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都一样吗 怎么知道什么是干电池加水与加水性质的电池

干电池具体原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干电池具体原理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什么是电池_干电池_百科问答
什么是电池
提问者:朱表平
  不管制造这个粘土瓶的祖先是否知道有关静电的事情,但可以确定的是古希腊人绝对知道。他们晓得如果磨擦一块琥珀,就能吸引轻的物体。亚里斯多德(Aristotle)也知道有磁石这种东西,它是一种具有犟大磁力能吸引铁和金属的矿石。
  1780年的一天,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在做青蛙解剖时,两手分别拿着不同的金属器械,无意中同时碰在青蛙的大腿上,青蛙腿部的肌肉立刻抽搐了一下,仿佛受到电流的刺激,而只用一种金属器械去触动青蛙,却并无此种反就。伽伐尼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动物躯体内部产生的一种电,他称之为 &生物电&。伽伐尼于1791年将此实验结果写成论文,公布于学术界。
  伽伐尼的发现引起了物理学家们极大兴趣,他们竞相重复枷伐尼的实验,企图找到一种产生电流的方法,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在多次实验后认为:伽伐尼的 &生物电&之说并不正确,青蛙的肌肉之所以能产生电流,大概是肌肉中某种液体在起作用。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伏特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浸在各种溶液中进行试验。结果发现,这两种金属片中,只要有一种与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金属片之间就能够产生电流。
  1799年,伏特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银板浸在盐水里,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于是,他就把许多锌片与银片之间垫上浸透盐水的绒布或纸片,平叠起来。用手触摸两端时,会感到强烈的电流刺激。伏特用这种方法成功的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 &伏特电堆&。这个&伏特电堆&实际上就是串联的电池组。它成为早期电学实验,电报机的电力来源。
  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就多次重复了伽伐尼的实验。作为物理学家,他的注意点主要集中在那两根金属上,而不在青蛙的神经上。对于伽伐尼发现的蛙腿抽搐的现象,他想这可能与电有关,但是他认为青蛙的肌肉和神经中是不存在电的,他推想电的流动可能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相互接触产生的,与金属是否接触活动的或死的动物无关。实验证明,只要在两种金属片中间隔以用盐水或碱水浸过的(甚至只要是湿和)硬纸、麻布、皮革或其它海绵状的东西(他认为这是使实验成功所必须的),并用金属线把两个金属片连接起来,不管有没有青蛙的肌肉,都会有电流通过。这就说明电并不是从蛙的组织中产生的,蛙腿的作用只不过相当于一个非常灵敏的验电器而已。
  1836年,英国的丹尼尔对 &伏打电堆&进行了改良。他使用稀硫酸作电解液,解决了电池极化问题,制造出第一个不极化,能保持平衡电流的锌-铜电池,又称&丹尼尔电池&。此后,又陆续有去极化效果更好的 &本生电池&和 &格罗夫电池&等问世。但是,这些电池都存在电压随使用时间延长而下降的问题。
  1860年,法国的普朗泰发明出用铅做电极的电池。这种电池的独特之处是,当电池使用一段使电压下降时,可以给它通以反向电流,使电池电压回升。因为这种电池能充电,可以反复使用,所以称它为& 蓄电池&。
  然而,无论哪种电池都需在两个金属板之间灌装液体,因此搬运很不方便,特别是蓄电池所用液体是硫酸,在挪动时很危险。
