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 血压 心率心率手表,到底有没有用

这款智能手表心率检测超强 可当做心电图机使用_智能家居
Cronovo智能手表特别强调心率追踪功能,它安装了Android系统,可以成为个人健身教练,拥有先进的感知追踪系统。Cronovo心率评估数据精准度高达99.9%,能够实时追踪新陈代谢功能。难怪Cronovo宣称自己是世界上最小的“心电图设备”。
根据介绍,Cronovo心率技术可以从手腕捕捉电信号,这些信号是心脏产生的。其它智能手表利用光学系统侦测心率,Cronovo不一样,它将光学系统和电信号结合在一起。正因如此,Cronovo测量的心率数据比其它智能手表更准确。
与FDA批准的医疗设备相比,Cronovo的心率测量精准度高达99.9%。
下一页更精彩
这款智能手表心率检测超强 可当做心电图机使用相关内容
新版本更新之后,为了保护一些玩家正常的运镖以及低战力玩家可以更好的在阵营中行走,不仅仅有了40级(包括40级)以下玩家免战的新手保护之外,还在阵营中设立了箭塔,...装修合同是工程中最重要的法律文件。为了避免装修纠纷,签订合同时应注意以下七点:1、最重要的守则是业主为自己多争取些利益。2、严审装饰公司的设计方案,包括设计样图...率土之滨手游中的战法玩法是非常重要的哦!其中的战法是游戏中的核心玩法,那么战法枭姬怎么样呢?战法枭姬在游戏中有什么效果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看看吧!率土之滨枭姬...Chrome浏览器iOS版在推出之时掀起了一阵高潮,PC上的Chrome用户也都纷纷安装了iOS版Chrome。不过Chrome的光环并没有闪耀多久,这款浏览器...苹果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积极的帮助Android用户转投到自己iOS的&怀抱&中。之前苹果官方曾经推出了指导办法,告诉HTC、三星和索尼...心率监测智能手表的误差率普遍在10%左右
[摘要]毕竟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目前采用光学心率传感器的智能手表、腕带、手机的准确性并不是100%。
腾讯数码讯(Gin) 越来越多的智能手表或是健身腕带开始支持心率监测功能,旨在通过监测用户运动时的心率情况,来实现更有效、更健康的运动方式。不过,其心率监测的准确性一直受到质疑,主流的观点是智能手表的心率监测准确性并不及心率带。那么,两者之间有何区别、误差又有多大呢?一起来看看实际的测试数据传感器的区别首先,我们来看看智能手表或腕带的心率监测原理。它们大多采用光学传感器,通过LED灯照亮手腕上的毛细血管,监测血液流动速度,从而得到每分钟心跳读数。显然,光学传感器非常容易受到光线、皮肤出汗、皮肤异状(如纹身)的影响,所以其心率监测准确性也备受医疗界的质疑。那么,市场中的心率带准确性如何呢?心率带通常需要用户贴紧皮肤佩戴在胸前,通过其集成的电极测量皮肤中的心动电流,与医疗级心电图设备相近,所以相对来说更加准确。当然,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完善光学心率传感器,包括增加防汗性能等,那么实际的效果呢?心率测试准确性比拼外媒Wareable测试了几款主流的心率监测手表及腕带,并将数据与Polar V800及Suunto Ambit3两款心率带所获得数据进行对比。测试者同时佩戴智能手表/腕带和心率带,进行数次多公里的慢跑运动,然后将数据进行最终对比。