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入手男人家EDX,什么播放器手机直推耳机好一些

颜值、操控尚可——2000元级播放器新秀iBasso DX80体验_使用评测_什么值得买
颜值、操控尚可——2000元级播放器新秀iBasso DX80体验
在我的印象中,iBasso是一个比较高大上的专业便携耳放、解码器品牌,后来也开始做,有旗舰DX100,也有后来的入门款DX50以及进阶版DX90,这三款播放器我都是在外面曾听过几次,并没有怎么玩过,DX50和DX90前两年挺火的。而这两年,感觉新进的随身播放器品牌比较多,普遍都是高参数,做工与操作体验也逐渐摆脱了“国砖”的那些弊病,而大块头、操作体验差的播放器,反正我是越来越不待见了。&在DX50与DX90之后,iBasso大约半年前又推出了新款DX80,别看数字比DX90低,2299元的定价也比DX90略低,但实际上DX80可以说是DX90的升级版,参数、音质更强。最近因为工作原因,缺播放器用,看到网上一些朋友对DX80的声音评价很高,加上之前还真没有用过iBasso这个牌子,所以就入了一台听听试试。ibasso新款随身播放器DX80,延续DX90的外观,配置与音质更进一步!&第一次玩iBasso的播放器,没想到拆开快递箱的时候,包装盒还挺有档次的,很厚的硬纸盒,沉甸甸的,外面套了一层灰色的马甲。主包装盒采用掀盖式设计,打开后发现还是有倾斜弧度的,DX80播放器像展台上的物品一样,完整的展现在眼前。配件数量不少,除去说明书、保修卡、2张屏幕贴膜外,其余的装在一个倾斜的小盒子内。配件全家福,自带了一个硅胶,还有USB线、同轴转换线、煲机线等等。&这根线是做什么的?我开始也一头雾水,后来网上搜索过才知道原来叫煲机线。把他插入播放器的耳机口,可以模拟插入耳机时的负载,用来煲播放器。有没有鸟用我不知道,反正这根煲机线应该是给那些有强迫症、而且没有需要煲的耳机的发烧友准备的吧。同轴转换线,就是将3.5mm立体式口,转行莲花头口,这样就方便接台式解码器什么的了,把DX80变成数字转盘。新机器的屏幕上贴有带字的塑料膜,可以将其揭去,贴上配件的屏幕保护膜。iBasso DX80的外观,应该还是延续DX50与DX90,机身大小有没有变化我没对比过说不清。DX80最明显的个性,应该是较大尺寸的屏幕下方,居然设置了3枚大大的实体按键。从操作角度看实体按键我觉得要优于触控屏幕,但从外观角度看我个人觉得有点怪怪的。硅胶套,曾经的曾经比较流行,优点是保护效果好。但现在不流行了,不足是比较丑。不过对于DX80这样的HiFi播放器其实无所谓,反正本身就不是走颜值路线的。不过我依然不喜欢戴套,比较累赘,感觉。关闭屏幕盲操作是,屏幕底部的3个按键的确很方便,但我要吐槽一点,按键周围开这么多的沟槽,满满的进灰的节奏,不过套上保护套的话,到时可以防止进灰。背面干净整洁顶部看起来比较复杂,那个3.5mm圆孔不是插耳机的,而是同轴数字输出;带保护盖的是两个TF卡槽;还有一个Micro USB口,可用于充电、复制文件,以及USB DAC功能。国产HiFi播放器普遍没有机身存储,依靠TF来存放歌曲,从经济角度看TF卡更便宜,但从情感角度看我觉得还是多少内置些存储空间的好。iBasso DX80同样也没有内置存储,但提供了2个TF卡槽,买播放器别忘记准备TF卡。机器的底部有2个3.5mm插口,一个是耳机口,一个是Line Out输出,挨得很近。老实说我觉得这样的设计不太人性化,因为插耳机的时候保不准就把耳机插在Line Out了,如果是耳塞的话,巨大的音量可能让人受惊了。侧部的音量键&另一侧的电源键整体来说,iBasso DX80是硬朗风格外观,四方四正,棱角感强,颜值应该算不上高,做工和质感算是不错,虽然还有些国砖的元素,我觉得主要是设计还比较呆板,不过外观这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智能系统是似乎成了音乐播放器的一个潮流,不只是像索尼、AK这样的国外品牌用上了,国内的飞傲、凯音最近也开始用上了。iBasso DX80并不像DX100那样是Android系统,但据介绍是基于Linux开发的,也算是智能系统的基底了,对触屏的操作比较好,UI与操作都更容易做好。就体验来说,DX80采用3.2寸800*480分辨率屏幕,屏幕像素密度很高,屏幕精细度和AK240等播放器基本持平,基本感觉不到屏幕颗粒感。音乐播放主页面,通过屏幕左右滑动,分别可以切换到音乐分类管理页面,以及设置页面。