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立方机箱有多大侧盖风扇对内部硬件温度有多大的影响

不为人知的秘密 机箱侧盖决定显卡生死分页浏览|<span itemprop="datePublished" content="T06:10:00+-06-10 06:10&&&&【 原创】 作者:&&&&&
  上周,频道推出了两篇有关机箱内散热问题的选题,文章主要围绕“抽气式”和“开放式”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在机箱内的工作特性展开分析、测试,用事实逐步阐述了笔者看待这两类的观点。首先对先前两篇文章中的测试结论做个简单的回顾。
  这个系列选题的首篇文章采用同一片Geforce GTX260+,分别搭配开放式和抽气式两种,在封闭的机箱环境内做散热测试。得出结论是开放式散热器将GPU发出的巨大热量完全排放在机箱内,机箱风道不堪重负,热饱和现象严重,GPU在满载时温度难以控制;而涡轮抽气式散热器由于自成风道体系,把热量完全抛射出机箱外,因此在封闭空间占明显优势。
  此外,从使用感受上来看,开放式散热器可以采用恒定转速的风扇,效果绝佳;涡轮抽气式散热器需要大幅度提高转速来抵御高负荷状态下的GPU,部分产品温控提速过高,噪音严重。
  针对第一篇文章,有些网友对测试结果的可信度提出质疑。比如开放式与抽气式散热器测试产品的铜铝材质差异,比如开放式散热器上两枚风扇的转速不同等等。总体论调是指责测试是在对开放式散热器不利的情况下进行。无论这些质疑是否合理,在第二篇文章中笔者采用抽气式散热器的GTX260+对抗开放式的散热9800GT,用这种不对称的PK方式进一步验证了开放式散热器的短板,并测试了两种散热器对温度的影响。
● 存在既有价值,合理使用是关键
  笔者的用意是引导用户正确认识开放式和抽气式散热器的工作方式和适用环境,并非纯粹地攻击前者的弊病。开放式散热器从诞生到今天,它的作用和价值是不可磨灭的,也是有目共睹的。例如极限超频,无一例外会用到它,只是在装入机箱后则需要更合理的使用方法才能发挥最大功效,避免将其优势转化为劣势。这便是此系列选题第三篇文章也就是本文将要向读者描述的内容——机箱侧盖开孔对开放式散热器有多大影响?
:&&&&&&&&&&
频道热词:&&&&&&
精彩内容推荐
机箱电源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机箱排行榜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68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114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168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机箱风扇如何装才能更好散热?五种机箱风道方案测试 (全文) - 电脑硬件知识 - 电脑百事网
手机扫描二维码
机箱风扇如何装才能更好散热?五种机箱风道方案测试 (全文)
市面上的机箱有几百种,每一款的设计都不完全一样,你们以为这样笔者就没法做测试了么?Naive!下图这种属于目前非常常见的中塔机箱,其中的布局(或者说架构)也是多数机箱所使用的,底部的电源及硬盘仓走独立风道,底部进风背部排出,与机箱内部几乎没有关系,我们可以不用考虑,内部空间的表现才是测试的关键。一般来说,只要您使用主机的环境不是特别恶劣,就家用环境来说,上图这种中塔机箱来应对单卡平台几乎是没有压力的,不用额外搭载机箱风扇也可以保证散热效果,容量大通风良好就是这种机箱的最大特点。常见的中塔机箱将硬件都装入机箱中,两个发热大户笔者选择了i7-7700K和NVIDIA&GTX&1070显卡(上图未安装)。这款机箱预留了五个风扇位,分别位于顶部两个,背部一个以及前部两个。在这里笔者要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小的规则,通常单面(比如前部)有两个风扇时,其作用方向应该一致,这样才能让机箱内部空气更好的与外界交互以带走热量。装机效果测试方案和结果本次测试中,笔者准备了五种比较有代表性的风道设计思路,将依次测试他们在不同情况下的温度表现。由于笔者在专业知识上的造诣深厚(并没有),经过精密的计(xia)算(cai),笔者认为由于一般CPU散热器的风扇朝向后面,一定要将风道设计为前面板进风、背部出风,而顶部的风扇由于热空气上升的原装应设计为向上排风,但事实似乎并不是这样。五种测试方案依次为:前上进后出、前上后全进、后上进前出、前上后全出、前进后上出。