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发射极接电阻加一个单片机下拉电阻IO口

求助,io口接三极管方法,为何三极管被烧了【单片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49,988贴子:
求助,io口接三极管方法,为何三极管被烧了收藏
51单片机,大概是这样的电路图,电机是普通的5v直流电机,刚开始能正常工作了,后来三极管就烧了第一次上最小系统板以前都是开发版,求大家指点
三极管的电流不够呗
此线路你认为IO口有作用吗?
加限流电阻
1k电阻改为串接基极上,电动机再反并联一个二极管
停车,你这是干啥,人家下拉电阻是并地的。。而且小三极管功率不大跟三极管功率有关,单片机不背窝
而且电机的线圈会有个突变电流,也有可能被击穿了给电机并个二极管呗
这个电路图设计的有问题,电机属于大电流了,应该用继电器驱动。
而且这个电路图加电阻也不行会影响电机的。
这个原理图有很多的问题。1.NPN三极管做开关使用时,高电平开启,低电平关闭,而你的原理图中,三极管基极被电阻上拉至VCC,所以,三极管是一直开启的,单片机的控制没有什么用,所以应该并上拉电阻改为下拉;2.电机的本质就是一个电感线圈,电流不能突变,当电机突然不转时,会产生反向电动势维持电流,但断开之后,处于开路状态,开路电流很产生很大的能量。所以应该在电机两端并联一个续流二极管吸收电流;3.虽然我也没搞懂,但我看到的,几乎都会在三极管的基极串联一个几K的限流电阻;4,电机的内阻很小,电压加在上面,会产生很大的电流,所以,需要使用大电流型的NPN三极管,或者加个窜上一个限流电阻。
中铭电子供应的单片机具有高性能内建4 KB ROM和256 bytes IRAM,专业设计及开发能力人员全程参与设计,编程,力求方案为客户量身定做,满足客户需求,欢迎来电:
你这电路,烧了不奇怪
电机并续流二极管,不然是较容易烧三极管。
登录百度帐号单片机IO口驱动三极管的疑问。 - 捷配电子市场网
单片机IO口驱动三极管的疑问。
作者:gezhi 栏目:
单片机IO口驱动三极管的疑问。本来单片机的IO口高电平的驱动能力就不强,为什么还要在连接基极的地方加个电阻呢?这不是分掉了部分压降,限制了电流,更降低驱动能力了么!请多多指教!
作者: smileage 于
12:20:00 发布:
IO口驱动三级管没什么问题单片机的IO口高电平的驱动能力的确不强,这也是需要加一个三级管来增强驱动能力的原因。因为三级管基极所需的电流很小(mA级),所以该电路中需要加一个电阻来分压限流。
作者: IC1008 于
12:20:00 发布:
一般使用PNP&
作者: shellyj 于
15:31:00 发布:
3楼的后面选择什么管子,是根据具体的动作而定,不是一般用什么就是什么,
作者: pigjiang 于
16:34:00 发布:
正因为驱动能力不强正因为驱动能力不强,才加电阻.否则,Vbe只有0.7V,没有电阻的话电流会很大
作者: highway 于
9:26:00 发布:
如果仅仅是输出,可以不加这个电阻加电阻正确的目的应该是防止MCU读引脚出现错误,输出是1,读回却是051的高电平输出能力差,一般不建议这样使用,最好使用PNP4楼的理解在IO高低驱动能力相同时是正确的,否则还应从驱动能力上进行考虑
作者: maychang 于
11:51:00 发布:
这个电阻如果是51单片机,且不考虑读该口线的话,可以不加,因51单片机输出高电平实际是靠内部的上拉电阻,上拉驱动能力相当小。但其它型号单片机则可能必须加上,例如AVR系列,其输出高电平与低电平的驱动能力差不多,就必须使用这个电阻限流。
作者: gezhi 于
16:21:00 发布:
那这个电阻就是为了限流作用的了?谢谢各位了!
