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机农用车价格装空调怎么有种滋滋的声音声音的好像听起来好有力,是哪里响

  中国好声音十大歪判之NO.10(《跟往事干杯》,塔斯肯VS孟鹏,张惠妹组)  塔斯肯的开嗓很不好,轻飘飘的,浮于表面,基本上是在用唱民歌的思维和方式在演唱一首具有厚重感的歌曲,而且越往下唱越空洞,几乎没有韵味可言。  相比之下,孟鹏更能走进和把握住这首歌的内涵,低沉、有力,越往下听还能品味出一丝沧桑和忧凉,让人产生深深的共鸣。可以说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孟鹏都更能走进人心,打动人心。  但我脑子里突然又浮现出盲选复活赛阶段阿妹苦等塔斯肯的出现,那激动不已、泪水涟涟的一幕,我旋即明白:阿妹不会这么轻易放弃塔斯肯的。  我举手,我承认,当时纠结之后我在心里投的也是塔斯肯的票,不用问阿妹的想法肯定也一样,俊逸的脸庞和清亮的歌喉都决定了塔斯肯也是那种让人不忍轻易放弃的人选,他比其他学员具有更鲜明的特点、更大的潜力和更广阔的上升空间,这些理由都足以促使阿妹坚信塔斯肯欠缺的不是实力,而是正确的歌路。  好在塔斯肯在后面的场次中也不负阿妹所望,一路过关斩将,若不是同组的李琦实力太强,塔斯肯应能小组夺冠,此为后话。  可惜了孟鹏,如果仅就这首歌的表现而言,正确的结果应为:孟鹏胜!  歪判指数:70      
楼主发言:28次 发图:
  中国好声音十大歪判之NO.10(《拒绝再玩》,魏然VS罗景文,齐秦组)  并列NO.10,详情见好声音十大最具观赏性的对决之NO.5。  歪判指数:70
  中国好声音十大歪判之NO.9(《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蘑菇兄弟VS戴荃,哈林组)  详情见好声音十大最具观赏性的对决之NO.3。  歪判指数:75
  中国好声音十大歪判之NO.8(《春天里》,耿斯汉VS陈直,汪峰组)  耿斯汉的开场很不错,节奏、音准以及情感的上扬都非常到位,几乎没有瑕疵。但从陈直的第二段开始,场上的风向就慢慢转变了,因为陈直的节奏、音准和情绪的渲染同样完美,更重要的是,陈直在副歌高潮部分的表现上力量更足,情感述说更到位,给人心理情绪上的冲击更强!第二段结束进入两人的对唱阶段时,这种对比更加明显,陈直更有信心和能力去把握整首歌的进程和对现场观众的情绪调动,耿斯汉已有全面居于下风的感觉。  最后汪峰选择了耿斯汉而不是陈直,可以说这个结果很不合理,但却一点都不意外,出现这样的结果与汪峰本人的选择标准有着莫大的联系。  盲选阶段在对学员的选择上,如果说一点都不重视学员的基本功底那是不可能的,但相比其他导师,看得出来汪峰其实更注重学员的心态、意识、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等一些“意识形态”上的东西,用汪峰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歌里面的那种“态度”。看过两季好声音你就会发现,汪峰对学员的选择有一个很明显的规律:谁要是在歌里面尽情地述说、抒发人生啊、理想啊、迷茫啊、彷徨啊、曲折啊、坎坷啊,那这人一定就是汪峰的大爱!  因为在汪峰的潜意识里面,只有具备了这样的“人生态度”,才对他的路子,才能更好地接受他的熏陶和栽培,才更有资格去玩他的那套摇滚!耿斯汉和陈直比起来,显然更具备这样的“人生态度”!而汪峰一旦选定了这样的人选,便不会轻易舍弃自己未来的重点培养对象,即便是这名学员出现了较明显的瑕疵,即便有多么地力不从心,汪峰也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维护他(她),2013年的毕夏如此,2014年的耿斯汉也是如此。  说了这么多,可能会有人觉得我好像很讨厌耿斯汉似的,事实恰恰相反,我其实挺喜欢耿斯汉,纯真、率直、有理想、有个性、有追求,我还特别喜欢耿斯汉说的那句话:“我要做我们这代人的标杆!”  但回到这场对决本身,综合各方面表现来看,正确的结果应为:陈直胜!  歪判指数:78      
  中国好声音十大歪判之NO.7(《Vincent》,李文琦VS依克拉木,杨坤组)  一开始我就觉得把《Vincent》这首节奏舒缓、富有深意的歌曲交给李文琦去演绎是一件不够严肃的事情,但未曾想到演唱对决的结果更加不严肃。  《Vincent》这首歌在歌词表义上是通过对梵高作品的描绘、赞美,来传递对这位非凡艺术家的思念和崇敬,但在更深层次上却有折射、表述演唱者自身际遇的寓意,现实生活中原作者、也是原唱者Mc clean也曾被主流音乐界所排斥和不接纳,他在表达对梵高理解的同时也在述说自己的辛酸和苦楚。像这么一系列复杂而又深刻的人生体验岂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所能体会和理解的?也只有像依克拉木这种为音乐理想而游历过四方的中年男人才能够感同身受,并进行精准的表达。  如果你从来没听过这首歌,也不知道这首歌究竟在表达什么,那也很好办。我们可以把屏幕下方的字幕去掉,从零开始去细细地品味这首歌,在短短4分钟的时间里,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依克拉木歌声中的酸楚和坎坷,而李文琦传递给我们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她更像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闭着眼睛在欣喜地憧憬着美好的明天……这与歌曲创作的原旨完全是风马流不相及的。  很多喜欢李文琦的人都是冲着她纯净、清冽的声音和音色而去的,杨坤自然也不例外。我也承认像李文琦这种特殊的声音如果过早地消失是一种遗憾,但事实上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李文琦都更像是杨坤组队战略思路上的一颗棋子和一种多样化的选择,保住她只代表杨氏人才资源库暂时还需要这样一种声音和风格的存在,并作为备选备用,而并非要把这种特质带到最后!这从后期四强战中李文琦毫无悬念地落败便得到了很好的佐证。  可以这样说,《Vincent》是杨坤为依克拉木选了一首好歌,却给李文琦留了一次机会。  综上所述,本场对决的正确结果应为:依克拉木胜!  歪判指数:80      
