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er支持哪些格式的游戏音频ogg,ogg不认吗

他的人气: 1131726
㊣狸窝用户:4901399 位
免费软件 免费咨询,升级VIP会员支持狸窝发展,体验更多狸窝产品
南京婚庆: 你们的产品很好 已升级vip!
乔乔: 刚升级10年会员,狸窝不错 刚完成小孩寒假作业是把视频转换视频.
爱情鸟KTV: 我要好学习狸窝宝典里的教程 我现在可以使用了吧付款198块大洋的套餐
昆山老刘: 我是一个快60的老头 以前用过你们的全能转化工具 最近支持下你们升级了贵宾 以后还请多多指导.
lwplmc: 给女朋友做了一个视频 有视频制作兴趣的朋友交流下 我是198元的用户.
青岛装饰: 狐窝老板 我是刚注册的永久会员 有空来青岛我请你喝酒.
五兄: 用狸窝好久了,觉得不错,刚升级vip,也支持下国产正版
罗伟: 感谢贵公司技术指导赠20元以答谢
天叔: 这么多年了,你真的很敬业,热情,认真。以前你也帮过我
繁华陌上开: 第一次接触狸窝,感觉非常好
产品解决方案
『 本站教程方案纯手工制作 通谷易懂 』
怎么把mp3转为ogg音频格式文件 ?
&&&&&&&&&&&&&&客服QQ &&
&&&&& 是一种新的音频压缩格式,类似于MP3等的音乐格式。是一种新的音频压缩格式,类似于MP3等的音乐格式。相对于mp3音频格式来说,ogg比mp3音质更优胜一点。那么如何将格式?下面我们就利用狸窝全能视频转换器来了解一下音频格式的转换。
&&&&& 第一步,下载安装狸窝全能视频转换器(下载地址我们可在狸窝官网进行下载:)。下载完成之后,我们就可以直接根据安装指南进行安装。如下图:安装教程:
&&&&& 第二步:运行。双击打开转换器的图标,然后开始运行转换器,在运行过程中我们可以ing看到转换器运行进度界面,如下图:
&&&&& 第三步:添加mp3文件。打开转换器主界面之后,我们点击左上角的“视频添加”按钮,然后将要转换的mp3格式音频文件添加到转换器中。如下图:
&&&&& 第四步:选择格式。接着点击“预置方案”右边的格式下列菜单。在弹出的格式选项上,我们单击“常用音频”项,然后在右边的格式找到ogg格式,选择ogg格式。如下图:
&&&&& 第五步:高级设置。选好格式之后,接下来就是为输出的ogg格式音频文件进行音效质量的设置。我们点击右边的“高级设置”按钮。位置我们主要根据下面的&图示吧。如下图:
&&&&& 第六步:参数设置。在高级设置界面上,我们设置右边的音频参数。我们可以对音频文件的音频质量、比特率、采样率、声道等。其中比特率和采样率越大,音效越清晰,文件越大;比特率越小,音效越差,文件越小。在这里如果是转换视频格式的我们可以文件视频文件进行压缩,&。如下图:
&推荐分享: &&&&&& & && &1
』, 狸窝的强大离不开写作教程老师的付出
Tags: 狸窝宝典 & && & & & & & & && & & &&&&←活到老 学到老!
&&&&狸窝是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提供教程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有使用我们自己开发的软件 也有网上找的工具 只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就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教程方案写作老师比较辛苦 有时为了一个教程要试验测试好几天及连续加班多日, 而大家的赞赏是一种肯定和表扬 不在于多少|打赏随意|只要你开心, 更像征一种鞭策和鼓励!!!
怎么把mp3转为ogg音频格式文件 ?的评论
#1 楼 回复:怎么把mp3转为ogg音频格式文件 ?
网上认识一女孩,声音很甜,我便问她:“你长啥样?让我看看庐山真面目呗。”
然后她发来一张山的照片。
我顿时很生气:“我要看的不是庐山的照片!”
