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3-6岁的幼儿6岁益智游戏主要是玩哪些游戏类型

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现状的实践研究_个人课题研究_教育科研_吴江市震泽中心幼儿园
&|&&|&&|&&|&&|&&|&&|&&|&&|&&|&&|&&|&&|&&|&&|&&|&&|&&|&&|&&|&&|&&|&&|&&|&&|&&|&&|&&|&&|&&|&&|&&|&&|&&|&&|&&|&&|&&|&&|&
热门文章:
&? [58861]
&? [17826]
&? [16860]
&? [14061]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栏目导航&&&&
&&共有 1262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现状的实践研究
&&发表日期:日&&
&&&&【编辑录入:】
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现状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吴江区震泽镇中心幼儿园&& 张佳蕾
一、课题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中国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倡导亲子游戏,把游戏引入家庭,形成家庭生活中民主、平等的气氛,对促进孩子的成长具有特殊而长远的意义。
家庭是学前儿童成长和活动的重要空间和场所,亲子游戏的发生和发展首先始于家庭,它为亲子间的沟通架起了桥梁,是良好家庭氛围的“润滑剂”,也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资源。实践表明,亲子游戏不但密切了亲子关系,而且促进了孩子的健康发展。著名的幼教专家陈帼眉教授说过,家长对小孩子的教育,第一就是培养他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就是跟孩子做亲子游戏。开展亲子游戏,是家长与孩子的需要,也是完成幼儿教育使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亲子游戏的开展没有得到普及和重视,家长在这方面也存在着困惑,因此我认为,对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的现状进行实践研究,帮助幼儿家长更好、更科学的开展家庭亲子游戏有着特殊的意义。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亲子游戏:1、泛指家长和孩子之间相互配合交流的活动。2、本课题中是指父母与孩子之间进行的一种娱教娱乐的活动,它是以孩子为主体、家长为主导、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它不受时间、场地和材料的限制,只要父母有意识的将自己的知识行为,对人对事的情感态度传递给孩子,使孩子在愉快的游戏中学到知识技能与经验,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家庭亲子游戏:1、泛指家长和孩子之间在家庭中发生的相互配合交流的活动。2、本课题中是指父母与孩子之间在家庭中开展的娱教娱乐的活动。家庭是学前儿童成长和活动的重要空间和场所,亲子游戏的发生和发展首先始于家庭,它为亲子间的沟通架起了桥梁,是良好家庭氛围的“润滑剂”,也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资源。
三、国内外研究的同一领域现状
1、国内学者对幼儿家庭亲子游戏进行研究。
陶金玲、孙楹认为,儿童的游戏行为受其内部性格特征的影响,但家庭及家长自身因素对亲子游戏的影响作用也是巨大的。因此必须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确保亲子游戏有序的进行。在亲子游戏与亲子依恋及儿童发展关系上,骆劲华提出,好的亲子游戏使婴幼儿产生安全依恋,不良的亲子游戏使其焦虑。韦耀阳、马小琴提到,亲子游戏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儿童心理障碍的干预手段。 高峻岭、Karl Ho也提出,亲子游戏治疗对单亲家庭中存在的诸多心理问题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因此对有心理障碍或单亲家庭的孩子,家长更应该多与孩子进行亲子游戏。对亲子游戏的意义,刘立民指出,亲子游戏有益于密切亲子关系;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有益于幼儿把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中的态度迁移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
2、国外研究者对幼儿家庭亲子游戏进行研究,并对其价值进行阐述。
研究者认为,亲子游戏影响幼儿发展适应性能。早期亲子游戏能够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幼儿在亲子游戏中体验与同伴游戏时所需的性格品质,特别是互惠与分享等。亲子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能够唤起婴儿的注意,从而促进婴儿的持续活动和探究行为。此外,婴幼儿与成人的社会游戏是一种社会互动,并以游戏方式在进行,这有助于婴幼儿良好情感的发展。
四、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1、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幼儿家长知道亲子游戏既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亲子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家庭亲子游戏的开展增加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在游戏中开发了幼儿的潜能的同时也体验了游戏中合作、成功的快乐。家庭亲子游戏的开展,对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认知能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实践价值:
在分析研究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的现状基础上,展开对于这一课题的专项讨论,建立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总结,为3~6岁幼儿家长开展家庭亲子游戏提供具体的经验和做法,让幼儿家长知道在家庭中组织开展亲子游戏应注意的问题及策略,从而对家长在家庭中开展亲子游戏提出有效的指导,帮助3~6岁幼儿家长科学正确的实施亲子游戏。
