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卖哪里购买不记名手机卡卡?

街头仍有不记名卡在售
【】【来源:
昨天是电话实名制第一天,分布在扬州各角落的移动、联通、电信的营业厅、连锁店、加盟店和报刊亭,是否能将政策执行到位?  
宣传公告基本全覆盖  
记者首先去了三大运营商的营业厅,里面张贴了大幅公告,解释实名制原因和所依据的法理,以及具体执行办法。  
在移动营业厅,一位老先生仔细读了一遍公告内容。“就应该这样办,我们老百姓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不用怕实名制,但那些诈骗犯就无处藏身了。”老先生表示,希望实名制能落到实处,不能办成“一阵风”。  
随后,记者走访了三大运营商的加盟店,店面显眼处都放置了质地较好的公告。“这个公告上虽然写的8月31日,其实我们已经挂起来好几天了。而且一直以来我们都是要求实名制办理的,消费者也很配合。可以说,愿意进店里来办卡的,都不介意出示自己的身份证。所以这个公告出来,对我们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一加盟商表示。  
而遍布市区的报刊亭里,大多张贴了由运营商提供的A3尺寸的红色公告。记者走访了20多家报刊亭,仅一家没有张贴公告。  
报刊亭不太清楚咋办  
据了解,三大运营商的营业厅、加盟店通过扫描仪和网络,可以将办卡客户的身份信息迅速上传到公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但报刊亭不具备这一条件。在“实名制”要求下,报刊亭的经营者们似乎也不太清楚应该怎样开展业务。  
在望月路经营报刊亭的蔡老板向记者强调,办卡需要实名制。“必须要有身份证复印件才可以办,不然移动不给你开通,你就用不了。”  
记者提醒他,公告上写了必须出示身份证原件;蔡老板仔细读了一遍公告,觉得很为难:“你又不可能把身份证押在我这里,我看一眼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在另一家报刊亭,记者要求为家人办手机卡,但没有带身份证。该张姓老板表示,只要提供一个真实的身份证号就可以办了。至于如何界定这个身份证号的真实性,他回答不上来。  
在兴城路一报刊亭,记者提出办一张手机卡,该店黄老板一口拒绝了。在记者一再追问下,黄老板才承认,昨天是“实名制”第一天,在店门口东张西望的,要么是检查的,要么是记者,所以干脆不卖了。“移动的业务员是来过了,贴了这张公告,但说的那些我也没听懂,所以这两天干脆不卖了,看看情况再说,这叫‘不做不错’。”  
仍有不记名卡在销售  
在望月路的一家报刊亭,由于在门口没有看到张贴公告,记者进店询问有没有手机卡卖。该店刘老板立刻拿出一只小盒子,里面有某运营商手机电话卡30张左右。这些卡售价低廉,只要50元一张,卡里还包含50元话费。记者表示没有带身份证,刘老板说不需要身份证,直接付钱就可以了。  
记者翻看后,要求看一看其他运营商的手机卡。  
“我只有这种卡,其他的卡必须到营业厅办理,要求实名制的。”刘老板表示,他不知道从昨天起手机卡都需要实名制了。他的手机卡不是从运营商那里拿的,而是经别人转手拿到的,所以运营商那里没有他的资料,这也是为什么没人来他店里贴公告的原因。实习生 刘旺 记者 孙炎
我来说两句:
关于我们 |
| 网站大事记 | 会员注册 | | | 在线咨询: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  网站服务热线:2  邮箱:   
ICP备案号:苏ICP备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扬备:C手机SIM卡已强制实名制 不记名卡南京销售火爆
| 时间:|阅读数:
  根据工信部的统一要求,9月1日开始我国手机SIM卡实行实名制。从当日起,新办理手机SIM卡,需要用户携带身份证明才能办理。面对群众普遍反感的广告电话“骚扰”和花样繁多的电信诈骗案件,手机卡实名制似乎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但其实早在2013年,我国就已经开始实施手机用户真实身份登记制度。但是在两年时间里,这项措施并未能完全贯彻实施。此番“实名制”的执行,现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焦哲文/摄
  记者暗访
  不记名卡销售火爆,谁在买?
