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手机茶文化与现代生活工作生活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 邮编:300072
津ICP备号 津教备0316号“孔子圣迹图”之三十一《杏坛礼乐》 “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第十八期日前在深圳图书馆南书房举行。深圳大学文学院讲师牛鹏涛,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音乐副教授蒋波和文化学者兼主持人王绍培围绕主题“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对话。牛鹏涛从学术角度对“礼”、“乐”的历史背景和渊源关系作了细致的阐述,深具学理性。蒋波则侧重于从声乐角度出发谈“乐”,现场还演唱了自己谱曲的《诗经》,使很多读者深深沉浸于美妙的音乐之中。认识和把握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在他们看来自是重要。 牛鹏涛 今天尤要弘扬以礼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内在精神 何谓“礼”?何谓“乐”?讲座开始,深圳大学文学院讲师牛鹏涛首先从典籍文献的角度对“礼”和“乐”进行了阐释。牛鹏涛介绍,“十三经”的最早形态是 “六艺”(“六经”)或“五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乐》后来失传了。而“六经”和“五经”中的《礼经》,是专指《仪礼》。到隋唐时,经过政府层面的主导,“五经”扩充为“九经”,“九经”是《春秋经》改为《春秋》三传;《礼经》由《仪礼》又增加了两部,一个是《礼记》,一个是《周礼》,变成了“三礼”。 “三礼”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 牛鹏涛指出,《仪礼》中“礼”指的是规则制度,“仪”指的是行为仪态。《仪礼》这本书主要讲西周时期的贵族阶层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仪式。那么,《仪礼》是哪个时期的文献呢?牛鹏涛说,今天学者们大多倾向于认为它是春秋时期的,由孔子采集周王室及鲁国礼仪文献并进行了编纂整理,后来用作教授弟子的教材。孔子的特点是“述而不作”,今天看到的“五经”是孔子对以前的材料进行了整理。在孔子之前的西周时期,礼仪是至繁至多的,《汉书·艺文志》讲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经过节选,成了今天看到的《礼经》,也就是《仪礼》。《仪礼》也称为《士礼》,因为它主要的对象是士大夫至诸侯的贵族阶层,一共有17篇,主要内容包括冠、婚、丧、祭、饮、射、朝、聘等仪式。“可以看到它包括了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套规则来实行,这就是仪礼,所以它讲的是外在的一套规范。” 说到《礼记》,牛鹏涛则表示,从《礼记》的名字看,“记”是相对于“经”来讲的,是对“经”的阐释说明,所以它的时代毫无疑问比《礼经》(也就是《仪礼》)要晚。“关于《礼记》的时代,今天学者们普遍认为它形成于战国时期。在孔子传授《仪礼》的过程中,必然有师徒之间的解释说明乃至发挥,弟子们把它记载下来代代相传,形成‘记’一类的文献。”牛鹏涛指出,整个战国时代,由“礼”而生的“记”的内容也是非常多的。《汉书·艺文志》说:“《记》百三十篇。”并自注云:“七十子后学所记也。”可是今天看到的《礼记》篇数没有这么多,有两个版本,分别由汉代的叔侄“大小戴”进行选编。戴德选出85篇,这就是今天所看到的《大戴礼记》;戴圣选出49篇,即今天所看到的《小戴礼记》,而今天所谓的《礼记》就是指《小戴礼记》。 “汉末的大学者郑玄为《周礼》、《仪礼》、《礼记》(也就是《小戴礼记》)作注之后,《小戴礼记》的地位是极高了,《大戴礼记》历来受到的重视不足。”牛鹏涛认为,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研究上古的思想,还是研究历史社会和政治制度也好,二者应该是并重的。《礼记》虽然是战国时的文献,但它反映了西周春秋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度、祭祀制度、伦理思想等。“四书”中的《大学》、《中庸》,就是出自于《礼记》。 至于《周礼》,牛鹏涛讲到,汉初河间献王在民间搜集古书时,除了《古文尚书》之外,还搜集到了《周官》。《汉书·景十三王传》记载:“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之属。”它的内容是记载周代官制的。那么它的时代,直到今天还有争论。“极端信古的人会直接认为它是周公所做,极端疑古的人则认为是西汉末刘歆伪造的。”牛鹏涛介绍说,《周礼》分为六篇,有天官冢宰、地官司徒,剩下的是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每一类的职掌不同。“我们看它很成体系、很完美,其实是有人为加工的成分在里面。书中很多内容可以和西周春秋金文反映的官制相对应,可是又不能完全等同,也就是说它掌握了西周到春秋这个时期的官制资料,同时加入了自己的建构,这种构建就是战国时人们的想象。因为战国时期人们追求统一,所以迫切需要一部统一制度的文献出来,这是它的背景。” 在牛鹏涛看来,“三礼”反映的是上古时期的政治制度,乃至于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和伦理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乐》虽然从经书的角度来讲已经失传了,可是在《礼记》中还保留着《乐记》,对‘乐’的思想,儒家是有一套自己的理论的。