作者: dontium 于
19:51:00 发布:
.&&&&单片机的IO口形式一般有图1、2、3的形式。对于图1,由于是互补型输出,既可以“拉”电流,也可以“灌”电流,所以不管采用图4还是图5的形式都可以(但是,拉与灌的电流也是不一样的,设计时也应注意)。&&&&而对于图2或图3的IO口形式,显然应该采用图5的方式。或者外加一上拉电阻后采用图4形式。MCU的内部上拉一般较弱。&&&&&&&&由三种IO口输出方式可见,被驱动的三极管应该加入限流电阻,虽然有的IO口的驱动能力很弱,为不对MCU产生影响,建议加入限流电阻。&&&&在实际应用中,为增加电路的可靠性,还应该注意,在E-B间加入一电阻,如图中的R?,可能在通常应用条件下,加不加入R?时性能没有差别,但是在特殊场合,如温差很大时,你就会发现你的设计的优良特性了。 * - 本贴最后修改时间: 9:40:35 修改者:dontium
作者: dontium 于
19:57:00 发布:
只有详细了解单片机IO口的情况,才能设计出合理的电路。
作者: hhseng 于
20:24:00 发布:
欣p楼上用专业事实讲话&
作者: chenbintom 于
21:57:00 发布:
呵呵三极管属于电流放大器件常用的放大倍数在100倍左右。只需1mA电流就会放大成100mA电流,但是在单片机中一般三极管处于饱和和截止状态。了解一下IO口很有好处。
作者: gezhi 于
13:31:00 发布:
收获很大啊!谢谢楼上各位!&
作者: xiaoaidcp 于
16:43:00 发布:
作者: 独占一江秋 于
12:21:00 发布:
这个要看具体单片机&&&普通准双向口(51系列)内部上拉,5v时高电平输出对地短路电流只有50uA,不仅不需要限流电阻还要外接上拉增强驱动能力。&&&推挽式输出的io口(pic系列)输出能力达到20mA,则必须加限流。这类口即使不是驱动三极管,也不能短路输出,因为内部往往有保护,不加限流会被关闭。&&&另外要注意单片机内部电源线的电流限制,通常为100mA,假如10个io输出都是10mA,虽然io口可以承受,单片机也会烧毁。&&&关于pnp驱动,单片机电源一般不会超过5v,如果三极管负载为12v,io不能直接驱动。原因有2,1是5v无法使12v三极管截止;2是如果是准双向io,12v会通过内部上拉对5v电源充电,轻则费电,重则烧毁电源。&&&楼上的R?用于三极管没有必要,场效应管应该加。
作者: wufengchen 于
21:42:00 发布:
好今天第一次进来学了不少.非常感谢!
作者: brownface 于
19:26:00 发布:
我是新手啊!~不是很懂,但我已下载了该页回去看~~~我还有很多问题,但又不能发贴子~怎么办呢?问题:利用51单机的I/O口设计4位动态显示器(8段的,共阴或共阳,最好2种者有),只作显示,不作计数.&&&&&要利用12V直流电源来供显示器,显示器用三极作驱动(4个显示器,位动&&&用到4个三极管,段驱用到8个三极管),这样就麻烦了,不知道如何接?请帮帮忙吧,就是不知三极管怎么接,我知三极管的基极是接去51单机的I/O口,但集电极和发射极不知怎么和8段数码管连接?
作者: DONG1035 于
16:01:00 发布:
负载电阻增大,单片机输出电流减少。&
作者: wxalex 于
16:35:00 发布:
to 9楼,图2和图3应该是拉电流还是灌电流?
作者: wxalex 于
9:02:00 发布:
在一些MCU的DATASHEET里,经常会提到WEAK PULL-UP或WEAK PULL-DOWN,WEAK PUSH-PULL,请问这里的WEAK是指驱动能力比较“弱”吗?
作者: gezhi 于
13:47:00 发布:
简单点可以说是单片机本来的驱动能力就够小的了,现在驱动三极管需要的更小,所以要加下限流电阻。是这么理解的么?
讨论内容:
Copyright &
www.dzsc.com 浙ICP证030469号用NPN三极管控制一个发光二极管,B基为单片机IO口,集电极为5V电压和10K电阻,怎么饱和怎么截止?为什么?_百度知道
用NPN三极管控制一个发光二极管,B基为单片机IO口,集电极为5V电压和10K电阻,怎么饱和怎么截止?为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截止,当然是单片机输出为0呗,这样B极就没电流了。饱和的话,Uce&0.7V
Uce=Vcc-Ic*Rc
Ib稍微大一点,
Ic就挺大, Ic*Rc更大,所以Uce就很小了,小过Ube就饱和了。希望能帮到你!
采纳率:81%
连限流电阻都没有,一输出立即饱和。
单片机IO输出驱动能力就可以直接使驱动管饱和截止
如何让其饱和,如何截至?
