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煲机,打通耳机的如何打通奇经八脉脉

&>&&>&&>&&>&正文
  本文由 DoomDeity~飞云零狼原创,未经作者授权,请勿转载,感谢您的尊重。    说一下煲机!任何耳机和音箱,都是需要煲机的!    煲机,其实就是音箱和耳机的磨合期,英文的叫法是“Run in”,煲机的过程犹如打通七经八脉,是一种快速使器材老化稳定的手段和方法。有些元器件例如晶体管、集成电路、电容等在全新的时候电气性能不稳定,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才能逐渐稳定成行。对于音箱而言,对扬声器的煲也是煲机中的一个重点部分;对于耳机来说,煲机实际就是在煲振膜折环,新耳机振膜折环机械顺性差,导致失真比较大,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顺性逐渐变好,失真也会逐渐降到正常的水平。
  煲机是人为的以非正常使用的方式加速器材进入成熟期的过程。一般是让器材连续工作一定的时间。对于功放,只要不关机就是煲机了,对于耳机,还必须馈以一定功率的信号使其振膜不停振动。以HP100为例,其最需要煲的元器件是内部的电子管,大概要累计工作 100 小时以后才能逐渐稳定。其它元器件的煲    机时间都小于电子管。耳机的煲机时间要根据输入信号的类型和功率决定。最好的方法是用专门的煲机信号(频谱很宽的噪声信号),以标称功率的 2/3 不停放 40~50 小时,这相当于正常听音 2~3 个月的水平。    如果找不到专门的煲机信号,用频谱丰富的重金属或摇滚音乐代替也可,音量以耳朵刚好不能承受为好。如果采用音乐煲机,连续煲机时间不宜过长,每天不超过 12 小时,累计时间也要多一些,大概要 60~70 小时。对于带有电子管的设备,煲机的时候要注意连续时间不能过长,每隔 30 个小时要停 5、6 个小时。经过煲机后器材的性能逐渐稳定,各项指标也基本上达到了最佳,此时用发烧术语就叫做“煲透了”。    煲机是人为的以非正常使用的方式加速器材进入成熟期的过程,一般是让器材连续工作一定的时间。而未“煲”过或未“煲”够火候儿的音箱和耳机,声音的特点可以用“紧、冷、硬、粗”四个字来形容,而“煲”后的产品则醇和、顺滑、细腻很多,仿佛发酵不全的新酒与陈年佳酿相比一般,它们的“味道”还是大不一样的。这个“煲”字用得可是形象贴切的紧,意思是要着意伺弄,不宜“炒”、不宜“炸”,更不宜“烧”,而是要文火慢炖,慢功出细活。虽然骨灰级的发烧友有专门的可缩短时间的“煲机”过程和相关方法,但是一般的音频器材使用者或低端用户也可以不刻意模仿“煲机”的做法,每日听它几个小时,顺其自然地使用,经过几个月以后,大抵也就完成了“煲机”的过程,进入了靓声阶段。而使用中高档的音频器材的朋友和挑剔的用户则可以有意的来将自己心爱的产品煲它一煲,待到山花烂漫时,听在丛中笑。    如果只以正常的聆听方式当然假以时日也能够达到煲后的效果,不过,有步骤、有效率的煲机一方面可大大缩短Run In时间令器材更快进入到最佳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全面、均衡的将器材或扬声器在全频范围工作热身,关于这点,可以解释为何已经使用了一段颇长时间的音频器材表面上来听已经觉得煲够了,但在经过专门的煲机过程之后却仍有声音的明显改善,这便是因为最常聆听的音乐频率大多未能涵盖由至高到至低的每一段频率范围,即使有所覆盖,那么播放的频率和时间也很难平均,所以站在煲机的角度而言是未竟全功,另外还有一个情况是久未使用或最近很少使用的器材均可以透过煲机令其尽快恢复状态,以人为比喻,经过一定的身体锻炼以后,再经常运动保持身体在最佳状态,自然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了!    要煲机首先是要选择合适的软件和音乐唱片,这可分成两类,首阶段煲机当应用一类声音CD信号碟片来进行,此声音CD碟记录的是Pink Noise,也称做粉红噪声,重要是频率范围广,由下20Hz至上20KHz都该具备,连续地由最高而至最低不断播放,这类声音碟片并不难找到,很多音像店都有卖类似的试音CD    唱片或煲机 CD。如 Sheffield Lab 所出的旧版 XLO 测试碟中第 8 段可称为煲机声音中的经典之作,在其中的一段讯号中交错包含了各段频率,虽然播放起来相当吵耳难听,但煲机的效果却很理想。    