  中国好声音十大歪判之NO.6(丁丁《辛德瑞拉》VS邹宏宇《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杨坤组)  这是2012年第一季中国好声音争议最大的对决之一,先说说丁丁吧,盲选时的一曲《爱要坦荡荡》让人眼前一亮,虽说是翻唱,却感觉这首歌简直就是为她量身定做的。小组赛第一轮的《Baby》,几近完美的发挥,全场压着海归的音乐科班生黄一在唱,直唱得黄一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  邹宏宇一路走来都很低调,低调不要紧,要紧的是他的音乐风格形态----JAZZ,众所周知的一种小众的音乐形态。  有人说丁丁和邹宏宇的风格不好比较,但弄了这么一个大型的电视娱乐节目出来,不好比较也得比较啊。对于丁丁的《辛德瑞拉》,我只能说真的是“太平”了,平淡乏味,毫无特色,听完整首歌都找不出它的特点、亮点和兴奋点在哪里,感觉稍微有点音乐基础的人上去都能把这歌唱到这个样子,完全体现不出一个歌手的实力和水平,和之前的《爱要坦荡荡》、《Baby》比起来,简直有天壤之别。  有人说邹宏宇的风格太阴柔,必须要指出的是,《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这首歌的编曲风格就已经设定了它要侧重表现的就是一种阴柔,还有一丝倾诉和哀怨,妖,够妖,很妖,邹宏宇做到了。在丁丁的现场表现一落千丈的时候,邹宏宇完美地实现了对歌曲的意境勾画和其个人的风格特点展示,凭此表现,已足以保证其跨入比赛的下一轮。遗憾的是,杨坤不这样想。  看了三季中国好声音,我发现杨坤这人身上有一很臭的毛病:那就是在节目的开始阶段颇喜欢大包大揽,多吃多占,不管什么样的风格特点都一股脑儿地往自己队里捞。但吃多了肯定会不消化,占多了也多少是要退出来的,事实上也没有一位导师能全面地、完美地掌握和调教如此之多的音乐风格形态,杨坤自然也不能。于是随着比赛的进行,便开始逐步清理、淘汰那些盲目冲动抢来的、不是自己最擅长的、超出自己调教范围的人和风格,比如说邹宏宇,比如说JAZZ……
说白了,与其劳神费力地去调教一名小众的JAZZ,倒不如轻松愉快地选择另一名外形靓丽、台风活泼的Beauty。  所以,与其说是杨坤选择了丁丁,还不如说是杨坤在逐步纠正自己当初的选员标准。  回到这场对决本身,综合各方面表现来看,正确的结果应为:邹宏宇胜!  歪判指数:85    
  中国好声音十大歪判之NO.5(李嘉格《相爱后动物感伤》VS李维《红豆》,那英组)  这场对决很像2012年丁丁和邹宏宇之间的那场PK,只不过那时有很多人说爵士乐很小众,不好理解,受众面窄等等,那这一场又准备说什么呢?不过,李嘉格倒是和丁丁一样,青春靓丽,外形出众。  其实在第一轮《Firework》和毛泽少的对决中,李嘉格就胜得相当勉强,从主歌到副歌,从铺垫到高潮,毛泽少的演唱状态和情绪的宣扬都非常及时和到位,而李嘉格虽然在场上蹦蹦跳跳,却从头到尾都在用同一种方式进行表达,缺少应有的灵动和变化。  她和李维的PK我发觉我真没什么可说的,我不但没想明白那英选择她放弃李维的合理理由,也没琢磨透杨坤对李嘉格的那一番评述:“……我觉得李嘉格在她自己的领域已经做到极致了……”我一直在纳闷儿,李嘉格到底是属于哪个领域的呢?  我发觉她快歌、慢歌倒是都能唱,路子挺广,没有什么明显的短板和不适感,但就是哪样都做不到极致。难道真是应了那英组的那条铁律:凡是有棱有角、特点鲜明的都走了,四平八稳、貌似平衡的都能留下?  不多说了,傻子都明白本场对决应为:李维胜!  歪判指数:88    
  中国好声音十大歪判之NO.4(侯磊《懂事》VS赵晗《She's gone》VS毅光年《我们的爱》,那英组)  赵晗的高音几乎能撕裂人心,毅光年的默契配合依然浑为一体,侯磊在两组人马的夹击下显得非常吃力,整首歌乏善可陈,几乎无亮点可言,明显不具备同赵晗和毅光年相抗衡的实力。可即便是在场上局势泾渭分明的情况下,那英依然能作出不可思议,令人难以捉摸的判定选择。  我一直在寻思那英选择侯磊的真正理由是什么,思来想去倒是总结出了那英组一条非常恐怖的判定选择规律:即那些特点鲜明,在某些领域能做到或接近极致的学员,都被那英放弃了,比如赵晗、周深、李维、魏雪漫、毛泽少……而那些在台上四平八稳,不那么棱角分明,貌似平衡全面的学员,却往往能得到那英的格外关照和喜爱,比如侯磊、李嘉格、张碧晨……  或许在那英看来,前一类学员已经是学无所学,自己也已经是教无所教了,而只有后一类学员才具备足够的成长空间,也更能给自己带来足够的执教成就感!  可笑的是那英在作出判定选择后还说了那么一番话:“……对不起了赵晗,对不起了毅光年,我的选择是……”  如果是发自内心的偏爱,那何必对另外两组学员表现得如此依依不舍?如果是充满自信的选择,那又何须在乎别人的议论和质疑,略显做作的向失败者表示歉意?可见在那一刻那英本人也十分清楚自己将要作出的判定是不得人心的!可终究还是基于某些不为人知的理由和考虑,作出了不可思议的选择。  看看侯磊在听到选择结果时抱头转身,脸上那无比惊愕的一幕,再看看进入四强后侯磊在第一轮的惨败而归,你会发现这一选择真是充满了讽刺意味……  歪判指数:90          
  中国好声音十大歪判之NO.3(《Hey Jude》,毕夏VS钟伟强,汪峰组)  这场PK应该是三季中国好声音里面现场气氛最为热烈,最接近演唱会氛围的表演之一,60岁的钟伟强老而弥坚,从头到尾引领着歌曲的节奏和进程,十分轻松而又自然地把歌曲的原创主旨和意义进行了诠释,特别是唱到那一句“……Don't carry the world upon your shoulders……”在毕夏肩上那亲切地一拍,尽显长者风范和歌曲所要表达的关爱情怀。  相形之下毕夏的毛病实在太多太明显,进入歌曲角色的状态太慢,而且缺乏合作意识,整首歌曲都是靠钟伟强的手势动作来引导其进行一些必要的互动,更要命的是其一成不变的演唱方式。  纵观毕夏在第二季好声音里演唱的全部6首歌曲,除与导师合唱的那一首《一起摇摆》以为,毕夏都暴露了一个很坏的毛病,那就是用同一种情绪状态去演唱不同类型的歌曲。以这首《Hey Jude》为例,本来一首充满关爱情怀,带有励志成分的歌曲搁毕夏嘴里就变成了沉思和凝重,好像是一个犯了弥天大错的人在进行沉痛而深刻的反省,整个表达方式完全有悖于歌曲本身的主旨意义。  不知道是不是出于时间的考虑,钟、毕两人在各自唱了一小段后,歌曲旋律一转进入了副歌部分,这在客观上算是帮了毕夏一把。如果按照原版歌曲继续演唱第二段的话,钟伟强的优势和毕夏的劣势将表现得更为明显,尽快地进入副歌部分,至少在“Na Na Na Na Na Na……”这一唱段中,还多少展现出了毕夏的爆发力。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以钟伟强的年纪站上舞台,其参与意义和宣传意义要大于其发展和包装意义,但我还是不能接受汪峰为了保住毕夏所抛出的所谓“传承论”,按照汪氏传承伦的原理,年轻学员PK掉年纪大的学员岂不是成了天经地义、顺理成章,无需任何合理解释的事情?  更糟糕的是,你自己信奉那一套理论也就罢了,还顺带影响和传染了本来就没有脑子,却又偏要强装有主见的那大姐,使得那英对于自己荒诞奇异的判定选择瞬间有了强大而充实的理论支持。  一档好的节目如果过于有失公允,那也会逐渐失去民心、失去关注、失去支持,这显然不是传承伦所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面对遗憾,但不能接受一些奇谈怪论的出现。  抛开传承伦,这场对决的正确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胜者应为钟伟强!  歪判指数:92      