  1887年,英国人赫勒森发明了最早的干电池。干电池的电解液为糊状,不会溢漏,便于携带,因此获得了广泛应用。
  将化学能、光能、热能、核能等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有化学电池、太阳电池、温差电池、核电池等。通常所说的电池指化学电池。
  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 、容量、比能量和电阻。电动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负极通过电池内部移到正极时,电池非静电力(化学力)所做的功。电动势取决于电极材料的化学性质,与电池的大小无关。电池所能输出的总电荷量为电池的容量 ,通常用安培小时作单位。在电池反应中,1千克反应物质所产生的电能称为电池的理论比能量。电池的实际比能量要比理论比能量小。因为电池中的反应物并不全按电池反应进行,同时电池内阻也要引起电动势降,因此常把比能量高的电池称做高能电池。电池的面积越大,其内阻越小 。
  电池的种类很多,常用电池主要是干电池、蓄电池,以及体积小的微型电池 。此外,还有金属-空气电池、燃料电池以及其他能量转换电池如太阳电池、温差电池、核电池等。
  干电池 一种使用最广泛的化学电池。1865年法国人勒克朗谢在伏打电池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碳/二氧化锰/氯化铵溶液/锌体系的湿电池。经发展,干电池有 100余种。除了锌 - 锰干电池外,还有镁 -锰干电池、锌 - 氧化汞干电池、锌-氧化银干电池等 。由于干电池的氧化和还原反应的可逆性很差,用完后一般不能用充电方法使正、负极活性物质恢复到原来状态,因此干电池又称为一次电池。最常用的干电池是锌-锰干电池,有糊式、纸板式、碱式和叠层式几种。
  糊式锌-锰干电池 由锌筒 、电糊层、二氧化锰正极 、炭棒、铜帽等组成。最外面的一层是锌筒,它既是电池的负
  极又兼作容器,在放电过程中它要被逐渐溶解;中央是一根起集流作用的碳棒;紧紧环绕着这根碳棒的是一种由深褐色的或黑色的二氧化锰粉与一种导电材料(石墨或乙炔黑)所构成的混合物,它与碳棒一起构成了电池的正极体,也叫炭包。为避免水分的蒸发,干电池的上部用石蜡或沥青密封 。锌-锰干电池工作时的电极反应为锌极:Zn&Zn2++2e
电池,旧有与狭义上的定义是将本身储存的化学能转成电能的装置,较新与广义上的定义是指将机械能以外的能量转成电能的装置(将机械能转成电能的装置叫发电机)。其他名称有电瓶、电芯(但电芯有时可能指的是电池的内部原料或模组而非电池本身[来源请求])。
电池中一个单元的结构叫做 &Cell&,称为电池或单电池;内部有多个电池并连或串连的结构叫做&Battery&,称为电池或电池组。市售一般干电池其实构造上是&Cell&但英文上习惯称&Battery&,汽车用铅酸电池则是真正的&Battery&。
电池(battery)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
目录[隐藏]
[编辑本段]电池简介
  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电动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负极通过电池内部移到正极时,电池非静电力(化学力)所做的功。电动势取决于电极材料的化学性质,与电池的大小无关。电池所能输出的总电荷量为电池的容量,通常用安培小时作单位。在电池反应中,1千克反应物质所产生的电能称为电池的理论比能量。电池的实际比能量要比理论比能量[1]小。因为电池中的反应物并不全按电池反应进行,同时电池内阻也要引起电动势降,因此常把比能量高的电池称做高能电池。电池的面积越大,其内阻越小。
  电池的能量储存有限,电池所能输出的总电荷量叫做它的容量,通常用安培小时作单位,它也是电池的一个性能参数。电池的容量与电极物质的数量有关,即与电极的体积有关。
  实用的化学电池可以分成两个基本类型:原电池与蓄电池[2]。原电池制成后即可以产生电流,但在放电完毕即被废弃。蓄电池又称为二次电池,使用前须先进行充电,充电后可放电使用,放电完毕后还可以充电再用。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换成化学能;放电时,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