煲机时首先你要先下载发声软件,并准备好前面我们提到的相关CD光盘,这样煲机过程就可以开始了。如果你能找到粉红噪声全频扫描CD音轨则再好不过,如果实在找不到,那么可以去一些音频网站下载频率发生器来在PC上进行,这种频率发声软件都很小巧,能手动设置频率范围,扫描时间,并可以选择发声波形的种类,是方波、正弦波还是三角波等等,总之,发声的频率范围自然要保证20Hz~20KHz之间,一次的全频扫描周期应该尽可能的长一些,设置时间在30秒以上就可以了。如果你用的是全频扫描CD则最好,放入CD盘片后,选择曲目,并重复播放这个曲目,如果没有重复播放功能,那就需要你反复的按Repeat来重复重播了,一般总音量调节旋钮调节到正常的聆听位置,不能过大也不宜过小,这样都是不利的。从音箱或耳机的安全方面考虑,可在播放以前先行听听最高与最低频点发声时扬声器或耳机有否有不胜负荷的情况发声,以免造成发生设备的损坏,确认无误后就可以进行了。    在此要注意的是,我们全频扫描用的声音信号不作欣赏用途,久了听会令人感到心烦头痛,因此在煲机的第一个阶段最好离开煲机的房间,或在家中没有人时进行,如果利用白天上班时间就很好,这样一天怎么也有将近十个小时的煲机时间,这样一个阶段不需要很长时间就可以结束了。如果你觉得煲机的噪音难以接受,那么可以将左右两只喇叭以正面相对的方式摆放,这样两只扬声器的相位相反,可以抵消了一部分的声音。另一个方法是用棉被之类的吸音物品盖在音箱上,以掩盖噪音,但是你必须要注意空气的流通,尤其是那个里面装有电源和功放主音箱,长时间的工作又不透气,会让功放的工作温度升高,损坏音箱产品,因此留出空隙来让空气能够进行流通也是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在煲机的第二阶段是用第二类碟片――频宽兼顾效果全面的音乐碟进行煲机,首阶段可以说是如同练武功者打通“任督二脉”一般,目的是开通全频,第二阶段的重点则是煲出音乐感和味道来。选择的CD曲目可以考虑古典乐、交响乐、歌剧、爵士乐、传统民乐和流行音乐等,不可将音箱或耳机长时间的拘泥于单一的音乐播放之中,而必须要混着来,每种音乐都要反复尝试。在第二个阶段中,我们可以选择各类的音乐唱片,每张唱片播放一次这种方式进行,而反复播放同一张唱片对发生设备也是不利的。因此这部分的工作又稍微繁琐了一些,需要有人值守的情况下进行。在煲机期间,即使你休息的时候也一样可以打开音箱的开关让音箱处在待机状态下,此时虽然没有声音信号的输入,但是供电部分、运放和功放部分都处在一个通电的待机状态下,因此,虽然扬声器没有工作,但是电路整体还都是在通电的工作状态下的,这样将音箱处于待机状态下,也有利于电子管、电容和各类半导体芯片的早日煲熟。    最后,我们就进入到煲机最后的第三阶段了,此阶段乃是以自己最喜爱的音乐类型来进行的,这样可以使器材在播放此类型的音乐时更能发挥尽致。在这个阶段的煲机时间方面也是有学问的,越是高档的产品,灵敏度越高的器材每个阶段的煲机时间越要多一些,以普通设备而言,一般来说每个阶段的煲机时间应该不低于40个工作小时。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都以为一台设备一生中只需要一次煲机。其实,这是个绝对错误的观点!因为,若是已经用过了一两年,完成了煲机的音箱或耳机产品,每次听音,进人好声的时间也起码要在开机一刻钟以后,这段时间也可以说是产品需要的预热时间。换句话说,完成了磨合的音响也要回火一下才可进入较佳的状态,发出好的声音,这很有些像运动员比赛之前的热身运动一样。低档音频器材的这种变化是不明显的,而发烧级和中高档器材则能被专业人士一耳听悉,而且,越是重磅型的、大功率的产品越要预热长一点时间才能成熟起来。所以,煲机,永远不是一次性就可以一劳永逸的事情!    我来做一下总结。我个人更偏向的是自然煲,因为自然而言的声音,虽然会让设备进入状态的时间来的更晚一些,但是这样的声音更偏向自然音,过度的使用粉红底噪煲机或者是软件煲机,会造成设备数码味偏多,听感不如自然煲出来的那么温润和蔼。目前,这个观点也只是我个人的感觉,我在此只是提及一下我的想法。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查看: 40849|回复: 12
论煲耳机到底有用么 是蒙骗消费者的手段还是实在的科学呢?
