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笔记应用 UPad,noteshelf2,GoodNotes 哪个更值得买

在 Apple Store 做过 Creative,现在离开4年了。对 iPad Pro 工作和生活应用,在这里说点我现在的体会。&br&
虽然从最初代 iPad 就开始使用,但是一直没有把 iPad 作为生产力工具,很长时间对我来说是最不实用的苹果产品。但是 ios11 之后一切都有所改变。ios 11 正式发布后果断入手 iPad pro 10.5 256G Cellular + Apple Pencil + Smart Keyboard + AirPods。&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280& src=&/v2-8ca16edbb22c00a955fbb0_b.png& data-rawwidth=&17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07& data-original=&/v2-8ca16edbb22c00a955fbb0_r.png&&&/figure&&br&&br&&br&选择 256G 是因为我会把所有旅行照片全部同步 iCloud,并且原图下载到 iPad 上,另外会下载电影和电视剧。&br&选择 Cellular 是因为我需要 GPS 准确定位,而且北京电信无限量流量套餐可以办副卡给 iPad 用。&br&选择 Smart Keyboard 而不是罗技键盘,是因为键程对我来说只是大家讨论的话题而已,体验上 Smart Keyboard 真的特别的好。而且足够便携轻薄。&br&购买 Apple Pencil 并不是因为我有绘画的需求,而是因为工作上有了 Apple Pencil 后很多难以解释的信息直接涂鸦直观了很多。这些在 MBP 上不方便操作。&br&&br&
由于对自己的需求一向很清晰,所以这些产品购买的时候也没有动太大脑经,而且贴心的 GF 也送我了新 Apple Watch Series 3。现在 Apple 的整体解决方案,改变了我的工作和生活很多。MBP 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br&&br&&b&iPad 生活应用&/b&&br&
生活上三件事儿,娱乐、学习。&br&由于不太玩游戏,所以娱乐无外乎是看看电影和上 Youtube。所用软件,YouTube 、迅雷HD(百度搜索 迅雷beta)Kindle。&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280& src=&/v2-d041549feface_b.jpg& data-rawwidth=&17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64& data-original=&/v2-d041549feface_r.jpg&&&/figure&&br&iPad app上 YouTube 的体验明显好过 Mac 上用浏览器,而且经常用这种小图方式,边听边找其他想看的视频。&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280& src=&/v2-828ef47bd5e2dd8fa2ddc0f6d050a784_b.png& data-rawwidth=&17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07& data-original=&/v2-828ef47bd5e2dd8fa2ddc0f6d050a784_r.png&&&/figure&&br&迅雷则是用来搜索、下载、播放电影的。一项不喜欢使用各类视频网站客户端来看在线视频,由于网速还不错,通常是下载来看。&br&&br&*迅雷beta在 AppleStore 上没有上架,请百度搜索“迅雷beta”从链接打开下载,iPad 设置里面验证后使用*&br&&br&旅行的照片和剪辑的视频都存放在 照片资料库里面,Mac 、iPad 全部是用 iCloud 同步的。这样也使地点、人脸、对照片的修改、Memories等等都实时同步和在 iPad 上正常使用。&br&
再有就是用各类游记 app 查资料,pages 上做旅行攻略,订机票酒店等等的事情。&br&&br&
学习上,更多的会用上 Apple Pencil 和 ios11 的分屏功能。很多人认为10.5寸 iPad Pro 分屏很鸡肋,但是考虑便携性,我不会选择12寸。好比现在在自学日语,就会左边打开学习软件,右边加个笔记本写写画画,我不太常做笔记,但是单词多写几遍到是加深记忆。&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280& src=&/v2-bf09fa85a2a622a8d63a3a2c_b.png& data-rawwidth=&17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07& data-original=&/v2-bf09fa85a2a622a8d63a3a2c_r.png&&&/figure&&br&&br&Kindle&br&电子书,我是室内用 ipad 室外手持用 Kindle&br&