2、创新之处
(1)家庭是学前儿童成长和活动的重要空间和场所,亲子游戏的发生和发展首先始于家庭。家长对小孩子的教育,第一就是培养他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就是跟孩子做亲子游戏。开展亲子游戏,是家长与孩子的需要,也是完成幼儿教育使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课题的开展,将有效的改善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开展的质量,使家庭亲子游戏的开展真正的符合寓教于乐的特点。
(2)对于幼儿和家长来说,课题的开展能使家长亲子游戏的观念发生重大的转变,能认识到怎样的亲子游戏才是科学合理的,是适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从而使幼儿在亲子游戏中得到愉悦的体验,喜欢家庭亲子游戏,乐于与家长沟通、游戏。家长在教育孩子、孩子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都能享受到家庭亲子游戏带来的独特体验。
五、支撑性理论
我国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美国亲子教育倡导者ThomasGordon曾指出:现代父母并没有获得足够的机会和条件来接受如何教养子女的训练。幼儿园只有预先实施父母教育,提供一系列合理、有效并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协助父母教养他们的子女,才能提高家庭亲子游戏的频率及质量。
著名的幼教专 家陈帼眉教授说过,家长对小孩子的教育,第一就是培养他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就是跟孩子做亲子游戏。幼小的孩子,最希望的就是和父母一起玩。
六、研究目标
1、本课题研究旨在分析整理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本课题研究旨在对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提出指导性的建议,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开展亲子游戏,以期推动亲子游戏的实施和推广。
3、本课题研究旨在了解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的现状及问题,为3-6岁幼儿家长提供进行亲子游戏的参考材料,避免家长在亲子游戏中的错误倾向和指导,便于广大3-6岁幼儿家长科学正确地进行亲子游戏。
七、研究内容
1、家庭亲子游戏观念的调查研究。
本部分主要研究3~6岁幼儿家长对开展家庭亲子游戏的观念,包括家长对亲子游戏开展的必要性、家长对开展亲子游戏时间、场地的要求、家长对开展亲子游戏材料的要求等方面,从而总结出3~6岁幼儿家长对于开展亲子游戏的普遍性观念。
2、家庭亲子游戏内容的研究。
本部分主要研究3~6岁幼儿家庭中开展哪些类型的亲子游戏,主要指家长会在家庭中选择哪种类型的亲子游戏进行开展,以及家长选择这一类型的亲子游戏的原因,对较多开展的亲子游戏类型进行总结分析,让家长知道每个类型的亲子游戏都有其价值,我们应合理、全面的开展,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3、家庭亲子游戏的指导策略研究。
本部分主要研究如何指导3~6岁幼儿家庭科学有效的开展家庭亲子游戏。在这一部分,将在总结家长对待亲子游戏的态度、家庭亲子游戏开展的基础上,提出实质性的建议,比如在选择场地、开展时间、材料选择、指导实施等方面提出建议,指导幼儿家长科学有效地开展家庭亲子游戏。
八、研究方法
1、文献法:根据论文的研究范畴及研究内容,找其有关文献里的资料进行参考了解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论述。
2、访谈法:设计访谈提纲,对部分3-6岁幼儿家长进行访谈,了解这一部分家长在家庭中开展亲子游戏的条件设施、实行手段、方法等各方面问题。
3、行动研究法:根据先前的访谈结果,结合自身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指导家长有效地开展亲子游戏,并根据反馈的问题,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
九、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4.05――2014.07)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形成“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现状的实践研究”的方案。
3、查阅有关文献,收集资料,学习亲子游戏方面的理论知识。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14.08――2015.06)
1、全面实施研究方案,了解国内外亲子游戏的现状,撰写文献综述。
2、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调整下阶段的研究工作。
3、设计访谈提纲,请前辈进行指导点评。
4、对部分3-6岁幼儿家长进行访谈,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整理。
5、撰写《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的现状分析》文章。
6、根据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开展的现状,提出指导家长有效地开展亲子游戏的策略,并请前辈帮助分析策略的可行性。
7、根据研究策略,指导家长有效地开展亲子游戏并根据反馈的问题,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
8、撰写《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实践的指导策略》文章。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07――2015.08)
1、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积累、整理工作。
2、撰写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3、接受课题鉴定组的终期评价鉴定。
十、预期成果
3 (HoomV)80()
2 ()?......