论煲耳机到底有用么 是蒙骗消费者的手段还是实在的科学呢?
最近大家讨论煲耳机比较火, 在这里小弟从发烧友角度出发
结合电声工程师的看法去综合分析煲耳机究竟是扯淡还是客观?
首先煲耳机是存在客观性的, 不能说因为黑心商家
把煲耳机问题当作挡箭牌就一口咬定煲耳机是唬人行为,
这是流氓行为也是无知的行为。还有人吹捧煲耳机
增加超强解析力, 提升全方面素质各种神话,现在需要客观的谈谈了。
下面是第一个是动圈喇叭运动示意图。
由此可见喇叭会来回运动,挤压空气中的介质从而形成声音,
当然在运动的时候自然会扯到他的材料韧性方面 ,
蓝色部分是力点一,
图中小白单元中红圈圈部分就是受力点,当他来回运动拉扯运动过程中就会变得越来越顺畅,
就像你穿一个新鞋一样感觉很不舒服, 一但穿起来运动起来,慢慢的就会变得柔软的道理相似。
如果刚刚出厂子,材料韧性弱, 没有伸展开,可能会低频偏多,因为你可能要求他一秒震动20次
因为说我韧带没拉开啊, 震不不了啊, 我就给你震动15次了, 震动的频率低了,低频自然就多了,
低频多了就会影响声音的整体性会造成 闷糊感觉。当然这是简单的道理
————————————————————————————————————————
& && && &蓝色为示意能量分割线。
& && && &这个图为网上素材振膜运动图
当信号频率增加后,他会开始褶皱 高频率震动 就会呈现上面的状态。
& && &&&蓝色为能量分割线
& && &&&网上高频动圈震动图
当频率继续增加, 变形的会更激烈, 震动频率就会更高。 当他慢慢适应了你的音乐频率,
他运动起来就变得轻而易举。当信号发出的时候他能更好的到达自己自己需要震动的位置和速度。
如果你还觉得是玄学的话, 上面是IE8 新旧的两个塞子的曲线对比,
从次低频方面就能表现的清清楚楚了。。如果次低频偏多声音声场会很脏 ,不够干净 ,
煲耳机的影响可以直观的听出来,一格2db人耳可闻。 所以煲耳机是存在的客观的!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 音色上的影响问题,不能代表说煲机后客观的素质增加!!
因为他的最大马力就是80 你煲机后能让他变成100么? 只会说更顺滑舒服些。
不存在提高硬素质, 当然这里不排除你是错的,对于变得顺滑音色干净也算一种提升
但是过分的吹捧就是错误的!
那些卖DIY的, 自己耳机做的烂,非要你要煲机, 煲机完就好了, 你听不出好就是木耳!
