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读过世界十大未解之谜之谜怎么样

您当前位置:&>&&>&
未解之谜 - 世界未解之谜,世界十大未解之谜
克里特岛是希腊最大的岛屿,位于地中海北部,爱琴海之南,面积8336平方公里,人口约50万,是古代爱琴文化的发源地[]
在人类演化的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人种,比如能人、直立人、尼安德特人等等,他们都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如今,这个星球上只剩下唯一一种已知的人类&&[]
在距秘鲁首都利马东北部约1 60千米远、安第斯山脉约4千米的高处,在云雾之上的稀薄空气中,坐落着一处神秘的高地[]
可当你走近那片红色就明白了,那不是玫瑰,但你并不感到失望,因为你所看到的景象比冰雪中盛开的玫瑰给你的震惊更大,那竟然是红色的雪,[]
&朱秀华借尸还魂&位列《中国200年来的未解之谜一览》,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之所以要告诉您这个借尸还魂的故事,并不是让您觉得奇异,而是证明这[]
公元前4000年左右,在英国的大部分地区里,随着人类种植作物和畜养动物种类的增多,以及新的耕作技术的出现,农业耕种渐渐替代了旧有的狩猎生活[]
当我们参观玩具博物馆、雕塑陈列室时,虽然有些玩具活灵活现,有的雕像栩栩如生,但它们毕竟是没有生命的物体,与真的无法相比。但当这些没有生命的玩具、雕像,[]
火星上有生命吗?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和前苏联都相继对火星进行过考察。美国&海盗&1号探测器在火星上的考察证明,火星像月球一样表面存在大大小[]
哥贝克力石阵又称哥贝克力山丘,至少有11 000 年以上的历史,与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文明同一时代,比地球上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还要古老将近500[]
在西方,有一种被叫作&通灵&或&灵媒&的职业。通灵者声称自己能够和灵魂对话。据说,在美国刑事界,当案情毫无进展或没有头绪时,一些侦[]
你听说过这样耸人听闻的事吗?翩翩起舞的一名年轻女子,身上突然冒出一股火焰,接着,整个身体成了一团火球,顷刻变成一具焦尸;一位老妇人坐在沙发上,悠闲自得,[]
看到这两件文物,打捞队更相信了一份情报的真实性:失踪多年的北京人头盖骨很可能就在“阿波丸”船上![]
为什么这两片魔鬼海有如此多的相同之处?现在,就让我们一步步地接近这片幽深的蓝色墓穴,去解开百慕大三角与日本龙三角的死亡之谜。[]
人体漂浮是指不借助任何外力便可飘飘然地从地面升起来的现象。在传说中常会提及一些人类的超凡能力,如他们不借助任何外力便可飘飘然地从地面升起来。[]
对于“森林人”目击事件,也有许多人认为可能是目击者把红猴或熊等动物错看成“森林人”了。[]
未解之谜本月排行榜
未解之谜总排行榜
未解之谜精品推荐第三方登录
现代科学十大未解之谜 彻底颠覆你的世界观
&TOP5&时光能倒流吗?&2000多年前,孔老夫子在岸边看到河水没日没夜流个不停,感慨时光如流水,奔腾不息,一去不返,《论语》中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最陌生的是最近的你。有时候你最熟悉的人在关键时候做出的事情,会让你感觉到根本就不认识他。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你十分熟悉的概念也是如此,比如“时间”。&“时间”是什么?这个概念似乎每个人都清楚得很,但实际上却未必如此。&很久以前古人就已经意识到,有些事物的存在很短暂,如天上的白云苍狗,有些事物的存在长得不可思议,比如天上的那轮明月,从古到今都是同一个模样。也许就是因为观察到了事物运动变化的长短差异,才让古人们产生了“时间”的概念。&古人们发现,计量时间的最好办法,是找到一些以固定的周期循环变化的事物来做参照。