iPad 10.5 Kindle 软件阅读体验还是很不错的。有明确想看的就网上搜索数名+mobi,或者结合 ebook convert 软件转吗然后邮件推送给设备,这一系列用 iPad 操作起来非常方便。最近没有特别想看的就从亚马逊 Kindle Unlimited 里面找找包月资源看看。&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280& src=&/v2-dddeff6b7ac8f14ccf84_b.png& data-rawwidth=&17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07& data-original=&/v2-dddeff6b7ac8f14ccf84_r.png&&&/figure&&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44& src=&/v2-f7e3af39d7a7d0f7efa8f3ed31b27a71_b.jpg& data-rawwidth=&6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8& data-original=&/v2-f7e3af39d7a7d0f7efa8f3ed31b27a71_r.jpg&&&/figure&&br&这些就是生活上常用的 app,其实电子产品的依赖永远要做减法,找到最需要的程序就好。当然我就只介绍一些最常用的,其他软件大家还可以以后慢慢讨论。&br&&br&&br&&b&iPad 工作应用&/b&&br&
工作上 iPad Pro 替代电脑是我开始有点出乎意料的。现在 MBP 几乎不再使用了。为了感谢5年的辛勤工作,去 Apple Store 换了一块儿电池,现在生龙活虎了。未来几年也应该没有再换 Mac 的可能。&br&&br&
那 iPad 如何成为 日常工作生产力工具的呢。最根本原因就是之前一直使用 Mac 办公,而且我部门的同事也全部因为我加入了 Mac 办公的行列,因此转换为 ios 办公其实难度不大。iWork 软件依旧使用而且完善运用 ios11 的文档管理工具和 iCloud 协同办公功能一切都是事半功倍。整体看来,链接打印机不方便,keynote 制作无法达到 Mac 效果外,一切是利大于弊。举几个例子。&br&&br&1.Apple Pencil + 微信 + iOS 的截图功能&br&
屏幕截图后直接用 Apple Pencil 增加批注,然后裁剪到合适大小用微信分享之后删掉。比起之前 iOS10 或者在 Mac上操作都更加的便利。&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280& src=&/v2-d511aef038b87cdb6fb95_b.jpg& data-rawwidth=&17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07& data-original=&/v2-d511aef038b87cdb6fb95_r.jpg&&&/figure&&br&&br&2.摄像机 + Lightning to SD 卡转接器 + LumaFusion&br&
我很喜欢用 Apple 的原生软件,但是 LumaFusion 完全秒杀iPad 版 iMovie,几乎媲美 Final Cut Pro。在 iPad Pro 上剪片完全可行。 所以会议纪要新闻类的视频完全可以用 iPad 剪辑,这对偶尔出差做宣传工作的来说真是太大的福利了。而且软件一百出头,太良心了。以前用 iPad 剪辑比较头疼的是背景音乐,不好倒入。现在首先是 LumaFusion 里面自带了免费版权音频,再有就是 iOS11 录屏功能可以内录声音存为视频文档。。。。。就说到这里。&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668& src=&/v2-88f42fea7a0_b.png& data-rawwidth=&22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24& data-original=&/v2-88f42fea7a0_r.png&&&/figure&&br&我这种新闻类项目都是做完就删除的,所以没有项目可以为大家参考,整体操作和 Final Cut 还挺像的。干这行的不用选直接就操作没问题的。&br&&br&3.iCloud 协同办公。&br&
