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苹果7puls苹果应用黑色不能删除除软件

苹果iPhone 7 Plus详细评测:飙硬件也不甘示弱-微众圈
微众圈,我的微信生活圈!
微信扫一扫阅读
苹果iPhone 7 Plus详细评测:飙硬件也不甘示弱
摘自公众号:发布时间: 10:22:03
苹果iPhone 7 Plus体验视频:这个双摄像头值8千? 庭有苹果树,乔帮主生前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当全世界都以为iPhone 4的惊喜不再来,却发现还是低估了库克,苹果堆起硬件来连自己都怕。新一代iPhone如期而至,除ID设计外,几乎进行了全面提升。A10芯片、广色域屏、双摄像头等是否值得为之买单,看完文章相信你自有答案。(本文共10101字,预计阅读时间为:20分钟)
一、外观:也就那样子!但这些细节值得关注 相较于硬件大幅度的升级,iPhone 7/7 Plus没有大改的外观设计,应该能让大多数网友喋喋不体地调侃一年,甚至有可能是两年。
因此,“亮黑色”的新配色成为了iPhone 7/7 Plus外观设计最大的亮点。此外,早前的深灰色配色已经被磨砂质感的深黑色代替。
除了新的配色,iPhone 7/7 Plus的外观设计还有很多细微的变化,譬如天线(白带)工艺改善、可以防水以及取消3.5mm接口。 1、亮黑色很好看,但是帅不过三秒 iPhone 7/7 Plus机身设计的材质和iPhone 6s相同,都为7000系铝合金。但是“亮黑色”的iPhone 7/7 Plus非常特别,怎么看起来都更像是玻璃材质的机身。
“亮黑色”配色的光泽感很强(感觉气质瞬间超神),相信网友们通过苹果官方宣传视频已经感受到了。相比之下,磨砂质感的深黑色看起来比较平庸,质感和手感与其它配色没有太大的区别。
当然,如果你是强迫症患者,“亮黑色”和磨砂质感的深黑色版本可能更适合你。因为,这两种配色的天线(白带)带更加隐蔽,特别是“亮黑色”,很难看得出有天线带。 相比iPhone 6s,iPhone 7/7 Plus天线带的注塑处理变细腻了,譬如来回触摸天线带已经感觉不到细微的割裂感。此外,“亮黑色”配色的天线带能打磨得和机身颜色相似,这也体现了iPhone 7/7 Plus机身设计工艺的进步。
除了光泽的质感,以及更隐蔽的天线带,“亮黑色”iPhone 7/7 Plus的手感也有更有的体现。虽然看起来像玻璃材质,但手感会相对更加柔和,而且不会很滑手,甚至感觉比其它配色的还好。
不过,最终还是帅不过三秒。“亮黑色”配色的iPhone 7/7 Plus很容易沾指纹,而且光泽的表面涂层很容易刮花,这点苹果也已经在官网有所说明。所以,买“亮黑色”配色新机的网友们,咱们还是配个保护套吧(帅的一面,自己看到就好)。 2、“亮黑色”没32GB版,毕竟用了新工艺 虽然“亮黑色”配色版容易乱花,但是似还是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预售的时候最快售馨。然而,苹果着重宣传的也是“亮黑色”配色版,譬如发布会上面全是“亮黑色”配色版的宣传视频,而官网挂上的也是“亮黑色”配色版。 实际上,“亮黑色”配色版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新的工艺。金属材质的机身通过3D旋转抛光打磨后,接着外壳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并进行染色,最后通过极细的磁化铁对阳极氧化表层打磨而形成夺目的光泽质感。可能是因为采用了新的工艺,成本相对更高,所以“亮黑色”配色版仅提供128GB和256GB两种容量版本。
此外,我们发现“亮黑色”配色版iPhone 7/7 Plus打磨得很圆润,屏幕和圆弧面边框几乎无缝连接,熄屏状态下,屏幕和边框似乎融为一体。 3、允许你防水,但不宜过度尝试 除了“亮黑色”的新配色,防尘防水就是iPhone 7/7 Plus外观设计的另一个亮点。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iPhone 7/7 Plus只支持IP67级的防尘防水。也就是说,手机时间浸泡在1米深的水里不会造成影响。iPhone 7/7 Plus的防水性能不比索尼或者三星Galaxy S7/Note 7的IP68级防尘防水,苹果这样设计旨在提高手机日常使用的防水能力,譬如防溅水。 