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cos和coh什么意思

重组FSH-β注射液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
在20世纪90年代,高纯度尿FSH制剂开始用于人类不孕症的治疗,但高纯度尿FSH仍含有少量尿蛋白杂质和LH,且需要收集大量尿作为原料,大大限制了产品的稳定性和纯度。因而为寻求除尿以外的其他来源,基因重组DNA技术带来重组FSH的出现。经国家药物监督管理局批准,自2003年3月至2003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和山东省立医院生殖中心进行了重组FSHβ注射液的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共入选合格病例227例进入临床观察以评估重组FSHβ注射液在辅助生殖技术中促排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结果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2003年3月~11月在中国大陆4个生殖中心入选合格的227例不孕症妇女。随机分为重组FSH组114名,尿FSH组113例。完成FSH治疗并接受卵母细胞吸取的为223例(重组FSH组113例,尿FSH组110例),此分析人群为本实验的主要疗效指标评价的...&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控制性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过程中,获得适当数目的成熟卵母细胞是体外受精(IVF)助孕技术所期待的。由于患者个体间的差异导致卵巢对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呈现不同的反应性,因此,在进行COS前准确预测患者卵巢反应性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获得理想的妊娠结局。1影响卵巢反应性的相关因素1.1年龄年龄与卵巢反应性密切相关。COS过程中,部分患者即使使用相同或几乎相同的促排卵药物,卵巢的反应性也随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年轻者的卵巢对Gn刺激较敏感,而35岁以后的妇女卵巢对Gn的反应性明显下降。35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窦卵泡数量急剧下降,卵母细胞的质量也随之降低,其纺锤体异常率和非整倍体发生率明显增加,颗粒细胞增殖率下降、凋亡率升高,卵泡闭锁加速,而年龄≥40岁的妇女被公认是卵巢反应不良的高危对象。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通常在COS过程中卵泡刺激素(F...&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LH,estradiol and progesterone levels during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for IVF-ETJIANG Sheng-fang,ZHANG Chang-jun*Department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 Center,Renmin Hospital,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Shiyan442000Methods: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175 patients undergone COS with the longprotocol.The serum LH,E2,and progesterone levels were detected one day before gonadotropin(Gn)a...&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通过给予外源性促性腺激素(Gn)进行控制性促排卵(COS)是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一ET)助孕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COS的目的就是获得适当数量健康的可利用卵子,外源性Gn的选择及制定个体化的COS方案则是达到COS目的的关键。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外源性Gn依其原料来源的不同分为两大类:尿源性Gn和基因重组Gn。尿源性Gn是通过收集绝经期妇女尿液并经过一系列纯化步骤而获得的,基因重组Gn是采用重组DNA技术在中华仓鼠卵巢(CHO)细胞系中产生而获得。由于原材料来源及生产工艺的不同,基因重组Gn理论上较尿源性Gn具有更稳定的生物活性和更小的批间差异,因此可提供一个更稳定的临床效果。近年来,由于纯化技术的提高使第二代高纯度的尿源性Gn制剂可精确地分离出尿源中的杂质并保留其活性成分,纯度和批间稳定性较第一代尿源性Gn得到大幅提高。目前高纯度尿源性Gn与基因重组Gn一样均广泛应用于COS中,文献资料显示,尿源性Gn和基因重组Gn进行COS...&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汀lbryo 仃ansplantati叽Iv下.ET)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募集 适量的卵泡。在对基础卵泡刺激素正常、月经规 律的妇女实施控制性促排卵的过程中,常会出现卵 巢反应不良的情况tl],对其制定方案、调整用药存 在着不少困惑,临床迫切需要更多更好的手段有助 于控制性促排卵的监测与实施。近年,抑制素 B(访瓦binB,INHB)为反映卵巢功能的肤类标记lz],逐 渐受到关注。本研究意在通过观察IvF一ET控制性 促排卵早期的血清INHB变化,探讨其与卵巢反应 及治疗结局之间的关系,进而评价INHB在IV下一ET 中的预测价值。 1资料与方法 Ll研究对象 04.12在本中心首次接受IVF一ET,包 括卵母细胞单精子胞浆注射(intra一cytoplasmic spermatozoa injeetion,ICSI)的患者,治疗前一周 期月经...&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作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首要步骤和关键环节,在获得较高排卵率的同时,累积妊娠率并不高,这与COH过程产生超生理剂量的雌、孕激素密切相关,同时COH也导致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并发症,如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动静脉血栓形成等。血栓是COH过程中的一种少见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多发生于黄体期,发生率约为0.08%~0.11%,其中75%为静脉血栓[1]。血栓事件主要发生于OHSS患者,也可发生于非OHSS患者,其中动脉血栓主要与OHSS同时发生,而静脉血栓则在OHSS缓解数周后也可发生,尤其是COH后妊娠的患者。深入了解COH过程中凝血相关的各种因素的改变,并给予适当的预防和干预,对预防并发症、提高妊娠率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我们分别从凝血...&
(本文共6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不孕不育知识科普 |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有几种?分别适合什么人?