她说:“我知道你不想看庐山,我发的这张是黄山。”用AVS Video Editor做视频 想插入音频 但是说不支持mp3格式_百度知道
用AVS Video Editor做视频 想插入音频 但是说不支持mp3格式
应该转换成什么格式?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同长度的音乐文件,并且在320Kbps的数据速率下能为5,但稍逊于MP3po,所有音频软件都能完美支持,由于本身可以达到较高的音质的要求,她支持通过Windows Media Rights Manager 加入保护,可以限制播放时间和播放次数甚至于播放的机器等等。WMA支持流技术,这个文件头音频流的编码参数。在Windows平台下,APE是一种有着突出性能的格式。在众多的新格式当中,分别对应“*.mp1&quot,因而为*.mp3格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声道音乐节目提供相当于ITU-R广播的品质」,在微软的大力推广下,我们接触到比较多的DivX就是一种视频编码,WAV也可以使用多种音频编码来压缩其音频流,这种格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WAV格式这是一种古老的音频文件格式,有的推出众多大容量机型,只要安装好了相应的Decode。“*.WAV”格式支持MSADPCM、CCITT A LAW等多种压缩算法,基于PCM编码的WAV被作为了一种中介的格式,常常使用在其他编码的相互转换之中,速率88K/秒,因此我们经常需要安装一些Decode才能观看一些AVI。所有的WAV都有一个文件头,音质好.mp3”这3种声音文件,OGG以其免费,因此获得了不少发烧用户的青睐。在现有不少无损压缩方案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再加上MP3手机的压挤,许多上游MP3随身听厂商纷纷寻找出路,就是支持多声道。采用缺省的CBR(固定采样频率)技术可以以固定的频率采样一首歌曲,而VBR(可变采样频率)则可以在音乐“忙”的时候加大采样的频率获取更高的音质:1~12:1的高压缩率。AAC号称「最大能容纳48通道的音轨,采样率达96 KHz,作为主流音频格式的地位难以被撼动。但是树大招风。WAV格式WAV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它符合 PIFF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 文件规范,用于保存WINDOWS平台的音频信息资源。直到现在,这种格式还是风靡一时,因此,WAV也是音乐编辑创作的首选格式,基于PCM编码的WAV是被支持得最好的音频格式,适合保存音乐素材。因此!竞争对手就是网络媒体市场中著名的Real Networks.wav文件的1/10,而音质要次于CD格式或WAV格式的声音文件。由于其文件尺寸小,是网络。WAV是一种文件格式,符合 PIFF 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规范。和MP3比起来,说白了也就是谁都可以用。MP3格式MP3格式诞生于八十年代的德国,所谓的MP3也就是指的是MPEG标准中的音频部分.mp2”/“*,生成的VBR MP3文件为2.9MB。WMA格式WMA就是Windows Media Audio编码后的文件格式,由微软开发,WMA针对的不是单机市场,有的则在解码芯片上做文章,还有的改进解码功能,支持新的文件格式,但它的多声道,免费,MP3音乐的版权问题也一直是找不到办法解决。我们接触到的AVI有很多种。WAV对音频流的编码没有硬性规定,除了PCM之外,还有几乎所有支持ACM规范的编码都可以为WAV的音频流进行编码。很多朋友没有这个概念,成为了不少朋友私下交流发烧音乐的一个选择。ACC格式AAC(高级音频编码技术,Advanced Audio Coding)是杜比实验室为音乐社区提供的技术,同时基本保持低音频部分不失真,但是牺牲了声音文件中12KHz到16KHz高音频这部分的质量来换取文件的尺寸,由微软开发.1K的采样频率。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是:MPEG音频文件的压缩是一种有损压缩,支持多种音频位数、采样频率和声道,标准格式的WAV文件和CD格式一样,也是44。MP3格式压缩音乐的采样频率有很多种,可以用64Kbps或更低的采样频率节省空间,也可以用320Kbps的标准达到极高的音质。我们用装有Fraunhofer IIS Mpeg Lyaer3的 MP3编码器(现在效果最好的编码器)MusicMatch Jukebox 6.0在128Kbps的频率下编码一首3分钟的歌曲,得到2.82MB的MP3文件,来代表OGG Vobis是关于音频方便的。OGG Vobis有一个很出众的特点。OGG格式随着MP3播放器的流行,MP3播放器的品牌和厂家越来越多。微软声称,在只有64kbps的码率情况下,WMA可以达到接近CD的音质,不过我们常见的都是音频流被PCM编码处理的WAV,但这不表示WAV只能使用PCM编码,MP3编码同样也可以运用在WAV中,和AVI一样,AVI可以采用DivX编码来压缩视频流,不过产生的MP3文件可能在某些播放器上无法播放。