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广州全息投影公司智能机器人评测好吗

&&|&&责编:李诺
  中关村在线消息:国内知名科技公司Gowild与7月8日在北京星光影视园3号演播厅举行发布公司开发的全新AI智能产品holoera,该产品是暨半年前公子小白智能情感机器人发布以来的又一力作。此次发布的产品外观由全息投影构成,内部居住着来自瓦歌世界的二次元少女琥珀。基于全新的人工AI算法,琥珀的出现让很多喜欢二次元的年轻朋友为之疯狂,不可否认的来讲holoera的出现是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又一次尝试,它将三次元与二次元世界首次打通,这标志着人类在人工智能史上的又一次大胆创新。holoera人工智能3D全息产品发布会·不止是3D全系投影&holoera具有鲜活生命力  从供应链的角度上我们看到了很多正在尝试人工智能产业的厂商,包括上游的芯片厂商英特尔、包括语音开放平台科大、以及游戏开发商巨匠沸点娱乐等平台,同时与京东和天猫进行合作推入市场,阵容庞大令人期待,但发布会上并未真正公布holoera的产品售价。holoera全产业链合作企业  与其说holoera是一个3D全系投影不如说,它是一个AI与VR结合的产物,holoera的设计具有强烈的人性化感知功能,其中包括人脸识别、人体感应、升温识别等在内的多模态识别系统,使之更具人性化、智能化。与此同时holoera可以与互联网相连接,利用公有云与私有云大数据进行算法分析,使之与您的对话更加的真实且充满互动性。·创意新玩法&横跨三界的超级IP琥珀应运而生  琥珀的原型来自于瓦歌的世界,其身份源自于热门小说《来自瓦歌世界的琥珀》,她是拥有魔法技能的穿越者,阴差阳错闯入地球,邂逅地球青年陆五并展开了一系列充满奇遇的,超越时空的恋爱与探险故事。琥珀来自于神秘的瓦歌的世界趣味的任务养成系统  Gowild公司利用瓦歌的故事将琥珀嵌入到3D全息投影当中,经过精心打磨,反复测试、优化,最终以独特的创新玩法,世界前沿的AI引擎以及丰富的扩展属性,成就了一个横跨三界的超级IP。Gowild以人工智能创造虚拟生命,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未来生活传奇世界。·明星捧场琥珀成为首个羽泉代言的签约艺人  来自瓦歌世界的琥珀无疑成为了发布会的亮点,在早先的曝光中,被披露成为首个国内知名歌手组合羽泉的首个签约艺人,同时也是羽泉团队将要重点打造的全球首个具有人工智能的虚拟养成偶像。holoera采用3D全息投影技术发布会上羽泉组合助阵  发布会当天,琥珀以全息成像方式为现场嘉宾带来了一场充满魔幻和二次元风格的视听盛宴歌舞表演,一曲《魔法咏唱》恍如天籁,配上炫酷的视觉表演,亦真亦幻,征服全场观众。而羽泉亲临现场,和琥珀的真人互动则充分展现了琥珀作为智能虚拟人物的智慧与人性,让嘉宾们惊艳不已。  据悉holoera将在今年秋季正式与大家见面,首发平台覆盖京东、天猫电商平台,但售价暂未公布,究竟真实的人机交互体验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狗尾草holoera琥珀虚颜 3D全息投影偶像养成智能机器人( Gowild holoera琥珀虚颜 3D全息投影偶像养成智能机器人 )
400-823-9139
外观颜色:
参考报价:
电商报价:
狗尾草holoera琥珀虚颜 3D全息投影偶像养成智能机器人,holoera以最新的AI引擎与VR技术相结合,采用最新一代纳米技术以及Intel高性能CPU,包括人脸识别、人体感应、升温识别等在内的多模态识别系统,使之更具人性化、智能化。用AI构建一个虚拟的生命,用VR呈现一个虚拟的世界,打破次元的壁垒,将二次元与三次元世界连接起来,让玩家们拥有了与真人般的虚拟角色亲密互动的乐趣和身临其境的游戏体验。
产品特性:
狗尾草holoera琥珀虚颜 3D全息投影偶像养成智能机器人
屏幕尺寸:9.7寸
摄像头:30万
无线网络:WiFi 802.11a/b/g/n/ac2.4GHz/5GHz(蓝牙4.1)
购前读物 童年宛如乐谱,谱写出一件又一件的趣事,童年是雨后的彩虹,是一本记忆的画卷,更是那最值得我们回忆的美丽...... 两年一度的上海国际车展于日在上海国展中心正式拉开大幕……......
狗尾草holoera琥珀虚颜 3D全息投影偶像养成智能机器人
狗尾草holoera琥珀虚颜 3D全息投影偶像养成智能机器人 和网友推荐品对比
狗尾草holoera琥珀虚颜 3D全息投影偶像养成智能机器人¥3680
WiFi 802.11a/b/g/n/ac2.4GHz/5GHz(蓝牙4.1)
好儿优小白¥3499
500W摄像头
同品牌最热产品
狗尾草holoera琥珀虚颜 3D全息投影偶像养成智能机器人:
热门智能机器人品牌
智能机器人新品推荐
免责声明:此页面(本网站)所显示的维修商主体资格、经营资质、报价、售后服务等承诺、以及所发布的商务信息等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维修商负责,不代表天极网观点,天极网亦对此不作任何承诺与保证,天极网所提供(本站显示)的信息资料仅作为市场资讯供用户参考。页面上带有”官方授权”图标的为官方授权维修点,维修商提交了官方授权书,带有“官网认证”图标的为官网认证维修点。天极网建议您选择同城具有相当资质的维修商当面交易,不要先直接打款给维修商,以降低自身风险。网络用户依其意志自主选择维修主体、维修物品,并自行承担后续风险,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Copyright (C)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天极网络&p&最近看到国内网络上突然Magic Leap的话题火了,并且跟着很多人无理由和根据的赞或黑Magic Leap。我在斯坦福计算机系上学的时候,对Magic Leap很好奇,正好在学校能接触到各路和Magic Leap相关的大神,所以在这方面做了些研究,我觉得可以分享点技术性干货,解释一些原理,让大家有点材料来赞或黑。&/p&&p&目前Magic Leap只有一个公开视频是实际拍摄的: &a href=&///?target=https%3A///watch%3Fv%3Dkw0-JRa9n94&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watch?&/span&&span class=&invisible&&v=kw0-JRa9n94&/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桌腿后的机器人和太阳系)(youku: &a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MTM2NjM0MjE1Ng%3D%3D.html%3Ffrom%3Ds1.8-1-1.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gic Leap Demo&i class=&icon-external&&&/i&&/a&),本文只以这个视频的例子来做阐释。 &/p&&p&-------------------------
&/p&&p&先说一下我关于Magic Leap的信息来源:
1. 日,Magic Leap在2014年9月融了5个亿以后,来Stanford招人,开了一个Info Session,标题是&The World is Your New Desktop” (世界就是你的新桌面)多么霸气!当时是Magic Leap 感知研究的高级副总裁 (VP of Perception) Gary Bradski 和 计算视觉的技术负责人 (Lead of Computer Vision) Jean-Yves Bouguet 来作演讲。Gary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领军人物,在Intel和柳树车库(Willow Garage)创造并发展了OpenCV(计算视觉工具库),也是ROS(机器人操作系统)的创始团队之一,同时也是Stanford顾问教授。Jean-Yves原来在Google负责谷歌街景车(Street View Car)的制造,是计算视觉技术的大牛。他们加入Magic Leap是非常令人震惊的。我参加了这次Info Session, 当时Gary来介绍Magic Leap在感知部分的技术和简单介绍传说中的数字光场Cinematic Reality的原理,并且在允许录影的部分都有拍照记录。本文大部分的干货来自这次演讲。
&/p&&figure&&img src=&/6cce90efa139afe3f436196_b.png& data-rawwidth=&696& data-rawheight=&9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6& data-original=&/6cce90efa139afe3f436196_r.png&&&/figure&&br&&br&&figure&&img src=&/e2de646e37237bad40bb13_b.pn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6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e2de646e37237bad40bb13_r.png&&&/figure&&br&&br&&p&2. 我今年年初上了 Stanford 计算摄影和数字光场显示的大牛教授Gordon Wetzstein的一门课:EE367 Computational Imaging and Display(计算影像和显示器) :其中第四周的Computational illumination,Wearable displays
和 Displays Blocks(light field displays) 这三节都讲到Magic Leap的原理。现在大家也可以去这个课程网站上看到这些资料,&a href=&///?target=http%3A//stanford.edu/class/ee36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E367 / CS448I: Computational Imaging and Display&i class=&icon-external&&&/i&&/a&&/p&&p&顺便介绍一下 Gordon 所在的Stanford 计算图形组,由Marc Levoy(后来跑去造Google Glass的大牛教授)一直致力于光场的研究,从Marc Levoy提出光场相机,到他的学生Ren Ng开创Lytro公司制造光场相机,到现在Gordon教授制造光场显示器(裸眼光场3D显示器),这个组在光场方面的研究一直是世界的领头羊。而Magic Leap可能正在成为光场显示器的最大应用。
&a href=&///?target=http%3A//putationalimaging.org/research-overview/&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mputational Imaging
Research Overview&i class=&icon-external&&&/i&&/a&&/p&&figure&&img src=&/7cf6ba49c74b600a24e9_b.png& data-rawwidth=&1954& data-rawheight=&7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54& data-original=&/7cf6ba49c74b600a24e9_r.png&&&/figure&&br&&br&&p&3. 今年参加了光场影像技术的研讨会 Workshop on Light Field Imaging ,现场有很多光场技术方面的展示,我和很多光场显示技术的大牛交流了对Magic Leap的看法。特别的是,现场体验了接近Magic Leap的光场技术Demo,来自Nvidia的Douglas Lanman的 Near-Eye Light Field Displays 。&a href=&///?target=https%3A///publication/near-eye-light-field-display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ear-Eye Light Field Displays&i class=&icon-external&&&/i&&/a&&/p&&figure&&img src=&/fcbe71ebf3a4_b.png& data-rawwidth=&135& data-rawheight=&13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35&&&/figure&&br&&br&&p&4. 今年年中去了微软研究院Redmond访问,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员Richard Szeliski (计算机视觉大神,计算机视觉课本的作者,&a href=&///?target=http%3A//szeliski.org/boo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mputer Vision: Algorithms and Applications&i class=&icon-external&&&/i&&/a&)让我们试用了Hololens。感受了Hololens牛逼无比的定位感知技术。有保密协议,本文不提供细节,但提供与Magic Leap原理性的比较。
&/p&&p&==========
下面是干货。
&/p&&p&首先呢,科普一下 Magic Leap 和 Hololens 这类AR眼镜设备,都是为了让你看到现实中不存在的物体和现实世界融合在一起的图像并与其交互。从技术上讲,可以简单的看成两个部分:1. 对现实世界的感知 (Perception)
2. 一个头戴式显示器以呈现虚拟的影像 (Display) 。
&/p&&p&我会分感知部分和显示部分来分别阐释Magic Leap的相关技术。
&/p&&p&先简单回答这个问题:
&/p&&p&==== 显示部分 =====
&b&Q1. Hololens和Magic Leap有什么区别?Magic Leap的本质原理是什么?