不孕不育是现今社会育龄夫妇的常见疾病,我国育龄人群的发生率为10%-12%,且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生活方式改变、不良性生活史、流产不当等原因,发生率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夫妇的身心健康,也直接影响家庭幸福、社会和谐。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作为生殖医学最具代表性的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不孕不育症治疗十分有效和近乎不可替代的临床治疗手段。在欧洲有些国家,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子代已占年度出生人口总数的1%以上。
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的亮眼表现博得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社会瞩目的热点,也激发了普罗大众对它的浓厚兴趣。随着国家全面开放二胎政策以来,高龄生育的问题尤为突出,辅助生殖技术帮助更多的人实现二胎梦。
为此,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妇科的医师,
将在这里分期向大家科普一下不孕不育相关知识。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辅助生殖技术——
辅助生殖技术?
辅助生殖技术(ART)就是指利用多种不同的医学手段将卵子和精子结合,以达到妊娠目的的技术。
常见辅助生殖的
手段和技术有哪些?
诱导排卵(OI)
诱导排卵(OI)在患者存在排卵障碍(无排卵或稀发排卵)的情况下,通过药物或手术的方法诱导排卵,帮助女方建立正常的排卵周期。一般以诱发单卵泡或少数卵泡的发育为目的。
控制性超促排卵(COH)
控制性超促排卵(COH)以药物的手段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刺激卵巢诱发多个卵泡发育和成熟,使1个月经周期能够回收多个卵子供受精时使用,以增加受孕机会。接受治疗的对象可能自己本身有正常的排卵功能。
?夫精人工授精(AIH)
夫精人工授精(AIH)将男方的精子洗涤处理后注入女方生殖道的技术。轻度、中度的精子数量少或运动能力差、非严重畸形精子症、精液液化异常、女方宫颈粘液异常造成精子无法通过宫颈、排卵障碍、免疫性因素等原因导致不孕时,适用此方法。
其中目前最常用、成功率较高且较安全、经济的是丈夫精液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即将丈夫精液经过处理去精浆后把精子送人女方子宫腔内。IUI的基本条件是通过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或腹腔镜检查等手术证实女方至少要有一侧输卵管通畅。
供精人工授精(AID)
供精人工授精(AID)男方不能产生精子或精子的数量严重少,质量严重差,无法令女方怀孕时,需接受正规精子库提供的精子,进行人工授精。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使用药物刺激卵巢,希望有多个卵泡同步发育和成熟,然后收集不孕夫妇的卵细胞和精子,放在实验室的培养系统中,使其受精并发育成胚胎后,再将优质胚胎移植入女方宫腔内让其种植以实现妊娠。
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
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 实验室技术员利用显微镜操作系统,分别将单个精子直接注射到各个卵母细胞内,从而使精子和卵母细胞被动结合受精,如果形成受精卵,则将优质胚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达到妊娠目的。该技术使精卵细胞无需经历复杂的受精过程,便能相互融合,形成受精胚胎。
相比常规的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ICSI极大地降低了对精子数量、活力及受精能力的要求,使长期以来一直困扰临床的重度少精、弱精、畸精、阻塞性无精等男性因素不育,以及不明原因的IVF受精失败获得了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已是治疗男性不育的重要手段,受精率可达70%以上,但是对胚胎来说,ICSI是一种侵入性治疗,所以仅限于有必要者才采用。
至于应该采用哪种辅助生殖技术,不是说您主观想怎样就怎样的,而是主诊医生根据男女双方的不孕不育原因、身体状况、年龄、是否符合适应证、准入制度等给予治疗方案和建议,您再根据自身意愿、家庭经济条件、承担手术风险的能力等,综合分析后决定的。
不要盲目追求生男生女、多胎妊娠,
适合才是最好的。
祝您好孕!
