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下哪些中国世界地图比较好的杂志推荐

推荐到广播
42280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屁人九斩)
第三方登录:& #东京#求推荐一个好的国外旅游地图导航App。谷歌地图在国内已经不能使用了。有人说,谷...
#东京#求推荐一个好的国外旅游地图导航App。谷歌地图在国内已经不能使用了。有人说,谷歌地图在国外可以用,但我安装后到国外试过,还是不能用。求推荐,谢谢!
求推荐一个好的国外旅游地图导航App。谷歌地图在国内已经不能使用了。有人说,谷歌地图在国外可以用,但我安装后到国外试过,还是不能用。求推荐,谢谢!
推荐一个绿橙APP,我在日本有用过觉得不错
可以谷歌和稀客地图一起用,稀客地图就能覆盖绝大多数的地点,一些小众的可以去谷歌上搜。而且稀客地图还是全中文的,比谷歌看着舒服很多。之前去首尔就用的稀客地图。
[题主采纳]推荐两款APP,一个叫Maps.me,一个叫Ovitalmap。
Maps.me之前出国有用过,还不错。可以先把离线地图下下来,到国外后有网的话更好,没有网也可以用GPS导航。不过GPS好不好用可能跟手机有关吧,朋友的华为手机,开GPS就可以导航,我的联想就总是在寻找GPS信号,定位就比较差。
Ovitalmap(奥维互动地图)是前段时间看网友分享的一款APP,我也是才下下来,还没有出国试用过。在国内试了下,也比较好用,里面包含了谷歌等地图,可以下载离线,楼主也可以试试。不过就是英文的,要先熟悉一下。
15年7月份,朋友去越南的时候也用过google地图,有网的时候很好用的,不知道现在是不是不能用了。可能也跟去的哪个国家有关吧,说不定还有其他多家也对谷歌进行了限制。建议楼主去了可以再试试,在有网络的情况下,个人感觉谷歌地图比较好用。楼主可以到国外后重新安装一下试试。
希望对你有帮助。玩的愉快!
这可能跟手机设置有问题。我用的移动定制机,也是装了google map在国外依然用不了。
现在出国用的是maps.me,这个软件支持离线导航,提前下载离线地图,没有网络也可以gps定位和路线导航。去年走了土耳其和泰柬马港,用maps.me在各地定位和导航都很可靠。
Googlemaps可以用啊~
去年8月,也不是很久吧。。
去哪儿有区别吗
<textarea name="editor" class="_j_content _j_answer_suggest" id="_js_editorText" placeholder="用自己的【真实经历】作答,而不是网上搜来的信息好回答不一定特长,但一定【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永远替提问者【多想一步】,会加分哦~">
京公网安备号
京ICP证110318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2015年中国古籍书清单推荐 | 《中国古代地图集》晒单_什么值得买
#我的2015# 盘点这一年剁手的书(附《中国古代地图集》晒单)
词汇的滥用,是对文字表达力、感染力最大的杀伤性武器,当天上人间变成了会所,当香格里拉成为了饭店,你来到真正的世外桃源,却发现一时失语,找不出贴切的语言加以形容。语句也是一样,“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与灵魂,要有一个在路上。”这样充满诗意的话语,在无休止的滥用中,不仅失去了灵性,也成为一种潜在的暴力,这种暴力筑起座B格的高台,给与之不同的生活方式贴上低人一等的标签。不过被抬举的越高,就摔的越重,旅行和读书本都是寻常事到不干不可,最后渐渐的在网络中被唾弃成为装B的表现。其实回归本源,读书与旅行依然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灵魂与身体在路上并没啥不好的,既然盘点过后,那就让我来盘点一下2015年剁手的书吧。
我的旅行观一句“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火了整个中国,不知从何时起,辞职旅行、间隔年成了风潮,甚至让大家产生了不辞职就没法旅行的观点,似乎工作和旅行是个完全水火不...
