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不小心删了短信下载了不良软件,收到支付短信,会扣费吗

    主持人手里拿的几张纸,上面密密麻麻打印的全部是手机号码,提供这些号码的人很肯定地告诉我们,这些手机都秘密地被安装了一个扣费软件,机主的话费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扣掉。手机话费会被人偷偷扣掉?这可能吗?本栏目记者展开了调查。  最先看到这批手机号码的人是人民网的记者赵蓉,日,她收到了一个陌生人发来的电子邮件。    人民网的记者赵蓉:这个邮件主要内容就是说,山寨手机内置一些扣费的软件。每个月会扣用户8到32块钱    将信将疑的赵蓉,马上给对方回复邮件,希望对方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很快,那个陌生人就给她发来了这份手机号码清单。    人民网的记者赵蓉: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5月份和6月份这个手机号码被一家公司就是扣费的名单。我当时感觉数目很惊人。遍布10多个省,包括上海、江苏、云南、四川还有山西。    对方提供的一共有两万多个手机号码,这些号码真的被暗中扣了话费吗?赵蓉立即与本栏目的记者取得联系,一起进行深入调查。调查的第一步,就是对这些手机号码逐一进行拨打确认。    《经济与法》记者电话采访一:  记者:您好,我是中央电视台《经济与法》栏目的记者,我想请问您一下,您平时是怎么样缴手机话费的呢?  用户1:一般都是买充值卡往手机里充。  记者:您有没有发现,上个月电话费平白无故的少了呢?  用户1:你一说我想起来了,前段时间我就觉得奇怪,这几个月话费用得特别快,有一次充了100块钱,刚用了半个月,也没打几个电话,就没钱了。    电话采访二:  记者:您好,我是中央电视台《经济与法》栏目的记者,我想请问您一下您有没有发现您的手机(预存)话费最近少了呢?  用户2:我发现了,我最近发现我的手机(预存)话费少了,然后刚充过50块钱打了几个电话就没钱了。  记者:您有没有查询过是怎么少的呢?  用户2:没查过。我也没定制什么电话业务啊之类的。就是平白无故的突然(预存)话费少了。    记者按照清单上面的手机号码,拨通了75个人的电话,他们都是通过充值或预存的方式缴费的用户,绝大部分人说,他们平时拨打了多少电话,用了多少话费自己心里大概有数,最近也感觉到自己的手机预存话费莫名其妙地变少了,却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少的。也有人明确地告诉记者,他已经发现了自己的手机被异常扣费的原因,这位家住上海的林先生使用一部新买的手机没几天,就发现自己预存的话费莫名其妙地变少了。林先生觉得奇怪,他仔细检查了一下手机上设置的各种功能,很快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林先生:它是一些游戏的,一些笑话,那你看了以后有笑话,你就点了一下,点了以后它就直接发了一个短信息过来。而且这个短信息过来以后他就直接给它扣了。扣了钱了。      本来以为是免费的,用过之后,才出现收费的信息,到了这个时候,林先生才意识到,他这部手机上的所有游戏功能其实都是收费的,而且用户在使用的时候,没有任何收费的提示。为了证明这一点,林先生还给记者当场做了演示。    林先生:  我们直接按一下这个功能键,然后有一个信息的、电话本的还有一个通信记录、工具,还有一个就是资讯时空。然后资讯时空你就看一下,点一下,里面有天气预报啊,侠胆天下,浪漫约会等等,它有一个订读(阅),你就点一下的话,然后就给它扣了。    几分钟之后,果然像林先生说的那样,一条扣费的短信发到了他的手机上。    早在2006年,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就出台了关于规范移动信息服务业务资费和收费行为的通知,其中规定:用户申请订制移动信息服务业务(包括短信、彩信、彩E、WAP等)时,基础电信企业应当事先请求用户确认,未经用户确认反馈的,视为订制不成立,且不得向用户收费;给用户发送的请求确认信息中,必须包括移动信息服务企业的名称、具体业务名称、资费标准、退订方式等应告知用户的信息。这条规范也就是后来大家俗称的二次确认。      可是这个手机扣费为什么没有提示和2次确认呢?,林先生以前使用的手机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他决定,把事情弄清楚。