然后一部分消费者不敢说自己耳朵不是金耳朵, 选择了去接受他的难听的耳机,欣赏所谓
hifi , 还有一部分消费者发现这个骗局但是发现已经过去很多天了, 最后也怕麻烦只能买个教训。
-------------------------------------------------------------------------------------------
正确煲耳机玄学?
很多人问我木星木星耳机怎么煲机啊。&&我看那个攻略好复杂。
多少百分比的音量 什么粉红噪声, 放多少多少时间。 orz
曾经我也是这样一路忽悠过来的, 我们花钱了为什么要找罪受呢?
很简单喜欢听什么歌曲就直接听吧, 音量不要开的很大防止振膜撕裂。
就ok! 慢慢的振膜会越来越适应你听的音乐就煲机好了。这么简单.。。
最后 Jupiter_audio 新浪微博求粉 → →
好贴。我曾经有个用了非常久的501和一个非常新的501,对比后我的评价为:似乎有区别。
这个可以有 不用特意煲机是真的&&不过根据耳机的不同 振膜适应的时间也各不相同
不过要煲什么 一两年的纯属扯淡 除非你一直不听 或者极少听&&这样的话 把耳机出了吧
只说了动圈 动铁也是主流 没分析啊
对振膜来说,我觉得煲机使振膜振动是一个消除预应力的过程。第一是振膜固定到支点时,振膜和支点间的预应力,第二是振膜本身的张力。这个预应力限制了或者使振膜偏离了设定的振动幅度,所以声音或多或少产生一些问题。另外可能还有煲线圈和线材的影响。综合来说,应该是这些影响的综合。不过我觉得振膜影响大些
上面是我自己的理解,所以我买新耳机一定会刻意煲机,而且比正常听的音量大一些。比如飞利浦x1我用正常听150%的音量煲机,其他耳塞也差不多,没有出现过问题。我煲机是煲一天大约20小时听一次,凭印象感受变化,也防止煲耳朵。
煲耳机的确有效果
好文推一個 [s:10]
我觉得不必特意煲机,正常听就好,但是时间久了之后,和刚买到时确实有区别。
其实我也觉得这有一些违和感:究竟是在煲耳机,还是在煲耳朵?
想看看动铁里面
微博已转 [s:2]
引用第11楼15-01-12 21:20发表的 :
微博已转 [s:2]多谢老兄
Powered by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990|回复: 9
积分2506精华1主题帖子威望351 活跃3268 PP币6411 PP豆35 阅读权限90最后登录
PP二字好有内涵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5:51签到天数: 274 天连续签到: 0 天[LV.8]以坛为家I威望351 活跃3268 PP币6411 PP豆35
何为煲耳机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对音质的要求 配一副好耳机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步步高音乐手机标榜完美音质 更应该选购一款 适配手机 适合自己的耳机
可很多朋友购买后发现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便怀疑产品性能或真伪
其实 真正的好耳机需要一个“听”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通常就是指“煲”
煲耳机的必要性
A 煲耳机的原理
耳机的“褒”实际就是在褒振膜折环 新耳机振膜折环机械顺性差 导致失真比较大
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 顺性逐渐变好 失真也会逐渐降到正常的水平
对于耳放& &只要不关机就是褒机了
但对于耳机 还必须馈以一定功率的信号使其振膜不停振动
B 煲制前后区别
新的耳机相对听起来都有低频下潜不深 量感也较小 生硬
中频表现不够柔和 高频还有毛刺 太过尖锐等症状 (耳机本身的素质决定的)
褒一段时间后 扬声器单元的顺性(弹性)增加 前后移动会轻松自如
这样声音就会丰满轻松 音质也就好一些了
C 注意事项
1耳机产品没有所谓的最贵或者最好 只有最适配耳放 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2 耳机的基本性能和参数与售价没有直接关系请按上述要求自行选购