于是不管在地球上的哪一个角落,人们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同样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把一个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称作一年,把一个朔望月的循环称作一月,把一个昼夜交替称作一日,现在我们知道那分别代表着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和地球自转一周。&为了准确计量时间,古人发明了“日晷”、“漏壶”等计时工具。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更精密的仪器——钟表,现在最精确的原子钟,2000万年内误差不超过1秒,可见人类对于时间的把握,已经达到了何等精准的地步。&到了这一步,人们对于时间的认识似乎已经是毫无悬念了。然而事实果真是这样吗?不,对于时间,人们其实还存在着一大堆的疑问。从常识上看,事物总是有开端的,那么时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大爆炸理论说宇宙诞生于137亿年前,那么时间就是从“奇点”开始的。&但在奇点之前呢?奇点之前的时间是怎样的?物理学家们往往以“宇宙诞生之前的时间没有意义”的含糊其词来搪塞,其实是回答不出来。时间起始之前还有时间吗?难道真像那些被问到“创世之前上帝在做什么”的教徒们回答的那样:“那时上帝正在为问这类问题的人准备地狱”?&在以往人们的印象中,时间是在均匀流动着的。假如把宇宙演化比作是一场规模宏大的电影,那么它的播放速度是恒定的,而且停不下来。&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这一观念。相对论表明,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或者引力场越强,它的时间流速会变慢。你能想象吗?宇宙飞船上的时钟“滴答”一下,和地面上的时钟“滴答”一下,它的时间长度是不同的!假如你乘坐接近光速的飞船去茫茫宇宙中探险,10年后回到地球时,地球上有可能已经过去几千年了!&运动速度越快,时间流速就越慢,当运动速度达到光速后,时间就完全停止了。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的帝王将相奢求永葆青春,长生不老,希望时间这把杀猪刀对他们刀下留情,看来这并非完全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宇宙演化的这场电影原来不一定是匀速播放的,它可以慢播、快播,甚至还可以按暂停。这一事实大大出乎人们原先的意料之外,也就不由地会想到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它能不能倒播呢?既然能够永葆青春,那可不可以返老还童呢?
&TOP4&世界是意识决定的吗?&要说哪一种现代科学理论最神秘莫测,“量子论”假如排第二的话,没人敢排第一。&量子论研究的是微观粒子世界中的现象。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波恩的“概率解释”以及玻尔的“互补原理”。它们都是如此的诡异,能彻底颠覆你对世界的认知。&在学习中学物理时,一般会碰到这样的题目,告诉你炮弹的初始位置在A点,初始速度是V,初始射角是θ(这些统称为炮弹的初始状态),让你计算在时间T之后,炮弹会在哪个位置,速度是多少。&这个题目充分反映了经典力学对于世界的认识。它认为任何事件都有前因后果,这种因果关系可以用科学定律来描述。我们只要知道了“初始状态”,根据科学定律和方程,就可以预测事情的经过和结果。&然而这个题目在量子论中却根本不成立。经典力学眼中的世界是确定的,任何事物都有确定的状态,比如一个篮球,在每一时刻都有确定的位置和速度。但在量子力学中,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说,粒子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位置和速度(通常说动量),最多只能确定其中之一。它表明,粒子根本就不像篮球那样,有确定的初始状态,粒子世界完全是一个不确定的世界。&波恩的“概率解释”同样令人吃惊。波恩说,在粒子世界中,我们没办法像预测篮球的运动轨迹那样,根据物理定律来预测粒子接下来的行踪。粒子最终会出现在哪里,这完全是随机的,我们能够确定的只有概率。想通过计算来确定粒子的踪迹,并不比用掷骰子确定来得更准确。