(测试中CPU散热器风扇工作方向朝后)最优方案先公布最终测试结果吧,上图这个&前上进后出&的方案是整体表现最优的结果。相比较笔者之前的猜测,仅有顶部风扇的朝向不完全一样,看起来虽然笔者考虑到了热空气上升的问题,但是却没有考虑到对于这个四处漏风的机箱来说,将冷空气压入机箱内比帮助热空气上升更加有效。更加详细的测试效果请继续向下看。注意:本次测试所有风扇均直接连接机箱电源保持恒定高转速,不受主板调速。待机状态测试首先来看一下待机情况下的表现,为了保证测试准确度,笔者在测试时都是先给主机加负载持续三四分钟之后再将负载去除,保持桌面状态等温度稳定之后再截图,其中AIDA64的数据处于实时刷新状态,有些数据截图时处于波动中,可作为参考,但受制于技术问题不能做到完全精确。将图表做到一起是为了各位更容易观察,如需原图请联系作者邮箱。待机状态下AIDA64数据虽然上方的数据一只处于波动中,但是其中大多数数据都是能反映问题的,第一种风道设计明显有优势。GPU风扇处于0转速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原因,10系列显卡都配备了低温停转技术。待机温度曲线借助鲁大师的温度监测,我们可以获得一个比较清晰的曲线,笔者特意将图例也都摆了出来,其中温度区别最大的就是CPU,显卡的独立散热系统对机箱内部的温度感应并不是非常明显。笔者在图上分别标注了红线为最高温度,蓝线为最低温度。对比区间选择的最为稳定的曲线。单项总结:在待机状态下由于机箱空间较大对风道依赖并不明显,但是CPU的温度变化还是相对较大,后部风扇和CPU散热器风扇&对吹&的时候会产生温度升高的坏现象,各位在装机的时候一定要尽量避免。AIDA64满载待机状态下的温度区别不大,那么满载之后会不会更加明显一些呢,第二项测试就是将AIDA64系统稳定性测试开启,检验满负荷下的温度表现。AIDA64满载温度状态通过AIDA64自带的检测曲线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很乱,额他确实很乱,但是趋势线的位置也可以清楚的表现出温度的差异,如果看不清楚的朋友们请点击查看大图。上方的折线中我们可以看到第四项全部向外吹的设计中温度不断上升,依靠向外吸风果然不如直接向机箱内压更有效。AIDA64&满载满载之后CPU温度最高已经可以突破90度,AIDA64对CPU性能的压榨还是非常凶狠的,这个时候就更能看出风道设计对散热效能的影响了,上图就可以明显看出相差已经接近十度。单项总结:AIDA64对CPU的压榨可以说是非常凶了,但是显卡的压力却并不是很饱和,上图中的显卡温度也只有40多摄氏度,不过CPU受风道的影响大家已经可以看到,区别显而易见。FURMARK拷机FURMARK对显卡的考量是非常严格的,拷机过程中不仅仅能监视温度变化,还可以清晰的显示出当前的核心频率等,由于其压力较大,通常不建议对显卡进行超长时间的拷机测试。FURMARK拷机FURMARK可以将显卡压榨到极限,温度表现也能清晰的看出,第一种方案下的拷机温度最后趋近于70摄氏度就已经十分平稳,而第三种从后向前的风道设计中已经提升至了接近73摄氏度,同时频率上也有了些许的差别。AIDA64的温度数据在这里笔者也截到了AIDA64的瞬时温度数据来佐证,大家能在图中看到GPU二极管的温度表现,以及GPU风扇转速数据。鲁大师温度曲线这次我们除了可以看到显卡温度表现差异明显(最上方浅绿色线),还能观察到CPU的温度表现(蓝色深绿棕色线),FURMARK拷机之下,温度趋势排名和前面几项几乎一样,第一种方案还是排在前列。单项总结:FURMARK是一款主要针对显卡的拷机软件,运行压力不亚于AIDA64之于CPU,我们在这里不仅仅看到了显卡的温度有3摄氏度的差距,而且还看到了CPU温度之间有超过10摄氏度的差距。《守望先锋》游戏测试游戏测试是非常必要的,在这里我们就拿暴雪的新游《守望先锋》为大家测试,为什么是这款游戏呢,因为笔者发现这款游戏在玩的时候会给显卡和CPU很高的压力,甚至比拷机测试的发热还严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的问题呢?测试场景为了保证结果统一,笔者在测试的时候选择了同样的英雄(狂鼠)同样的场景(训练场上图区域)同样的画质设定(超高画质渲染100%帧率上限300)在同样的游戏状态下(不停丢炸弹不停跑在地图转圈),最后可以保证温度稳定在一个相对恒定的趋势之下。《守望先锋》游戏中温度表现单项总结:《守望先锋》作为一款对处理器和显卡压力都不小的游戏,在不同风道设计中的表现差距比较大,CPU差异已经接近15摄氏度,显卡差异也超过了5摄氏度,算是这几项测试中差异最大的一项了。温度压力测试最后我们借助鲁大师的温度压力测试来检测一下,由于其测试场景较为复杂,温度波动较大,笔者选则了其最后一小段波动较小的区间来进行对比,相信大家也能看出一些区别,不过这项测试中,后进前出的风道竟然出奇的表现良好,一度秒掉了其他所有方案拔得头筹。温度压力测试在这项测试中,温度表现的比较反常,之前一直不看好的后进前出的方案温度表现却更好,不过从整体的测试表现来看,笔者还是倾向于前面的结果。风道的设计一直以来都被玩家称为&玄学&,笔者一直也是这样认为,不过通过今天的测试,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良好的风道设计对于散热影响还是蛮大的,各位在装机的时候一定要好好考虑一下。