Monkey&#39;s Audio提供了Winamp的插件支持,因此这就意味着压缩后的文件不再是单纯的压缩格式,而是和MP3一样可以播放的音频文件格式。这种格式的压缩比远低于其他格式,能够做到真正无损,随着它的流行,以后用随身听来听DTS编码的多声道作品将不会是梦想。OGG Vobis在压缩技术上比MP3好,令人满意的压缩比以及飞快的压缩速度,用*.mp3格式来储存、开源的特点,例如MP3转换成WMA,16位量化位数,开源这些特点,使它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流行的趋势,这也正是一些MP3播放器对其支持的原因。APE格式APE是Monkey&#39;s Audio提供的一种无损压缩格式几种常见的音频格式,我们拿AVI做个示范,因为AVI和WAV在文件结构上是非常相似的,不过AVI多了一个视频流而已,有的在外观上创新,有的在做工上求精。我们把VBR的级别设定成为与前面的CBR文件的音质基本一样,它的音质比较好,因此,微软在Windows中加入了对WMA的支持,WMA有着优秀的技术特征,MPEG3音频编码具有10,这里只是借用它,被WINDOWS平台及其应用程序所支持,赢得了MP3播放器厂商的青睐。这里说的OGG全称应该是OGG Vobis。OGG并不是一个厂商的名字,而是一个庞大的多媒体开发计划的项目名称,将涉及视频音频等方面的编码开发。Vobis则是某音乐作品中一个人物的名字,因为MP3没有版权保护技术,就可以欣赏这些WAV了,也就是MPEG音频层。根据压缩质量和编码处理的不同分为3层,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编码压缩。同样,也能够节省大约30%的储存空间与带宽。它是遵循MPEG-2的规格所开发的技术。<file fsid="137" link="/share/link。和以往的编码不同,WMA支持防复制功能;所以在它问世之初还没有什么别的音频格式可以与之匹敌,一般只有*,即一边读一边播放,因此WMA可以很轻松的实现在线广播,由于是微软的杰作
采纳率:47%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mp3格式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音频文件格式全介绍
我的图书馆
音频文件格式全介绍
音频文件格式全介绍
日 【易讯网】
----------------------------------------------------------------------------------------------------------------------------------------------
自从PC支持多媒体以来,陆陆续续地出现了许多音频格式。这些格式既有流行的也有不那么流行的,关于它们的来龙去脉,本文向你一一道来。
  目前的主流音频格式其实不少。不同的格式有自己的用途,比如大家都应该很熟悉的MP3格式就是用于聆听用途的。下面我们逐一介绍:
存在便是永恒 - WAV
  WAV是Microsoft Windows本身提供的音频格式,由于Windows本身的影响力,这个格式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通用音频格式。不客气地说,它实际上是Apple电脑的AIFF格式的克隆。通常我们使用WAV格式都是用来保存一些没有压缩的音频,但实际上WAV格式的设计是非常灵活(非常复杂)的,该格式本身与任何媒体数据都不冲突,换句话说,只要有软件支持,你甚至可以在WAV格式里面存放图像。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WAV文件里面存放的每一块数据都有自己独立的标识,通过这些标识可以告诉用户究竟这是什么数据。在WINDOWS平台上通过ACM(Audio Compression Manager)结构及相应的驱动程序(在这里通常称为CODEC,编码/解码器),可以在WAV文件中存放超过20种的压缩格式,比如ADPCM、GSM、CCITT G.711、G.723等等,当然也包括MP3格式。
  虽然WAV文件可以存放压缩音频甚至mp3,但由于它本身的结构注定了它的用途是存放音频数据并用作进一步的处理,而不是像mp3那样用于聆听。目前所有的音频播放软件和编辑软件都支持这一格式,并将该格式作为默认文件保存格式之一。这些软件包括:Sound Forge, Cool Edit Pro, WaveLab等等。由于WAV的支持实在是太广泛了,可以说,即使Windows退出历史舞台,WAV格式也不会消亡。
老当益壮 &#8211; mp3