配备转接口也有防水胶垫 SIM卡槽也有防水胶垫 iPhone 7/7 Plus采用了裸露式的防水设计,扬声器和Lightning直接裸露在外面。实际上,这些开孔的部分的内部均增加了防水垫圈,譬如SIM卡托上面就有黑色的防水垫圈。此外,Lighnting接口裸露的金属触点就增加了疏水涂层。小编在这里想提醒大家的是,接口触点的疏水涂层可能会磨损,所以别经常有事没事放水里玩。手机进入后记得抛干接口里面的水,再进行充电。还有,iPhone 7/7 Plus意外入水,将不提供保修服务。 当然,小编也很愿意这样直接把iPhone 7/7 Plus掉进水里测试防水性能。 4、3.5mm耳机孔没有,但不是为了更薄的机身 是的,iPhone 7/7 Plus最终还是取消了3.5mm耳机接孔的设计。据悉,苹果取消耳机接孔的原因在于他们觉得是时候告别复杂的有线连接时代,还有可以节省iPhone 7/7 Plus的设计空间。
iPhone 7/7 Plus剔除耳机接口后,机身底部采用对称开孔的设计,右侧为扬声器,左侧为MIC。此外,当我们播放音乐的时候,手机的听筒也能发声,呼唤底部的扬声器从而形成立体音效。不过,iPhone 7/7 Plus剔除3.5mm耳机接口并不为了让机身变得更轻薄。实际上,iPhone 7/7 Plus的机身厚度和iPhone 6s/6s Plus保持一致。 取消3.5mm耳机孔后,iPhone 7/7 Plus随机配备了一个Lightning接口耳机+3.5mm耳机孔转接线。 5、不支持按压的Home键你习惯就好
剔除耳机接口后,iPhone 7/7 Plus在下巴附近增加了Taptic Engine震动马达,从而带到了压感Home键。iPhone 7/7 Plus的Home键抛弃了机械式的结构,也就是已经不支持按压。用户可以按照自己习惯选择三种级别的按压力度:
但是在实际体验中,iPhone 7/7 Plus的压感Home键的体验似乎并没有完美地呈现出机械结构按键那种按压的感觉,而且刚上手还需要时间适应。此外,iPhone 7/7 Plus的压力Home键的交互和早前的一样,按一下回到主菜单,连续两下打开后台,轻触两下进入半屏状态。 6、one more thing:AirPods真的很撩人 写到这里,小编还是忍不住提一提AirPods。这款无线蓝牙耳机应该是发布会后众人调侃最多的对象,毕竟售价竟然高达1200多元,还非常容易掉失。不过,这个小玩意比想像中的要好玩。 功能方面,AirPods可以通过轻击唤醒Siri、切换歌曲或者接听电话。因为其内置红外传感器,当你从耳机拿下来的时候,它还会自动停止播放。更有意思的是,其连接方式很特别,直接拨开收纳盒,附近的手机就会弹出连接选项。此外,AirPods和手机配对的时候已经进行了iCloud授权,其它登陆同样iCloud的设备也会自动连接该耳机,也就是说仅需一次配对,你可以随意切换iOS设备来使用AirPods。 二、相机部分:最为瞩目的卖点,但重头戏景深加强还未到 1、和其他安卓手机双镜头方案不同 虽然今年的iPhone 7/7 Plus外观设计变化不大,但是这次硬件升级非常给力,除了让人惊讶的A10四核处理器外,摄像头升级被视为这次iPhone 7/7 Plus的一大亮点。前置摄像头上面,采用了700万像素的背照式传感器,光圈F2.2,而且同样也支持Retina闪光灯。
需要提及的是,iPhone 7 Plus双摄像头与华为P9(彩色+黑白)或红米Pro(主摄像头+景深记录摄像头)所采用的方案不一样。两个摄像头同为1200万像素,均有6P镜组设计与F1.8光圈,广角端为28mm(只有广角端支持光学防抖,待证实),而长焦端为56mm。
在双镜头的iPhone 7 Plus下,你可以实现两倍光学变焦和10倍数码变焦。 2、光学变焦也很非主流 不过先别开心,iPhone 7 Plus这个“光学变焦”与其他手机上面的“光学变焦”功能不一样。iPhone 7 Plus从28mm到56mm的变焦过程,没有镜组之间的物理移动,分别是两个定焦镜头(广角与长焦镜头)的切换,因此也有人认为iPhone 7 Plus所谓的光学变焦功能不够正统。下面的视频以华硕ZenFone Zoom为例,展示了通过镜组移动实现光学变焦功能的原理。 3、iPhone 7 Plus成像原理 iPhone 7 Plus的双镜头切换很奇妙。只有2X~10X并且对焦距离比较远才会用长焦镜头来工作,其余时间都是广角镜头在工作,包括就算你用10倍变焦的时候,对焦距离很近(实际测试50cm是一个分界)的话也是广角镜头来成像。