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三国常山时候的常山郡真定县是现在什么地方

正定古代叫真定 大家怎么都叫常山XX_正定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31,564贴子:
正定古代叫真定 大家怎么都叫常山XX收藏
真定属常山郡
以为常山是正定
估计跟赵云说:唔乃常山赵子龙有关 从小留下的印象是子龙是正定人
正定古代就是常山 殊不知正定(真定)属于常山郡
不能否认正定属于常山 但是正定不能涵盖常山
真定倒是更加贴切个人闲着没事 想到就说说
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废真定国,将真定县划归常山国管辖。 正定古城墙三国时,真定县属魏国常山郡。晋时,常山郡的治所由元氏移至真定(今石家庄市古城村),从此正定县即成为河北中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把郡治所移至安乐垒(今藁城九门附近),真定为县。北齐时(公元550-577年)又把郡、县治所移到滹沱河北,即今正定镇。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从定州、常山郡各分出一部兼置恒州,治真定县。隋开皇初废郡,存恒州、真定县;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真定县分为真定、常山两县(常山县治所安乐垒),属恒州;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改恒州为恒山郡,治真定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恒山郡为恒州,治所石邑(今石家庄市振头附近);正定县文物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徙恒州治真定;武后载初元年(公元689年)改真定为中山县。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真定县;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在恒州恒阳城置恒阳军;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废恒州为常山郡,治真定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置恒州,属河北道常山郡,治真定县;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置成德军于恒州;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以恒州为大都督府;元和十五年(公元820)为避穆宗李恒名讳,改恒州为镇州。五代后梁时仍为镇州,治真定县;后唐长光元年(公元923年)改镇州为北都,同年又复为镇州;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升镇州为真定府;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复名恒州,改成德军为顺国军;后晋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又改恒州为镇州,顺国军复为成德军;契丹号为中京;正定县后汉乾佑元年(公元948年)为镇州,又升真定府;后周广顺元年(公元951年)又改为镇州。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废镇州置真定府路,统真定府和五州及真定等九县。金袭之。元初改为真定路,辖一府五州及真定等九县。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真定路为真定府,辖五州及真定等27县。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属直隶省;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因避世宗胤禛讳,改真定府为正定府,辖一州及正定等十三县。
属于过常山郡的按道理都可以称作常山XX 不太准确 元氏县都可以成为常山什么什么地方
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
我只看出楼主是一个只会复制的煞笔,你复制的你吗比这些东西,你老子们不会自己查?煞笔养的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三国时期的地名现在叫什么? _三国时期地名[ 17:10:11]
专题分类:>>>