  扬子晚报记者来到位于南京市丹凤街的越时空通信广场,这家市场号称江苏最大。记者在营业大厅转了一圈,随机走到一家经营户柜台前询问有无手机卡销售。老板立即“本能”地询问:“你要实名的还是不实名的?”并表示“不实名的要贵一些”。
  记者表示想要一张不记名的。经营户拿出一只红色信封,告诉记者里面的不记名SIM卡价格是150元。这位经营户告诉记者,她的卡信誉有保障。虽然是“黑卡”但是来源却不“黑”,都是通过关系从运营商那里拿来的,还有运营商设定的密码,这张卡的密码是“168168”。对方接着介绍说,手机装上这种卡后话费套餐默认是卡的信封上写的套餐,凭借密码到运营商的营业厅修改套餐。
  老板再三表示,她这里这样不记名卡的销量很大:“我们一拿就是几百张一起拿,好卖得很呢!有的单位专门要这种卡。”记者好奇是什么样的单位需要集体采购这种卡。老板说:“有的是那种放高利贷的公司,他们这号码打过了就扔掉了。用这种卡,别人到营业厅就查不到你个人的资料。”
  记者推说价格太贵,经营户向记者倒起了苦水。“拿卡要通过关系,都是从内部拿,我们不花钱啊?”她说,由于现在运营商内部管得越来越紧,有一家运营商的不记名卡他们这边已经拿不到货了。现在好进货的是另一家运营商的卡:“哎……现在越来越难越来越难,门槛卡得越来越死。”最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暗访记者以130元钱买下这张卡,旁边的一位男子很热情的给记者写下业务密码,并招呼记者下次再来。
  实名制公告形同虚设,谁在管?
  记者将这张买来的手机卡安装在手机里,开始打电话,电话能正常打通,接别人打来的电话也通话正常。扬子晚报记者又带着装这张卡的手机来到南京瑞金路上一家营业厅,试验能否给这个号码换个套餐。营业厅工作人员要求记者出示身份证,并表示“正好”做个实名制登记。记者表示没带身份证。对方表示“没带就算了”,直接输入卡的密码也能换套餐。记者顺利输了密码后,问这样未实名登记的卡没有身份证是否可以使用。工作人员表示:“暂时是没有影响的,但是建议有时间的话,最好带身份证到营业厅做一个实名制登记。”但记者注意到,柜台上方就有推行手机卡实名制的公告。
  记者输入了那家经营户告诉记者的密码,成功地修改了这张非实名手机卡的套餐。工作人员填写完资料后,要求记者在电子手写板上签名确认。值得一提的是:暗访记者在电子手写板上的签名,写的是自己的真实名字,肯定是和卡的原主姓名不相符的。但工作人员也确认通过了,并且还把原卡主名字调出来给记者看。就这样,在手机卡实名制实施第一天,记者没有出示身份证就轻松地修改了非本人登记的这张卡的话费套餐,并且获知了原卡主的身份信息。
  警方案例
  犯罪分子诱骗民工大量办卡
  实施诈骗很难追查
  国家明令要求实行手机卡实名制,但现实中不记名手机卡销售依然存在。手机卡实名制还能实行下去吗?其实,早在2年前,也就是日我国就开始实施手机用户真实身份登记制度:要求到移动联通和电信营业厅办理手机卡,必须出示本人身份证并登记。但是在两年时间里,这项措施并未能完全贯彻实施。公开资料显示:到2015年1月份,仅中国移动[微博]没有办理身份实名认证的手机卡用户数量就近1.3亿户,再加上电信和联通也有部分没有实名登记的用户,非实名认证手机卡用户数量确实惊人。现在正式强力实行实名制,正是对通信乱象的一种强力回应。
  对于犯罪分子来说,非实名手机卡成了逃避警方侦查的有效保护衣。前段时间,南京秦淮警方就在一名嫌疑人身上,搜查出近百张银行卡。经过调查,警方发现犯罪分子诱骗民工办理大量银行卡和手机卡后,又将这些银行卡和不记名手机绑定。嫌疑人实施诈骗后,要求受害人将钱款打入银行卡。据民警介绍,公安机关在侦查的时候就发现这些银行卡并不是登记身份的本人,手机号码也没有明确的身份信息,这就给警方在调查类似案件向上摸排线索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专家观点
  彻底实现“实名制”
  技术和管理要跟上,隐私要护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沈一兵分析认为:手机实名制对维护通讯信息的安全性,拒绝垃圾短信,短信诈骗等行为,都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抵御作用。但为什么在现实中却是另一副景象呢?在沈一兵看来,手机卡实名制和其它安全措施一样,都是一种技术手段。即便是各大手机运营商严格执行,技术都有被绕过或突破的可能,如果运营商再出现管理漏洞,导致非实名手机卡在市面盛行,那么实名制就会形同虚设。所以,对通信运营商和监管部门来说,手机卡实名制都是一种考验。
  同时,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不记名卡仍有很大的社会需求性。我们在影视剧中也常能看到,国外不少地方也仍在使用预付费不记名手机卡,话费打完卡就扔掉。我国能不能科学发展并规范管理这种手机卡呢?