Polar心率带与Garmin Forerunner 225运动手表心率数据对比Polar心率带(橙色)与阿迪达斯miCoach运动手表(蓝色)心率数据对比Suunto心率带(橙色)与Basis Peak(蓝色)心率数据对比首先,是Polar心率带与Garmin Forerunner 225运动手表的对比,可以看到曲线图前端拥有较大差异,而在跑步中途、心率逐渐平稳的状态下,错误率约为10%。而阿迪达斯miCoach运动手表的准确率约为86%,错误率为14%;Basis Peak则最不准确,平均错误率达到了25%。不过,Wareable也表示,这并非一项科学实验室级别的测试,基础是建立在心率带在不运动、或慢跑时更为准确(据相关研究称)。此前,也有媒体对Garmin VivoFit、Withings Pulse 及S5手机等产品的光学心率传感器准确性进行测试,并与医疗心电图机的数据进行对比,平均错误率也在10%左右。小结显然,非官方和医疗级别的测试均说明,目前采用光学心率传感器的智能手表、腕带、手机的准确性并不是100%,毕竟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不过,此前也有媒体称,Aapple Watch在与心率带的测试中获得了99%的数据同步率,证明其光学心率传感器拥有极高的准确性,这可能是该领域的一个进步。但需要指出的是,也证明了 Watch可能无法在纹身的皮肤上使用。所以,如果你想获得最为精准的心率自检数据,心率带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来源:
[责任编辑:linasun]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佳明这款大屏智能跑表,让你可以全天候检测自己的心率 - 推酷
佳明这款大屏智能跑表,让你可以全天候检测自己的心率
首先感谢极果对我的信任,将 Garmin Forerunner 235 的评测机会给了我。也希望我的评测能让大家对 Garmin Forerunner 235 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先介绍一下本人的跑步经历,从2010年5月份开始跑步,到目前为止跑龄6年,到目前用过的GPS 手表有 Garmin 家族的 305、910XT、Fenix 3,宜准的 G1,TOMTOM 的 Cardio Runner 和 Spark+music。
Garmin Forerunner 235 是去年 Garmin 推出首款光学心率跑步腕表 Forerunner 225 之后的升级版,相比于225,235增加了近 44% 的显示屏面积,同时增加了最大摄氧量、恢复建议、完赛预估这些620、920和 Fenix3 才有的数据,更加专业化。继续提供 7X24 小时心率监测、步数统计、久坐提示、睡眠日记这些日常数据,同时通过与手机连接,可实时接收短信、来电,以及微博、微信等手机应用消息,更加贴近日常生活。通过 Connect IQ,和之前用过的 Fenix 3 一样,可以 DIY 表盘,增加 Data Field,更加的个性化。下面我将从开箱、功能介绍到实际使用依次对 Forerunner 235 进行考察。
Forerunner 235 有别于 Fenix 3 的全纸包装盒,采用透明塑封包装,一眼就能看到里面的手表,同时包装盒上介绍了 Forerunner 235 的功能特点,高分辨率大彩屏、7X24 小时全天候光学心率记录、跑步 VO2 max、丰富的进阶专业跑步功能、50m 防水、内置加速计支持室内跑步、自定义或免费下载专业的跑步计划、Live Track 实时位置追踪与分享。
2、撕开两侧的塑封,打开包装盒,所有物品如下:Garmin Forerunner 235 中文版主机(黄黑配色)、专用替换腕带(黑黄配色)、腕带替换工具、数据线、中文使用手册、检查合格证。
3、主角Garmin Forerunner 235