31055741462&槑林&细心的值友也许已经注意到了,既然前一篇是去过地地方,为啥这一篇却不是看过的书,原因也很简单,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这一年买了这么多书,彻底看完的却不到一半,所以只能说剁手的书。总结一下,买的书其实还是以旅行为中心,主要是城市方志、地理地图、游记攻略、风景美学,还有几本艺术、政治学和科幻小说。其中最大部头的是《中国古代地图集:城市地图》,在文章最后会专门晒单。金陵方志篇从小在扬州长大,到了大学来到南京,并在此定居,算是半个南京人。也许正是一种半个外来人的视角,让我对南京永远保有一种新鲜感,不像已经把南京融入血脉中的本地人那么把南京城的历史人文风景看的理所当然,不仅喜欢到各处走走看看,也在书中发现南京,这几年关于南京的书籍看了不少,2015年买的格外之多。秦淮旧影第一本介绍的也是我个人很推荐的就是叶兆言的《秦淮旧影》,这本书其实是本老照片的相册,本来这些旧时代的影像记录就已经弥足珍贵了,再配上对叶兆言的文字,简直是珠联璧合。书本以照片为主,通过看图写话的方式介绍了老南京的历史掌故,立体的展现着旧都的风土人情。简装版:
&金陵琐志九种(上、下)这本书属于《南京稀见文献丛刊》系列,这个系列一共三十多本,以后计划全部补齐收藏,其实多数文献谈不上罕见,只是现在看得人不多而已,比如这本京东自营就没有的,还好淘宝可以购买。&
看名字就知道,这是由九本书组成的,这9本分别是《运渎桥道小志》、《凤麓小志》、《东城志略》、《金陵物产风土志》、《南朝佛寺志》、《炳烛里谈》、《钟南淮北区域志》、《石城山志》、《金陵园墅志》。书中涵盖内容涉及山川、里巷、桥梁、寺庙、园林,由清末民初南京著名地方文史专家陈作霖、陈诒绂父子共同撰写,要了解旧时南京风土人情,是必须看得,每本之中,其实文采最好的都在序言,正文可以不看,把每一篇序跋看完也基本了解半个南京了。不过也因为时代限制,本书更与古代的地方小志类似,文学性不如《陶庵梦忆》这样的纯回忆型散文,而从考古学术性上看有缺少严谨的描述词汇,所配地图不少,但也都只有拓扑学意义,所以想要按图索骥寻找旧时景物,怕是难事。好几篇文章采用的是《水经注》模式,主线简洁明了,注释详细,还收集了相关诗文,是本南京百科全书式的书籍。献花岩志·牛首山志·栖霞小志·覆舟山小志这也是一本合集,不过与前面9篇基本一个作者编辑不同,作者时间跨度从明代到民国。这一套书将的是南京周边几座名山的小志,其中《献花岩志》的名气最大,文学史料价值最高,而《覆舟山小志》(九华山)最水,大量错误。献花岩也就是牛首山,这三座山都是南京有名的佛山,栖霞寺现存状态最好,还有六朝石刻遗迹。牛首山其实才是古时候最繁盛的,在明清之时,寺院鼎盛时期一山有数十所寺庙,古人云“春牛首、秋栖霞”,并非赏花赏红叶,乃是进香拜佛之事。现在牛首山上文物仅存明朝复检的唐塔一座,其余除摩崖石刻皆成遗迹。近年来这里大兴土木,又复建庙宇,藏释迦摩尼顶骨舍利,但都是新建之物。覆舟山在城中,现在叫九华山,鸡鸣寺与太平门之间,名气最小,藏有玄奘的顶骨舍利。
&&首都计划这也是我重点推荐的一本书,对城市规划和南京史有兴趣的朋友和收藏地图的朋友千万不能错过,这本书可以说开启中国城市规划的先河,里面从城市的选址、水源地选择、工厂区布置、大学城建设到行政区设置都详细论证叙述,现在看来也是极具前瞻性和科学性。