  中国好声音十大歪判之NO.2(《一路上有你》,张碧晨VS魏雪漫,那英组)  张碧晨的开嗓很沉,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其本身音域和歌曲唱段的分配造成的,但进入副歌部分就发现不对了,魏雪漫已经完全融入了歌曲的旋律和意境之中,各方面均无破绽,情感饱满、浓郁,情绪状态的酝酿、渐进和释放也做得自然、充分、一气呵成。而张碧晨虽也有高音部分的分配,但整体上却一直呈现压抑的状态。仔细品味之下发现张碧晨有一个很奇怪的演唱处理方式,即自我压抑的方式,当歌曲进行到高潮部分,需要情感的释放时,张碧晨的气息、声调都会有明显的压低现象,与之相伴的形体动作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张碧晨是在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控制自己的情感不释放、不爆发,始终将自己的情绪状态控制在一定的震荡范围以内,似乎她很清楚一旦自己的情感释放超出这个范围,便有难以掌控的事情出现。  这使得整首歌的情感述说显得很不完整,甚至很不和谐,当魏雪漫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想把这种情感推上顶点时,张碧晨就在一旁拉着魏雪漫的腿,让这种情感回到最原始的的状态中来。  整首歌就在两个人的拉拉扯扯中结束了,我们也终于看清楚了两个人对于歌曲演绎所持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魏雪漫是把现场想象成了演唱会,用面对观众、歌迷的态度和方式去演唱了这首歌;张碧晨是把全场观众当做了评委和考级老师,用学生参加声乐等级考试的心态和方式唱完了整首歌。  看过那英选择李嘉格、侯磊而抛弃李维、赵晗那些个场景,你就会觉得那英这次的选择其实一点都不奇怪,我只好奇一点,每当张碧晨一唱慢歌,眼睛就会从头到尾呈斜向下四十五度盯着地面,这个连业余歌手都不会有的形态动作,作为导师的那英为什么就不给纠正一下呢?  我肯定还是要说一说那英的择人标准的,这一次我认为是“可塑性”这个标准起了决定性作用。说得通俗一点,像魏雪漫这种有声乐功底,有人生阅历,有艺术理解,有舞台经验的歌手,在某种程度上真可以说是教无可教的,不管哪个导师给她灌输什么样的理念和方式,到了舞台上她都会按照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去进行表达和展现。  而张碧晨就完全不一样了,年轻、幼稚、资历浅,但是有音乐功底,理解力、接受力又强,外加一副漂亮的面容,除了有一段不太长的韩漂经历以外,差不多就是一张白纸了。一张白纸才好作画啊,你让她慢就慢,让她快就快,让她高就高,让她低就低。一句话概括之,一个是已经基本定型的混凝土,一个还是可圆可方的橡皮泥!用那英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更喜欢简简单单的张碧晨!”  除此之外,网络上还有诸如相貌、背景、包装等各方面的猜测,但我认为这主要还是节目组和制作公司考虑的范畴,作为主考核老师那英来说,其评判和选择的关键理由应该还是“可塑性”这三个字。  回到这场对决上来,仅就这首歌的整体表现来看,显而易见的是:魏雪漫完胜!  歪判指数:95          
  中国好声音十大歪判之NO.1(萱萱VS姚贝娜,那英组)  这是继第一季梁博意外夺冠后,中国好声音所产生的最大争议性事件,网络上各种“阴谋论”、“陷害论”的说法版本繁多,为姚贝娜鸣鼓喊冤的人至死都无法接受,堂堂央视青歌赛通俗组的冠军会唱不过一个刚跨出音乐学院校门的毕业生?  我倒建议姚贝娜的Fans不一定非要在这个问题上痛苦地纠结,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个游戏规则上的黑洞,因为姚贝娜的名气太大,如果非要说有什么阴谋的话,那就是好声音的整个节目策划组联合起来和姚贝娜玩了一个不道德的游戏,而从最后的过程和结果来看,这个游戏玩过头了!  首先我们来看那英组的四强除姚贝娜之外的另外3个人:意外晋级的侯磊,略显沧桑的朱克,还有就是刚跨出校门的萱萱,哪一个站到姚贝娜的面前都完全不够分量!那英组里面最有资格挑战姚贝娜的职业歌手林育群在第一轮就倒下了,因此节目组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如果小组冠军争夺战出现局势一边倒,姚贝娜轻松夺冠的场面怎么办?要想增加比赛的悬念和看点,就必须想办法、出新招儿打破这种局面,让比赛变得一波三折、出人意料!  因此,节目组的初衷可能并不是“不让姚贝娜夺冠”,而是“不能让姚贝娜轻易地夺冠”。即在保证其他3名学员全力发挥的前提下,适当地约束和打压姚贝娜,给姚贝娜制造一些麻烦和困难,以使场上局势尽可能地均衡。  但从比赛当天的实际效果来看,节目组显然没能控制好其中的节奏与火候,特别是在宣萱和姚贝娜两人各自最后歌曲的定板上,萱萱在轻松愉快、游刃有余地唱着自己喜欢的《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而姚贝娜却在极度不适中,声嘶力竭地演唱自己不喜欢、也不擅长的英文歌曲《All By Myself》。具体到场上的表现来看,由于曲目上的得心应手,宣萱的演唱状态和舞台表现都稳步地呈现出上升的势头,而姚贝娜因为对曲目的不适应,加上或多或少的心理抵触情绪,整个临场表现则是明显地呈下降趋势。此消彼长,终于出现比赛最后那极其虐心的一幕。  恭喜节目组!你们的战略目的达到了!这场小组赛充满了泪点、骂点、焦点和谈论点,娱乐节目怎么能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呢?否则还有什么看头!你说姚贝娜很遗憾没能夺冠?谁拿冠军不是拿呢!你说姚贝娜受了很大的委屈?Who cares?这不是我们要关心的问题!俺们只在意节目的收视率和关注度,一片死寂可比骂声震天要可怕多了……  平心而论,如果只看《叶子》和《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这两首歌的表现和水准,萱萱多少还是有些冠军相的;但在姚贝娜所承受的巨大委屈和束缚的映衬之下,萱萱的这个小组冠军确也显得有些成色不足。另外,媒体评审团在两人最后一轮演唱后的投票评审中,也向广大观众形象而又充分地展示了什么叫做“墙头一棵草,风吹两边倒”。  那英走上舞台,试图抚慰伤心难过的姚贝娜,看着姚贝娜泣不成声、掩面而去的那一幕,我必须要说,这是三季中国好声音里面,最黑暗的一天……  歪判指数:100      
  中国好声音十大最具观赏性的对决之NO.10(《Moves like Jagger》,丁少华VS周礼虎,杨坤组)  登台亮相之前,有谁会想到气质和风格都相去甚远的丁少华和周礼虎组合到一块儿,会有如此的默契程度,能碰撞出如此绚丽的火花?  周礼虎延续了自己最擅长的嘻哈摇滚风格,整首歌曲的演唱、把控都是驾轻就熟,但丁少华却更令人刮目相看,所有人都惊喜地发现,除了盲选阶段那首《我要我们在一起》的安静、从容和沉稳以外,原来丁少华也可以有律动和激情!这也向杨坤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息:即便周礼虎离开了,他的风格和灵魂也不会消失,还可以在丁少华的身上得以延续和展现。  不过两个人对于歌曲的表达还是有着十分微妙而有趣的不同:周礼虎的热情和奔放是与身自来、显露于外的,而丁少华倒像是一个沉默已久的大男孩,终于鼓足了勇气,开始大胆地述说自己的所思和所想,也正是这种羞涩中的激情给人以更大的惊喜和更深刻的印象。  另外,这场对决还有一个小插曲,在第二段的演唱中,估计是受现场环境的影响,丁少华唱错了一句歌词,连着唱了两遍“get inside it”,正确的歌词第一句应该是“we can ride it”,第二句才是“get inside it”,不过这并不影响丁少华整场优异的表现。  精彩指数:70      