上手感觉很轻,表盘比225显示面积更大,表盘黑色为主色调,外沿有黄色线条包边,与黄色表带相得益彰。表背侧中部为光测心率部件,三个测灯,外边缘为充电数据传输触点(尚未测试在长距离时是否可以边跑边充电),表带背侧为黑色主题加黄色边缘,与替换表带颜色正好反过来。
Forerunner 235 重量为 42g,替换表带重量 16g,可知主机重量为 26g,相比于 84g 的 Fenix3 和 82g 的2016东京马拉松奖牌,235的重量真是太轻了,这也让235看上去有点像玩具哈。
5、Forerunner表盘正面(尚未揭掉表膜)
顶部 GARMIN 标识,表盘显示面积增大,表膜为心率显示界面,外延顺时针5个图案对应5个按键,跑步小人为运动开始、结束、确认键,返回标志为返回、lap 键,&和&上下切换键,小太阳为电源、 light 键。
6、Forerunner 表盘背面
表盘背面正中为 Forerunner 235 的光点测试模块,是凸起的,这样保证表带扣紧的时候,该模块与手腕会紧密贴合,不过长时间佩戴会否造成该部位不适需要进一步测试。蓝牙和 ant+ 标志表明 Forerunner 支持两种数据传输,外侧4个金属触点是与数据线进行充电和数据传输的。
7、Forerunner 235外侧按键
左侧为3个按键,分别为电源键、上键和下键,相关功能刚才有提及;右侧为2个按键,黄色为运动键、黑色为返回、lap 键。按键键程比较合理。
8、Forerunner 235 表带
替换表带 16g,很轻,表带宽度相比于 910XT 和 Fenix3 要窄很多,跟普通手表的表带大小差不多,表带扣采用细孔,搭扣位置内部有固定锥,可以确保表带不会在运动过程中松开。
以上就是 Forerunner 235 的开箱,接下来就是开机啦。
因新表余电不足,开机未果,只好先充电啦。
充了2个小时的电,按住电源键开机,经过如下的一系列操作就可以正式使用啦。设定系统信息及个人信息。
戴在手上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表带固定紧后,怎么晃动手臂都没有错动。
2、相应界面
依次为主界面(可通过 Connect IQ 进行 DIY),心率监测界面,运动界面(也可通过 Connect IQ 进行下载 DIY),通知界面。通过&&键可以进行切换,也可以通过返回键直接返回到手表界面。
3、Forerunner 235 还提供了步数统计、久坐提醒、省电超时等功能。活动模式包括跑步、室内跑步、自行车、
从3月7日收到表后开始正式使用,完成跑步七次,其中5次路跑,1次跑步机,1次操场25圈,累计跑步距离90公里;骑车两次,累计骑行距离25公里;网球训练1次。因为时间有限,而且北京最近雾霾较重,尽量采用不同类型进行评测。
(1)3月8日晨跑爱心路线,这是之前探过路的一个路线,第一次使用 Forerunner 235 进行路跑。从家里出来打开跑步界面,Forerunner 235 搜星很快,不到10秒定位成功(仅使用GPS 定位,未使用GPS+Glonass 双星定位)。本次为路跑,路线全长不到10公里,采用每公里提醒,Forerunner 235 每公里会有配速显示,43分11秒完成9.43公里,中间红绿灯有暂停。使用悦跑圈进行对比,悦跑圈未暂停,距离为9.49公里,耗时44分56秒。第一次使用就测出我的 VO2max 有54,成绩预测进305,真的是太开心了。
(2)3月8日下午跑奥森13.73公里,用时1小时25分13秒,平均配速612,平均心率132。奥森作为背景的跑步圣地,环境是相当不错的。在停车场停好车换好衣服后,开表搜星,依然很快就搜到。慢跑13公里,中间多次停顿,从配速和心率曲线上可以明显看到。本次活动后无新纪录,VO2max 无提高。与 TOMTOM Spark+music 对比,spark 距离显示为13.70公里,既无差距。