我所在部门有两个办公室,北京和另一个城市。北京办公室都用上 Mac 了,但是另外几个同事还是使用 windows,所以 iCloud 网页版协同办公解决了很多不可能。每天通过网页链接发布第二天的工作项目,有 Mac 自动跳转 iWork,没有的就用网页版。这里面设计单位内部文件,我就不给各位截图了。有兴趣私下讨论。&br&&br&&b&iPad 旅游应用&/b&&br&旅游上 iPad 不是用来替代手机而是用来替代电脑和纸质攻略的。&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083& src=&/v2-1d60fb7fc53bf_b.jpg& data-rawwidth=&10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7& data-original=&/v2-1d60fb7fc53bf_r.jpg&&&/figure&&br&每个人的旅游方式不同,至于是喜欢呆在海边酒店看一周海,还是一路暴走各个景点盖戳。我觉得不同旅游类型不用谈好坏与否、谁更高端,纯属个人需求不同。&br&我旅游肯定是先做攻略的自由行,也会经常报当地一日或几日团,因为真的很多地方是自由行交通不便无法到达的。&br&&br&1.出行前计划安排&br&做攻略其实很简单,iPad 上用好蚂蜂窝、TripAdvisor就大概可以规划景点了。我通常做法是,先用蚂蜂窝找到要去目的地季节合适的优秀游记,看个二三十个,大概心里对经典有数了,然后在 TripAdvisor 再把景点最终确定,并且根据景点位置用 Booking 或其他软件订好合适的酒店。&br&如果和父母一起出行我会用 pages 做个纸质的攻略,把要去的地方写明。&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280& src=&/v2-4b020dcccf6d48f55af7b301c0003d8d_b.jpg& data-rawwidth=&17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54& data-original=&/v2-4b020dcccf6d48f55af7b301c0003d8d_r.jpg&&&/figure&&br&&br&如果想让自己的 iWork 文档做出设计系文青小女生的效果,推荐给各位这个软件。ToolBox 在 Mac 上已经使用很多年了,最近出 iOS 版本了,而且68可谓加个太良心了,里面有超过30000个图片或模板素材,各个精美。我一般是文稿或 Keynote 里面从 ToolBox 里面着小元素,或者在设计彩页单页的时候,直接找个现成合适的修改就做出来了。&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280& src=&/v2-afa665c408c8_b.png& data-rawwidth=&17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07& data-original=&/v2-afa665c408c8_r.png&&&/figure&&br&&br&计划做好后可以用 CityMaps2Go 下载好离线地图并把景点加上标记。我个人觉得 City Maps2Go 和 MapsMe 各有优缺点。离线地图更多是信号不好无法用 Google Map 时候来使用并且我比较喜欢软件内管理地点功能,所以选择前者。&br&&br&还有为什么会有两个 TripAdvisor 一个是这两年才上架的国内猫途鹰,一个是英国商店的英文版,英文版中除了可以看外国银的评论外,还会多出论坛功能。&br&&br&2.旅行中&br&旅行中,那 iPad 替代手机说实话不实际,我大多是在酒店看看视频,突发情况办公,管理欣赏照片。每次拍好的照片一定会仔细加上地点信息,标签,人脸未能识别的手动来识别。这些工作在 Mac 上进行。但是使用 iCloud 同步到 iPad 上并且原始尺寸下载在 iPad 上后,整个资料库自动同步过来,使用 iPad 上 Photo 自带编辑功能进行简单编辑和管理资料库。&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984& src=&/v2-d354ac3b1bcaa_b.jpg& data-rawwidth=&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v2-d354ac3b1bcaa_r.jpg&&&/figure&&br&&br&3.户外徒步&br&推荐软件 GPS kit HD&br&五年没更新了,2017年最近更新了一次分辨略。十多年前用 Garmin 60csx 当时8000多的价格。现在一个80多的软件完全解决。徒步上 GPS 我大多就是记录航迹或者自家上的行车路线,用 Google Earth 保存,iPad 电量充足比起手机来说记录航迹更为合适,此软件也可以选择区域选择清晰度标准的下载离线地图。徒步上还是很有用的。&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837& data-rawheight=&1280& src=&/v2-31a8b3b717f65acf6acb0f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37& data-original=&/v2-31a8b3b717f65acf6acb0fa_r.jpg&&&/figure&&br&&br&&br&&b&最后说一下 AirPods&/b&&br&
