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7plus和iphone6s plus价格膜通用吗

当前位置:
&&&苹果7和7plus怎么样?iphone7与7plus到底值不值得买?
苹果7和7plus怎么样?iphone7与7plus到底值不值得买?
在使用了iphone7的一周后,我决定改掉发布会上手文章里的一些表述。说说苹果7和7plus详怎么样?iphone7与7plus到底值不值得买?
我试着总结不同时间点我在判断上的偏差:惊喜感、视觉冲击等感性因素总是不可避免地出现在主动的、流水线式的短暂测试里,而一个工具频繁而被动地出现在生活中的各个场景时,它的评判标准更多应该放在它能否达到甚至超出你的预期上。
爱范儿相信后者才是评测的初衷。所以我们会更多讲一些你看不见的东西。
亮黑版的特别,不只是它&骗人&的外观
iphone7第一次打破了每两年一次外观升级的&规律&。从正面看过去,你可能区分不出iphone7和iPhone 6s。很大程度上,一些你不愿意承认的遗憾来自这里。
Jet Black(亮黑版)是相似中又特立独行的那一个。苹果第一次用一个形容词去描述iPhone的颜色,而不是像深空灰、玫瑰金那样对应一种真实的意象。
亮黑版iPhone最大的特点在于背部的工艺,它有着钢琴一般的深邃光泽,又有玻璃陶瓷的晶莹剔透,甚至难以分辨机身与屏幕的界限。如果不告诉你这是铝合金,恐怕大多数人都会误以为是玻璃。
&欺骗&的背后实际上是苹果对于手机外壳制造工艺的又一次大胆尝试。
苹果首席设计师Jonathan Ivy在一段视频中透露了部分制造过程,可以概括为&CNC-打磨-阳极氧化-打磨-镀膜&。需要注意的是,这与手机厂商背壳制造过程中曾经用过的技术略有不同。
打磨所用的磨料非常有意思,爱范儿经过调查得知,视频中那一团团絮装物体很可能是羊毛,上面也许还附带有一些极细小的磨粒。
在亮黑版的iphone7上,你很难看清塑料天线条,除了塑料本身的颜色与金属阳极(上色)之后相近的原因,还因为这两种材质有着近乎相同的光泽度,这是塑料打磨水平的一个体现。
iphone7/7 Plus与iPhone 6/6 Plus天线条对比
&这是打造艺术品的方式。&一位相关从业者这样评价新iPhone的制造工艺。
从最初注塑之后几乎直接可用的ABS塑料背壳,再到压铸甚至是整块铝锭CNC,最后再到这次经历复杂打磨而生的镜子背壳,这是一个从&秒&、&分&到&小时&的演变,同时也是目前机械加工业在大批量生产下所做到的&极限&。
当然,制造&工艺品&的代价是,加工背壳的耗时大大加长。这也意味着iphone7的背壳成本大大增加,业内人士估计单个背壳的成本将达到200元左右。
在一款季度出货量高达千万的手机上,用上如此耗时的工艺的确有点违反&逻辑&,但就苹果目前在供应链方面的控制力,这倒不失为一种对于其他手机厂商的&超越&。
尽管技艺超群,但亮黑版iphone7的实用价值未必匹配得了它华丽的外观。在一周的不使用保护套的情况下,我们手上这台iphone7已经出现了一道非常明显的划痕。苹果也在官网提醒,亮黑色版机身表面可能会随着日常使用出现细微磨损,建议&完美党&使用保护套。
改进的官方保护套,按键处采用了金属按键
广色域的屏幕,观感不那么明显
iphone7系列依然保持了前两代产品的屏幕分辨率,增加了广色域技术的支持,简单地说,它能够让你看到细节更丰富的影像层次。
上为iphone7 Plus,下为iPhone 6s Plus
如果不把两台手机放在一起对比同一张鲜艳的照片,你可能不太能感受得到屏幕的提升。
另外这两台iphone7,屏幕色温明显比我手上的iPhone 6s Plus低。
iphone7拍照与iphone7 Plus不相上下,但Plus是远景利器
如果你诟病iPhone 6/6s上凸起的摄像头,那么iphone7这颗更大的摄像头估计也不会让你更满意。
摄像头是iphone7系列的重头戏。在解读 iphone7 的十大创新时,苹果几乎花了一半时间在摄像头上。
从参数上看,两部手机的提升都很明显:镜头的光圈都由f/2.2增加到f/1.8, 4.7英寸的iphone7也搭载了光学防抖。iphone7 Plus还配备了双摄像头,提供两倍画质无损的光学变焦。
第一组样片中,iPhone 6s Plus那张大部分只能看到树叶的轮廓,而iphone7 和 7 Plus则能保留更多细节。参考佳能6D的出片,iphone7/7 Plus的白平衡也比iPhone 6s Plus的更准确, 更接近肉眼所见的效果. 不过, iPhone 6s Plus的色彩更鲜艳, 更讨眼球喜欢。
第二组样片。从绿叶的纹理可以看出,iphone7 Plus的解析力、成像反差会比iPhone 6s Plus高出半档以上。更大的光圈,使得iphone7 Plus能有效地压缩曝光时间,减轻手抖对成像的影响。这对于习惯用手机来拍静物的用户,也算是个好消息。
得益于更大光圈和光学防抖,iphone7在暗光条件的成像中显示出了相当的优势。在下面这组样片对比中,iPhone 6s Plus吧台背景已经接近黑色,而iphone7和7 Plus依然能够看清背景的曲线,值得一提的是,iPhone7的表现与7 Plus相当。
在光线复杂的夜景对比中,iphone7 Plus保留的暗部细节会比iPhone 6s Plus要多,这可以从画面远处的大楼看出来。另外,iPhone 6s Plus拍到的绿化带已经遭到严重涂抹,而iphone7/7 Plus还能够保留叶子的轮廓。
由于前置的FaceTime摄像头像素提升从500万提升到700万,自拍照的画质更好了。在FaceTime视频聊天中,你也能够感受到清晰画质的畅快。