这个比较好理解,就是因为广角镜头一般最近对焦距离比较近,长焦镜头最近对焦距离比较远。所以要拍摄近距离东西只能用广角镜头了。 另一种奇妙之处,就是2X以上的时候,远距离的东西(大于50cm)都是两个镜头参与取景和成像,随便挡住一个镜头,都无法取景或者拍出来都是看不到东西的。笔者大胆猜测,这可能是为了后续软件更新,实现背景虚化功能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两个镜头一起工作,一个负责成像一个负责虚化才会实现这种功能,在目前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暂时只能两个镜头一起工作了,实际成像的应该是长焦镜头。
4、iPhone 7 Plus双镜头两大提升: iPhone 7 Plus的双摄像头对比起iPhone 7主要带来两个提升,第一个是带来长焦端画质的提升(iPhone 7只能通过数码变焦拍摄远距离物体),但广角端拍摄时,因为iPhone 7 Plus采用与iPhone 7同款的摄像头,理论上两机在日间与弱光环境下的画质表现保持一致。 苹果iPhone 7 Plus官方样张(景深效果) 第二个是拥有媲美单反相机拍摄的景深效果(未来推出,这是重头戏),双摄像头系统会通过两个镜头和技术手段,在保证主体清晰的同时,营造出失焦模糊的背景效果,有消息指出其采用了光场相机技术(待证实)。 另一方面,这次iPhone 7/7 Plus采用了广色域拍摄技术,并可以在第三方App当中查看,色彩表现更生动。 5、光学变焦样张:iPhone 7 Plus凭啥卖得更贵? 过去的光学变焦手机,都是通过镜组的位移,实现画面的放大,但是机身厚度难以控制,而iPhone 7 Plus是采用了两个不用焦段的方案,保持7.3mm的厚度。
虽然只是两倍光学变焦,但是可以无损地把画面放大(不具备光学变焦的机型只能通过有损画质的数码变焦实现),从上面可以看到样张依然清晰锐利。 6、iPhone 7对比iPhone 7 Plus样张:表现几乎一致但老毛病还在 在iPhone 6s/6s Plus当中,曾出现了白平衡偏黄明显的现象,而到这一代机型当中似乎有所改善,但离完美还差一点点距离。从下面的两组对比样张当中,可以看到同样位置下拍摄的时候,iPhone 7的画面风格要偏黄一些,而iPhone 7 Plus比较接近真实所见。
在放大解析对比环节,可以看到iPhone 7 Plus会稍微比iPhone 7好一些,而且在多组对比样张当中也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特例)。 7、iPhone 7 Plus对比iPhone 6s Plus样张:一眼看懂的升级 虽然传感器像素上面iPhone 7 Plus没有升级,但是传感器本身进行了换代升级,还加入了F1.8大光圈,加上算法上面的优化,让人非常期待iPhone 7 Plus在弱光环境下面的表现。 iPhone 7 Plus iPhone 6s Plus
iPhone 7 Plus的画面亮度比iPhone 6s Plus高,从桌面的边缘可以看到控噪能力上面前者也好一点,后者给人的感觉更为粗糙。 8、更多iPhone 7 Plus样张:再一次把家用数码相机扔掉 虽然iPhone 7 Plus的景深加强功能还未开放,但是微距拍摄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对焦速度的加快(相信与ISP的吞吐量升级有一定关系),且得益于F1.8大光圈的到来,背面的虚化效果比以往的iPhone 6s/6s Plus有所提升。
尽管画面风格偏暖(前辈iPhone的风格),但是还是可以感受到这次iPhone 7 Plus在白平衡表现上面有所提升,但是有些用户却喜欢这样“暖暖”的风格,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配合广色域拍照技术与广色域屏幕的加入,色彩表现在手机上面观看时鲜艳动人(也许要亲眼看看才明白)。
这次iPhone 7 Plus升级为F1.8大光圈(光线量最多可比iPhone 6s Plus增加50%),同样支持光学防抖,还有4-LED True Tone闪光灯(亮度比iPhone 6s闪高50%),弱光拍摄性能全方位得到提升,且画面依然保持较高的饱和度。