歌曲分类页面,可以按照常见的分类、列表管理音乐设置页面,大都是关于声音与播放的选项。诸如均衡器、声道平衡、播放顺序、歌曲信息这些常见的选项不用多说。增益方面,DX80提供高、低两档增益,两者除去音量的区别外,声音的锐度也有所不同,低增益时听起来相对柔和、缓慢,高增益时声音更有力量感。USB设置中有3个选项,在与PC连接时,可以在充电、数据传输与USB DAC三个功能之间选择切换。需要注意的是,由于DX80采用XMOS控制方案,所以作为USB DAC时,需要在Windows系统下按照专用的驱动程序,官网似乎没有找到下载,但搜索一下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下载。数字滤波这儿选项一般的随身听没有,里面有2个选项:慢速衰减、快速衰减。切换后声音改变极小,具体效果可能与音源、所用的耳机关系比较大吧。DX80的EQ(声音均衡器)页面,除去预设外,也可以自定义,有10段调节。总的来说,iBasso DX80的系统与操控体验还比不上AK、COWON播放器这样的世界先进水平,我觉得主要差别是流畅度、功能菜单的逻辑上,比如比如播放时通过触屏选歌,还有左右滑动屏幕切换到不同的页面,没有HOME键直接返回正在播放,下部的三枚按键没有复合操作功能,也有些浪费。不过DX80的整体使用体验,我觉得还是比多数国砖好的。iBasso DX80这次用的是两颗CS4398 DAC,比较常见的一枚DAC,有点事支持原生DSD解码,不过要想实现原生除去CS4398还需要其他条件,DX80的做法是加了一颗XMOS芯片,同AK240的方法相同。加XMOS不仅可以原生支持DSD,提高对更高码率的音乐的支持,还可以增强USB DAC的实力。所以DX80的亮点除去2299元的价格配备了双DAC芯片外,亮点也与装备XMOS的身上。格式支持上,DX80最高可以支持24bit/192KHz规格的PCM解码,以及DSD128原声解码,并采用中高端播放器常见的双晶振设计,可以满足不同采样率的音乐的播放品质。iBasso DX80的功能扩展比较强,除去插耳机本机播放外,还支持Line Out、同轴数字输出、USB DAC功能。虽然一般用不到,但也会简单谈谈。我的入门耳机倒是不少(悲剧的我不久前,不小心洗了2条废掉了),但是上得了档次的耳机还真没多少,所以这次搭配主要是奥斯特锐KC08、索尼XBA-300AP、IE80,头戴耳机有Final Audio Design Sonorous III和HIFIMAN Edition X,它们相对更适合直推,当然还有HD800、K701大耳机,但用小随身听直推明显有些勉强。iBasso DX80第一耳朵听感觉它属于声音比较明亮、通透的类型,声场不算大,主要集中在中央,暖声色,味道略浓郁,并不是白开水风格。DX80的低频是随身播放器比较劲爆的,量感比较多,但它也有个特点,声音的残响不多,所以听起来干净利索,有些神清气爽的感觉,但偏快的速度也会显得不太够润泽。中频方面,DX80保持着与低频类似的风格,声音虽然偏暖,但干净利索,结像实,清晰度、透明度不错,另外中频并没有过于突出于强调,人声表现算是不错的水准,但还没有达到毒的地步。高频方面DX80是偏华丽的风格,同样保持非常不错的透明度与细腻度,用Edition X听时声音显得相当的清澈,同时也有一定的暖意。从整体看,iBasso DX80的三频并不追求中庸、平衡的做法,加入了iBasso自有的个性,虽然它的声底偏厚,低频量感虽然略多,但为了保证通透性与爽快感,也略微增加了声音的速度,瞬态表现比较突出。同时,iBasso DX80除去声场不算很大很自然外,其余方面素质我认为在这个价位都是比较突出的,特别是出色的解析很容易让人听出来这是一部硬素质相当可以的音乐播放器。耳机搭配方面,下面也具体来谈谈几组搭配。奥思特锐KC08是年初上市的一款平头耳塞,我手上这条是最新的第二版,在与iBasso DX80的搭配下,也算清晰脱俗,一是DX80可以加强KC08的低频量感,二是两者的高频都比较出色,组合在一起则比较华丽,在DX80的驱动下KC08的风格有些像是HD800,声场宽大、平衡性强。只是限于KC08的整体素质,它的声音层次与定位还不够精准,即便是DX80也无法改变耳塞本身的特性。我一直认为索尼XBA-300AP是一条动铁味非常鲜明的耳塞,所以这次假如了它刚好来体验iBasso DX80搭配纯动铁耳塞的效果。