相比这些提升,我最喜欢的是iphone7 Plus的变焦功能。由于体积的限制,大多智能手机配备的都是广角摄像头,这意味着你能够轻松用iPhone拍出幅员辽阔的中远景,却无法把风景拉到面前来。
之前的手机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基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手机镜头上增加光学变焦组件,如诺基亚N93i或是华硕Zenfone Zoom。另一种做法是将手机传感器的像素做得非常高,通过裁剪画面模拟出长焦效果,比如4100万像素的拍照怪兽诺基亚808 Pureview和Lumia 1020。
Lumia 1020 相机模块因大而圆被称为&奥利奥&
但以上两种设计都会让手机变得很厚。iphone7 Plus 的办法是搭载两颗不同焦段的摄像头。
除了那颗与iphone7相同的28mm 1200万像素广角镜头,它的右侧还添置了一颗56 mm的长焦镜头。
在默认拍照情况下,iPhone使用广角镜头拍摄,当点击拍照界面的1x时,镜头会切换到长焦镜头,实现2倍的光学变焦。由于56mm的焦距更接近于人眼实际所见的画面,在日常拍摄中,这会是一个相当实用的功能。
继续拨动变焦环,画面可以放大到10倍,视频拍摄中可以放大6倍。相比之下,iPhone 6s Plus的取景画面最大只能放大5倍。iphone7 Plus解析力高出iPhone 6s Plus一大截,iphone7尽管比不上iphone7 Plus,但仍然比iPhone 6s Plus好不少。
长焦的支持是可以让手机做到真正背景虚化的重要一步,因为除了光圈越大景深越浅,焦距越长也能做到景深越浅。
可惜iphone7 Plus的焦外虚化功能暂时无法在iphone7 Plus上体验,今年年底正式上线时爱范儿将会带来单独的评测。
总而言之,iphone7/7 Plus的成像质量依旧出色,但相比上一代的提升主要围绕在白平衡和弱光成像上,而光学防抖的加持,让iphone7达到了与iphone7 Plus平齐的影像水准。至于iphone7 Plus的双摄像头,除了还不错的变焦功能,我们更期待焦外虚化的功能有所突破。
这颗Home键,没能骗到我
在iphone7上,苹果用固态按钮式设计替代了使用了9年的物理按压式Home键。简单的说,就是Home键按不下去了。
苹果希望通过Taptic Engine的触觉回馈让你有按下去的感觉。你越用力按,Taptic Engine的震感越强烈。
即便如此,这颗Home键的按压手感跟此前iPhone的Home键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它不会让你产生误以为按下去的错觉。
事实上,第一次使用MacBook Pro上Force Touch触摸板时,&咯噔&的手感让我完全相信自己按下了触摸板。那为什么使用了相同技术的iPhone却没能骗得了我呢?
原因并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你接触设备的手势不同:MacBook摆在桌面上,你只用手指按压触摸板,因此只有几根手指感受到震动反馈,而iPhone的震动反馈是作用在你整个手掌之上的,所以拇指的震感相对没那么强。
可即便如此,这颗Home键的按压手感仍然好过所有Android设备的虚拟按键,在我看来,虚拟按键的震动回馈的作用只是提示你,你按成功了。
第一次开机系统会提供Home键回馈力度的设置
在 iphone7 的开机引导中,你可以针对按压力度设置三种不同的震感。可习惯了清脆的物理按键,iphone7 Home键的按压手感你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
采用固态按钮的Home键好处很明显,由于更灵敏更耐用,它有望改善大量健全人士担心损坏Home键而使用AssistiveTouch(俗称&小圆点&)的怪现状。此外,由于开放了API,这颗Home键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个性化的玩法。
在一周的使用中,我们发现,这颗Taptic Engine的震动反馈被应用到了更多场景。比如涉及滚轮列表菜单时,当你滑动屏幕时,Taptic Engine会伴随着齿轮的声响,发出连续的震动,犹如齿轮磨合的手感。
至于指纹识别方面,它与iPhone 6s的识别速度几乎一致。
砍掉耳机接口没能让手机变薄,但它是值得的
随机附送的Lightning插头EarPods
砍掉了 3.5mm 音频接口的确是个&充满勇气&的尝试,它不像此前MacBook Air去掉网线接口、New MacBook去掉USB接口一样,毕竟它们换取了设备的轻薄,而iphone7厚度却没能因此薄一点。
这给消费者最直接的感受是只有剥夺而没有满足&&它不是一个卖点。
移除音频接口,在很多人看来只是少了一个3.5 mm的小洞,但实际上内部的音频接口占据的空间并不小。除了插头本身的圆柱体之外,还有其他一系列部件和线路:负责和插头接触的弹性金属片、固定插头座用的电路板、外置的音频芯片以及音频电路。
使用Lightning之后,这些都可以去掉,唯一需要添加的是在主芯片中加上音频的模块,并且将音频信息通过 Lightning 接口传输,省事太多。
耳机孔内部构造 图片来自:ifixit
事实上,正是因为手机空间的限制,iPhone 6/6s才没能搭载Plus上的光学防抖摄像头。苹果员工告诉爱范儿,光学防抖的摄像头模块几乎大了一倍。
砍掉了3.5mm耳机口,虽然iphone7没有变得更轻薄,但苹果得以优化内部元器件的集成度。以4.7英寸的iphone7为例,失去了3.5mm耳机插口,换来了是一个两倍音量的立体声扬声器、一个大幅改善弱光成像的光学防抖摄像头。