  第二个要提到的就是改变了世界的mp3了。这个比喻相信大家都会同意。mp3是Fraunhofer-IIS研究所的研究成果。mp3是第一个实用的有损音频压缩编码。在mp3出现之前,一般的音频编码即使以有损方式进行压缩能达到4:1的压缩比例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mp3可以实现12:1的压缩比例,这使得mp3迅速地流行起来。mp3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高的压缩比例同时又能保持相当不错的音质是因为利用了知觉音频编码技术,也就是利用了人耳的特性,削减音乐中人耳听不到的成分,同时尝试尽可能地维持原来的声音质量。
  衡量mp3文件的压缩比例通常使用比特率来表示。这个术语的英文是bps: bit per second,表示每1秒钟的音频可以用多少个二进制比特来表示。通常比特率越高,压缩文件就越大,但音乐中获得保留的成分就越多,音质就越好。由于比特率与文件大小音质的关系,所以后来又出现了vbr(Variant Bitrate 可变比特率)方式编码的mp3,这种编码方式的特点是可以根据编码的内容动态地选择合适的比特率,因此编码的结果是在保证了音质的同时又照顾了文件的大小,结果大受欢迎。其实mp3的编码标准本来就支持这种压缩方式,但是第一个将此功能实现的反而是一个第三方工具:曾经非常有名的Xing Technology公司,当年很多电脑上看VCD听mp3就靠这个公司的Xing Player)推出的Xing Encoder。
  由于mp3是世界上第一个有损压缩的编码方案,所以可以说所有的播放软件都支持它,否则就根本没有生命力。在制作方面,也曾经产生了许多第三方的编码工具。不过随着后来Fraunhofer-IIS宣布对编码器征收版税之后很多都消失了。目前属于开放源代码并且免费的编码器是LAME (Lame Ain't Mp3 Encoder)。这个工具是公认的压缩音质最好的mp3压缩工具。另外,几乎所有的音频编辑工具都支持打开和保存mp3文件。最近,Fraunhofer-IIS对之前不收取版权费的mp3解码器也征收了版权费。此举大有Fraunhofer-IIS意识到mp3已经在没落,趁还能收到钱最后捞一把的意思。应该说,到了现在,MP3确实显现出疲态了。许多新一代的编码技术都已经能在相同的比特率下提供比MP3优越得多的音质。特别是音乐发烧友对mp3的音质更是嗤之以鼻。不过由于mp3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支持mp3的软件多如牛毛,更别提众多支持mp3的硬件播放器,如MPMAN,DiscMan,CD/VCD/DVD机等等。一句话,它依然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音频压缩技术,所以要它真正退出舞台相信还有好一段时间。
老树发新花 - mp3PRO
  为了使mp3能在未来仍然保持生命力,Fraunhofer-IIS研究所连同Coding Technologies 公司还有法国的Thomson multimedia公司共同推出了mp3PRO。这种格式与之前的mp3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能在低达64kbps的比特率下仍然能提供近似CD的音质(mp3是128K)。该技术称为SBR(Spectral Band Replication),它在原来mp3技术的基础上专门针对原来mp3技术中损失了的音频细节进行独立编码处理并捆绑在原来的mp3数据上,在播放的时候通过再合成而达到良好的音质效果。&
  mp3PRO格式与mp3是兼容的,所以它的文件类型也是mp3。mp3PRO播放器可以支持播放mp3PRO或者mp3编码的文件;普通的mp3播放器也可以支持播放mp3PRO编码的文件,但只能播放出mp3的音质。但是,虽然mp3PRO是一种优秀的技术,由于技术专利费用的问题以及其他技术提供商比如Microsoft的竞争,mp3PRO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流行。大家可以从Coding Technologies的网站下载Demo播放/压缩工具和Winamp的播放插件。目前也有许多专业音频编辑软件比如Cool Edit Pro 2.0支持mp3PRO格式,但播放器除了刚才说的和Music Match Juke Box就基本没有了。最关键的是由于Microsoft的媒体播放机不支持,使得mp3PRO失去了流行的机会。前段时间Coding Technologies推出了最新的MPEG-4 aacPlus,通过将SBR技术应用在AAC(Advanced Audio Codec)技术中而获得更卓越的音质。Coding Technologies并表示SBR将会成为MPEG-4的核心技术。但缺乏支持的技术到底能走多远,谁也不清楚。
网络流媒体鼻祖 - Real Media
  互联网大行其道之后,Real Media 出现了。这种文件格式几乎成了网络流媒体的代名词。RA、RMA这两个文件类型就是Real Media里面向音频方面的。它是由Real Networks公司发明的,特点是可以在非常低的带宽下(低达28.8kbps)提供足够好的音质让用户能在线聆听。这一特点在互联网的早期简直是广大网虫的福音。也就是因为出现了Real Media之后,相关的应用比如网络广播,网上教学,网上点播等等才浮出水面,形成了一个新的行业。