(3)3月9日下午跑奥森17公里,平均配速429,平均心率158,步频203。第三次路跑,前两次忘记截图恢复心率和恢复时间啦。搜星依旧很快,每公里配速提醒也正常。从数据上看,这次强度很大,恢复时间需要72小时,最大摄氧量又提升一位。从心率曲线来看,开始还是有一点异常,后续恢复正常,中间心率下降位置为停下来和别人聊了几句。与之对比的GPS 手表也是17.02公里,数据一致。悦跑圈误碰暂停,未记录。
(4)3月11日晚长颈鹿路线19.29公里,用时1小时32分31秒,平均配速448,平均心率149,步频198,VO2max 再提升一位到56。这条路线也是之前跑的路线,距离明确。使用悦跑圈进行对比,从步频图中可以看到,中间停了2次等红绿灯,相应的对 Forerunner 235 和悦跑圈进行了暂停和继续,总时间上也有了误差。GPS 记录图一致无漂移。当周跑量77.22公里。
(5)3月12日晨奥森12.5公里,用时1小时1分35秒,平均配速456,平均心率176。由于前一晚跑了19公里,今早的状态不是很好,从心率上可以看到平均心率很高,这也提醒我在训练时要注意恢复。
跑步机测试
3月10日晚去壹季参加体能课,课前在跑步机上对 Forerunner 235 进行了室内跑步的测试,Forerunner 235 内置加速度计支持室内跑步,跑步机从1速开始,加到10.9速跑了不到800米后,调整到速度11.1速跑到1.3公里,再调整到12.3速,跑完5.21公里。Forerunner 235 显示数据为5.24公里,两者相差30米不到,对于内置加速度计来说,精度已经很不错了。平均移动速度也与跑步机上显示一致均为12.3速。室内跑步测试合格。
操场测试(测试使用 lap 键进行400米记圈)
3月14日晚,在中国人民大学操场对 Forerunner 235 进行操场测试,搜星依旧很快,采用每400米按一次 lap 键的形式进行测试,因跑道上有散步遛弯及速度较慢的跑友,为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基本在1道和2道跑动,但要保证不撞人需要不停的闪身及从身旁穿过,单圈从1分52开始,一直保持在1分50内,最后几圈冲进1分40,最终44分完成25圈操场测试。从数据上看,每圈距离在0.41-0.42公里之间,常规400米跑道1道最内侧400米,2道最内侧407米,最外侧与3道最内侧一直为415米,可知 Forerunner 235 在操场测试的精度也是相当高的。
3月7日收到手表当天晚上就骑车前往三里屯,并从三里屯往返回家。下班后在楼下将运动模式调整为骑行模式,搜星时间不到20秒,其他未做调整,开始计时,默认每5公里一次提醒,提醒包含震动和声音,并在屏幕上显示5公里用时。从提醒功能和数据详细度来说已满足我的需要。不过因为仅有2次骑行,所以骑行测试还需要后面更多次数的测试以便给出更好的测评报告。
VO2max 最大摄氧量数据
VO2max 全称为 Maximal&oxygen&uptake,中文为最大摄氧量,缩写为 VO2max,定义为一个人在海平面上,从事最激烈的运动时,组织细胞所能消耗或利用的氧气的最高值。通俗的解释就是一个人在运动过程中,身体所能够摄入的最大氧气量。最大摄氧量通常是评价一个人有氧作业量级心肺耐力的判定标准。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最大摄氧量来指定不同的运动强度。并制定相应的训练目标。最终通过相应的训练来提升 VO2max。训练数据越详细越充分,相应的数据应该也就越准确。我经过7次跑步,测得的 VO2max 从开始的54增加到目前的57,已达到紫色区,相信经过更加完备的训练,应该还会有提高的。