110101010987;PASS
& 4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的现状分析(初稿)
吴江区震泽镇中心幼儿园&& 张佳蕾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帼眉曾说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第一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是跟孩子做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幼儿需要游戏,就如同花儿渴望阳光,鱼儿离不开水一样。亲子游戏是幼儿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与家庭成员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中国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倡导亲子游戏,把游戏引入家庭,形成家庭生活中民主、平等的气氛,对促进孩子的成长具有特殊而长远的意义。但是,家长在组织开展亲子游戏中,常常会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中,笔者就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开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作如下总结:
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的现状
通过对3-6岁幼儿家庭的访问我了解到,在亲子游戏的开展中,幼儿非常喜欢和父母一起玩,尤其是和母亲一起玩。幼儿在家也会主动的要求父母陪他一起玩游戏。而大多数家长也会选择在闲暇时,陪同孩子一起玩,家长认为“与孩子一起玩,可以促进孩子身心发展,又可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密切家庭关系”。但由于家长工作原因,家长陪同孩子游戏的时间与孩子的需求不均衡。
、亲子游戏的场所
绝大多数家长表示,在与孩子进行亲子游戏时,会选择在家里进行,少数家庭会利用外出时间,在公园、游乐场所等开展亲子游戏。可见,家长开展亲子游戏的活动场所多半限制在户内进行,亲子游戏的活动场所有所局限,不够丰富。
、亲子游戏的时间
担心家庭,家长的工作都比较繁忙,所以家长那个在与幼儿进行亲子游戏时,时间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很多家庭都只是利用晚上的时间与孩子开展亲子游戏,而每次游戏也常常在30分钟左右,能够坚持每天与孩子开展亲子游戏,且游戏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家庭少之又少。可见家长受工作等方面的限制,家庭在开展亲子游戏中的时间还是比较少的,不是很充分。
、亲子游戏的材料
访谈中,很多家长表示会利用一些简单的操作材料与孩子展开亲子游戏,一方面是便于游戏的开展,另一方面也是材料的加入能更好的及其孩子玩游戏的兴趣。而这些操作材料,多数是家长购买来的,如拼图、积木等,也有一些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的,而这些孩子们和家长亲手制作的材料往往更能激起孩子玩游戏的积极性。可以发现,在亲子游戏中,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会需要操作材料的支持,通过孩子与家长的互动、孩子与材料的互动两方面来帮助亲子游戏顺利开展。
、亲子游戏的类型
在实践研究中发现,家长与孩子常玩的亲子游戏,主要有体育游戏、智力游戏、结构游戏、角色游戏、音乐游戏、表演游戏。在这些游戏中,智力游戏、结构游戏和音乐游戏占了较大的比例。家长表示,这几个游戏孩子最喜欢玩,而家长在实施这几个游戏时也比较简单方便,所以开展的较多。可见,家长和幼儿在选择亲子游戏时类型过于单一,孩子不能再各种类型的游戏中知识和能力个方面得到全面平衡的发展。。
家长在开展亲子游戏时,多数是由孩子发起的,孩子会主动要求家长陪他玩,但一些家长也会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后才去陪孩子玩游戏。当然,也有一些早期教育意识强烈的家长会主动的找机会与孩子开展亲子游戏,会在孩子自娱自乐的玩耍中适时的加入,将其变成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亲子游戏。在亲子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家长基本都会给孩子一定的指导,帮助孩子建立游戏的信息,同时也有部分家长会在亲子游戏中,根据游戏的开展进程及时调整游戏内容,给孩子提供更加复杂的游戏,但他们同时也会更希望于去主导游戏的进程。
四、家长对亲子游戏的看法
在这一问题上,大多数家长在亲子游戏中遇到的困难主要集中在沟通和理解方面。如:家长在给孩子玩一个新的游戏时,家长需要反复说明,孩子才能够理解;孩子有时会提一些奇怪的问题,家长经常是无从回答等等。亲子游戏的价值上,家长基本认为,亲子游戏对幼儿健康成长、思维的开发以及加强亲子关系有很大的意义。
亲子游戏的外围支持
很多家长在开展亲子游戏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让他们更加希望与有专业的人士给予他们专业的指导意见。很多家长会希望幼儿园能够开展一些关于“家庭亲子游戏”方面的讲座和主题沙龙,也有一些家长会希望幼儿园组织一些亲子游戏,让家长进行观摩研讨,从而将有一的经验信息代入到家庭亲子游戏中去。也有一些亲子游戏意识观念薄弱的家长会表示不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他们单纯的以为和孩子一起玩就是亲子游戏,忽略了它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不只是玩,也是一种教育的形式。当然,也会有家长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的形式,学习有关开展亲子游戏的方法策略,建立科学的亲子游戏模式。
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现状的分析思考
、关于家长与幼儿对亲子游戏的态度的思考