  荆州(吴国部分),治所南郡江陵,今湖北荆州江东跨越的地方很大啊,江苏、江西、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甚至是越南部分都属于江东治下。司州,司隶,治所洛阳。下辖郡县:平阳郡,今山西临汾西。河东郡,治所安邑,今山西夏县北。弘农郡,治所弘农,今河南灵宝北。河内郡,治所怀,今河南武陟西南。河南尹,治所洛阳,今河南洛阳。二,兖州,治所郡丘,今山东郓城西北。下辖郡国陈留国,治所陈留,今河南南开封市东南。东郡,治所濮阳,今河南濮阳南。东平国,治所无盐,今山东东平东。泰山郡,治所奉高,今山东泰安东。山阳郡,治所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任城郡,治任城,今山东济宁市东南。济阴郡,治所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济北国,治卢县,今山东定陶西北。三,豫州,治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下辖郡国:颖川郡,治所阳翟,今河南禹县。陈郡,治所陈县,今河南淮阳。沛国,治所沛县,今江苏沛县。梁国,治所睢阳,今河南商丘南。谯郡,治所谯县,今安徽亳州。汝南郡,治所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弋阳郡,治所弋阳,今河南潢川西。安丰郡,治所安风,今安徽霍邱南。鲁郡,治所鲁县,今山东曲阜。四、扬州(魏国部分),治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下辖:淮南郡,治所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庐江郡,治所六安,今安徽六安北。更正:鲁郡属豫州,并非兖州。五、青州,治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下辖郡国:济南国,治所东平陵,今山东章丘西北。乐安郡,治所高苑,今山东梁邹东。齐国,治所临淄。北海国,治所平寿,今山东潍坊南。东莱郡,治所黄县,今山东黄县东。城阳郡,治所东武,今山东诸城。六、徐州(魏国部分),治下邳,今江苏邳县南。下辖郡国:东莞郡,不详。琅邪国,治所开阳,今山东临沂北。东海国,治所郯县,今山东郯城北。彭城国,治所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下邳国,治所下邳。广陵郡,治所淮阴,今江苏淮安西南。七、冀州,治安平信都,今河北冀县。下辖郡国:魏郡,治所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广平郡,治所曲梁,今河北鸡泽东南。阳平郡,治所馆陶,今河北馆陶。平原郡,治所平原,今山东平原南。清河郡,治所清河,今山东临清北。安平郡,治所信都,今河北冀县。河间郡,治所乐成,今河北献县东南。勃海郡,治所南皮,今河北南皮北。乐陵国,治所厌次,今山东惠民东北。巨鹿郡,治所廮(ying)陶,今河北宁晋西南。赵国,治所房子,今河北高邑西。常山郡,治所真定,今河北石家庄北。中山郡,治所卢奴,今河北定县。八、并州,治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下辖:雁门郡,治所不详,今山西代县西南。新兴郡,治所九原,今山西忻州。乐平郡,治所沾县,今山西昔阳西南。太原郡,治所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西河郡,治所离石,今山西吕梁市。上党郡,治所壶关,今山西长治北,潞城西。九、幽州,治燕国蓟县,今北京市西南。下辖郡国:代郡,治所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上谷郡,治所居庸,今河北怀来东。范阳郡,治所涿县,今河北涿州。燕国,治所蓟县。渔阳郡,治所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右北平郡,治所土垠,今河北丰润东。辽西郡,治所阳乐,今河北卢龙东。昌黎郡,治所昌黎,今辽宁义县。辽东郡,治所襄平,今辽宁辽阳。玄菟郡,治所高句骊,今辽宁宁沈阳东。乐浪郡,治所朝鲜,今朝鲜平壤南。带方郡,治所带方,今朝鲜沙里院附近。十、雍州,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下辖陇西郡,治所襄武,今甘肃陇西南。南安郡,不详。天水郡,治所冀县,今甘肃天水西北。广魏郡,治所临渭,今甘肃天水东。安定郡,治所临泾,今甘肃泾川北。新平郡,治所漆县,今陕西彬县。扶风郡,治所槐里,今陕西咸阳西南。北地郡,治所在今陕西耀县。冯翊郡,治所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京兆郡,治所长安,今山西西安西北。十一,凉州,治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下辖:武威郡,治所姑臧,今甘肃武威。金城郡,治所榆中,今甘肃兰州东。西平郡,治所西都,今青海西宁市。张掖郡,治所角乐得,今甘肃张掖西北。酒泉郡,治所禄福,今甘肃酒泉。敦煌郡,治所敦煌,今甘肃敦煌西。西海郡,治所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十二,西域长史府,属魏国,治所海头,今新疆罗布泊西北楼兰遗址。置戊己校尉于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屯田驻防。主要国家有:鄯善,于阗,疏勒,龟兹,焉耆,车师后部六国。乌孙不属于西域长史,定都于赤谷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国伊什提克。十三,益州(北部),蜀国,治所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下辖:汉中郡,治所南郑,今陕西汉中市。武都郡,治所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北。阴平郡,治所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汶山郡,治所绵虎,今四川汶川西南。