比如增加的这个扬声器,它位于听筒处,直接让手机的外放音量增大了一倍。
除了节省空间,苹果移除音频接口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作为超过100年的接口标准,3.5mm以及其他尺寸TRS接口用途单一,而且只能传输模拟信号。
这个趋势实际上已经在视频数据传输领域变成了现实,HDMI、DisplayPort两大标准已经完全取代了之前使用模拟信号的VGA接口。同时在两种标准的最新规划中,也无一例外地提到了在现有线缆基础上提供供电、网络、音频等种类数据的传输支持。这也是因为纯数字化传输标准不同应用场景的关键,就在于接口的定义和数据的编码解码。
iphone7随机附送了Lightning转3.5mm转换器
3.5mm 音频接口消失的背后,是传输接口技术中&数字信号&对&模拟信号&的取代。哪怕苹果不做,别人也会做。至于谁先谁后,这本来就不重要。
iphone7/7 Plus配备了Lightning插头的EarPods耳机,并随机附送了一根Lightning转3.5mm转换器。不过相比3.5mm EarPods,这根Lightning EarPods的声音并没有明显提升。
在齿音的问题上,iphone7比历代的iPhone和iPod都要好。
AirPods是蓝牙耳机的一个标杆
Lightning耳机并不是唯一的音频方案,苹果更推崇的是无线的方式,这就是蓝牙耳机AirPods。这个像没了线缆的EarPods的耳机,可以解决你一边充电一边听歌的问题。
在使用iphone7的一周时间里,AirPods几乎成为我身上的又一个&可穿戴设备&,它始终与iPhone保持连接,却轻若无物。
得益于内置W1芯片和各类传感器,AirPods的确拥有可穿戴设备的一些智能属性:当你取下一只耳机时,内置的红外感应器就会监测到,停止音乐播放;而加速感应器可以感应到触碰,轻点两下耳机,就可以激活Siri;进行语音通话时,语音加速感应器则可以识别声音的振动和方向,进行降噪。
这些操作自然得让你觉得蓝牙耳机天生应该如此。
不过AirPods目前只能通过激活Siri进行接听电话、播放下一曲、调节音量的操作,如果能够自定义触碰动作直接控制,会更加方便。
囿于耳机体积的限制,AirPods的电池只能维持5小时的音频播放,苹果为此设计了一个盒子,既能用来收纳AirPods,也可以给耳机充电,使得续航能够延长到24小时。这个盒子比EarPods包装盒还要小,但还是沉了不少。
从Jawbone ERA到Bose QC系列,我此前使用的各种蓝牙耳机在配对连接上颇费周折。先是在耳机上找按钮打开蓝牙配对模式,然后是搜索、连接,有些个性化设置你还非得下一个app。
一贯擅长软硬结合的苹果,把配对这个糟心的过程融入到了使用场景中&&当你准备打开盒子取出耳机时,手机就会自动弹出等着你配对了,这个过程时间基本上在5秒以内。
至于音质,它与有线的EarPods并没有什么区别。不过 1288 元的售价,赶得上一台音乐播放器了。
稳定的连接性、优雅的配对方式、智能的交互体验,爱范儿认为,AirPods是蓝牙耳机的一个标杆。
购买建议:如果你还用着iPhone 5,可以考虑换一部
在使用iphone7 Plus的这几天时间里,除了Home键独特的手感,我没觉得它与iPhone 6s Plus有太多变化,大多情况下,相似的外形、相同的握持感都让我误以为我还在用着旧手机。
虽然iPhone7的屏幕、声音、相机都更好了,但也仅限于更好&&iPhone 6s Plus的表现已经足够出色。
如果你使用iPhone 6s Plus,对手机摄影没有过多的苛求,完全用不着升级到iphone7 Plus。
如果你还用着比 iPhone 6更老的手机,iphone7会给你的使用感受将是全面的飞跃。
至于 iphone7 和iphone7 Plus之间的纠结,除了续航能力和尺寸的考量,你需要考虑的一个重点是你是否对变焦有需求。
颜色方面,爱范儿更推荐新增的黑色和亮黑色版本,更隐蔽的天线条设计、更复杂的新工艺,至少让它看起来更像是一部新手机。
iPhone 会越来越没有&惊喜&
自从2007年诞生,iPhone 如今已经进入第10个年头。
从iPhone 3G借助3G大幅提升速度,从iPhone 4设计、分辨率以及拍照的全面进步,再到金属一体成型的iPhone 5,进化到大屏的iPhone 6。每两年iPhone就会进行一次外观改进,次年进行一次技术升级,并主打一个功能卖点,而这些功能要么前无古人,要么后发制人。
图片来自:YouTube
iphone7没有带来造型上的大幅改动,也没有拿出一个爆炸式的创新点,它的每一项迭代都是基于现有功能或已有技术的改良。
但iphone7各方面都做得更好了,它却未必能够激发你换机的欲望。
市场调研机构Consumer Intelligence Research Partners的调查显示,iPhone用户的换机频率正在变长,大部分用户要至少等到两年以上才会考虑更换手机。
美国运营商取消两年合约政策的确放缓了换机频率,但更大的问题在于移动技术的突破正在遭遇到瓶颈。
瓶颈的一个表现是新技术的成熟期正在放缓。焦外虚化功能是iphone7 Plus最大的卖点之一,但它没能赶得上新机发布,苹果罕见地在硬件发布会上发布了一个暂时不能使用的功能。
三星的曲面屏幕,一开始也是处处被吐槽无用,每个屏幕的曲度还不一样,但两年后,曲面屏逐渐在Android上普及。而苹果没法像三星一样冒进地在不同产品线上尝试新技术&&它每年只发两三款iPhone。
而、第二代Apple Watch足足孕育了18个月,尽管苹果希望这个腕部设备能够独立做更多的事,但始终敌不过性能对电池的压榨。
