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一个生死狙击 2007 电影的号,价格再议,留Q

帖子主题:再议:解放军的师改旅变革
共&9248&个阅读者&
军号:1026637 头衔:老A 工分:379952
/ 排名:172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再议:解放军的师改旅变革
文章提交者:mqwusy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1、中国陆军的师改旅变革越来越多的解放军一线部队被改编为旅编制。90年代以来,解放军在不断裁军的同时,对军队编制体制进行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调整,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旅一级建制的普及。此前在1985年的大调整中,一些二线作战单位首先改变为旅编制,比如炮兵、装甲兵。最先出现的旅是“光荣的临汾旅”即12军179旅,担负迎外表演任务的该旅成为了解放军一线作战部队改编的先锋队,在取得经验并进行适当调整后推广全军,此后越来越多的部队改编为旅编制。解放军编制中,现有旅和轻旅两种旅级编制。两者的区别有两种说法,因为涉及保密原则,同时笔者也并不是专业人士,资料均来自于公开资料,因此罗列于此,以供参考。一种说法是,旅和旅的区别在于编制上的不同,主要的区别在于营数量的不同;另外一种说法是装备上的不同,主要在于是使用建制内的卡车机动还是使用轮式步战车机动。虽然有着不同的说法,但是旅级编制的概貌我们仍然可以管窥一二。首先是旅部,以及直属部队:指挥自动化工作站、通信营、修理营、工化营、后勤仓库、卫生队、警侦连、汽车连;然后是下辖的四个步兵营,一个或者两个营(此处有所疑问,将在后文作出讨论)和一个炮兵团。该炮兵团包括指挥连、两个地炮营、一个防空营、反连、火箭炮连。其中坦克营的数量和编制问题是目前一个比较模糊的部分。根据《解放军报》等公开权威媒体的报道,某些部队拥有两个坦克营,而此前的资料显示只有一个营。而只有一个营的情况下一般下辖5个坦克连,而两个营的情况是一个营下辖4个坦克连。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早期的旅编制中,基本算是一个加强的步兵团。仅仅是在一个步兵团的基础上加强了坦克、炮兵和一些支援力量。作战能力和师团制编制下的加强步兵团并无太大区别,只是因为合成化程度略有提高并且成为常设编制,因此在配合上有所加强。而从旅级单位的建制级别来讲是副师级编制,其主官一般由师参谋长和师政治部主任转任,均为准师级。因此这种仅仅是初步合成,战斗力仅相当于加强步兵团的旅并不能起到减员增效的明显效果,调整在所难免。此后各摩托化步兵旅普遍增编一个步兵营,并且将此前分散的炮兵力量重新编组为步兵旅属炮兵团。但是此时,因为各步兵旅基本都是由此前的简编摩托化步兵师缩编而来,因此装备普遍比较老旧,也未能实现机械化,因此都是摩托化步兵旅。90年代的解放军摩托化步兵旅装备仍较为老旧,战力提升并不大。随着全军机械化建设的深入,旅级单位也出现了更多的变化。一个是装备上的改善,另外一个是装甲力量的加强。两个坦克营制的旅是最近一段时间刚刚出现的新情况,在2000年前后初次出现的轻机械化步兵旅在编制上仍然保持一个坦克营的编制,但是用ZTZ-换下了老旧坦克;并且用ZSL-92式轮式步兵战车装备步兵营,使其转变为装甲步兵营;炮兵部队也用PLZ-89式自行火炮替换了此前装备的牵引式火炮;在反坦克炮兵中换装了轮式反坦克炮;将火箭炮营换成自行火炮营;而火箭炮编制缩编为连。这一次调整后,旅级部队的战斗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突击能力还是机动能力都大幅度提高。一线作战部队主要是通过装备的改善提高战斗力,而支援作战部队不管是编制体系还是武器装备都有了较大的变化,首先是将身管压制火炮增加为两个营,提高了压制火力的密度,用新式火箭炮替换了老旧的130毫米火箭炮,大幅度提高了射程和齐射火箭弹数量,虽然编制缩小但是战斗力不降反升。此后机械化步兵旅的编制进一步调整,增编一个坦克营,这一步调整笔者认为基本完善了机械化步兵旅的作战能力,形成了较为均衡的兵力配系,使得机械化步兵旅成为了能攻善守的全能部队,拓宽了机械化步兵旅执行任务的范围。从现在的情况看,摩托化步兵旅均会改编为机械化步兵旅,全面提升机械化水平和合成化程度。2000年后出现的轻型机械化步兵旅装备了大量轮式步兵战车。2000年后出现的机械化步兵旅用ZTZ-换下了老旧坦克。与老摩托化步兵师相比,机械化步兵旅的兵种更多,机动性更强,合成化程度明显提高。装备的坦克数量基本上相当于一个装甲团坦克数量的1/2到2/3;步兵营的数量虽然从摩托化步兵师的9个下降了超过一半,但是由于步战车的装备,机动性和火力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地炮分队的身管压制火炮方面,122毫米榴弹炮的数量与摩托化步兵师属炮兵团持平,缺编152毫米加榴炮,缩编了火箭炮分队、反坦克分队和防空兵分队,地炮火力大约为摩托化步兵师的一半略强,反坦克火力因为改装了轮式自行反坦克炮,在机动性和防护能力上有了一定得提高,但是编制减少较多,防空分队很少改装新装备而减小了编制,战斗力受到较大的影响,综合来看,炮兵火力强调了地面压制火炮。从作战能力上讲,机械化步兵旅因为坦克分队的加入,进攻能力明显强于其前身简编摩托化步兵师,防守作战中坦克分队不但能够弥补反坦克火器减少而带来的反坦克火力下降的缺口,同时由于坦克分队的作战弹性明显高于反坦克分队,而且机械化步兵旅防御正面较摩托化步兵师小,所以防御正面的平均防御强度更大,并且能够更多的使用机动防御,可以更加有效的遂行防御任务。虽然压制炮兵火力相比摩托化步兵师有所下降,但是由于机动性的提高因此可以更好的遂行机动火力打击任务并保证炮群有较高的生存能力。因此从战斗力上讲,换装完毕的机械化步兵旅全面超越其前身简便摩托化步兵师,以4300人左右的编制超越拥有编制员额一万两、三千人,缺编情况下也有八、九千人的简编摩托化步兵师,虽然有装备更新的因素存在,但是减员增效的效益依然非常明显。国产89式群。自行火炮的打击效率比牵引火炮更高。机械化步兵旅尽管缩编了火箭炮部队,但火力更强。在98年的全军编制体制调整中,全军取消了甲乙种编制,全军轻机械化步兵师和摩托化步兵师都实行统一编制,各师建制均调整为一个装甲团,两个摩托化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防空团的五团制编制,师直属部队除继续保持原编制,增编一个电子对抗大队。