&/b&&/p&&br&&p&感知部分其实Hololens和Magic Leap从技术方向上没有太大的差异,都是空间感知定位技术。本文之后会着重介绍。Magic Leap 与 Hololens 最大的不同应该来自显示部分,Magic Leap是用光纤向视网膜直接投射整个数字光场(Digital Lightfield)产生所谓的Cinematic Reality(电影级的现实)。Hololens采用一个半透玻璃,从侧面DLP投影显示,虚拟物体是总是实的,与市场上Espon的眼镜显示器或Google Glass方案类似,是个2维显示器,视角还不大,40度左右,沉浸感会打折扣。
&/p&&p&本质的物理原理是:光线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是可以由4维光场唯一表示的。成像平面每个像素中包含到这个像素所有方向的光的信息,对于成像平面来讲方向是二维的,所以光场是4维的。平时成像过程只是对四维光场进行了一个二维积分(每个像素上所有方向的光的信息都叠加到一个像素点上),传统显示器显示这个2维的图像,是有另2维方向信息损失的。而Magic Leap是向你的视网膜直接投射整个4维光场, 所以人们通过Magic Leap看到的物体和看真实的物体从数学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是没有信息损失的。理论上,使用Magic Leap的设备,你是无法区分虚拟物体和现实的物体的。
&/p&&p&使用Magic Leap的设备,最明显的区别于其他技术的效果是&b&人眼可以直接选择聚焦&/b&(主动选择性聚焦)。比如我要看近的物体,近的物体就实,远的就虚。注意这不需要任何的人眼跟踪技术,因为投射的光场还原了所有信息,所以使用者直接可以做到人眼看哪实哪,和真实物体一样。举个例子:在虚拟太阳系视频的27秒左右(如这个gif图),摄影机失焦了,然后又对上了,这个过程只发生在摄影机里,和Magic Leap的设备无关。换句话说,虚拟物体就在那,怎么看是观察者自己的事。这就是Magic Leap牛逼的地方,所以Magic Leap管自己的效果叫Cinematic Reality。
&/p&&br&&figure&&img src=&/6b57a9ae7308bcfcc8869acd0e44b0c3_b.jpg& data-rawwidth=&260& data-rawheight=&14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0&&&/figure&&figure&&img src=&/245cac1c46be651bd282a528f37e8ba6_b.jpg& data-rawwidth=&260& data-rawheight=&14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0&&&/figure&&br&&br&&p&&b&Q2. 主动选择性聚焦有什么好处?传统的虚拟显示技术中,为什么你会头晕?Magic Leap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b&&/p&&p&众所周知,人类的眼睛感知深度主要是靠两只眼睛和被观察物体做三角定位(双目定位, triangulation cue)来感知被观察物体的与观察者的距离的。但三角定位并不是唯一的人类感知深度的线索,人脑还集成了另一个重要的深度感知线索:人眼对焦引起的物体锐度(虚实)变化(sharpness or focus cue) 。但传统的双目虚拟显示技术(如Oculus Rift或Hololens) 中的物体是没有虚实的。举个例子,如下图,当你看到远处的城堡的时候,近处的虚拟的猫就应该虚了,但传统显示技术中,猫还是实的,所以你的大脑就会引起错乱,以为猫是很远的很大的一个物体。但是这和你的双目定位的结果又不一致,经过几百万年进化的大脑程序一会儿以为猫在近处,一会儿以为猫在远处,来来回回你大脑就要烧了,于是你要吐了。而Magic Leap投影了整个光场,所以你可以主动选择性聚焦,这个虚拟的猫就放在了近处,你看它的时候就是实的,你看城堡的时候,它就是虚的,和真实情况一样,所以你不会晕。演讲中Gary调侃对于Jean-Yves这种带10分钟Oculus就吐的家伙来说,现在他一天带16个小时Magic Leap都不会晕。谁用谁知道,巴扎嘿!
&/p&&figure&&img src=&/b562a40aa859a47c59be_b.png& data-rawwidth=&544& data-rawheight=&6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4& data-original=&/b562a40aa859a47c59be_r.png&&&/figure&&br&&br&&p&补充:有人问为什么网上说虚拟现实头晕是因为帧率不够原因?
帧率和延时虽然是目前的主要问题,但都不是太大的问题,也不是导致晕得决定性因素。这些问题用更快的显卡,好的IMU和好的屏幕,还有头部动作预测算法都能很好解决。我们要关心一些本质的晕眩问题。&/p&&p&这里要说到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不同。
虚拟现实中,使用者是看不到现实世界的,头晕往往是因为人类感知重力和加速度的内耳半规管感受到的运动和视觉看到的运动不匹配导致的。所以虚拟现实的游戏,往往会有晕车想吐的感觉。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靠单一设备可以搞定的,如果使用者的确坐在原定不动,如果图像在高速移动,什么装置能骗过你的内耳半规管呢?一些市场上的方案,比如Omni VR,或者HTC Vive这样的带Tracking的VR系统让你实际行走才解决这个不匹配的问题,但这类系统是受场地限制的。不过THE VOID的应用就很好的利用了VR的局限,不一定要跑跳,可以用很小的空间做很大的场景,让你以为你在一个大场景里就好了。现在大部分虚拟现实的体验或全景电影都会以比较慢得速度移动视角,否则你就吐了。&/p&&p&但是Magic Leap是AR增强现实,因为本来就看的到现实世界,所以不存在这个内耳半规管感知不匹配的问题。对于AR来讲,主要挑战是在解决眼前投影的物体和现实物体的锐度变化的问题。所以Magic Leap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但都是理论上的,至于实际工程能力怎么样就靠时间来证明了。&/p&&p&&b&Q3. 为什么要有头戴式显示器?为什么不能裸眼全息?Magic Leap是怎么实现的?