比赛预测是指根据训练情况来对今后参加比赛的成绩进行一个预测,也是数据越丰富越详细,相应的预测越接近于真实水平。我经过7次的跑步记录之后,预测的全马成绩已经从303进入到 sub2,256啦,作为一个激励目标,看来后面要好好练啦。
步数、睡眠、心率、日历
Forerunner 235 提供步数统计、睡眠记录和 7X24 小时心率记录,只要手表戴在手上,就会一刻不停的记录你的各项数据。从3月7日收到 Garmin Forerunner 235 到现在,除了几次洗澡没敢戴之外,其他时间一直戴在手上,综合这些数据,可以更好的查看自己的生活状态,也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改正或保持。
Forerunner 235标称GPS模式10小时,手表模式9周的使用时间,从这几次使用上来看,1小时左右的跑动距离,掉电量在12%左右,与标称的10小时GPS模式时间差别不大。至于9周的手表模式,因时间尚短,尚不能给出测评结论。
Connect IQ
Garmin 设备提供了2种方式进行数据同步和程序下载,针对 PC 端的 Garmin Express 和针对移动端的 Connect。PC 端的需要数据线和手表连接后进行同步及下载更新,移动端需要下载相应 App 后,通过蓝牙进行数据同步及更新。
即可浏览数据记录。
移动端打开 Connect 可以先跳过连接设备,对快照进行设置,设置顺序如下。
同时也可以连接 Garmin 设备,先后打开 Forerunner 235 和手机的蓝牙,然后根据顺序进行如下设置就可以顺利互联啦。
顺利配对之后,之后使用 Forerunner 235 记录的任何数据就可以通过 Connect 进行同步和更新啦。此外 Forerunner 235 还可以通过 Connect IQ 商店下载喜欢的屏幕背景和数据字段,看看我下载的是不是很好看啊!不过要注意的是,手表给屏幕背景和数据字段预留的内存是有限的,不能一股脑的全装进去,要根据需要精挑细选才好。
下图是在网上找到的 Garmin forerunner 235 和 Garmin其他产品的规格比较,从图中不难看出235的功能更趋于完备性。
从图中不难看出,Forerunner 235 除了虚拟配速(好像可以通过数据字段来实现,尚未测试)、跑步动态(需要佩戴 HRM 心率带取得相应数据)这两项数据之外,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数据,而且提供长达11小时的 GPS 记录时间和连续6周的使用时间。
由于仅使用了10天时间,还无法将 Forerunner 235 的所有功能都进行详细的测试,在之后的使用中会继续对其进行测试,结合目前的使用情况,个人总结的 Forerunner 235 的优点如下:
1、颜色靓丽,重量轻;
2、腕测心率,远离心率带束缚;
3、心率测试偏差小;
4、GPS+Glonass 双星定位,更快速准确;
5、7X24 实时监控心率、步数、睡眠,更贴近生活;
6、Connect IQ 个性化定制;
7、使用时长增加;
8、与网站协同使用,功能强大。
个人总结的 Forerunner 235 的缺点如下:
1、玩具感较重;
2、心率测试模块凸起较大,长时间佩戴有压迫感;
3、无海拔爬升下降数据显示(从记录数据上看是有海拔数据的,但是显示界面没有。从Connect IQ上只能下载到Ascent和attitude数据字段,但尚未测试);
4、无跑步动态分析数据(需要搭配HRM心率带才能得到相关数据)。
Garmin Forerunner 235,235谐音“爱上我”,作为一款如此功能强大的GPS 手表,或许不能再只称为GPS 手表了,应该改称智能腕式设备更准确些,叫我怎么不能爱上你呢!Garmin Forerunner 235,在等你爱上我!
已发表评论数()
请填写推刊名
描述不能大于100个字符!