本文作者: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妇科-吴励梅
由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顺德第一人民医院)微信小组编辑
你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当前位置:&&&
所属医院:
所属科室:
医生职称:
副主任医师 &
擅长疾病:
女性不孕症的诊治、阴道超声进行卵泡监测,促排卵及超促排卵(COS或COH)操作流程,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取卵术、胚胎移植术、多胎选择性减胎术、经阴道B超引导下卵巢囊肿穿刺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防治等&
林津医生介绍
  副主任医师、生殖内分泌学硕士  从事临床工作近20年,现主要从事生殖医学临床工作。具有深厚的妇产科医学理论及临床基础,曾在国内著名遗传与生殖医学中心进修学习辅助生殖临床技术,擅长女性不孕症的诊治、阴道超声进行卵泡监测,促排卵及超促排卵(COS或COH)操作流程,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取卵术、胚胎移植术、多胎选择性减胎术、经阴道B超引导下卵巢囊肿穿刺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防治等常见辅助生殖及其相关技术。参与省级课题1项。在国家级医学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林津 医生回答的问题
Answered questions
已回答 0 名网友分享就诊经历
该医生暂无收到网友评价
该医生暂无收到感谢信
怎样找到林津医生
林津出诊医院地址:
福建省厦门思明区市镇海路10号 &
林津出诊咨询电话:
邮政编码:
传真号码:
电子邮箱:
厦2线、3路、8路、10路、11路、12路、19路、27路、32路、35路、51路、71路、86路、99路、503路、526路、531路、533路到妇幼保健院站下&
林津医生在这里
林津的出诊时间
生殖健康最新咨询
厦门生殖健康知名专家
主任医师 教授
擅长:女性不孕不育、妇科生殖内分泌、妇科...
擅长: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囊胚...
擅长:各种排卵障碍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闭经...
擅长:促排卵及超促排卵(COS或COH)、经阴道B...
擅长:优生优育,生殖健康,高危妊娠
Lecture & clinic&当前位置:&&&&&&
关注辅助生殖 造福更多患者
——美国生殖医学会第61届年会热点扫描
&&&&&&&&&&
  美国生殖医学会第61届年会不久前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举行。此次
年会与加拿大生育与男科学会第51届年会共同进行。单胚胎移植,着床前遗传学
诊断与卵巢刺激方案等一些相关研究是本次会议交流的热点话题。
  与会代表提出,辅助生殖已经帮助许许多多的不育夫妇开始了一个新的家庭
生活,随着对生殖与胚胎发育过程的进一步了解,这一治疗手段将继续得到改进。
现在,单胎生育是惟一让人觉得安全的方式,根据患者需要制订的刺激方案可以
使这一过程更加可靠,更能为患者所接受;实验室技术的进步可以延长胚胎培养
时间和分裂期胚胎的基因筛选,这两种技术可以植入较少的经很好选择的胚胎,
从而降低多胎妊娠率,并最终减少围产期疾病与死亡率。
不同卵巢刺激方法与胚胎着床有关
  丹麦哥本哈根Andersen博士介绍了各种刺激方案和胚胎着床、受孕之间的关
  他说,试管授精(IVF)的目的是建立足够的优质胚胎用于移植;控制性卵
巢刺激(COH)是用于产生多个卵子。在授精之后,胚胎质量需要每天进行评定,
以选择具有相称性分裂球体和分裂量最小的胚胎进行移植。一些药物,如重组卵