在对待亲子游戏的态度上,家长和幼儿均较为积极,幼儿对与父母一起游戏非常感兴趣,大多数家长都在孩子3岁以前就在家庭中组织亲子游戏,可见,大多数家长都认识到亲子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一定价值。大量的研究证实,游戏就是幼儿的学习,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家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亲子游戏的概念,但是还不够深入了解亲子游戏的真正内涵。笔者认为,家长在闲暇时应该多与孩子一起玩,亲近孩子,也让孩子亲近自己。
、关于亲子游戏条件的创设的思考
在亲子游戏的条件创设上,亲子游戏的时间不是很充分,但家长基本上都能给孩子留有亲子游戏的时间,家长和孩子应该充分利用好这有限的时间,在游戏中去了解幼儿的想法、满足幼儿的需要,也给幼儿了解父母的机会,幼儿和家长都能在这不算充足的时间里,体会超越其价值的乐趣。在亲子游戏场地的选择上,基本上都比较局限,很多家庭都选择在户内进行,认为亲子游戏就只能在家庭中进行,走出家庭就不算是亲子游戏了,或者是很多家长为图方便,在家庭中进行亲子游戏既省时又省力,忽视了应该让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中感受相同的亲子游戏所带来的不同乐趣。亲子游戏中操作材料的使用频率也比较大,所使用的游戏材料大多数是家长购买的,也有一些是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的。笔者认为,操作材料的使用能够更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而且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操作材料也是对幼儿动手能力的锻炼以及幼儿主动性的培养。
、关于亲子游戏的类型的思考
在亲子游戏的类型上,游戏的种类丰富,常见的主要有体育游戏、智力游戏、结构游戏、角色游戏、音乐游戏和表演游戏。其中开展频率最高的是智力游戏和结构游戏。可见,家长较为喜欢与幼儿玩这类型的游戏,主要是因为智力游戏和结构游戏玩起来比较方便,猜猜谜语、拼拼图、搭搭积木、玩玩沙水,不用花太多的精力,玩起来方便,幼儿学起来也方便。在这么多的游戏类型中,幼儿最喜欢玩的是智力游戏、体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可见,不仅玩起来简单的游戏受幼儿欢迎,那些需要幼儿动起来的即体育游戏和表演游戏也是深受幼儿欢迎的,笔者认为,这与幼儿是一个好动的个体这一观点是密切相关的。
、关于亲子游戏的指导策略的思考
在亲子游戏的指导策略上,多数家长在游戏中都会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也会给幼儿一定的权利和选择,让幼儿自主游戏。但是许多家长不能完全认识到亲子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没有主动陪孩子游戏的意识,不能有意识的安排时间与孩子一起游戏,常常是在孩子的要求和带动下参与游戏的。在游戏过程中,有些家长会让幼儿去控制游戏的进程,但也有很多的家长会去主导游戏的进程,让幼儿听从他们的指挥与安排。事实上,让幼儿控制游戏的进程,有助于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但是幼儿自身的能力有限,所以家长应该在不同的情况下,扮演不同的角色,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调查结果反映了家长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在亲子游戏中的作用,对于如何参与和指导亲子游戏认识还不足。
、家长对家庭亲子游戏的看法
在家长对亲子游戏的看法上,家长在亲子游戏中多会碰到一些问题,但问题的体现也较为集中在几个方面,这主要是家长与幼儿之间代沟的存在以及家长在工作上过于忙碌,缺少与孩子游戏的时间。对于亲子游戏的价值体现,多数家长的看法是一样的,且都是积极乐观的看法,可见亲子游戏在幼儿的成长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长对亲子游戏的看法,体现了家长对亲子游戏的一定重视。亲子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开发幼儿智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了解孩子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并及时帮助其改正,也有利于促进孩子开朗性格的形成;亲子游戏更是加强亲子关系,赢得孩子对他们的信任,形成融洽的家庭氛围的良好调剂。
、关于亲子游戏的外围支持的思考
有部分家长认为自己在开展亲子游戏时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也希望得到幼儿园的支持和协助,也有部分家长对于这方面没有一点的认识和要求。笔者认为,这部分家长还没有认识到专业人士、幼儿园等在开展亲子游戏时的指导能给自己家庭的亲子游戏带来一定的帮助,能够改善家庭亲子游戏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家庭亲子游戏的质量,促进更好的亲子游戏的形成,让幼儿在亲子游戏中,更加的快乐,更好的获得知识、能力。
这是笔者通过对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开展的研究中,结合笔者的自身经验和专业素质,整理归纳的关于“3-6岁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的现状分析”,文章所归纳的是多数家庭在开展亲子游戏时的普遍问题,同时笔者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思考,希望能够给3-6岁幼儿家长一些反思,能够及时发现自己在组织开展亲子游戏时的不足,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态度和组织策略,使孩子获得一个知识、技能、情感全面发展的美好童年。
1、 在闲暇时,您会与您的孩子一起玩游戏吗?
2、 您家庭的亲子游戏一般是如何进行的?
3、 在开展亲子游戏中,您会给孩子提供怎样的条件设施(包括时间、场所、材料等)?
4、 您在家庭中开展的亲子游戏,主要有哪些类型?您最喜欢的是什么类型的亲子游戏?为什么?
5、 在与孩子的亲子游戏中,您觉得自己在哪些地方做得比较成功的?哪些地方还需改进?
6、 您会关注亲子游戏的相关报刊杂志吗?
7、 您觉得亲子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些什么作用?
8、 您对家庭亲子游戏有哪些看法?
9、 您是否希望有专业人士,或者幼儿园为您开展亲子游戏提供一定的指导策略和意见?