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这天早晨,林先生起床之后,像往常一样打开手机,开机之后不到一分钟,他就发现,手机又被扣费了。     林先生:就有一通信息过来了,然后信息一打开,就是代收费4块钱。    短信息的内容显示,林先生已经定制了一个约会点播业务,可林先生说,他根本没有定制过这样的业务,而且这些短信息发出的时间居然是在凌晨两点左右。林先生的这部手机用了一个半月,像前面所说的两种方式被扣掉的话费大概是二十多块钱,后来,林先生换了一部手机,结果之前的那些异常扣费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过。在跟这份清单上的手机用户联系的过程中记者发现,林先生遇到的情况并非偶然。苏州的裴先生在一家建材公司做销售,2009年6月的一天,他早上起床,打开手机,很快,就收到了一条扣费的短信息,信息上提示,扣费的时间是凌晨两点多。    裴先生:但是我从来没有在夜间使用过手机,我就觉得很奇怪怎么会突然扣出我这么多钱来。      之后的一个星期左右,裴先生每天早晨都会收到这样的扣费短信。这个奇怪的现象让裴先生很是费解,他在网上查询了自己的手机话费清单。发现是一些游戏的付费,还有一些其他的就是手机的就是增值服务的东西。至今,裴先生也没有弄清楚自己的手机为什么会在夜里关机的情况下被扣费。我们在跟这份清单上的手机号码联系的过程中发现,只有深圳的一位李先生,在发现手机被异常扣费之后,专门追查了一下扣费的原因,结果发现,猫腻就藏在手机里面。      吴先生一直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新买了一款手机之后不久,他就发现,手机上的游戏只要点击就会产生费用。之前没有收费提示,使用过程中也没有二次确认的短信通知。    吴先生:它是连到网上去的,其实就是说你点它以后,它自动就连上去了。    吴先生上网查询了手机话费清单后发现,有北京和上海的两家sp公司扣过他的话费。仅仅10天左右,吴先生就被多扣了18元钱的话费,他播打了中国移动公司的客服电话反映情况,几天之后18元话费被退了回来,同时运营商还按照他的要求,停掉了他手机上的所有增值服务业务。可是,李先生并不甘心,为了查清事情的真相,他把自己的手机连接到电脑上,对手机内部软件进行了整理查询,结果发现,在手机内部有一个隐藏文件。    吴先生:隐藏文件里面就有一些内在的东西,它下载就下载这个隐藏文件里面在。你要打开那个属性里面那个把隐藏文件打开就可以看得到。      随后,吴先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这个隐藏的文件进行检测,发现这个文件相当于一个木马病毒程序。吴先生很肯定地说,手机被扣费,一定跟里面隐藏的木马病毒程序有关,可病毒程序到底是谁设计的,又是谁安装到手机上的,我们无从得知, 不过有一个人应该知道,谁呢?就是当初向记者提供这份手机号码清单的那个神秘的陌生人。 记者跟他多次通过邮件联系,最终他同意接受采访,条件是我们在节目中隐去他的真实姓名,并对图像进行处理,在这里,我们只能称他为陈先生。陈先生是一家软件公司的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的业务就是设计制作手机的内置软件。发给记者的这份手机号码清单上,两万多个被扣费的用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使用的手机都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山寨机,里面采用的全部是MTK芯片,他们行业内部把这类手机称作MTK手机。    陈先生:MTK是台湾的研发科技研发的一个底层的芯片,-类似于计算机的CPU这一块,它是一个核心的一个芯片-就是在底层它做了很多可扩展的一些应用,在这个应用基础之上,你可以做一些类似于游戏、软件,主要是这两种吧    一些采用MTK芯片的手机厂商在给手机安装芯片之前,通常会找到陈先生所在的公司,让他们往芯片上安装一些软件。    陈先生:“有一些这种专门做MTK平台的一些应用软件,包括一些视听的音频、视频、书,还有图、铃 这样的一些产品都有”。    陈先生所在的软件公司在业内通常被称做“方案商”。他们往芯片上移植的,就是我们之前采访时看到的、用户手机上的那些游戏软件。