与调整后的轻机械化(摩托化)步兵师相比,机械化步兵旅相对于简编摩托化步兵师的装备优势荡然无存,但仍然因为编制灵活合理而有一些自己的优势。从编制上看,虽然机械化步兵旅坦克分队比轻机械化师或摩托化步兵师少一个营,但是坦克数量仅减少20%,甚至在坦克质量上要高于摩托化步兵师,因为有强大的装甲突击兵团作为战斗力的基石,保障了机械化步兵旅保持与编制比自己庞大的多的轻机械化步兵师和摩托化步兵师抗衡的能力。“确山-2007”演习中的摩步师96式坦克群开火瞬间。机步旅的装甲部队战力并不逊于轻机步师。虽然坦克分队的战斗力相比于轻机械化步兵师和摩托化步兵师下降不多甚至略有优势,但是在其他部分队的对比上机械化步兵旅就处于绝对的劣势,轻机械化步兵师不但有两个同样装备轮式步战车的步兵团还拥有一个装备履带式输送车或者更强大的的装甲步兵营,机械化步兵旅与之相比在步兵实力上仅及轻机械化师的一半,摩托化步兵师虽然装甲步兵营的装备略微陈旧,但是两个同样装备轮式步战车的摩托化步兵团依然保持了对机械化步兵旅摩托化步兵分队的绝对优势,机械化步兵旅的摩托化步兵分队仅及摩托化步兵师属步兵实力的大约60%。而在地炮实力上,轻机械化步兵师和摩托化步兵师都有一个相当强大的师属炮兵团,特别是轻机械化师师属炮兵团全部实现自行化,部分部队新换装的PZL-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和拥有较好防护能力的PHZ-89式履带式122毫米火箭炮拥有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相对于摩托化步兵师炮兵装备仍然保持牵引式和老旧的PL-66式152毫米加榴炮在射程、机动性和防御能力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对机械化步兵旅属炮兵团形成了绝对的火力优势,就是摩托化步兵师师属炮兵团也因为火炮数量多、口径大而对于机械化步兵旅拥有较大优势,综合计算机械化步兵旅的炮兵火力仅及轻机械化师师属炮兵团的40%,摩托化步兵师的60%左右。现在的摩托化步兵师装备有较多大口径火炮,图为83式152毫米加榴炮。机步旅的摩托化步兵分队仅及摩托化步兵师属步兵实力的大约60%。防空火力上,机械化步兵旅不但编制低了一个档次,同时武器装备也非常老旧,相对于部分换装了自行式弹炮合一防空系统的轻机械化师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摩托化步兵师师属防空团就算是装备同样老旧的纯高炮团,也因为装备有57毫米高炮而具有相当明显的优势,机械化步兵旅旅属炮兵团中的高炮营实在是不能相提并论。反坦克分队的情况和地炮分队情况类似,较小的编制和一些重型反坦克火力的缺乏使得作战能力无法和轻机械化步兵师和摩托化步兵师相比,当然坦克分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劣势。机步旅在防空能力欠缺较大。图为机步旅装备的老式37毫米双联高炮。解放军95式自行高炮群对空集火射击,该炮综合性能优良。在后勤保障分队方面,各分队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后勤分队大部分保持了原编制级别,但是人员有大幅度的减少,比如摩步师改旅之后,在原师医院基础上改编而来的旅医院在人员上减少了38%,病床减少了61%,虽然加强了营一级的医务人员编制,但是总体上看,由于取消了团一级卫生所,而营连两级的保障力量增加不多,旅医院又有较大的削弱,因此效果并不太好。而其他的支援单位同样面临相同的情况,比如修理营虽然屡经调整,但是其保障能力仍然相当有限,相比于轻机械化师和摩托化步兵师,机械化步兵旅的大型技术装备种类一个不少,仅在数量上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很多大型装备进行高标准维修或者战损抢修时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并不能减少,并不能因为装备数量少而随意减少维护人员的编制,比如要进行坦克抢修就不是少数几个人就能完成的,更不用提这还需要相当的技术水平作为保证。同时因为取消了以前的最小一级行政编制——团,机械化步兵旅的行政管理职能全部需要由旅机关承担,因此使得旅机关及直属专业保障分队在人员极其紧张的情况下还要分出相当一部分人员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加剧了保障力量的人员紧张情况,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有时已经严重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解放军报》曾报道某机械化步兵旅在演习中需要抢修阻塞道路的战损装甲车辆时没有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演习的正常进行造成影响的事例。从现阶段各师改旅部队的总结和各类论文看,各部队对于后勤保障分队的现况均不甚满意,基本都认为现阶段的编制人员过少,结构也不甚合理。管理干部多而技术干部少,行政管理工作和技术保障工作相互重叠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部队战斗力的发挥。综合来看,机械化步兵旅如果在有上级后勤单位支持的条件下防御一个轻机械化师或者摩托化步兵师的进攻,尚且可以依靠较强的机动性和强大的坦克分队使用运动防御与之周旋,而如果对比进攻能力,机械化步兵旅劣势尽显,特别是因为自身技术保障分队和后勤分队的编制过小,持续作战能力堪忧。砺兵-2008军演中,机步旅修理分队官兵对步战车的炮塔进行维修。沈阳军区某机步旅指挥中心。旅机关承担着机步旅的全部行政管理职能。基本说来,机械化步兵旅属于“能够内线御敌,无法外线歼敌”最多能够作为第一攻击波用于撕裂对方防线打开战役突破口却不能穿插突击的防御型角色,综合战斗力大约仅及轻机械化师和摩托化步兵师的40-50%。当然用4300多人的编制达到了定员一万两千多人的轻机械化步兵师和摩托化步兵师战斗力的40-50%,仍然算是成功的实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如果能够增强技术保障和后勤分队的建设,提高机械化步兵旅独立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机械化步兵旅的作战潜力将获得更大的发挥。比如增编部分防空分队并改善其编制,加强技术保障力量的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4到1/3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部分后勤兵员,全旅定员扩大至5000人上下,机械化步兵旅的战斗力将能够在少量增加人员的条件下达到轻机械化步兵师和摩托化步兵师的60%甚至70%的战斗力水平,效率无疑更高。