&/b&&/p&&p&人类希望能凭空看到一个虚拟物体,已经想了几百年了。各种科幻电影里也出现了很多在空气中的全息影像。
但其实想想本质就知道,这事从物理上很难实现的:纯空气中没有可以反射或折射光的介质。显示东西最重要的是介质。很多微信上的疯传,以为Magic Leap不需要眼镜,我估计是翻译错误导致的,视频中写了Shot directly through Magic Leap tech.,很多文章错误的翻译成”&b&直接看到”或”裸眼全息&,&/b&其实视频是相机透过Magic Leap的技术拍的。
&/p&&p&目前全息基本还停留在全息胶片的时代(如下图,我在光场研讨会上看到的这个全息胶片的小佛像),或者初音未来演唱会那种用投影阵列向特殊玻璃(只显示某一特定角度的图像,而忽略其他角度的光线)做的伪全息。
&/p&&figure&&img src=&/87cb1454cfbbe936b67bef9b24bed34b_b.jpg& data-rawwidth=&260& data-rawheight=&19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0&&&/figure&&figure&&img src=&/ad16fb55ffeb542a83dd1_b.jpg& data-rawwidth=&260& data-rawheight=&19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0&&&/figure&&figure&&img src=&/e375f5efbfb9d410c77d1_b.jpg& data-rawwidth=&260& data-rawheight=&19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0&&&/figure&&br&&p&Magic Leap想实现的是把整个世界变成你的桌面这样的愿景。所以与其在世界各个地方造初音未来那样的3D全息透明屏做介质或弄个全息胶片,还不如直接从人眼入手,直接在眼前投入整个光场更容易。其实Nvidia也在做这种光场眼镜,
&/p&&figure&&img src=&/fcbe71ebf3a4_b.png& data-rawwidth=&135& data-rawheight=&13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35&&&/figure&&br&&p&Nvidia采用的方法是在一个二维显示器前加上一个微镜头阵列 Microlens array 来生成4维光场。相当于把2维的像素映射成4维,自然分辨率不会高,所以这类光场显示器或相机(Lytro) 的分辨率都不会高。本人亲测,效果基本就是在看马赛克画风的图案。
&/p&&p&而 Magic Leap 采用完全不同的一个方法实现光场显示,它采用光纤投影。不过,Magic Leap用的光纤投影的方式也不是什么新东西。在Magic Leap做光纤投影显示( Fiber optic projector) 的人是Brian Schowengerdt ,他的导师是来自华盛顿大学的教授Eric Seibel,致力于做超高分辨率光纤内窥镜8年了。简单原理就是光纤束在一个1mm直径管道内高速旋转,改变旋转的方向,然后就可以扫描一个较大的范围。Magic Leap的创始人比较聪明的地方,是找到这些做高分辨率光纤扫描仪的,由于光的可逆性,倒过来就能做一个高分辨率投影仪。如图,他们6年前的论文,1mm宽9mm长的光纤就能投射几寸大的高清蝴蝶图像。现在的技术估计早就超过那个时候了。&/p&&p&而这样的光纤高分辨率投影仪还不能还原光场,需要在光纤的另一端放上一个微镜头阵列microlens array,来生成4维光场。你会疑问这不就和Nvidia的方法一样了么?不,因为光纤束是扫描性的旋转,这个microlens array不用做的很密很大,只要显示扫描到的区域就好了。相当与把大量数据在时间轴上分布开了,和通讯中的分时一样,因为人眼很难分辨100帧上的变化,只要扫描帧率够高,人眼就分辨不出显示器是否旋转显示的。所以Magic Leap的设备可以很小,分辨率可以很高。&/p&&figure&&img src=&/2fff6d0e04ae072ea26e155f7d77d218_b.png& data-rawwidth=&602& data-rawheight=&3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2& data-original=&/2fff6d0e04ae072ea26e155f7d77d218_r.png&&&/figure&&br&&br&&p&他本人也来Stanford给过一个Talk,Near-to-Eye Volumetric 3D Displays using Scanned Light。这个Talk讲的应该就是Magic Leap早期的原型。参考: &a href=&///?target=https%3A//depts.washington.edu/hplab/research/scanning-display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iber Scanned Displays&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 感知部分 ===
&/p&&p&&b&Q4. 首先为什么增强现实要有感知部分?
&/b&&/p&&p&是因为设备需要知道自己在现实世界的位置(定位),和现实世界的三维结构(地图构建),才能够在显示器中的正确位置摆放上虚拟物体。举个最近的Magic Leap Demo视频的例子,比如桌子上有一个虚拟的太阳系,设备佩戴者的头移动得时候,太阳系还呆在原地,这就需要设备实时的知道观看者视角的精确位置和方向,才能反算出应该在什么位置显示图像。同时,可以看到桌面上还有太阳的反光,这就要做到设备知道桌子的三维结构和表面信息,才能正确的投射一个叠加影像在桌子的影像层上。难点是如何做到整个感知部分的实时计算,才能让设备穿戴者感觉不到延时。如果定位有延时,佩戴者会产生晕眩,并且虚拟物体在屏幕上漂移会显得非常的虚假,所谓Magic Leap宣称的电影级的真实(Cinematic Reality)就没有意义了。
&/p&&figure&&img src=&/ccade908239_b.jpg& data-rawwidth=&260& data-rawheight=&14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0&&&/figure&&br&&br&&p&三维感知部分并不是什么新东西,计算机视觉或机器人学中的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就是做这个的,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设备通过各种传感器(激光雷达,光学摄像头,深度摄像头,惯性传感器)的融合将得出设备自己在三位空间中的精确位置,同时又能将周围的三位空间实时重建。
&/p&&figure&&img src=&/a0cce4f0e7b17f60a55c627ff3efbf6d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11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figure&&br&&br&&p&最近 SLAM 技术尤其火爆,去年到今年两年时间内巨头们和风投收购和布局了超级多做空间定位技术的公司。因为目前最牛逼的3大科技技术趋势:无人车,虚拟现实,无人机,他们都离不开空间定位。SLAM是完成这些伟大项目基础中的基础。我也研究SLAM技术,所以接触的比较多,为了方便大家了解这个领域,这里简单提几个SLAM界最近的大事件和人物:
&/p&&p&1. (无人车)Stanford的机器人教授Sebastian Thrun是现代SLAM技术的开创者,自从赢了DARPA Grand Challenge的无人车大赛后,去了Google造无人车了。SLAM学术圈的大部分研究派系都是Sebastian徒子徒孙。
(无人车)Uber在今年拿下了卡耐基梅隆CMU的NREC(国家机器人工程研发中心),合作成立高等技术研发中心ATC。 这些原来做火星车的定位技术的研究人员都去Uber ATC做无人车了。
3. (虚拟现实)最近Surreal Vision被Oculus Rift收购,其中创始人Richard Newcombe是大名鼎鼎的DTAM,KinectFusion(HoloLens的核心技术)的发明人。Oculus Rift还在去年收购了13th Labs(在手机上做SLAM的公司)。
4.(虚拟现实)Google Project Tango 今年发布世界上第一台到手就用的商业化SLAM功能的平板。Apple五月收购Metaio AR,Metaio AR 的 SLAM 很早就用在了AR的app上了。Intel 发布Real Sense,一个可以做SLAM的深度摄像头,在CES上Demo了无人机自动壁障功能和自动巡线功能。
5. (无人机)由原来做Google X Project Wing 无人机的创始人MIT机器人大牛Nicholas Roy 的学生Adam Bry创办的Skydio,得到A16z的两千万估值的投资,挖来了Georgia Tech的SLAM大牛教授Frank Dellaert 做他们的首席科学家。&a href=&///?target=http%3A//www.cc.gatech.edu/%7Edellaert/FrankDellaert/Frank_Dellaert/Frank_Dellaert.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cc.gatech.edu/~dellaert&/span&&span class=&invisible&&/FrankDellaert/Frank_Dellaert/Frank_Dellaert.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SLAM作为一种基础技术,其实全世界做SLAM或传感器融合做的好的大牛可能不会多于100人,并且大都互相认识。这么多大公司抢这么点人,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所以Magic Leap作为一个创业公司一定要融个大资,才能和大公司抢人才资源。
&/p&&p&&b&Q5. Magic Leap的感知部分的技术是怎么样的?