而在更年迈的便携式电脑行业,最新的MacBook Air仍然保持它8年前上市的模样。而Retina MacBook Pro这个设计,也不知不觉地延续了4年。
Mac那种渐进式的改良正在不可避免地发生在iPhone上,未来iPhone的迭代更多都会围绕核心部件进行着可以预见的更新:一颗性能更强的SoC、让你拍照更出色的摄像头、一块观感更好更细腻的屏幕&&
iPhone会越来越没有&惊喜&,在换机这件事上人们也会越来越理智&&你不仅会去研究每一个功能点,更会考虑这些功能对生活有没有帮助。
库克此前在财报会议中提到,60%的iPhone用户在使用iPhone 6以前的机型,这就是iphone7的机会&&它需要吸引那些拿着iPhone 5甚至更老手机的果粉、那些对iPhone饶有兴趣的Android用户,而不是指望着忠实而挑剔的老用户继续掏钱升级。
从来都不存在绝对的&惊喜&,只有预期被满足与否。有这样一群消费者,他们并不计较iphone7能不能给他们带来惊喜,他们只需要一部更好用的手机,仅此而已。
就这一点,iphone7做到了。
阅读更多:&
相关阅读:
以上就是苹果7和7plus怎么样?iphone7与7plus到底值不值得买?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亿智蘑菇手机苹果栏目。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亿智蘑菇微信公众号
120人申请【小米-花花草草监测仪】听花草之所想,轻松绽放
943人申请【加菲狗 高清智能摄像头】 无线Wifi摄像机 夜视远程网络 监控摄像头
4395人申请【iPhone7 Plus】全新外观和更给力的屏幕,亿智蘑菇免费试用
646人申请【男用智能全自动口交器】飞机杯少女电动夹吸抽插撸管成人用品APP
402人申请【lehoo水杯运动】便携温度直显双温显示创意随手杯防漏带盖水杯
¥599【加菲狗】智能化“猫眼” 超乎你想象
¥199【加菲狗】随时随地 把家带在身边
¥6388【iPhone】没有骗你哦 苹果的劲敌来了
¥299【UTRA】人生从容不迫 只因安全掌握
¥49【乐喝喝智能水杯】随手掌控你的生活温度
微信添加"亿智蘑菇"获取我们的服务
微博添加"亿智蘑菇"获取我们的服务
下次自动登录
微信扫一扫 立即登录弧形屏幕如何做到对屏幕的保护?iPhone 6的弧边设计是否毁灭了贴膜业?
贴个膜套个壳什么工业设计都白扯
&b&声明两点!!&/b&&br&第一、我不是淘宝客!没拿商家一毛钱!请不要在淘宝客的问题邀请我,本人对此一窍不通!推荐的东西全是标准链接,没有任何附加信息!孙子才是淘宝客!&br&第二、厂商的技术随时有可能更新,我只能看到某一时点的产品以及技术信息,至于有没有最新的进展,请咨询商家!&br&————————————————————————————————&br&&br&&br&更新:&br&Benks的3D膜价格已腰斩,但材质从康宁大猩猩换成了普通玻璃!(虽然是AGC,但亦为AGC的普通钠钙玻璃),此次改动已有半年有余,我文章未能及时更新,可能给大家造成的误导,实在抱歉。至于推不推荐呢?个人感觉,如果你对预算控制的很低,那么还是可以入的。&br&&br&预算足够的话,推荐micimi的3D膜。自从Benks的3D膜降成了普通材质,micimi的3D膜就成了独苗,,当然,价格也是2倍左右。&br&不再推荐micimi的EVA膜,重复,不再推荐micimi的EVA膜。&br&&br&据说micimi在开发全新的材料,号称“柔性玻璃”,对此我表示较大兴趣。&br&据描述,其特点是“3D曲面、全贴合、全覆盖、全透明、抗磕碰、抗划、表面纳米电镀……”反正套路性的胡吹我是不信的,传统钢化玻璃是不可能做到全透明全贴合的,另外号称不会像传统钢化膜那样磕碰破裂,而是“几乎不可能磕碎”,面对这样的描述我也是醉了,如果是真的,那只能是有机玻璃,有机材料确实可以同时做到这几点,但抗划性不可能比得过正常玻璃。&br&跟他们客服聊的比较来,说是出了样品会送我试用。&br&拭目以待吧。&br&&br&&br&————————————————————————————————&br&更新:&br&文中曾经推荐过的,MICIMI“EVA款”变薄了,由0.27改版成了0.2,可能是为了配合6S所以改薄的,但是,我个人是不推荐的!因为太薄了容易坏,感觉有些得不偿失。(因人而异)&br&不过他家新出的3D膜不错!之前的屏幕遮挡问题也解决了,基本算是个完美产品,唯一缺点就是有点贵!&br&懒得详细写了!你问我资瓷不资瓷,我当然资瓷,你问我它好在哪儿,我实在是没工夫写了……&br&&br&至于这两款3D膜的比较,简单说:&br&Benks的弧度更大,而且貌似是包顺丰的(不过售价也更贵,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顺丰运费也是买家出的),而MICIMI的弧度没那么大,但胜在贴合率更高(据说有专门的防白边工艺),几乎不会出现白边的情况,发普通快递,价格便宜一些。&br&还有,虽然Benks标称的是0.2,MICIMI是0.3,但实际对比下来,几乎没有区别,应该都是0.3的。&br&我个人倾向于MICIMI的3D,因为弧度差那一点没有本质区别,但如果运气不好出现白边,那就太槽心了……&br&&br&&br&另外,关于白边的问题,对不起,暂时太监了……要说的东西太多,等回头慢慢更新。&br&&br&&br&&br&&br&&br&&b&这是最初的原文&/b&&br&——————————————————————————————————————&br&谢邀。