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如何计算立方数?

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图像特征金字塔快速计算方法
金字塔搜索法,是基于视觉的目标检测中用以提高检测精度的重要方法。但计算图像精密采样特征金字塔耗费时间过长。为提高特征金子塔的建立速度,研究得到图像特征金字塔的层间幂指定律,给出用稀疏采样特征金字塔的邻近层,近似计算精密采样特征金子塔的方法。使用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对参数的选择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验说明快速计算方法在计算速度上存在明显优势。
作者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BAF07B04);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YCSZ2012075)。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围城金字塔的四个三角形的高都是17,金字塔的底是个正方形,边长为16,从金字塔的顶点到底部正方形的这条高为15,怎么求出金字塔的表面积?形状如下图
15*15+17*15*2=735
求一个三角形面积17*16/2=136四个就是136*4=544底部正方形面积16*16=256相加得256+544=800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图像特征金字塔快速计算方法--《电子世界》2014年07期
图像特征金字塔快速计算方法
【摘要】:金字塔搜索法,是基于视觉的目标检测中用以提高检测精度的重要方法。但计算图像精密采样特征金字塔耗费时间过长。为提高特征金子塔的建立速度,研究得到图像特征金字塔的层间幂指定律,给出用稀疏采样特征金字塔的邻近层,近似计算精密采样特征金子塔的方法。使用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对参数的选择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验说明快速计算方法在计算速度上存在明显优势。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TP391.41【正文快照】:
目标检测中为提高检测精度,检测过程需在图像的不同尺度上分别进行,即多分辨率搜索也称作金字塔[1]搜索。但特征金子塔的建立计算时间花费较大,以行人检测[2]为例,一幅640X480的图片,计算其精密采样的梯度直方图特征金子塔需将近1秒钟,图像特征金字塔的建立成为制约目标检测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立发;杜海清;徐静涛;;[J];电视技术;2014年01期
姜维;卢朝阳;李静;刘晓佩;姚超;;[J];电子学报;2015年01期
崔剑;侯晓荣;;[J];电脑与电信;2015年04期
杨大伟;宋程程;李松江;李丹;;[J];计算机应用;2014年06期
夏裕建;孙涵;;[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5年02期
李俊峰;;[J];自动化学报;2015年09期
董宏平;刘利雄;;[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4年03期
余瑞星;朱丹;高路;郭冬梅;;[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曹明明;干宗良;陈杰;崔子冠;朱秀昌;;[J];信号处理;2015年01期
李俊峰;方建良;戴文战;;[J];仪器仪表学报;201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顾营迎;[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刘雪超;[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吴金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杨迪威;[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Naser F[D];浙江大学;2013年
章学静;[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方相如;[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刘彦甲;[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郭宏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刘明媚;[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褚江;[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刘晓璇;[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陈义如;[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王新龙;[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高立发;[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赵彦孟;[D];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瑞帅;余淑华;潘凯;王圆;;[J];电子世界;2014年07期
曾喜良;王金娟;;[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8年07期
刘陈;王欣欣;李凤霞;赵相坤;;[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朱薇;刘利刚;;[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1年08期
柳有权;吴宗胜;韩红雷;吴恩华;;[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3年09期
吴骏,唐红梅,肖志涛,贾志成;[J];信号处理;2004年01期
邵静;高隽;赵莹;张旭东;;[J];仪器仪表学报;2008年04期
潘如如;高卫东;;[J];纺织学报;2009年10期
刘贵喜,赵曙光,杨万海;[J];光电子·激光;2001年03期
吕冀;高洪民;汪渤;周志强;;[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一鸣;刘亚璠;;[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贾义臣;伍铁如;;[A];第六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张相芬;陈武凡;王沛;陈胜;何宏;;[A];第十五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施柏鑫;李扬曦;许超;;[A];2009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赵青青;;[A];第24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6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哲;[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郝聚涛;[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金舟;[D];天津大学;2011年
韩兆翠;[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赵汉理;[D];浙江大学;2009年
臧睦君;[D];吉林大学;2015年
胡春龙;[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郑作勇;[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陈阳;[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陈滨津;[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金鹏;[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谢晓东;[D];厦门大学;2014年
刘毅;[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程海龙;[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常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彭小华;[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崔冰琪;[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王大志;[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杨小汕;[D];北京理工大学;2011年
赵柳青;[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梯形、三角形的立方怎么算要有具体证明过程!
优萌er969FFF64
梯形 梯形是指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其中长边叫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编辑本段]等腰梯形的性质 1.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 2.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3.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4.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上下底中点的连线所在直线 5.等腰梯形的中位线(两腰中点相连的线叫做中位线)等于上下底和的二分之一 注意:在有些情况下,梯形的上下底以长短区分,而不是按位置确定的,把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 [编辑本段]判定 1.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4.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5.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编辑本段]周长、面积 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等腰梯形面积公式: 中位线×高 用字母表示:(a+b)×h÷2 或l·h 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腰+腰 用字母表示:a+b+c+d [编辑本段]常用辅助线 1.作高(无数条,根据实际题目确定) 2.平移一腰 3.平移对角线 4.延长两腰交于一点 5.取一腰中点,另一腰两端点连接并延长. 6. 取两底中点,过一底中点做两腰的平行线.