&/b&&/p&&p&这张照片是Gary教授在Magic Leap Stanford 招聘会中展示了Magic Leap在感知部分的技术架构和技术路线。可以看到以Calibration为中心,展开成了4支不同的计算机视觉技术栈。
&/p&&figure&&img src=&/58d3c3a0af4b04dbde1c47_b.png& data-rawwidth=&780& data-rawheight=&11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0& data-original=&/58d3c3a0af4b04dbde1c47_r.png&&&/figure&&br&&br&&p&1. 从图上看,整个Magic Leap感知部分的核心步骤是Calibration(图像或传感器校准),因为像Magic Leap或Hololens这类主动定位的设备,在设备上有各种用于定位的摄像头和传感器, 摄像头的参数和摄像头之间关系参数的校准是开始一切工作的第一步。这步如果摄像头和传感器参数都不准,后面的定位都是无稽之谈。从事过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都知道,传统的校验部分相当花时间,需要用摄像头拍摄Chess Board,一遍一遍的收集校验用的数据。但Magic Leap的Gary,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Calibration方法,直接用一个形状奇特的结构体做校正器,摄像头看一遍就完成了校正,极为迅速。这个部分现场不让拍照。&/p&&p&2. 有了Calibration部分后,开始最重要的三维感知与定位部分(左下角的技术栈),分为4步。
&/p&&p&2.1 首先是 Planar Surface Tracking (平面表面跟踪)。大家可以在虚拟太阳系的Demo中看到虚拟太阳在桌子上有反光,且这个反光会随着设备佩戴者的移动而改变位置,就像是太阳真的悬在空中发出光源,在桌子表面反射产生的。这就要求设备实时的知道桌子的表面在哪里,并且算出虚拟太阳与平面的关系,才能将太阳的反光的位置算出来,叠在设备佩戴者眼镜相应的位子上,并且深度信息也是正确的。难点在平面检测的实时性和给出平面位置的平滑性(否则反光会有跳变)从Demo中可以看出Magic Leap在这步上完成的很好。
&/p&&figure&&img src=&/588f877c639284fab49f6e8f0ac91e17_b.png& data-rawwidth=&792& data-rawheight=&6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2& data-original=&/588f877c639284fab49f6e8f0ac91e17_r.png&&&/figure&&br&&br&&p&2.2 然后是 Sparse SLAM(稀疏SLAM); Gary在Info Session上展示了他们实时的三维重构与定位算法。为了算法的实时性,他们先实现了高速的稀疏或半稀疏的三维定位算法。从效果上看,和目前开源的LSD 算法差不了太多。
&/p&&figure&&img src=&/8ca593d2efe8dec562e9e_b.png& data-rawwidth=&702& data-rawheight=&8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2& data-original=&/8ca593d2efe8dec562e9e_r.png&&&/figure&&br&&br&&p&2.3 接着是 S Vision and IMU(视觉和惯性传感器融合 )。
&/p&&p&导弹一般是用纯惯性传感器做主动定位,但同样的方法不能用于民用级的低精度惯性传感器,二次积分后一定会漂移。而光靠视觉做主动定位,视觉部分的处理速度不高,且容易被遮档,定位鲁棒性不高。将视觉和惯性传感器融合是最近几年非常流行的做法。
&/p&&p&举例:
Google Tango在这方面就是做IMU和深度摄像头的融合,做的很好;大疆的无人机Phantom 3或Inspire 1将光流单目相机和无人机内的惯性传感器融合,在无GPS的情况下,就能达到非常惊人的稳定悬停;Hololens可以说在SLAM方面是的做的相当好,专门定制了一个芯片做SLAM,算法据说一脉相承了KinectFusion的核心,亲自测试感觉定位效果很赞(我可以面对白色无特征的墙壁站和跳,但回到场中心后定位还是很准确的,一点都不飘。)&/p&&p&2.4 最后是 3D Mapping and Dense SLAM (3D地图重建 )。下图展示了Magic Leap 山景城办公室的3D地图重建:仅仅是带着设备走了一圈,就还原了整个办公室的3D地图,并且有很精致的贴图。书架上的书都能重建的不变形。&/p&&figure&&img src=&/547edc1e06c6d08774a4_b.png& data-rawwidth=&804& data-rawheight=&7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4& data-original=&/547edc1e06c6d08774a4_r.png&&&/figure&&br&&br&&p&因为AR的交互是全新的领域,为了让人能够顺利的和虚拟世界交互,基于机器视觉的识别和跟踪算法成了重中之重。全新人机交互体验部分需要大量的技术储备做支持。
&/p&&p&接下来的三个分支,Gary没有细讲,但是可以看出他们的布局。我就随便加点注解,帮助大家理解。
&/p&&p&3.1 Crowdsourcing 众包。用于收集数据,用于之后的机器学习工作,要构建一个合理的反馈学习机制,动态的增量式的收集数据。
3.2 Machine Learning & Deep Learning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需要搭建机器学习算法架构,用于之后的识别算法的生产。
3.3 Scenic Object Recognition
场景物体识别。识别场景中的物体,分辨物体的种类,和特征,用于做出更好的交互。比如你看到一个小狗的时候,会识别出来,然后系统可以把狗狗p成个狗型怪兽,你就可以直接打怪了。
3.4 Behavior Recognition
行为识别 。识别场景中的人或物的行为,比如跑还是跳,走还是坐,可能用于更加动态的游戏交互。顺便提一下,国内有家Stanford校友办的叫格林深瞳的公司也在做这个方面的研究。
&/p&&p&跟踪方面
4.1 Gesture Recognition 手势识别。用于交互,其实每个AR/VR公司都在做这方面的技术储备。
4.2 Object Tracking 物体追踪。这个技术非常重要,比如Magic Leap的手捧大象的Demo,至少你要知道你的手的三维位置信息,实时Tracking,才能把大象放到正确的位子。
4.3 3D Scanning 三维扫描。能够将现实物体,虚拟化。比如你拿起一个艺术品,通过三维扫描,远处的用户就能够在虚拟世界分享把玩同样的物体。
4.4 Human Tracking 人体追踪。比如:可以将现实中的每个人物,头上可以加个血条,能力点之类。
&/p&&p&5.1 Eye Tracking 眼动跟踪。Gary解释说,虽然Magic Leap的呈像不需要眼动跟踪,但因为要计算4维光场,Magic Leap的渲染计算量巨大。如果做了眼动跟踪后,就可以减少3D引擎的物体渲染和场景渲染的压力,是一个优化的绝佳策略。
5.2 Emotion Recognition 情感识别。如果Magic Leap要做一个 Her 电影中描绘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统,识别主人得情感,可以做出贴心的情感陪护效果。
5.3 Biometrics 生物识别。比如要识别现实场景中的人,在每个人头上显示个名字啥的。人脸识别是其中一种,国内有家清华姚班师兄弟们开得公司 Face++ 就是干这个干的最好的。
&/p&&p&总结,简单来讲感知这个部分Magic Leap其实和很多其他的公司大同小异,虽然有了Gary的加盟,野心非常的宽广,但这部分竞争非常激烈。
&/p&&p&&b&Q6: 就算Magic Leap已经搞定了感知和显示,那么接下来的困难是什么?
&/b&&/p&&p&1. 计算设备与计算量。
Magic Leap要计算4维光场,计算量惊人。不知道Magic Leap现在是怎么解决的。如果Nvidia不给造牛逼的移动显卡怎么办?难道自己造专用电路?背着4块泰坦X上路可不是闹着玩的。
&/p&&p&下图是,今年我参加SIGGraph 2015里,其中一个VR 演示,每个人背着个大电脑包玩VR。10年后的人类看今天的人类追求VR会不会觉得很好笑,哈哈。
&/p&&figure&&img src=&/e69c3cf7c9d8c840bf2077_b.png& data-rawwidth=&1650& data-rawheight=&8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50& data-original=&/e69c3cf7c9d8c840bf2077_r.png&&&/figure&&br&&br&&p&2. 电池!电池!电池! 所有电子设备的痛。
&/p&&p&3. 一个操作系统。说实话,如果说“世界就是你的新桌面”是他们的愿景,现在的确没有什么操作系统可以支持Magic Leap愿景下的交互。他们必须自己发明轮子。
&/p&&p&4. 为虚拟物体交互体验增加物理感受。为了能有触感,现在交互手套,交互手柄都是 VR 界大热的话题。从目前的专利上看,并没有看出Magic Leap会有更高的见地。说不定某个Kickstarter最后能够独领风骚,Magic Leap再把他收了。
&/p&&p&===========&/p&&p&笔者斯坦福计算机系研究生毕业,方向是计算摄影和人工智能,目前在做无人机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
&/p&&p&没错,我在招人,简历发me@botao.hu 带你搞计算摄影,飞行技术和浪天涯。&/p&&p&转载请注明作者:
Botao Amber Hu,现从事无人机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光流科技C*O。 &/p&&p&请在文章背后注明转载协议:BY-NC-ND 4.0 &a href=&///?target=http%3A//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deed.zh_TW&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reative Commons&i class=&icon-external&&&/i&&/a& 署名,非商业,传播时不可修改 并附上知乎原帖链接。&/p&&p&转载联系我 me@botao.hu 有动图。&/p&
最近看到国内网络上突然Magic Leap的话题火了,并且跟着很多人无理由和根据的赞或黑Magic Leap。我在斯坦福计算机系上学的时候,对Magic Leap很好奇,正好在学校能接触到各路和Magic Leap相关的大神,所以在这方面做了些研究,我觉得可以分享点技术性干货,…
——————11月27日更新分割线——————&br&有知友私信问我 &a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MTMxNjU0NTg1Ng%3D%3D.html%3Ffrom%3Ds1.8-1-1.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新买的【全息投影】初音哦 都来开开眼界&i class=&icon-external&&&/i&&/a& 里面的初音是什么原理。&br&为了个回答这个问题费了老大劲了,详情请见:&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这个视频里的全息投影不用全息膜是什么原理? - 看风景的蜗牛君的回答&/a&&br&——————上日报之后的分割线——————&br&写在前面:上了知乎日报,非常感动。同时也有越来越多质疑的声音出现,这很好,理性讨论问题正是我所钟爱的知乎氛围。我把出现频率比较多的问题直接更新在前面,也欢迎大家更多的思考和质疑:&br&&br&Q1:这家公司使用的并不是全息技术,是国内媒体标题党误读了。&br&A1:没错,包括媒体在内的许多人无法分辨什么是全息,而把各种立体成像技术都划归为全息之列。这也是我写下这个答案进行简单科普的原因。&br&&br&Q2:谷歌投资了五亿美金就换回一堆假视频?&br&A2:谷歌当然不会这么傻,我也很爱谷歌。这家公司是做AR设备的,换句话说,并不是要用裸眼技术做。这个视频只是概念片而已。我对Hololens之类的设备非常看好。&br&&br&Q3:目前的裸眼设备能否实现视频中的效果?&br&A3:视频中球场中央看不到设备,排除高速转镜的技术。所以这样大体积,视场角又这么大的(从视频来看,至少180°),目前没可能。&br&&br&Q4: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息技术?&br&A4:传统的全息需要经过“干涉记录,衍射重现”两个步骤实现。如今有了高计算力的计算机,干涉记录的过程可以通过数学计算实现,省下大量成本。但“图像重现”过程一定经过衍射,而不是简单的投影或者反射。全息的优势在于记录了物体光场的相位,与现实世界物体的光场更相符。&br&&br&Q5:Magic Leap用的技术与全息一点关系都没有,你应该分析一下他们的专利,具体用的什么技术,而不是写一堆N年前就看过的东西。&br&A5:只能说我们答题的侧重点不同。有人觉得我写下的都是些常识,完全没必要;但也有很多人对这个领域并不了解,对这些所谓“N年前”的东西没有过接触,科普的意义不就是给后者变成前者的机会嘛!