[编辑本段]电池的发展史
  亚里斯多德
  在古代,人类有可能已经不断地在研究和测试&电&这种东西了。一个被认为有数千年历史的粘土瓶在1932年于伊拉克的巴格达附近被发现。它有一根插在铜制圆筒里的铁条-可能是用来储存静电用的,然而瓶子的秘密可能永远无法被揭晓。
  不管制造这个粘土瓶的祖先是否知道有关静电的事情,但可以确定的是古希腊人绝对知道。他们晓得如果摩擦一块琥珀,就能吸引轻的物体。亚里斯多德(Aristotle)也知道有磁石这种东西,它是一种具有强大磁力能吸引铁和金属的矿石。
  在十八世纪的四、五十年代, 发电装置的改善和大气电现象的研究,吸引了物理学家们的广泛兴趣,1745年,普鲁士的克莱斯特利用导线将摩擦所起的电引向装有铁钉的玻璃瓶。当他用手触及铁钉时,受到猛烈的一击。
  可能是在这个发现的启发下,莱[3]顿大学的马森布罗克在1746年发明了收集电荷的&莱顿瓶&。因为他看到好不容易收集的电却很容易地在空气中逐渐消失,他想寻找一种保存电的方法。有一天,他用一支枪管悬在空中,用起电机与枪管连着,另用一根铜线从枪管中引出,浸入一个盛有水的玻璃瓶中,他让一个助手一只手握着玻璃瓶,马森布罗克在一旁使劲摇动起电机。这时他的助手不小心将中另一只手与枪管碰上,他猛然感到一次强烈的电击,喊了起来。马森布罗克于是与助手互换了一下,让助手摇起电机,他自己一手拿水瓶子,另一只手去碰枪管。
  在一封信里他描述了这次实验结果:
  &我想告诉你一个新奇但是可怕的实验事实,但我警告你无论如何也不要再重复这个实验。&&把容器放在右手上,我试图用另一只手从充电的铁柱上引出火花。突然,我的手受到了一下力量很大的打击,使我的全身都震动了,&&手臂和身体产生了一种无法形容的恐怖感觉。一句话,我以为我命休矣。&
  虽然马森布罗克不愿再做这个实验,但他由此得出结论:把带电体放在玻璃瓶内可以把电保存下来。只是当时搞不清楚起保存电作用的究竟是瓶子还是瓶子里的水,后来人们就把这个蓄电的瓶子称作&莱顿瓶&,这个实验称为&莱顿瓶实验&。这种&电震&现象的发现,轰动一时,极大的增加了人们对莱顿瓶的关注。
  马森布罗克的警告起了相反的作用,人们在更大规模地重复进行着这种实验,有时这种实验简直成了一种娱乐游戏。人们用莱顿瓶作火花放电杀老鼠的表演,有人用它来点酒精和火药。其中规模最壮观的一次示范表演是法国人诺莱特在巴黎圣母院前作的。诺莱特邀请了法王路易十五的皇室成员临场观看表演。他调来了七百个修道士,让他们手拉手排成一行,全长达900英尺,约275米,队伍十分壮观。让排头的修道士用手拿住莱顿瓶,排尾的修道士手握莱顿瓶的引线,接着让莱顿瓶起电,结果七百个修道士因受电击几乎同时跳了起来,在场的人无不为之目瞪口呆。诺莱特以令人信服的语气向人们解释了电的巨大威力。后来人们很快又把电用于医学,将起电机产生的电通过病人身体,用于治疗半身不遂,神经痛等病症。这种治疗方法一直使用,直到人们弄明白电的作用后,才停止下来。
  1780年,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在做青蛙解剖时,两手分别拿着不同的金属器械,无意中同时碰在青蛙的大腿上,青蛙腿部的肌肉立刻抽搐了一下,仿佛受到电流的刺激,而只用一种金属器械去触动青蛙,却并无此种反就。伽伐尼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动物躯体内部产生的一种电,他称之为&生物电&。伽伐尼于1791年将此实验结果写成论文,公布于学术界。
  伽伐尼的发现引起了物理学家们极大兴趣,他们竞相重复枷伐尼的实验,企图找到一种产生电流的方法,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在多次实验后认为:伽伐尼的&生物电&之说并不正确,青蛙的肌肉之所以能产生电流,大概是肌肉中某种液体在起作用。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伏特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浸在各种溶液中进行试验。结果发现,这两种金属片中,只要有一种与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金属片之间就能够产生电流。