XBA-300AP不是很好出声,需要开启比较大的音量,但在DX80偏暖偏浓郁的声底下,XBA-300AP冷硬的铁味少了不少,体现更多的是细腻与精致,XBA-300AP在某些播放器上人声略凹的问题,在DX80上并不存在,相反还有加强,高密度、高质感的人声听起来相当迷人,可能是这几组耳塞、耳机里人声表现最为突出的组合。另外XBA-300AP相对残缺的低频(至少比TF10低频量少)也有一定的补足,虽然可能还是口味略但,但DX80也能带来不错的氛围感。森海塞尔IE80我觉得比较吃推力,或者说给多少力就出什么样的声音。但是搭配iBasso DX80我觉得主要不是驱动力欠缺,而是DX80的调音风格不是很适合IE80,可能是它相对少的残响处理的影响,IE80引以为豪的厅堂感会有一定弱化,从而少量一份灵气与味道。接下来选择2支头大大耳机,首先是Final Audio Design家的Sonorous III,它是土豪级Sonorous X的小弟,新上市的新品。Final的耳机一般声音都很有个性,不过Sonorous III倒是不奇怪,它只是是一条明显的高频偏向的耳机,声音薄,中频略凹,显得非常开阔,在阴柔音色下,高频又异常华丽。在iBasso DX80的驱动下,Sonorous III这种特点已经可以表现出来,声音非常适合听甜美女生与等乐器,只是DX80的推力伺候Sonorous III还是稍欠火候,Line Out输出耳放驱动后,声音的密度会有很大提升。HIFIMAN Edition X可以说是个奇葩,男人家认为用手机就能推得相当灿烂,虽然听感的确不算差,但手机肯定远远不足。所以我觉得Edition X很好的可以体现出播放器素质与驱动力的耳机。iBasso DX80已经可以把Edition X推出些模样来,松甜的暖生,听感温润同时又不失通透感,在我听来效果与一些定价更高的随身播放器相当,不得不说是个惊喜。Line Out输出方面,没有便携耳放,接了声韵的台式耳放来推HD800,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相比播放器直推肯定强很多很多,声音依然是偏暖的风格,不过声音的力度、声场与层次定位强出来很多,不是一个层次的声音很正常,毕竟HD800还不是随身听直推能玩得转的。USB DAC的实力可以算是DX80的强项,最大的功劳无异于XMOS芯片的假如,它是目前最好的USB控制方案,采用异步传输的方式,虽然需要安装专用驱动器比较麻烦,但可以支持DSD传输,其音质表现与机器本地播放效果相当,若是线材比较好,有时候还能略超越本机播放一些,不过这似乎并不是素质,而是味道上的略微不同吧。另外相比电脑的集成声卡,所以DX80的USB DAC肯定是强的。电池使用时间上,用了几天感觉大约有10个小时多点的连续播放时间,算是当前随身播放器的平均水平吧。播放一般无损音乐,在不带套,通风良好的情况下机身没有感觉明显发热,算是发烧播放器里比较凉快的了。玩播放器主要玩的还是音质,iBasso DX80的声音表现没有让我失望,虽然玩HiFi的都没性价比可言,但DX80我觉得如果一开始价格再定高点,估计发烧友们也不会觉得不值,配色一条好些的耳机可以感觉到它的价值。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26)
sangebaba 三个爸爸 AP600 家用除醛空气净化器
善领MiFi Plus 随身wifi无线路由器(送1个月流量)
微鲸智能投影M1
商务旗舰 HUAWEI Mate 10 Pro
美图手机 美图T8s拍照手机
Laughing-Face笑脸 LFWX-C2 内裤洗护机
Goodbaby/好孩子 高速汽车安全座
airx A8空气净化器
EraClean Fresh新风机
【轻众测规则更新】幻响 小L 护眼灯
【轻众测规则更新】任我游 X3 前后一秒一帧安防式监控行车记录仪
乐图(LOTOO) PAW 5000 MKII 便携HIFI音乐播放器
【轻众测】九微米 U年级探索系列护脊书包
赞100评论154
赞98评论75
赞40评论33
赞1247评论780
赞695评论279
赞530评论343
赞425评论300
赞694评论335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11 / 22 页
各家直推旗舰评测---- 更新至第五篇!!!请看7楼
别别别,我还真是对比台机才能有对比听感,光听直推我暂时还没那个能力能凭记忆说和台机的区别。现在手头 ...