&br&关于Magic leap原理方面,请大家参考:&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Magic Leap 和微软的 HoloLens 相比有哪些异同点? - Botao Amber Hu 的回答&/a& 我就不再赘述了。&br&&br&Q6:有生之年还能不能看到真正的全息投影大规模使用?&br&A6:冒昧地问一下,您贵庚?&br&&br&————回应质疑结束的分割线————&br&没想到睡前随手一答,大家还很感兴趣。&br&&br&回复一些评论和私信的时候,我在下面问题中曾经提到的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了:&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有很多研究人工智能的专家认为人工智能会对人类存亡造成威胁是无稽之谈? - 看风景的蜗牛君的回答&/a&&br&“越是在某个领域内做久了的人,越是会对领域的划分异常准确和敏感。举个例子来说,有的朋友们经常和我讨论如今商用的种种立体成像技术,他们会统称这些技术为’全息‘”。&br&&br&为此我决定将市面上种种裸眼伪全息技术的原理简单介绍一下。大家将来如果看到类似的所谓“裸眼3D全息”的产品,原理不了解的可以私信给我,如果我恰好了解的话,会抽空一一更新在后面;我不懂的话,咱们就一起去弄懂咯。&br&&br&PS:首先声明,许多产品虽然没有利用到真正的全息技术,然而考虑到目前的技术条件,其效果算是很棒的。我的原理介绍完全没有贬低的意思,仅为给大家简单科普而已。&br&PPS:原理介绍仅针对裸眼设备,HOLOLENS和谷歌眼镜等现实增强设备就不写了,否则太多太多了。&br&&br&——————原始答题的分割线——————&br&&br&假的。而且非常假。&br&&br&立体动态全息还停留在实验室初级阶段,主要通过空间光调制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 SLM)实现,就是下图的小玩意儿。&br&&figure&&img src=&/528aed87dcbebd_b.png& data-rawwidth=&588& data-rawheight=&4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8& data-original=&/528aed87dcbebd_r.png&&&/figure&&br&&br&业内做的比较好的是HOLOEYE家的,上图中右侧亮的拇指盖大小的那一块相位型SLM售价十万人民币以上,要搭建一个稍微能看得过去的系统——例如生活大爆炸中某一集投射出个小地球啥的(其实现实做到的要小得多)——没有百万美元是做不到的。&br&如下图所示就是SLM阵列设备,全都是钱啊!&br&&figure&&img src=&/01bb7fbcfc35fdadbe45dcc29181ea68_b.png& data-rawwidth=&742& data-rawheight=&3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2& data-original=&/01bb7fbcfc35fdadbe45dcc29181ea68_r.png&&&/figure&&br&&br&不仅仅是成本,计算全息所需的计算量极大,立体比平面的计算量更大,学者们提出了很多算法,类似于切片法、查表法等等,但是无论如何要动态演示对目前的计算机都是个严峻考验(这里说的计算机是至少64核内存128G的工作站,家用计算机就不必考虑了)。&br&&br&动态全息不是我的研究方向,但我还是用SLM随便做了一个二维全息图,给大家举个例子:&figure&&img src=&/205f1b177d4a2f9f67e65_b.jpg& data-rawheight=&800&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205f1b177d4a2f9f67e65_r.jpg&&&/figure&&br&&br&这幅图面积只有几毫米,所以用CCD放大了。是不是觉得有些失望?这能叫全息?但现实就是,这是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全息。增加点阵数量(就是多花些成本)可以提高清晰度,使用三基色组合可以实现彩色,这些都实现了,只不过效果比电影里的视频中的差太远太远了。&br&&br&给大家看个尺寸大一些的实验室3D彩色全息的例子:&br&&figure&&img src=&/50a1fbf3ac7206_b.png& data-rawwidth=&774& data-rawheight=&3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4& data-original=&/50a1fbf3ac7206_r.png&&&/figure&上图这个样子的效果,已经使用了240亿个像素点……全都是钱啊!&br&&br&&br&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嘛╮(╯▽╰)╭&br&&br&PS:题目问的是全息,我就答全息了。但其实裸眼3D动态显示技术不只全息一项,不少其他技术目前实现的效果已经可以商业应用(如舞台和展会),而且被有意无意地冠以“全息”之名罢了。但是从前景看,最诱人的还是全息技术。&br&&br&&br&——————开始更新伪全息裸眼设备的分割线——————&br&&br&1、第一类:投影机(显示屏)+半透膜的形式&br&这类技术简单描述的话,其实与大家平时看到的投影机+幕布放映方式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幕布换成了半透明的薄膜。这项技术的关键就是那层半透明的薄膜,技术含量还是挺高的。一方面要保证部分光可以透过,幕布后面的物体可以看得见;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漫反射,能够将投影上去的图案让大家看得到。在环境光很暗的条件下,薄膜几乎看不见,投影出的图案就像悬在空中,很科幻。&br&&figure&&img src=&/a4cffcbfddc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a4cffcbfddcc_r.jpg&&&/figure&&br&此类装置多见于舞台和展览,最广为人知的便是初音未来演唱会。&br&&br&这项技术的典型变种就是今年央视春节晚会上李宇春的节目,使用的叫做“45°投影膜”,原理图如下:&br&&figure&&img src=&/dff5c742b6d7fec69983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6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dff5c742b6d7fec69983_r.jpg&&&/figure&&br&地面上有一个屏幕,然后钢架上架设一个45°倾斜的半透半反膜,其实根据初中物理学到的光学知识,大家就会明白,把半透半反膜当做一个镜子,那么地面屏幕上显示的东西恰好会被反射到观众的眼睛里,看起来就像是立着的。在环境光很暗的情况下,效果还是很惊艳的。&br&&br&下图就是舞台在布置反射膜时候的施工图:&br&&figure&&img src=&/0670e1fbf8daf762fd4061220fdc43b7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5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0670e1fbf8daf762fd4061220fdc43b7_r.jpg&&&/figure&&br&2、第二类,投影机(显示屏)+高速转镜&br&上面第一类装置其实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立体显示,本质上与我们看2D电影没有区别,实际上没有立体效果,而且最佳观看角度是有限的,并非360°全景。&br&在此原理基础上继续考虑,45°反射的装置改进一下,如果在各个角度都加一个类似的反射薄膜或者反射镜,而且各个角度反射的光,恰好是人眼在这个位置应该看到的物体的样子,不就实现360°立体显示了吗?&br&现实中的确实现了这样的装置,投影机(或者屏幕)计算好不同角度应该显示的物体的样子,然后在中央设置一个高速旋转的镜子,将光反射出去。这样无论人在哪个角度观察,由于视觉暂留作用,都会看到物体真实的样子,仿佛一个真实物体悬在半空中。&br&&figure&&img src=&/a6dac0abeb60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a6dac0abeb60c_r.jpg&&&/figure&&br&&br&不过装置一定要加透明罩的,否则镜子甩出来可就麻烦了……这项技术效果上其实是目前最接近于科幻电影中“全息投影”的样子,但是不能用手摸。&br&&br&3、视觉障壁(Parallax barrier)&br&另一项大家津津乐道的裸眼3D技术是任天堂3DS采用的特殊屏幕。大家都有看3D电影的经验,每个人佩戴一副3D眼镜,电影院提供的是偏振式,家用的往往是红绿或者红蓝眼镜,其实原理上都是让左右眼视觉信号隔绝,分别看到不同的、有一定视差的影像,从而产生立体效果。&br&在屏幕前要通过裸眼方式实现左右眼视觉信号的隔绝,要使用到视觉障壁技术。其实就是在LCD屏幕前加上一层挡光的“栅栏”,设计宽度和位置恰好让左眼与右眼接收不同的光线,如下图所示:&br&&figure&&img src=&/fa9e92233d41cbc9c0aff_b.png& data-rawwidth=&511& data-rawheight=&3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1& data-original=&/fa9e92233d41cbc9c0aff_r.png&&&/figure&这样一来,裸眼就实现了以前需要佩戴眼镜才能实现的3D效果。&br&当然从上图可以看出,这项技术对眼球的位置要求很高,所以虽然原理上没问题,但是应用这项技术的更多还是任天堂这种做游戏机的公司,而不是生产电视机的企业。毕竟,看电视的时候总不能要求人必须做到某个特定位置嘛!而且人多了一起看电视谁坐最好的位置也会引起家庭纠纷啊……&br&&br&先更到这里吧,想到其他的了再继续写。
——————11月27日更新分割线—————— 有知友私信问我
里面的初音是什么原理。 为了个回答这个问题费了老大劲了,详情请见: —————…
因为Magic leap那段视频是假的啊,只是概念演示,不是设备演示。他们的设备是一个头戴式的激光投影仪,把影像投影到视网膜。而不是裸眼3D。&br&&br&另外,按照Magic leap的说法,“总有一天我们的设备能小到眼镜那样”。现在有多大呢?据目击者透露,去年年底的版本还有半个房间那么大。&br&&br&事实上,Magic leap是一个没有任何视觉、图形、VR背景的年轻人,一拍脑袋成立的公司,靠着强大的忽悠能力拿到了巨额投资。拿了钱不能没成果啊,于是他们就请Weta做了这几段概念视频。对,Weta,就是那个做指环王、阿凡达的电影特效公司。现在你知道这些视频是怎么来的了吧。到目前为止,只有一段据称是把设备安装到摄像机上拍摄的视频,没有任何设备本身的镜头。
因为Magic leap那段视频是假的啊,只是概念演示,不是设备演示。他们的设备是一个头戴式的激光投影仪,把影像投影到视网膜。而不是裸眼3D。 另外,按照Magic leap的说法,“总有一天我们的设备能小到眼镜那样”。现在有多大呢?据目击者透露,去年年底的版…
贴两个我以前的回答。&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Magic Leap 和微软的 HoloLens 相比有哪些异同点?&/a&&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评价Magic Leap发布的新demo “A Giant Future”?&/a&&br&&br&在这两个回答里,我表达了一些质疑点:&br&1. 鲸鱼视频是完全概念视频,不是实际效果。&br&2. 裸眼3D是non-goal。&br&3. 设备仍然巨大无比。没有任何设备本身的镜头。&br&4. 创始人无任何VR/AR/CV/Graphics背景,在没有任何实际效果的情况下拿的风投。&br&5. 视频来自于Weta的特效。不但是素材来自Weta,而且是整段视频来自于Weta。&br&6. A Giant Future视频及其可能是渲染的,而非拍摄的。Magic leap的人一直争辩那是在他们的一间屋子里实拍的,但从没给出证据。&br&&br&而从昨天的爆料来看,几乎每一点都击中了。&br&&br&Botao Amber Hu的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Magic Leap 和微软的 HoloLens 相比有哪些异同点?&/a&相当好。把原理和谱系都讲明白了。建议大家仔细阅读,很长见识。&br&&br&但那个回答有两个巨大的漏洞。&br&1. 回避了那段视频并非实际效果的这件事情。或者说,并不否认这件事情。&br&2. 所有那些原理,即便不是well-known,也是已有工作了。Magic leap的最大,也是唯一贡献是小型化。没有小型化,那些原理都不难实现,效果也能做得不错。而如果没有小型化,整个项目就是白做的。就好像你要演示给iphone做的app,应该演示的是你的app怎么用,而不是iphone怎么用。&br&&br&再说说投资人。直到上个月,还有投资人拿那段鲸鱼的视频说事,表达自己的倾佩。似乎完全与世隔绝,连magic leap自己的声明都不看。(这人也在知乎,我就不点名了)。投资人不懂技术很正常,找人咨询啊。自己不懂就往里砸钱,真的么?当时还有人说,“google和阿里都投资了,难道他们是智障吗?”,现在自己回答这个问题吧。&br&&br&接着说说影评人。前几天刚看到虎嗅网上的一篇评论,大谈VR/AR,大谈纯技术流电影如何溃败。其中也提到了magic leap的视频。然而,那篇文章的一大特点是,前文不搭后语,完全无逻辑。解析VR/AR/MR/magic leap那段,即便不是狗屁不通,也是只通狗屁了。影评人也可以这么闭塞?&br&&br&最后说说媒体。这个新闻出来后,很多转载的。然而越转越乱。连说&magic leap承认造假“的都有了。听风就是雨,简直是无中生有的东西。再次强调一遍,magic leap的关键是小型化,而不是原理。原理是真的,设备要半间屋子。失败的是小型化。识得不识得啊。