当然机械化步兵旅的发展究竟如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2、解放军 “师改旅”之重度深思!!军师改旅的效果不算理想,搞师改旅,进而搞全旅制军,我军师改旅的效果不算理想,有点东施效颦的味道,而且最后发现西施原来没有颦!这里随便谈谈改革成效不理想的原因并和其它国家比较一下,观点很步成熟,大家多多拍砖。(1)配属和后勤部队的问题。师改旅之后旅的编制级别比团要高,但是后勤支援力量显然师不能按照师的标准配置了。这就导致旅一级部队的后勤支援力量不足。师改旅以前的团合成化程度不高(相当一部分旅是原来的乙等师),摩步团或坦克团内除了队属炮兵就是单一的步兵或者坦克兵,维修保养工作局限性相对较大。团一级的修理分队保养维护的装备比较单一。只有师有能力为大多数单位提供后勤保障。现在的旅情况就步一样了,营是分队级别的单位,装备修理维护能力有限。旅的后勤部门必须完成原来团和师两级后勤部门要完成的任务。而且旅的兵种和兵器种类和原来的师相比是一样不少,坦克、、122榴弹炮、122或130火箭炮等主战装备一样不少;部分旅还有电子战分队等新型分队,这更增加了装备维护保养以及修理的压力。旅的编制级别显然不如师一级,也没办法维持如此规模的修理分队,自然有问题。再者原来团的后勤部门只负责下属4个营的保障任务;师的后勤部门只负责下属几个团的后勤,具体事物可交给团自己去办理。现在少了团这一级,旅的后勤部门要一直管到营,而旅下属营的数量比团多多了。一个摩托化步兵旅下辖一个坦克营,4个摩步营,还有炮兵团(这个团是指挥机构,没有政、后、装部门)榴弹炮营和火箭炮营。(2)管理问题营是分队,最低一级的部队是团,团也是最小的合成化单位。营只是一个作战指挥机构,比如营里面的人事调动任免、薪金福利发放、干部退伍转业、新兵入伍和分配,营都是管不了的。这些事情都归团里管。现在的旅,团一级已经没有了,营的级别又没改变。让旅管到连实在勉为其难,连队的数量也太多了,即使下力气管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就是干部的升迁问题。以往的营级干部要往上继续发展,可以到团里面去任一个副职,比如营长提副团长或者参谋长(任副参谋长算平调但是对将来的升迁也是有好处的)。连级干部也可以直接调到团里面任作训股长之类的职务。现在不同了,团没了,很多干部升迁的职位自然随之消失(炮兵团还好点)。(3)营级面对的挑战、现代陆战一样是高度合成化的,而我军的营还不能完全适应这一要求。我军把团作为最低一级部队来建设,也是最小的合成化单位。营一级是没有合成化这一说的,比如摩步营除了队属炮连,就是步兵连和机枪连,没有进行火力支援的坦克或突击炮。实战中这样的编制是不行的,美军通常是编组营级战斗在队机步营的基础上加强配属坦克连、炮兵分队等(或者装甲营加强配属机步连、炮兵分队)。苏军与之类似,都是在单一兵种的、非合成化的营上加强配属其它分队以达成战斗目的。以苏军的概念,实际作战中“营”实际上加强了大量的其它分队(在70到85年的苏军演习中一个摩步营最多可以加强一个坦克连、一个炮兵营、一个工兵排、一个自行高炮排),以一个合成化的整体出现。美军不仅如此,营还可以呼叫航空兵支援。我军的一个机步旅,有四个坦克连、12个步兵连(机枪连在战时都加强到步兵连里面去了)、四个迫击炮连、3个122榴弹炮连、3个122或130火箭炮连。从兵力上看组织类似的战斗队是可以的。但是这样对营一级的指挥能力要求很高,象以前一样单单依靠主官来指挥肯定是不够了,在营一级必须要有一个参谋机构存在以协调和指挥战斗。西方国家的军队中营一级有参谋组成员为几名参谋军官(也有参谋军士,比如德军),苏军在营一级有参谋长指挥下的数名参谋(70年代是六人,80年代以后是七人但按理论都是少尉或者准尉)。而这个我军还没有。补点资料:现行摩步营机枪连是90人,12.7高机6,7。62重机枪6(这个数据存疑,有说67-2机枪只有4挺的)。炮连180人,82无9,100迫6、另步兵连3。一营合计694人,车辆39(80年代改编以前连一级是没有车辆的,此后的乙等师步兵连也没有车辆)甲种乙种部队主要是区别就是人数的多寡和分队、机关部门数量的多寡上,至于武器装备,理论上质量和数量都是一样多,乙种部队的装备很多都储存仓库中,分队和机关部门实行简编。以前的甲种师一般有一个团执行全训任务,剩下的部队也是生产施工,乙种部队除了少数边境地区的师有全训团外,基本都是生产施工状态,训练时间不多。即便是战时,甲种师也需要补充和调整少量人员才能作战,全军只有不多的战备值班师才能做到随时齐装满员出动,乙种师就更不用说了,需要战前扩编,一般都是指定了扩编地域,由当地军分区武装部负责扩编的人力。这种体制比较适合打全面的核战争,但是不适应新时期的地区性冲突,所以2000年后我军基本没有乙种师了,全军实行了统一的平时编制表(普通部队和快速反应部队两种编制)。关于后勤管理,可不可以把一些常规的事情交给社会力量.部队集中力量维持武器装备的维护和保障的问题:说起来容易作起来难!后勤保障社会化总后80年代末就有研究,实际上很难,对于机关、学校、医院这样的单位还好对于野战军则很难解决。比如装备维护保养,美军的承包商可以跟着上战场,咱们的呢?至于基建等等,部队里面有种看法是让部队自己来完成成本比地方施工单位还要低,同理,部队业余种菜也是一个道理。而且多年以来积重难返,不是社会化就能解决问题的。就说一个联勤吧,从五十年代试验起搞了多少年才把垂直保障给撸了?“斯瑞克”旅部兵营包含三个步兵连和一个营部连。营部连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指挥部部分,含:营指挥分排,参谋分排;二是营部连,含:连部,侦查排,迫击炮排,卫生排,和狙击班。步兵营指挥分排 指挥分排包含营长,营执行官(Battalion Executive Office,直译为营执行官,其职责和我军的副营长一样),军士长,和驾驶员等。营指挥分排装备一辆“斯瑞克”指挥车和三辆悍马。步兵营参谋分排 参谋分排包含:人事管理组(S1),情报组(S2),作训组(S3), 后勤组(S4), 通讯组(S6),和火力支援组(FSE)。专业参谋人员还包括随军牧师和卫生排排长。所有参谋部门将辅助营长制定计划,管理,部署和维持步兵营日常运作。旅后勤保障问题的解决除了全军的整体大环境外,要对其自身的潜力上下功夫。虽然旅相比师来说其主战兵器一样不少,但是只是种类不少,其数量还是少很多的。我军的摩托化师有高炮、地炮、装甲、步兵等几个团,而旅只是几个营。按照您的例子:“一个坦克营,4个摩步营,还有炮兵团(一般是三个营)”这么算下来是8个营。而原来的一个团就5个营包括一个炮兵营。这么看旅只不过在团的基础上加强了三个营。