就像大家总喜欢讨论 Smart Keybord 键程一样,说到 AirPods 会先想到音效怎么样。其实我认为耳机大部分时候是由于不方便功放而取而代之的方式,比如咖啡厅看视频,路上听歌,单位剪片。这个时候所谓的那种“音效”真的不够重要。我更看重的是方便,蓝牙耳机就 AirPods 来说,电量是惊喜,连接速度是惊喜,摘下一只就暂停是惊喜。我没那么发烧,需要音效的时候或者有时候去运动 b&o A2,其他情况 AirPods 真的是我用过最好的蓝牙耳机了。&br&&br&今天突然有兴致,回答个 iPad Pro 的问题。回头再陆续更新,给大家推荐更多实用的软件。&br&&br&—————————-&br&更新超实用 iPad 第三方笔贴配件&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921& src=&/v2-aab5d5c5ef94c94_b.jpg& data-rawwidth=&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aab5d5c5ef94c94_r.jpg&&&/figure&&br&&br&希望各位点个赞鼓励一下。
在 Apple Store 做过 Creative,现在离开4年了。对 iPad Pro 工作和生活应用,在这里说点我现在的体会。 虽然从最初代 iPad 就开始使用,但是一直没有把 iPad 作为生产力工具,很长时间对我来说是最不实用的苹果产品。但是 ios11 之后一切都有所改变。ios 1…
以前我一直很好奇网络游戏是怎样使人长时间保持精神集中的,&b&能不能把游戏中的一些原理应用在工作学习中,让工作学习也变得高效呢?&/b&&br&&b&
因此我最近发明了一种自我管理的方法,我把它叫做【成就商店法】,只需要一个笔记本就能使用。&/b&&br&&br&&br&&b&&u&&i&没有耐心看完的同学请直接跳到分割线后面直接看方法论&/i&&/u&&/b&&br&&br&
首先我们来回想一下,&b&游戏为什么会让人如此集中。&/b&主要说两点:&br&&ol&&li&游戏里会把目标分成小块,游戏会告诉你接下来怎么行动,非常明确。&br&&/li&&li&这些小目标完成后有相应的奖励,&b&这个奖励当你完成目标时会立马发放给你,及时反馈&/b&。&/li&&/ol&
通过这两点,玩家无需考虑太多,只要按着任务流程一步步来就能达成自己的欲望。做任务升级原本是枯燥的,但任务完成后会立马获得经验和金币,奖励可能还会随着任务次数递增。&br&&br&&br&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呢?&br&&ol&&li&
虽然有大目标,但做起来却无从下手,甚至有时候不知道大目标是什么。&br&&/li&&li&
完成目标后也不会有及时的奖励。&br&&/li&&/ol&谁都知道学好英语要背单词,但是要背多少呢。背完了10个单词后我并没有发现我英语有什么提升,游戏里我做完任务经验槽立马涨了一点,背完10个单词我没啥感觉,反馈不及时不明显。&br&&br&&br&&br&采铜把这类能够长期提升自我但回报不明显的事称作【长收益半衰期事件】,他鼓励我们多做长半衰期事情。&br&那么问题来了,我知道我该背单词不该刷微博,可是有时候管不住自己怎么办。&br&(那到底我们能不能像玩游戏一样学习工作呢?)&br&&br&答案是不可以&br&&br&不过……&br&&br&虽然不能完全像游戏一样,但我们可以设计一套机制,解决拖延等问题,尽可能让我们多做长收益半衰期的事情。&br&&br&让我先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有十足的雄心,却欠缺行动】,很多人都面临同样问题,比如高中时把假期排得满满当当,假期里却睡到12点;大学每次期末考时都暗下决心下学期改过自新重新做人,下学期就忘了。然后我们把这归结于自己自控力不强,随之而来的是负罪感。&br&&br&要解决这样的问题,&b&请务必抛弃这种思想,因为它只会让你这样拖延下去。&/b&&br&&br&请做好以下思想调整:&br&&br&&blockquote&&ol&&li&&b&不过渡责怪自己,我们本能地以为内疚和自责是我们对抗拖延症的朋友。我们相信,当我们屈从诱惑或者开始拖延时,需要有一个严厉的自我对我们提出批评和指责——就像孩子的我们的父母和老师所做的那样。我们从不怀疑充斥在成功学和励志小品中的口号:“想成功吗?那就对自己狠一点。”我们也觉得,自己之所以拖延,就是因为对自己不够严厉。于是我们更加自责。&br&&/b&&/li&&li&&b&告诉自己,自己只是一个凡人,了解自己意志力的限度,接纳自己的不足,爱自己,是你重新积聚正能量的不二法门。&/b&&/li&&/ol&&/blockquote&引用部分摘自@动机在杭州&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心急如焚时间很紧的人反而更愿意选择游戏? - 动机在杭州的回答&/a&&br&—————————————————分割线———————————————————————&br&&br&&br&好了现在开始说我的【成就商店法】&br&&br&基础玩法&br&&ol&&li&准备一个笔记本,推荐印象笔记&br&&/li&&li&创建3个笔记,自命名,我把他们分别命名为【欲望库】,【成就库】,【成就账单】&figure&&img src=&/3cad7fd746ce4762bbc7fdc37e7b5b98_b.jpg& data-rawheight=&1920& data-rawwidth=&11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2& data-original=&/3cad7fd746ce4762bbc7fdc37e7b5b98_r.jpg&&&/figure&&/li&&li&【成就库】 这里写上你所有想完成的事情,也是越详细越好。