贴两个我以前的回答。
在这两个回答里,我表达了一些质疑点: 1. 鲸鱼视频是完全概念视频,不是实际效果。 2. 裸眼3D是non-goal。 3. 设备仍然巨大无…
&p&&b&错觉,有时也能产生一种美丽。&/b&&/p&&p&
在介绍全息投影技术和所需设备之前,有必要先简单的了解下全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全息技术其实就是实现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记录的难题早在1947 年就被攻克。一般的三维图只是在二维的平面上通过构图及色彩明暗变化实现人眼的三维错觉,而全息影像则包含了被记录物体的尺寸、形状、亮度和对比度等信息,观察者可以多角度来观察图像在不同角度的形态变化,如同有个真实的物体在那里一样。当然,现在的技术已经不再局限于记录真实的影像,还可以制作完全虚拟的三位数字影像。&/p&&p&
全息技术的第二步:再现,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这在2001年才取得突破。主要归功于全息膜技术的诞生,使三维图像的再现成为可能。依靠这薄薄的透明膜,无论是T形台上的流光溢彩,还是舞台上虚幻影像,都可实现。随着全息膜的技术进步,现在一些全息膜里面有许多细细的线路丝。借助这些线路丝,人们通过手指触摸就能与全息影像进行互动。&/p&&br&&p&
介绍完全息技术的梗概,再来看三维全息投影技术,通俗的讲就是&幻影成像&,类似于大自然中的海市蜃楼,是一种无需配戴3D眼镜的裸眼3D技术,原理是通过不同数量的投影机把真实影像或事先经过精心制作并具有立体效果的数字影像均匀对称的投射在成像膜上。经过光的衍射和折射,再现三维影像,将三维画面悬浮在实景的半空中成像。具有很强的科技感和视觉冲击力,营造了亦幻亦真的氛围,具有强烈的纵深感,使人感官上身临其境。细分的话,三维全息投影还分有几大类,360度全息投影,270度全息投影,180度全息投影,实现方法和应用领域略有不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这些技术在展示馆、博物馆、科技馆、档案馆、娱乐厅、展览会、博览会、图书馆等场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3D动漫也在以这种全新的技术革新改变着人们对传统舞台的声光电技术的审美态度。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就是VOCALOID的初音系列。初音MIKU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全息投影技术举办演唱会的虚拟偶像。经过了一些前期的摸索和尝试,2010年的初音大感谢祭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制作水准也比之前更为优秀,感谢祭采用的是德国Sax
3D公司的3D全息透明屏播放3D影像实现的,其实这场演唱会准确的讲是2.5D的,简单解释就是在屏幕上播放3D画面,就和看电影一样,只不过这个屏幕可以调节透明度,如调节为全透明的舞台上就只留下MIKU成像,原来就是调节屏幕中的局部粒子浓度显示出不透明效果并成像。鱼果公司14年也做过一段洛天依的全息影像,链接:&a href=&///?target=http%3A///boke/page/l/f/d/l0127mx9sfd.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腾讯播客-长安新奔奔上市会 洛天依全息投影&i class=&icon-external&&&/i&&/a&下文会做简单的技术介绍(洛天依是以Yamaha的VOCALOID 3语音合成引擎为基础的全世界第一款中文VOCALOID声库和虚拟形象。洛天依的声库于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CCG EXPO)上正式推出。)&/p&&p&
知道全息投影的基本原理后,主要是要结合舞台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商业上常用的全息技术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背投方式,投影机直接将影像投射到全息膜上。另一类是利用反射,将投影或LED图像反射到呈45度放置的全息膜上。选择哪种投影方式,最重要的是考虑现场环境。如果我们希望物体看起来真实的话,周围的灯光、舞台与观众的距离、物体的比例大小等因素都是需要考虑进去的。下图是鱼果做过的一场全息投影的舞台。可以看到我们利用的是全息的反射原理,LED在地面上,与全息膜呈45度夹角。&/p&&figure&&img src=&/6d728dbd77ee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7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6d728dbd77ee_r.jpg&&&/figure&&p&再来简单谈谈周杰伦的演唱会,我们来看一下这两张截图&/p&&figure&&img src=&/49c2a35df4b679e761a57a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49c2a35df4b679e761a57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9f90c93fac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9f90c93fac_r.jpg&&&/figure&&br&&p&出现邓丽君的全息屏在舞台中央,位于红尘客栈的布景内。为了突出真实性并营造舞台的整齐氛围,这个区域相对较暗,背景基本全黑,并且人物没有给追光。从上图中可以发现人物比较暗,或许是设计师在制作时考虑到配合现场效果,同时也保证了拍摄时不会过度曝光。&/p&&p&再来看这张图,就会发现现场会视频中有些片段是经过后期调色的,相比上图,角色明显提亮了许多,看上去更加清晰。&/p&&figure&&img src=&/d0cba17cc4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d0cba17cc4_r.jpg&&&/figure&&p&这场演唱会上的全息投影总体制作的非常不错,人物模型、材质、动画都有出彩的地方,这些都是需要一定美术基础才能顺利完成的。由于全息投影整体是偏暗的,因此当全息和真人放在一起对比时,还是会有很大差异。这是不是导演故意为之的就不清楚了。&/p&&figure&&img src=&/b508cc60ebdae135f18f7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b508cc60ebdae135f18f7_r.jpg&&&/figure&&p&我们再来分析下这次全息投影所用到的投影技术。这是摄像机拍到的舞台顶视图。&/p&&figure&&img src=&/6f5756466cdfad2fb7da56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6f5756466cdfad2fb7da56_r.jpg&&&/figure&&p&仔细看就会发现,左侧中间的位置,“红尘客栈”大门的下面便是LED屏幕,那里露出了邓丽君的下半身。说明演唱会中所使用的技术是将LED图像反射到呈45度放置的全息膜。&/p&&p&当然现场看全息投影和在视频中看到的影像会有所差距,全息技术带给人的视觉观感仍然是十分震撼的。而且随着全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全息的临场真实感也会在未来变得越来越好。如果有机会能去看一次现场的全息演出,相信会很有更大的收获。&/p&&p&最后我想说明一点,全息投影技术的飞速发展,的确带给了人们一次又一次的视觉盛宴,随着全息技术的完善和普及,具备一些设备常识,布置一场全息投影已经不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从本质上讲,技术本身只是一种还原思想的工具,技术越先进,越能更好的辅助并还原设计者的设计理念,相信最完美的技术一定可以无限接近设计者的想要表达的初衷和他们脑中那个无与伦比的世界。但这一切的核心,都是那个最本源的思想萌芽,这颗小苗是一切外在画面和表现形式的支柱与灵魂。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抓在手上不愿放掉的东西。&/p&&p&&b&错觉,有时也能产生一种美丽。但终究不会长久。&/b&真正撼动人心并使人产生共鸣的,不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也不是缤纷绚丽的色彩和唯美的场景,而是人类在追求自由与艺术的道路上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灵魂的跃动,以及对美的认知。&/p&
错觉,有时也能产生一种美丽。 在介绍全息投影技术和所需设备之前,有必要先简单的了解下全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全息技术其实就是实现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记录的难题早在1947 年就被攻克。一般的三维图只是在二维的…
利益相关,作为开发HoloLens超过半年的开发者,我有些想法。&br&-----------------------------------------------------------------------------------------------------------------&br&&p&昨天微软搞了大新闻,Terry和Alexi到了深圳,在WinHEC大会上宣布了2017上半年HoloLens正式入华商用。&/p&&figure&&img src=&/v2-728f611ab84bb160ace9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728f611ab84bb160ace9_r.jpg&&&/figure&&figure&&img src=&/v2-36eccb1950eda2d0025f33c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36eccb1950eda2d0025f33c_r.jpg&&&/figure&&br&&p&而唯一竞争对手Magic Leap今天也被曝光其设备问题,各大科技媒体纷纷报道,部分相关报道如下:&/p&【新浪科技】&a href=&///?target=http%3A//.cn/it//doc-ifxypipt0672613.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gic Leap被揭底:实际效果不如微软AR 演示视频只是特效&i class=&icon-external&&&/i&&/a&【腾讯科技】&a href=&///?target=http%3A///a/162.htm%3Ft%3D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gic Leap被揭穿:所有成果展示全是特效视频&i class=&icon-external&&&/i&&/a&&p&其中新浪科技报道里说&strong&“甚至还不如微软的HoloLens”&/strong&,我只想说小编你牛逼你研发一个啊。你渣浪找不出一个能干的人,给微软的实验室提鞋都不配,辣鸡。&/p&&p&&b&&u&至于Magic Leap是否有造假,本人不发表评论,也持中立立场,只转载各大科技媒体内容,各位看官自己判断。&/u&&/b&&/p&&p&关于HoloLens的技术原理和细节官方文档和报道已经披露很多了,他是一款真正已经量产并且开放购买的全息眼睛,世界上第一款混合现实移动可穿戴设备。&/p&&p&这半年来我一直在做HoloLens的开发,做了很多项目,也花了很多时间为大家翻译HoloLens的开发文档,我只想说,HoloLens开发起来真的不难,但能达到效果却非常魔幻,我相信它一定能够引领未来的趋势,VR和AR全都变成战五渣。&/p&&p&下面给大家展示一段关于HoloLens和混合现实技术的视频,帮助大家理解什么是MR:&/p&&br&&p&&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MTg1Njc3OTU5Ng%3D%3D.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
Microsoft HoloLens: Mixed Reality Blends Holograms with the Real World—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v_show/id_XMTg1Njc3OTU5Ng==.html