  中国好声音十大最具观赏性的对决之NO.9(《王妃》,戎琦VS秦晓琳,杨坤组)  中国好声音里面快歌对决的场次不少,但让人看得最过瘾的当属这首《王妃》。回想盲选阶段时秦晓琳的《火》,还有戎琦的《离开地球表面》,就能预见到这是一场火星撞地球式的show。  现场的表演果然没让人失望,我们看到了最炽热的眼神,体验到了最具力量的冲击,听到了犹如野兽发自内心的嘶吼,混编入其中的《Dangerous》更是让人血脉贲张。  这一小段《Dangerous》的混入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萧敬腾式风格的介入,印象中在某年湖南卫视跨年晚会上萧敬腾曾有过类似风格、形式的表演,只不过当时在歌曲串烧中混入的是《江南style》,这次换成了杰克逊的《Dangerous》。  说到两位学员的场上表现,个人感觉两人在唱的方面不相上下,相对而言戎琦要更加坚定和自信,台风上也更为硬朗、霸道一些,最后戎琦胜出应属自然。  精彩指数:75      
  中国好声音十大最具观赏性的对决之NO.8(《不要告别+Time to say good-bye》,平安VS倪雅丰,杨坤组)  平安的开嗓很醉人,情感的铺垫和推进很有层次感,第一小段唱完便已令人动容,但倪雅丰的表现也堪称完美,对歌曲的承接自然、流畅,毫不拖泥带水,特别是在进入《Time to say good-bye》这首歌曲后,展现了极其强大的美声专业功底和对不同音域的驾驭能力,令人有一种毛孔舒张,灵魂亦要随之出窍的美妙感受。  好在平安也是具有一定美声功底的,尚能承受倪雅丰所释放的强大能量,但相比之下,倪雅丰是用纯正的美声在引领着这部分唱段,而平安更侧重于用流行音乐的方式去演绎这首歌曲。  坦率地讲,如果只比拼《Time to say good-bye》这一首歌曲,平安小输给倪雅丰将不会是什么意外的事情,但杨坤对歌曲的选择和编曲还是颇具匠心的,将一首流行乐和一段歌剧混编在了一起,让两个人都有了充分展现所长的机会和空间,而不至于出现一边倒的情景。  倪雅丰凭借专业而扎实的美声征服了观众,但事实上最后导致被导师放弃的最大原因也很可能就是她的美声!因为4个导师都是做流行音乐为主的,你在美声这个领域表现得越突出,你和导师之间的距离就会越远,机会可能就会更少……  有意思的是,平安和倪雅丰两个人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似乎应该被招入刘欢的战队,在盲选阶段倪雅丰的《我和你》就摆明了是冲着刘欢去的,平安虽然嘴上没说,但从选曲的风格上判断其心仪的导师也非刘欢莫属。《我爱你中国》一开嗓,哈林、杨坤和那英都相视一笑,齐刷刷地把手指向了刘欢----这就是你的菜!但歌曲都快唱完了,刘欢却还没动静。哈林不转,是因为平安不对他的路;那英不转,是因为她坚信到最后刘欢终究还是会转的。但杨坤憋不住了,在最后看了刘欢一眼之后,杨坤终于拍下了转椅的按钮……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杨坤在最后关头的两次出手,平安和倪雅丰都存在盲选出局的可能性!  好在这种事情都没有发生,平安和倪雅丰也终于能站上舞台,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对决,但刘欢为何迟迟按兵不动,倒是好声音盲选阶段的一个谜。  精彩指数:78    
  中国好声音十大最具观赏性的对决之NO.7(《最炫民族风》,李秋泽VS叶玮庭,张惠妹组)  虽然不能肯定这首全新的《最炫民族风》一定是出自王力宏之手,但编排的思路和风格的确让人感觉有较明显的王力宏痕迹。  歌词部分自然是以原版《最炫民族风》的歌词为主,中间混入了《好胆你就来》、《跟着感觉走》和《娜鲁湾情歌》等几首歌曲的小部分唱段,风格上至少混入了爵士乐、民族乐和流行乐三种音乐形式,将学员的表演和导师的作品巧妙地进行了嫁接。  不管怎么说,这首歌实现了编排者的初衷,天马行空,让人耳目一新,叶玮庭的力量和李秋泽的Rap都得以比较充分地展现,现场气氛的调动和电视机前的视觉效果都很不错。  唱功方面叶、李两人的实力相差无几,黑妞儿叶玮庭的过早离去让人有一丝小遗憾,李秋泽胜就胜在比叶玮庭多了一件武器:那就是在Rap上的功力要明显强于叶玮庭。因此在两个人唱功及舞台表现难分伯仲时,张惠妹选择多一件武器的李秋泽就不难理解了,毕竟在2013年中国好声音的盲选阶段,李秋泽也算是亮相最为惊艳的学员之一,自己改编的那一曲《跟着感觉走》让导师摇摆,让观众癫狂。  只可惜张惠妹之后未能将李秋泽带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最炫民族风》算是基本保持了水准,但在小组赛九进四的那一曲《唱一首歌》未免让人大失所望,平淡无奇,整首歌仅靠其中的一段Rap支撑场面,也是典型的虎头蛇尾,此为后话。但仅就这场对决而言,其观赏性还是很不错的。  精彩指数:80      
  中国好声音十大最具观赏性的对决之NO.6(《一样的月光》,王韵壹VS赵可,哈林组)  正如王韵壹在小组决赛时所说的,爵士乐在中国始终是一个小众的音乐形态,也许再过三、五十年,爵士乐也依然无法摆脱其小众音乐的角色,正因为在华语乐坛缺乏爵士乐孕育、生长的土壤和环境空间,这场爵士乐之间的对决才显现出了它的的重要性和稀缺性。  回顾这场华丽的爵士表演,无论是切分节奏的复杂性,漂浮不定的游移感,还是和弦的多样化,都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在未来三年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也许还会出现第二个吉克隽逸,第二个周深,第二个姚贝娜,但要想重现2012年王韵壹和赵可在舞台上的华丽对决,再次品味如此原汁原味的爵士show,其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因为这不但需要有两个正确而强大的歌手出现,还需要一个正确而强大的导师也同时出现。  所以,让我们铭记这一曲《一样的月光》吧。  精彩指数:85      
  中国好声音十大最具观赏性的对决之NO.5(《拒绝再玩》,魏然VS罗景文,齐秦组)  中国好声音十大歪判之NO.10  作为一个资深的张国荣歌迷,《拒绝再玩》这首歌对我而言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国、粤两个版本至少也听过好几十遍,但魏然和罗景文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表现还是让我感受到了足够的新鲜感。  两个人并没有采用同一种唱法,应该是有意识地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用一“正”一“邪”两种角色来完成对歌曲的演绎。  罗景文担当了“邪”的角色,继续沿用嘻哈的方式;魏然则承担了“正”的角色,演唱当中还间或展现了自己音域的宽广性和唱法的多样性。  一“正”一“邪”两种角色形象的交叉配合让整首歌曲如同MTV一样,充满了画面感:罗景文形同一个古惑仔,一个狂野叛逆的少年,在厌倦了打打杀杀、刀光剑影的危险生活后,渴望回到平静、自然的正常生活当中;而魏然则是一个西装革履的都市白领,在看穿了尔虞我诈、相互欺骗、利用的虚伪人际关系之后,在心底呐喊着远离灯红酒绿,表述着对真友情、对回归真实自我的渴望。整首歌曲不但动感十足,两位学员的表现也是张弛有度。  从演绎过程和最终效果来看,应该说罗景文的表现方式更为符合和接近原曲的创作宗旨,也让观众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和轻松,但齐秦在思考之后,还是作出了保留魏然的决定。  