对于后勤编制来说我们, 完全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增加人手、整合功能。比如坦克修理,一个坦克营编制一个修理排足够了。多出来的两个炮兵营按比例再加两个班到一个排。(这都是多说,正常情况下团级单位的修理所都是连级的,营对应的应该是班)这么看装备的修理问题就解决了。对于装备修理做到小事不出连(部队的要求的对手中装备要会简单维修,装甲分队有专制的副连长),中修不出旅,大了送军或是厂家。剩下的吃、穿、住、医疗早平时就更好解决了,多发东西就有了。就是战时的弹药和零件的供应种类会增多,这个就需要从大方向来解决了。人员管理上,原来的团一般都是55建制,全团有20多个建制连队,旅一般都是三三制,这样算下来基层连队的人员增加并不多,而且原来团也是直接管到连,旅一样可以。只要管理人员编制精干、不混日子就行了。人员升迁,旅机关的单位级别和师差不多,不是平级就是低一级,这样营、连主管的升迁问题也就不是很突出了,连长可以生机关当副科长、营长除了直接生7、8号外,后勤部、装备部的级别也都是副团。还有其他一些比较重要的比如干部、作训、军务等科长也可以的副团级别。在指挥作战上,我们原来的师建制时如果营单独担任某一重要方向的作战任务时也会有相应的装甲、炮兵等其他专业兵种的加强。但是由于原来不在一个部队,合成演练的机会不多。所以在指挥起来有点吃力,多数需要团里协调,但是做为一个整体编制在旅后,合成训练上会方便的多,平时多磨合一下还是可以的。而且,我们的军队编制虽然和、苏联不一样,但是人员设置上还是差不多的,比如我们营一般有四名正副主管,还有一个营部助理,专业兵种比如炮兵还有一个营指挥排长。这样算一般情况下营直接负责作战指挥的军官可以达到两到三人,根据需要我们在营部现有编成内在挑选一两名士官学校,或是基层有经验的老兵作为参谋军士,其作战职能完全可以等同于美军营。机关应该减员,基层部队也一样,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现在的火力投送能力比以前大幅度增加,部队已经用不着搞人海战术了。比如原来的炮兵师改成旅后,换装新型火炮,在人员和火炮数量减少后并不影响其遂行作战任务。对于我军的师改旅应该确立两个重点,一是突出快速反映部队的建设。组建体积小、重量轻且武器装备相对齐全的旅。如一个机械化旅辖一个155自行炮营,一个122炮兵营、一个坦克营、一个营、三个机步兵营及若干直属分队。这样的旅装备、人数都比原有的装甲师要少的多,机动性好,火力精准。就我国的周边环境来看这样的旅足够了。在应对复发武装冲突时,可以独立作战。针对事态的严重程度可调集多个旅协同作战。二是专业的兵种旅。象地面炮兵师、高炮师这样的部队,编制体积很大,运输不便,且装备普遍老旧。针对这样的师在我们应该为他们换装新型装备,用质量代替原有的数量优势。比如说地面炮兵师,作为军及其以上的火力支援单位,其弹药投送量要大,射程要远,所以我们可以用155代替152和130。用KS等代替40管。在适当编成一到两和战术营。这样,部队的弹药投送量虽然不如原来的大。但是在准确性方面要比原来的强多了,而且射程也大的多。比如说摩托化师。其装备修理单位为营,换成摩步旅的话我们为了保证其修理能力可以保留营的建制。例如,原来的一个师下面有装甲、高炮、地炮个一个团,步兵两和个团,但是旅建制就的几个营。这样看旅级别承担的维修任务就要少很多,所以需要的人员并不象师那么多,维修设备同一种类的数量也相应少一部分。但同时团的维修任务将转嫁到旅上,同样因为装备少了这一部分需要的人员也并不象原来的那么多,我们把两部分整合一下不就有了吗?改变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在装备维修制度上要做适当调整,加强军一级别的维修能力,编成若干个维修分队,战时随机分配保障。关于升迁问题,由于旅的编制本来就比团大,所以其机关的级别也就比团大半级。但是这不意味着机关就和师一样庞大。在机关设置上各级部队基本一样,团、旅、师就是在人数和级别上有差别。营级协同作战,一般来说为营配属作战的多是连一级别的,这时相对来说要简单的多,重点是两个营以上之间的协同。在我军目前的条件下,这种情况多是上级机关指挥。但是向您说的,这样的现状已经不符合发展潮流了。这里假设两种情况,一是主辅搭配模式。比如炮兵营配属步兵营作战,那么步兵营为主炮兵营为辅,这时炮兵营应归步兵营长指挥,炮兵营长协助指挥,主要负责炮兵营的具体射击实施。两个营的指挥所合并。如果炮兵营长需要跟随观察所,或其他原因两指挥所不能在同一地时,那么炮兵营营部助理应作为协调人员跟随步兵营指挥部。这个问题在编制体现上不是很大,最重要的还是要我们的营级指挥人员要有协同作战的意识和相应的指挥组织能力。说来旅不但是精兵减员的一种手段,更能培养基层,尤其是营连两级指挥人员的,协同作战和指挥能力。相比以前随同在一个师除了装甲团以外,其他的团装备相对单一,很少有协同训练的时候。就我的个人经历来说,在服役期间没有一个步炮协同训练。这还是在一个团呢,其他的就可见一般了。而旅就不一样了,在同一个司令部下,营之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靠的更近。其协同训练的组织要比师容易的多。二是主主模式,也就是说一方为主另一方为临时协助,双方没有明确的配属关系。比如炮兵营要求陆航为其指示目标,这就要求双方营部都要有专门负责与友邻部队协调的军官。这个军官可以为双方部队的军政副手担任,也可由营部助理担任。由于这种协同不存在配属关系,所以两营指挥部不可能在一起。这样就要看我们的信息传递系统了。机械化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155和122,这两种炮存在同一旅编制下确实不妥。可以换一种说法,就是旅建成两种,一种的机械化旅装备155自行,另一种是摩托化旅装备122或是155牵引。另外一点不妥的地方就是直升机,把它放到旅主要的考虑到增强旅的突击作用,但是实际操作起来难度的确很大,主要有两点,一是直升机营的训练组织,如果安排进去了那么旅的指挥机关就必须设立相应的部门或是在原有的作训部门上加强专业人员。还有就是维修问题。说来这个也是一个愿望吧。至于数量那是钱的事情,相比其他两点这个不是最主要的。155换装152和30只是时间问题,炮兵师改为旅后需要的155要比原来的152少的多。一般来说一旅装备两个到三个155营足够了,相比现在炮兵石动辄一两团的152在数量要少很多,这主要是因为炮兵旅作为军属火力支援单位其作战任务涵盖相对要广一些,还需要有别的营一起构成完整的火力体系。对于155的产量来说,现在许多工厂都在加大生产力度,我家这的几个大厂现在都在生产。还有96是装备到步兵团一级,在不改变原有建制和作战任务上作为团级别的火力支援武器122的口径足够了。而155则是军师两级的支援兵器,所以拿155和122划等号有些不妥。