另一方面,采用与iPhone 7 Plus广角端同款摄像头的iPhone 7,在弱光环境下也有同样优秀的拍摄效果。 三、显示效果:iPhone终于踏进广色域俱乐部 自iPhone 6时代以来,iPhone的屏幕除了尺寸没有重大升级,而这次的iPhone 7/7 Plus除了屏幕亮度增强至625尼特之外,还支持广色域显示效果(P3)。
根据资料显示,DCI P3一般情况下在电影行业应用比较多。例如人眼可见光是1 (基于CIE 1931),sRGB为大约0.3(iPhone 6s/6s Plus为100% sRGB),而iPhone 7/7 Plus当中的DCI P3为大约0.4。当Adobe RGB为1,则DCI P3大概为 0.93,这意味着这次iPhone产品的色域首次超越100% sRGB标准,而之前iPad Pro与iMac的部分型号产品已经开始支持。
通过对比iPhone 6s Plus可以看到,这次iPhone 7 Plus的屏幕存在偏暖现象(两台机的Night Shift已经关闭)。
iPhone 7 Plus屏幕的颜色稍微鲜艳一点,但是差别不是很明显,需要细心留意才发现。
两机均采用IPS显示技术,因此低角度下,两机都保持较高的可视性。
双域像素是什么? 还有一个词叫做双域像素(Dual-domain pixels),听起来仿佛有那么一点陌生,到底它又是什么呢?双域像素(Dual-domain pixels)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iPhone当中,早在iPhone 6的时候就加入了这一项技术,简单来讲就是用于提升可视角度表现,而这项技术在2011年LG推出AH-IPS面板的时候就提到过,如今PC当中不少的液晶显示器都采用了这项技术。
“Z”角对于不少机型来讲是尴尬的区域,在这里往往容易出现屏幕泛白的现象,而从上面的屏幕样张可以看到,两机的表现都比较正常,说明了双域像素(Dual-domain pixels)确实会为低角度下的屏幕可视性带来提升。 四、iPhone 7/7 Plus性能部分 虽然苹果一直都不会强调硬件配置(而且用户也不在意),但在此次2016秋季发布会上,苹果全球营销高级副总裁Phil Schiller就着重介绍了iPhone 7/7 Plus搭载的处理器――A10 Fusion。Fusion经常出现在AMD的APU当中,寓意为融合(也就是APU包含CPU与GPU),而苹果A系列本身就是CPU与GPU的结合体,为何现在才用Fusion呢?难道还集成了更多东西?
而在RAM方面,iPhone 7拥有2GB LPDDR4,频率方面暂时未知,而iPhone 7 Plus则拥有3GB的RAM。 1、CPU采用4核心设计 A10 Fusion基于台积电16nm FinFET Plus制程工艺,核心数量从A9的双核提升到四核,从发布会上得知,A10 Fusion的CPU会包含2个高性能大核以及2个兼顾功耗的小核,但具体核心型号位置,参照安卓阵营看来,这种大小核的搭配会有两种方案:1.类似骁龙820那样,4个都是自主研发的核心,高低主频形成大小核。2.像Exynos 8890那样2个自主研发大核+2个ARM的小核。而按苹果的性子看来,采用方案1的机会比较大。 测试结果显示,iPhone 7 Plus的CPU部分Geekbench 4得分为单核:3452/多核:5566。暂时超出安卓旗舰Soc的CPU部分1000分。 2、GPU为PowerVR 8XT系列 而A10 Fusion内置的6核GPU型号现在依然未确定,但GFXbench跑分库已经有iPhone 7/7 Plus的GPU跑分,从数据看来,A10 Fusion的GPU部分比A9 GT%的提升(T-Rex)以及42%的提升(曼哈顿)。 iPhone 7 Plus对比6s 究竟A10 Fusion的4核心CPU与6s Plus相比有多大提升呢?我们拿了这两款手机测试了一下。 iPhone 7 Plus、iPhone 6s Plus性能对比单核多核iPhone 7 Plus34525566iPhone 6s Plus24714077 从跑分数据可以看到,A10 Fusion的CPU部分比A9提升非常多,尤其是单核部分比上代提升了约1000分,而多核性能方面则提升了1500分左右。 总的来说,A10 Fusion比上代A9有较大的提升,另外在RAM方面,iPhone 7 Plus则成为了首款搭载3GB RAM的iPhone手机,整体来说这一代在硬件性能上的升级还是比较有诚意的。 五、系统部分:最有中国味道的iOS? 