&br&说来也巧,最近很多人问我推荐肾6膜,我昨天打算更新之前那个日报贴,今天写到一半的时候碰巧收到邀请,于是写完就立马来写这个了……&br&&br&首先,关于该不该贴膜、该贴什么膜,我在【&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现代智能手机(如iPhone)要不要贴膜?贴或不贴、以及各种膜之间的优劣对比? - 小城的回答&/a&】这篇答案中已经说了很多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开链接看(长文多图慎入),我在这里直接说结论:个人建议是贴(优质的)玻璃膜。&br&&br&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肾6到底特殊在哪里,为什么简简单单的贴膜到了肾6这里有如此多麻烦……&br&&br&iPhone6 / 6Plus的屏幕是2.5D弧边打磨的,边缘是向下弯的弧形,对贴膜造成了困难。正常的贴膜对于iPhone6屏幕边缘无法完全覆盖,边角会因贴合不紧而上翘。&br&最早出现的钢化膜,就是这种:&b&内缩版&/b&&br&&img src=&/9ffc7faffb7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9ffc7faffb7_r.jpg&&(图片源自ZOL)&br&从照片上看,很明显了,膜比手机要小一圈,避开了曲面的部分,既能很容易贴上,也能保护到大部分的屏幕面积,也是最简单的设计方法,于是这种膜是被各大厂商最早推出的。&br&那么问题来了:&a href=&///?target=https%3A///s%3Fwd%3DiPhone6%2B%25E7%25BF%%25BE%25B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百度搜索结果[iPhone6 翘边] 的页面&i class=&icon-external&&&/i&&/a&——为什么很多iPhone6贴了膜之后四周有翘边?&br&(下面内容引自&a href=&///?target=http%3A///thread--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 苹果论坛-PP助手论坛&i class=&icon-external&&&/i&&/a&,a的回答,略有修改并补图)&br&iPhone6屏幕是2.5D弧度的,这就造成了普通的钢化膜只能贴住屏幕中间的平面部分,而对于弧边的部分则是无能为力,如果效果好的话,贴上去就是上图那样的↑。&br&&br&我们称其为情况一:完美贴合的状态,很多处女座童鞋表示还能忍。不过有些童鞋的iPhone6贴上钢化膜就没那么幸运了。&br&&br&情况二:&b&感觉膜大了&/b&,因为左右出现了白边,比如这样:&br&&br&&img src=&/3ecb7f080af6ced8244b32_b.jpg& class=&content_image&&这样&br&&img src=&/556d956ebb0c86ee8b159_b.jpg& class=&content_image&&&br&&br&情况三:&b&感觉膜小了&/b&,因为从屏幕侧边看折射出彩虹纹,比如这样:&br&&img src=&/6c14c90fa78eae5dc68c5ad9_b.jpg& class=&content_image&&&br&&br&毁了毁了,完美主义者无法直视。&br&为什么会这样呢,同样一张膜,为什么会出现三种情况?是灵异现象还是乔帮主显灵?是因为库克弯了还是因为iPhone弯了?是人性的扭曲还是空间的异变?让我们拨开重重迷雾,和楼主走进这一期神秘的科学……&br&&br&咳咳,扯远了,原因其实很简单。&b&钢化膜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手机&/b&。&br&iPhone6的屏幕是由几家代工厂生产,而不同的代工厂代工&b&屏幕弧度有一定公差&/b&(原文为“误差”,但苹果应该不认为这是错误,而是正常的)。就是这些公差,导致了同一张玻璃膜贴在有些手机上完美,而在有些手机上显得偏大或偏小。&br&嘛,说到这里,一大帮果粉会向我砸鸡蛋和西红柿了:苹果那么牛逼的企业,iPhone那么牛逼的手机,怎么会出现弧度误差?误差泥煤夫!&br&好吧,楼主吃完了你们砸过来的西红柿和鸡蛋后慢慢和你们解释。&br&&br&首先,楼主也算是苹果的脑残粉,有什么产品都是会第一时间去尝鲜。不过脑残粉归脑残粉,事实还是胜于雄辩。并不是说苹果不行了,而是说屏幕带弧度这东西精度方面本来就难以把握。如果是直边,在显示这一部分,只需要精确好长和宽就OK了,很简单,属于二维。而如果做成弧度,那么就不只是长宽这么简单,也不只是长宽高那么简单,因为是立体曲线,属于三维空间层次的东西。而《星际穿越》里面讨论的是四维空间……噗,又扯远了-
-&br&&br&总之,曲面屏幕加工难度首先就比平面屏幕加工难度要高。再者,苹果给每个代工厂的图纸规格都是一样的,不过规格本身也是允许一定范围内的误差。每一家工厂的CNC精雕机也有不同。等等这么多综合原因导致了,这就从原因上解释了苹果的屏幕弧度会有轻微误差。&br&在接受了这个结论后,同一张玻璃膜贴在不同手机上效果不一样也就可以解释的通了。&br&&br&为了更加解释清楚地解释为什么会有白边/彩虹纹的,楼主再次献画说明。