3 耳机的档次与售价是有必然关系的大致分为业余级 入门级 发烧级
&&简言之 低价的山寨耳机无论如何煲 也无法媲美B&O上千元最低级产品
4 手机产品 请勿使用大功率耳麦 对此产生的耳放及耳麦硬性损伤责任自负
5 对于非发烧级使用者 个人认为300元以内的耳机性能已经绰绰有余
6 对于一般消费者步步高原配耳机性能远胜一般音乐手机标配耳机
&&即便不煲即用也足以满足日常所需 如需比较请同价位同类产品客观对比
7 耳机煲制是一个过程 磨合初期请勿播放过大 过高 过低的音乐&&
业余级 幼儿煲耳机教程
注 本教程为仅针对菜鸟 基本无需刻意煲制 幼儿园小朋友都能学会
A 播放源文件推荐 收音机广播均可
B耳机煲制教程
1 文盲煲制法
将手机调制收音机功能 插上耳机 随便调一个台 音量不要太大 播放即可
2 托儿所煲制法
计算一下 煲制约1-2周 或者累计播放50小时即可
3 小班煲制法
在煲制过程中 定期调台至无信号的频率 播放“沙沙”声
4 中班煲制法
在上述过程中 第一天开你平时听的音量的1/3 第二天2/3 第三天正常大小
5 学前班煲制法
附加:“粉红噪音”的MP3文件 不定期播放煲制
入门级 平民煲耳机教程
注 耳机煲制的方法和效果不尽相同
& &&&Domon提供几种普遍采用的教程 请按需学习
A 播放源文件推荐(可自行下载源文件)
播放源文件推荐
1 《加州旅馆》& &&&老鹰乐队
2 《大阪城的姑娘》 王洛宾
3 《高山流水》& &&&古曲
4 《炎黄第一鼓》& &阎学敏
5 《天空》& && && &王菲
6 《月光女神》& &&&沙拉.布莱曼
7 《渡口》& && && &蔡琴
8 《天堂》& && && &腾格尔
B 耳机煲制方法
1 懒人煲制法
用户每隔10小时听一次 每次煲制5-10小时准备“煲”50~100个小时好了
要使耳塞真正达到最佳效果 时间上一般需要2个月左右
2 运动煲制法
就是先热身一下24小时左右 然后就开始使用
100小时左右 自然就能达到良好的状态
没必要太过刻意的追求褒耳塞的效果 当心适得其反
3文火慢炖法
选用弦乐四重奏或者人声唱片 不要用大动态或者电子音乐唱片
只要使用 就是煲制 文火慢炖才会入味十足
发烧级 专业煲耳机教程
注 本教程仅针对步步高音乐手机 及非发烧级专业耳机 的自用教程
& &&&耳机发烧友请自行检索队员品牌具体煲制方法 并欢迎不吝赐教
A 播放源文件推荐(建议电脑端从原版CD中导出源文件)
1 《TITANIC》电影原声CD中
第3段《SOUNTHAMPTON》 第9段《THE SINKING》 第10段《DEATH OF TITANIC》
《SOUTHAMPTON》声音层次非常分明,乐曲包含的信息量也很丰富 高中音柔顺致密
隐隐而来的阵阵低频能量予人一种深邃感 对于耳塞的全面振动是非常有好处的
《THE SINKING》和《DEATH OF TITANIC》除了与上面一首有同样出色的全频表现以外
在动态上更胜一筹 整体声音能量十足 煲耳塞振膜再适合不过
2 国产动画电影《宝莲灯》电影原声CD
第4段《序曲:宝莲灯》&&第13段《望月节的舞蹈》
《序曲:宝莲灯》一开始声音较为轻柔 但越到后来 声音动态越大 能量也越多
中间还夹杂着一些人声的合唱 应该说是非常不错的曲子 唯独其低音略微少了一些
《望月节的舞曲》中一开声的低频以及中间一段女声对于耳塞中低频的提高都很有帮助
3 《滚石24K24BIT金碟——万芳》CD
第一段《猜心》是笔者用作试音的保留曲目 用来“褒”耳塞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这首曲目的第一段主要是人声独唱 不过到了后面 乐器就越来越丰富 整体仍轻柔
“褒”耳塞不能一直用大动态来“褒” 也需要在中间做一些调整
这首曲目中的人声非常出色 可以用作“褒”耳塞结束以后的试听之用
B 耳机煲制教程
1 按上述教程或自行选取源文件
2 初期以正常音量连续褒24小时
4 用大音量(耳朵刚好难以承受)8~12小时
6 正常音量褒24小时
7 如上反复 大约一周后耳机就“熟”了
8 如有专业煲机音频或设配亦可使用
好耳机只有配上无损音乐才能真正表示出来!!APE无损音乐格式!!!