梓潼郡,治所梓潼,今四川梓潼。东广汉郡,治所不详。广汉郡,治所雒县,今四川广汉北。蜀郡,治所成都。犍为郡,治所武阳,今四川彭山东。汉嘉郡,治所汉嘉,今四川雅安东北。巴西郡,治所阆中,今四川阆中。巴东郡,治所永安,今四川奉节。巴郡,治所江州,今重庆市江北。江阳郡,治所江阳,今四川泸州。涪陵郡,治所涪陵,今重庆彭水。十四,益州(南部)庲降都督,蜀国,下辖:永昌郡,治所不韦,今云南保山东北。云南郡,治所在今云南姚安北。越隽郡,治所邛都,今四川西昌东。朱提郡,治所朱提,今云南昭通。建宁郡,治所味县,今云南曲靖。徉柯郡,治所且兰,今贵州都匀北。兴古郡,治所宛温,今云南砚山北。十五,扬州(吴国部分),治所建业,今江苏南京市。下辖:庐江郡,治所皖县,今安徽潜山。蕲春郡,治所蕲春,今湖北蕲春。丹阳郡,治所建业,今江苏南京。毗陵典农校尉,治所毗陵,今江苏常州。吴郡,治所吴县,今江苏苏州市。新都郡,治所始新,今浙江淳安西北。会稽郡,治所山阴,今浙江绍兴。临海郡,治所章安,今浙江台州北。鄱阳郡,治所鄱阳,今江西波阳。豫章郡,治所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临川郡,治所南城,今江西南城东南。庐陵郡,治所高昌,今江西吉安西南。建安郡,治所建安,今福建建瓯南。十六,荆州(吴国部分),治所南郡江陵,今湖北荆州。下辖:建平郡,治所巫县,今湖北巫山县北。宜都郡,治所夷道,今湖北宜都。南郡,治所江陵,今湖北荆州。江夏郡,治所武昌,今湖北鄂州。长沙郡,治所临湘,今湖南长沙。衡阳郡,治所湘南,今湖南湘潭西南。武陵郡,治所临沅,今湖南常德。零陵郡,治所泉陵,今湖南永州。湘东郡,治所在今湖南衡阳市东。桂阳郡,治所郴县,今湖南郴州。临贺郡,治所临贺,今广西贺州东南。十七,交州,吴国,治所南海番禺,今广东广州市。下辖:南海郡,治所番禺,今广州。苍梧郡,治所广信,今广西梧州。郁林郡,治所布山,今广西桂平西南。合浦郡,治所合浦,今广西合浦东北。高凉郡,治所恩平,今广东恩平北。朱崖郡,治所徐闻,今广东徐闻南。交趾郡,治所龙编,今越南河内东。九真郡,治所胥浦,今越南清化西北。日南郡,治所朱吾,今越南西卷西北。十八,鲜卑等部。含鲜卑,匈奴,丁令等部,主要居大漠以北。鲜卑部主要有河西鲜卑,拓跋鲜卑和东部鲜卑。另有羌,胡,羯,匈奴等部居黄河以内地区。总地域南至黄河河套一带,东至辽东,北至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西至西域长史以北。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另蜀国益州庲降都督治所位于建宁郡味县,今云南曲靖
专题导读:>>>
"三国时期地名"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三国时期的地名现在叫什么?拜托各位大神_百度知道
三国时期的地名现在叫什么?拜托各位大神
三国时期的地名现在叫什么?比如说荆州现在叫什么?江东又是指的那一块地方 嘿嘿地理学的不行嘿嘿
我有更好的答案
荆州(吴国部分),治所南郡江陵,今湖北荆州 江东跨越的地方很大啊,江苏、江西、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甚至是越南部分都属于江东治下。
司州,司隶,治所洛阳。下辖郡县:平阳郡,今山西临汾西。 河东郡,治所安邑,今山西夏县北。
弘农郡,治所弘农,今河南灵宝北。 河内郡,治所怀,今河南武陟西南。 河南尹,治所洛阳,今河南洛阳。
二,兖州,治所郡丘,今山东郓城西北。下辖郡国 陈留国,治所陈留,今河南南开封市东南。 东郡,治所濮阳,今河南濮阳南。 东平国,治所无盐,今山东东平东。 泰山郡,治所奉高,今山东泰安东。 山阳郡,治所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
任城郡,治任城,今山东济宁市东南。 济阴郡,治所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
济北国,治卢县,今山东定陶西北。
三,豫州,治汝南安城...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三国时期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河北临城、正定两县均称当地为赵云故里,引起社会关注。在临城,赵云被编进县歌,其传说集结成书、令村民集体学习;全县统一“赵云故里”宣传口径。
贫困县临城争“故里”只为打造赵云主题公园;富裕县正定被史书认定为赵云故里,却长期忽视赵云文化
近期河北临城、正定两县均称当地为赵云故里,引起社会关注。记者赴两地调查发现,在争夺名人故里背后有许多耐人寻味之处。
其一,《三国志》记录赵云故里为正定。而临城则以当地所流传的“赵云传说”为依据,称赵云为临城人,实为打造城市名片,提升知名度,为所兴建的赵云主题公园做宣传。
其二,省文化厅将临城“赵云故里传说”列为省级非遗名录,被学者质疑,赵云故里不在临城,故里传说怎会在临城?
其三,正定县赵云庙负责人表示,早先有人提议开发赵云文化,未被县领导重视。这才会被谋求经济转型的贫困县临城,捷足先登,公开宣传赵云故里文化,并以“赵云故里”自居。
来到河北临城县,率先跳出入眼中的是一块“赵云故乡,水墨乡居”的广告牌,随后人们的手机会收到移动公司短信,“赵云故里欢迎您”。
一般人也许不会在意———那只是打造城市名片所惯用的营销手段。但熟悉史书《三国志》的人会心生诧异,书中清楚记载,“赵云,为常山真定人”。
史学界中已有公论,常山真定即为如今石家庄市的正定县——位于邢台临城县以北百十里。三国时期,常山郡和真定县的政府办事处均设在该处。
那么,赵云为何会有两个故里?