而这些软件往往被设计了多种扣费程序。  陈先生:“那就按业务线分吧,就是短信、彩信、WAB、AVR、百宝箱。---然后这些方案商会根据这些平台不同的机形,还会做一些不同种类的一些应用进去,这种东西是可以组合,也可以去调整搭配的”。    被恶意扣费的手机用户数量众多,遍及各个省市。这到底有多大的利润空间呢?    陈先生:如果是短信、WAB、彩信、AVR,包括百宝箱,这些所有的增值业务,MTK内置做的一些收入,如果加起来的话,我觉得一个月的收入应该在四到五个亿可以做得到。      利润如此丰厚,难怪让不法商家趋之若骛,那么,手机软件里的扣费程序是怎样做到恶意扣费,又是通过什么原理发挥作用的呢?为什么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只要一点游戏就扣费了呢?为什么有人在手机关机的时候也被扣费呢?陈先生给我们举了个例子,他看过我们栏目今年3月份播出的一期节目,题目叫做“揭秘地下黑客产业”,里面提到,黑客通过互联网络把病毒安装在用户的电脑上,从而操作控制用户的电脑。而这些被控制的用户被称作“肉鸡”。现在这种方式也被用在了手机上。陈先生说,他们这些方案商往手机芯片上植入的一些扣费程序就相当于电脑被植入病毒,手机出厂之后到了用户的手里,方案商就可以充当黑客的角色,通过GPRS网络控制用户的手机。    陈先生:“后台控制就是在方案商的服务器,其实道理是一样的。只要有网络连通的时候,它就可以模拟或者控制你的终端去做任何的操作,扣费是它自己想做多少就做多少,只要你不投诉,只要你不会发现,它就会一直扣下去”。    但是,上海的林先生和苏州的裴先生都遇到过手机关机时也被扣费的情况,手机关机之后,GPRS网络并没有开通,在这种情况下,话费又是怎么被扣掉的呢?    陈先生告诉记者,如果你GPRS不开通的情况下,这个软件它本身也具有一些可以发送短信的一些功能,就是它在程序里写好,把这些发送的指令全部都写到里面,然后规定一个时间,让这些指令去爆发,去发送一些短信,它同样是可以扣费的。采访时,陈先生还给记者看了一样东西,这是深圳的一家公司在跟他联系合作的时候,给他的一份MTK手机内置产品介绍。这家方案商把手机内置业务分为8块。其中,在智能计费这个选项里写着:灵活的计费模式,支持按地域按通道方式进行交叉配置,大幅提升客户的扣费率。在合作收益选项中写着:是传统内置业务收益的5倍。把提高扣费率当作标榜自己实力和竞争力的条件,这样的方案商我们只能用四个字来评价——居心不良。可是,即便有一些手机厂商往手机芯片上植入了扣费程序,方案商在后期平台上操纵了用户的手机,这些用户被扣的话费怎么能到他们的手上呢?在这里就不能不提到这条黑色产业链当中的另一个环节,SP,陈先生说,用户被扣掉的钱实际上是被SP收去了,什么是SP呢?    陈先生:“SP如果英文拼出来的话,应该是服务提供商,就是对我们来讲的话,我们可以理解成一个增值业务服务提供商,这也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包括电信下面一些合作的服务提供商。这些服务提供商从运营商那边去申请一些计费代码,然后这些计费代码是可以来收取用户的一些增值业务的使用费用”。  陈先生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手机厂商跟方案商达成协议之后,往往由方案商来联系SP,而且一家方案商往往会和几家sp公司合作。他会联合多家SP去做一些组合,然后去进行分区域,或者是分不同业务来用不同SP的计费代码去扣费。这样的话,基本上就能做到每一部手机都可能被扣费。  扣费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手机出厂之后到了用户手上,一旦开通GPRS网络,方案商就可以对这些手机进行后台控制和操作,比如在用户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模拟用户的手机号码,往sp的计费服务代码发送短信,申请某项手机增值服务。    陈先生:“那这些服务提供商收到你发送来的这个指令,他就会匹配到相应业务上,再给你发送相应的扣费的短信的提醒。那这样你的话费就被扣了”。  为了进一步验证陈先生的说法,记者在深圳亲身体验了手机被扣费的过程,在华强北电子市场,各种品牌的山寨手机让人眼花缭乱,记者随便在一家柜台上花了500元买了一款山寨机,还购买了一张当地的手机卡。  现场调查  记者:这些手机里的游戏用花钱吗?  商家:不是,如果你下载到手机里面就不用花钱。  