楼主不错么,不声不响已经搞了这么多了台机了,严重期待一下
我们论坛这么low您还呆在这里干什么呢?去隔壁吧。。
既然是吹水论坛,留在这自然以吹水为主。
花见花不开 发表于
你反复说你个人在宿舍里听大耳有没有影响有意思么?这坛子里报怨大耳漏音严重,不适合在宿舍/办公室听音 ...
你自己扯直推一定要用封闭式大耳才有意义,旗舰开放式大耳一定要上台,所以楼主写的帖子营养不高,不如看老帖子。这不是扯蛋么?
我举例只是不想让你代表别人妄下定论,至少代表不了我,我也不想代表你,我是可以宿舍直推开放式大耳的,并且不过分影响别人。我是经常出差并且需要楼主的直推测评做参考的人。办公室工作还能听大耳的,估计都是领导,普通职员一般没这个条件。
别人说7000价位mojo接812性价比比较好,你偏要举例846加随身听流行更好(严重怀疑你在YY)。我举例不是为了证明大耳能吊打耳塞,只是想说明你的例子都是胡扯。
根据楼主之前的帖子断定他没听过台机。呵呵,我只想吹个牛,你看人没我准。
sy9775 发表于
别别别,我还真是对比台机才能有对比听感,光听直推我暂时还没那个能力能凭记忆说和台机的区别。现在手头 ...
楼主,有空能说一说手里几个台机和812的搭配情况吗?或者有时间的话再开一贴写写几个耳机和台机的搭配情况,让我这种穷烧少花点冤枉钱。
家里只有GA01。812接GA01声音太奇怪了,声场被压缩的扁平化,只剩下横向声场,低频没有,高音刺,还不如手机直推。听说luxman的耳放推低阻不错,例如th900,楼主听过吗?
本帖最后由 花见花不开 于
18:37 编辑
你自己扯直推一定要用封闭式大耳才有意义,旗舰开放式大耳一定要上台,所以楼主写的帖子营养不高,不如看 ...
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先问你什么叫“便携”?“便携”又是为了什么?封闭和开放的区别是什么?我认为便携的最大优势本就是方便携带,可以带出街,封闭的最大优势就是阻挡外界噪音并保证隐私,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错哪了?
开放大耳容易受外界干扰,也无法保证隐私,所以更适合室内环境,室内环境更方便上台机,这也是相辅相成的,错哪了?
你自己要在宿舍拿个便携听开放式大耳那是你的事,只是“可以”不代表“适合”,能说明什么问题?
mojo推K812这只是一种妥协方案被你说得好象是最佳方案似的,搞毛啊?
就好比你开个拖拉机上班只要警察没意见那当然也“可以”~但“适合”么?
这贴子营养不营养是我说过的么?我和别人对话又关你毛事?再说就算我说了又如何?又关你什么事?瞎激动个啥?
现在楼主的这个评测已经完全转型了,他之前压根就没打算和台机比较,很多人也包括我也这样建议了,现在终于要和台机比了,虽然从之前的评测里并没有看到相关内容,但相信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有意义,楼主也一直在邀请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互动的也挺好,你这上窜下跳的又是为何?非常不理解~
支持楼主!等LCD3
好长的贴,对楼主的人格魅力和织毛衣水平表示敬佩!
穷烧烧心 发表于
楼主,有空能说一说手里几个台机和812的搭配情况吗?或者有时间的话再开一贴写写几个耳机和台机的搭配情 ...
这段时间一直在听812,因为下一篇就是写它的。812是个蛮有意思的耳机。从数据上来看直推没什么问题,而且不论是手机还是hifi播放器都能出好声而为还很耐听。但是在66套下和404便携耳放下貌似又提高了一截。。。所以我觉得812是一个潜力蛮大的耳机,而且比较吃前端的。从性价比角度来讲,我建议是拿一个声底厚一点点的播放器配合812,味道比原来浓郁一点点会比较讨喜。。。至于大推力台机我倒是不太推荐,上台提升是有但是性价比和方便程度降低太多。。。
lichter 发表于
好长的贴,对楼主的人格魅力和织毛衣水平表示敬佩!