  在一番调查下来,记者也有一些不成熟的感受:“实名制”其实一直没有一个强力的保障实施,比如不实名会受到何种处罚?不记名的卡有没有使用期限?销售不记名的电话卡究竟是否违法?这些似乎都没有一个答案。但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国内的运营商对于用户的相关隐私保护做的不够好。试想如果运营商能够严格按照法律要求来保护用户隐私,除了那些违法犯罪分子,普通用户又有多少人会选择不记名的“黑卡”呢?
  一点疑问
  系统升级导致手机卡“非实名”
  这次会不会被“误伤”?
  9月1日开始实行的实名制同时也让南京市民葛先生困惑不已。他使用的是一张非实名手机卡,最近他一直担心原先的手机号码是否能继续使用。葛先生的这张卡从2003年参加工作时开始使用,到现在已经十二年了。他的手机通讯录里存储了很多工作客户的电话号码。这么多年里手机是换了好几个,这手机号码愣是没变。
  “当时办卡登记的身份证号码是15位,现在要办的话登记身份证号都是18位。”身份证登记系统升级了,葛先生并没有及时到营业厅更改身份信息,他的手机号码也就成了没登记身份信息的号码,也就是非实名登记卡。葛先生确实也应当到运营商客户服务厅,用新身份证号重新身份登记。
  不过这几年来,手机一直能正常使用,葛先生也就没放在心上。不过最近他却开始担心了;“9月1号以后我的电话号码还能用吗?”他担心自己现在使用的号码是非实名卡会被通讯运营商停机。如果一一通知客户就非常麻烦了。
  为此,他昨天特意咨询了该手机运营商的客服人员:未实名登记的号码如何处理。客服回复说,没有实名制登记的,建议机主尽快本人携带身份证,去指定的营业厅去登记一下。葛先生听后表示,自己打算利用周末或者抽空,尽快把电话号码实名登记,也方便今后正常使用。
本网声明:
未经辽宁省信息中心的正式书面许可,对于辽宁省信息中心网站上的任何内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变更或出版,不得在非辽宁省信息中心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否则视为侵权。
辽宁省信息中心充分尊重作者的知识产权,对于转发的稿件,均注明作者,指明出处,但是限于作者众多、地址不明和人力不足等因素,我们尚无法保证与全部作者及时取得联系,如有疏漏,烦请告知。对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如果您对辽宁省信息中心网刊用您的稿件存有异议,请及时通知我们,如涉嫌侵权,我们将立即移除相关稿件。
国家信息系统网站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
天津市信息中心
上海市信息中心
重庆市经济信息中心
河北省经济信息中心
山西省经济信息中心
辽宁省信息中心
吉林省经济信息中心
黑龙江省信息中心
江苏省信息中心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
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
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江西省信息中心
山东省信息中心
湖北省信息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信息中心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息中心
四川省经济信息中心
贵州省信息中心
云南省经济信息中心
陕西省信息中心
甘肃省信息中心
青海省信息中心
沈阳市经济信息中心
南京市信息中心
省直部门网站
省发展改革委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省国土资源厅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省海洋渔业厅
省服务业委员会
省外经贸厅
省人口计生委
省中小企业厅
省新闻出版局
省安全生产监管局
省政府法制办
省政府研究室
省政府金融办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知识产权局
省地质勘查局
省有色地质局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省国家保密局
省委省政府咨询委
省通信管理局
省邮政管理局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辽宁海事局
辽宁省信息系统网站
沈阳市信息中心
本溪市信息中心
营口市信息中心
辽阳市信息中心
铁岭市信息中心
葫芦岛市信息中心
新华网财经
CCTV-经济频道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辽宁省信息中心
ICP备案序号: 辽ICP备号-1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市府大路187号
邮编:110002手机实名制实施多年了,为什么仍旧可以买到不记名手机卡?