从今天的传世文献和出土的简帛类文献来看,音乐和儒家的关系非常密切。郭店楚简和马王堆帛书《五行》讲:‘(仁、义、礼、智、圣)五行之所和也,和则乐,乐则有德。’很多思想史的概念需要从文献学和文字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牛鹏涛称,音乐的“乐”,与快乐的“乐”,上古时期读音是一样的,到了后世才发生了分化;词义也是有关联的引申,《乐记》中就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者,心之动也。”音乐能给人带来喜悦的心理活动,而这种内心的触动,正是走向善、德等境界的起点。“所以,在简帛《五行》中,乐与德是直接挂钩的。儒家谈到的很多道德观念和我们内心的状态是非常有关系的,内心状态达到喜悦流畅、中正和谐、合乎节度的境界,就是至善之德。”牛鹏涛强调,除了“礼”之外,“乐”自古以来也受到很大的重视。 古人对于人性的把握在今天仍适用 对于孔子曾感叹“礼崩乐坏”,希望“克己复礼”,牛鹏涛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此“礼”实际上是和当时的社会密切相关的。“站在孔子的角度,孔子最向往的是西周的文化。从西周到春秋之间一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才会使孔子产生这么强烈的感叹。这是有比较现实的直接原因。” 尤要一提的是,对于教科书上称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牛鹏涛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事实上今天对西周历史的认识有很大进步,如学者李学勤提出来,秦的统一可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再统一。回头看西周,它的统治力非常强,只不过统治模式和秦不太一样。秦影响了中国的两千年,秦以前,以西周为代表是分封制。分封制是一种统治模式,分封不代表说就是分散、不统一,这是两个概念。在分封制的过程中,‘礼’起到了维系各种社会关系,乃至于政治关系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上古时期的‘礼’承担了法律的功能。” 牛鹏涛介绍,在传世文献和青铜器铭文里有很多册封的内容,周天子要册封一个诸侯,双方的关系是什么,这就非常集中地体现在一套礼制上。在册封仪式过程中,周天子除了赏赐礼器、人口、土地等等,还包括被分封之后的诸侯与周天子之间的责任和义务,比如拱卫中央、定期朝觐、缴纳贡赋等,当然周天子也对诸侯国有较强的影响和监督。这种约束就是通过礼制来体现。“我们可以看到礼制的重要性:维护国家的统一,维护整个社会的运行。到了春秋时期,情况就很不一样了。西周晚期的‘烽火戏诸侯’,结果是一场闹剧,从那以后中央的威信大大降低。到周平王东迁以后,王室的力量一下子缩小了,诸侯的影响力空前坐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和地方,君和臣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关系越来越弱,维系双方关系的制度也就显得越来越淡。这就是孔子所感叹的‘礼崩乐坏’,整个社会失去了一套秩序,诸侯不再严格按照一套规则来拥护中央,使得国家统一。不仅如此,在诸侯内部,大夫的权力也越来越大,时常有僭越的事件发生。对于天下来讲,天子的作用越来越弱;在诸侯国内部来讲,最后发展到诸侯本身的权力越来越小。所以整个社会开始发生悖乱,人人都来争夺权力,整个社会陷入了争夺的场景,当时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确实非常大。”也因此,牛鹏涛认为,孔子的理念是希望当时的社会重新恢复和谐有序,包括政治制度和伦理思想的和谐。 那么,我们要如何把握礼乐文化的内在精神?牛鹏涛则以《礼记》中的“中庸”、“慎独”等一些关键词为例进行了阐述。《中庸》是《礼记》中有名的篇章,可是什么是“中庸”?是不是还像我们之前理解的调和式的折衷主义?“不是的,‘中庸’应该是中正恒常之道,就是儒家所追求的至善之德。再如谈到‘慎独’,它是不是像传统上所理解的独处时要小心谨慎?也不是这样的。”牛鹏涛介绍,马王堆帛书《五行》篇告诉我们:“慎其独也者,言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谓也。独然后一。一也者,舍夫五为一心也。然后得之一也,乃德矣。……独也者,舍体也。”耳、目、鼻、口、手足可以称为“五体”,但是我们的心是独一无二的,它可以指使我们的躯体。慎是重,“慎独”就是讲我们要重视这个独一无二的东西——心。这跟宋明以来重视心性是一脉相承的。 “如果我们真正吃透儒家的内在精神,要怎样在现实社会中弘扬它?”在牛鹏涛看来,历史是在变化的,但有一样是不变的,就是人性。古人对于人性的把握在今天仍然适用。“儒家讲的中和、中正之道,我们今天仍然讲;儒家讲重视内心,我们今天仍然行得通。孔子的那套思想之所以可以拿到今天来用,这是自然而然的,是思想的永恒性决定的。”他表示,至于“乐”,则不仅是普及音乐的形式,还要理解音乐的精髓。“什么叫和谐?不是说只是声音优美、让人情绪兴奋,这样最后发展到发癫发狂也是有的。故《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强调的是中正、和谐,有一定的节度,喜怒哀乐不能过头。我们今天尤其需要弘扬以礼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内在的精神。”牛鹏涛说。 蒋波 古代的“乐”是诗、歌、舞三者的结合此次第一次受邀参加南书房夜话的深职院音乐副教授蒋波,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曾为《诗经》谱曲200首。