泡刺激素(rFSH)、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高度净化的HMG(hpHMG),以
及其他刺激方案,如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可供应用于进行
  以前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当与自然周期相比时,卵巢刺激本身并不影响胚胎
的分裂潜力和分裂率。但是,这些研究并没有提供详尽的胚胎学参数。Andersen
博士介绍的这项大型多中心随机研究,设计研究了hpHMG与rFSH对胚胎质量和胚
胎类型的影响(MERIT研究)。在这项研究中,刺激(采用长期方案,固定剂量
的促性腺激素)与移植方法都是标准化的。研究发现,在rFSH组中可获得更多的
卵母细胞,在这一组中有更多已授精卵母细胞;在采用hpHMG组中<20%分裂(高
质量)的胚胎更多;两组的胚胎外形,胚胎质量与胚胎分裂率相似。
  研究人员还认为,在雄烯二酮(雌二醇的前体)水平较低的周期中,卵泡闭
锁发生率增加,而在雄烯二酮水平较高(因此雌二醇水平会更高)的周期中,胚
胎参数较高。此外,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的当天,孕酮水平较高
与高回声的子宫内膜发生率有关,而这种情况下不利于胚胎着床。
  这一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应用hpHMG与rFSH相比,着床率和怀孕率明显增加,
分别是41%比27%,48%比32%。在rFSH刺激期间,观察到孕酮水平较高可能改变子
宫内膜接受胚胎的能力,因此影响着床率。
采用单胚胎移植控制多胎妊娠
  在试管授精(IVF)广泛应用之后不久,人们发现多胎妊娠数量急剧上升。
根据2002年的有关报告,IVF之后的双胞胎妊娠在美国是32%,欧洲是24%;三胞
胎率美国为7%,欧洲为2%。多胎妊娠不仅增加围产期并发症,而且也与母亲疾病
发生与死亡率明显有关。譬如,多胎妊娠更可能导致早产,导致低出生体重婴儿
的出生,先天性畸形率增加,影响儿童出生后发育;母亲的危险包括医学并发症
(即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手术分娩与失血增加。
  近年来,有关较少胚胎的移植已经引起广泛重视,在此会议上,一些研究者
提出了选择性单个胚胎移植(SET)的观点。
  加拿大的Newton博士讨论了哪些是有可能移植较少胚胎的患者。根据他的研
究小组分析,较年轻的女性可以接受移植1个或两个胚胎;考虑双胞胎妊娠高危
怀孕的那些患者可以选择移植1至两个胚胎。一些患者认为双胞胎是她们所想要
的结果,对这些想要双胞胎的夫妇可移植3~4个胚胎(这不适合我国国情——编
  在第二次评价中,研究人员介绍了多胎妊娠患者的各种危险情形(包括低危、
危险、高危),询问患者想要移植的胚胎数量。当向患者介绍高危情形后,她们
想要移植的胚胎数量减少。当充分了解了有关与多胎妊娠有关危险的信息时,许
多患者将选择较少的胚胎移植。这强调适当咨询的重要性。
  美国马里兰的Stillman等人介绍了他们选择第5天或第6天(囊胚期)进行SET
的经验。在理论上,延长胚胎培养可以改进胚胎选择过程,这与更高的着床率有
关。研究人员推荐SET用于卵巢储备正常和过去能生育的年轻患者。她们必须至
少具有1个优质的囊胚。在这一研究中,112例患者同意进行SET。该组的妊娠率
是51.8%(非多胎)。当评价新鲜和冷冻胚胎移植之后的累积妊娠率时,发现为6
0.7%。在同一研究期间,移植两个囊胚之后的妊娠率是57%,其中43%为多胎。研
究人员得出结论,有优质囊胚的年轻患者预后良好,在囊胚期间进行SET并不负
面影响妊娠率,而且明显降低多胎妊娠的发生率。
  美国爱荷华市的Sparks和同事综述了他们采用单一囊胚移植的结果。在2004
年,他们执行了在高应答者中进行单一囊胚移植的新政策,以降低两个囊胚移植
之后高多胚胎妊娠的发生率。根据他们的新政策,只有1个囊胚可移植到原先没
有治疗失败的、年龄小于38岁的、至少有一个优质囊胚的妇女中。自从引入这一