&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下面再展示一下自2015年发布以来,一些合作伙伴为HoloLens制作的MR应用和内容,包括奥迪、比亚迪、NASA等等:&/p&&p&&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MTg1Njc4Mjc2MA%3D%3D.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
Microsoft HoloLens | Agency Partners Build Commercial Apps for Mixed Reality—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v_show/id_XMTg1Njc4Mjc2MA==.html
&i class=&icon-external&&&/i&&/a&&/p&&p&同学们,HoloLens的正式商用意味着巨大的机遇,是时候一起来加入我们,一起研究混合现实技术,一起为HoloLens开发奇幻的内容。下面为大家附上我之前录制的入门教程,enjoy it!&/p&&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mantgh/p/5542845.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开始开发HoloLens应用吧 Start Developing HoloLens Apps Today&i class=&icon-external&&&/i&&/a&&br&&figure&&img src=&/v2-c7fbd34e0bedf9f4eed7cd_b.jpg& data-rawwidth=&1083& data-rawheight=&6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3& data-original=&/v2-c7fbd34e0bedf9f4eed7cd_r.jpg&&&/figure&
利益相关,作为开发HoloLens超过半年的开发者,我有些想法。 ----------------------------------------------------------------------------------------------------------------- 昨天微软搞了大新闻,Terry和Alexi到了深圳,在WinHEC大会上宣布了2017…
(超高能多图预警)下面一些图是我看电影时候截得的对我之后做AR产品有参考价值的图片(都是现在能用meta和hololens实现的,一些很扯的很傻而不可能实现的交互都不在此列)&br&目录:&br&&ul&&li&手势拍照&br&&/li&&li&拉灯&br&&/li&&li&修改时钟&br&&/li&&li&AR劳动&br&&/li&&li&AR社交&/li&&li&AR运动&/li&&li&《钢铁侠》&br&&/li&&li&《暴雨》&br&&/li&&li&《电脑线圈》&br&&/li&&li&《王牌特工》&br&&/li&&li&AR可视化&/li&&/ul&—————————————————————————————————————&br&AR地图&br&&figure&&img src=&/c7d4f7627fefb1dccf9f28c2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c7d4f7627fefb1dccf9f28c2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c4cbbe2e5c5accdf271d9220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c4cbbe2e5c5accdf271d9220_r.png&&&/figure&&br&手势拍照&br&&figure&&img src=&/215b6dead30f8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215b6dead30f8_r.png&&&/figure&&figure&&img src=&/53f46e0ae868ced64fd157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53f46e0ae868ced64fd157_r.png&&&/figure&&figure&&img src=&/0d8feee2c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0d8feee2c_r.png&&&/figure&物联网-手势拉灯&br&&figure&&img src=&/bd1224d9cbc5ea8d7bbb6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bd1224d9cbc5ea8d7bbb6_r.png&&&/figure&&figure&&img src=&/b7eb85ed148a1e4e54aa22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b7eb85ed148a1e4e54aa22_r.png&&&/figure&&figure&&img src=&/c37d1980f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c37d1980f_r.png&&&/figure&&figure&&img src=&/bf45dcba30eb1e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bf45dcba30eb1e_r.png&&&/figure&旋转手腕&手指以修改时钟&br&&figure&&img src=&/dab53c2a9d0fb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dab53c2a9d0fb_r.png&&&/figure&&figure&&img src=&/edfdd32e80af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edfdd32e80af_r.png&&&/figure&&figure&&img src=&/da8c094c2e737dcfc8d5b2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da8c094c2e737dcfc8d5b2_r.png&&&/figure&—————————————————————————————————————&br&&blockquote&AR劳动&/blockquote&将日常劳动游戏化——切菜&br&&figure&&img src=&/1d2f5c735a57224b5bfa473f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1d2f5c735a57224b5bfa473f_r.png&&&/figure&&figure&&img src=&/b8c3970e6cda56b3b9c8c2d4b292faf6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b8c3970e6cda56b3b9c8c2d4b292faf6_r.png&&&/figure&在平底锅上滚『蛋』&br&&figure&&img src=&/8324212ccd77cdb19bfc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8324212ccd77cdb19bfc_r.png&&&/figure&&figure&&img src=&/8ed437ea2651ae03ecd506b74a43dcbf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8ed437ea2651ae03ecd506b74a43dcbf_r.png&&&/figure&—————————————————————————————————————&br&AR社交&br&恋爱分析&br&&figure&&img src=&/eaf869dede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eaf869dede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cdaefae6dcbcfa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cdaefae6dcbcfa_r.png&&&/figure&&figure&&img src=&/5e82a740ff76f05c23ba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5e82a740ff76f05c23ba_r.png&&&/figure&&figure&&img src=&/877eeaeafcb117a6853217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877eeaeafcb117a6853217_r.png&&&/figure&&figure&&img src=&/f5b4ec7ab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f5b4ec7ab_r.png&&&/figure&&figure&&img src=&/ffd8d263dbd545f654f9cd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ffd8d263dbd545f654f9cd_r.png&&&/figure&情绪分析&br&&figure&&img src=&/06d8226f9cdceed79ce098d6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06d8226f9cdceed79ce098d6_r.png&&&/figure&&figure&&img src=&/ed2f19257fdacf782c2f84f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ed2f19257fdacf782c2f84f_r.png&&&/figure&&br&喜好分析&br&&figure&&img src=&/ade208dfa70e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ade208dfa70e_r.png&&&/figure&&br&心跳指数&br&&figure&&img src=&/f1cabbdbf9a04c4ad1ba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f1cabbdbf9a04c4ad1ba_r.png&&&/figure&&br&被你识别的人的朋友圈和最近照片&br&&figure&&img src=&/541ce7a367f27ade02ac02975afc941c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541ce7a367f27ade02ac02975afc941c_r.png&&&/figure&交往成功&br&&figure&&img src=&/3caf7ed654c4075daa6c8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3caf7ed654c4075daa6c8_r.png&&&/figure&—————————————————————————————————————&br&&blockquote&AR运动&/blockquote&量身高&br&&figure&&img src=&/fd6ddcaf6d37e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fd6ddcaf6d37e_r.png&&&/figure&全息跳绳&br&&figure&&img src=&/aef67501dbc1a1d2d83cc67bab592c73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aef67501dbc1a1d2d83cc67bab592c73_r.png&&&/figure&&figure&&img src=&/56ecf1b064d355b32670c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56ecf1b064d355b32670c_r.png&&&/figure&&figure&&img src=&/a9557bbdccd282b9fd4cc9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a9557bbdccd282b9fd4cc9_r.png&&&/figure&丢掉绳子,退出程序&br&&figure&&img src=&/b47e733fc9a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b47e733fc9a_r.png&&&/figure&&figure&&img src=&/eff5c5a1eab12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eff5c5a1eab12_r.png&&&/figure&&figure&&img