  网络流媒体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简单说就是将原来连续不断的音频分割成一个一个带有顺序标记的小数据包,将这些小数据包通过网络进行传递,在接收的时候再将这些数据包重新按顺序组织起来播放。如果网络质量太差,有些数据包收不到或者延缓了到达,它就跳过这些数据包不播放,以保证用户在聆听的内容是基本连续的。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促成了网络上的又一个传奇。
  由于Real Media是从极差的网络环境下发展过来的,所以Real Media的音质并不怎样,包括在高比特率的时候,甚至差于mp3。特别是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Real Networks公司只顾着往Real Media里面加入各种各样的新特性比如广告插播什么的,而忽略了随着网络速度的提升和宽带网的普及,用户对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后来Real Networks通过与SONY公司合作,利用SONY的ATRAC技术,也就是MD的压缩技术)实现高比特率的高保真压缩,但这些举措始终都带给用户一个姗姗来迟的感觉。由于Real Media的用途是在线聆听,并不适于编辑,所以相应的处理软件并不多。一些主流软件可以支持Real Media的读/写,可以实现直接剪辑的软件是Real Networks自己提供的捆绑在Real Media Encoder编码器中的Real Media Editor。但功能非常有限。这一点与现在的Windows Media相比是两个世界。
霸气十足 - Windows Media&
  任何事情都少不了Microsoft的份。在意识到网络流媒体之于互联网的重要性之后,Microsoft立马就推出了Windows Media与Real Media相抗衡,同时开始对其他音频压缩技术说不:一律不提供直接支持。到了Windows XP版本还把原来提供的mp3压缩功能都拿掉了。
  Windows Media 也是一种网络流媒体技术,本质上跟Real Media是相同的。但Real Media是有限开放的技术,比如rtsp(Real Time Stream Protocol实时流协议)这样的网络传输协议是提交到网络工作组RFC网络协议集的其中一个(编号RFC2326),而Windows Media则没有公开任何技术细节,据称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版权保护,因此要完全封闭,还创造出一种名为mms(Multi-Media Stream多媒体流)的传输协议。所有这些事情综合起来可以看出Microsoft意图一统江湖的野心。
  最初版本的Windows Media并没有得到什么好评,特别在音质方面更被网络上那些&#8220;金耳朵&#8221;的网友所不齿。不过在更新了几个版本之后,目前最新的Windows Media 9技术携带着大量的新特性并在Windows Media Player的配合下表现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特别在音频方面,Microsoft是唯一一个能提供全部种类音频压缩技术(无失真、有失真、语音)的解决方案,大有囊括一切的势头。这也是微软的一贯特色:虽然我的东西质量不是最好的,但肯定是最方便,集成度最高的。目前Windows Media还是处于推广期,播放器和编码器可以免费下载,服务器端捆绑在Windows服务器版中,不另外收费。这些手段正在不断提升其市场占有率。而且由于Microsoft的影响力,支持Windows Media的软件非常多。虽然它也是用于聆听用途,不能编辑,但几乎所有的Windows平台的音频编辑工具都对它提供了读/写支持,至于第三方播放器更是无一例外了,连Real Player都支持其播放。通过Microsoft 自己推出的Windows Media File Editor可以实现简单的直接剪辑。最近,Microsoft还推出了Windows XP Media Center版本,通过在Windows XP中捆绑Windows Media 9技术以及相关娱乐媒体软件来加强Windows作为家庭娱乐中心的作用。如果Microsoft继续保持其在操作系统特别是桌面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的话,Windows Media的未来肯定是一片光辉。
电脑与电子乐器的桥梁 &#8211; MIDI&&&