要比也是要比152和130。对于战术来说,我并不是以上的东西作为参照物的。而是针对未来军一级的作战纵深来考虑的。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军的打击纵深也在随之增加。所以增加相应的战术是可行的。其射程在300到600公里之间,这个有的是有现成的,有的可能没有也可能有而我不知道。在155射程和战术导弹之间的火力空白我们可以用远程火箭炮来弥补。这个在我国有多个型号可共选择。还有如果军直属的155数量不足则可把机械化旅或是摩托化旅的155临时抽调组成炮群,这种做法已经用了很久了。您提到的步兵营的编制我看到了,不过师改旅和这个的关系不大。机械化步旅可在原有摩托化师的装甲团上扩编,这样所需的改变的只是把原来的122牵引换成155自(一个营),砍掉一或两个坦克营,换成机步营,或是直接增加两个机步营。还有就是把现有的机械化师缩编成旅,这样所需的装备几乎全有,只要适当调整就可。而且还可以把机械化师裁下的多余装备如自行火炮或是装甲运输车或是步战车匀给在摩托化装甲团基础上扩编的旅。例如,我原来的部队有装甲师和步兵师各一个,公有装甲作战部队一个师又一个团,这样改的话编成两个机械化旅问题应该不大吧?在有把以现有的步兵团基础改变摩托化步兵旅。一个步兵师有两个步兵团,其中包含两个122炮兵营六步兵营及其他分队。如果改成旅的化应该足够了,如果嫌这个旅的炮兵火力不够则可把原来装甲团的122牵引弄过来。至于车辆问题,一个步兵团遍有一个汽车连有车辆100多辆。改为旅后可以编成两个连,这要比原来师的汽车营要少很多。另外到目前为止步兵连的车只能的汽车连配属的。虽然步兵连有司机但是车是汽车连的。步兵团初了炮营和通讯连有直接配属的车辆外其他连队是没有的。补充一点,按找一个集团军一个装甲师一个摩托化步兵师算(现在的基本配制),可以改编为一到两个装甲旅和一个摩托化步兵旅。装备维修问题确实没那么简单,所以我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根本上来抓,那就是改革现有的装备分级维修体制。尽早建立一套适合军—旅—营的维修保障体系。但是这个需要的时间很长,只能是随着师改旅的脚步一点一点的实现,在改革的同时进行探索,我们现在有这个时间。而现在为了解决已经进行师改旅部队的现实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先把原有的师团维修分队整合。还是那句话,虽然种类不少但是数量少了。虽然旅要完成原来师团两级的维修任务,但只是任务种类不是任务数量。在种类一样,数量减少的情况下,这只能是现阶段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了。那么就长远来看。我们的分级维修体制可以是军属修理站—旅属修理所或修理营—营(技术装备营:炮兵、装甲兵等)修理班或是修理排—连(技术装备连主要是装甲兵)修理班。其中军修理站为组合单位,在战时应具备为不同的旅进行伴随保障能力。分派到每个旅可以是一个连。这个连主要是维修重点装备。比如摩托化旅主要就是炮和坦克。这样一个旅在原有的修理能力上将达到师的水平,而且不占旅级的编制,不至于头重脚轻。营级别的指挥问题,这个我还是比较同意您的观点的。就目前的情况看,如果把营的指挥看做是两条腿的话(主官素质、指挥机构建设),那么现在都是瘸腿。首先就是主官的素质,现在连长提营长是直接就提。但是对于营级所需的指挥能力来看这是不行的。主要就是连长原来上的初级指挥学校,对于合成军指挥这一块基础不是很多。另一方面指挥机构的问题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我军的发展相比美苏要缓慢落后许多,也正是这种落后使得我们对营级别的合成作战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偏重于大兵团。要解决这个问题个人意见是分两步走,第一步为初级阶段,就是候选连长提升副营长或是营长时要先进中级指挥学校进行半年到一年的合成指挥学习。提高主官的个人业务水平。这个在短期就能实现,而且不用改变现在的编制体制,只要在石家庄设置几个学习班或是一个系就差不多了。或者在每个军区的陆院都开这么一个班。只要是上级有这个决心这个不难办到。第二步就是高级阶段,组建精干的营指挥机构。在这方面上我们因为要适当改变原来的体制,所以难度也是最大的。不过在面临难度的同时我们还是有一定的有利因素的。那就是在我们现行的体制下营一级别的主官有四人,可参与指挥的军官有4到5人之多。即便是除去两为政治主官外还有三人。那么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做适当加强就可以了。但是也有两个问题需要下大力度去解决,一是人员培训问题,由于全军部队的营级作战单位众多,所以需要大量的人员(这个要比培训营长多好几倍)。二是培训这些人员的时间周期较长。除了专业学习时间外还有一个磨合期。补充一点,营的指挥机构其参谋人员我个人建议由副营长担任,下辖一名营部助理及若干名士官。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增加基层军官名额,减少负担。另外就是对我军现有的编制改变不大。利于执行。当然也有不利因素就是,士官的服役年限相对较短,而且如果不士官学校毕业的话,其专业水平与陆院的大专生相比差距略显大了一些。这个就上级是怎么考虑的了。还有对于肩抗导弹,把他放在旅属防空营感觉并不是很好,这个也是一时想不出别的才这么说的。更好的办法是把它配属营连一级,编制为班。尤其是步兵营和炮兵营。这样一个旅总的编制量还是一个连,但是更靠近前沿,还能为旅属防空营省下一个连的编制来配备其他装备,不知道这个想法是否可行。没有强大的后勤支援能力是不行的,装备维护保养需要技术能力很强的专业保障分队。坦克装甲车这么多,没有这个行吗?我军差就差在这里的,和什么军政军令没关系。师有支援旅,每个旅有支援营,航空旅除了支援营还有专业的航空维修营。平均一个连支援一个营。有专门的修理排,一个排的编制就能够维持足够的技术保障人员。此外还有标准化分队,相当于营。负责高级别的修理和维护任务。比我军师的保障能力强多了。比军也不次。师改旅是人提出的,人家最后也没改,还加了一个旅.将来设想: 重装集团军,装甲师1,机步师2,新编摩步旅1,炮兵旅1(155炮).导炮旅1(300MM火箭炮和3*4部战术导弹发射架)防空旅1,航空旅1(100-150架直升机),支援旅1,军直单位若干,(54.39.38.21.1)1军为重装两栖型中型机动集团军:装甲旅1,中轻型旅4-5,空突旅1(80-100架直升机),炮兵旅1(155炮,300火箭炮)防空旅1,航空旅1,支援旅1,军直单位若干(42.40.31.27.20.13)31军为两栖型共11个集团军,作为一线主力军,另7个军全部为守备集团军,编制以前面的为参考.