  1799年,伏特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银板浸在盐水里,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于是,他就把许多锌片与银片之间垫上浸透盐水的绒布或纸片,平叠起来。用手触摸两端时,会感到强烈的电流刺激。伏特用这种方法成功的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特电堆&。这个&伏特电堆&实际上就是串联的电池组。它成为早期电学实验,电报机的电力来源。
  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就多次重复了伽伐尼的实验。作为物理学家,他的注意点主要集中在那两根金属上,而不在青蛙的神经上。对于伽伐尼发现的蛙腿抽搐的现象,他想这可能与电有关,但是他认为青蛙的肌肉和神经中是不存在电的,他推想电的流动可能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相互接触产生的,与金属是否接触活动的或死的动物无关。实验证明,只要在两种金属片中间隔以用盐水或碱水浸过的(甚至只要是湿和)硬纸、麻布、皮革或其它海绵状的东西(他认为这是使实验成功所必须的),并用金属线把还原伽伐尼实验的绘画两个金属片连接起来,不管有没有青蛙的肌肉,都会有电流通过。这就说明电并不是从蛙的组织中产生的,蛙腿的作用只不过相当于一个非常灵敏的验电器而已。
  1836年,英国的丹尼尔对&伏特电堆&进行了改良。他使用稀硫酸作电解液,解决了电池极化问题,制造出第一个不极化,能保持平衡电流的锌─铜电池,又称&丹尼尔电池&。此后,又陆续有去极化效果更好的&本生电池&和&格罗夫电池&等问世。但是,这些电池都存在电压随使用时间延长而下降的问题。
  1860年,法国的普朗泰发明出用铅做电极的电池。这种电池的独特之处是,当电池使用一段使电压下降时,可以给它通以反向电流,使电池电压回升。因为这种电池能充电,可以反复使用,所以称它为&蓄电池&。
  然而,无论哪种电池都需在两个金属板之间灌装液体,因此搬运很不方便,特别是蓄电池所用液体是硫酸,在挪动时很危险。
  也是在1860年,法国的雷克兰士(GeorgeLeclanche)还发明了世界广受使用的电池(碳锌电池)的前身。它的负极是锌和汞的合金棒(锌-伏特原型电池的负极,经证明是作为负极材料的最佳金属之一),而它的正极是以一个多孔的杯子盛装着碾碎的二氧化锰和碳的混合物。在此混合物中插有一根碳棒作为电流收集器。负极棒和正极杯都被浸在作为电解液的氯化铵溶液中。此系统被称为&湿电池&。雷克兰士制造的电池虽然简陋但却便宜,所以一直到1880年才被改进的&干电池&取代雷克兰士发明的电池。负极被改进成锌罐(即电池的外壳),电解液变为糊状而非液体,基本上这就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碳锌电池。
  1887年,英国人赫勒森发明了最早的干电池。干电池的电解液为糊状,不会溢漏,便于携带,因此获得了广泛应用。
  1890年Thomas Edison 发明可充电的铁镍电池
  1896年在美国批量生产干电池
  1896年发明D型电池.
  1899年Waldmar Jungner 发明镍镉电池.
  1910年可充电的铁镍电池商业化生产
  1911年我国建厂生产干电池和铅酸蓄电池(上海交通部电池厂)
  1914年Thomas Edison 发明碱性电池.
  1934年Schlecht and Akermann 发明镍镉电池烧结极板.
  1947年Neumann 开发出密封镍镉电池.
  1949年Lew Urry (Energizer) 开发出小型碱性电池
  1954年Gerald Pearson, Calvin Fuller and Daryl Chapin 开发出太阳能电池.
  1956年Energizer.制造第一个9伏电池
  1956年我国建设第一个镍镉电池工厂(风云器材厂(755厂))
  1960前后Union Carbide.商业化生产碱性电池,我国开始研究碱性电池(西安庆华厂等三 家合作研发)
  1970前后出现免维护铅酸电池.
  1970前后一次锂电池实用化.