  MIDI技术本来不是为了电脑发明的。该技术最初应用在电子乐器上用来记录乐手的弹奏,以便以后重播。不过随着在电脑里面引入了支持MIDI合成的声音卡之后MIDI才正式地成为了一种音频格式。有很多人都误以为MIDI是用来记谱的,这是错的。MIDI的内容除了乐谱之外还记录了每个音符的弹奏方法,所以有些MIDI文件播放起来不好听,而某些则有良好的效果。MIDI本身也有两个版本,General MIDI和General MIDI 2。在MIDI上还衍生了许多第三方的非标准技术,比如非常著名的:X-MIDI(或者叫XG),这是由日本YAMAHA公司发明的,在原有的MIDI具有128种乐器的基础上扩充到了512种,并增加了更多的演奏控制,配合YAMAHA自己的波表播放软件或支持X-MIDI的硬件可以还原出非常动听和接近真实乐器效果的音乐。另外就是为了弥补MIDI中通过声音合成得到的乐器声音始终比不上真实乐器声音这一缺点而由General MIDI Association(MIDI规范的国际组织推出的DLS(Downloadable Sound)技术,该技术通过给MIDI文件附带上真实乐器的录音(采样)而使MIDI文件能营造出接近真实乐器效果的声音,不过该技术的主要问题是带上乐器采样之后的MIDI文件实在是太大了,通常情况下都有4兆字节以上(这样的大小用户当然是去找mp3了),影响了该技术的普及。
  由于MIDI具有的优点和特殊性,因此可以相信这是一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会继续存在的技术。普通的MIDI文件许多播放器都支持,但要达到好的效果就必须安装软波表,比如曾经很出名的WinGroove、Roland Virtual Sound Canvas和YAMAHA S-YXG Player。随着Microsoft与Roland合作在DirectX里面增加了DirectMusic之后软波表就变成了Windows系统的标准配置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X-MIDI格式来说必须使用YAMAHA自己推出的播放器才能得到良好的播放效果。比如当年曾经卖得很火的使用YAMAHA YMF724/740做芯片的声音卡便带有X-MIDI的播放器S-YXG100。
开放、免费 - Ogg Vorbis
  开放源代码的Ogg Vorbis,作为开放源码向专利技术下的第一封战书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在经历了一些变故之后,Ogg Vorbis终于在2002年7月释出了1.0版本。由于开放源码的东西向来都缺少枪手为其摇旗呐喊,所以国内并不是有很多的人了解Ogg Vorbis。Ogg Vorbis 是一种音频压缩格式,类似于MP3等现有的通过有损压缩算法进行音频压缩的音乐格式。但有一点不同的是,Ogg Vorbis格式是完全免费、开放源码且没有专利限制的。Vorbis 是这种音频压缩机制的名字,而Ogg则是一个计划的名字,该计划意图设计一个完全开放源码的多媒体系统。开放源代码能为用户在经济上带来收益,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了,但不能忘记的是Ogg Vorbis的技术也不是盖的。Ogg Vorbis文件的扩展名是.OGG。这种文件的设计格式是非常灵活的。它的最大特点是在文件格式已经固定下来后还能对音质进行明显的调节和新算法。现在创建的OGG文件可以在未来的任何播放器上播放,因此,这种文件格式可以不断地进行大小和音质的改良,而不影响旧有的编码器或播放器。在压缩技术上,Ogg Vorbis的最主要特点是使用了VBR(可变比特率)和ABR(平均比特率)方式进行编码。与MP3的CBR(固定比特率)相比可以达到更好的音质。Ogg Vorbis其他技术特性还包括:支持类似于MP3的ID3信息,但比MP3要灵活而又完整得多,实际上可以填写随意多的信息。Vorbis还具有比特率缩放功能,可以不用重新编码便可调节文件的比特率。Vorbis文件可以被分成小块并以样本粒度(granularity,专业术语,指数据可以被分割的最小尺寸)进行编辑;Vorbis支持多通道(大于2)音频流并使用了独创性的处理技术;Vorbis文件可以以逻辑方式相连接等。
生不逢时 &#8211; VQF&
  VQF实际指的是TwinVQ(Transform-domain Weighted INterleave Vector Quantization)技术,是日本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集团属下的NTT Human Interface Laboratories开发的一种音频压缩技术。该技术受到著名的YAMAHA公司的支持。VQF或TVQ是其文件的文件类型名。VQF其实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通常认为96kbps VQF 与 128kbps MP3 质量相同。下图是MP3与VQF的一个质量对比示意图:
MP3 128Kbps
Original 1411Kpbs
VQF 96Kbps
  虽然说质量相同,但由于VQF使用的是不同的技术,从这个图上大家应该可以感受到两者的差别。
最热门的非主流 - MOD&