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仅仅针对常见的一种中塔机箱的风道进行了分析,但是市面上的机箱种类繁多,每一款都有着不太一样的风道设计,各位应该在装机的时候根据机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风道设计,但一定要注意的几个原则就是,有进有出,进略大于出,方向尽量一致,注意内部不要有死角。
&#-05-08 10:58&
&#-07-03 18:43&
&#-12-18 09:29&
&#-05-10 08:36&
&#-06-06 08:50&
&#-09-25 14:16&
加载更多内容
关注智能手机、电脑、笔记本、科技资讯, 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IT资讯。电脑机箱噪音大 如何降低机箱噪音
很多时候机箱噪音很大,一般情况多数是机箱内部的风扇以及硬盘震动等产生的,对于机箱噪音嗡嗡的响,很容易影响上网的心情,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游戏中,噪音都是大家最讨厌的。机箱噪音大怎么办呢,怎样降低机箱噪音呢?下面小编就来与大家分享下机箱降噪的小技巧。
首先确认产生噪音源,上面我们也说了,机箱产生的噪音主要来自机箱内部硬件的散热风扇,如CPU散热风扇、显卡散热风扇、电源散热风扇,当然有些机箱内部也为机箱安装散热风扇,这个也需要注意下,另外一个机箱噪音源是硬件光驱共振产生的噪音。因此要解决机箱噪音问题,首先需要判断噪音源,一般我们打开电脑机箱用心去聆听可以比较快的找到机箱内部噪音源。
一:机箱噪音来自机箱内部硬件共振
由于共振产生的噪音往往伴随着嗡嗡的响,我们可以试着用手去触摸硬盘以及光驱看看是否震动的厉害,如果是的话,我们需要对机箱进行减震处理器。对于机箱而言,其本身是众多配件中最安静的,但因为安装了其他配件因而变成所有噪声的集散地。例如在5.25英寸和3.5英寸仓位,就会因为硬盘和光驱在工作时的震动出现共振,而侧板、前后板等部分也会因为风扇转动产生共振。解决这些共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它们的安装螺丝拧紧。
如果仍然有较大噪音的话,可以在配件接触机箱的部分加装减震垫、减震钉等。也可以将吸音棉铺设在机箱中,这样机箱内的声音被吸音棉吸收,不会产生折射,从而将噪音减少到最低,通常6cm厚的吸音棉可以降低10~15分贝音量。3M吸音棉一度被用于汽车内部降噪,因此静音效果非常好。在铺装吸音棉时,需要根据具体机箱内侧的尺寸进行裁剪,注意,一定不要挡住散热孔了。
有的用户怕电脑太热,便在机箱内加装了多个8cm风扇,结果温度不但没有下降多少,反而吵到无法忍受。这是因为乱加风扇反而扰乱了机箱内部的风道,影响了散热。其实只需要在前面板加装一个转速较低且安静的12cm风扇即可,它的散热效率较高,可降低风扇使用数量,从而改善机箱噪音的问题。
二:机箱噪音来自散热风扇
我们知道通常CPU、显卡以及电源都有散热风扇,这三者硬件在使用较久后,散热风扇表面通常会产生较多的灰尘,不仅影响散热能力还会产生噪音,解决办法是对这些硬件的散热风扇进行清洁处理器,如果有的散热器由于使用较久,风扇旋转灵活度不够的话,还需要帮其加点轮滑油处理器下,这些都可以显著的降低风扇噪音。
三:机箱噪音来自内部线材碰到风扇了
这里最后补充一点,有的时候如硬盘数据线、电源线如果碰到CPU风扇或者显卡风扇也会产生比较大的噪音,解决办法是把触碰到风扇的线材梳理下,尽量不要碰到风扇即可。
机箱内部线路过于凌乱,容易碰到风扇产生噪音
一般来说机箱噪音来源主要来自以上三个方面,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电脑保养习惯,定期给电脑清理灰尘,检查机箱内部是否存在共振或者固定硬件螺丝是否有松动等等都可以有效避免机箱噪音过大的产生,遇到机箱噪音大的朋友不妨参照以上方法解决。
相关文章:
暂时还没有评论.疯狂实验室 风扇数量对温度影响几何?