谈起“乐”,他自是兴味盎然,饶有看法。蒋波表示,“礼乐”中的“乐”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认为的“音乐”,这个“乐”在先秦时期是诗、歌、舞三者的结合,故说到古时候的“乐”一定是诗、歌、舞三者的结合。 “凡音之起,由心生起。”蒋波认为,“音”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产生的,它一定是和自身的情感,以及跟外界很多事物在内心当中的触动是有关联的,故“音”这种东西很奇妙。“《乐记》里就十分强调心、性、情、物、志以及彼此的关系,特别是人的情感、情绪与乐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乐经》早已流失,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乐经》,只有《乐记》存在。从《乐记》的角度来说,诗、歌、舞三者集合成一个整体,实际是人理解外界事物的一种反映。” 蒋波指出,声音可分为乐音和噪音,乐音和噪音都是受振动产生的频率而得来的。振动频率非常有规律有秩序的音称之为“乐音”。相反,由于振动不是很规律,听起来不是很悦耳的音则称为“噪音”。但经过特别调整过的鼓、锣等打击乐发出的噪音也能变成音乐所需的乐音。“音乐中的声音,以乐音为主,特别是在《乐经》里体现出来的声音一定是和谐的,所以在‘乐’的这部分,和谐是《乐经》里最为强调的,而‘阴阳和谐’也是国学里所谈到的最核心的问题。在‘乐’中,‘宫商角徵羽’五音的和谐实际就是乐的和谐。” 蒋波介绍,《乐经》里所提到的“宫商角徵羽”,又有各自的代表性,比如像“宫”一般是形容国君,“商”一般是形容大臣,“角”一般是形容平民,“徵”一般是指事,“羽”一般是形容物体,故在《乐经》中,“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君、臣、民、事、物”。“所以,像在《诗经》当中,宫调式的音乐一般是在祭祀音乐里,尤在‘颂’一类里用得比较多,因为它显得特别庄严庄重。”换言之,一些比较宏大庄严的音乐,往往都是以宫调式为主。“在音乐这方面,像《诗经》孔子最后删定的305首,每一首孔子都可以‘皆弦歌之’,都可以谱成曲来唱,而且伴有舞蹈。可想而知,当时的音乐发展到了怎样的一种高度。” 在蒋波看来,《诗经》很好地体现了孔子对于先秦时期,包括早期民间贵族祭祀的很多音乐的记录,是我们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特别是先秦时期音乐非常重要的基础。而《乐记》作为先秦时期留传下来的最早较成体系的一种音乐著作,无论对于当代人还是未来的学者去研究、挖掘先秦时期甚至先秦以前古人对于音乐思想、音乐理论、音乐情感等方面的论述,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和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此外,蒋波还讲到中国古代十分注重“成人礼”,并强调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之处,比如成人礼意味着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已走向成熟,并要开始担当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乐’不仅仅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处于现实社会中的我们很好地控制或平复情绪,让我们始终有一种正能量去面对来自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威胁、矛盾和冲突。无论是‘成人礼’还是‘乐’,带给我们的东西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而且如果我们懂得去体察和感悟,这些东西都能给我们的生命带来很多的美好。”蒋波说。 深圳商报记者
魏沛娜通讯员
章良/文深圳图书馆/供图主办单位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深圳图书馆媒体支持《深圳商报》“文化广场”本场活动主办时间日活动地点深圳图书馆南书房 本项目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深圳图书馆(szlibrary)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深圳图书馆 │ 周三的歌各位童鞋,距离公元2016年只剩下不到60个小时了,今天没读的书可以留给明天读,今年还没动过的书,是否要留待明年再翻呢?...深图与您携手走向2016...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第二十六期回顾深圳图书馆 · 2015 · 父母讲堂深圳图书馆 · 2015 · 深图艺苑▲邓建源作品“原创唐诗国画”之《渔翁》,作者系中山古镇国画爱好者,现居广州,耗时六载,创作出“唐诗360幅”2015最后一场『民断是非』,为法制宣传而辩!『南书房夜话』第三季第七期,2015“收官之作”...【主办】:深圳图书馆
深圳读书会