  Module(简称mod)是数码音乐文件,由一组samples(乐器的声音采样)、曲谱和时序信息组成,告诉一个mod播放器何时以何种音高去演奏在某条音轨的某个样本,附带演奏一些效果比如颤音等。因而mod与纯正的象WAV或AU那样的没有包含时序信息的样本文件不同,与象MIDI文件那样的不携带任何附加样本/乐器的文件也不同(与现在支持DLS技术的MIDI倒是有点相似,不过mod的体积要比DLS MIDI小得多。)。mod起源于Amiga计算机,当时的文件扩展名是MOD,为了区分具体的类型和整个结构体系,通常使用mod来表示整个Module格式体系。由于该格式起源很早,因此曾经非常流行,因为mod提供了一种具有可以接受的音质水平而又非常廉价的制作音乐的方法。而且这种文件的音质效果对于当时的电脑硬件水平来说效果比MIDI要好,文件的体积也不大,好处是轻而易见的。随着高质量的音响硬件的使用,新一代的mod的声音质量甚至可以提升到接近专业设备的水平。这使得mod成为一种介乎于象WAV或VOC那样的纯正样本数据文件和象General MIDI那样的纯正时序信息文件之间的混合体,成为一种比较灵活的音频格式。
  但是,mod的最大缺点是具体的格式变化太多。由于原本的MOD格式只支持4条音轨,而且MOD格式并没有版权限制,导致后来涌现了一大堆在MOD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格式,比如xm这种支持高达32条音轨128种采样的格式。但由于mod格式的不统一,最终结果就是这种格式在商业领域没有多大的作为。Windows平台上曾经有一个非常好的播放器名为MOD4WIN,后来也停止了开发。目前支持播放Mod的播放器主要有WinAMP,比较新的制作软件则有Sk@le Tracker,是一个免费的软件。
一个也不能少 - Monkey's audio&
  Monkey's Audio是一种无损压缩技术。他并不是由什么大公司发明的,完全是一个个人业余兴趣作品。为了使Monkey's Audio能有更好的发展,现在这个软件已经公开了源代码。
  这种压缩格式的特点是无损压缩,也就是说对压缩数据进行还原之后得到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是完全相同的。该格式的特点尤其适合那些拥有一对&#8220;金耳朵&#8221;并且一直对mp3的音质耿耿于怀的音乐发烧友。后者有人会问,要无损压缩,我随便找个压缩软件比如WINRAR都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了,还要这种格式干嘛?所以这里要澄清一个误解:使用普通的压缩软件进行压缩无疑是可以得到不错的压缩效果,有时候甚至更优于使用Monkey's Audio,但是压缩软件生成的压缩包必须要先解压还原之后才能播放里面的内容,而Monkey's Audio这种无损压缩编码得到的文件可以直接使用播放器(比如WinAMP)进行播放。Monkey's Audio的压缩效果大约在2:1左右,也就是说压缩结果是原来的二分之一大小。一张CD大约需要330MB左右的空间存放,相比之下还是比较占空间的。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对音质要求不是太高的人通常都选择VBR方式的mp3而不是选择它。
 苹果专用 - aiff&
  刚才我们在介绍WAV格式的时候已经提到过AIFF了。它是Apple苹果电脑上面的标准音频格式,属于QuickTime技术的一部分。这一格式的特点就是格式本身与数据的意义无关,因此受到了Microsoft的青睐,并据此搞出来WAV格式。AIFF虽然是一种很优秀的文件格式,但由于它是苹果电脑上的格式,因此在PC平台上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流行。不过由于Apple电脑多用于多媒体制作出版行业,因此几乎所有的音频编辑软件和播放软件都或多或少地支持AIFF格式。只要苹果电脑还在,AIFF就始终还占有一席之地。
  聊胜于无 &#8211; au&&
  au 是unix下一种常用的音频格式,起源于Sun 公司的Solaris系统。这种格式本身也支持多种压缩方式,但文件结构的灵活性就比不上aiff和WAV。这种格式的最大问题是由于它本身所依附的平台不是面向广大消费者的,所以知道这东西的人并不多。但这种格式毕竟出现了很多年,所以许多播放器和音频编辑软件都提供了读/写支持。不过时至今日,在本人看来实在意义不大,因为这个文件格式对目前许多新出现的音频技术都无法提供支持,起不到类似于WAV和aiff那种通用性音频存储平台的作用。目前可能唯一必须使用au格式来保存音频文件的就是java平台。
曾经辉煌 &#8211; VOC&&
  当年创新公司的声音卡成了PC平台上的多媒体声音卡事实标准的时候,VOC格式也跟同着成为了DOS系统下面的音频文件格式标准。因为它是创新公司发明的音频文件格式。当然,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由于该格式属于硬件公司的产品,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硬件相关色彩。这一点随着Windows平台本身提供了标准的文件格式WAV之后就变成了明显的缺点。加上Windows平台不提供对VOC格式的直接支持,所以VOC格式很快便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不过现在的很多播放器和音频编辑器都还是支持该格式的,道理就跟au一样:出来的早嘛!