真心不是我织的啊某宝10多块钱一个。。
真心不是我织的啊某宝10多块钱一个。。
哦,哈哈,我以为男生会有这闲情雅致。
这段时间一直在听812,因为下一篇就是写它的。812是个蛮有意思的耳机。从数据上来看直推没什么问题,而且 ...
就这么一两个人,怎么还在这个帖子里上串下跳的,真烦人
自己不爱看,就别看了;你不爱看,还跑到别人帖子下面来说“你觉得帖子没意义”,非得让别人“一定认同你的观点”,吃饱了撑的
都多大岁数的人了,就这么点心胸
本帖最后由 sy9775 于
16:34 编辑
第五篇 AKG K812与Q701 之前预告了蛮久,由于主力播放器AK380电池鼓包返回得帆去处理了,同时又遇到了小偷事件Tribute 7和金菊花刚拿回来不久,这段时间也是悲剧的不要不要的。 在这里我还是要说一句,帖子评论里面有人说我就是喜欢AK380,没有它就没办法做评测,全说AK380的好话,我表示非常不理解,大部分仔细看我帖子的坛友应该知道,虽然我没有明确指出,但是字里行间我是对AK380和AMP有意见的。在我前几篇评测中,把ak380作为首选设备做测试只有一次,而且还是不得不用2.5mm平衡插口的情况下。其余大部分时候都是LP5金或者金菊花作为首选,AK380和ZX2作为辅助,其他档播放器作为随机临时搭配,中高端台机作为听音参考。 所以为了表达的更加清楚我自己做了一下排序,对我手头上的设备按照类别进行排名,当然是主观排名,仅仅为了坛友能更容易的理解我的帖子。 下面排名仅列出手头上常用的主流播放器,冷门播放器就不列进去了。3.5mm或6.3mm立体声插口综合水平(以听感为主结合数据指标):乐彼LP5金≈金菊花>AK380+AMP>凯音N6>飞傲X7(原装模块)≈Hifiman Supermini≈SonyZX2≈AK120II≈凯音i5≈凯音n5≈山灵M5≈乐彼L3>Sony D100≈AK70>AK JR 2.5mm或3.5mm平衡插口综合水平(以听感为主结合数据指标):AK380+AMP>乐彼L3≈凯音N5≈AK120ii≈Hifiman Supermini>AK70 Line out线性输出插口综合水平(连接耳放时使用):LP5金≈金菊花>飞傲X7≈AK380AMP≈凯音N6其他不常用LO就不比较了 同轴插口综合水平(连接解码器时使用):LP5金领先其他很多。 需要点名说明或者吐槽的播放器:1. LP5金的UI熟悉了之后很方便,但是刚上手及找歌有点麻烦,而且做工不是那么细致,电池续航比较短。可以理解为类似HIFIMAN Supermini这样的纯粹播放器产品。 2. AK380+AMP做工最为精致,细节处理非常好,但是它俩的发热简直无敌了,而且我AK380电池鼓包顶开了整个背板正在得帆处理还没回来,品控值得怀疑。AK380就算挂上AMP打开高增益在输出功率方面依然是难以和几个主流国砖相匹敌,低频散的问题很多情况我觉得是输出功率不够造成的。 3. 金菊花在解析力、动态和输出功率上非常突出,但是总给人一种过于严肃的感觉。 4. ZX2我实在无力吐槽,准备从主力测试播放器中除名,推力小的可怜竟然不如手机,大哥你可是当家旗舰播放器啊!声音毫无亮点,有气无力,连我这个直推党都认为拿ZX2推便携大耳简直就是耍流氓。做工虽然细致但是SONY随便一部Z系列手机也能达到也没见卖7000的。安卓原生系统加上硬件配置较低,app多一点就卡使得这个系统毫无意义。做数字转盘接自家的PHA3的播放DSD竟然不能三灯全亮,拿个iphone6用相机套件配合onkyo的HF player接PHA3都能三灯全亮。7000的价格,1500的声音,500元档手机的硬件,Sony,你如何让我保持信仰?希望金砖到手的时候不要让我的希望再次破灭。 5. 凯音i5系统问题各种bug虽然官方一直在不断改进不断推出新固件,但是有些问题依然存在,我敬佩凯音及梁大勇于承认问题并且积极改正问题的态度,但是希望下一次推出新产品的时候能够更加的成熟与稳定。 6. AK全系列产品的性价比是比较低的,甚至可以说毫无性价比可言。但是它的产品定位和营销确实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尤其是周边产品的开发以及与其他品牌的合作,对整体品牌的推广和全线产品的销售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它的创新精神是值得肯定的。