4月21日,河北省赵子龙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武威振谈起这个问题时显得异常激愤,“是他们临城来抢,来抢我们正定的故里名人。”
临城县一位宣传部官员不讳言他们已陷入一场资源争夺战,但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很值得”,“作为国家贫困县,要想吸引投资,就得吸引关注,这点至少已经成功了。”
临城全县,普及“赵云”
赵云被编进县歌,其传说集结成书、令村民集体学习;全县统一“赵云故里”宣传口径
为打造“赵云故里”,临城县倾尽心力。今年4月26日,临城县主管文化的副县长召集县委宣传部、文物旅游局等单位一把手,提出关于“赵云故里”对外宣传,要统一使用宣传部整理的通稿。会议要求,在县电视台利用专题和滚动字幕,持续宣传赵云文化。并且关于“赵云故里”一说,还被编进了临城县歌。
临城县能争“赵云故里”称号,和当地的各种赵云传说有关。
许多赵云传说,似乎源于县城西部的“澄底村”。据县政府宣传资料称,该村还有老人说,赵云的祖居就在此村。
传说中的赵云,被描述成一位下界的星宿。说赵云曾在澄底村河滩熟睡,河神为保护他令山洪改道沉入地下,成为“澄底村”村名的由来;说赵云所持长枪原是当地深潭里的一条白蛇;又说赵云在崆山得坐骑白龙驹,所以山里的白云洞只有牛头没有马面,等等不一而足。
临城县从2006年成立“赵云故里”文化工作小组,着手挖掘整理赵云相关的传说和史料。据县文保所副所长王信忠介绍,2009年县委书记宋向党提议将传说整理成书。
随后党史办主任、文保所主任等人开始撰写,“宋书记亲自改了好几遍”,县政协主席尉赴津在全县找来五六个商人集资10万,出版了《关于赵云故里》一书。
据该县文化官员透露,该书首印12000册,下发至各科局干部手中,以便达到“对外招商引资中,宣传赵云故里文化这张城市名片”。
据了解,临城城区人口为4万多人,印刷一万多册相当于每4人就能有一本《关于赵云故里》。
武威振曾于去年到临城澄底村,询问当地人“是否听说过赵云传说”,“赵云是哪里人”。有当地人表示不知道,也没听说。
今年1月,澄底村副支书刘建通,从乡里领回《关于赵云故里》。他说,按乡领导的指示,要在全村普及赵云的传说和典故,以便接待日渐增多的媒体采访。
他告诉记者,在他小时候确实听老人们说过这些故事。
正定县赵子龙文化研究会一位顾问在情感上接受不了这本书,“该书彻底去掉传说二字,书中直接就说,赵云是临城人。”
王信忠是《关于赵云故里》一书的副主编。他说,书名本来打算叫“赵云故里传说”,书记、县长和政协主席都执意去掉“传说”二字。
“故里考”,临城被指牵强
临城认为,其曾受“真定府”管,故史书中“常山真定”或指本县;正定驳,真定为府乃在唐宋
作为正定人,武威振无法认同临城所出版的《关于赵云故里》。他说,《三国志》、《正定县志》、《古常山郡新志》(台湾版)均记录着赵云为“常山真定人”。而且县里还留有赵云家的饮马槽和清同治元年(1862年)刻的“赵云故里石碑”。
所以,当看到临城县委宣传部长王小平在媒体上称“赵云是临城县澄底村人”时,武威振觉得很“荒唐”、很“可笑”。
而如果单单只有一些传说,临城也许并没有足够底气来打造“赵云故里”这张城市名片。县教文体局主管文化的副局长牛志峰告诉记者,2005年4月,在古鲁营村的一口枯井内也发现一座“赵云故里碑”,刻于清朝1889年。
因为这块石碑的出现,原本玄虚的赵云传说,似乎变得真实可触。于是,临城启动赵云传说的整理工作,并且将这些传说向邢台市、河北省文化部门申报为非物质遗产。
当这些传说,相继被邢台市、河北省收录进“非遗”名单后,临城人开始有勇气称,“赵云,为临城人”。
学者梁勇也注意到了临城这张新名片,他认为这样判定历史人物故里的方法既不客观,也不严谨。
他说,两县的石碑都不能作为证明赵云故里的重要文物,因为它们出现的时间太晚。它们只是后人纪念赵云的一个标志。
梁勇认为,目前唯一能证明赵云故里在正定的历史证据只有《三国志》。《三国志》作者陈寿著书时约为公元280年,此时距离赵云过世才51年。