权限设置: 公开
仅自己可见
正文不准确
标题不准确
排版有问题
主题不准确
没有分页内容
图片无法显示
视频无法显示
与原文不一致您好,分享的企鹅
10款最佳心率监测设备 不止是只有智能手表
腾讯数码高翔
  腾讯数码讯(编译:高翔) 越来越多的运动监测设备开始配备心率传感器,提供复合式的运动数据,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调整运动状态。同时,心率监测设备也是多样化的,包括胸带、运动手表甚至是耳机,供拥有不同需求的用户选择。外媒Wareable近日汇总了市场中值得考虑的心率监测设备,笔者精选了一部分内容,并将其归类,希望能够帮助你挑选到最好的产品。  手表型:  1. Garmin Forerunner 225  参考价格:1862元  对于经常进行大量运动、尤其是户外运动的用户来说,内置GPS、心率监测功能的运动手表无疑是最佳选择,Garmin Forerunner 225便是这样一款产品。它采用了新型的圆形屏幕,支持防水、GPS以及先进的光学心率传感器,同时拥有大量丰富的运动模式,用户可以设定心率监测范围,调整至最好的运动状态。  2. AppleWatch  参考价格:约2588元起  最近上市的Apple Watch可以说是最受关注的智能手表,而近日有报道称,Apple Watch内置的心率传感器有可能在未来实现临床级的应用,如预测心脏病病发时间,可见其心率传感器的精准性。虽然从应用场景方面来看,Apple Watch并不如GPS手表专业,但提供了更时尚的可穿戴性,可以说是更适合普通用户的心率手表之一。  3. TomTom Cardio Runner  参考价格:约1670元  著名GPS厂商TomTom也推出了内置心率监测功能的GPS手表Cardio Runner,专注于跑步体验,虽然价格比较昂贵,但在测试中,其心率传感器的精准性是非常高的,也内置了丰富的运动模式,小巧的体积也便于佩戴。  4. Suunto M5  参考价格:约677元  如果想要选择一款价格便宜的心率手表,Suunto M5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拥有主流的电子运动手表外型,佩戴感良好,清晰的屏幕也可直观显示心率,更拥有心率锁定功能,防止运动过度导致心率加快。  腕带型:  5. Fitbit Charge HR  参考价格:约1173元  虽然Fitbit Charge HR并不完美,但仍是一款整体素质非常高的运动腕带。相对前作,除了继续关注计步、活动等日常运动检测,新增的心率传感器还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运动强度,同时最长7天的电池寿命也不必每天充电,更易用使用。  6. Mio Fuse  参考价格:约930元  Mio Fuse是一款造型略显夸张的运动腕带,通过夸张的LED灯来显示心率信息,非常直观。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心率监测技术达到EKG心电图级别,非常精准,同时也可实现计步、速度和距离测算,非常全面。  7. Basis Peak  参考价格:约1240元  Basis Peak虽然拥有一块小屏幕,但整体形态更接近腕带而非手表。它不仅内置了心率传感器,还拥有汗水传感器,可融合心率及汗水数据,实现更精准的运动状态监测,值得一试。  胸带型:  8. Wahoo TICKR X  参考价格:约620元  胸带型心率传感器不仅可以解放手腕,同时价格也更为低廉。Wahoo TICKR X拥有防水防汗功能,可适用于跑步、骑行等运动,内置的心率传感器也非常精准,配合手机应用程序可实现全面的运动监测体验。  9. Polar H7  参考价格:约310元  相对来说,Polar H7是一款价格更低廉的入门级心率监测胸带,同时使用场景非常丰富,甚至可以在游泳时佩戴。它还拥有大量的兼容应用,监测效果也很精准,适合喜欢简单设备的入门级用户使用。  其他  10. Jabra Sport Pulse  参考价格:约1241元  如果你既不喜欢手表、腕带,也不想在胸前佩戴任何设备的话,那么Jabra Sport Pulse耳机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形式。它的方便之处在于你可以在运动时边听音乐、边监测运动状态和心率,集成在耳蜗的传感器能够监测耳部脉搏,精准性也是令人满意的。当然,你还可以更方便地打电话、听音乐,而不必再额外佩戴一个设备了。  来源:wareable(wareable)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wyxjche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教会你】如何选择真正适合运动使用的心率手环或智能手表?准确才是王道
对于各类运动腕带/运动手环/智能手表,如何购买选择?做为业内人士,给大家一点有参考意义的干货!
一.如果你看重的是手机延伸辅助之功能,比如来电提醒,短信提醒,那可选择的很多,购买正规牌子的,有显示屏的则可。
二.如果你是普通散步日常监测者,看重的是距离,卡路里,睡眠监测等参数,那可以买小米手环之类,选择很多,但要知道计步功能的步数有一定误差,加上步长判断的误差,最后里程值会存在较大误差,大概20%以上,各种计步手环都不可避免;另外睡眠监测分为自动的和手动开启的,原理只是监测睡觉时手的翻动多少而已,用的就是那个计步功能的3D动作传感器,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判断出的睡眠时间其实作用不大,比如你知道你睡了几个小时又如何?没什么建设意义。
三.如果你是真正爱好跑步运动的人,那必须买专业运动功能的GPS运动表,测出的距离,速度,里程,配速等参数才比较准确一点。长跑和马拉松,都是买这种表的。比如garmin,polar,tomtom等等牌子。国内的有宜准。
四.重点是监测心率,哪些牌子哪些产品才是真正准确的呢?其实多数普通人不了解的话,多数会买错,买到那些不准确的产品。特别是如果要运动监测实时心率,那就大有学问了!