当前,用户到运营商的营业厅购买手机号(卡),已经是必须出示身份证了,尚未实名的老号码办理业务的时候,也会被要求补登记身份信息。然而,街头小店(官方称呼是“代销点”)仍旧可以买到不记名的手机卡。有这个漏洞,实名制名存实亡。
更愿意办一张不记名手机卡的人,有这么几种情况:
1、随便办一个号码,小店更方便,营业厅要登记信息,麻烦。
2、注重隐私(一般有过被骚扰的经历),对运营商员工的道德水准高度怀疑。
3、骗子,包括骗财和骗色两种,后者还包括非职业的业余色狼(客气点说,私生活不检点者)。
4、垃圾信息传播者,一般是广告发布者,其中不乏正规注册的企业。如果垃圾广告中有扣费点击陷阱,归入骗子一类。
5、其他有预谋的犯罪分子或有犯罪倾向的坏人(随时准备干坏事的人,当然不能用实名手机号)。
上述几类人中,对社会有危害的,是骗子、垃圾广告发布者和其他坏人。
普通老百姓,如果用“再也不会收到垃圾短信或骚扰电话”作为主动登记实名的交换条件,估计绝大多数都愿意配合政府的政策。可是问题是,政府和运营商在现有条件下能够作出这样的承诺吗?
在讨论真正实现全民手机实名制的技术方法之前,先需要明确这么一个问题:手机用户有没有匿名权?我不知道其他国家的法律是怎么规定的,不过在中国这个好象不是问题,既然实名制都已经颁布了,应该就否定了手机用户的匿名权。今后是否有好事的律师朋友想要挑战这个规定,再说了。
既然用户没有匿名权,那么,主动规避实名登记的手机用户,严格来说已经违规了。根据洛阳日报的一篇报道(),手机实名制难以落实的主要原因有两条,一个是缺少配套法规,我认为主要是缺少对违规者的处罚措施,以及缺少查处的细节规定;另一个是运营商及其代销点对于执行实名登记没有动力和压力,对外的借口就是“技术实施难度大”。
当然,这个借口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一个身份证可以办很多手机号,代销点随便报一个手机号给运营商就可以开通手机卡,运营商无法核实;还有大量的实名制颁布之前的老号码,不能因为用户没有来补登记身份信息就停人家的机。
& & 不过,再有道理,也仍旧是借口而已。
想要落实实名制,至少有这么一些法规和执行层面的方法可以采取:
1、订立手机实名制的实施细则,规定:老号码自细则颁布之日起,两年内未登记身份信息的手机号码(包括上网卡号和WLAN账号,下同),运营商应作停机处理。同时行政命令各大运营商给活跃的尚未登记身份信息的手机号码群发提示短信,每月发一条,直至用户前来营业厅登记或者被停机。
2、规定公安的户籍管理系统,必须接受手机运营商的查询并给予明确答复,以便运营商核实用户身份信息。行政命令户籍系统制定查询服务的计算机接口和安全措施(应该已经有类似的系统了,例如民航和公安之间的接口),并向运营商公布,限期部署落实在线查询的机制。凡是姓名与证件号码不能对应的,视作尚无实名信息处理。
3、规定手机用户有权查询自己名下的手机号码,运营商有义务通过官方网站提供在线查询的业务(当然营业厅也要可以查)。用户可以凭身份证明申请停掉冒用自己名义登记的手机号码。对冒用者予以处罚(个人罚款1千元,代销点每个号码罚款1万元,运营商每个号码罚款10万元,批量冒用的追究经办人员刑事责任)。
4、规定针对运营商的用户隐私保护措施。运营商有义务升级自己的业务系统以达到规定的标准。此类保护措施可以包括:每个工号每天可以查询和显示的用户信息数量上限,用户资料数据库批量查询权限拥有者个人必须在公安部门登记备案(属于高危人群,从另一个角度说,属于高可信任人群);运营商对用户行为分析的数据应用必须隐去用户真实身份信息;运营商与商务合作伙伴的合作必须不得泄漏用户真实信息;等等。对于运营商违反上述隐私保护措施,业务系统不达标的,予以重罚,例如按省级分公司的年营业额的百分比进行处罚。对于运营商内部泄漏用户隐私的行为,当事人追求刑责,至少省级分公司副总级别的主管领导予以行业禁入处罚(就是开除且不得享受劳动法规定的补偿,今后不得再从事类似工作)。