&br&&img src=&/d569d71dd22b15b6f2f6d4c6f0262ac2_b.jpg& data-rawwidth=&564& data-rawheight=&2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4& data-original=&/d569d71dd22b15b6f2f6d4c6f0262ac2_r.jpg&&&img src=&/e6c77f43e2acf8_b.jpg& data-rawwidth=&525& data-rawheight=&2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5& data-original=&/e6c77f43e2acf8_r.jpg&&&img src=&/cc8beea4832_b.jpg& data-rawwidth=&537& data-rawheight=&2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7& data-original=&/cc8beea4832_r.jpg&&&br&恩,具体就是这样。不过聪明的同学马上就发现了:“报告老师,第三种情况只需要把膜做大一点点就可以避免彩虹纹啦,我真是太机智了……”&br&恩,不得不说这位同学想法很好,不过如果把膜做大一点点的话,那么图1的完美情况就会变的有白边了,正所谓&b&拣了芝麻丢了西瓜&/b&,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钢化玻璃膜工厂在开模的时候就想好了这一点。其实大多数的iPhone6都能贴成图1那样的完美状态。另外有小部分会有白边,小部分会有彩虹纹。如果把膜加大,那么就变成大多数都不合适了。&br&(引毕)&br&&br&然后就有了:&b&全覆盖版&/b&&br&&img src=&/e8c8f97b490f1fef6e4ae48edaf4f09a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e8c8f97b490f1fef6e4ae48edaf4f09a_r.jpg&&(内缩版和全覆盖版对比示意)&br&&br&去年(2014)12月的时候,我曾经在那篇高关注的贴子里是这样说的:&br&&blockquote&至少目前而言,如果为iphone6或6P配置玻璃膜的话,最好还是选择小一圈的常规版本,目前的全覆盖版本体验比常规版本要差,希望以后会有完美的解决方案。&br&&/blockquote&而事隔几个月,工艺技术自然是在发展。当时关注过的Benks和MICIMI,先后上架了3D曲面膜,是目前(相对)理想的代表,分别说明一下:&br&&br&&br&&br&&b&1.Benks的「3D曲面」(感谢@ 罗笑然 的提醒,micimi也出这种膜了)&/b&&br&顾名思义,就是&b&把钢化膜&/b&&b&真正&/b&&b&给弄成了弯的&/b&,边缘是整体向下弧的,而不是一般的2.5D打磨,我实在是懒得写太多描述了,直接搬来页面详情大家看吧&a href=&///?target=http%3A///item.htm%3Fid%3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item.h&/span&&span class=&invisible&&tm?id=&/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算上优惠券是188元&br&&b&(现在降到了68-88元,但可惜由康宁材质换成了普通玻璃)&/b&&br&&br&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b&拥有和原机边缘十分接近的圆润手感&/b&,“在理想状况下”应该是市面上手感最好的钢化膜。&br&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强调“在理想状况下”呢?——因为&b&每台iPhone手机的弧度是不一样的&/b&,它是存在一定公差的。&br&&u&科普链接:&a href=&///?target=http%3A///thread--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告诉你为什么有些iPhone6贴上钢化膜有白边 苹果论坛-PP助手论坛&i class=&icon-external&&&/i&&/a&&/u&&br&因此,除非你的运气很好,手机本身的弧度和该3D曲面膜的弧度刚好一致,或者误差极小,那么该贴膜的效果会很完美,但如果手机的“弧度偏大”(准确说法是打磨程度高),那么仍然要面对翘边、进灰的烦恼,如果“弧度偏小”(打磨程度低),那么就更麻烦,靠近边缘的地方可能会出现消不掉的气泡。&br&于是这成了一个拼人品的事情……&br&还有,(虽然知乎用户的收入远远高于社会平均,但我还是要说,)3D曲面的钢化膜实在是&b&太贵了&/b&……确实,&b&3D热弯比2.5D打磨的成本要贵很多&/b&,B家这货贵有贵的理由,但是188元的价格,膜保护屏,谁来保护膜呢?如果真是不差钱的土豪,花700元换个屏大概也无所谓吧……&br&&br&&br&&br&&b&2.MICIMI的「&/b&&b&3D曲面&/b&&b&」&/b&&br&&b&(注,本帖更新至今,最初的EVA膜由于种种原因已不再推荐,但原文不再删除。目前推荐的是&/b&&b&他家的3D膜&/b&&a href=&///?target=https%3A///item.htm%3Fid%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tem.htm?id=&i class=&icon-external&&&/i&&/a&&b&)&/b&&br&&br&&br&优点同Benks的一样,不多复述,&b&肖特/康宁材质,而且还加入了特殊的防白边工艺&/b&,可以搞定市面上绝大多数白边机,唯一的缺点就是贵,无活动时128大洋(活动时第二件半价,还算不错)&br&自从Benks的3D膜改成了普通材质,micimi的就算是独秀了,当然,价格也是一枝独秀,下面我们面临的选择就是:&br&&br&Benks3D:普通材质、无防白边工艺、68-88元;&br&micimi3D:肖特/康宁材质、有防白边工艺、128元。