&如果有收藏地图的值友一定要买这本书,里面插图近百张,都是精心绘制的各类地图,这本书网上买买也不贵,就算不看文字就为其中的地图也是值得。更何况现在随便一个什么老地图、民国地图都要十多元,情怀溢价严重,不如买本书系统研究研究民国南京城市的格局和规划。要规划城市,首先要有发展的眼光,比如文字前半部分并非什么大的设想,而是遵循唯物主义精神,先是考量城市气温、降雨量的变化,各河湖水质的特点,地形地质的特质,还有对未来百年人口增长的预计,这样有了依据,才能规划出合理城市的风貌。本书也很超前的提出中央行政区的概念,在紫金山南这片荒地上来建设行政中心,而不挤占市区的中心,可惜抗日战争之后,这个计划由于资金等一系列原因废止,行政区域楼房基本设在市区,更多借用老的建筑。金陵古迹图考&这也是我重点推荐的一本书,这几年看了十来本南京地方小志,最严谨最全面的就是这本了,历史文学地理地质都现功底,作者朱偰作为南京城墙的保护者,南京古迹探寻的先行者,这书怎么过誉都不分,只是这本叫做《金陵古迹图考》的书似乎图片太少了……
&同是民国时人,朱偰的这本就比更早的《南京琐志九种》严谨太多,大量的图考,现场的实际勘察,清晰的地图,要了解南京文物这应该是最好的入门之书,作为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教授,朱偰的文字也很有看头,可读性高,他更是一位摄影人,图文结合,只是时代变迁太多,不过数十年,再去拍摄原地看都已经人非物也非,不光古建没了,有点连河湖树石亦是不同,古人叹息国破山河在,今天的人就只能叹红旗永飘却能山河异色了。之前在某旅游网站写了《给最美的地方画个圈——从滇藏线到川藏线》的游记,有评论说6天跑了丽江、香格里拉、金沙江大拐弯、白马雪山、飞来寺、雨崩村、澜沧江大峡谷、巴塘、理塘、海子山、稻城、亚丁等那么多地方,简直比旅行团还赶,这样蜻蜓点水一点深度也没有。其实深度游并不一定要时间长,深度游也不一定要到很远的地方,不善观察,没有思想,就算到了最远的地方住上大半辈子也还可能只是肤浅的看看。其实哪怕只有两三个小时,哪怕就是在家门口附近也可以深度游。比如南京,对照这本书,你会发现城中还有如此多的秘境等你探寻,每个看似熟悉的地方还有不一样的故事,在隐没的荒草、破旧的厂房中寻觅六朝的石刻,探究六朝墓地中为啥会穿越出希腊式的石柱,考据萧统墓的位置,相信是99.9%的南京人都没有的体验。本书系统性强,并开始用科学的图标来标志各山的高度的,感觉更像是一本理科生的教材。书中不光记载历史典籍,也有科考成果,比如方山的成因、土质等都一一明晰,这也是以往地方小志所没有的。与以前特抽象特写意的拓扑学地图不同,本书的手绘地图都是严格遵循比例尺。本书的科学性并没有降低他的可读性和文史价值,也延续了水经注开始的传统,每个古迹也都相关的诗歌、文章的集锦。地理游记篇喜欢旅行,但游记看得并不太多,特别当代人的,一方面部分游记不过是看图写话,充其量是是图片的注脚,另一方面又有的把游记写的比小说还惊心动魄;夸张的记录下旅途中的奇遇与琐事,倒不是说这些旅途中的故事不精彩,但那些一路碰到的欢笑与烦恼只属于作者自己,与我无关。古代的游记能看下去的其实也不多,平时也就嘟嘟也是袁中郎、张岱这样的小篇散文,大部头的《徐霞客游记全集》已经放了很多年,却还只是看了几篇,最重要的原因是读图时代的我,早已经没了把文字欢迎为头脑中景象的耐心与能力,倒是每去过一个地方之后,再回看此地的游记,却能感觉亲切和感同身受,这就如同心中有个地图再告诉我地方一样,有了鲜活的风景记忆,对照着看别人的体验反而是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今年倒是买了几本游记,主要原因是最近写游记都感觉是重复原来的字句,写来写去就那些词汇那些形容,文章出来面目可憎,自己都看不下去,想学学他人怎么写。大唐西域记今年看了纪录片《玄奘之路》,彻底被玄奘的打动,于是一冲动买了点书,这本书是唐僧口述,他的弟子辩机记录而成,顺便推荐纪录片:
书买来了才发现被“骗”了,《大唐西域记》与《西游记》实在找不到啥联系,这书与其说是游记,不如说是攻略或者是百科全书,对一路的行程记录从简,而主要记载着各地的风俗、政治、节日、宗教、军事、法律等等。不过想想也正常,这本书是玄奘写给皇帝的战略参考书,为唐代收复西域做出了不小贡献。这样说来玄奘不仅是穷游客、字幕组、留学生的鼻祖,也是战略情报人员的祖师爷了。