&爱坦斯坦对此十分反感,他说:“量子力学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一种内在的声音告诉我它不是真的……我毫无保留地相信,上帝是不掷骰子的”。但现实又跟他开了个玩笑,后来的事实一再证明他完全错了,上帝确实在掷骰子。&假如前面这些说法已经让你难以接受,那么还有比它们更恐怖的,就是玻尔的“互补原理”,它居然认为世界是由意识决定的。&玻尔说,粒子的状态非常奇特。它有时候是粒子,有时候会变成波,这叫“波—粒二重性”。转换的关键在于意识,当你观察它时,它就变成粒子呈现在你面前;当没人观察它时,它就变成波弥漫于整个空间。&这段话要怎么理解呢?波是虚无飘渺的东西,不是实体,而粒子却是实在的点状物体。“互补原理”的意思是说,当没有人看粒子的时候,它就不是实在的东西,而是幽灵般的波;但当你一睁开眼睛,所有的幻影立刻消失,它马上变成一个实在的粒子,让你能够看到它。&这像不像是《倩女幽魂》中的画面?当你定睛看时,小倩站在你的面前,笑吟吟地看着你;但当你转过身去,她却立刻化作一道轻烟,消失得无影无踪。&这还能算是科学理论吗?它简直就是《聊斋》中的鬼故事!&量子论过于惊世骇俗,不可避免地引来了无数的攻击,然而那些设计来否定它的实验,却无不更加证明了它的正确性。现在许多物理学家们,已经只顾埋头享受量子论带来的现实好处,再不去管它背后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哲学意义。我们眼中的宏观世界是由粒子组成的。如果每一种粒子都是有人观察时才是实在的,没人观察时就只是一种虚幻的波,那么由它组成的整个世界应该也是如此。这意味着什么?难道真像乔治&贝克莱主教说的那样,“存在就是被感知”,世界是因为我们的存在才变得真实的?&有人用调侃的语气很好地描述了这一问题:“当我们不看它时,月亮是不存在的”。
&TOP3&大自然有意识吗?&日本的江本胜博士在研究水结晶时发现,水具有意识,它能听、能看。他用高速摄影技术来拍摄水结晶照片,在实验水两边放上音箱,让水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拍摄到的水结晶就美丽工整;听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水结晶则展现出一种华丽的美;听摇滚乐时,结晶就显得丑陋不堪。&在装水的瓶壁上贴不同的字或照片让水看,不管是哪种语言,看到“谢谢”的水结晶非常清晰地呈现出美丽的六角形;看到“混蛋”或者“烦死了”的水结晶破碎而零散。&江本胜认为,只要水感受到了美好与善良的感情时,水结晶就显得十分美丽;当感受到丑恶与负面的情感时,水结晶就显得不规则且丑陋。总而言之,水是有意识的,甚至能与人类的情感产生共鸣。&这种说法,现在已经被主流科学界判定为缺乏依据的“伪科学”,江本胜本人也被指称是网上买的假博士学位。我们不想对此事的真伪进行辩驳,只是想借此引出一个话题:大自然有意识吗?&按照目前科学界的主流观点,大自然是没有意识的,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包括自然法则,都不是某种意识的产物,而是自然形成的。这是“进化论”者们在与“神创论”进行了长期斗争之后取得的丰硕成果,它使世界上的各大宗教从此都只能漂浮在空中,落不了地,在理性上被学术界所排斥。&“神创造了并控制着世界”的观念,曾经主宰了人类几千年。只是在最近二百年间,科学的发展动摇了人们坚持已久的信念,在“科学需要实验验证”的理念支持下,在尼采“上帝已死”的呼喊声中,人们最终在理性的领域驱逐了神灵的存在,从此不再相信宗教信仰中含有理性的成分,认为那仅仅不过是人们精神寄托的需要。&但假如直到现在你的思想还停留在这样的认识水平上,那么你OUT了,那都已经是老皇历。现代科学更多、更深的新发现,已经让人看到了推翻“自然生成”观念的曙光。岁月悠悠,又现当年镜头,科学新发现曾经成为质疑宗教理论的利器,但现在却有可能成为科学自己的掘墓人。&只要抱着这种怀疑,到各学科领域去寻找,支持这一想法的事例屡见不鲜,但我们在这里只举一个例子来说明,那就是“基因语言”的存在。&达尔文不知道基因的秘密,否则世界上也许根本就不会出现进化论。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它是由“肽链”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而肽链又是由20种基本的氨基酸按一定顺序排列而成的。