src=&/a0e30ccbb8521a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a0e30ccbb8521a_r.png&&&/figure&&figure&&img src=&/cccd0c529b4eb50f0fd3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cccd0c529b4eb50f0fd3_r.png&&&/figure&&br&开始跑步&br&&figure&&img src=&/7da463b14c8c6e9114548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7da463b14c8c6e9114548_r.png&&&/figure&&figure&&img src=&/cb5fc6f579f0de7007c76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cb5fc6f579f0de7007c76_r.png&&&/figure&将全息的小球撞入全息的圆圈里&br&&figure&&img src=&/a8c4c4fabbaaa64a123f1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a8c4c4fabbaaa64a123f1_r.png&&&/figure&&figure&&img src=&/7ec0efab0c669f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7ec0efab0c669f_r.png&&&/figure&全息运动教练&br&&figure&&img src=&/e04b06e84b3d49e469b81177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e04b06e84b3d49e469b81177_r.png&&&/figure&&figure&&img src=&/a958a47fcc779ae1804a30d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a958a47fcc779ae1804a30d_r.png&&&/figure&&figure&&img src=&/acbad72aa3caba23da835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acbad72aa3caba23da835_r.png&&&/figure&&figure&&img src=&/aa5ca3ecc1bdf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aa5ca3ecc1bdf_r.png&&&/figure&&figure&&img src=&/06fcb46ef2aa24e5511b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06fcb46ef2aa24e5511b_r.png&&&/figure&做运动的时候知道自己合格不合格&br&&figure&&img src=&/ae5d1b9fc774bf972aa2dc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ae5d1b9fc774bf972aa2dc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ab7ce8007cec7cc1dc7ac0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ab7ce8007cec7cc1dc7ac0_r.png&&&/figure&&figure&&img src=&/31ee54fe325d6a696d1b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31ee54fe325d6a696d1b_r.png&&&/figure&红色为腿没张开到90度&br&&figure&&img src=&/3f396bf8d38027eaff90704dabe3f38b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3f396bf8d38027eaff90704dabe3f38b_r.png&&&/figure&绿色为良好&br&&figure&&img src=&/4d92f1aafef4d2bdb5592ca2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4d92f1aafef4d2bdb5592ca2_r.png&&&/figure&搏击训练——击碎飞来的全息石块,看到飞泻的彩色粒子顿时觉得身心愉悦。&br&&figure&&img src=&/3bf8a89b2affc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3bf8a89b2affc_r.png&&&/figure&&figure&&img src=&/aca6082037ddfa293d51d7e191f04d89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aca6082037ddfa293d51d7e191f04d89_r.png&&&/figure&&figure&&img src=&/fcac5df3af17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fcac5df3af17_r.png&&&/figure&&figure&&img src=&/b60e1fc02e5abd95e4c037d8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b60e1fc02e5abd95e4c037d8_r.png&&&/figure&&figure&&img src=&/e320d727cd1e94bc70bae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e320d727cd1e94bc70bae_r.png&&&/figure&&figure&&img src=&/6f519e058186efb31edd57e54b9e166c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6f519e058186efb31edd57e54b9e166c_r.png&&&/figure&&figure&&img src=&/ab018c81fb1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ab018c81fb1_r.png&&&/figure&&figure&&img src=&/ecd2afa7dd688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ecd2afa7dd688_r.png&&&/figure&地上投影导航&br&&figure&&img src=&/013ece4c9e5e879cb293d85ea481c013_b.png& data-rawwidth=&504&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4& data-original=&/013ece4c9e5e879cb293d85ea481c013_r.png&&&/figure&—————————————————————————————————————&br&&blockquote&以下图片来自《钢铁侠》&/blockquote&直接操控全息物体&br&&figure&&img src=&/ec835adfdae965f4d6753c6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ec835adfdae965f4d6753c6_r.png&&&/figure&&figure&&img src=&/fc8b437ec6ea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fc8b437ec6ea_r.png&&&/figure&选中物体&br&&figure&&img src=&/fc5021dad55a0c4bda973de7a9a16885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fc5021dad55a0c4bda973de7a9a16885_r.png&&&/figure&删除&br&&figure&&img src=&/eed8b7ce4f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eed8b7ce4f_r.png&&&/figure&&figure&&img src=&/0e64e7dfea8bb1dc5f58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0e64e7dfea8bb1dc5f58_r.png&&&/figure&&figure&&img src=&/0d2deade47a56a0b2cd9c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0d2deade47a56a0b2cd9c_r.png&&&/figure&&figure&&img src=&/bbe0fe520fb72cd1cf8b5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bbe0fe520fb72cd1cf8b5_r.png&&&/figure&&figure&&img src=&/5ebf79f61ee30d56c97d9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5ebf79f61ee30d56c97d9_r.png&&&/figure&&figure&&img src=&/8ce80a4394ece3b2b1c534c7e5945fc8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8ce80a4394ece3b2b1c534c7e5945fc8_r.png&&&/figure&旋转&br&&figure&&img src=&/334a94dc1ad50f1c53edd8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334a94dc1ad50f1c53edd8_r.png&&&/figure&&figure&&img src=&/d84cccf8a4ee32a0d9a46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d84cccf8a4ee32a0d9a46_r.png&&&/figure&&figure&&img src=&/9eddaaa73e5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9eddaaa73e5_r.png&&&/figure&全息穿戴&br&&figure&&img src=&/943ef0a98f3a7bee2774ae5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943ef0a98f3a7bee2774ae5_r.png&&&/figure&&figure&&img src=&/9cd705c49c17a0f2a36caf2e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9cd705c49c17a0f2a36caf2e_r.png&&&/figure&&figure&&img src=&/befa74c5a4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befa74c5a4_r.png&&&/figure&文字输入&br&&figure&&img src=&/92807fee4dd26d2db0810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92807fee4dd26d2db0810_r.png&&&/figure&&figure&&img src=&/42d1d8ac5e750c226ea5a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42d1d8ac5e750c226ea5a_r.png&&&/figure&移动整个画布&br&&figure&&img src=&/047c6ca6d8b2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047c6ca6d8b2_r.png&&&/figure&&figure&&img src=&/8c97c60fafcc4a474fc0d2b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8c97c60fafcc4a474fc0d2b_r.png&&&/figure&&figure&&img src=&/047c6ca6d8b2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d全息投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