&这书可读性较差,更多如同工具书一般,研究当时的历史人文必看,作为消遣或是想和《西游记》找种种关联那就是自找苦吃了,也不得不佩服玄奘的博闻强记,一路几十年走下来回来多年之后,还能回忆出如此详尽写实的资料。书的架构清晰,用语精准,一看如同理科生写的调研报告一般,但看书的序言,又不得不佩服玄奘的文采,“天下嘴炮第一”的名号也真不是徒有虚名。这也说一下,上一本提到的朱偰,是研究玄奘的大家,专门写过《玄奘西游记》,想看真实历史又不想读古文的可以看看。朱偰这个坚决留在大陆不肯去台湾的民国高官、学者是个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他对佛教以及佛经嗤之以鼻,认为玄奘取回来的那些真经都没啥用,倒是他的这本《大唐西域记》是至上的珍宝。但就是这么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上世纪六十年代中依然被划为反动派,他只身一人奔走疾呼终于保住了准备拆除的南京城墙,但却没人能保护风雨岁月中的他,最后只能自杀而亡……
&&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这本玄奘弟子写的书才真正是本游记,可读性强很多,即使繁体字没翻译,看起来也比《大唐西域记》好玩很多,这本书对《西游记》的启发更强一些,里面许多传奇故事都能寻觅到一些《西游记》的蛛丝马迹。
&这两本书都是中华书局的,据说买书看出版社是高B格的表现,不过自己不牛B还是别装了,这两本书实在看了受罪,最大的因素,没有地名注释!!!!!!!!!!!最坑的是《大唐西域记》,这书有全文白话文翻译,但完全没用!!!!!!!因为碰到地名、专业名词一概不注,所以还是看不懂,我对游记是很有控制欲的,脑海中每个每个地方的位置这书就读不下去,古时候那些国家早已经都不复存在,又不标明现在在哪里,所以整本书看了都不知所云,形不成系统的感觉。同样,各种佛教用语也不翻译。这一点和下面我要重点推荐的书形成鲜明的对比。佛国记《佛国记》是魏晋高僧法显取经归来写成的记录,许多人都知道玄奘取经,但其实第一个印度求法成功回国的并不是玄奘,而是早他近五百年的法显,法显更是从陆上丝绸之路进,海上丝绸之路出,期间险阻,不比玄奘一行缺少传奇,只是因为没有小说的再创作,不被我们熟知。我知道法显还是因为纪录片《玄奘之路》的导演数年后又拍了部《佛国记·法显传》,这纪录片同样精良,缺点是用来太多原来玄奘之路的镜头和CG动画,有点偷工减料。继续刚才出版社B格的问题,这次佛国记有两个版本,让我纠结了很久,一个是高大上的中华书局的,一个时重庆出版社,这重庆出版社版本的装帧做的太差!!!!!太没B格!!!什么“拜佛者必备佛门利礼仪入门书”、“佛该怎么拜?拜佛有什么讲究”的忽悠性标语,还有毫无审美的风貌和内部花花绿绿的配色,瞬间让人以为是传销读物般的成功学作品。
&最后还是没忍住便宜的诱惑,买了重庆出版社的。买来之后却发现这书比中华书局的版本好太多!!!!&书的内容非常详尽,序言选用了梁启超的《佛教与西域》、《中国印度之交通》两篇论文,配上详细的图表,一下这中国西行求法的历程清清楚楚,看了这文章却感觉比看原文都长见识。原来即使法显和玄奘也不是唯有的取经之人,从最早的朱八戒到最晚的悟空(&对,你没看错,最早西行取经的高僧就叫朱八戒,最晚的就叫悟空,所以不止《红楼梦》在主角取名上有讲究),仅仅有历史记载的就有百十号人,更不要说那些默默无闻走半路就去世的僧人。不过并不因为这么多僧人的求法而磨灭了玄奘、法显的功绩,恰恰相反,这样更彰显出法显和玄奘的不简单,这历史上记载的百十号高僧中能够到印度取到真经再平安回来的不过十分之一,很多还是在唐代强势,收复西域,往印度西域道路已经畅通之后。