比如AK系列播放器的底座让播放器连接台机更加方便,比如背夹AMP这样的产品颠覆了传统便携耳放的定义,比如CD ripper就在CD抓轨上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性(自动产生歌曲名,以及速度可选)。软件方面的自动系统更新,就比普遍的下载固件再更新的方式方便很多,比如内置了线上音乐商城,虽然国内不能用,比如推出了配合全系列产品使用的App:AK connect,让家庭影音设备的无线化网络化的应用门槛降低了很多。 所以关于播放器产品,永远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品牌不同的产品是商品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意义之一。7.对于Sony D100这个录音笔作为播放器实在是喜欢不起来,首先我肯定它的录音确实强大,回放之后现场感特别强。但是作为音乐播放器首先输出功率太小,其次失真比较严重,我个人是不太喜欢这个东西的。而且同等声音甚至更好的却比它体积小很多价格便宜很多的播放器非常多,为何一定要这么一个大砖头。我现在是拿它录歌玩了。 歪楼也是歪出新境界了。好吧回到正题,今天我们要说的是AKG目前的旗舰大耳 K812以及7系列的昆西琼斯签名版Q701。
235348kdsssjs6hi64oqmo.jpg (179.5 KB, 下载次数: 2)
16:06 上传
z9h8e8czcfc2c.jpg (219.74 KB, 下载次数: 3)
16:06 上传
IMG_805.jpg (240.86 KB, 下载次数: 2)
16:12 上传
IMG_846.jpg (210.32 KB, 下载次数: 2)
16:04 上传
IMG_946.jpg (181.32 KB, 下载次数: 0)
16:04 上传
IMG_929.jpg (254.02 KB, 下载次数: 2)
16:04 上传
推荐一下V-moda这个耳机盒,K812这个尺寸的耳机依然放得下,而且空间还可以自己调整。 首先说一下K812,这个耳机在旗舰耳机里面的售价算是比较良心了,国行实际成交价格大都在6000左右,二手价格徘徊在4500左右,不过考虑到AKG这个跳水王,也不足为奇,感觉迟早AKG要被哈曼卡顿玩死,当年针对AKG经销商新柜台的装修政策就是补贴50%现金装修费,有几个经销商没有从里面捞油水的?然后就是铺天盖地的新柜台,然后就是铺天盖地的撤柜,为什么?今天进货价399的东西明天可能京东就特价99了,因为哈曼卡顿走的是两种渠道:1.经销商,2.大客户。京东这样的大客户可能一次拿货10000个直接谈一个完全不同于经销商渠道的拿货价,这让经销商怎么做生意?而且耳机生产成本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也是为何很多耳机是不修直接换新的。因为维修的备件和人工成本可能已经超过了耳机的生产成本,早年森海塞尔的换新政策老玩家可能知道,这两年因为太多人钻这个空子所以也都普遍改成了维修的政策。 妈蛋说着说着又歪楼了,不过也是想吐槽一下AKG这个品牌运营上大家都看得到的一些问题。 其实AKG新时代产品里面最让大家印象深刻同时也最为知名的就是大手办K701了,我是学营销管理的,我直觉上一直隐隐觉得K701这个产品营销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相当于厨师做了一道菜,然后很多人吃了之后告诉你,这道菜必须要怎么吃、配合什么调料才好吃,吃了觉得不好吃的不是菜的问题而是你吃的方法的问题,其实这道菜非常好吃简直极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类的好奇心是很无敌的,这个话题一旦产生,就会让更多人想要尝试这样一道菜。而且就算觉得不好吃,也会1:认为没有吃对方法,2:不敢说不好吃怕被人说自己的品味不够。所以我认为这或许是一个歪打正着的营销事件也说不定。回到K812来说,它的推出多多少少是建立在这个营销事件之上的。AKG厨师推出的K701这道菜,实在是让人难以上手却欲罢不能,大家认可这个厨师但是实在是觉得这道菜吃起来太麻烦了,OK,厨师做了一道吃起来不那么麻烦的菜,味道比K701还好。大家赶紧买买买。 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呢?我觉得多少有一定道理。