比如我在每日任务里写上我要养成的好习惯;比如你想学好英语,那就&b&把学英语这件事情划分为很多个单元,细化目标。这很重要。&/b&就像这样&figure&&img src=&/f55ab97748fdac1d12f0b0bdcf249e6f_b.jpg& data-rawheight=&1920& data-rawwidth=&11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2& data-original=&/f55ab97748fdac1d12f0b0bdcf249e6f_r.jpg&&&/figure&&/li&&li&【欲望库】里装着所有你想做的事情,写得越详细越好,比如你是个吃货,喜欢吃可爱多,那你就写“吃一次可爱多”;你最近想买耳机,你就写“买ax35”;喜欢逛淘宝就写“逛20分钟淘宝”&figure&&img src=&/2dc1a36ae1cc7da2696a_b.jpg& data-rawheight=&1920& data-rawwidth=&11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2& data-original=&/2dc1a36ae1cc7da2696a_r.jpg&&&/figure&&/li&&li&在【成就库】里把你每一项成就标上成就值,当任务完成时,你就能获得相应的成就值,并在【成就账单】中记录成就值的增加以及当前成就值。成就值就是成就商店里的货币。具体每项任务获得的成就值需要根据事情本身的重要程度和难度而定。&figure&&img src=&/8c08ae9c1b64f6c132c4cd2_b.jpg& data-rawheight=&1920& data-rawwidth=&11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2& data-original=&/8c08ae9c1b64f6c132c4cd2_r.jpg&&&/figure&&/li&&li&在【欲望库】里把每个欲望也标上价格,价格由实现欲望的成本而定,成本包括所消耗的人民币、精力以及其它负面影响。比如约一次电影需要消耗40人民币和20单位成就值的精力,那我“约一次电影”所需要的成就值就是40+20;比如吃一次冰淇淋消耗的精力和金钱都不多,但却会导致发胖的负面影响,所需的成就值就高一点。&figure&&img src=&/48b7d25d64acab4c2c839127_b.jpg& data-rawheight=&1920& data-rawwidth=&11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2& data-original=&/48b7d25d64acab4c2c839127_r.jpg&&&/figure&&/li&&li&OK,现在只需要在【成就账单】每完成一项成就记录下获得的成就值,每实现一次欲望就记录下消耗的成就值。想去逛街?可以,请消耗一定的成就值,如果成就值不足,对不起,请先赚取相应的成就值。&figure&&img src=&/5fb12acd41a579cdab58fb1ceca85110_b.jpg& data-rawheight=&1920& data-rawwidth=&11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2& data-original=&/5fb12acd41a579cdab58fb1ceca85110_r.jpg&&&/figure&&/li&&/ol&看起来这种方法很蠢,实际上……&br&我也觉得有点蠢,&b&但是真的很有用啊啊&/b&&br&&br&我来解释一下这样做的好处&br&&ol&&li&解决做【收益长半衰期事件】反馈不及时的问题,背半小时单词并不会立马让你的英语水平提高,无法及时给你反馈分泌多巴胺。但成就值可以,成就值可以用来购买欲望,每当完成一项任务获得的成就值就是一种刺激。把【在知乎上认真写一个答案】作为成就,完成这项成就我就能获得成就值,有了成就值我就能看部电影。&br&&/li&&li&解决目标不明确问题。在列【成就库】的时候我们就把大目标碎片化了,做到像网络游戏里一样,你每时每刻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br&&/li&&li&能够解决自控力不足带来的负罪感问题,曾经我会懊悔自己刷了半天微博。但用这种方法,刷微博是需要消耗成就值的。而我的成就值是完成任务换来的,刷微博是我理所当然获得的奖励。请不要有任何负罪感,这是应得的奖励。&br&&/li&&li&养成习惯:在每日任务中写上自己想养成的习惯,设置成就值回报。每天不费太大力气就能拿成就值。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早起&/li&&/ol&&br&这是基础玩法,还有很多升级玩法&br&&br&&br&比如为了更激励自己早起,可以设置连续早起奖励,健身同理。