这个是攻防兼备型陆军,还可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另组建若干数字化旅,(以轻型为主)这个要是可以在2010到2017之间完成就OK了。总结:因为旅不可能真正担当起基本战役兵团的任务么!就说伊战,美军的旅不也是承担战术兵团的任务吗?到目前为止,大家有谁见过旅承担战役兵团的任务吗?至于和平时期减少指挥层次、缩小部队编制,为什么就不可以采用小团制而非要师改旅?毕竟团才是最小的合成兵种单位,而营只不过是一个单一兵种单位,和平时期应付小规模的局部战争用小团制的师就足够了,而一旦发生大规模的战争需要扩充部队时,用几个连合编升级为营要比用几个营合编升级为团要容易的多,正符合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的原则.总的来说,搞师改旅,进而搞全旅制军,我军师改旅的效果不算理想,有点东施效颦的味道,而且最后发现西施原来没有颦,值得深思和总结
延伸阅读:
首战用我,
用我必胜!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再议:解放军的师改旅变革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246113 工分:1589
左箭头-小图标
向现代化战争变革吧 大兵团作战已经是过去式 现在的主题就是小规模独立的机动化快速反应作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98233 工分:46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目前我军的师改旅是不完全的,按照理论来讲,旅应该是一支高度合成化的部队,以较小的人数实现较大的作战能力和较快的反应速度,以实现比师级部队更大的作战效能,但现实情况是中国陆军老旧部队太多,师级部队太多,即便经过几次裁军,我们仍然有太多的部队需要更新换代,我们目前旅级部队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向现实妥协的产物,以我们目前的军费开支只能做到合成集团军,所以我们应该将集团军看做一个合成化部队,如同美国的师,美国作战时是以师为基本作战单位,我们就是集团军,如果是小规模作战,那就是以一个机步旅或摩步旅为主体,抽调炮兵旅一部、防空旅一部、装甲旅一部及部分通信、后勤等保障分队,组成一个合成(加强)旅级战斗队,2015年全军的演习可以看出来,每次参加演习的旅级部队都有集团军甚至是军区加强的特战分队、航空兵分队。所以你说的这些情况上边肯定都看出来了,相信在以后会进行改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45136 工分:63797
左箭头-小图标
改到现在也没成型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5743 工分:47375
左箭头-小图标
改旅,关键在于营级要有初步合成能力,营能一定程度独立作战,才能发挥旅级的战斗能力。实际上,改旅主要是中小国家为了实现灵便作战、降低维持成本而搞的。对于中国来说,平时用武警就可以了,中国要战必然是大战,是消耗比较大的战斗,这种情况下,旅没有什么优势,还是师级比较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29639 工分:1093
左箭头-小图标
挺长的。楼主分析得还是很认真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83462 工分:1519
左箭头-小图标
关键是看作战能力的提高,而非名称的从新组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45120 工分:2237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62662 工分:26466
左箭头-小图标
百炼成钢啊!精简成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79986 头衔:铁血小学徒 工分:10832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aling_007
在第30楼的发言:我认为是放弃“人海战术”的重大措施之一。实话实说,解放军从来没有过人海战术。貌似那些外行人评论解放战争的历史,一看到集中兵力就想当然的冠以“人海战术”请问从古到今,哪一次胜利不是建立在集中兵力的基础之上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79986 头衔:铁血小学徒 工分:10832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蜂带刀
在第2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wlqnshy
在第26楼的发言:旅级单位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便于快速部队中的中等单位投入时的独立作战能力,而且不是投入一个旅级陆军,而是投入若干个海陆空的旅级单位,才能形成对组织力差的装备落后的师甚至更大单位的敌军的打击遏制作用,
========================================================================================
投放能力不取决于编制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大运载量的交通工具
就现有技术水平而言,运个师级规模谁都费劲~~
师级组织上的针对性过强,旅级的组合要灵活得多~~谁说运输是一次性一个师或者一个旅运的,谁这么呢运安全?除非海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1152 工分:4384
左箭头-小图标
我认为是放弃“人海战术”的重大措施之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31441 工分:92285
左箭头-小图标
怎么没法回帖?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31441 工分:9228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wlqnshy