APE是目前流行的数字音乐文件格式之一。与MP3这类有损压缩方式不同,APE是一种无损压缩音频技术,也就是说当你将从音频CD上读取的音频数据文件压缩成APE格式后,你还可以再将APE格式的文件还原,而还原后的音频文件与压缩前的一模一样,没有任何损失。APE的文件大小大概为CD的一半,但是随着宽带的普及,APE格式受到了许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特别是对于希望通过网络传输音频CD的朋友来说,APE可以帮助他们节约大量的资源。[1]
APE格式解析
  APE是Monkey's Audio提供的一种无损压缩格式。Monkey'sAudio提供了Winamp的支持,因此这就意味着压缩后的文件不再是单纯的压缩格式,而是和MP3一样可以播放的音频文件格式。这种格式的压缩比远低于其他格式,但能够做到真正无损,因此获得了不少发烧用户的青睐。在现有不少无损压缩方案中,APE是一种有着突出性能的格式,令人满意的压缩比以及飞快的压缩速度。
  WAV作为数字音乐文件格式的标准,WAV格式容量过大,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它压缩为MP3或WMA 格式。WAV压缩成MP3和WMA格式都是有损数据压缩,如果把压缩的数据还原回去,数据其实是不一样的。而APE和FLAC格式等无损压缩格式还原后,得到的WAV文件可以做到与压缩前的源文件完全一致。所以,APE可以无损失高音质地压缩和还原。当然,目前只能把音乐CD中的曲目和未压缩的WAV文件转换成APE格式,MP3文件还无法转换为APE格式。事实上APE的压缩率并不高,虽然音质保持得很好,但是压缩后的容量也没小多少。一个34MB的WAV文件,压缩为APE格式后,仍有17MB左右。对于一整张CD来说,压缩省下来的容量还是可观的。
  APE的本质,其实它是一种无损压缩音频格式。庞大的WAV音频文件可以通过Monkey'sAudio这个软件压缩为APE。很多时候它被用做网络音频文件传输,因为被压缩后的APE文件容量要比WAV源文件小一半多,可以节约传输所用的时间。更重要的是,通过Monkey'sAudio解压缩还原以后得到的WAV文件可以做到与压缩前的源文件完全一致。所以APE被誉为“无损音频压缩格式”,Monkey'sAudio被誉为“无损音频压缩软件”。与采用WinZip或者WinRAR这类专业数据压缩软件来压缩音频文件不同,压缩之后的APE音频文件是可以直接被播放的。Monkey'sAudio会向Winamp中安装一个“in_APE.dll”插件,从而使Winamp也具备播放APE文件的能力。同样foobar2000,以及千千静听也能支持APE的播放。
积分588精华0主题帖子威望229 活跃56 PP币522 PP豆0 阅读权限1最后登录
该用户从未签到威望229 活跃56 PP币522 PP豆0
不错& && && && && && && && &&&
积分2506精华1主题帖子威望351 活跃3268 PP币6411 PP豆35 阅读权限90最后登录
PP二字好有内涵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5:51签到天数: 274 天连续签到: 0 天[LV.8]以坛为家I威望351 活跃3268 PP币6411 PP豆35
pzqmwhb 发表于
亲。那你还不加个分啊。:D
积分2185精华0主题帖子威望392 活跃127 PP币1098 PP豆0 阅读权限0最后登录
该用户从未签到威望392 活跃127 PP币1098 PP豆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积分2506精华1主题帖子威望351 活跃3268 PP币6411 PP豆35 阅读权限90最后登录
PP二字好有内涵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5:51签到天数: 274 天连续签到: 0 天[LV.8]以坛为家I威望351 活跃3268 PP币6411 PP豆35
雷诺莉芙 发表于
随便看看,不发表意见
额。为什么不发表
积分3精华0主题帖子威望1 活跃1 PP币15 PP豆0 阅读权限10最后登录
,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威望1 活跃1 PP币15 PP豆0 设备iPad4
初期以正常音量连续褒24小时&&用大音量(耳朵刚好难以承受)8~12小时 照他种时间煲&&就等着给你心爱的耳机收尸吧
积分240精华0主题帖子威望78 活跃81 PP币411 PP豆0 阅读权限10最后登录
, 积分 2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0:31签到天数: 2 天连续签到: 0 天[LV.1]初来乍到威望78 活跃81 PP币411 PP豆0 设备iPhone5
我都是用正弦波煲机软件弄的。我也非常喜欢无损音乐!