我承认,我当时在略为纠结之后也把票投给了魏然,不能怪罗景文运气不好,只能说魏然太讨人喜欢,他也是那种典型的有瑕疵、不完美,但就是让人觉得有无限潜力、无限可能的学员。作为三季好声音里面唯一一个在盲选阶段3次登台,而且是演唱了3首不同风格歌曲的学员,魏然不但胆儿够大,而且也足够幸运,因为他获得了导师齐秦充分的信任和强有力的支持。  魏然是个聪明人,同台PK以及从其他几位导师的综合评述中他就感受到了罗景文强大的竞争力,他甚至都做好了被淘汰的心理准备。在齐秦作出保留他的决定后,魏然如释重负,惊喜之余充斥内心更多的却是死里逃生的幸运感,甚至还有一丝对罗景文的愧疚感,他觉得不能辜负导师的信任和期望,也不能让罗景文就这么白死,他要带着罗景文的梦想继续前进,这从魏然的赛后感言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得到。  但殊不知正是这些复杂的心理感受混合在一起,反而给魏然造成了未曾想到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导致其在八进四的比赛中发挥失常,在《改变自己》的整首歌曲当中都处于一种眼神漂移、心神不宁的状态,感觉情绪还没完全从上一场的PK中走出来。好在和他PK的南玛子呷实力不算太强,魏然再次涉险过关。进入四强后魏然终于稳定了心神和状态,正常发挥了自己的实力水平,若不是同组的秦宇子太过炫目,魏然几乎拿下小组冠军,此亦为后话。  但回顾本场对决,仅就这首歌的表现而言,个人认为正确结果应该为:罗景文胜!  精彩指数:88      
  中国好声音十大最具观赏性的对决之NO.4(《Hey Jude》,毕夏VS钟伟强,汪峰组)  中国好声音十大歪判之NO.3  详情如前,不再进行评述,只补充一点,此曲若不是因为毕夏的表现拖了后腿,应能排进前三。  精彩指数:90
  中国好声音十大最具观赏性的对决之NO.3(《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蘑菇兄弟VS戴荃,哈林组)  写下这段评述之前,首先要为哈林鞠上一躬,表达由衷的敬意,这需要何等丰富、狂放的想象力才能将这么一首土得掉渣的歌曲,改编得如此欢快、跳跃和洋气,整首歌曲不但包含了乡村音乐的质朴、直率,也具有硬式摇滚的喧嚣和张扬,穿插其中的竟然还有几句美声的歌调。全曲内容丰富,但却杂而不乱,令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戴荃的出色表演,整首歌曲蘑菇兄弟算是正常发挥,而戴荃却出人意料地喧宾夺主,展现出了极高的演唱及表演水准,台上表现样样不落下风,甚至可以说是全面压制、超越了蘑菇兄弟。特别是从第二段开始,整个舞台都变成了戴荃一个人的表演空间,蘑菇兄弟几乎沦为陪衬。  但为什么最后获胜留下的还是蘑菇兄弟呢?我再一次举手承认,我又作出了和评述内容相反的事情,把票投给了蘑菇兄弟,估计哈林考虑的也是同一个因素。如果说爵士乐算是小众音乐形态的话,那乡村音乐就只能是小小众了!在华语乐坛的音乐环境里面,出现乡村音乐比出现爵士乐的概率还要小得多,这么一种稀缺的音乐风格如果过早地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消失,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损失!  因此,尽管戴荃表现神勇,哈林权衡之后也只能选择忍痛割爱!  但必须要承认的是,仅就这首歌的表现而言,正确的结果应该为:戴荃胜!  精彩指数:90      
  中国好声音十大最具观赏性的对决之NO.2(《光辉岁月》,张心杰VS陈乐基,汪峰组)  坦率地说,以前听Beyond原版的时候,我还没有那么多的感触和联想,而陈乐基和张心杰这一个版本的《光辉岁月》却让我激动,让我震撼,让我热血沸腾!陈乐基的高亢、呐喊与张心杰的低沉、嘶吼相映成辉,完美地唱出了与人生、命运的抗争,和对理想、信念的坚持。  陈乐基是第三季好声音里面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学员之一,倒不是因为他是第一个演唱粤语歌曲的人,而是因为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唱方式。同样是粤语歌曲,同样是香港歌手,但感觉陈乐基的演唱方式和近些年才出道不久的香港新生代歌手有明显的不同,陈乐基的唱法很“复古”。相信70后的歌迷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把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粤语歌曲和近些年的粤语歌曲放到一块儿去细细地聆听和比较,你会发觉八十年代的粤语歌曲要显得更醇厚、更丰富、更多汁多味。陈乐基的复古性就是体现在他一开嗓,就能把人的感觉和思绪带回到八十年代,仿佛一个出道于八十年代的歌手正在陪你一起重温和回味那久违的情怀……  但即便是拥有独特的音色和唱技,陈乐基也注定了是一个悲情的角色,中国好声音对于陈乐基来说也注定是一条踯躅难行的道路。不是因为他的身份背景,也不是因为他的实力水平,而是因为粤语这两个字。  几十年以来,粤语歌曲作为华语乐坛一个独特的支系,为我们奉献了众多优秀的作品,但因为承载歌曲本身的是一门区域性的语言,虽然一直都有很多人在听,在唱,却始终难以摆脱语言的阻碍,获得更广阔的接受面积。我们说一首歌曲超级经典,除了要旋律动听、优美,作词隽永、深刻,还有就是唱歌和听歌的人都需要一种投入,一种倾心,一种发自肺腑,甚至是一种刻骨铭心。通俗点讲,就是要有一种情怀,一种深受粤语浸泡、熏陶过的情怀!而这种情怀显然不是在北京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了几十年的汪峰所拥有的!陈乐基就算把《光辉岁月》唱得热血沸腾、泪流满面、感天动地,到最后也只能感动自己和一部分观众,顶多再让导师的小心脏稍稍地颤动一下,但五分钟后这种微弱的感触便消失殆尽。  看看导师席吧,这种情怀汪峰没有,杨坤也没有,那英更不会有,或许只有进入哈林组或齐秦组,陈乐基的境况才会稍好一点,毕竟从三季好声音来看,哈林和齐秦对于不同音乐风格、形态的包容性要好于其他几位导师。但即便是这样,也很难保证陈乐基能冲进四强或走得更远。  对于陈乐基来说,中国好声音这个舞台,观众可以给你欢呼和掌声,导师可以给你指导和鼓励,但未必能给你一条更宽广的路去走……  不管怎么样,让我们记住陈乐基吧,记住那承载着力量和梦想的《光辉岁月》!  精彩指数:95      
  中国好声音十大最具观赏性的对决之NO.1(《贝加尔湖畔》,李维VS周深,那英组)  李维的中音从容有度,令人沉醉;周深的高音曼妙极致,沁人骨髓。这是三季好声音里面最无硝烟气息,最不具备对抗性质的一曲合作,是由天籁之音融汇、架构而成的天籁组合。没有喧嚣,只有宁静;没有痛苦的挣扎和纠结,只有如诗一般的倾诉和回忆。  在短短三分钟的时间里,我们仿佛脱离了都市红尘,置身于静寂无人,湖水湛蓝的岸边,皎洁的月光如水银般倾泻在湖面上。轻抚着柔柔的春风,踏着如茵的绿地,抒发着心中淡淡的惆怅,轻叹着如云变换般的人生际遇……  这首歌不但让人舒服在心里,更是已深深镌刻在人的灵魂深处,李维和周深携手将这首歌曲升华到了一个很高的意境,已无需再用更多的笔墨去分析和阐释所谓的节奏、气息和音准,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已经超越了其原作和原唱者李健。  感谢周深,感谢李维,感谢《贝加尔湖畔》,这才是无与伦比、无可争议的中国好声音!  精彩指数:100      