假如按照达尔文进化论的逻辑,自然界的蛋白质应该是偶然拼凑而成的,但事实上,大自然采用的不是这种笨办法,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由“基因”这种遗传信息精确控制着,它的生成完全是一个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组装的过程。&基因通常处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染色体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它在显微镜下呈圆柱状或杆状,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因此叫做“染色体”。核酸有3种基本成分:磷酸、核糖或者脱氧核糖、碱基。含核糖的核酸叫RNA,含脱氧核糖的核酸叫DNA。RNA中有4种碱基,分别用G、C、A、U来代表;DNA中也有4种碱基,其中3种与RNA相同,只有1种不一样,分别用G、C、A、T来代表。&生物的遗传信息都包含在基因里。但基因中的遗传信息是如何表达的呢?我们要怎样才能读懂它的内容?我们可以参考一下英语。英语中有26个“ABCD”这样的字母,几个字母拼在一起可以组成“home”这样的单词,单词按照一定的语法结构组织起来,就成为一篇文章,可以表达出完整的信息。&遗传信息的表达其实是一样的道理。DNA和RNA中有5种碱基,相当于5个字母;每3个字母连在一起组成一个单词,分别对应着20种基本氨基酸中的一种,比如“ACC”对应“苏氨酸”,“TCC”对应“丝氨酸”,“TTC”对应“苯丙氨酸”;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单词对应的不是氨基酸,而是某种指令。这些单词以复杂的语法结构组织起来,就成为了像“人类基因组”这样的一部“天书”。&大肠杆菌遗传密码的64个单词中,只有60个是对应氨基酸的,还有1个是指示开始合成蛋白质的,有3个是指示终止蛋白质合成的,这反映了一种简单的语法结构。随着人们对于基因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已经发现这些“天书”中语法结构的复杂,比人类语言有过之而无不及。&细胞生产蛋白质的过程很简单,它只是按照语法对每一个单词进行解读,然后找到对应的氨基酸分子,把它们按照顺序组装起来。它并不是按照达尔文的逻辑,傻乎乎地一个一个去拼凑的。&通过以上介绍,应该很容易看出基因密码其实是一种语言。它有点像英语,有字母、单词、语法结构,但更像是一种程序语言,因为它里头还有很多像“操纵子”、“抑制子”、“启动子”这样的条件控制语句。&读到这里,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心生疑惑。语言是高级生命特有的现象,没有生命的自然界不存在语言,低级生命也不可能产生复杂的语言。以“dog”这样的符号来代表“狗”这样的生物,这很显然是一种思维活动,而只有智慧生命才有思维,才会懂得去创造语言文字。&但现在我们就要问了:如果大自然是没有意识的,如果生命是没有意识的自然界天然形成的,那么这种基因语言的存在又该如何解释呢?没有思维能力的大自然,怎么会知道用“TCC”这样的符号来代表“丝氨酸”这样的实物?细胞又是怎么知道3个字母组成了1个单词,在对应着某种特定氨基酸的呢?&假如大自然是完全没有意识的,那么“基因语言”的出现根本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仅从这一点看,生命的出现就不像是一种偶然,而更像是一种设计。&基因语言还只是自然法则中极小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纷繁复杂的自然规律背后存在着的自然法则,目前学术界普遍的观点是,它是自然形成的。然而正如我们前面质疑,从逻辑上说,连放屁虫的防卫系统那样的简单器官都无法自然生成,大自然怎么可能生成眼睛这样的复杂器官一样,我们不禁要问,连“基因语言”这样简单的规则,大自然都不可能自然生成,它又怎么能够生成要更复杂无数倍的自然法则呢?&仅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就毫无保留地相信,大自然是有意识的。只是隐藏在这种意识背后的是什么呢?是上帝、造物主、老天爷,抑或是其他的什么东西?