书上不光序言好,图文结合的也很不错,大量丝绸之路上的佛教壁画、建筑都伴随文字,更能让读者感受到当年中东佛教的鼎盛,欢迎取经时候的场景。碰到佛教的建筑、专用语时候,这书也有详尽的解释,看看这些用功的配图和注释,都感觉很有收获。有了这次购书精力,让我不再迷信出版社,不再迷信书的装帧,在自己水平能力还很有限的情况下,还是买注释全的书吧。单车旅行现代游记我看的不多,但攻略还是要看看的,《单车旅行》应该说是目前国内最好的单车书籍,从车辆基础常识到长途骑行的巧妙,再到路线的规划和攻略,图文并老,介绍详尽,这里也推荐一下。&
&撒哈拉的故事今年国庆和户外俱乐部一起去库布其沙漠徒步,车上每个人介绍为什么想要去走沙漠的时候,被提到最多的就是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许多人第一次从沙漠的荒芜中体会美感,就是在这本书中。回来之后我也买了一本,这书其实也不能算游记,三毛的文字不重文采,但毫不矫揉造作的爽快劲头让人喜欢,文字读来生动之极。&
&中国国家地理 国庆一带一路特刊&用值得买的消费观,《中国国家地理》每年的10月特刊那肯定是超值的,每年我都不会错过。这几年这个地理旅游杂志已经慢慢成了时政杂志,经常能够找到热门话题,并且做出来的深度还不差,比如南海问题,比如地震中建筑的抗震等等。这次的一带一路题目也选的好,个人觉得要理解这条国家的大政方针,没有哪个报纸、杂志、网站比这本书解读最详细,最多层次,反正我读了还是觉得很受用的。
&也许是因为控制欲太强,我对地图、图标有种特别的感情,看了各色地图后在看一带一路的文字,许多问题一下子清晰了很多,这期特刊图标就200多幅,让人看得很爽。水经注全译(上下)都说古代游记,“太上郦道元”,中学学的那段《三峡》的文章更是妙不可言,要写游记怎能不看《水经注》,但也许就是因为期望太高,买回来看却觉得很是失望。首先发现水经注对长江下游的描述乱七八糟,后来知道郦道元没去过长江,但没去过长江怎么写出《三峡》这样的文章?难道凭空编造?后来一研究发现《三峡》根本就不是郦道元写的,而是盛弘之,不过是郦道元喜欢和中国研究生写论文一样,引用别人文章不标出处而已。都说《水经注》把《水经》扩充近百倍,其实绝大多数也都并非郦道元写的,而是他引用的各种文献、诗词、散文、歌赋。从今天的角度,《水经注》就是个综述而已。对水文的研究更多是从书本到书本,绝大部分区域他并没有跑过,只是对着各种材料,支出文献中的矛盾,选取合乎逻辑的而已,这直接导致书中漏洞错误百出。当然在没有检索装备,书籍流通都极其困难魏晋,写成这样大部头的综述那也是天大的工程,永载史册的成就。同时不能亲自勘探,也是因为当时中国处在分裂的南北朝,作为北朝人,想到长江流域一探究竟那是不可能的,而黄河流域,他能亲历亲为,实地勘探,所以纠正了大量古人的谬误,科研价值更高。而长江源头、长江入海口的问题,只能交给千年之后的徐霞客了。
&这本书也是我买的觉得很不值的书,说是全译,翻不翻译其实没有两样,我又不是看不懂字!!一部古代地理学术著作,最起码你要告诉我这些地名现在是什么地方,这些江河现在叫什么名字吧,所以专属名词还是一律不翻,那我看个什么呀!这么厚的书中也竟然连个地图都没有,也是失望。要做的更完善一些,指出哪些河流现在已经不可考证,或者指出水经注的错误等等,这些书中都一概没有,看了要看懂《水经注》,只能上中国知网查专业论文了。艺术美学篇风景与记忆&