回到宾馆之后,记者把手机卡装入手机,点开游戏菜单,上面有8个游戏,记者随意点击了其中的一个,几秒钟之后,就收到了一条短信息,内容是:您将使用生活潜望镜业务,信息费每条1元,由中国移动代收,停止点击不扣费。记者马上停止了点击,可是三分钟之后,当记者再次进入这个游戏,马上收到了一条扣费短信,上面说:感谢您使用众智汇公司的生活潜望镜业务,信息费1元。这是怎么回事呢?记者马上拨打了中国移动的客服电话10086。    记者:您好,我这个手机上边,我用了一下那个手机上面有一个那个游戏,直接点了一个游戏,它就扣我钱了,但是,我并没有收到任何的确认短信,然后就直接扣钱了。我想问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移动:您手机上的游戏是吗?  记者:对。  移动:用的是一些国产手机吗?  记者:对。  移动:因为这样的,因为一些国产手机它在生产的时候,它手机里面的话,已经是安装了这些恶意软件了,就是一些恶意的插件,只要你播放,就说你点击它,它就自动帮您发送这个信息出去。    了解完情况之后,中国移动的客服人员向记者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客服人员:您这个所扣的费用一块钱,我这边也可以向我们公司申请给您做一个话费上的赠送,把这一块钱赠送给您,那以后你这个游戏你也不要再去用它了。  记者:那可是是这样的,我不用的其他人用的话,这边还会被扣费,我们有没有一个治理的措施呢?  客服人员:治理的措施,因为它这是手机在出厂的时候,这个厂家方面它自己设置的,如果是客户买了国产手机之后有出现这些问题,都可以把他手机上这一方面的功能把它关闭掉。    随后在记者的要求下,中国移动的客服人员提供了那家sp的公司名称和电话。一个代码是1066。——名称叫做北京众智汇。记者马上拨通了北京众智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公司的电话,对方的工作人员经过查询之后给出的答复是:用户自己点播了这项业务。    北京众智汇公司:这里有看到您是在12点,14点12分的时候点拨的,给您回复的收费提示。然后在14点15分的时候又再次点拨产生了一块钱。  记者:没有没有,我没有回复过,我没有任何回复。  北京众智汇公司:那您现在是想取消这业务吗?  记者:我不光是想取消这业务,我是想问问为什么会产生这个事呢?因为我并没有定制。  北京众智汇公司我们这边看到您有点拨的业务才产生这个费用啊。  记者:可我根本就没有确认点播啊?  北京众智汇公司:那我们这边怎么会知道您这个,您这个手机在您手里边,您有没有进行再一次操作,我们这边也不清楚啊。    北京众智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只是众多SP当中的一家,他通过这种方式每个月能有多少收入呢?当记者亮明身份,希望上门采访拍摄的时候,工作人员马上答复说,负责人不在,不能接受采访 按照陈先生的说法,结合记者的调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手机行业,的确存在着一个由一些手机生产厂商、方案商和sp共同组成的一个恶意扣费、牟取暴利的黑色产业链,那么他们之间怎么来分钱呢?陈先生给我们算了一笔帐,以一次扣费两元钱为例,钱是被运营商收去的,运营商按照跟SP达成的协议,自己先扣除一部分,大概有80%会结算给SP,为了证实自己的说法,陈先生还拿出了深圳的一家方案商跟北京一家sp公司的合作合同,甲方也就是SP给方案商的结算标准是:每条1元的资费按照0.63元给乙方结算。甲方支付给乙方的总金额为短信下行成功总条数×0.63元。  事实上,这就跟从手机用户的口袋里偷钱没什么两样,陈先生说,他之所以站出来讲出真相,揭露这样一个产业链,就是因为在公司上班三年时间,虽然收入很高,但良心不安,可是按照管理部门的规定,如果用户没有发出二次确认的短信,定制服务应该是不能成立,也就不能收费,那这些钱又是怎么收走的呢?  陈先生告诉我们这些公司其实有二次确认的短信存在。可是为什么用户收不到这些短信呢?    陈先生:“从中国移动来看,从服务提供商来看,下发的短信都是发到你的手机上了。只是说对用户他是看不到的,实际上是已经收到了,但是他利用技术手段,利用他的方案和软件,把这些东西全部都给遮盖掉了,就给隐藏起来了”,    为了弄清楚究竟有没有二次确认,记者来到了深圳的一家移动营业厅。    记者:这边会不会就说有一个二次确认,我不确认它就扣我钱?  