【参与活动免费,无需提前报名,座位有限,先到先得】周三的歌,为光明加油!由于场地限制,每场活动限报40名。如不能按时参加,请提前电话通知我方取消,以便将名额让给有需要的人士。咨询电话:841091。巫婆读书会,适合儿童文学发烧友,儿童阅读推广人,以及任何对儿童阅读感兴趣的成人。2015 · 音乐教育高峰论坛——中美专家论考级周末带小朋友来图书馆逛逛吧~~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运动经典诵读之“品读诗经”你都听过见过到过哪些“名人图书馆”呢?深圳每天有将近200万人穿梭在地铁内,是市民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重要交通设施,三期7、9、11号线的建设,将增设更多的站点,服务更多的市民。在地铁建设过程中,深圳努力地为市民营造艺术文化氛围,讲座将分享公共艺术中心的这一营造的过程。2015年最后一场“读剧”!第二届“电脑大课堂”深圳图书馆 · 公益法律服务平台周三的歌12月20日,深圳图书馆,和Patagonia一起成为“新地方主义者”!深圳『 图书馆之城 』大数据发布;学术报告——《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十大建议》;“阅读o城市o图书馆”嘉宾论坛...活动暂告一段落,感谢读者参与!“阅读看世界”最后一篇获奖作品!读书沙龙“经典诵读”之“唐诗赏析”2015 · 深圳图书馆“中英文演讲经典展示会”『 深圳学人 · 南书房夜话 』第三季第六期“阅读看世界”获奖作品第二届“电脑大课堂”深图讲座深图少儿活动...深图讲座惊喜,你喜欢吗?深图少儿区十二月份活动集锦图书推荐“经典诵读”之“品读诗经”伴随你成长度日的书籍,在那里叹息。最好的感激,是给予它一段新的旅程。“公益法律服务平台”两周岁了,感谢所有法律服务志愿者的辛勤付出!读书沙龙周三的歌《知青福音书》作者亲述“青春蜕变”! · 深图微访谈父母讲堂szlibrary数字图书馆读者服务热门文章最新文章szlibrary数字图书馆读者服务网友来论:兼容并包才是现代大学的应有胸襟
&&&&来源:&&&&
&&&&&&字号
12月25日的圣诞节已经过去,但风波依然未能平息。
此前,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有学生发微博称,学校在平安夜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并在校园内挂出“抵御西方文化扩张”、“坚决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标语。“教室门口有老师把守,谁过圣诞就处分谁。”该校认证微博称“应发扬祖国传统节日”。但有的学生认为,是否过西方节日,学生应有自主选择权。
无独有偶,浙江温州市教育局也发文要求各校“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
关于此事,网上的跟贴弹赞皆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近年来对于“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所谓“洋节”在中国开始火起来,尽管舆论向来评头品足,但一味打压,呼吁“抵御西方文化扩张”的并不多见。多在正面导向的同时,表达了更多的包容和宽宥。应该说,这是十分理智的态度。
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文明只有兼收并蓄,相互取长补短,才能使自己的文化更优秀。就说节日,当下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以耶稣的出生为纪年元年的。在中国,如今不仅公历与农历并行不悖,而且元旦也被列入了国家的法定节日。十字架因为耶稣的故事成为荣耀的象征、和平的标志,现在,红十字会、医院均以十字架为标记。这种文化的互相融合与接纳,恰恰证明了每一个国家民族精神文明的现代化都具有国际化的趋势。虽然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民族的决不可能是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的。比如感恩节的流行,无论于世道人心,还是知恩图报的传统文化都是有所裨益的,何必要拒之国门之外,视之为洪水猛兽呢?
老实说,包括圣诞节在内的这些洋节在国中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异。当基督徒虔诚地守望、热烈地纪念之时,大多数中国人喜欢的只是其中洋溢的平安与祝福的气息,而商家也最大化地利用洋节刺激消费。正因此,把“洋节”当成“西方文化扩张”未免有些夸张。况且喜欢不喜欢什么节日、信仰不信仰什么宗教,在法治的国度中是自由的,是受到宪法保护的个人权利。那么既不可强制过也不可强制不过圣诞节。过,还是不过,理当交给公民自己自由选择。高校的学生都已是成年人,校方并无包办选择的权力。
高校是文化和文明的高地,现代学院更应当具有“现代”的襟怀和姿态。允许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包容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就应当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学校固然有责任引导学生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但这种引导和教育应该是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润物细无声,而不是一律强制于一种选择,更不能动辄以处分学生相要挟。若是因学生过圣诞节就予以处分,别说显出了学校的狭隘,如此小题大做甚至有涉嫌违宪之嫌。
鲁迅说过,看客的取舍是不能强求的。有网友担心,以简单的行政命令强制实施,或许更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反倒疏远和反感传统节日。当然,如何赋予民族文化和节日新鲜的形式,赢得青少年的心仪,委实是一个待破解的难题。