[编辑本段]什么是三角形?
一个封闭图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叫做三角形. 例题:已知有一△ABC,求证∠ABC+∠BAC+∠BCA=180° 证明:做BC的延长线至点D,过点C作AB的平行线至点E ∵AB∥CE(已知) ∴∠ABC=∠EC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AC=∠AC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CD=180° ∴∠ACB+∠ACE+∠ECD=∠BCD=180°(等式的性质) ∴∠ABC+∠BAC+∠BCA=180°(等量代换)
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证明: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内角可以证明,详细参见《优因培:走进三角形》
[编辑本段]三角形分类
(1)按角度分
a.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小于90度 .并不是有一个锐角的三角形,而是三个角都为锐角,比如等边三角形也是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简称Rt 三角形): ⑴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⑵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⑶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⑷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和⑶相反);
c.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大于90度(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统称斜三角形). d.证明全等时可用HL方法
[编辑本段]解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外国叫“毕达哥拉斯定理”) a^2+b^2=c^2, 其中a和b分别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c为斜边. 勾股弦数是指一组能使勾股定理关系成立的三个正整数.比如:3,4,5.他们分别是3,4和5的倍数. 常见的勾股弦数有:3,4,5;6,8,10;等等
[编辑本段]解斜三角形
在三角形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则有 (1)正弦定理 a/SinA=b/SinB= c/SinC=2r (外接圆半径为r) (2)余弦定理. a^2=b^2+c^2-2bc*CosA b^2=a^2+c^2-2ac*CosB c^2=a^2+b^2-2ab*CosC (3) 余弦定理变形公式 cosA=b^2+C^2-a^2/2bC cosb=a^2+c^2-b^2/2aC
cosC=a^2+b^2-C^2/2ab
[编辑本段]三角形的性质
1.三角形的任何两边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 ,由此亦可证明得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的中线,底边的高重合,即三线合一. 4.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5.三角形共有六心:
三角形的内心、外心、重心、垂心、欧拉线
内心: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也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 性质:到三边距离相等. 外心:三条中垂线的交点,也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性质:到三个顶点距离相等. 重心:三条中线的交点. 性质:三条中线的三等分点,到顶点距离为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 垂心: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 性质:此点分每条高线的两部分乘积 旁心:三角形任意两角的外角平分线和第三个角的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性质: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界心:经过三角形一顶点的把三角形周长分成1:1的直线与三角形一边的交点. 性质:三角形共有3个界心,三个界心分别与其对应的三角形顶点相连而成的三条直线交于一点. 欧拉线:三角形的外心、重心、九点圆圆心、垂心,依次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条直线就叫三角形的欧拉线. 6.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内角的一边与其另一边的延长线所组成的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内角之和.
7.一个三角形最少有2个锐角. 8.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 9.等腰三角形中,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垂直于底边. 10.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下面关系那么a²+b²=c² 那么这个三角形就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11.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 12.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13.底相等的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其高之比,高相等的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其底之比. 14.三角形三条中线的长度的平方和等于它的三边的长度平方和的3/4. 15.在△ABC中恒满足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16.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17.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编辑本段]三角形为什么具有稳定性
任取三角形两条边,则两条边的非公共端点被第三条边连接
∵第三条边不可伸缩或弯折
∴两端点距离固定
∴这两条边的夹角固定
∵这两条边是任取的
∴三角形三个角都固定,进而将三角形固定
∴三角形有稳定性
任取n边形(n≥4)两条相邻边,则两条边的非公共端点被不止一条边连接
∴两端点距离不固定
∴这两边夹角不固定
∴n边形(n≥4)每个角都不固定,所以n边形(n≥4)没有稳定性
[编辑本段]三角形的边角之间的关系
(1)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180°(在球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4)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5)在同一个三角形内,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
(6)三角形中的四条特殊的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中位线.
(7)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它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它到各边的距离相等.
(8)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即外心,是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它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9)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叫三角形的重心,它到每个顶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的2倍.
(10)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11)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1/2.
(12)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延长线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注意: ①三角形的内心、重心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 ②钝角三角形垂心、外心在三角形外部.
③直角三角形垂心、外心在三角形的边上.(直角三角形的垂心为直角顶点,外心为斜边中点.) ④锐角三角形垂心、外心在三角形内部.