&br&&br&SO,如果你不差钱,或者不知道自己的手机是否为“白边机”,别犹豫了,直接上最好的micimi128,如果你之前贴过钢化膜,确定手机不属于“白边机”,而且对手感要求没那么高,那么便宜的普通材质Benks68也不失为好选择。&br&&br&(注,不推荐抗蓝光的版本,有害无益)&br&&br&&br&&br&&br&&br&&br&&br&&br&&b&(以下内容可以不看)&/b&&br&&b&(以下内容可以不看)&/b&&br&&b&(以下内容可以不看)&/b&&br&&br&&br&&br&&blockquote&(这里原贴介绍的EVA膜,不再推荐,但也不删除了,想看就看吧)&br&&br&&i&EVA乍一看不知所云的高大上,其实并不是什么新科技,而是早就有的屏幕贴合的工艺,&b&屏幕外缘垫一圈压敏胶&/b&,粘固之余还可起到&b&缓冲、隔尘&/b&的作用,同样是直接搬页面&a href=&///?target=http%3A///item.htm%3Fid%3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item.h&/span&&span class=&invisible&&tm?id=&/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注,目前已不推荐)。&br&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相对朴实的解决方案,外部的一圈仿照「非全贴合屏幕」,而内部的方形又仿照「全贴合屏幕」,二者之间的过渡区恰好又避开了感光孔的水印现象。压敏胶以3M/Nippa/Tapex为上乘。M家只是&b&将本属于触摸屏的贴合工艺搬到贴膜上&/b&了而已。&br&(话说为什么叫“EVA”,不叫“压敏胶”,大概是因为:&a href=&///?target=http%3A///post/48333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你们觉得一个大牌高端洋气上档次,主要是因为上面写的不是母语&i class=&icon-external&&&/i&&/a&)&br&(顺便,EVA不完全等同于压敏胶,我是知道的,喜欢抠字眼的朋友,求放过)&br&在&b&边缘手感&/b&上,比起市面的多数全覆盖产品提升不明显,毫无悬念地输给Benks的3D曲面,但其工艺简单,具有&b&成本优势,&/b&使其能够以几乎1/3价格(68元)推向市场,而且对于手机弧度公差的适应性也要更强。&br&另外,可能是表面镀层工艺更为考究,如果不看边缘,只比较表面手感的话,其实M家还要略胜一筹的——但是,摸到边缘就完蛋了,请原谅我重复这个缺点,因为我不喜欢用手机壳,所以边缘的过渡十分突兀,但如果有壳的话,其实基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i&&/blockquote&&br&&br&&br&&br&&br&————————————————————————————————&br&(以下为M家“超薄非全覆盖”系列的测评,这一系列的主要特点就是超薄,触屏非常灵敏,但个人不是很推荐,喜欢追求极致轻薄的朋友可以看看)&br&&br&&br&&br&&blockquote&&i&6S和6Plus S多了一个&b&Force Touch&/b&的功能,用塑料膜没什么问题,钢化膜的话,太厚了会影响此功能,所以建议尽量买薄的,本文中推荐的两款全覆盖的有些厚了。&br&我和micimi的客服聊的比较熟,据说他们在开发0.1和0.13两种超薄厚度的钢化膜,就是为6S的压力感应准备的,用料还没最终确定,照惯例应该是大猩猩、肖特、龙迹X三者之一。&br&如此薄的膜,我个人估计防摔的性能很有限,但防刮划倒是不会折扣,建议对划痕比较在意的用户选择,但这个东西目前还没上市,我也没拿到实物,以后有新进展再来更新&b&【10.2实物样品两种均已收到,更新在后面】&br&&/b&&br&&/i&&br&&br&&br&&i&&br&9.18:0.13的样品已到,10.2:0.1样品已到,稍候实测并更新上图。&br&&br&9.23更新:抱歉,更新晚了……其实样品早就到了,但游标卡尺准确度不够,我特意去买了一把螺旋测微器,俗称千分尺,能测量到0.001毫米,也就是1微米!&br&(由于是我独自测量,没有人帮我端尺,所以只能把尺平放在桌子上拍,实际读数时这个视角是错误的,正确的视线是正对着重合的那条线,我是先记录下来再拍照的)&br&&br&&b&&br&下面看看第一位主角,0.13mm样品,材质是AGC 龙迹X&/b&&br&&/i&&img src=&/6d4bf587ffeba5955eca9ab0_b.jpg& data-rawwidth=&1586& data-rawheight=&9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86& data-original=&/6d4bf587ffeba5955eca9ab0_r.jpg&&&i&首先是整体测量,也就是玻璃+防爆胶+离形膜(就是要扔掉的那一层塑料),总厚度是0.301,现在已经可以断言,撕掉离形膜之后,使用厚度一定是小于0.3的。