&这本书也是我强力推荐的,作者是英国的历史学家西蒙,喜欢看纪录片的人应该都知道他,他的BBC纪录片《艺术的力量》、《英国史》都美誉度很高。文艺青年写文章最低的境界是掉书袋,中等的境界是掉书袋的书B格极高你都没看过,最高境界就是这些你闻所未闻的生僻书袋掉的如此自然,如此不留痕迹,掉得不让人烦厌,看得还津津有味。《风景与记忆》就做到了,作者展现了极高的文字功底和极深的知识储备,各种最冷的典故信手拈来,让人看了只想跪拜,文字毫无造作痕迹,活泼可人,给人以深不可测的感觉。译林出版社的这书从装折设计到印刷各方面也都算精细,配上众多彩图和插图,基本上文中提到哪个艺术品,都能找到对应的画作。说他书袋掉的多,可以从下面这个图看出,我用手机隔了一下,这么厚的书,下面仅仅参考文献就有200多页厚。&还都是极小的字体一条条根你说哪本书的多少页,我当年写硕士论文弄个12条参考文献就把我搞死了,想想这要看多少书画多少精力,关键这作者还是个超多产的作家、制片人、主持人,实在佩服的五体投地。对于喜欢写文章引用点文字装逼的,这本书一定要买!!!为啥?这是我写硕士生论文时候写学的一招。我写完论文导师看到只有12条参考文献直接打回让我加文献数量。我实在找不到,就去搜一篇相关领域全面的综述,然后翻到综述的参考文献部分,找到对照的文字,每次在自己论文中引用时候,不要说引用自综述的文字,而是直接标明综述的引用源头,这样看一篇综述基本就可给加十多条参考文献了&。写其他文章也是这样,这本《风景与记忆》就是篇超级大综述,每次引用可以直接翻到后面,比如你在游记中写“《风景与记忆》曾经有一句话这么说…………,…………,《风景与记忆》还写到………………,……但《风景与记忆》中也有这么一句……”那显示你根本没读过几本书,b格太低,但改成“《年耶路撒冷朝圣之路》的文章中就提到……,……,……这也正是《香格里拉的神话:西藏、旅行创作以及西方的神圣风景的创造》作者说想要表达的意思,……,但《基督教思想中的荒野》的作者乔治却不同意这一点,他认为……”是不是顿时感觉档次一下子高了很多。&风景与权力&
&这本和上面一本是一个系列,却不是一个作者,风格也相差很大,这本书其实是本论文集,十多个作家就相关话题进行的多角度的阐述。文章的可读性要远远低于上面一本,学术性更强一些。不过这里也吐槽一下,这本书《landscape and power》中的power似乎翻译成能力、力量更加合适,并没有政治学概念的权力在里面。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上下)这一套书和《东西方艺术的交汇》、《中国艺术史》一起购得,正好参加京东199-100-20的活动,我也在张大妈这爆过料。&
值友爆料原文:《介子园画谱》是没有学国画人共有的记忆,至今为止还没有哪本画谱超越这本书,画谱总结了从古到清朝各大名家对山、石、树、水、花、鸟、鱼、虫、人、建...
702&槑林苏立文在西方研究中国艺术的学者中算是一等一的,通过他的视角来看中国艺术又是另一种体验。三本中,《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写的最早也是写的最好,文字既没有陷入西方人对中国以偏概全式的脸谱化叙述,没有沦为花边八卦一般的传奇记录,也没有刻板的如辞海一般毫无可读性,书中充满着对现代中国艺术家的悲悯之情,写出的文字既有温度,又保持了克制和客观,作为一本艺术史兼具史料性和可读性,值得一看。
东西方艺术的交汇中国艺术史这两本评价没有上一套那么高,我还没开始看,都还塑封着。退步集
当时的陈丹青还没彻底沦为愤青喷子,虽然这书文章还是他讲话稿整理而来的,但也不像后期那样纯属捞钱的书,还是值得买的。观点一如既往地犀利,不少令人发人深省,其实能够达到如此艺术成就的人只要谈自己的本行,写艺术的书也不会差到哪里。就是个人观点太重,太过偏颇,让人感觉菜里味精太多一般,换作十年前我肯定是爱不释手,现在就有点吃腻了。政治哲学篇&旧制度与大革命&也是京东特惠时候买的,他作为《英国史》的凑单品出现,我则和苏立文那三本一起购买的。
这里引用值友“Kylin8627”的推荐理由:“京东图书200-100活动开展多次之后,题主发现参与活动的图书一次又一次躲开了我的购物车。无奈只好转变思维,果断放弃之前的湛...
