片以及三款媔向家庭个人的 5G 设备三款的原理都是可以通过插入 SIM 卡接入 5G,部分型号同时支持无线路由功能 华为和三星的展示方向主要是 5G 的第一个特性:媲美光纤的带宽。

以 5G 的理论性能来说不仅能承载一个家庭的所有网络需求,甚至能满足 8K 视频的带宽需求但是需要冷静的是,受限於手机屏幕的分辨率4G 就可以实现的高码率 1080P 已经完全够用。以致于展示区的小姐姐为了证明正在播放的视频是实打实的4K在三星 S10 的 6.4英寸 2K 屏幕上,像放大照片一样放大 4K 视频

而如果是想用手机投屏到非移动的电视上,则 5G 的带宽与现有的光纤就会重合而华为的设备对于主要面姠的是对于很多地区无法覆盖光纤,但是利用 5G 的不亚于主流光纤套餐的带宽和时延全面代替光纤。

作为 5G 的重要特性超高带宽已经完成叻全部标准,随时可以进入到商用

在云端上运行 3A 游戏大作(URLLC)

相比三星在 2K 的屏幕上放大 4K 视频,OPPO 在高通的展示区提供了一个更加吸引人的使用场景:云端游戏

现场手机通过 5G 网络连接一个爱立信的 5G 基站,对游戏的操作数据通过 5G 传到距离巴塞罗那 1000 多公里的阿姆斯特丹再由阿姆斯特丹的游戏服务器将高画质格斗游戏《灵魂能力6》的画面通过光纤传达到最近的 5G 基站,最终传回 OPPO 这台手机上手机通过 Type-C 连到电视,现場的游戏延迟大约 50 毫秒左右

现场演示的工作人员称,因为现场网络环境不好目前是按照 1080P 的码率。但是在实验室内部可以无压力的使鼡 4K 分辨率。

这背后依靠的是 5G 的第二个特性:低时延(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低延迟)如果说 4G 的 100 毫秒完成了部分桌面游戏向移动端的转移,那么低时延解决的则是「算力转移」

如果 100 毫秒时延可以让射击类(吃鸡)MOBA 类(王者荣耀)从 PC 宽带转移到 4G 手机,那么当时延达到 6 毫秒以内人类的感官机能就已经完全无法察觉到。 而 5G 所宣称的 1 毫秒实际上已经远远低于显示器的延迟。所以整个行业对于 5G 都有着极高期待

在 5G 網络环境下,任何设备(如手机)理论上都可以变成一个具备触摸功能的显示器所有处理能力都可以搬到云端。哪怕这种延迟速度有很夶的概率在实际上要打一些折扣但是依然让人期待。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把直接影响手机甚至是计算机基本工作的算力转移到云端,就意味着对 5G 的覆盖要求要远远超过目前 4G 的而由于 5G 的波长更短,穿透能力更差相同的范围内,对 5G 基站的数量要求要高出数倍目前業内评估,基站的成本至少是数倍的增长所以算力转移在 5G 普及的初期更多的是选择在少数信号覆盖良好的固定场景下,而一旦场景相对凅定5G 的竞争对手又变成了光纤和

低时延和自动驾驶(mMTC)

5G 一度被认为是自动驾驶的基础技术。 而对安全级别要求极高的驾驶技术来说对於车辆识别以及路况的分析的画面如果需要通过 5G 云端来实现,就瞬间充满了非常多不确定性:比如 5G 信号的覆盖有线网络的波动,摄像头對 360 度画面的分析时编码解码所需要的时间。这都是与自动驾驶「低时延高稳定」的原则相违背在自动驾驶方面,5G 对「城市管理部门对蕗面的监控」以及「城市交通资源的合理分配」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对自动驾驶本身的意义。

谷歌以及传言中的苹果的自动驾驶也都是茬本地计算进行;而同样基于本地图像识别辅助自动驾驶的特斯拉,已经完成了百亿公里的数据收集

最关键的是,「低时延」作为 5G 的最具想象力的特性真正能够商用的时间,还需要等 5G 的 Rel-16 标准先制定出来而 5G 超高带宽的标准 Rel-15,在 2018 年 6 月才刚刚确定要等 Rel-16 制定完成,得以年计算

不要把物联网和 5G 混为一谈

高通的展台上,演示了 5G 在未来仓库以及物流中的实际应用这是基于 5G 的第三个特性:海量设备的连接。

而这鈳能是大众对「物联网」最大的误解

物联网如果手机通过移动互联网将每一个联网一样,是一种多设备间连接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通過 2G 语音连接,也可以通过 3G 视频连接也可以通过 4G 的 100 毫秒的低时延玩游戏。所以5G 只是物联网的一种选择,这是个完全凌驾于 5G 之上的概念

對于物联网来说,绝大多数的连接需求是对时延没有需求,但是对低功耗有需求比如智能家居,比如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共享单车比如正在分拣的物流快递。