现在的DIY已经成了游戏的代名词,对于高配置的游戏平台来说,高端显卡和CPU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硬件...
风扇数量对温度影响几何
现在的DIY已经成了游戏的代名词,对于高配置的游戏平台来说,高端显卡和CPU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硬件正是发热大户。为了更好地解决散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散热理念和应用,目前在很多机箱上面都配置了不少安装散热风扇的位置。这些位置可以安装标准12CM或其他尺寸的风扇以辅助散热,不过一些高端产品出厂却并未配置过多风扇,而一些入门级机箱反而配置了多达4、5个风扇。这不禁让我们想难道多风扇散热并起不了多大作用吗?还是因为噪音的缘故高端品牌放弃了多风扇?那么在实际应用中不配置风扇和配有前后双风扇的机箱温度到底有多大?本次疯狂实验室将对机箱在不安装散热风扇和安装有前后散热风扇时的温度进行测试。看看机箱辅助风扇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本次评测使用主流高端平台,平台配置见配置表。机箱使用NZXT幻影410,该机箱自带三个散热风扇,分别位于机箱前面板、后部、顶部。测试时将进行5天24小时连续不间断运行,按照负载由轻到高每天运行一种应用,并在每天对3个风扇进行全关、仅开启前风扇、仅开启后风扇、风扇全开下记录机箱内部的温度变化。
【测试平台配置表】
本次测试使用的工具有:Everest软件,用于记录CPU温度和满载测试。UNI-T UT804数字万用表,用于记录机箱内部空气温度。使命召唤8游戏软件,用于中载测试。1080P全高清视频,用于中载高清视频测试。测试方法和工具就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NZXT这款机箱。
NZXT幻影410机箱简介
前面我们已经对NZXT幻影410机箱进行过详细的介绍和评测,可以查看文章。今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机箱的特点。NZXT幻影410机箱外观时尚,性能表现出色。流线型的外观设计理念,白色的外观加上侧透版,使得机箱在夜晚更显绚丽多彩。
对于NZXT 幻影410机箱来说,具有时尚红色、可爱粉色,高贵黑色、帅气白色多款让玩家来选择,而中塔的设计理念也可以帮助玩家组建出更加强悍的平台,接口方面适应了现在的主流,具有双USB3.0接口,并且继承了之前大幻影的流线型外观,为了满足玩家走背线的需要,机箱预留出来了很多空余空间。
顶部依旧是有两个超大风扇辅助散热,非常适合对机箱性能要求较高的游戏玩家,前面设计有2X120mm风扇、后面1个120mm风扇侧面1个120mm风扇,顶部拥有2个120mm风扇,总体重量为9kg。
编辑点评:此款机箱的外观样式时尚并且大气,非常适合游戏玩家使用,并且使用了ATX、MATX、MINI-ITX主板,而散热能力也不用笔者再来细说,强悍的风扇已经告诉大家答案,而这款机箱目前售价也是比较实惠的,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的评测,。
星期一:待机测试
相信任何待机测试对硬件都不算什么考验,尤其是散热器给力加上机箱风道设计合理,这样的散热基本上可以把CPU温度控制在只比室温略高的程度。这次我们的测试平台使用的是AMD六核处理器,发热量还是比较大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万用表记录下来的温度吧。
【CPU使用率及温度】
待机测试的温度并不会很高,所以单风扇和多风扇散热的差别并不明显。从测试数据来看,待机情况下,机箱内3个风扇全关时的温度约为30.6度左右,风扇全开时的温度约为29.4度,整体温度相差仅仅1度左右。可以看出,在待机情况下有无辅助散热风扇其实对温度影响并不大。明天我们将进行日常办公娱乐应用方面的轻载测试,敬请期待。
【风扇全部关闭】
【仅开启前部风扇】
【开启前后双风扇】
【风扇全部开启】
星期二:应用测试