10、您最希望得到怎样的帮助?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证&码:
*电子邮件:
*评论内容:
Copyright &2010&&&&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吴江市震泽镇 邮编:215233  幼儿游戏与玩具期末总复习(3-6章)_期末考试_电大资料_布谷鸟爱学习网
期末考试幼儿游戏与玩具期末总复习(3-6章)时间: 12:03:00&&作者:不详&&来源:网络&&查看:397&&评论:0内容摘要:皮亚杰认为游戏是随认知发展而变化的,他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把儿童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等四类。
第三章 &幼儿游戏的分类与发展
1.按认知发展进行游戏分类。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随认知发展而变化的,他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把儿童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等四类。
2.按社会性发展进行游戏分类。
美国学者帕顿按照幼儿社会行为的不同表现,依据参与游戏的幼儿之间的相互关系,将2—6岁幼儿的游戏行为分为六种类型,即偶然的行为(或称无所事事);旁观(游戏的旁观者);独自游戏(单独的游戏); 平行游戏; &联合游戏 ; 合作游戏。其中真正属于游戏行为的是后面四种。
3.平行游戏是幼儿社会性游戏的初级形式。
4.幼儿在2—3岁时出现真正的“以物代物 ”。 & &
5. &2-7岁学前幼儿最典型的游戏形式是象征性游戏。
6. 按照游戏与教育的关系的游戏分类。
根据游戏与教育教学任务或目的结合程度的不同,游戏可以分为本体性游戏和工具性游戏两类。
本体性游戏也称目的性游戏,是指幼儿进行自主、自发表现的游戏,游戏目的在于游戏本身,强调游戏本身的内在价值和游戏的自发性。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和结构游戏都属于此类游戏。
工具性游戏也称手段性游戏,指教师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而组织的游戏活动。。工具性游戏的直接目的不在于游戏本身,而是在于通过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游戏形式促进教育活动的有效进行和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这种游戏强调游戏外在的工具价值即教学价值,音乐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等属于此类游戏。
7. 幼儿游戏内容的发展趋势。
游戏内容是指幼儿在游戏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事物的范围规定,幼儿游戏内容的发展主要是伴随着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生活范围的扩大而发展的。幼儿所在环境中一切影响其发展的外部条件构成了幼儿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并成为幼儿游戏内容的丰富源泉。
婴儿时期:幼儿游戏的内容更多是反映幼儿周围日常生活的琐碎事物和现象,游戏中并无明确、明显的主题。
2、3岁幼儿的生活由于进入幼儿园等更多的社交场合,游戏内容反映的社会现象的范围逐步扩大,游戏出现了较明确的主题。
3、4岁幼儿游戏的内容由反映日常生活过渡到反映社会生活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幼儿逐渐不再单纯依赖感知觉,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来构思游戏主题。
4、5岁以后幼儿游戏的主题更具有社会意义,并增加了较难的智力活动,游戏主题的意识性、灵活性、社会性和深刻性渐趋增强。
5岁以后幼儿游戏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复杂,成为具有更多社会意义的主题游戏,而且增加了较难的智力活动内容。
8. 幼儿游戏形式的发展趋势。
游戏形式最终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程度所决定的。游戏动作、语言、持续时间、参加人数、规则等反映了游戏形式的整体发展趋势,具体体现是:
游戏动作的渐次连贯。
游戏语言的准确化。
游戏持续时间的推延。
游戏规则的明朗化。
游戏活动的社会化。
9.从认知发展的维度认识幼儿的象征性游戏发展。
象征性游戏主要出现在幼儿思维发展的前运算阶段,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摆脱当时对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思维的支柱,进行想象,并会用语言符号进行思维。象征性游戏可以满足幼儿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和要求,因此它能够重现幼儿的生活情景,让幼儿在假想的情景中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并能够呈现幼儿的情绪状态,具有情绪诊断和治疗的意义。
(1)情景转变
情景转变是使行为脱离它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即动作脱离真实背景。一般地讲,情景转变可作为象征性游戏发生的标志,它也是以物代物、以人代人得以进行的前提。情景转变在1-1.5岁的婴儿期最早出现。到幼儿阶段发生更加频繁,持续时间更长,范围更广,反映出此时幼儿具有了更为丰富的经验知识和较高的认知水平。
(2)以物代物
以物代物是指用一种物体代替另一种不在眼前的物体,并且能够用被代替物的名称命名当前的物体。在2—3岁之间幼儿出现真正的以物代物,但此时幼儿的以物代物对具体情境的依赖性太强。到幼儿阶段,以物代物的象征性活动处于稳定的频发状态,幼儿开始使用不定型的游戏材料来代替他物,并且能够用一种材料来创造性地代替多种物品。幼儿年龄越大,使用替代物的范围也越大。
幼儿晚期(6-7岁)思维逐渐向抽象性、概括性过渡,对事物的关系、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也进一步发展,在游戏中表现出可脱离实物,完全凭借想象。
