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了,会不会被坏人怎样报复坏人,不举报,会不会涉嫌包庇罪。难道我不是毁掉前途就是被他杀吗,我还想赚钱呢?

母亲涉嫌包庇罪 副主任儿子被判危险驾驶罪

  陈某37岁,原温州市瓯海区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代办中心副主任今年6月5日晚,陈某喝酒开车被拦经现场呼气酒精测试儀测试,酒精含量106.5mg/100ml属醉驾。

  之后陈某的血样被送检,血样中的酒精含量变成了20.7mg/100ml属酒驾。虽一字之差但陈某的公职可保。

  原来陈某的母亲串通协警,将血样调包了(本报6月18日报道)昨天上午,鹿城法院一审以危险驾驶罪判处陈某拘役2个半月并处罚金2500元。

  一场精心设计的狸猫换太子换来的是两个人的包庇罪。

  换血之谜:协警说我可以帮你搞定

  当晚陈某等10人在温州市区某精品時尚酒店喝酒,一共喝了70瓶大瓶百威7月9日开庭时,陈某说:“我当时是用红酒杯喝的啤酒喝了6个半杯。”

  被查后陈某给和自己┅起吃饭的朋友打了电话,并发出求救短信让朋友通知自己的家人找关系帮忙。

  6月6日凌晨民警用值班电话通知了陈某的妻子,告訴她陈某酒驾被查了陈某的妻子很有心地记下了值班电话。于是陈某的母亲王某试着拨通了这个电话,此时接电话的是协警潘某因為值班台的电话有录音,潘某改用自己的手机联系王某对于接下来的情节,潘某是这么描述的:陈某母亲在电话里说自己儿子是公务员醉驾判刑会毁了前途,表示自己可以喝两瓶啤酒后去抽血让其帮忙调换。他起了恻隐之心便答应了下来。但陈某母亲否定了这一说法她说是潘某主动打电话联系她,声称自己有办法通过调换血样的方法“搞定”此事后面的事她都是按潘某交代做的。

  陈某母亲說她曾经表示事成之后会重谢潘某。

  6月6日凌晨4时许协警潘某从保存血样的冰箱里偷出陈某的血液样本,到卫生间把陈某的血液倒掉一部分再把她母亲送来的血液倒掉一些。潘某供述当时自己非常紧张,手都在发抖他把两个样本剩下的血液倒在一起,放回备勤室的冰箱里

  检测结果出来后,由于和呼气检测数值相差悬殊公安机关遂启动内部调查机制,“换血”事件很快败露

  目前,協警潘某、陈某母亲均因涉嫌包庇罪被取保候审。

  庭审:公诉机关证明呼气检测结论是可靠的

  在法庭上陈某律师为其做无罪辯护。

  他提出当晚交警部门使用的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探测器已经过期了,得出的数据不宜采信而关键证据血液样本已经被他人破壞,所以无法证明陈某醉驾

  公诉机关以证据来反驳,他们提供了温州市计量技术研究院校准证书、数据统计表、酒精呼气测试单等经测试涉案仪器各测量点的测量值低于标准值。也就是说陈某的酒精含量只会更高。

  法院审理后认为虽然用于检验的探测器已經过期,但综合温州市计量技术研究院的测试结果和交警部门的实践可以认定呼气检测的数据是可信的。因此用陈某的呼气酒精检测結果来追究其刑事责任合情合法。

  醉驾定罪并非一定要血液检测

  按照惯例交警在对司机做呼气酒精检测后,如果有醉酒会进┅步做血液检测。因此很多人觉得血液检测是醉驾定罪的最终标准,只要逃过就没事了

  交警表示,只有在4种情况下才会做血液檢测:当事人对呼气酒精测试结果有异议的;拒绝配合呼气酒精测试的;发生交通事故的;呼气酒精测试结果达到或者超过醉酒驾驶标准嘚。

  同时做了呼气检测和血液检测而两者结果不一致的,一般以血液检测结果为准但这并不表示可以钻空子,温州交警透露如果两者相差10毫升以上,就会启动倒查机制看看有没被做手脚。

  浙江时代商务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陈一来表示酒精检测的目的说白了昰为了固定证据,只要仪器、程序没问题能够准确反映第一时间的酒精含量,就完成了证据固定可以确认是否够罪了。这跟检测手段沒有关系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国家标准规定,嫌疑人员即使呼气检测和血液检测都拒绝了还可以用呼出气体酒精探测器被动探测,以此作为醉酒驾车的依据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許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报复坏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