(责编:袁云儿(实习生)、文松辉)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观点集粹|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观念与孝文化的传承--《学术交流》2014年12期
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观念与孝文化的传承
【摘要】:"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价值观念,通过节日、仪礼、艺术、社会与家庭规约等日常生活系统的四个方面得到传承。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观念,即理性化、货币尺度、个体主义日益冲击着传统日常生活系统,由内而外地渗透到节日、仪礼、艺术、家庭与社会规约中来,从而导致孝文化的传承发生变化。但是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观念对于孝文化的传承不完全是阻碍性的,相反使孝道文化更加充实。理性化对传统的日常礼仪与婚丧嫁娶产生积极影响,货币尺度原是对传统节日礼俗的极大丰富,现代社会中文化传播方式与艺术形式对于孝文化的传承起到了扩散作用,个体主义观念是解决"差序格局"困境的有效途径。总体上可以揭示出现代日常生活观念对孝文化传承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B823.1【正文快照】:
“现代”概念发轫于公元5世纪,其含义在经过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历史演进之后,不仅成为了区分古今的时间概念,更是包含了理性与自由两大主题。现代意义上的“理性”,对个人来说,着重突出人对自我的认识和对自我的肯定,即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提到的所谓“自我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庆忠;;[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颜晓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程英姿;;[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邱蔚华;;[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王秀敏;王英喆;张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7期
刘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刘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仵军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刘耀霞;;[J];兵团党校学报;2010年04期
汝秀梅;;[J];商业研究;2010年02期
李伟;;[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阿兵;;[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丁东宇;;[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孙慧玲;唐桂娟;;[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康艳;;[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李兰芬;;[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王艳;;[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邱岳;;[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六辑)[C];2013年
杜玉华;;[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项泉;;[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一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玲;[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卞国凤;[D];南开大学;2010年
赵方杜;[D];南开大学;2010年
李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张军府;[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胡慧华;[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宋德勇;[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王天平;[D];西南大学;2011年
龚茂富;[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杜芳芳;[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首婧;[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周孟杰;[D];湘潭大学;2010年