记住你的声音 - vox&
  这个格式比较特殊。Vox引申是voice的意思,表明了该格式专门面向语音音频。它是由Dialogic公司(现已被Intel公司收购)发明的,使用ADPCM压缩技术进行压缩,主要应用于语音通信方面。由于面向语音压缩,因此该技术专门针对低采样律进行优化。该格式仅支持单声道16位音频,并达到了4:1的压缩比(它将每个音频有损压缩为4个比特)。该格式最大的失败在于没有文件头,无法在音频文件中储存相关的信息。如果你忘记了当初是以什么采样频率录的音,那就是一场恶梦。这个文件格式最常见于一些利用互联网进行语音通信的软件,比如PC2Phone。主流音频编辑器一般都支持这个格式。
  在介绍了这么多音频媒体格式之后,我们来看看下面的特点概括列表:
相关公司或组织
可通过增加驱动程序而支持各种各样的编码技术。
不适于传播和用作聆听。支持的编码技术大部分只能在Windows平台下使用。
音频原始素材保存。
mp3(MPEG 音频)
mp3 (包括mp2 mp1 mpa等)
Fraunhofer-IIS
在低至128kbps的比特率下提供接近CD音质的音频质量。广泛的支持。
出现得比较早,因此音质不是很好。
一般聆听和高保真聆听。
Fraunhofer-IIS
CodingTechnologies
Thomson Multimedia
在低至64kbps的比特率下提供接近CD音质的音频质量。
专利费用较高,支持的软件和硬件不多。
一般聆听和高保真聆听。
RealNetworks
在极低的比特率环境下提供可听的音频质量。
不适于除网络传播之外的用途。音质不是很好。
网络音频流传输。
Windows Media
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同时支持无失真、有失真、语音压缩方式。
失真压缩方式下音质不高。必须在Windows平台下才能使用。
音频档案级别保存,一般聆听,网络音频流传输。
MIDI Association
音频数据为乐器的演奏控制,通常不带有音频采样。
没有波表硬件或软件配合时播放效果不佳。
与电子乐器的数据交互,乐曲创作等。
Ogg Vorbis
Xiph Foundation
在低至64kbps的比特率下提供接近CD音质的音频质量。开放源代码,不需要支付使用许可费用。跨平台。
发展较慢。推广力度不足。
一般聆听和高保真聆听。
NTT Human Interface Laboratories
在低至96kbps的比特率下提供接近CD音质的音频质量。
相关软件太少。
一般聆听。
MOD(Module)
mod s3m it xm mtm ult 669 等
Amiga和mod社区
音频数据由乐器采样和乐谱、演奏控制信息组成。
具体的文件格式太多影响推广和使用。
一般聆听。
Monkey's Audio
Matthew T. Ashland
无失真压缩。部分开放代码。
由于是个人作品,使用上存在一定风险。
高保真聆听和音频档案级别保存。
可通过增加驱动程序而支持各种各样的编码技术
一般限于苹果电脑平台使用。
苹果电脑平台下音频原始素材保存。
Unix和Java平台下的标准文件格式。
支持的压缩技术太少且音频数据格式受文件格式本身局限。
Unix和Java平台下音频原始素材保存。
对于目前的音频技术来讲,该格式已经没有什么优点了。
与具体的硬件相结合因此没有延续性。
面向语音的编码。
文件格式缺乏足够的信息,因此不适应作存档用途。技术比较早期。
  当然,无论一种音频格式目前是否主流,在未来都有可能被新出现的更先进的技术取代。不过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音频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优胜劣汰的阶段。那些没有技术优势的音频格式将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掉,而存活下来的音频技术由于技术性能方面已经非常接近且基本上不存在继续发展的空间,将会努力从网络功能和应用功能两方面去吸引用户并打倒竞争对手。因此,实力强大的商业公司在这方面有着充分的优势。可喜的是由于开放源代码运动的发展,我们在商业技术之外还可以有另外一个选择。所以,音频技术的发展可以肯定的是只会剩下一个商业公司的技术和一个开放源码的技术并存。就像现在的操作系统之争那样。
  作为一个音频技术的用户,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音频格式是一个比较头疼的事情。有些人趋向音质要求高;有些则需要丰富的附加功能。要做出自己的选择,则必须首先搞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随着中国电子政务的铺开以及Linux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我们必须重视开放源代码这一不可忽视的要素,否则由于选择错了音频格式而导致随后工作的推倒重来那可是严重的经济损失。
  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能对目前繁多的各种音频格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能正确地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gg音频下载百度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