&br&&br&&br&&br&现在把离形膜轻轻揭开,用千分尺直接测量玻璃+防爆胶,也就是我们最终使用的部分:&br&&/i&&img src=&/a92c0f5f1cca_b.jpg& data-rawwidth=&1622& data-rawheight=&9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22& data-original=&/a92c0f5f1cca_r.jpg&&&i&&b&&br&结果是0.236,远远小于苹果官方要求的0.3mm,不会影响触控。&/b&&br&由于这张膜实在太薄,我不敢强行撕掉防爆胶,怕玻璃碎掉伤人。&br&大概推算一下,玻璃如果按0.13mm,那么胶就是0.106mm,都是属于非常薄的材料。&br&。&br&。&br&。&br&按这个数据推算,0.15的总厚度就是0.256,如果是正常厚度的胶,也有0.276,低于0.3,所以如果不是特别担心公差的问题,0.15应该也是可以用的。&br&&br&&br&&br&&br&&b&然后是第二位主角,0.10mm样品,材质是肖特&/b&&br&&br&(这货薄的有点夸张,我特么一开始真以为它是塑料……拿刀子刮了刮没事,才确信是玻璃)&br&&/i&&img src=&/31fa9a48fb004d39b52ad4_b.jpg& data-rawwidth=&1398& data-rawheight=&8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98& data-original=&/31fa9a48fb004d39b52ad4_r.jpg&&&i&照例,先测量总厚度:玻璃+防爆胶+离形膜=0.263&br&&br&&br&然后玻璃+防爆胶,也就是我们最终使用的部分:&br&&/i&&img src=&/e3e27a98e72d84d2a6ce278d3b9586bf_b.jpg& data-rawwidth=&1457& data-rawheight=&8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57& data-original=&/e3e27a98e72d84d2a6ce278d3b9586bf_r.jpg&&&i&&b&最终使用厚度是0.211,&/b&估计玻璃和胶各占0.1,剩下的应该是防指纹涂层吧,毕竟只剩11微米了。据说,国内没有能真正做到0.1的,全是虚标,这块0.1的玻璃是肖特直接做好了给micimi的,后者只负责后期加工。&br&&br&&b&个人体验:&/b&这货确实薄的夸张,也非常柔软,不用想也知道触控是最灵敏,防磕碰性能肯定也是最低的,但防刮倒是与厚度没关系,不打折扣。&br&另外,玻璃薄到这个程度,弧边打磨与否已经没什么区别了,再怎么打磨也只能去去毛刺吧,M家也没有特意宣称这款是弧边膜,估计也是这个原因。&br&&br&&br&&br&&/i&&br&&i&经实测,0.2mm以上的较厚钢化膜,3DTouch功能仍然可用,只不过越厚的膜,按压力度也需要越大,要想流畅使用,只能调整灵敏度,(有可能)会增加耗电,低价钢化膜厚度能达到0.4,影响比较明显,是否介意看个人选择。&br&总结一句话:&b&厚膜可以用,但有所牺牲。&/b&&/i&&br&&i&&br&但6S更严重的是,&b&贴膜起白边&/b&的问题……如我下文所述。6S这一代机器的白边率非常高,有可能是因为6S本身设计的跟6不一样,也有可能是因为6S的屏幕误差大。&br&——很不幸,我本人这台6S白边超级感人,贴了最薄的0.1,白边能减小一些,但仍然存在,我目前正在苦苦寻找解决办法,有进展了会来更新……&/i&&/blockquote&
声明两点!! 第一、我不是淘宝客!没拿商家一毛钱!请不要在淘宝客的问题邀请我,本人对此一窍不通!推荐的东西全是标准链接,没有任何附加信息!孙子才是淘宝客! 第二、厂商的技术随时有可能更新,我只能看到某一时点的产品以及技术信息,至于有没有最新…
&b&曾经的裸奔党,汇报下自己的情况吧:&/b&&br&iPhone6,裸奔四个月,正常使用,有两次接触地面,一次是家里,一次是地铁上,灰尘都不多,没接触过水泥地,两次都是从口袋里滑出去,落地之后没有明显滑行。&br&现在屏幕已有多处划痕,其中肉眼直接可见的明显划痕有7处,需要配合光照方向、摆好角度才能看清的划痕不下30处。&br&之前听朋友劝,不贴膜裸奔,现在略后悔,显然我&b&高估了大猩猩屏幕的强度,也高估了自己对划痕的忍受能力&/b&,尤其是显示白色背景的时候,划痕处折射出来的彩色纹路简直让我心塞不已,后来乖乖贴了玻璃膜……&br&目前一切安好,贴膜之后最大的好处就是——&b&对手机的态度放轻松了许多,再也没有裸奔时的“千万别伤着”的紧张感了&/b&——反正坏了就坏了,换张膜相比于换屏幕而言,所花费的金钱和时间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br&坐等换膜的那一天,到时候会来更新的。
曾经的裸奔党,汇报下自己的情况吧: iPhone6,裸奔四个月,正常使用,有两次接触地面,一次是家里,一次是地铁上,灰尘都不多,没接触过水泥地,两次都是从口袋里滑出去,落地之后没有明显滑行。 现在屏幕已有多处划痕,其中肉眼直接可见的明显划痕有7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喜欢游戏,对萝莉无法抗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hone6splus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