K812原配单侧可换线3.5mm立体声线材。外加一个耳机架,淘宝50块钱同款那种。由于单侧出线设计,就基本彻底告别平衡线了,除非改耳罩。而且3.5mm插口明显也是为便携播放器准备的。基本可以认为厂家对K812的定位就是直推全尺寸大耳。那么我们就来试试到底K812直推合不合适。 播放器的选择是LP5金、金菊花和凯音i5。涵盖3个价格区间,反正AK380在得帆处理电池鼓包没回来,也没准备选它。曲目还是老样子,孙露,蔡琴,赵鹏,外加几首弦乐几首打击乐几首大编制。 一开声,LP5金下的K812给我的感觉是通透、自然、干净和清脆。也算是延续了大部分AKG耳机的风格。先不说三频,也先不说曲目,K812声音给我的Q弹无比,干净自然的声音是其他所有耳机所没有的,如果说EDX是一道小鸡炖蘑菇,好吃味浓,那么K812就是一道芦苇炒百合。干净清爽的让人不能自拔久吃不厌。如果体现在具体素质上,就是解析了上佳,声音背景很黑,声音乐器分离度很好,声底非常干净,整体非常均衡而且瞬态很好绝无拖泥带水。 在具体的曲目下,孙露的几首曲目,由于孙露的所有曲目,后期上会特别的突出中频部分,有些耳机比如sony z7在孙露的曲目上就会有一些失衡,要么低频散混,要么高频失真,要么各种声音混在一起没有主次之分。K812你很难说是突出什么部分,它的特点是将各个频段的声音都完整的演绎出来,让你有机会去单独分辨每一种乐器每一种声音。它的低频不像Z7 和W5000那样散,也不像D1000,t1那样凝聚密度大,它是非常自然的演绎而且总会让人觉得这就是最真实的音色,鼓是皮面是胶面,人声是清纯是沧桑,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要说K812是完全的监听风格,我又不太认同,它是有一定音染的,但是它的音染会让人觉得是自然的,是会让人有一种声音彻底还原的错觉。不得不说这种音染是非常讨喜的。 关于K812我很难去单独评价他的中高低频如何如何,因为我觉得它是一个整体性很好的耳机,也是乐感很不错音色很不错的一个耳机,均衡自然纯净是它的特色,单独去评价去比较它和其他耳机的中高低频都不能说有什么优势,但是它就是这样的纯粹好听,与世无争却独领风骚。 当然K812也不是万能的,流行 ACG 小编制声乐是它比较适合的类型,大编制交响乐我个人觉得在K812上有一些不搭,不是因为它难以胜任,如果拟人化,K812就是一个清纯的小姑娘,邻家小妹妹,唱唱小曲弹弹吉他让人心旷神怡,但是非要她去指挥一个交响乐团就有些莫名的违和感了。 总结一下,K812在直推下,基本能够反映出这个耳机应该有的特点和素质,作为闲暇时刻的消遣又不想搬出台机那么麻烦,K812搭配一个2000 - 5000档的播放器已经足够达到欣赏音乐的目的了,2000档的凯音i5,乐彼L3,山灵M5等驱动K812,细节没有弱化很多,同时也保留了K812应该有的特点,只要不是大编制曲目,相信K812作为便携直推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再说说Q701这个耳机吧。从数据上来看,Q701和K701的阻抗和灵敏度是一模一样的,都是62欧姆阻抗,灵敏度105dB/v (92.9dB/mw)。我快了一下,Q701和K701单元也是一样的,那么总结来说这两个耳机难推不难推都应该是一样的。可能在腔体,调音海绵上有一些区别。我看到很多评价上说K701比Q701难推很多,这一点我是这么认为的,并不是物理上的难推,而是从声音角度,给到同样的输出功率,Q701更容易出好声而已,它们的物理状态应该是一样的。 从数据上来看,Q701是一个很尴尬的定位,灵敏度是比较低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也要学会换算。一般耳机灵敏度我们看的是dB/mw的数据而不是dB/V的数据,低于100dB/mw的耳机一般来说算是灵敏度较低的了。比如hifiman EDX是103,EDX是113,AKT1P是102,达摩d1000是103,A2000X是103. 大部分耳塞都是100以上。低于95dB/mw就是非常低了,是非常难推的类型比如HE1000的90,ABYSS 1266的85,LCD3的93,AKG K1000的丧心病狂的74。这几个耳机阻抗都不高,大多只有几十而已,比Q701还低,比如HE1000的35欧姆,LCD3的50欧姆,ABYSS 1266的46欧姆。所以耳机难不难推更多是看灵敏度,阻抗次要因素。