  中国好声音之最虎头蛇尾的学员----吉克隽逸  若论2012年中国好声音亮相出场最为光彩、惊艳的前三名学员,我的排名依次是吉克隽逸、张玮和平安。但排名越高,与之相伴的风险也即最大,如果不能做到善始善终,最惊艳的亮相必然将导致最令人失望的结果,吉克隽逸便是其中最典型的的例子。  回顾吉克隽逸从盲选到小组夺冠的整个历程,由于本身能力出众,加上首首歌曲曲风对路,夺冠之路有惊无险,一帆风顺,即便饱受场外负面新闻的困扰,即便是在最后一曲《If I Ain't Got You》已明显不如前几首歌曲那么出彩的情况下,依然能凭借之前积累的强大人气化险为夷,顺利拿下小组冠军。就连实力不俗的袁娅维和权振东在面对吉克隽逸时也只能接受失败的结果。  但进入总决赛后情势就陡转直下了,我们惊讶地发现吉克隽逸不见了,当然确切地说是消失了,以往那个热情、奔放、拥有十足欧美范儿的吉克隽逸不见了,站在我们面前的只是一个身着民族服装,略显羞涩和不适的彝族歌手。一首《天地在我心》倒是充满了豪迈和正能量,两首彝族歌曲《情深意长》和《不要怕》貌似也挺符合吉克隽逸的民族身份,但现场的结果却是刘欢自己在台上唱得兴高采烈,在台上听得如痴如醉,但那些个旋律和歌词从吉克隽逸的嘴里出来就走了形、变了样,像是一个外籍华裔歌手在学唱中国的民族歌曲。说得直白点就是四不像:民族的不像民族的,欧美的不像欧美的,世界的不像世界的,混编的不像混编的。  然后呢?然后就下台了。  比赛进行到这个阶段,学员前后表现的大相径庭,我认为不是学员本人想要改变什么,很大程度上还是被改变了,因为没有一个学员胆子大到敢在这个关键阶段放弃自己最擅长的东西,而去尝试一些毫无把握的新鲜元素。因此,问题主要还是出在导师刘欢身上。  总决赛的舞台不光是学员展现自身实力水平,也是考验导师综合执教水准的一个平台,刘欢也许是担心观众会对吉克隽逸的欧美范儿产生审美疲闹,又一厢情愿地认为以吉克隽逸少数民族的身份,理所当然地应该表现一些少数民族天生就该有的东西,以此给观众带去一丝新鲜感,并进行所谓的全面化培养。  但事实证明刘欢把吉克隽逸玩残了、搞砸了。吉克隽逸身上的民族服装和那两首彝族歌曲并未给她带来任何加分,反而让其急剧褪色,加上日积月累的负面新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终于让吉克隽逸女神般的形象在总决赛的夜晚轰然崩塌。  其实一个人该走什么路并不取决于她是什么,即便她的身份和血统是民族的,但如果她的思想行为是欧美的,她的人生态度是世界的,那她就应该是世界的。如果硬要按照她的身份去给她设计一条路线,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与吉克隽逸风格类似的秦宇子可就幸运多了,本身以舒缓、柔婉情歌为主的齐秦,在调教、培养麾下如秦宇子、刘至佳、楼沁、魏然等快歌型学员时,就能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让学员充分地展现其所长。难道就因为秦宇子的广西壮族身份,就非得安排两首《刘三姐》里面的歌曲给她唱?      
  中国好声音之最悲情的学员----张玮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好声音里面受过委屈的学员不少,为什么最悲情的是张玮呢?  姚贝娜连小组冠军都没拿到,但谁敢质疑姚贝娜央视青歌赛通俗组冠军的称号是浪得虚名?而且经过好声音舞台的亮相和洗礼,姚贝娜的知名度只增不减,音乐事业只会蒸蒸日上。  在关喆和金志文的双重夹击下,加上杨坤的那点私心,平安也受到过极不公正的待遇,但不久后就被央视钦定参加直通春晚的选拔赛,顺利夺魁并在央视春晚选秀节目联唱中担任压轴演唱,歌唱事业得以顺利起步。  张玮呢?作为三季好声音里面最具特点的学员之一,你只有通过搜索百度百科才知道他这几年在忙些什么。  有人会说,张玮不好歹拿了个小组亚军嘛,那好,让我们来看看张玮这小组亚军拿得有多憋屈:  盲选时的一曲《High歌》让张玮人气爆棚,面对导师的一选三,哈林的那句“我可以让你更狂野”没能打动张玮,反而是那英的一句“我可以让你更细腻”让张玮动了心。从最后小组赛的过程和结果来看,正是那个词----“细腻”埋下的隐患,让张玮受尽了屈辱。  细数张玮在第一季好声音里面唱过的6首歌曲,前面4首《High歌》、《三天三夜》、《Black or White》、《忐忑+Bad》都是激情、高亢的快歌,张玮得以充分展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也积累了大批的粉丝和歌迷。但恰恰是在关键的最后两轮,我们才惊讶地发现,张玮开始转变曲风,试图展现所谓的那种“细腻”----两首节奏舒缓、内涵丰富的英文慢歌,当真是十足的“细腻”。  事实上从倒数第二首《A change is gonna come》开始张玮就已经不是他自己了,没有了那种酣畅淋漓、撕裂人心的高音,张玮变得安静了、内敛了、黯淡了,好在那一轮多亮也发挥得不怎么样,张玮凭借之前积累的超高人气和支持率还是PK掉了多亮。  但这一结果让那英受不了了,继张赫宣离去时上演现场飙泪、质问媒体、咆哮现场后,面对多亮的离去,那英又开始依依不舍、泣不成声,在絮絮叨叨说了好大一通对于多亮的赞美之词后,那英突然意识到了台上还站着本轮的获胜者张玮,马上不痛不痒地补充了一句:“……我也不是不喜欢张玮的声音……” 试图挽回之前倾向性过于明显的表现。但正是这一句几乎等同于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废话,暴露了那英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张赫宣、多亮、梁博谁离去都让她难舍难弃,谁夺冠都在她的可接受范围以内,唯独张玮去夺冠不在她的计划当中!  张玮不是傻子,从那英面对张赫宣和多亮离去时的态度和举止,他终于意识到:在4个学员里面,原来自己才是最不受待见,最不被老师疼爱的那个人,而接下来按照之前老师和节目组的商议,自己还要演唱一首极其细腻的歌曲……  拿起麦克风,在第一句歌词出来之前,我们看到了张玮脸上所浮现出的那一丝极不自然,甚至是诡异、惨淡的笑容。  也许最后那一曲《My way》,张玮是想展现自己除高音以外对低音的驾驭能力,也许他想通过高音和低音来阐述和表达两种不同的思想和情感,但从现场的实际效果来看,确有些弄巧成拙了,高低音的频繁切换不但增大了演唱的难度,也同时减弱了对歌曲本身内涵、意境的表现力度,而且难免给人以炫技之嫌。  这种另类的演唱方式岂能讨得学院派导师刘欢的喜欢?但必须要指出的是,我绝不相信张玮对于《My way》这首歌的演绎和表达是突发奇想、心血来潮的,它必定是经过了那英的编排、指导,获得其首肯之后才有的结果!  但那英终究不是哈林,在刘欢质疑吴莫愁时,哈林可以拍案而起;而当刘欢黑着脸将张玮批得一文不值时,作为导师的那英坐在一边连个屁都不放!  所以张玮只能无奈地表示:“……其实无所谓了,反正又多唱了一首歌……”  最后,我们还看到由99位媒体代表组成的评审团,像抛售股票一样纷纷将手中的选票又投到了另一边,以此彰显自己的音乐素养已经达到了和导师一样的专业水准……  还有人反对我将张玮评为最悲情的学员吗?                  