(3)以人代人
以人代人是指幼儿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来模仿或假装成他人或某一非属自己真实身份的角色的行为及其物征,即角色扮演。角色扮演的心理结构较复杂,它主要包括角色行为、扮演意识、角色认识等。从角色扮演的发生、发展过程来看,它是循着角色行为——角色意识——角色认识的途径发展的。到幼儿中期,角色意识成为游戏的中心,幼儿首先是确定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然后根据角色来组织动作、语言等,角色扮演的目的性和同伴间的协作性增强,标志着角色扮演的发展进入成熟的阶段。
10. 幼儿社会性游戏的发展。
幼儿的社会化主要是在游戏活动中,在与同伴的相互影响、相互交往
中形成的。幼儿在游戏中彼此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游戏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一种活动,游戏又为幼儿社会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幼儿的游戏由非社会性游戏向社会性游戏转变,美国学者帕顿提出的游戏类型体现了游戏的不同社会性发展水平。
(1 )单独游戏阶段。婴儿期和幼儿早期的幼儿通常以这种方式进行游戏。阶段游戏的发展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性特征。
(2)平行游戏阶段。3岁左右的幼儿,游戏的性质发生变化,逐渐具有社会性。这个阶段游戏的特点是相互模仿,形成了初步的玩伴关系。
(3)联合游戏阶段。多见于3-4岁幼儿,此期幼儿对于与其他幼儿一起玩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但相互的交流时间不会太长,游戏时间也不会持久。在联合游戏中幼儿开始表现出明显的社交行为,但每个幼儿在游戏中仍以自己的兴趣和愿望为中心。
(4)合作游戏阶段。5岁以后幼儿开始出现较多的合作游戏。幼儿在游戏中有共同的目的,有达到目的的方法,活动的组织有分工,可以相互商讨,确定游戏的主题、角色的分配、游戏材料的选择。他们开始感到游戏中必须有某些规则,使所有参与者都能遵守。6岁左右的幼儿在合作的角色游戏中,能建立整体的角色结构,合作游戏是社会性程度最高的游戏,在这一阶段里,幼儿可以进行较长时间的合作,游戏的内容也较多样化。
幼儿的游戏从个人的单独游戏向集体(或小组)的合作游戏转变是幼儿游戏的社会性发展趋势,对此应进行整体把握,各个阶段的区分不能绝对化。
第四章 &幼儿游戏的指导、观察与评价
1.我国对幼儿园的幼儿每日户外活动时间明确规定应不低于2个小时。对寄宿制幼儿园的幼儿每日户外活动时间规定不少于3个小时。
2.从结构特征上可将户外游戏场地分为传统的游戏场地、创造性的游戏场地以及冒险性游戏场地。冒险性游戏场地起始于丹麦。
3.人类发展生态学家对幼儿室内游戏环境的观察研究结论。
材料配备齐全的积木角能激励幼儿积极的动手操作及进行想象游戏;安静的阅览室和图书能养成幼儿认真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在美术角,幼儿经常更多的独立完成自己的创作;在娃娃家,幼儿则会频频的与人交谈,认真扮演自己的角色,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4.幼儿游戏目标制定。
应考虑儿童年龄特点;根据游戏类型确定不同的目标;游戏的目标要有实际针对性;游戏的计划和目标应体现渐进发展性;
5.游戏的内容选择。
游戏内容的选择要体现趣味性和生活性,要具有可操作性。
6.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的自由选择过程中的指导策略。
(1)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共享幼儿自由选择获得的快乐。
(2)提供幼儿选择的条件。教师在协助幼儿组织、完成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满足幼儿自由选择商议,决定游戏的时间空间。② 为幼儿提供感兴趣的、适合年龄特点的、促进幼儿学习发展的玩具材料,让幼儿选择并与各种玩具材料发生交互作用。③ 要重视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
(3)帮助幼儿解决选择中的困难和矛盾。
7.教学游戏组织的环节。
准备游戏经验,投放游戏材料;确定游戏活动的规则和方法;观察游戏;参与并指导游戏;评价游戏,分享游戏体验。
8.教师介入幼儿游戏进行指导的时机。
(1)当幼儿在游戏中因遇到困难、挫折,难以实现自己的游戏愿望时。
(2)当幼儿在游戏中有不安全的倾向时。
(3)当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寻求帮助时。
(4)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过激行为时。
(5)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消极内容时。
9.幼儿游戏的教育作用。
(1)幼儿在游戏中感到轻松、愉快,发挥了创造性。
(2)幼儿能认真游戏,在游戏中体现坚持性。
(3)幼儿会正确、创造性地使用玩具。
(4)幼儿在游戏中能与同伴合作,并不妨碍他人游戏的进行。
(5)游戏内容丰富、积极向上,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
10.幼儿游戏的观察视角。
(1)幼儿的兴趣点。
(2)幼儿的行为类型(表征行为、构造行为、合作行为、规则行为),行为过程和结果。
(3)幼儿与环境、同伴的互动情况。
(4)幼儿的情绪体验。
(5)影响幼儿行为的(外部)因素。
(6)幼儿是否遵守游戏规则。
11. 游戏评价的价值取向。
(1)强调幼儿自主发展,这是以幼儿为中心为取向的。
(2)强调个别差异性和具体感受性,这是以个体经验为取向的。
(3)强调发展的不同层次和水平,这是弹性发展的取向。
12.保证幼儿游戏观察的有效性。
第一,从横向来说,观察的面要广泛,教师在观察孩子的游戏过程中,要关注班内每一个孩子,知道他们都在哪个游戏主题里玩,玩什么,和谁在一起玩,产生了哪些有价值的游戏情节。
第二,从纵向说,教师的观察要有一定深度,不要简单地只看到游戏的表面,而应看到孩子出现的游戏行为背后所蕴涵的发展意义。