苹果在北京时间9月14日凌晨一点推送了iOS 10正式版的更新,可以说绝大部分的iPhone用户都已经体验过了这个被苹果誉为“iOS史上最大更新”的系统,当然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图片来自于the verge) 小编不是果粉,没有完整地经历过整个iOS的更新历程,这里很难给出非常全面的分析,但至少能点出iOS 10的几个重大功能的更新――不过,在此之前,以下几个点也许你想要了解下。 六、iOS 10正式版稳定性如何 iOS 10之前的iOS系统,公测的前几个版本都几乎惨不忍睹,无论是耗电、流畅性还是稳定性都非常差(小编就吃过iOS 9公测版的亏)。相较之下,iOS 10的首个测试版表现好了不少,除了耗电比较高之外,和大多数APP的兼容性都不错,淡然还存在不少BUG,但至少能满足日常使用。
不算开发者预览版和GM版,iOS 10前前后后已经历经了8个版本的测试和修复,比以往都要频繁。小编从Beta 1一直使用到现在,其间没忽略过任何一个测试版的推送,就目前来说,iOS 10的正式版已经非常稳定。 1、如何升级/降级iOS系统? 轻戳此处获取详细升、降级教程。 2、GM版如何更新正式版? GM版即Golden Master,是苹果在发布正式版之前的最后一个版本,所有参与公测的用户都会在发布会结束后接收到GM版的推送。按照惯例,GM和正式版无限接近,但却不是同一个版本,不过,此次iOS 10苹果再次耍了个小心机――没错,这是苹果第三次把GM版当正式版想iOS用户推送(前两次分别是iOS 6和iOS 8),这简直太尴尬了_(:з」∠)_ 所以,GM版用户并不需要下载正式版的固件重新刷机,仅需要将“iOS Beta Software Profile”,也就是iOS 10的描述文件(设置&通用& 描述文件)删除即可获取正式版的后续更新。 3、iOS 10更新内容 锁屏与解锁 解锁方式的变更,对于小编来说最大的遗憾就是――以后再也没办法把每一代iPhone放在一起,然后一个手指滑过一口气解锁全部手机了。 解锁方式从滑动变成点按后,锁屏界面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现在向右滑动进入通知和插件面板,向左滑动则进入相机界面。暂且不对这个改变做过多的评价,但任何从iOS 9过渡过来的用户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适应。 强化了卡片风格的设计 从iOS 7开始,苹果就抛弃了拟物化设计而采用了色彩更加鲜明、风格更简约的扁平化设计,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iOS 10在UI设计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估计是出于美观上的考虑,苹果在新系统上加强了“卡片”的概念,通知中心将原本一条条由线条相隔的通知变成了一张张小卡片,导致的空间的有效利用率下降,以前滑1次就能看完所有信息,现在可能要滑1.5次――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苹果化繁为简的理念。 还有一点,控制中心到现在还无法自定义开关是闹哪儿样? 3D Touch优化 3D Touch在刚推出来不久之后就被吐槽为“然并卵”的一个功能,就算是苹果也未能掩盖其“鸡肋”的尴尬。
iOS 10大大加强了3D Touch的扩展性能,除了针对原生应用做了更多的功能之外,还加强了3D Touch在非应用界面的功能支持――包括通知快速预览和回复、一键清除所有通知、控制中心底部开关扩展支持等(比如按压手电筒可以调出亮度级别的菜单)。 现在对3D Touch的好坏下定论还有些为时过早,其潜力还有待市场的挖掘,只不过,现阶段的3D Touch确实不具备让用户“好用到无法舍弃”的特质。 iMessage让聊天更炫 今年的WWDC上,苹果花了很大的篇幅讲述iMessage的改进,但归根到底只有一点,就是――聊天变得好玩了。 使用iMessage聊天时,可以添加动感的背景效果,发送涂鸦,添加对话气泡动态效果等,让双方之间的聊天更有趣。对了,还新增了“贴纸”的功能,用中国话来讲就是“表情”――不过,说到表情,我只服这个:
“有这么一个表情,圆嘟嘟的脸萌萌哒,弧度上扬的嘴角傲而不娇,微微泛红的脸颊让人感到无限温暖,双眼右视充满欢乐使人浮想联翩,轻挑秀眉深藏功与名。”――节选自某科学的民间段子手 Siri接口开放给第三方软件商 在很多人的眼里,Siri的功能简直太简陋了,和微软的Cortana对比相去甚远(我知道你们又要吐槽WP了)。
Siri接口开放给第三方软件商后,最大的变化应该是这样的:原来我们需要动手的事情,现在只要动动嘴巴就行了。比如说让Siri帮我们发个QQ消息给某某人或者让Siri帮我们叫一辆车什么的。 Siri终于不再是除了日常调侃之外在没什么用的机器人了。 识别及拦截骚扰电话 这个功能对于国人来说,可能是iOS 10上最大的惊喜了。由于国内骚扰电话出现频率极高,这个新增的CallKit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国内iPhone用户的困扰。 简单的来说,就是iOS 10允许第三方应用和原生的电话应用进行整合,并依托于第三方应用的号码数据库进行来电号码对比核实,以完成对骚扰电话的“拒接”或“提醒”的动作。
当然,我们都知道,iOS系统是不允许APP在后台自动运行并进行更新和下载动作的,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手动对这个数据库进行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Bla Bla Bla……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之外,iOS 10还针对许多应用进行了改进和更新,如时钟应用新增“就寝”功能、照片应用智能分类、Apple Music和Apple News界面改进和用户体验优化、地图新增叫车服务等,这些改进我们在日常的使用中会慢慢体会到。 4、简单总结下iOS 10 一个真正优秀的操作系统是建立在软件商的良好合作的基础上的(想想WP),从iOS 10上多个接口的开放可以看到,苹果正在逐渐走向开放,这无疑会大大增加开发者对系统的好感度,相信未来优质的iOS应用会越来越多。尽管有人吐槽iPhone/iOS已经从艺术品转变成为普通的商品,但由衷地说一句――艺术品只是用来欣赏的,而商品才是真正可以被使用的,不是吗? 六、购机价格对比 iPhone 7/7 Plus在今日(9月16号)开始发售,相信不少小伙伴都准备开启“买买买”模式了,不过由于国行版价格相对较贵,因此也有部分人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海外版”――也就是水货机。下面,小编针对几个比较热门版本的售价进行了整理,在购机前不妨了解下。
1、价格对比 *换算汇率时间: “海外版”的iPhone 7/7 Plus确实比国行便宜,不过,这里有几个点需要注意下:? 根据所在州和市的不同,购买美版机器需要缴纳0%-10%的消费税,但有部分州是不征收消费税的? 日版同样需缴纳消费税,税率在2019年10月税改之前都维持8%的水准? 港版机器则不需要消费税? 所有水货机运转回国内都有一定几率缴纳10%的海关税,而且美、日运转费较高 2、网络制式兼容 在以上提及的几种水货机中,绝大部分是支持三卡通吃的,只有美版的A1778和A1784两个型号不支持CDMA――也就是电信2、3G,电信卡的用户注意不要买到这两个型号的机器,而日版机器则在FDD-LTE网络上比国行多了一个频段。 说到港版的机器,从硬件上来看是支持电信2、3G的,但由于香港没有CDMA运营商,因此默认情况下很有可能是屏蔽的。 3、几个常见的购买渠道 苹果官方网站、Apple Store 作为苹果官方的独立销售网络,无论是售后还是服务都是最到位、最有保障的,对于购买国行iPhone 7或iPhone 7 Plus的消费者而言,苹果的官方渠道无疑是最好的。
尽管如此,但如果你没有提前预约,那么在今天购买的iPhone会延迟3-5周发货。 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 淘宝和京东是线上渠道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平台,淘宝天猫有Apple旗舰店,而京东则有自营的Apple专营店,一般来说都和苹果官方的渠道差别不大。值得一提的是,Apple天猫旗舰店和苹果官网一样,除非在16号之前已经预定了,否则同样会延迟发货。 京东自营店方面,目前来说库存应该比较足,售价维持和官方一样,正品和售后也有保障,因此是个不错的购机渠道。 