  1976年Philips Research的科学家发明镍氢电池.
  1980前后开发出稳定的用于镍氢电池的合金.
  1983年我国开始研究镍氢电池(南开大学)
  1987年我国改进镍镉电池工艺,采用发泡镍,电池容量提升40%
  1987前我国商业化生产一次锂电池
  1989年我国镍氢电池研究列入国家计划
  1990前出现角型(口香糖型)电池,太阳能电池板
  1990前后镍氢电池商业化生产.
  1991年Sony.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商业化生产
  1992年Karl Kordesch, Josef Gsellmann and Klaus Tomantschger 取得碱性充电电池 专利
  1992年Battery Technologies, Inc.生产碱性充电电池
  1995年我国镍氢电池商业化生产初具规模
  1999年可充电锂聚合物电池商业化生产2000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商业化生产
  2000后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新能源发展问题的焦点
[编辑本段]电池的原理
  在化学电池中,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是靠电池内部自发进行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的结果,这种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负极活性物质由电位较负并在电解质中稳定的还原剂组成,如锌、镉、铅等活泼金属和氢或碳氢化合物等。正极活性物质由电位较正并在电解质中稳定的氧化剂组成,如二氧化锰、二氧化铅、氧化镍等金属氧化物,氧或空气,卤素及其盐类,含氧酸及其盐类等。电解质则是具有良好离子导电性的材料,如酸、碱、盐的水溶液,有机或无机非水溶液、熔融盐或固体电解质等。当外电路断开时,两极之间虽然有电位差(开路电压),但没有电流,存储在电池中的化学能并不转换为电能。当外电路闭合时,在两电极电位差的作用下即有电流流过外电路。同时在电池内部,由于电解质中不存在自由电子,电荷的传递必然伴随两极活性物质与电解质界面的氧化或还原反应,以及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的物质迁移。电荷在电解质中的传递也要由离子的迁移来完成。因此,电池内部正常的电荷传递和物质传递过程是保证正常输出电能的必要条件。充电时,电池内部的传电和传质过程的方向恰与放电相反;电极反应必须是可逆的,才能保证反方向传质与传电过程的正常进行。因此,电极反应可逆是构成蓄电池的必要条件。为吉布斯反应自由能增量(焦);F为法拉第常数=96500库=26.8安&小时;n为电池反应的当量数。这是电池电动势与电池反应之间的基本热力学关系式,也是计算电池能量转换效率的基本热力学方程式。实际上,当电流流过电极时,电极电势都要偏离热力学平衡的电极电势,这种现象称为极化。电流密度(单位电极面积上通过的电流)越大,极化越严重。极化现象是造成电池能量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极化的原因有三:①由电池中各部分电阻造成的极化称为欧姆极化;②由电极-电解质界面层中电荷传递过程的阻滞造成的极化称为活化极化;③由电极-电解质界面层中传质过程迟缓而造成的极化称为浓差极化。减小极化的方法是增大电极反应面积、减小电流密度、提高反应温度以及改善电极表面的催化活性。
回答者:宋冰余
Mail: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查看: 50187|回复: 80
电池加水到底好不好?今天给15个月的超威电池加水了!
主题帖子好友
主题帖子好友
[LV.4]-二级士官, 积分 3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2 积分
金币673 枚
在线时间124 小时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帖最后由 sjh 于
21:00 编辑
DSC00072.JPG (444.6 KB, 下载次数: 50)
20:43 上传
DSC00083.JPG (385.45 KB, 下载次数: 53)
20:36 上传
DSC00082.JPG (505.05 KB, 下载次数: 51)
20:36 上传
每只12v电池补充液60毫升,对电池比较了解的车友说说看:给1年的电池加水可不可以延长使用寿命?:今天给超威20ah电池加水了:(如图)
刚过质保期的电池,是加水的最好时期,对于此时容量未明显衰减的电池效果更佳,能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加水原则:1.用蒸馏水,如娃哈哈,屈臣氏,勿加电解液,补充液,修复液&
主题帖子好友
主题帖子好友
[LV.4]-二级士官, 积分 3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2 积分
金币673 枚
在线时间124 小时
怎么就上不了图呢???