  中国好声音之最幸福的学员----帕尔哈提  借用哈林对平安说的那句话,帕尔哈提的唱法也真的不是我所能理解的那种唱法,坦率地讲,我并不认为帕尔哈提具备多么高超的专业功底和演唱技巧,他更多的是凭借自身独特的音色条件和对音乐的那种很质朴的理解在开创自己的音乐之路,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帕尔哈提的心态和每一轮对决过后的比赛感悟。  从盲选时腼腆地表示“我觉得不是我追着梦想在跑,而是梦想追着我在跑”,到小组首轮PK后紧摁着汪峰的手,不让汪峰举起自己的手,再到小组赛四进一时的那一句“唱歌可以,但别比赛,这样我受不了”,没有虚情假意,没有忸怩做作,我看到的是一个率真、正直、心态平和而又与世无争的帕尔哈提。即便是在中国好声音这种关注度巨大、竞争惨烈而又功利性十足的舞台上,他依然能够做到保持本心,这才是让我最为钦佩之处。  回顾帕尔哈提晋级的全过程,其实可以描绘成同一副画面:通往好声音总决赛的路上人满为患,学员们一个个面色凝重、心事重重、摩拳擦掌,唯有帕尔哈提一个人平静、从容,走得不紧不慢……每到关键时刻,汪峰就出现了,而且还像孙悟空一样使出了分身术,一分为二!一个汪峰在帕尔哈提的身后使劲地推,另一个汪峰在前面拼命地拉,向着总决赛的方向急急而去……  这并非有意贬损帕尔哈提的实力和水准,而是其整个晋级之路的真实写照,真实之余甚至还带着一丝喜感。  帕尔哈提一次一次地述说着自己的与世无争,汪峰却在一次又一次地表达着自己的挚爱之情。帕尔哈提的“无为”不但衬托出了众多学员的急功近利,甚至于把导师汪峰的一片诚挚之情都映衬得近乎于有点儿一厢情愿!  但这就是幸福,一种意想不到的幸福,一种让别人欲求却不得的幸福!  以前我们总说汪峰偏爱毕夏,偏爱孟楠,偏爱张恒远,偏爱耿斯汉……但在听过汪峰所有的评价之后,你就会发现,原来他们和帕尔哈提比起来,都是浮云……      
  中国好声音之最幸运的学员----吴莫愁  三季好声音当中,吴莫愁无疑是星途最为璀璨的学员,但把吴莫愁评为最幸运的学员,却并非以她后面的成就与收获来作为评选依据,而是特制她的晋级成名之路。  吴莫愁肯定是哈林的得意弟子之一,但如果我说哈林最为偏爱的学员不是吴莫愁,而是另有其人,各位是不是很意外?很震惊?吴莫愁都红成那样儿了,哈林也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过对吴莫愁的偏爱之情,她怎么可能不是哈林的最爱呢?  让我们从2012年的那个夏天开始,重新讲述这个故事吧:  2012年8月,哈林组7进4,按照当时的规则,这一轮导师可以给予一个学员免试保送进四强的机会,先看看另外3个组的保送情况:被杨坤免试保送的关喆在四强战中又一次获得了直通小组决赛的机会,刘欢保送的吉克隽逸有惊无险地获得了小组冠军,那英保送的张赫宣在第一轮投票中被媒体评审团淘汰出局,以至于那英情绪失控,当场发飙,声泪俱下地向媒体评审团进行质疑……  也就是说,这一轮的免试保送才是最能体现导师偏爱的时刻,哈林并没有选择吴莫愁,而是把这一名额给了综合音乐素养最高的金池,实则金池才是哈林的最爱!  时间来到2012年9月,哈林组四进一小组冠军之战的夜晚,大山、王韵壹、金池、吴莫愁依次出场,金池的一曲《后知后觉》大气稳重,荡气回肠,实现了情感与技巧的完美结合;背后插着一双翅膀的吴莫愁登台了,在《痒》当中穿插了一段《天涯歌女》,最后又回到了《痒》,这种怪异的搭配让很多人一时间都反应不过来,也接受不了。  进行到这个阶段,金池的被认可度显然是最高的,无论是现场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认定金池应该就是被哈林再一次直接报送进小组决赛的人选。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吴莫愁是哈林的最爱。  偏偏这时候意外发生了,吴莫愁怪异的混搭风格让学院派的刘欢看得很是不爽,出口质问道:“……我不明白你把这两歌放到一块儿是什么意思……还有,你背后那对翅膀又是干什么用的……”  大陆音乐教父的当场质问让吴莫愁紧张得不知所措:“……我、我还是太年轻了……我就是觉得这样做挺好玩儿的……”  刘欢难住了吴莫愁,可哈林岂是等闲之辈?他的资历和脾性都决不允许有人对自己的学员说三道四,甚至是蹬鼻子上眼!刘欢不行,汪峰也不行!  在刘欢说完之后,哈林紧接着说话了,说得既有力量又不乏幽默:“……吴莫愁的唱法是具有破坏性的……关键是破坏之后还能重建,至于重建到什么样子,见仁见智!”  哈林口中一边说心里一边想着:“刘欢,你竟敢小看我的学员!我会证明给你看,我的学员哪个都不差!”  华少在询问哈林要推选那一位学员直接进入最后的小组决赛,哈林迅速地梳理了一下头绪,判断了一下场上的局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决定改变原定推选金池直接进决赛的计划,缓缓地说道:“……能够直接进入决赛的是----吴莫愁!”  哈林这一多少带有赌气性质的决定令全场一片哗然,媒体评审团内的一小撮人更是心情复杂,难以言表,因为哈林的这一举动完全打乱了他们之前就预谋、串联好的,暗害吴莫愁的行动计划(赛前就有媒体代表狂妄地表示,要让吴莫愁的得票数过不了30)。  金池微笑着转过头,对吴莫愁鼓掌表示祝贺,吴莫愁则一脸惊愕地呆在台上,她完全不敢相信之前还受到刘欢公开质疑的自己,竟然还能得到直接进入决赛的机会。(一生中能遇到这样的恩师,幸亦!)  按照当时哈林对场上局势的判断,即使自己临时改变了推选金池直接进决赛的计划,但他坚信金池依然能够凭借自己强大的实力在与大山和王韵壹的PK中胜出,从而挺进决赛,直至拿到小组赛的冠军!  但后面局势的发展却超出了哈林的预判,首轮3人角逐,大山率先出局,但在金池与王韵壹的PK中,媒体评审团的票数为48:51(哈林打出的分数为51:49),总得分99:100!王韵壹胜出1票!逆转淘汰了金池!(哈林还是太仁厚了,他没有像杨坤和那英那样,为保住自己偏爱的人而使出60:40的杀手锏。)  大难不死的吴莫愁轻松而又愉快地上台了,还十分俏皮地对着观众做了一个可爱的手势,最后的那一曲《爱是怀疑》真是惊艳四座,气镇全场。  哈林惊喜地发现,原来这世界上很多事情还真的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遗憾地失去了金池,却意外地收获了与众不同的吴莫愁,或许她才是上天注定的,值得自己去倾力栽培的人……  在当时的形势下,如果哈林没有冲冠一怒,赌气似地把吴莫愁推到决赛那一步,而是把她交给媒体评审团去进行投票评判,那将是一个完全不敢设想的局面!吴莫愁又将遭遇到何等的难堪,甚至是羞辱?以后我们还会在在苏宁易购上看到那个蹦蹦跳跳的吴莫愁吗?我们还能在三星电子里面看到那个嘻嘻哈哈的吴莫愁吗?我们还能在百事可乐的舞台上看到那个光芒四射的吴莫愁吗?  当然不可能了。我们甚至都没有机会见识到最后的那一首《爱是怀疑》。是哈林的那一次冲动彻底改变了吴莫愁的一生,所以,吴莫愁才是三季好声音176名学员中最最最幸运的那一个……  故事讲完了,最后还是以哈林为Mo Mo Wu谱写的那一首《我要给你》作为故事的结束曲吧:  “…………  黑暗中你出现,像一道闪电  没人懂的语言,只有我了解  摆脱地心引力,你就是唯一  满天都是星星,我一眼看到你  …………  我要给你,我要给你爱的力量,你就会闪闪发光…………”                                