在第26楼的发言:旅级单位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便于快速部队中的中等单位投入时的独立作战能力,而且不是投入一个旅级陆军,而是投入若干个海陆空的旅级单位,才能形成对组织力差的装备落后的师甚至更大单位的敌军的打击遏制作用,
========================================================================================
投放能力不取决于编制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大运载量的交通工具?刚才俺的回帖怎么发不出去?谁运师级规模都费劲,除非运一万个小机器人过去~~师级组织上的针对性过强,旅级就灵活多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31441 工分:92285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wlqnshy
在第26楼的发言:旅级单位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便于快速部队中的中等单位投入时的独立作战能力,而且不是投入一个旅级陆军,而是投入若干个海陆空的旅级单位,才能形成对组织力差的装备落后的师甚至更大单位的敌军的打击遏制作用,
========================================================================================
投放能力不取决于编制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大运载量的交通工具就现有技术水平而言,运个师级规模谁都费劲~~师级组织上的针对性过强,旅级的组合要灵活得多~~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79986 头衔:铁血小学徒 工分:108328
左箭头-小图标
旅级单位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便于快速部队中的中等单位投入时的独立作战能力,而且不是投入一个旅级陆军,而是投入若干个海陆空的旅级单位,才能形成对组织力差的装备落后的师甚至更大单位的敌军的打击遏制作用,========================================================================================投放能力不取决于编制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大运载量的交通工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79986 头衔:铁血小学徒 工分:10832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师一级的编队在烈度较大的陆战中是不可少的。我们来看,旅属于基本战术兵团,也就是战术兵团没有比旅更小的了;师属于战术兵团,装备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比旅的作战地域和作战能力都要强些,我国的集团军属于战役战术兵团,既既可以完成基本战役任务又可以完成战术任务。军区在战时转为方面军,属于战役兵团,可以完成战役任务(也就是一个方面军就可以作为一次战役的主力的意思)。那么假如把师改小了,就等于一个集团军的指挥负担加重了,就目前的地面得所有情况对于无线通讯的影响 通讯技术,集团军指挥部的参谋能力,指挥设备的指挥通讯能力,以及对于传统师一级的作战地域的协同作战能力和战场的判断把握能力而言,师改旅等于是加重了集团军指挥部的负担、降低了通讯的效率以及导致对战场的把握不及时。这个原理很简单,比如工作中,一个办公室主任能很好的安排协同5、6个人的工作,要是一下子给他整个十几个、二十几个人,他就安排和协同不过来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36357 工分:137556
/ 排名:8501
左箭头-小图标
看完了累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31441 工分:92285
左箭头-小图标
旅级单位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便于快速部队中的中等单位投入时的独立作战能力,而且不是投入一个旅级陆军,而是投入若干个海陆空的旅级单位,才能形成对组织力差的装备落后的师甚至更大单位的敌军的打击遏制作用,但显然,这种单位注重灵活高效的作战,注重机动速度,而不是决斗般的一对一,否则只要战场空间有限对方肯下血本,旅级单位也会处于劣势。本文内容于 9/27/:32 PM 被蜂带刀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31441 工分:92285
左箭头-小图标
PLA的师改旅就是形式主义的东施效颦,这点作者说的没错!作战思想和技术装备没有突破,就是简单的增减原有装备和人员的数量,那真的有什么意义吗?而且就原有水平而言,显然原有的组织模式就是适合的。师改旅的关键不是减少一级机构,而是整个作战系统的升级,并且为了更高效的投入战斗,如此减少一级机构才有意义。作战思想没有升级,通讯网络没有升级,作战平台的网络化达不到,后勤保障网络没有升级,空地协同没有更高效,那旅级单位的效能显然是赶不上师级了~~这还用试验?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62420 工分:1505
左箭头-小图标
关键是如何提高部队作战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77480 头衔:智囊团作战参谋 工分:71760
左箭头-小图标
学习学习,应该师旅并存,根据情况,确定各集团军的编制。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71711 工分:298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asaasa123
在第9楼的发言:我军的师改旅有失败的危险,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改革的人钻进了死胡同。他们以为把师全部改成旅就能“事半功倍”了,他们实际上错了。看看美军编制,他们也没有把师全部改掉啊!