积分88精华0主题帖子威望20 活跃33 PP币323 PP豆0 阅读权限10最后登录
, 积分 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 积分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0:31签到天数: 2 天连续签到: 0 天[LV.1]初来乍到威望20 活跃33 PP币323 PP豆0
这个....先收藏, 我的耳朵超过300元以上的耳机 就基本听不出来了,&&主要是音源也有限. 基本上都是MP3的.....
积分30精华0主题帖子威望2 活跃2 PP币24 PP豆0 阅读权限10最后登录
, 积分 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 积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威望2 活跃2 PP币24 PP豆0 设备iPhone5
积分2389精华0主题帖子威望17 活跃3991 PP币371 PP豆0 阅读权限1最后登录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0:31签到天数: 152 天连续签到: 0 天[LV.7]常住居民III威望17 活跃3991 PP币371 PP豆0
谢谢楼主的分享
授予离职版主的专属勋章
论坛雷锋好模范
论坛回帖之王
热心分享资源超过500个的会员
发表1000篇以上文章会员
注册账号后积极发帖的会员
发表1000篇以上文章会员
Copyright&
Guangzhou UC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优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查看: 11428|回复: 22
如何正确的煲耳机???
本人用笔记本煲耳机,应该走一个怎么样的过程?比如多少小时之前什么音量之后什么音量等等,希望XD们给与我帮助,还有就是耳机会煲坏掉吗?由于我是刚刚才中毒,所以对毒不食很了解,希望不要见笑
要效率可以用漫步者的煲箱软件,想慢慢煲可以用煲机王,先用正常音量煲24小时让塞子预热一下,然后将声音调到耳朵所能承受的最大音量开始连续煲,我是每隔6个小时左右歇半个小时,煲足300小时后可以对塞子的各个频段有针对性的煲,我煲IE8到150小时后就不想折腾自然听了
除非刚开始很难听,要不然不用特意煲,正常使用就行
这个问题我在新手区已经发过帖了,去搜搜吧
哇!好难找的啊!完全没头绪
正常听就行!这也是发烧的一种乐趣,声音从不好到好,这个阶段是很奇妙的!
我现在也慢慢开始接受正常听的概念了!5PRO买回来就没休息过,现在让它下班了,心疼哦!!
耳机还要煲??,音质不好商家就让说是要煲耳机,我认为那只不过是让你听一段时间后习惯罢了,耳机入手听的第一回声音基本定了耳机的命运了。再搞所谓的煲,,也无济于事的,清醒吧同志们。所以,老有人讨论煲耳机,我就纳闷了! [s:2]
事实上,耳机是需要煲的!
车都有一个磨合期,耳机也同样有煲期啊。正常听就行,轻一点的音乐。
一开始要轻点,一段时间以后不是要推吗?
我觉得煲的过程其实是耳朵适应的过程占了大部分。。。
除了CK9煲过,觉得有进步,更觉得是声音慢慢融入耳朵的过程
确实有同LS几位的感受,是耳朵适应耳机的过程
先是小音量播钢琴曲,柔和音乐一两天,再正常音量煲播自己所听的,只要电脑开着,就接上耳机播。反正我煲机期里,一天才让塞子休息累计几个小时,一周后就没刻意煲了。
大火…… [s:5]
一直都是自然听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确煲耳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