  中国好声音之最佳舞台风范----秦宇子  盲选时欣赏秦宇子的《I Love Rock N' Roll》,只觉得这是一名快歌型的歌手,直到小组赛首轮的《BAD》开始,秦宇子无比彪悍的台风才逐渐开始显现端倪。  相对于Michael Jackson原版《BAD》的挑衅和好斗性,改编之后的女版《BAD》充满了爵士乐风格和女性特有的柔媚和挑逗。按理说刘至佳也是一名颇具杀伤力的歌手,音域的宽广性、多样化和声音的辨识度等方面还要略胜秦宇子一筹,但就舞台表现力而言,在咄咄逼人的秦宇子面前还是有些吃力。细看之下你会发现秦宇子的周围仿佛就有一个强韧的气场圈、气场环,边唱边跳只要一靠近刘至佳,便会把刘至佳排挤到一边。可以说《BAD》这场对决,在唱功上刘至佳非但没输给秦宇子,实际还略占上风,最后只是遗憾地败在了台风上面。  进入小组四强战,一曲《Crazy in love》让秦宇子彻底爆发,舞台上的壮族美女极致妖媚,超级狂野,无比劲爆,完全不像是一个初出茅庐、略显青涩的学员,而是完全蜕变为一个久经磨砺,视舞台为私人领地的超级巨星,超强的舞台掌控力令人叹服。  必须得感谢齐秦导师,至少他没像刘欢调教吉克隽逸那样,一厢情愿、想当然地把一名欧美范儿转换成民族风,他给予了秦宇子充分展现其风格特点的舞台机会。总决赛的一曲《Are you ready》也基本延续了这一风格,至于最后的名次其实已经无关紧要了,谁说的唱歌比赛里名次靠前的人就一定混得最好?歌坛从来没有这一定律。  一句话总结:纵观三季好声音,若论舞台风范,唯有吴莫愁带上原班人马,重现百事可乐广告MTV里面的那一曲《就现在》,方能与之抗衡,其余皆甘拜下风。      
  中国好声音之最佳开场曲----《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那英组  看到这个选择,估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为什么不是汪峰组的《一起摇摆》呢?原因只有一个,汪峰五人组内有不和谐的声音与不合适的角色存在,那就是----孟楠。  看到孟楠舍弃了自己的灵秀和柔婉,拿捏着嗓子去跟另外4个人一起呐喊、嘶吼时,你不觉得这是多么不和谐的一幕吗?我是连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如果第二段每个学员单唱的环节还要再来第二遍的话,我真的是无法再直视了。当汪峰、毕夏、张恒远、单冲锋4个人唱得激情昂扬、热血沸腾时,孟楠的肢体虽然在跟着一起摇摆,但整个声线乃至思想、灵魂都游离于摇滚之外,说得文雅一点,叫努力配合,说得难听一点,难逃矫揉造作之嫌。  但这不是孟楠的错,她是一个有灵感、有才情的创作型歌手,但并不是如毕夏、张恒远一样的摇滚爆发性学员,盲选时选择汪峰很大程度上只是创作型歌手之间的一种惺惺相惜,而非和摇滚投缘。她充其量只能做到在肢体上和汪峰一起摇摆,但无法做到在灵魂上也跟着汪峰一起摇摆。  相比之下,那英组的整体show就养眼多了,高度一致的服装、音色、风格和舞蹈编排都让人身心愉悦。一裘黑衣性感而又神秘,甜美的笑容和轻柔的舞姿让人心神荡漾,就连47岁的那英融入其中也仿佛年轻了十岁。加上全曲节奏轻松、明快,给人以十足的赏心悦目之感。  故最佳开场曲属于那英组的《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  
  中国好声音之最差导师组合----那英、张信哲  这一组的评选无需多言,主要用数据来说话。首先来看2012年的第一季好声音,由于剪辑的原因,梦想导师的很多发言都被省略了,比如刘欢组三宝的建议几乎都被剪光了,那英组汪峰的建议被剪掉了2场,哈林组王治平的建议被剪掉了4场,杨坤组李玟的建议倒是全部保留了下来(7场对决两人有6场的意见保持一致)。  然后来看2013年的第二季,这一季的剪辑显然注意了这个问题,除极个别的场次外,梦想导师的意见和表态都被保留了下来。另外由于赛制的改变,梦想导师未能参与小组赛第二轮的评述,统计情况如下:  那英、吴青峰组,
两人意见一致和不一致的情况为4:2(有一场被剪掉);  汪峰、贾轶男组,
两人意见一致和不一致的情况为4:2(有一场被剪掉);  哈林、Hebe组 ,
两人意见一致和不一致的情况为4:3;  张惠妹、王力宏组,两人意见一致和不一致的情况为6:1;  再来看2014年的第三季,由于时间和剪辑的原因,那英、汪峰、杨坤组各有2场,齐秦组有1场对决被压缩和减省,我们未能看到梦想导师的意见表述,其余场次都得以完整地展示,统计情况如下:  那英、张信哲组,两人意见一致和不一致的情况为4:6;  汪峰、郑钧组,
两人意见一致和不一致的情况为6:4;  杨坤、萧敬腾组,两人意见一致和不一致的情况为7:3;  齐秦、莫文蔚组,两人意见一致和不一致的情况为8:3;  由上可知,在有统计的三季好声音中,那英和张信哲是看法最不一致,意见最为相左的一组搭档,也是唯一一组意见不一致比率超过意见一致的搭档。纵然好声音节目的剪辑一直被誉为“神剪辑”,竟然也遗漏了最后阶段张信哲脸上那尴尬的神情。  当然,仅凭以上统计也不见得就能总结出什么真理性的结论,似乎也没有什么理论能证明导师之间意见越一致效果就一定越好,但必须要说的是,在事关艺术鉴赏、评判的舞台和领域,如果两个人的切入角度、欣赏水平、评判标准大相径庭,相去甚远,在多达60%的场合下各执己见(特别是在最后4场的四强争夺战中,竟有3场不一致),那你身边的这个人究竟是请来做参谋的,还是用来作陪衬的?抑或说这个参谋究竟起到了多大的参考作用?  毫无疑问,那英和张信哲的组队既不成功也不和谐,两人更适合各自组队打擂台而不是坐在一起谈未来,要么是那英想法凌乱,找错了搭档,要么就是张信哲不假思索,来错了地方。如果真是这样,我倒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张信哲能取代某人,坐上导师的那把椅子。  不解释,民心所向。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手钦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