&TOP2&眼前的一切真实吗?&很久以前就有人在怀疑眼前的世界是否真实,一个著名的典故是“庄周梦蝶”。《庄子&齐物论》中说,一天晚上庄周做了个梦,他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怡然自得地在花间飞舞,浑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一直到他突然间醒了过来,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不是蝴蝶,是庄周。&庄周在梦中只知道自己是蝴蝶,不知道自己是庄周。假如他一直都不醒过来,那么他是不是就永远也搞不清楚自己是在梦境里,还是在真实世界中呢?&笛卡儿也有类似的想法,他说:“当我仔细思索这个问题时,我发现人清醒时的状态与做梦时的状态,并不一定有所分别。”由此他进一步问:“你怎么能确定你的生命不是一场梦呢?”&人类对于世界所有的认知,都来自于感觉器官获取的信息。在人类的各种感觉器官中,视觉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它可以是一种遥感,能使我们接收到来自于远方的信息,而不必像触觉、味觉那样,需要通过直接接触。&从逻辑上来看,视觉感官输入什么样的信息,我们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东西,对于其它感觉器官来说也是一样。所以假如我们能够用计算机模拟信号来替代这些信号输入,就可以制造出一个真假难辨的虚拟世界。&事实上,他们的想法并非没有可能。从逻辑上说,我们确实没有办法确定世界是否真实。因为我们所有的信息都来自于感官知觉,大脑是据此作出判断的,假如感官接收到的信号本身就是模拟出来的,我们根本无从察觉。所以仅凭感官知觉,我们就能判断眼前世界是真的吗?显然不行。&前面这些观点会被一些人归类到“唯心论”中去,但其实这种标签早已过时。“唯物论”在19世纪曾一度成为公认的主流世界观,但现在已经被物理学家们广泛怀疑。&在早期人们提出“物质”概念的时候,认为它是实在的东西,所以才会用“质量”来衡量它的多少,言下之意是:质量大物质就多,质量小物质就少,没有质量就没有物质。&但后来这种观念被彻底打破了。首先是物质可以转化为能量,能量也可以转化为物质,而能量是虚无的;然后又发现有些粒子没有质量,比如光子、夸克、胶子。这样一来,物质的实在性就已经很值得怀疑了。&当人们对时间、空间的特性有了进一步认识之后,才更认识到它们是世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们并不是恒定的,会随着物质的改变而改变。假如说世界是唯物的,那么它们算是什么呢?难道时间、空间也是物质吗?&量子论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于物质实在性的怀疑。“不确定性原理”说,粒子是不确定的,假如它是实在的东西,怎么可能没有确定的状态?“互补原理”说,在你看的时候,它是粒子,不看的时候,它会变成虚无缥缈的波,实在的东西可能这样么?&宇宙大爆炸理论更是直接否定了唯物论。在宇宙诞生之前什么也没有,没有时间、空间,也没有物质和能量。假如物质是真实的,那么在宇宙诞生之前它们到哪里去了呢?怎么可能凭白无故变出个真实的宇宙来?&事实上,许多现代顶尖的科学家已经在怀疑。前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现任中科院院士朱清时教授,就曾经作过一个叫做《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的演讲,公开否定唯物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搜来看看。&或许会完全违背你的经验和常识,或许会让你一时难以接受,但我们还是要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感官接收到的信息靠得住吗?眼前的一切是真的吗?