像这样&figure&&img src=&/5d2d6a2a1c4d2f2e561e_b.jpg& data-rawheight=&1920& data-rawwidth=&11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2& data-original=&/5d2d6a2a1c4d2f2e561e_r.jpg&&&/figure&&br&&br&同样也可以把【欲望库】中的价格设置成梯度的,吃第一个冰淇淋消耗20成就值,吃第二个要消耗30&br&&br&为了保证学习工作更高效,还可以把它和番茄工作法联系在一块,每完成一个番茄可以获得一定的成就值,且奖励随着连续完成的次数增多而增多。哈哈哈就像很多游戏一样。&br&&br&如果还担心完成质量问题,比如听半小时听力如果效果不好,可以再补个评价系统。完成任务后进行自我评价,如果完成质量不高,只能获得50%的成就值。&br&&br&那如果女朋友约你去看电影而你的成就值不足怎么办?没关系,你可以再打个补丁,来个贷款系统,但要按1.5倍贷款成就值偿还。&br&&br&&br&脑洞无限开&br&&br&&br&这里还有一个更高级的玩法,把这种方法介绍给与自己价值观相似的人,然后多人共享同一套系统,更有趣还能互相监督。不过这个我还没试过。&br&(10/22 想联机的同学现可以关注公众号,我会公示一些特定目标的群组供大家组队)&br&&br&&br&&br&先写这么多吧,想到其它的了再来打补丁&br&&br&&br&&br&&br&8月29更:&br&重新看了所有评论和所有回答,发现我有必要补充一下。&br&&br&1、有很多人觉得这种方法难以坚持下去,也有人说自己会经不住诱惑超支成就值。&br&其实,提出这个方法的目的并不是去要求自己每天一定要完成多大的任务,最关键的是,最大可能地消除负罪感。&br&没忍住玩去了,没关系,扣点成就值就行。&br&陪女友逛街看电影超支了很多成就值,没关系,你是管理员,你临时做如下设置:“每天完成XXX之后可抵消今天消耗的所有成就值。”生活是复杂的,需要很多主观合理的调试。这也是难以做成APP的原因吧。&br&&br&2、给自己奖励很重要! 设置合理,不久你会发现你已经爱上了这种制度。&br&&br&3、方法是我自己使用了很长时间效果不错且现在仍然使用中。好处很明显,比如每天能坚持很多好的习惯,长时间集中的学习状态明显增多,也知道自己每天做了什么。&br&这回答更多的是我的一个经验分享,而非看到问题脑洞大开捏出来的。所以也不存在edmon所说的中看不中用吧。&br&&br&&br&&br&9/30&br&&b&谢谢大家的赞同与认可。&/b&&br&应部分知友建议,我会创建一些微信群,集结各地爱努力的人,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相互督促,相互鼓励。&br&&br&&br&&b&关于呼声很高的APP,答主已经在参与开发《PlayTask》&/b&&br&&br&10/22&br&&b&安卓版本诞生。&br&&/b&下载链接:&a href=&///?target=http%3A//a./o/simple.jsp%3Fpkgname%3Dim.yon.playtas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应用详情&i class=&icon-external&&&/i&&/a&&br&10/25&br&&b&iOS版本《PlayTask》已经上架。&/b&&br&下载链接:&a href=&///?target=https%3A///cn/app/playtask/id%3Fl%3Den%26mt%3D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layTask on the App Store&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想法,请私信我!&br&&br&同时我也建立了微信公众号PlayTask&br&用以分享成就商店法的细节、技巧、经验。&br&提供APP开发动态&br&以及收集问题与反馈,以完善方法&br&&br&想联机组队做任务的,&br&&p&我已经通过公众号建群了!&/p&&p&考研托福日语健身……&/p&&p&已经涵盖很多目标。&/p&&p&这样你就能够顺利找到你的队友啦!&/p&&br&&b&公众号:PlayTask&/b&&br&有问题和反馈尽量发到我公众号或者私信吧。&br&知乎评论太反人类了。。。&br&&br&对了,我计划在APP核心功能完善后做个推广,&br&如果有知友在这方面有想法和建议,请私信我!&br&&br&&br&近日知友的支持鼓励和建议让我意识到我正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感谢大家。&br&&br&&b&愿大家生活因此而有所改变&/b&&br&&br&&br&&br&&br&(APP在不断完善中,如果有推广、UI、策划等方面的人才或是有其他想法,请私信我!)&br&&br&&br&&br&:&br&重大补丁:副本功能,这个副本不同于前面说的副本,而是真的多人参与且进行相互约束的副本,贴出介绍:&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逼自己做到真正的自律? - ZeroWWWWWWW 的回答&/a&
以前我一直很好奇网络游戏是怎样使人长时间保持精神集中的,能不能把游戏中的一些原理应用在工作学习中,让工作学习也变得高效呢?