牛帮手:渠道价购机 我们都知道,一台手机从生产到销售会经过层层的中间商,导致其零售价比渠道价高上不少,对于部分预算不是特别充足的消费者而言,能够以渠道价购入iPhone 7的牛帮手是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新兴电商平台牛帮手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无论港版还是国行的机器,在9月16号下午均有现货,加入会员后就能以比零售价低100-300元的优惠购入,并支持分期付款(/article-news_gonggao-154.html),预算不是特别足的可以猛戳此网址试试 苏宁、国美等线下渠道 线下渠道除了苹果的Apple Store之外,还可以考虑苏宁、国美等大型的家电连锁卖场。同样,其售后和产品都能够得到保障。 运营商渠道 如果你是个商务人士,每个月在话费、流量上的花费都很高的情况下,那么运营商渠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些套餐能享受到半价甚至“0元购机”的优惠。 海淘 海淘风险较高,特别是算上税费和运输费用之后,拿到手的美版或日版机器实际成本已和港版或国行相差无几。而目前来看,这些“水货机”没有全国联保(也有消息说美版支持全国联保),如此看来,海淘的优势也不太明显。 七、评测总结
苹果没有酒竟让人醉成狗,中了iPhone的毒,结论当然是买买买。不过提醒大家理性剁手,最好的智能手机并不是iPhone 7/7 Plus,而是下一代iPhone N。而真正的大餐――全球范围内为期一年的苹果7s/8的爆料正式开始了,我们似乎看到库克的嘴角在上扬。 八、网友提问环节 Q1: iPhone 7 Plus 发热怎么样,看了腾讯手机的评测,说发热特别严重,特别是拍照的时候?A1: 在编辑评测体验的时候,发现机子发热还是有点严重的,这点我们猜测是A10 Fusion、iOS 10以及屏幕的问题。Q2: 亮黑色会不会容易滑,脱漆?A2: 苹果官方对此已经发出免责声明:“亮黑色 iPhone 7和iPhone 7 Plus高光泽度表面可能随着日常使用而出现细微磨损。如果对此有所担心,建议你选择一款合适的保护壳来保护你的iPhone。”所以嘛,该戴套的还是戴套吧~Q3: 外放是放音乐的时候才能两个喇叭响起来,还是来电也可以?A3: 来电也是响的。Q4: 如果不先点亮屏幕,能不能直接按home键解锁,还是要拿起手机亮屏,或者按电源键亮屏,再指纹解锁?A4: 可以直接按Home键解锁,不过建议升级到iOS 10的6s/6s Plus、SE以及7/7 Plus用户可以多用抬手亮屏功能。Q5: iPhone 7系列的RAM到底是多少?A5: iPhone 7为2GB RAM,iPhone 7 Plus为3GB RAM(工信部显示)。Q6: 我只关心6/6s、6 Plus/6s Plus的贴膜能否兼容7/7 Plus,因为我之前买了很多玻璃膜,不知道是不是得扔掉了A6: 都不兼容(开孔位置不一样)。Q7: 亮黑色和磨砂黑的信号条区别有多明显,希望能多来几个特写对比一下。还有Plus是不是双镜头都有光学防抖?A7: 小编认为只有广角端镜头存在光学防抖功能,但是有待证实。Q8: 想问具体7和7plus的开机系统,在剩余空间还有多少GB,好决定买32GB或128GB,现在64GB用一年了的基本上剩一半30g左右A8: 以256GB“皇帝版”为例,开机剩余大约243GB的容量,估计新的iOS 10系统大概使用5GB容量。Q9: Airpods如果还是光面的话应该很容易掉吧,我的earpods戴着还经常会滑出来呢A9: 没有电线光面磨砂面都容易掉。Q10: 闪存颗粒是MLC还是TLC,新Home键实际使用情况A10:闪存颗粒需要拆机或测试后才能知道;而新Home键已经按不下去了,需要使用一点力按下去,这点跟以前的Home键下压一样,只不过是反馈给用户的感觉不一样而已。 热门文章推荐――● 苹果iPhone 7 Plus 拆解:为了防水居然用起了胶水?● 帮一个清纯学妹装电脑,结局你绝对想不到!● iOS 10正式版推送!升级前看看这篇文章
微信号:pconline_c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手机不能删除软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