第三,在观察孩子游戏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具备观察的灵敏性,要善于捕捉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热点和所出现的矛盾焦点。
13.如何评价幼儿游戏的教育作用。
提示:评价幼儿游戏的教育作用的大小或游戏是否成功,其根本出发点是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具体来讲,应从以下几方面来作评价。
(1)幼儿在游戏中感到轻松、愉快,发挥了创造性。评价一个游戏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是否有了愉悦的体验。
(2)幼儿能认真游戏,在游戏中体现坚持性。一个成功的游戏活动,幼儿不仅有兴趣,而且还对出现的困难有继续挑战的信心,并且对一些规则游戏能遵守一定的规则,保持较强的纪律性和组织性。
(3)会正确创造性地使用玩具。成功的游戏中,幼儿不仅能正确地使用玩具,而且能创造性地使用玩具。
(4)在游戏中能与同伴合作,并不妨碍他人游戏的进行。幼儿对同伴友爱、谦让,在游戏中互相协商、互助合作,这些都为游戏的继续深入增加了可能性,提高了幼儿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
(5)游戏内容丰富、积极向上,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
14. 幼儿游戏中教师的指导行为评价。
(1)引导游戏的进程。引导幼儿选择活动开始游戏;参与幼儿的游戏过程;依照幼儿的不同需要给予适当的帮助;游戏结束时引导幼儿评价游戏。
(2)教师自身与幼儿的相互作用。
(3)教师指导对象的差异性。在指导过程中既照顾全体的幼儿,又注重对幼儿个体的指导,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具体帮助;同时教师还应注意逐渐增加对幼儿活动小组的指导,从而激发小组内幼儿之间的积极相互作用影响。避免单一性的集体指导和整齐划一的要求。
(4)探索多样化的指导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指导方法,并注意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指导游戏。
(5)激励式指导方式。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运用启发激励式指导方式,创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心理环境和气氛,激励幼儿的积极活动,鼓励幼儿的探索创造。同时注意发挥常规的作用,使幼儿通过执行游戏常规,逐渐形成行为自律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师还应注意全面指导幼儿行为,从而促进幼儿在游戏中身心和谐发展。
(6)常规的建立。依幼儿不同年龄,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建立必要的游戏常规,结合环境中的自治因素,引导和督促幼儿执行常规,逐渐培养幼儿在行为方面的自律、自治特性。
15.分析游戏指导案例,根据幼儿游戏的指导时机和方法,分析案例中教师的指导是否合理。
第五章 &幼儿游戏的分类指导
1.幼儿角色游戏的实质与特点。
幼儿角色游戏的实质在于扮演某个角色,即幼儿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面部表情和言语等来塑造某一特定的人物。
幼儿角色游戏具有假想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特点。
2. 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
指导角色游戏的核心问题是使教师的指导与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起来。具体应该做到:
(1) 丰富幼儿对于角色的认识。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帮助幼儿了解现实生活中不同角色的表现是发展角色游戏的基础。幼儿的生活经验主要来自家庭、幼儿园的生活,教师要在上课、日常生活、劳动和节日娱乐等多种活动中丰富幼儿对周边生活的知识和经验,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社会生活,积累角色印象。
(2) 和幼儿一起创设开展游戏的物质条件。
游戏的玩具材料、场所、设备是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物质条件,这些物质材料对激发幼儿的游戏愿望和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有重要作用。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玩具材料,包括形象逼真的玩具、真实程度较低的简单物品和材料,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教师还应在活动室或户外设置固定的游戏场地,和幼儿一起进行游戏环境的创设。
(3) 帮助幼儿进入游戏,学会分配和扮演角色。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角色游戏的主题应由幼儿自己提出。但有时需要教师启发幼儿游戏的动机,帮助他们进入游戏;教师还要教会幼儿分配和扮演角色。
(4) 观察幼儿,与幼儿展开互动,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活动,在游戏中他们充分地表现着自我。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游戏,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想法、能力和行为特点,给幼儿以及时的帮助和指导。教师可以通过亲身参加游戏,扮演角色,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教师在指导幼儿角色游戏时,要尽量保持幼儿做游戏的自然状态,避免因教师观察游戏而影响幼儿游戏的真实感。
3.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
(1)帮助幼儿了解建筑物的形状和构造。
(2)保证幼儿有适当的结构游戏材料和时间。
(3)帮助幼儿掌握结构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幼儿规则游戏的结构.