因此我最近发明了一种自我管理的方法,我把它叫做【成就商店法】,只需要一个笔记本就能使用。 没有耐心看完的同学请直接…
以下是我自己整理的体验,还未完工,请将就着看看吧:&br&&br&背景:我是印象笔记重度用户,所以会比较关注笔记导入印象笔记的方便程度,现用ipadmini2wifi版,不能随时上网。&br&&br&
ipad应用比较:手写笔记
&br&参评app:Noteplus,Notabilty,GoodNotes,Note Taker,Upad,Noteshelf ,Moleskine,墨笔&br&&br&初步结论:&br&只选一个的话,我个人最喜欢notes plus。最核心的理由是,我用它写出来的笔记最好看:&br&&img data-rawheight=&2048& data-rawwidth=&1536& src=&/669b033d335d087c381e1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669b033d335d087c381e1f_r.jpg&&&br&&br&主力:&br&Noteplus 手写识别功能似乎只有它有,写中文时选钢笔能有非常好的书写感受&br&Notabilty &br&GoodNotes&br&好像也不错:&br&Note Taker流程图强大&br&Upad&br&Noteshelf 笑脸小图标强大&br&偶尔好玩:&br&Moleskine小资&br&放弃:&br&墨笔&br&&br&具体的衡量标准应视使用需求可有多种,如是否需要录音功能、对作图功能要求如何、app运行的稳定程度、纸张格式的种类多少、对图片的处理功能、排版及其调整的灵活自由度等,可能都成为取舍的重要指标。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暂时是以下三个:中文书写舒适度、导入印象笔记是否方便、阅读和批注PDF文件的方便和舒适度。&br&&br&中文书写舒适度评分(满分10分):&br&Noteplus 10&br&Notabilty 9&br&GoodNotes 9&br&Note Taker 8&br&Upad 8&br&Noteshelf 7&br&Moleskine 3&br&墨笔 1 &br&&br&导入印象笔记:&br&Notabilty
pdf转&br&Noteplus
pdf转&br&GoodNotes pdf转&br&Note Taker pdf转&br&Upad PDF或图片转&br&Noteshelf 入相册再入印象。或上网能直送印象笔记(在finder中)。&br&Moleskine 必须上网。通过邮件。&br&墨笔 必须上网。无缝链接,与印象内笔记同生共死 &br&&br&Pdf阅读批注舒适度评分:&br&Notabilty 9&br&Noteplus
9&br&GoodNotes 9&br&Upad 7 &br&Noteshelf 7 &br&Note Taker 6 &br&&br&以下为一些具体感受,很不完整,当初试用时零碎记下的:&br&&br&&b&墨笔&/b&&br&1 output to 印象笔记:必须上网。无缝链接,与印象内笔记同生共死。不用担心同步存储问题,不过也因此不自由,无法选择哪些要入印象。&br&2 注意:每一本笔记本就是一则笔记,所以不要太大本,每本一个主题,几页后就够了。&br&3 优点:&br&和印象笔记无缝链接,自然更新。而且图像文件大小很小,很好。&br&4 缺点:&br&笔只一种,然后靠粗细和颜色,颜色只几种。&br&放大功能难用&br&无手腕保护&br&无键盘输入&br&5 总结:&br&功能好简陋!无法写好看。不是俺的错。放弃吧。&br&&br&&b&noteshelf&/b&&br&1 output to 印象笔记:上网能直送印象笔记(在finder中)。或不上网转入相册再入印象。&br&2 注意&br&图标和图片一样,视同手写而出,一旦粘贴,即无法移动变形,只能剪切或橡皮擦掉。&br&上网直送印象好像很慢。入相册再转的好。&br&一页高清2.4M
非高清0.7M。&br&3 优点&br&本子有很多不同的封皮,好看。&br&多种纸张格式 50种&br&导出时可选图片或PDF,是否高清。&br&四种笔:水笔,钢笔艺术尖,蜡笔,荧光笔 10档粗细 若干颜色&br&橡皮 三种粗细&br&放大功能方便:移哪写哪,最大3倍,自动前进,甚至换行。&br&键盘输入方便,甚至可左中右对齐&br&剪刀可对图形剪切 复制 粘贴 变形&br&笔记本可设为只读,避免误操作&br&笔记页可复制,可移入其它笔记本。&br&界面直观,简洁明了。&br&笑脸小图标功能非常方便!&br&4 缺点&br&若是图标和图片能象文本框一样自由就好了,不过那样大概就不方便被剪切了。其实可以通过剪切后变形来移动,只是其上的会一起,边上的容易一起。&br&不上网时入印象略麻烦。但是速度很快。&br&&br&&b&moleskine&/b&&br&1 output to 印象笔记:必须上网。邮件。&br&连evernote international都连不上。可以发邮件给印象。不能不上网直接给印象笔记打开。&br&2