我认为在陆军中担负快速反应的部队是可以改成旅的,这样可以在有战事时能快速部署,而一般野战部队仍然要保持师的规模,这样才能打比较大的战役。楼主的分析就相当的有见地!师改旅其实就是建立快速反应部队,把军队精简,便于运输和机动,但旅制不可能代替师制,旅制人员少,装备也跟着减少,其进攻和防守能力是无法和师制比的,所以重型主力装甲师是不会动的,只会在其基础上完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79605 工分:2344
左箭头-小图标
我感觉,师旅的编制是看如何发挥技术兵器的最大战斗力。如果技术兵器高于敌方,小编制也能发挥大编制的作用。也得看假象对敌的情况,看未来的作战环境。不能为了改编,而改编。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66816 工分:2532
左箭头-小图标
进来学习的,呵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28937 工分:3290
左箭头-小图标
师改旅是可以的,但把所有的师都改成旅是不科学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25668 工分:25868
左箭头-小图标
现在国家已经确定不会再有可能打全面战争,所以不需要大量军队,只要保持局部战争胜利就可以,就可以节省军费资金。不过一旦真的打起全面战争,等到现役的高素质兵员消耗完后,新招的新兵在政治思想,体力耐力,军事素质上短期内怕是很难训练到位!估计到时绝对都是炮灰!本人觉得让大部分的年轻人都能当上几个月的民兵应该是不错的,这样国人在各方面的素质都会有很大提高,所以国家花这一点小钱还是很值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50609 工分:30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将来设想: 重装集团军,装甲师1,机步师2,新编摩步旅1,炮兵旅1(155炮).导炮旅1(300MM火箭炮和3*4部战术导弹发射架)防空旅1,航空旅1(100-150架直升机),支援旅1,军直单位若干,(54.39.38.21.1)1军为重装两栖型中型机动集团军:装甲旅1,中轻型旅4-5,空突旅1(80-100架直升机),炮兵旅1(155炮,300火箭炮)防空旅1,航空旅1,支援旅1,军直单位若干(42.40.31.27.20.13)31军为两栖型共11个集团军,作为一线主力军,另7个军全部为守备集团军,编制以前面的为参考.这个是攻防兼备型陆军,还可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另组建若干数字化旅,(以轻型为主)-----------------俺从CD那里拿来的观点,分为两类:一部分集团军作为战役军团,仍然辖有师,仍然称为XX集团军;一部分集团军改为全旅制,作为战术军团,经过加强后可以成为战役战术军团,称为XX军;还是别死抱着“集团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58328 工分:5660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6411 工分:78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不论怎么改名称不重要,关键就这么点,同样的人员编制怎样才能产生最大的战斗效能,也就是怎么编组才是最恰当的。这又和我们拥有的装备和我们战斗人员的素质相关,说白了就是人和武器的关系问题。这是军队建设上时时都要研究的问题。在不降低政治工作效能的基础上,我建议不断提高对战斗人员专业素质的标准和要求。队列训练对军人纪律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但花半年(一个义务兵龄的1/4)时间去专门进行队列训练去完成展示,我不赞同,军人不是演员。我们的时间应该用于培养自己保卫国家的能力训练之中。楼主是有心人,假如在有生之年国家安全需要,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参加战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56963 工分:1980
左箭头-小图标
改革是重点
想成为现代化的军队一定要改革
不过很怀念以前的第几军第几师第几团的说法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75733 工分:3701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我军是要改,但问题是怎么改。我军编制太过复杂庞大,文职人员太多,中高级将领(包括那些享受将军待遇的人)也多了一点,而我们的军费都不够执政党官僚一年吃喝抽的。有限的军费很多花在了无意义的人事上,真正能够用于研发采购新型装备的钱又能有多少,在这样一种情况如何对军队进行实质切有成效改革?!我军的特点很明显,地面火力强大无比(主要以各类火炮为主),但是空中力量极端薄弱(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尤其是对地对装备目标火力攻击。也就是说我军的攻击手段相对单一,始终以地面推进为主。而这样的一种进攻模式,势必造成军队的大量伤亡。我始终对《士兵突击》中成才的最后一段话不以为然,我不是唯武器论者,但是我一直认为没有武器是万万不能,武器决定战术,武器决定了士兵的生死。师改旅也好,师改团也无所谓,关键在于是否装备了相应的武器装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64299 工分:10599
左箭头-小图标
我军的师改旅有失败的危险,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改革的人钻进了死胡同。他们以为把师全部改成旅就能“事半功倍”了,他们实际上错了。看看美军编制,他们也没有把师全部改掉啊!我认为在陆军中担负快速反应的部队是可以改成旅的,这样可以在有战事时能快速部署,而一般野战部队仍然要保持师的规模,这样才能打比较大的战役。楼主的分析就相当的有见地!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35656 工分:314
左箭头-小图标
陆军航空兵好像没进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70963 工分:3263
左箭头-小图标
其实解放军的师改旅政策还是比较符合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毕竟比较直观的就是2000年以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提升并不快,而且部队编制过于臃肿,后勤占有员额比例过大,使得作战部队不能将人员编制发挥最大化效能。而这两年不管从军队素质、编制规模还是装备情况,都有质的飞跃。这就是可喜的。只要实用,符合自己国家军队的情况就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35134 工分:99
左箭头-小图标
此贴不甚科学,甚至有点偏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60575 工分:12044
左箭头-小图标
好长没看完,师改旅,是为提高战斗力,走精兵之路,迈向全面机械化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2174 工分:772
左箭头-小图标
建设中国特色军事体制,不要改来改去,浪费时间金钱。本文内容于 9/27/:42 AM 被海上重巡203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38条记录]&分页:
&对再议:解放军的师改旅变革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死狙击雷霆之怒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