新的政策以来,妊娠率保持相当,(1个与两个囊胚的妊娠率为63%与57%),在SET
组没有多胎妊娠。作者还得出结论,在选择患者组中,选择在第5天或第6天进行
SET并不影响妊娠率,而且使多胎妊娠的危险降到最低。
  研究人员提出,同样重要的是要明确哪些是具有最佳着床潜力的胚胎。比利
时布鲁塞尔的Zech等人评价了在原本第5天的囊胚着床,根据形态学标准是否也
可以在第3天选择。根据他们的前瞻性分析,在第3天选择的胚胎只有41%发展成
为质量最好的囊胚,并且在第5天着床。在他们研究的第二组中,比较了第3天与
第5天SET的结果。他们发现一个倾向,在第5天SET之后的妊娠率较高(34%与23%)。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Anderson和同事研究了多余胚胎用于冷冻保存的可用性
是否能使SET结果产生差异。在1个或更多囊胚的移植但没有冷冻的周期中,进行
SET的妊娠率较低(38%比59%)。但是,在多余胚胎可用于冷冻保存的周期中,
在单一或多个囊胚着床之后的临床妊娠率相当(71%与68%)。
  这些回顾性研究和观察研究表明,SET确实有价值。年轻患者在首次或第二
次IVF周期中对刺激应答良好和至少有1个优质囊胚(最好有更多的囊胚用于冷冻
保存),可选择进行SET,而不会影响她们妊娠的机会;多胎妊娠率在SET之后明
显下降。同时,提供SET的IVF程序应该具备有效的冷冻保存程序,应该能顺利地
培养胚胎至囊胚期。
全面评价芳香酶抑制剂作用
  人们对在辅助生殖期间可应用的刺激药物抱有很高的要求:它们应该是有效、
无副作用、易于给药,最好还价格低廉,芳香酶抑制剂就一直被认为是这类药物。
因为芳香酶抑制剂的半衰期很短,因此可以很快被清除。然而,在这次会议上,
一方面肯定了它的这种良好作用,另一方面也提出它会产生一定的不良作用。
  ■成本、效果肯定
  在一项随机试验中,加拿大蒙特利尔的Al-Fadhli和同事比较了两种不同剂
量芳香酶抑制剂来曲唑(2.5毫克与5毫克)对超速排卵与宫腔内人工授精(IUI
)的结果。两组的人口参数和刺激长度相似。结果发现:卵泡数量在5毫克组较
高,而子宫内膜厚度在两个研究组中没有差异;每个周期的受孕率在5毫克组明
显高(26.3%与5.9%);每组没有多胎妊娠。作者认为,5毫克剂量组疗效有明显
  在某些试管授精(IVF)刺激方案中,可以联合口服和注射药物,如克罗米
酚柠檬酸盐(CC)加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以降低成本。巴西圣保罗的Serafini
等人评价了用于IVF刺激期间来曲唑与重组卵泡刺激素(rFSH)联合使用是否有
效。研究参与者随机设计接受来曲唑加rFSH或仅用rFSH。结果在联合组中卵母细
胞和成熟卵母细胞较少,但是应用的促性腺激素量大约减少40%;胚胎转殖的数
量相似,妊娠率相当(37.5%与36.6%)。研究人员采用来曲唑与促性腺激素联合
和单用促性腺激素比较时,观察到了相似的结果:药物成本在联合应用组明显降
低。另一方面,用于冷冻保存的胚胎较少,因此,累积的妊娠率(新鲜加冷冻)
在来曲唑加促性腺激素组可能会低一些。
  美国麻省的Coelho等人在接受排卵诱导的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CC抵
抗妇女中应用来曲唑。从一个周期的3天至7天给予每天剂量2.5毫克。结果显示,
这些妇女11/14个周期中排卵明显(79%);子宫内膜厚度当与原先的CC周期测定
比较时明显增加;采用来曲唑在1个周期中孕妇成功妊娠。这一初步报告表明芳
香酶抑制剂在CC抵抗的PCOS妇女治疗中可能具有作用。
  韩国首尔的Kim等人研究了来曲唑在原来CC刺激应答后子宫内膜很薄或多个
卵泡的PCOS患者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提示,在采用来曲唑刺激之后,与原先的CC
周期相比,成熟卵泡的数量较少,子宫内膜增厚。这一研究结果表明,芳香酶抑
制剂可以考虑应用于对CC应答不太理想的PCOS患者。
  ■不良影响更值得重视
  研究人员指出,芳香酶抑制剂应用的主要适应证是用于乳腺癌治疗。随着在