IO口的驱动能力直接可以饱和跟截止啊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单片机io口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三极管的应用
查看: 17675|
摘要: 我们可以通过单片机控制三极管的基极来间接控制后边的小灯的亮灭,用法大家基本熟悉了。还有一个控制就是进行不同电压之间的转换控制,比如我们的单片机的IO口是5V系统,如果直接接12V系统会烧坏单片机,所以我们加 ...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的基极来间接控制后边的小灯的亮灭,用法大家基本熟悉了。还有一个控制就是进行不同电压之间的转换控制,比如我们的单片机的IO口是5V系统,如果直接接12V系统会烧坏单片机,所以我们加一个三极管,三极管的工作电压高于单片机的IO口电压,用5V的IO口来控制12V的电路,如图1所示。
图1&三极管控制
  图1里所示,当IO口输出高电平5V时,三极管导通,OUT输出低电平0V,当IO口输出低电平时,三极管截止,OUT则由于上拉电阻R2的作用而输出12V的高电平,这样就实现了低电压控制高电压的工作原理。
  所谓的驱动,主要是指电流输出能力。我们再来看这两个图之间的对比
图2&LED小灯对比示意图
  图2中上边的LED灯,和我们第二课讲过的LED灯是一样的,当IO口是高电平时,小灯熄灭,当IO口是低电平时,小灯点亮。
  下边那个图呢,按照这种推理,IO口是高电平的时候,应该有电流流过并且点亮小灯,但是实际并非如此。
  单片机主要是个控制器件,具备四两拨千斤的特点。就如同杠杆必须有一个支点一样,想要撑起整个地球必须有力量承受的支点。单片机的IO口可以输出一个高电平,但是他的输出电流很有限,普通IO口输出高电平的时候,大概只有几十到几百uA的电流,达不到1mA,也就点不亮这个LED小灯或者亮度很低,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想高电平点亮LED,用上三极管就可以这样来处理,我们板上的这种型号,可以通过500mA的电流,有的三极管通过的电流还更大一些,如图3所示。
图3&三极管驱动LED小灯
  图3中,当IO口是高电平,三极管导通,因为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c极电流就可以达到mA以上了,就可以成功点亮LED小灯。
  虽然我们用了IO口的低电平可以直接点亮LED,但是单片机的IO口作为低电平,输入电流就可以很大吗?这个我想大家都能猜出来,当然不可以。单片机的IO口电流承受能力,不同型号不完全一样,就STC89C52来说,官方手册的81页有对特性的介绍,整个单片机的工作电流,不要超过50mA,单个IO口总电流不要超过6mA。即使一些增强型51的IO口承受电流大一点,可以到25mA,但是还要受到总电流50mA的限制。那我们来看电路图的8个LED小灯的这个部分电路,如图4所示。
图4&LED电路图(一)
  4图示这里我们要学会看电路图的一个知识点,大家注意看,电路图右侧所有的LED下侧的线最终都连到一根黑色的粗线上去了,大家注意,这个地方不是实际的完全连到一起,而是一种总线的画法,画了这种线以后,表示这是个总线结构,所有的名字一样的是一一对应的连接到一起,其他名字不一样的,是不连到一起的。比如左侧的DB0和右侧的最左边的LED2小灯下边的DB0是连在一起的,而和DB1等其他线不是连在一起的。
  那么我们把4电路图里的我们现在需要讲的这部分再摘出来看。
图5&LED电路图(二)
  大家通过5的电路图来计算一下,5V的电压减去LED本身的压降,减掉三极管e和c之间的压降,限流电阻用的是330欧,那么每条支路的电流大概是8mA,那么8路LED如果全部同时点亮的话电流总和就是64mA。这样如果直接接到单片机的IO口,那单片机肯定是承受受不住的,即使短时间可以承受,长时间工作就会不稳定,甚至导致单片机烧毁。
  有的同学会提出来可以加大限流电阻的方式来降低这个电流。比如改到1K,那么电流不到3mA,8路总的电流就是20mA左右。首先,降低电流会导致LED小灯亮度变弱,小灯的亮度可能关系不大,因为我们同样的电路接了数码管,后边我们要讲数码管还要动态显示,如果数码管亮度不够的话,那视觉效果就会很差,所以降低电流的方法并不可取;其次,对于单片机来说,他主要是起到控制作用,电流输入和输出的能力相对较弱,P0的8个口总电流也有一定限制,所以如果接一两个LED小灯观察,可以勉强直接用单片机的IO口来接,但是接多个小灯,从实际工程的角度去考虑,就不推荐直接接IO口了。那么我们如果要用单片机控制多个LED小灯该怎么办呢?