[编辑本段]特殊三角形
1.相似三角形 (1)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性质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之比等于相似比 若a、b、b、c成比例,即a:b=b:c,则称b是a和c的比例中项 (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三边对应成比例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两边对应成比例及其夹角相等,则两三角形相似 【3】两角对应相等则两三角形相似 2.全等三角形
1、图案的设计:应用全等图形的知识,对基本图形适当进行分割、拼接,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2、图案设计的基本步骤: (四)、全等三角形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相等、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① SAS ②ASA ③AAS ④SSS ⑤HL (RT三角形)】 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常用方法:
3.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两底角相等; (2) 两条腰相等 ; (3)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等角对等边;
(2)两底角相等; 4.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都等于60°.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编辑本段]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S△=1/2*ah(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对应的高) (2)S△=1/2*ac*sinB=1/2*bc*sinA=1/2*ab*sinC(三个角为∠A∠B∠C,对边分别为a,b,c,参见三角函数) (3)S△=√[s*(s-a)*(s-b)*(s-c)]【s=1/2(a+b+c)】(海伦—秦九韶公式) (4)S△=abc/(4R)【R是外接圆半径】 (5)S△=1/2*(a+b+c)*r 【r是内切圆半径】
(6). | a b 1 |
S△=1/2 * | c d 1 |
.| e f 1 |
【.| a b 1 |
.| c d 1 | 为三阶行列式,此三角形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a,b),B(c,d), C(e,f),这里ABC .| e f 1 | 选区取最好按逆时针顺序从右上角开始取,因为这样取得出的结果一般都为正值,如果不按这个规则取,可能会得到负值,但不要紧,只要取绝对值就可以了,不会影响三角形面积的大小!】
[编辑本段]生活中的三角形物品
雨伞、帽子、彩旗、灯罩、风帆、小亭子、雪山、楼顶、切成三角形的西瓜、火炬冰淇淋、热带鱼的边缘线、蝴蝶翅膀、火箭、竹笋、宝塔、金字塔、三角内裤、机器上用的三角铁、某些路标、长江三角洲、斜拉桥等.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注意:只有三个角相等无法推出两个三角形全等,也不可以用“SSA”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等,简写为“SSS”. (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ASA”.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AAS”. (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SAS”. (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HL”.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也相等,并且全等三角形能重合.
[编辑本段]三角形中的线段
中线: 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平分三角形.
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交点)向其对边所作的垂线段(顶点至对边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角平分线: 顶点到两边距离相等的点所构成的直线.
中位线: 任意两边中点的连线.
[编辑本段]三角形相关定理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点到顶点的距离是它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 上述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 这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 这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三角形的三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这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三角形一内角平分线和另外两顶点处的外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这点叫做三角形的旁心.三角形有三个旁心. 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垂心、内心、旁心称为三角形的五心. 它们都是三角形的重要相关点.
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三边关系定理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勾股定理 在Rt三角形ABC中,A≤90度,则 AB·AB+AC·AC=BC·BC
梅涅劳斯定理 梅涅劳斯(Menelaus)定理是由古希腊数学家梅涅劳斯首先证明的.它指出:如果一条直线与△ABC的三边AB、BC、CA或其延长线交于F、D、E点,那么(AF/FB)×(BD/DC)×(CE/EA)=1. 证明: 过点A作AG∥BC交DF的延长线于G, 则AF/FB=AG/BD , BD/DC=BD/DC , CE/EA=DC/AG. 三式相乘得:AF/FB×BD/DC×CE/EA=AG/BD×BD/DC×DC/AG=1 它的逆定理也成立:若有三点F、D、E分别在的边AB、BC、CA或其延长线上,且满足(AF/FB)×(BD/DC)×(CE/EA)=1,则F、D、E三点共线.利用这个逆定理,可以判断三点共线.
塞瓦定理 设O是△ABC内任意一点, AO、BO、CO分别交对边于D、E、F,则 BD/DC*CE/EA*AF/FB=1 证法简介 (Ⅰ)本题可利用梅涅劳斯定理证明: ∵△ADC被直线BOE所截, ∴ CB/BD*DO/OA*AE/EC=1 ① 而由△ABD被直线COF所截,∴ BC/CD*DO/OA*AF/BF=1② ②÷①:即得:BD/DC*CE/EA*AF/FB=1 (Ⅱ)也可以利用面积关系证明 ∵BD/DC=S△ABD/S△ACD=S△BOD/S△COD=(S△ABD-S△BOD)/(S△ACD-S△COD)=S△AOB/S△AOC ③ 同理CE/EA=S△BOC/ S△AOB ④ AF/FB=S△AOC/S△BOC ⑤ ③×④×⑤得BD/DC*CE/EA*AF/FB=1
利用塞瓦定理证明三角形三条高线必交于一点: 设三边AB、BC、AC的垂足分别为D、E、F, 根据塞瓦定理逆定理,因为(AD:DB)*(BE:EC)*(CF:FA)=[(CD*ctgA)/[(CD*ctgB)]*[(AE*ctgB)/(AE*ctgC)]*[(BF*ctgC)/ [(AE*ctgB)]=1,所以三条高CD、AE、BF交于一点.
莫利定理 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三等分,靠近某边的两条三分角线相得到一个交点,则这样的三个交点可以构成一个正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常被称作莫利正三角形.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字塔体积的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