育龄妇女中的应用增加,其在排卵诱导期间的安全性需要进行评价。需要收集有
关母体副作用以及妊娠前和围产期并发症的资料。
  西班牙的Busso等人在接受人工授精的PCOS患者中比较了来曲唑(5毫克/天
)与rFSH刺激的作用。发现两者妊娠率相当(18.5%与12.9%),但来曲唑刺激后,
有更高的流产率(60%与12.5%),因此婴儿抱回家率较低(7.4%比11.3%)。
  加拿大Biljan等人报告了一项采用芳香酶抑制剂来曲唑治疗之后150位婴儿
出生的研究结果。在这一研究中,在所有周期中给予5毫克来曲唑。采用同一医
院3.6万多位分娩妇女的围产期结果信息作为对照人群。结果显示,母亲年龄与
多胎分娩的比率(110个单胎与20个双胞胎)在来曲唑组较高;在来曲唑组新生
儿中发现中4.7%的畸形,而对照人群新生儿中只有1.8%。当研究畸形的类型时发
现,运动、骨骼和心脏畸形在来曲唑治疗之后更为常见。
  这一研究发现是令人吃惊的,因为直到现在未有报告采用芳香酶抑制剂的围
产期不良影响,它们被认为是安全的,因为它们仅应用于卵泡早期、半衰期短。
但是,一些人指出这一报告需要引起重视。当然,专家们认为,还有一些因素会
影响畸形率,例如母亲年龄、妊娠顺序、分娩的妊娠年龄、在怀孕期间应用的药
物以及母亲的医学并发症。在分析期间必须努力控制这些因素。在上述的研究组
中母亲年龄较大,有更多的多次妊娠。还有,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在进行不育症
治疗后更高,因此最好对来曲唑组与接受其他类型不育症治疗的患者组进行比较。
  这一研究结果导致芳香酶抑制剂更谨慎地应用于不育症治疗。专家提出,需
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价芳香酶抑制剂(各种剂量)应用与先天性畸形之间的
 胚胎着床前基因诊断用于筛选存在争议
  胚胎着床前基因诊断(PGD)是一项较新的技术,常用于诊断和筛选,在试
管授精(IVF)期间更加常用,但用于诊断与筛选之间是有区别的,诊断是对已
知的遗传问题进行评价,争取着床没有病变的胚胎;筛选是对一些染色体(最常
在流产胎中发现的那些染色体)做出评价,筛选出随机发生的异常。基因诊断的
适应证是显而易见的。筛选的作用目前还不太清楚,一般是为发生再次流产、重
新着床失败和高龄母亲患者提供。但是,这些人群的定义并不统一,因此很难进
行研究结果的比较。在此次会议的一些介绍中,有很多不同意见,甚至相同研究
的结果这一领域的专家解释也不同。
  ■用于筛选效果不明确
  美国科罗拉多州的Surrey博士评价了PGD筛选的临床应用。他说,迄今为止,
大多数PGD筛选的报告是病例系列或者回顾性分析,很少有前瞻性的研究。虽然
再次妊娠失败与激素、子宫、免疫学以及血液学方面的原因有关,但是最可能的
病因学是基因异常。在流产胎中可以发现很高比率的整倍体。有报告指出,在再
次着床失败夫妇中基因异常的发生率增加。这类妇女可以从PGD中获益,可降低
妊娠失败率。
  美国新泽西州的Munne等人报告了相似的结果。
  比利时van Streitegham博士更细致地介绍了他的结论。他也同意再次流产
妇女在PGD之后妊娠失败率下降的结果,但是根据他对数据的判读,妊娠率和婴
儿安全出生率没有改进。
  可能从PGD筛选获益的另一类妇女是高龄妇女。已知随着生殖年龄的增长,
妊娠率下降,流产率增加。这可能与细胞分裂期间有问题的卵母细胞有关,非整
倍性卵母细胞的数量也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Surrey博士报告,大于35岁妇女在
PGD之后有妊娠率增加的倾向,在大于37岁妇女中着床率明显增加。当应用探针
越多时,确定的异常胚胎也越多,但是着床率也可以进一步得到提高。同时他还
指出,当有充足的胚胎可供分析时,PGD的作用最佳。
  虽然Munne和同事报告35岁以上妇女采用PGD能改善妊娠率,但是van Strei-
tegham并不同意这一报告。他综述了一项根据400位参与者的随机研究结果。表明
着床率有增加的倾向,但是妊娠和正在妊娠的比率没有差异。比较研究必须得出