注意&br&文本有两种,一为不可移动,另一艺术则是文本框可移动&br&各种功能只要从纸本逻辑出发,皆可理解。如照片上写字与文本框不同。各种图层关系。&br&放大功能只能竖屏用,横屏不行。&br&放大框可作手腕保护用&br&两页邮件1.2M
一页0.8M&br&一本默认20页可增减。&br&点下方页码,然后可以对页面进行操作&br&3 优点&br&很象moleskine的纸质本,质感很好。使用体验绝象纸本。&br&三指向上全屏时太像纸本阅读感受了。&br&可将某页作为封面&br&比纸本好:一本可有多种纸张。?每次设改动的都是当前页和此后页一起改。前面的不动。&br&图片粘贴后还可移动,亦如纸本。&br&P式文本输入的格式强大,几近word效果。&br&Pocket功能很方便&br&颜色全色谱,还可调透明度&br&具体本子可加密上锁&br&4 缺点&br&写中文不太舒服,写出来不太好看!&br&如印象必须上网通过邮件&br&偶尔闪退&br&5 总结&br&入印象不便,若能存为图片就完美了!&br&适合象真本子那样小资地用着。&br&&br&&b&notes plus&/b&&br&1 output to 印象笔记:直接pdf转&br&可以转化为pdf用其他app打开来转给印象笔记,甚至不用上网。很好!&br&2 注意&br&两种文本框:T是全页文本框,其中字体大小格式统一一致,框内字母的是可移动文本框&br&指在页面停2秒进入放大框模式,8倍放大&br&3 优点&br&8倍放大!&br&数学框图&br&手写识别!手写识别同时还能保持原笔迹显示,二者随意切换,这个功能太好了!似乎其它app的都没有。&br&录音&br&眼镜图标的readonly功能方便易用&br&可打开word文档&br&&br&&b&note taker hd&/b&&br&Mode下的Shape有65种图形,很方便做图&br&稳定 &br&复制可选择文或图或一起&br&&br&&br&&br&最后,上几張图显示一下noteplus的文字识别和笔迹显示功能&br&&img data-rawheight=&2048& data-rawwidth=&1536& src=&/dd7eccfda6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dd7eccfda67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048& data-rawwidth=&1536& src=&/3a1cf8a8e4c01dc439ac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3a1cf8a8e4c01dc439acf_r.jpg&&然后就会变成这样:&br&&img data-rawheight=&2048& data-rawwidth=&1536& src=&/648f0bfe31eb718f342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648f0bfe31eb718f342b_r.jpg&&简体、繁体同时出现也可以识别(一次性内购识别功能后下载各语言库时繁体、简体都要下载)&br&中英文混排也可以,但是要注意字与字的间隔。&br&如果识别错误,也可以在这个识别后的文字框中进行修改。&br&识别后可以复制粘贴等操作,还可以搜索,如果笔记很多的话,能否被搜索真是有差呢。&br&如果还想看回自己的原来笔迹:&br&&img data-rawheight=&2048& data-rawwidth=&1536& src=&/7bc821b84fadcd51ea5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7bc821b84fadcd51ea56_r.jpg&&那么就又会变回第一张图所显示的样子。
以下是我自己整理的体验,还未完工,请将就着看看吧: 背景:我是印象笔记重度用户,所以会比较关注笔记导入印象笔记的方便程度,现用ipadmini2wifi版,不能随时上网。
ipad应用比较:手写笔记
参评app:Noteplus,Notabilty,GoodNotes,Note Taker,Upa…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7082 人关注
2052 条内容
547 人关注
380 条内容
1910 人关注
143 条内容
18955 人关注
1030 条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noteshelf教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