&TOP1&人类的意识从何而来?&人类的终极问题也许只有两个,生命的奥秘是其中之一。&仰望星空,广袤而神秘的宇宙让人目眩神迷,轻易地就能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思和想要探个究竟的好奇。然而宇宙最大的神奇之处并不在于它的浩瀚,而更在于其中竟然能够诞生出具有自主意识的生命。&在生命的所有特征中,精神是最为神秘的。精神是什么东西?这个问题已经困惑了人们太久太久。在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精神和其它所有存在的东西都不一样,它具有一些很奇怪的特征。在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只要是存在的,比如空气、辐射、电磁场这些以前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现在都可以进行计量和测量了。唯独精神,我们虽然明明知道它的存在,却无法对它进行感知和测量。&正是因为精神的这一特征,人们在对于它的认识上出现了巨大的分歧,在哲学上唯心与唯物的争论由来已久。唯心论一般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是精神创造了物质,在决定着物质;而我们所接触到的唯物论,通常以“意识”这个词来代表“精神”,它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只是大脑的机能,是物质的产物,物质在决定着意识。&生命为什么会有意识呢?这个古老的问题,至今仍然没有确定的答案。早在6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相信灵魂的存在,认为人死之后会在另一个世界——阴间复活,所以要把尸体制作成不会腐烂的木乃伊,以便让它在地下与灵魂重新结合。这说明当时人们就已经开始用灵魂来解释意识的存在了。&相信这种说法的人认为,在生物身上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东西,一种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躯体,另一种是以精神形式存在的灵魂。造物主在创造生命时,同时创造了它们的躯体和灵魂,灵魂是生命拥有意识的缘由。&类似这样的观点在哲学上被称为“二元论”,因为它认为世界上同时存在着精神和物质两种东西;而不管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认为只存在一种东西,另一种是由它派生出来的,所以都叫“一元论”。&人类存在灵魂的说法,在历史上流传了几千年,只是在最近几百年间,科学的兴起促使人们逐渐否定了这样的说法。&十七世纪英国的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就开始提出这样的观点:自然界所有的现象,包括人和动物,都是由物质的分子组成的,甚至连人类的意识也是由人脑中的分子运动产生的。十八世纪的法国哲学家J.O.拉美特里更是直接提出了人就是一台肉体机器的思想,他在《人是机器》一书中说,就像人的脚有肌肉可以行走一样,人脑也有肌肉可以用来思考。&工业革命后,机器的构造变得复杂起来,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于是一些人想,也许当机器的结构复杂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出现意识这样的功能。到了十九世纪,德国的唯物论者就根据这一逻辑,说意识只是大脑的机能(机器的功能),思想与脑袋的关系就像是尿液之于肾脏、胆汁之于肝一样。&人的意识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是人脑这台复杂机器的正常功能,还是因为灵魂的存在造成的?假如是前者,那么只要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是可以进行科学验证的。但假如是后者,那么科学无法进行验证,因为感官感知不到灵魂,我们无法证明它存在与否,只能通过思维推导来进行判断。&机器复杂到一定程度,真的有可能产生智能吗?从某种角度来看,这种观点已经破产了。科学发展到现在,在解剖学和各种扫描仪器的帮助下,人脑的细部结构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是秘密了,然而在意识如何产生的问题上,科学家们还是一点头绪都没有。假如机器复杂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智能,那么人脑这台复杂的机器结构,我们已经大致掌握了啊,为什么还不知道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呢?果脯网编辑:果粒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目前没有跟贴,欢迎你发表观点
图片,文字等缺失或错误
色情,暴力等非法内容
广告,重复文章等垃圾内容
我有话要说深入解读希特勒死亡之谜 揭秘史上最令人震惊的自杀闹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过去,我们一直会认为,1945年4月,当苏联红军攻陷柏林时,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于 30 日 15 点 30 分在地堡中的一个密室内朝自己的头部开了一枪,自杀了……