相似的结论,着床率较高,流产率降低,但是妊娠率没有明显改进。
  专家提出,通过筛选基因异常的胚胎,可以减少取代胚胎的数量,使着床率
增加,妊娠失败率降低。妊娠率和正在进行的妊娠率未见报告有一致的提高。如
果为夫妇进行PGD,他们需要了解有关的这些结果。但重要的是进行随机的前瞻
性研究,有限的资金将阻止进行适当大小的研究。
  ■受两大技术问题困扰
  各研究之间的矛盾也使得人们难以将他们的结果结合起来。美国乔治亚州的
Nagy博士综述了一些与PGD和研究间差异有关的技术问题。组织活检通常是在第3
天进行,当第3天的结果不能决定时,可在胚泡(选择性冷冻保存的胚泡)中重
复进行活检,但是在技术上更具挑战性。为了从胚胎中移除细胞,需要在透明带
上钻一个孔。他描述了在PGD之后自然胚泡形成的可能。但是,其他人已报告在
移除分裂球之后着床率可能下降,移除两个分裂球则进一步降低着床。
  这是围绕PGD筛选产生的争论之一。在欧洲,有移除两个细胞的倾向,而在
美国他们是根据1个分裂球进行分析。两个细胞用于分析的好处是第二个细胞可
以用作对照。但是,这有可能获得不和谐的结果(嵌合现象),在这种情形中有
可能丢弃正常的胚胎。
  另一个问题涉及差错率变异。Nagy博士报告,PGD有5%的假阴性率,1%的假
阳性率,假阳性率中的9%是由于嵌合现象造成的;误诊率为5.4%。Munne也报告
了相似的5.2%的差错率。被误诊为正常的大多数异常胚胎将不能着床。
  美国新泽西州的Cohen等人讨论了他们根据4000多个周期的PGD结果。妇女平
均年龄37.5岁。33572个胚胎只有32%正常。在18.4%的有周期的胚胎中,因缺乏
正常胚胎而没有进行植入。当评价流产胎的基因分析与产前基因诊断结果时,观
察到三体染色体发生率低于根据患者年龄预期的结果。
  一些小组研究了与基因异常有关的胚胎分裂率。法国Hamamah和同事研究了
185个胚胎的早期分裂(授精后25~27小时)以及与PGD结果相关的情况。在基因未
受损害的胚胎中有更高的早期分裂率(49%与40%)。
  美国维吉尼亚的Srivastava和同事评价了胚泡形成是否受胚胎的基因异常的
影响。对一些病例的5个染色体进行了FISH分析,而大多数患者则进行8个染色体
的分析。结果在42%的胚泡中观察到染色体异常。研究者得出结论,胚泡形成和
孵化率不受胚胎基因状态的影响。
  PGD现在被认为是一项常规的实验室工作程序。显然,这与需要排除已知的
基因问题的好处有关。而当其用于筛选工具时则好处不太明显。未来的研究将可
能继续报告更高的着床率和较低妊娠失败率。实际结果可能是植入较少的胚胎,
最终获得更高的妊娠率。PGD还是比较安全的,它不明显影响胚胎分裂率,仅使
着床可能有小小的降低。
  研究人员指出,将来的研究需要回答一些重要的问题:应该移去1个还是两
个卵细胞?应该筛选多少个染色体?怎样可以降低误诊率?在这些结果可以用于
回答这些问题之前,PGD应继续提供给再次妊娠失败、再次着床失败或者高龄的
夫妇。这一方案的局限性与需要与患者进行讨论。
  ■相关链接:
  PGD技术就是为每一对进行体外受精的夫妇,在试管中培育出若干个胚胎,
在胚胎植入母体之前,按照遗传学原理对这些胚胎作基因诊断,排除携带致病基
因的胚胎,仅移植那些健康的胚胎。PGD把人类的优生优育提高到空前的水平。
1990年一对有遗传病夫妇的胚胎成功地进行了PGD,诞生了世界上首例PGD后的健
康女婴。而中国首例经过PGD技术的女婴于1998年在中山医科大学生殖医学中心
(余志平 编译)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栏目::
::推荐商家::
::百度一下::
医药产品大全
郑重提示:本网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对交易行为负担任何责任,请自行核实,谨慎行事。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访问统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辅助生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