心率监测有三种方式:
1.手指触摸式心率表原理~
原理是电极检测人体心跳产生的生物电,需三点接触(手表后盖贴皮肤+两个手指触摸表扣上的金属电极)。只适用于静止测量,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积会影响到准确度,不是连续实时心率,不能运动中使用。此种表已淘汰。
2.心率带监测心率表~目前是最准确最稳定的方式~
原理是用心率带上贴在胸口皮肤上的两个感应区块,检测心跳产生的皮肤上的人体生物电变化,然后将信号发射到手表显示出心率数值。此种测量方式是目前最靠谱和最准确的运动心率监测方式。只要正确佩戴心率带即可稳定监测。心率带监测之所以准确稳定,是因为人体生物电本身是不受运动影响的。真正运动者一定会优先考虑心率带的心率表的。
价位方面,贵点的有 garmin,suunto
,polar等,便宜的宜准/迈思迈心率表...等,其中迈思迈性价比奇高,
迈思迈配的是更舒适的软带心率带,对于想买低价实惠且准确的运动心率表者可考虑这款。其他牌子一两百元是塑料硬带的,只有这款低价也配了柔软弹性心率带。
参考~【迈思迈心率表,很准确很便宜】~ 淘宝有售。实测好用。
3. 光电监测(光学传感器)心率表~有运动干扰问题
原理是PPG血液容积法。皮肤充血是随心跳而跟随变化的。通过发射绿光照亮皮肤表层,光电传感器接收反射光的强度变化。核心技术不在于传感器硬件,而是在于心率的软件算法。因为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电信号里包含了(血液充血的信息+运动抖动产生的血液抖动的信息),想要提前准确的心跳信息十分困难。技术最成熟的是mio,单价较高。国内尚未解决PPG的运动干扰问题,多数运动心率误差20~50
最早推出光学心率表的是 mio,也是技术最成熟的,业界无一例外是拿mio来做评测的标杆的。garmin
225为了赶上市时间也采用了mio的技术,Tomtom也是。现在garmin
235采用了自家研发的技术算法。但即使是最权威的mio也无法完全解决抖动干扰的问题,有些时候也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心率值的,比如跳跃,天气太冷,手上有不规则动作时就可能监测不准了。
本人测试过的光电心率的手表手环不少于十几种。以实测效果来看,mio 阿尔法2, garmin
235 还算不错,但是也是无法完全替代心率带的,即使最权威的mio也在很多情况存在运动干扰产生的误差。预算高于多的且追求方便的人可以考虑入手。 至于市面上那些所谓的智能手表运动手环绝大多数只是静止可用,运动监测心率误差较大,不建议购买。若你不相信,你戴产品在手上连续的上下抖动手腕抖一分钟看看,你会看到心率数值疯狂飙升......呵呵。真正跑步运动者,必须买专业的专门的运动功能手表才有实用价值。
运动使用的心率表需关注几点:是否是实时心率,是否是连续监测,是否带有常亮显示,连续监测时续航时间能多少个小时,是否带有心率超限提醒,运动心率误差是否在5 bpm以内。满足了这些的产品才是适合运动监测使用的。别买错了哦!其实真正适合运动使用的表很少的。那些普通手环只适合那些只散步或偶尔小跑的人。真正运动者,优先选择心率胸带的运动表,心率准确才是王道!
您需要才能回复
爱燃烧 —「运动不止于梦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能手表 心率监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