昨天进行了待机测试的温度对比,今天我们将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和娱乐游戏进行轻载测试。大多数人使用电脑其实更多时间是在进行文字处理、浏览网页或者是玩玩小游戏等资源占用并不多的工作上面。而此时硬件的发热量并不算大,那么在这样一种负载下不同风扇数量所带来的降温效果如何,一起来看看测试数据。
【日常使用中的系统】
从下面数据看,日用办公的负载条件下温度没有大幅飙升,毕竟现在的硬件性能已经非常强大,而仅仅是一些常用的软件是不会导致温度大幅上升的。本次测试中风扇全关的温度约为31.8度,风扇全开的温度约为30.1度,相差不到2度。
综上所诉,我们看到日常应用时多风扇散热的效果并不十分显著,而且多风扇反而会带来更大的噪音和灰尘,所以,如果仅仅是进行简单的日常应用,那么大可不必配置较多的风扇,或者选择带有风扇控制开关及调速的机箱,例如本次测试中的NZXT幻影410,这样既能保证相对的静音,又可以在温度较高时开启风扇散热,使用灵活,一举两得。
【风扇全部关闭】
【仅开启前部风扇】
【开启前后双风扇】
【风扇全部开启】
星期三:高清测试
前两次的轻载测试对硬件确实是没有什么压力,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行中载测试,本次测试使用1080P视频电影进行24小时烤机测试,观察开启不同风扇数量时机箱内部的空气温度变化
【测试过程截图】
今天室内空气温度约为24度左右,相比昨天略高1度。在测试时首先将所有风扇全部关闭,观察机箱温度约为34度左右,相比昨天的测试最高温度高出了2度。在之后的单风扇,和双风扇测试中温度分别为32.1和31.6度,所有风扇全开时温度降低到31.1度,与风扇全关时温度相差3度。较轻载时开始有了一定的差距,但是温度相差并不算太大。
【风扇全部关闭】
【仅开启前部风扇】
【开启前后双风扇】
【风扇全部开启】
星期四:游戏测试
游戏是大多数人DIY攒机的主要目的,而大型3D游戏对资源的消耗也是很大的,非常考验平台的综合性能。今天我们将使用游戏使命召唤8来进行测试,观察在显卡温度明显提高的情况下机箱温度的变化。
【测试过程截图】
【CPU温度】
今天室内温度约为23度左右,与以往测试没有多大差异。游戏测试中由于显卡发热较大,使得机箱整体温度有小幅度上升,在所有风扇全部关闭时温度约为34.5度,风扇全部开启时温度约为32.1度,整体相差约3度左右。虽然整体看上去温度并没有大幅的提升,不过小编还是建议玩家在游戏的时候尽可能的开启所有风扇,避免温度过高。
【室内温度】
【风扇全部关闭】
【仅开启前部风扇】
【开启前后双风扇】
【开启全部风扇】
星期五:满载测试
满载测试其实很简单,使用Everest软件让CPU和GPU始终处于满载状态,使平台达到最大负载。下面我们就看一下满载测试的温度吧。
【满载测试】
我们看到在满载状态下机箱内部温度有了较为明显的上升,其中CPU温度约为57度,GPU温度约为59度。得益于机箱良好的风道设计和散热风扇,使CPU温度得以控制在60度以下还是表现不错的。温度方面也比较不错,在满载风扇全关时最高温度约为36.2度,对硬件来说并不算高。在风扇全开时温度降至33.2度,在本次测试中基本上每开启一个风扇温度就会降低1度左右。当然,在这种极限条件使用下开启尽可能多的风扇对硬件的寿命是很有益处的。
【风扇全关】
【仅开启前部风扇】
【开启前后双风扇】
【所有风扇全开】
通过我们的测试看出,机箱安装较多的散热风扇有利有弊。开启所有风扇有利于散热,可较为明显的降低温度,但同时也会明显增加噪音。不过作为一种有效地散热方法,还是有必要配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挑选机箱时选择带有风扇控制开关的机箱,最好是可以调节转速的最好,而且目前市场上带有这一配置的机箱并不少,可供选择的还是很多的。例如本次测试使用的NZXT幻影410机箱就配置有良好的温度控制按钮,方便在不同工作环境下使用。
热门文章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2寸风扇有多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