673721&Kylin8627&
&这书大家都知道,我也就不多说了,其实是我还没开始看。现代性的谱系&当时教我政治学的老师就是这书的作者张凤阳,听他的课就觉得这老师肚子里肯定很有货,书店看到就买了一本,这书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如教材一般条理清晰,解构明了,虽然好像是很大的课题,但整体深入浅出,看起来也不累,文字也可读性强。
&耶鲁大学公开课 死亡&
孔子曾经也曰过的“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你生是啥都没搞清楚,你干嘛管死亡。其实吧,白天不懂夜的黑,夜也不懂夜的黑,不去探讨死亡,你又怎么知道活着的意义,没有个体必须死亡的终极宿命,我们又怎么去思考活着有啥意义?这书还是很浅显的,可读性也很强,可以做小型哲学史看,通过各家对死亡的看法,也能侧面撇得各位哲学家的人生观、世界观,作为厕上读物(褒义)随便翻翻还是不错的。&科幻小说篇银河系搭车客指南 系列5本&
&“1)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2)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3)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这句话曾经火遍微博,而这句话的作者就是道格拉斯·亚当斯。这套书如同亚当斯本人一般犀利,是科幻作品的一朵奇葩(褒义)。亚当斯的那种冷到骨子里的幽默实在太富英伦气质,各种脑洞大开也让人惊奇这本书的超时代性,亚当斯还是世界上最会用比喻的人,其比喻的两端物体相差常常极其遥远远,却早就了特别幽默的效果,比如“喝泛银河系含漱爆破液就仿佛用一小片柠檬裹上一大块金砖砸的你肝脑涂墙”。&文中更是创造了第一个带情绪的,还是忧郁情绪的机器人——马文。写到这里突然想到扮演马文的Alan Rickman已经离世,&RIP永恒的终结&
&神们自己&
&喜欢《三体》,不过每次提到三体,就有科幻粉提到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张大妈这里也经常推送优惠信息,自然要买了看看,《基地》系列体量太大,先从短的两篇看起,才买不久,还没开始看。中国古代地图集:城市地图 晒单好了,最后也进入最重要的一本书,在2015年即将结束的最后一个星期,值得买网站推荐了《中国古代地图集》,原价1480元团购价320元,同款京东亚马逊没有,淘宝仅有个别商铺有,还都是加价在卖,最便宜也要1900元以上,作为一个地图控,自然是按耐不住剁手的激情,那就买!!!买!!!买!!!这一本是我2015年买的最后一本书,目前也是我一生买的原价最贵的书。&
中国图书网目前团购价320元包邮,折合定价2.2折,算是一套不错的镇宅用书,专业人士可以用来参考,普通人偶尔想起历史典故、民间故事就可以从这上面寻找蛛丝马迹。值友爆...
259135150&星情
&等了一个星期,终于寄来了,一看包裹,我觉得已经值到了!!!!!!!狂大狂重有没有!!!!!&为了展示大小,我放在了标准乒乓球桌上,大家可以对比。打开牛皮纸包装,是一层泡沫。在打开又是一层很薄的牛皮纸揭开,就是这本书的盒子了!!!打开盒子,露出书的真容打开扉页目录,全文都是中英文双语的,不过对于我,既然有了中文,要英文有何用里面的地图,从最原始社会到民国,有国内绘制的有外国传教士绘制的,有写实的有写意的。书籍后半部分其实更有看头,图版说明,诉说每个地图的故事书籍最后收录了几篇讲城市变迁和城市地图研究的论文,可读性也很强,结合前面的地图看,很有意思。好了,晒单完毕,这里面有你喜欢的书吗?你有啥类似题材的书推荐,也可以评论告诉我。至于那些问我茶叶、一城一味、相机行摄之路、铁三之路等系列文章啥时候更新的值友,我想说,一定在《冰与火之歌》大结局之前写出来。&小编注:1年的打磨与沉淀,5天投票和评选.什么值得买2015年度优秀文章评选活动圆满结束啦!都有哪些良心好文获得了网友肯定呢?点此
1年的打磨与沉淀,5天投票和评选。什么值得买2015年度优秀文章评选活动圆满结束啦!相信大家在此次活动中,都为自己喜欢的文章投出了宝贵的选票。每一张票都是值友们对...
98182196&匿名用户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8)
云柚 S1Pro 联网型室内电子门锁
博世 动物园系列立式 无线吸尘器
Taidu/钛度 大屏游戏机
LeWhisper 设计师全能版通勤包
A.O.史密斯 空气净化器
海信 滚筒洗衣机 循环喷淋无残留
魅蓝 Note5 智能手机(评论有奖)
赞39评论78
赞88评论126
赞67评论140
赞575评论274
赞571评论623
赞733评论846
赞1163评论729
赞445评论364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较好的书籍推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