5、规定手机卡代销点不得采集用户身份信息(因为代销点极易泄漏用户隐私),从代销点购卡的用户,必须在3个月内到营业厅或在线补登记身份信息,否则予以停机(可退还充值余额)。相应的,在代销点购买的手机卡,必须是运营商指定的唯一一种套餐,用户希望更换套餐的,必须到营业厅或在线办理,办理时必须补登记身份信息。关于在线如何核实身份信息,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经验和智慧已经告诉了我们解决方法,那就是利用银行已经基本实现实名制的特点,请用户通过自己的银行账户向运营商支付一次手机费用,也可以倒过来由运营商向用户指定的银行账户打入小额款项,用户收到钱后在运营商的网站输入具体金额,银行传递给运营商的用户姓名真实,则验证通过。
& & 6、加大对短信诈骗和网络诈骗的处罚力度,未遂者也要重罚。发送垃圾信息的也要重罚。关于这一条,另外写个博客来谈谈我设想的一些可行措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现在的位置: >
不记名手机卡在网上仍有出售
  从日起,全国全面实行手机电话卡实名登记,如今已过三个多月,不记名手机卡在网上仍有销售,究竟他们的手机卡如何而来,到底是真正的不记名还是商家通过别的渠道找到众多身份证注册呢,本报记者就网上销售电话卡做了一下调查
  记者打开了一家名叫&中佤通&的网站(),据网站客服说,他们出售的全国真正不记名的电话卡,被实名制以来全国首家也是独家有这种卡的网商,就算有个别的商家还在出售的号称不记名的手机卡都不是真正的不记名手机卡,在使用期间很快就要被要求重新实名,记者追问:那我怎么敢保证你们出售的就是真正的不记名电话卡呢,中佤通客服回道,你现在打的客服_电话(中佤通客服_电话:)就是最好的证明,如果你有朋友是通迅公司的可以叫他们查一下,看看我的号码是不是不用登记,也不会要求登记,客服继续说道:您可以放一百个心,我们是长期做此业务的,付款方式也是给淘_宝链接,担保交易,如果我的卡有任何问题我也拿不到钱,如果使用一段时间有问题你还可以给我们差_评,你去我们淘_宝店看一看有没有差_评就知道了,随后记者以价格太贵为由拒绝了购买。
  结束通话后,记者又在网上搜索其它商家,由于国家对实名制管控严格,真正不记名电话少之又少,整个网络基本只有&中佤通&独家销售,偶尔有出售不记名手机卡的打电话过去现在都没办法办理了,记者又和他们聊了聊天问道,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喜欢买不实名登记的电话号码,了解中,大部分的人不喜欢实名登记的电话号码有这几个原因,第一种:保护个人隐私占大部分用户,第二种:没有身份证,部分人因身份证遗失,又着急用电话,也有的一些老年人,认为才都老了,懒得去办理身份证,或是人在异地身份证丢失的人群,第三种:部分不法分子用于非法渠道使用,当然,还有其它形形色色的情况
  信息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在网上销售的不记名手机卡中,有很多是商家在还未实名制之前&囤&结起来的号码,另有的是当地代理商通过自行实名注册然后再卖给用户的。关于使用不记名手机卡的这些用户,各大电信运营商首先会通过短信的通知的方式,要求用户到各营业厅进行实名制登记,逾期不登记的用户,电信运营商将对其关停服务。
  本报记者陈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记名手机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