临城也意识到《三国志》中“赵云,常山真定人”这一历史记载难以撼动,他们试图从辞海、史籍中找出临城与常山、与真定间的关系。
临城县政协主席尉赴津写的《赵云故里考》显示,他从《汉书》中发现,临城旧称房子,隶属于常山郡。而县教文体局的牛志峰又从《辞海》中发现,常山郡名后来废弃,真定则升格为真定府。
那么房子(今临城县)在内的诸多县也就由真定府管辖。于是,“常山真定人”似乎就有了落户临城的可能。
武威振认为这是牵强附会的拼凑。他说,真定升格为“府”,是发生在后来的唐宋。而在三国时期,真定只为一个县,隶属于常山郡。因此《三国志》中的“常山真定”指的就是现在的正定县。
日,河北省公布省级“非遗名录”,“临城赵云故里传说”名列其中。8月18日,临城新闻科科长赵英丽在邢台《牛城晚报》上撰文《临城、正定“对对碰”》,正面挑战正定县的“赵云故里”地位。
在随后的9月和11月,正定县则分别在石家庄电视台和《正定文采》上驳斥临城观点。
“故里传说”入选省非遗
省文化厅称,“省非遗”只认定“赵云故里传说”在临城,同时并为否认赵云故里在正定一说
武威振在回顾两县论战的经历时发现,临城是因为入选了省级“非遗名录”,才有自信挑战正定。
河北赵子龙文化研究会开始四处活动,以阻止临城“篡改”历史。河北省文化厅原厅长李九元、社会学者梁勇等相继写信给文化厅,要求尊重历史,撤销临城的授牌。均无回音。
日,作为赵子龙文化研究会的高级顾问,世界赵族宗亲大会主席、台湾人赵守博给河北省主管文化的副省长孙士彬致信,希望对临城的赵云故里传说“详加查证后再认定”。
省文化厅于当年10月13日给予回复,表达两点意见:一、对于临城“赵云故里传说”,其认定的只是“传说”,而非认定临城为赵云故里。二、在国家级非遗名录中也出现过,6地区申报“梁祝传说”、3地区申报“孟姜女传说”。
武威振认为这样的解释牵强附会。首先赵云为历史人物,在现实中曾真实地存在过。因此不应用虚构人物梁祝和孟姜女做比较。其次,所谓故里传说,意指发生在故里的传说。那么对传说的认定,其前提已经是对“故里在临城”做了认定。
武威振还发现一个疑点。按照申遗规定,凡存有争议的项目应取消入选资格,为何临城的“故里传说”能顺利入选。
河北省赵子龙文化研究会常务会长孙新华甚至怀疑,这是“文化厅极少数人的腐败所致”。她给省文化厅的六位厅长与纪检书记分别邮寄了一封“公开信”,以表达她的怀疑。
省文化厅社文处副处长刘刚主管“非遗”申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已收到厅里转发的孙新华举报信,处里会仔细调查,严肃对待。
但他也表示,非遗名录曾按程序进行过公示,“公示期间,正定县并无争议,现在他们有争议的是临城后期宣传,我们管不了。”
记者再询问,公示于何时发布于哪家媒体。刘刚未作回答。
武威振表示,他也未见过公示名单,“我只见过后来正式公布的名单。我们写信要求撤销,文化厅未予以支持。”
今年3月18日,河北省赵子龙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李九元,在正定召开碰头会。他称,文化厅给临城颁“赵云故里传说”的牌,“是人为制造的混乱”。
“赵云”背后的财富机会
临城欲招商1亿元兴建赵云主题公园,“赵云故里传说”列入省非遗后,项目开始运作
在临城县教文体局,记者见到一份赵云文化主题公园规划图,完成日期是2009年1月。而当2009年6月,赵云故里传说被收于省“非遗”名单后,临城则在进入该县的公路边竖起了广告牌“赵云故里,水墨乡居”。
于是,赵云主题公园——临城县现有的最大招商项目,也进入了实质性的招商阶段。
该主题公园的招商规模将近1亿元。规划图显示,公园占地400亩,将筹建赵云故居、赵云故里牌坊等建筑,并且设计了长坂坡、八卦阵、三国军营区等一系列主题景观。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发布前请仔细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常山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