规则游戏的结构包含:游戏的任务;游戏的玩法;游戏的规则;游戏的结果。
5.幼儿规则游戏的指导。
规则游戏有其特有的结构,包含游戏的任务、游戏的玩法、游戏的规则和游戏的结果。教师在指导规则游戏时,必须符合其结构,才能保证其作用的实现。
(1) 选择和编制适合幼儿年龄阶段的规则游戏。教师要根据特定教育任务和要求,并考虑幼儿实际的知识范围和智力或动作的发展水平,选择和编制能适合于上述条件的任务、玩法、规则和结果的有规则游戏。首先,要根据教育任务和幼儿的发展水平确定游戏的任务,其次选择合适的玩法和规则。对小班幼儿来说,有形象玩具和与动作相联系的游戏是适合的,而根据已有的经验或以语言进行的游戏则适用于中大班。对小班幼儿来说,游戏的规则要简单交易于遵守,而中大班幼儿游戏规则难度则应提高。
(2)教会幼儿游戏的玩法
规则游戏有一定的玩法和规则,幼儿只有学会了玩法,明确了规则,才能顺利地开展游戏。因此,在开始一个新的游戏之前,教师要以简明生动的语言、适当的示范,帮助幼儿学会游戏的玩法,掌握游戏的规则。在幼儿学会后,要鼓励幼儿独立地、积极地开展有规则游戏。在游戏中,教师要注意督促儿童遵守规则,以保证游戏的顺利开展和游戏任务的完成。 & & &
教师要充分重视规则游戏在教育中的作用,广泛开展规则游戏。一方面要在语言、常识、计算、体育等各科教学中充分运用规则游戏,特别是在小班更要广泛开展,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获得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在游戏时间中应安排开展规则游戏的时间,鼓励幼儿独立地开展已学会的规则游戏,促进全面发展。
6.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
表演游戏是一种带有表演性质的游戏,其特点是兼具表演性和游戏性。幼儿表演游戏的实质在于通过扮演特定角色以产生游戏性体验;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性优先于表演性。
表演游戏的游戏性和表演性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统一的。游戏性贯穿并体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表演性则是幼儿在游戏性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作为活动的结果显现出来的。
7.幼儿表演游戏的指导。
(1)为幼儿选择适合表演的文学作品。
(2)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
(3)帮助、支持幼儿开展游戏。
8.本章的内容实践性、操作性很强,需要结合各类游戏指导要求和策略进行一定的案例分析练习,分析四种类型幼儿游戏活动指导案例中教师的指导是否正确。
第六章 &幼儿园玩教具的制作与利用
1. 专门化玩具。
专门化玩具又称成型玩具,是指根据游戏的需要,专门设计制作的玩具,这种玩具可直接充当游戏的成员或设备,有助于幼儿模仿成人的活动,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和愿望。
2.根据儿童玩具的功能和特点的玩具分类。
形象玩具(主题玩具);智力玩具;结构造型玩具;音乐玩具;体育玩具;娱乐玩具。
3.民间玩具的类型。
民间玩具按功能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节令玩具;观赏玩具;音响玩具;益智玩具;健身玩具;实用玩具。
4.班级玩教具的管理。
(1)建立玩教具使用的常规;
(2)合理放置,便于幼儿取放;
(3)定期清洗、检修;
(4)根据需要,及时增减玩具。
5.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原则。
(1)安全性原则。指自制玩教具要符合国家的玩具安全标准和卫生标准。
(2)艺术性与可玩性原则。指玩教具既要好看又要好玩。
(3)科学性与教育性原则。玩教具的科学性原则表现在玩教具所蕴含的知识、概念和原理正确;教育性原则是指自制玩教具以自身的基本性能为载体能够产生相应的教育作用。
(4)经济性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性原则是指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通过玩教具制作的活动,培养幼儿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态度,增进幼儿实践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创新性原则。指构思新颖,包括完全的创新和对原有玩教具所进行的超越性改造。
6.教师对玩具玩法的指导。
第一,把握玩具的教育功能,突出关键经验。
第二,观察幼儿游戏过程,了解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反应,敏锐地觉察到幼儿的需要,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及时加强对玩具操作的过程指导,便于幼儿经验的提取。
第三,引导幼儿对自己的玩具操作活动的经验进行及时总结和提升,帮助幼儿将零散的动作经验提升到概念层次,有助于经验的迁移和拓展。
7.幼儿园玩教具的利用。
幼儿园玩教具的利用离不开幼儿的学习和游戏活动,离开了幼儿的学习和游戏活动,玩教具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首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适宜的玩具。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本班幼儿的特点与需求的玩具,可以激发幼儿操作游戏材料的兴趣,满足其游戏愿望与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能落在幼儿最近发展区内的适当要求。
第二,投放玩具和游戏材料时充分考虑玩具的数量、种类及其搭配。游戏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影响儿童游戏的类型,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玩具相互搭配,也对儿童游戏的性质和主题产生复杂影响。
第三,应对幼儿进行玩具玩法指导。把握玩具的教育功能,突出关键经验;观察幼儿游戏过程并及时指导;引导幼儿对其玩具操作活动的经验进行及时总结和提升。
第四,注重玩具教育意义的开发以及玩具玩法的效果评价。教师注重对玩具教育意义的开发,以及对已有的玩具玩法的效果进行评价,可以提升自己使用玩具的能力和创意,对现有不完善的玩教具进行改造,设计与制作出对幼儿的发展更有价值的新的玩教具。
标签:&上一篇:下一篇:相关评论评论者:&&&&&&验证码:&&点击获取验证码本类更新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游戏类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