孙建风;[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褚斐青;[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吴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黄华;[D];东华大学;2009年
何涛;[D];西北大学;2011年
赵素俊;[D];河南大学;2011年
王俊杰;[D];河南大学;2011年
王佳;[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玛丽·鲁埃;项龙;;[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7年01期
埃米里奥·马丁内斯·古铁雷斯;冯黛梅;;[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2年03期
孙庆忠;;[J];农业考古;2009年04期
项阳;;[J];中国音乐;2013年01期
孙庆忠;关瑶;;[J];文化遗产;2013年04期
张孝德;;[J];行政管理改革;201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潘剑锋;;[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卢黄熙;郭继民;;[J];岭南学刊;2006年06期
刘洪波;;[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陈昆满;;[J];理论月刊;2007年02期
;[J];孝感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季庆阳;;[J];社会科学评论;2009年03期
佚名;;[J];政府法制;2010年26期
陈朝晖;;[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24期
计志宏;;[J];孝感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邹巧琳;;[J];学习月刊;2012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邵和平;;[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胡锡庄;季文兰;田广志;;[A];探索中国特色养老之路——江苏2003·健康老龄化和养老模式文选[C];2003年
宋清莲;;[A];陕西省老年学会——试论倡导新孝文化的社会意义论文集[C];2003年
蒋晓华;;[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王兴海;;[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王兴海;;[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C];2004年
焦振芳;;[A];陕西老年学会——新教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探讨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董志英;;[A];陕西老年学会——新教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探讨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王兴海;;[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覃乃勉;;[A];2005年“关注人口老龄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黄火廷;[N];孝感日报;2005年
郭之纯;[N];中国老年报;2007年
蒋润涛;[N];孝感日报;2008年
记者张可杰 晚报记者胡文军;[N];孝感日报;2009年
张毅玮 李通;[N];中国老年报;2009年
孝昌县邹岗镇党委书记、镇长
李俊东;[N];孝感日报;2009年
张云宽;[N];湖北日报;2010年
杨立明 严维新
鲁成现;[N];连云港日报;2010年
罗文姬;[N];国家电网报;2011年
贲前方 整理;[N];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季庆阳;[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超;[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刘嘉珍;[D];河南大学;2011年
程瑛;[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胡德新;[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赵传森;[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郭秀娟;[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年
路丙辉;[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潘剑锋;[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王铭;[D];郑州大学;2007年
李玲;[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