希特勒自杀的故事,被一遍遍地重复,似乎成了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当研究那段险象环生的历史时,人们会惊异地发现,苏联人在攻占柏林后,试图找到希特勒,哪怕是他的尸体,但他们却感到一片茫然——希特勒可能在苏联士兵的眼皮子底下溜走了,苏联将领们甚是失望。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不仅在当时,甚至一直到1953年去世也不相信希特勒真的死了。在这起被官方定性为自杀而永远尘封的事件中,其实时至今日都没有人掌握哪怕最基本的能够证明希特勒已经死亡的证据。我们不得不运用修正主义的眼光来看待发生在日之后的种种事实。
如今,阿根廷著名记者、作家、档案学家,《他欺骗了全世界:希特勒死亡之谜》一书的作者阿贝尔o巴斯蒂经过长期研究关于希特勒逃亡的历史,以充分的举证、翔实的史料对希特勒的死亡真相提出了令人信服的独到见解。
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知晓同盟国的核心秘密:“二战”期间,纳粹和美国曾共同实施驱逐共产主义的战略。事实上,如果德国和同盟国之间已经达成了某种协议,希特勒的逃亡就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结果了。“如果我活着,那么苏联、美国和英国之间永远不会有冲突。他们会为消灭我而团结在一起。然而如果我死了,它们就再也不可能保持一致了,矛盾就会纷至沓来。而当这一刻来临的时候,我必须活着,继续领导德国人,带领他们从失败中重新振作,并取得最后的胜利。如果大家都认为我死了,那么德国只能幻想胜利了。”(阿道夫o希特勒,在柏林地堡中,《时代》,1945 年 5 月 28 日)如果我们知道当年的几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最高元首已经形成了一个反对共产主义的势力圈,而且希特勒是其中一个毋庸置疑的领袖,那么要挽救他的生命就是必然的了,他的逃亡也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
另外,希特勒与美国的商人和银行家们签订了很多重要的金融、经济合约,这为一批人带来了巨额财富,而这些人在“二战”前后都一直支持希特勒,比如通用汽车公司、美孚石油公司等。显而易见的是,在这一背景下,希特勒是这个错综复杂的利益网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希特勒有可能已经逃亡了吗?
1945 年 4 月在柏林的地堡中,在希特勒不着一丝痕迹地永远消失于世界舞台之前,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他自杀的故事有可能只是一场大型的“戏剧表演”吗?那些所谓的敌对者们是否早已订立了合约,并为希特勒出逃制造了各种便利?如果他真的逃走了,他究竟藏在哪里?如果历史已经接受希特勒和爱娃已经自杀的事实,那么,真相又是如何被掩盖的呢?
这些疑问已经有答案了。为了解开这个二十世纪最匪夷所思的历史谜团,阿贝尔o巴斯蒂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寻找新的材料、证据和档案。他在《他欺骗了全世界:希特勒死亡之谜》一书中摘录了有关文件和亲历者的回忆录,列举了多位证人的证言,公开了大量美国联邦调查局解密文件,从而证实希特勒并没有在1945年自杀身亡,比如书中提供了一份德国机密文件,它表明有一批人于日(纳粹元首所谓的自杀的四天前)乘坐飞机撤离到了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该文件上所列的乘客名字中包括了元首(希特勒)、希特勒的情妇爱娃o布劳恩、希特勒的私人秘书马丁o鲍曼、党卫军中将缪勒等。同时他把触角伸向了官方经常回避的角落——这些年来在另一种环境下滋生的纳粹主义,为的是让当年这个复杂的、精心策划的逃亡的所有证据浮出水面,而这一逃亡为希特勒提供了完全不同的结局:平静安逸,远离了“舞台”中心,躲避了审判和惩罚……
本书中很多章节的描写与论述会颠覆您的历史常识,比如“一场大骗局”、“另一个希特勒”、“流亡之旅”、“那些死去的希特勒们”、“希特勒的逃亡”……本书作者以通俗流畅的文字,将这部在中国大陆首次出版的揭秘希特勒死亡真相的图书呈现给广大读者。
通过本书提供的证据我们会看到,出于政治或经济利益的考虑,希特勒注定会在他人的庇护之下逃亡。因此,实际上,1945年,希特勒并没有在柏林的地堡中自杀身亡。他假死的闹剧和其后的逃亡,构成了“二战”历史上一段“精彩”的篇章。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何可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读书官方微信
播放数:865622
播放数:358967
播放数:570550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未解之谜读书笔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