  除了三极管之外,其实还有一些驱动IC,这些驱动IC可以作为单片机的缓冲器,仅仅是电流驱动缓冲,不起到任何逻辑控制的效果,比如我们板子上用的74HC245D这个芯片,这个芯片在逻辑上起不到什么别的作用,就是当做电流缓冲器的,我们通过查看其数据手册,74HC245稳定工作在70mA电流是没有问题的,比单片机的8个IO口大多了,所以我们可以把他接在小灯和IO口之间做缓冲,如图6所示
图6&74HC245功能图
  从图6我们来分析,其中VCC和GND就不用多说了,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里有个0.1uF的去耦噢。
  74HC245是个双向缓冲器,1引脚DIR是方向引脚,当这个引脚接高电平的时候,右侧所有的B编号的电压都等于左侧A编号对应的电压。比如A0是高电平,那么B0就是高电平,A1是低电平,B1就是低电平等等。如果DIR引脚接低电平,得到的效果是左侧A编号的电压都会等于右侧B编号对应的电压。因为我们这个地方控制端是左侧接的是P0口,所以我们要求B等于A的状态,所以1脚我们直接接的高电平。图6中还有一排电阻R10到R17是上拉电阻,这个电阻的用法我们在后边介绍。
  还有最后一个使能引脚19脚OE,这个引脚上边有一横,表明是低电平有效,当接了低电平后,74HC245就会按照刚才上边说的起到双向缓冲器的作用,如果OE接了高电平,那么无论DIR怎么接,A和B的引脚是没有关系的,也就是74HC245功能不能实现出来。
  从我们的电路图7可以看出来,我们的P0口和74HC245的A端是直接接起来的。这个地方,有个别同学有一个疑问,就是我们明明在VCC那地方加了一个三极管驱动了,为何还要再加245驱动芯片呢。这里大家要理解一个道理,电路上从正极经过器件到地,首先必须有电流才能正常工作,电路中任何一个位置断开,都不会有电流,器件也就不会参与工作了。其次,和水流一个道理,从电源正极到负极的电流水管的粗细都要满足要求,任何一个位置的管子过细,都会出现瓶颈效应,电流在整个通路中细管处会受到限制而降低,所以在电路通路的每个位置上,都要保证足够通道足够畅通,这个245的作用就是消除单片机IO这一环节的瓶颈。
图7&单片机和74HC245接口
上一篇:下一篇:
看过《三极管的应用》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Powered by &
这里是—这里可以学习 —这里是。
栏目导航:8050npn三极管当开关为什么总是烧 单片机io输出接1k电阻接三极管基极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50Ω电阻再接30v_百度知道
8050npn三极管当开关为什么总是烧 单片机io输出接1k电阻接三极管基极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50Ω电阻再接30v
单片机io输出接1k电阻然后接三极管基极,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上接50Ω线圈(产生磁的作用)再接30v电压。30v电压是18v交流经过整流得到的滤波电容为50v470uf。
我有更好的答案
电流太大了吧 击穿了
电流为600ma,我查了查资料,资料上说它最大承受1.5a
你测过??你不是有个线圈么 这个就是问题了 一开始接通时候 有可能产生很强的电动势
脉冲电压大 电流大时正常的
三十伏 太大了
采纳率:15%
三极管处于开关状态,是不遵循 Ic = β*Ie的 。 这时候集电极电流相当于 (Vcc-Vce)/R
,Vce非常小,大概0.3V左右,还要加上基极电流,所以(30V-0.3)/50 + Ibe≈0.6A
,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电流,虽然8050理论上峰值电流可以达到1A,但长期处于高发热状态还是容易烧的。
若果你接的是线圈的话,跟继电器差不多,线圈在断电后会产生一个很强的反向电动势,非常容易击穿三极管的,实际运用时都加续流二极管的。建议加一个续流的二极管(具体可以网上搜索继电器驱动电路,与继电器并联的二极管就是)。
30v的耐压是不是太大了,我的有加续流二极管,但是还是烧。这位大哥有没有合适的三极管啊,我查了资料一般的三极管集电极-发射极的耐压都到不了30v
如果要三极管的话,那就D882吧,对应的PNP三极管是B772,但比较贵,以前读书的时候做实验买几个样都是1块钱一个
你拿面包板插插试试,单片机的IO口最大输出电流为20mA左右,且IO的电压不能大于单片机的VCC,否则不稳定。你可以在三极管的基极与集电极分别接滑变试试。只有自己试了才知道的。
不烧才怪,晶体管选的不对。
是不是30v电压太大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片机下拉电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