主题帖子好友
主题帖子好友
金币5562 枚
在线时间1839 小时
一个电池加60毫升纯净水~ 超级太多了。 20毫升就到顶了. 如果不会流程,加水会立马让电池报废
主题帖子好友
主题帖子好友
[LV.4]-二级士官, 积分 3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2 积分
金币673 枚
在线时间124 小时
一个电池加60毫升纯净水~ 超级太多了。 20毫升就到顶了. 如果不会流程,加水会立马让电池报废
一个12v单体电池,6孔每孔注射10毫升电池补充液。一个电瓶就是60毫升。
主题帖子好友
主题帖子好友
[LV.4]-二级士官, 积分 3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2 积分
金币673 枚
在线时间124 小时
怎么就不能上图???
主题帖子好友
主题帖子好友
[LV.5]-三级士官, 积分 6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2 积分
金币2131 枚
在线时间271 小时
我个人打算两三年以后加水,如果电池性能下降到现在的一半都不到,大不了搞报废了,也当试验一下。一年多的话性能其实还可以的,我老爸那辆电动车都是两三年换一次,每次要换了,电池都会出现严整问题:电池变形,充电器发烫,电池滚烫。最后一次充电往往把电池充报废,连300米都开不了。
主题帖子好友
主题帖子好友
[LV.4]-二级士官, 积分 3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2 积分
金币673 枚
在线时间124 小时
我个人打算两三年以后加水,如果电池性能下降到现在的一半都不到,大不了搞报废了,也当试验一下。一年多的 ...
DSC00070.JPG (280.14 KB, 下载次数: 17)
20:19 上传
DSC00071.JPG (544.52 KB, 下载次数: 2)
20:19 上传
DSC00072.JPG (444.6 KB, 下载次数: 2)
20:19 上传
DSC00073.JPG (453.01 KB, 下载次数: 2)
20:20 上传
DSC00074.JPG (404.9 KB, 下载次数: 2)
20:20 上传
DSC00075.JPG (486.04 KB, 下载次数: 3)
20:20 上传
DSC00076.JPG (481.55 KB, 下载次数: 2)
20:21 上传
DSC00077.JPG (500.55 KB, 下载次数: 2)
20:21 上传
DSC00078.JPG (365.18 KB, 下载次数: 2)
20:21 上传
DSC00079.JPG (329.3 KB, 下载次数: 0)
20:21 上传
DSC00080.JPG (413.25 KB, 下载次数: 0)
20:22 上传
DSC00081.JPG (237.49 KB, 下载次数: 0)
20:22 上传
DSC00082.JPG (505.05 KB, 下载次数: 1)
20:24 上传
DSC00083.JPG (385.45 KB, 下载次数: 0)
20:24 上传
DSC00084.JPG (466.37 KB, 下载次数: 0)
20:25 上传
DSC00086.JPG (499.78 KB, 下载次数: 0)
20:26 上传
主题帖子好友
主题帖子好友
[LV.2]-上等兵, 积分 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2 积分
金币144 枚
在线时间77 小时
效果怎么样?
主题帖子好友
主题帖子好友
[LV.3]-一级士官, 积分 1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0 积分
金币531 枚
在线时间158 小时
不是说要把针头拔掉么,操作不规范,电池容易报废的。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永昌西路
主题帖子好友
主题帖子好友
[LV.10]-中尉, 积分 42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8 积分
金币4218 枚
在线时间431 小时
补充液是神马成分,不是说只能加纯净水吗
该会员热爱论坛,在线时间比较长
中国心勋章
表明中国凝聚力,以此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会员星座专属勋章(3/21 - 4/20)
虽无万贯钱财,但有点小钱也可以开始得瑟得瑟。金币大于2000可以申请。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板电池型号都一样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