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误区,所以在这里特别的说明一下,当然我的结论也是基于自己研究了很多耳机的数据,换算了一些数据,结合一些专业人士的观点得出的,仅供参考。 既然是难推,那就找一个手头上推力比较大的播放器——金菊花,而且打开高增益模式。不得不说其实金菊花和Q701还是比较搭的,在台机下,假设基本达到Q701的最大输入功率,Q701的声底会比K701厚一些,同时在中低频方向对比K701会有所加强,整体来说可以理解为在K701通透自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流行方向的调音。金菊花本身是一个比较冷比较严肃的前端,不会给耳机附加太多的音染和感情色彩,搭配Q701来说会让Q701往K701的那个方向去影响。前面也说了,Q701从数据上来看是接近于直推的极限的,从声音上来讲,对比高增益的金菊花和台机,区别主要集中在低频的凝聚度,声音整体的动态和瞬态以及声场的大小上。声音细节、密度和分离度倒是没有多大区别可能因为金菊花在这方面本来就做的不错。当然这些区别也不是说一个天一个地那么大,也没有到不能听的程度,单纯从声音上来讲,假如不告诉你这是Q701,以声论价的话,1000档次的耳机还是有的。在金菊花上,Q701的表现是比较均衡但是偏下盘多一点点,相对于K701来说,Q701的低频算是很足了,但是它不是那种动次打次,而是比较收敛和紧致的低频,貌似AKG的耳机低频都是这个感觉,比较Q弹和清脆。 总结来说,Q701如果选择用播放器直推,那么建议用输出功率比较大的播放器比如金菊花,飞傲X7加大功率模块,AM3或者5这样的。要么可以考虑绑定一个便携耳放如aroma a10或者aune b1,大米mg2等,耳放的花费体现在声音的提升上应该是值得的。相对于播放器直推和同价位台机,我建议是播放器直推,因为同价位台机的提升并没有天地之别,一个便宜点的便携耳放也能达到差不多的提升,但是中高端台机带来的改变还是非常明显的,至于性价比或者是声价比如何我就不做判断了,换一句话说,如果预算够,比如手持Q701外加5000的预算来购置台机来追求提升,我个人会拿这5000去淘一个成色不错的K812,难道提升不是更大么? 今天的评测码字应该是最多的一次,当然歪楼跑题占了很大的比例。我是比较随意了想到什么说什么,大家就当娱乐吹水文来看,再次强调我的观点基于我的主观感受,仅供参考。下一篇预告:铁三角两兄弟:W5000和A2000X
下面放一些逗比图片,请不做评价笑笑就好。
(197.67 KB, 下载次数: 13)
16:04 上传
(251.77 KB, 下载次数: 18)
16:04 上传
(221.52 KB, 下载次数: 11)
16:04 上传
(126.9 KB, 下载次数: 10)
16:04 上传
(154.31 KB, 下载次数: 10)
16:04 上传
zjun224 发表于
我天天上班听k812...离开耳朵不到半米不到就听不见了。。。如果可以影响2米开外的别人那么你听的应该就是 ...
812的评测出来了,看看和你自己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weiguandong 发表于
来来来我就是一个对直推大耳机需求很大的人,我学生,住宿舍,开放式照样可以用,宿舍又不是工地。我现役 ...
812的评测写完啦,来看看和你平时听有什么区别,我们也互相对比一下。。
穷烧烧心 发表于
同为812用户,经常出差,音质不得不妥协了。为楼主贊一个。
812的评测出来啦。。
weiguandong 发表于
作为812直推用户坐等LZ对812直推的看法
更新啦,812的已经放上去了
lisa2006 发表于
曾经也在各个直推耳机中选择了良久 最后买了k812
812的评测已经更新可以看啦
augap 发表于
希望楼主多加一些器材横评,比如812和D1000比较三频,EDX和D1000比较,这样参考性更强。
812的评测更新啦,不过没有详细去比较三频,只是说了一下突出的特点。。顺便吐槽了一下各个播放器 哈哈
买了那么多台机咋还不比较一下?
11 / 22 页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直推1zhitui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