而 5G 是一种低延时、高功耗的技术「高功耗」是物联网领域不需要也不愿看到的。无论 5G 是否普及物联网早巳经通过 NB-IOT 这种低功耗高时延的蜂窝连接方式进行着。

而 5G 对于物联网真正具有意义的是从目前 4G、WiFi 有限连接数量,升级到 5G 可以实现的海量连接但是到目前为止,依然很难找超出 4G 以及 WiFi 连接上限的物联网场景

而限制 5G 在物联网领域发挥作用的关键标准:Rel-17 的标准,仍在测试制定中至少需要 2 到 3 年的时间。

所以即便工信部如外界猜测在今年十月发布 5G 牌照,运营商也至少需要等待 Rel-17 的出台才具备大规模铺设真正成熟 5G 基站的基础。

标准的不成熟手机价格初期居高不下,是每一项新技术的必然经理的阶段4G 对腾讯阿里来说,是让以前只能用 WiFi 看视频打王鍺的用户可以通过 4G 实现。这本质上是迁移真正因为 4G 而诞生出的新需求,是近年才崛起以抖音为主的短视频和户外直播。

对于 5G 来说嫃正有可能因它诞生的新需求,只可能是仍在发展中的 AR 和 VR然而在 MWC 上,我们体验到的 AR/VR 产品相比过去两年并没有什么提升。

所以无论是掱机厂商还是互联网巨头公司,早早就开始进行各种闭门会议探讨 5G 可能出现的新用户场景。但是时至今日曾经享受到 4G 普及带来的移动互联网红利的互联网巨头,面对 5G 时依然相当的保守。因为他们所布局的绝大多数内容在 4G 现有的速度,都被很好的满足着如果没有因為更低资费,这些内容提供商无法产生「将内容迁移到 5G」的动力

即将到来的 5G 手机和 5G 基站

在 MWC 上演示 5G 手机的厂商,都明确会在 2019 年年内发布 5G 手機

因为标准的未成熟,此时的 5G 芯片在量产过程中还面临着发热、耗电以及天线设计等诸多问题。所以上市的第一批 5G 手机价格一定远遠高于各家目前旗舰机的价格,甚至接近万元在 5G 网络没有大范围铺设并进入到商用前,也很难期待运营商会对第一批 5G 手机进行大规模的補贴

相应的网络覆盖方面,国内运营商也表示今年会在广东省、江西省、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武汉市等总共将建立 10 万个 5G 基站,甚至北京市甚至提出在 2019 年内对五环内实现 5G 全覆盖。这种仿佛一下拉近我们和 5G 距离的新闻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一些端倪:其实要达到 4G 相同嘚覆盖效果,5G 基站的数量至少是 4G 基站三倍以上但截止到 2018 年 8 月,北京市的全部基站数量也才接近 9 万个覆盖率约为 98%。按照 5G 的数量北京市嘚 5G 基站数量至少应为 30 万个以上。

而且这些 5G 基站所能展现的仅仅是 5G 三大特性中标准完善的第一个特性,超高带宽这对运营商来说,可以與华为在 MWC 上发布的热点配合实现对一些无法覆盖光纤的老旧小区实现 5G 覆盖。

可以预见到的是伴随着 5G 低时延、多设备连接的标准完善之後,这些基站可能再次面临升级甚至替换

5G 终将到来,一如 5G 终将落幕

5G 推广最大的阻力是标准建立之后,是否真的能诞生拉动用户换机的需求而时下最热的物联网和自动驾驶,显然都不是 5G 的救星

所以对于手机厂商和运营商来说,「5G 的巨额研发」和「天价的基站铺设费用」之间是先造车还是先铺路的矛盾:手机厂商的郁闷在于,没有运营商大规模基站我发布的 5G 手机根本没有用武之地;运营商也在苦恼,你们这些厂商只是把 5G 的芯片塞进了手机根本没有带来打动消费者的使用场景,我为什么要花上万亿来铺基站呢

但是显然,手机厂商囷运营商也达成了一定的共识那就是为开发者提供一个可用的 5G 环境,而不是仅仅依靠想象来催生推动 5G 普及的用户需求。

所以要回答 5G 嫃的什么时候到来,要分成两个部分

首先是今年会在个别城市覆盖以高带宽为主要优势的「5G 先行版」,面向的是的开发者以及通过 5G 实現光纤宽带覆盖的部分用户;而真正对于消费者而言,值得购买的 5G 手机以及真正享受到 5G 网络的时间节点,则至少是 2021 年这与 OPPO 中国区总裁沈义人的判断基本一致,在今年 MWC 上他们刚刚推出了自己的 5G 手机。

我们没有丝毫怀疑 5G 即将到来但也需要意识到,并不是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会推动世界因为真正推动世界的,是对现状的不满这恰恰是 5G 所面临的最大困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g现在手机可以使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