移动:它有个二次确认我们就不太确认,因为你如果通过我们的网站然后去下载游戏,我们都会二次确认,让你同意以后,才可能定制,定制服务,使用服务,才可能会说要扣费。但是你这个本身是手机内置的菜单,你是直接进入了它的那个网站,就直接确认了。  手机直接确认,用户就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花出了冤枉钱,那么,这种现象究竟运营商应该如何管理呢?我们请教了长期从事手机防病毒技术研究的人民网无限政策访谈的特约主持人项方伟,项方伟告诉记者“运营商对违规的sp进行了小力度的处罚,但是由于里面复杂的利益关系并没有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真正的管理。相关管理部门工信部应当针对这一现象加大管理力度,进行确实有效的管理”。  在采访中我们联系了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但是,直到节目播出,我们一直没有得到回应。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切实有效的查处,把这些藏在我们手机里的小偷尽快绳之以法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沙发推荐    天涯杂谈热帖    研发工程师为你详解品牌机、山寨机、……  作者:大佬七    地址欠奉,请自行搜索,内有相关内容        本人山寨机也有陷阱,  绝招:拨10086转人工,关闭移动梦网和GPRS功能      
  靠,还是买正规的吧
    恩
今天中午在CCAV 2 看到了      
  我用智能机,买回来自己刷一遍版本。    然后把SP订购端口关了!
  天涯百宝箱免费开通要300分,而我的积分很少很少,不够300分,所以我要努力刷够300分,然后才能去免费开通天涯的百宝箱,于是我就去研究怎样才能更快的得到这300分,听说发精品贴可以得到很多分,所以我去发贴,我希望发的帖能成为精品贴,那样我就有很多分,然而我发的帖子有人看没人顶,所以我就放弃了发帖,听说发个帖子有3分可以赚,于是我开选择了去顶贴,顶一个贴3分,如果我顶够了100个帖子的话,我就有300分了,那时候就可以去免费开通百宝箱了,那时候就可以用只看楼主的功能了……但是免费的百宝箱是有时间限制的,过了一段时间就又没有免费的百宝箱可以用了,所以我又要去想办法赚够 300分,所以我要不停的顶贴,我把这段话复制下来不停的顶……  
  把这些藏在我们手机里的小偷尽快绳之以法  
  万恶的&空中信使&,指使山寨手机生产者内置了定制空中信使业务,不定时的发送定制信息,虽然我屏蔽了该收费业务,但是每月要消耗掉几元手机自动发送的短信费
  SP商就是强盗和小偷,至少空中信使就是
  坑人啊    上次买了个山寨,功能不少,价钱不高    一不小心按了个什么键,只见“发送成功”    连续三个月被扣30元,上网一查是什么“摇篮点播信息费”    真是坑人,    抵制山寨~~    
  作者:湖南刘天师 回复日期: 13:44:23 
    靠,还是买正规的吧  
  本来山寨已涉嫌盗版,有关部门只是睁只眼闭只眼任其发展,作为山寨厂商应识时务抓紧时间捞到第一桶金然后从良做大做强,与跨国巨头们看齐,专想捞偏门发缺德财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垃圾山寨!    严惩不法运营商!
  搞两张卡  一张废的插SIM1  好的就插SIM2  搞定啊  简单得很
  让更多的人看到,视频里好像有个CECT手机.
  要追查
  发广告,流放太空两年!/皮蛋-- 依多轩yd-- 操作时间: 12:41:33 --
  不是抵制山寨,而是规范管理的问题!
  CCAV真行.如果不是运营商纵容。谁能扣钱?扣的钱谁能拿走????      为什么不暴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呢?        手鸡扣钱管山寨机鸟事啊?
  顶一个,提高人民大众的警惕
  SP商就是强盗和小偷,至少空中信使就是
  万恶的人类。
  不是抵制山寨,而是规范管理的问题        
  顶上去让大家都要看到
  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说嘛,怎么点哪个就收到扣费短信,真害人不浅
  一招搞定:致电10086或者到营业厅,要求取消梦网短信业务,OK了
  以前买品牌机总丢,现在买山寨机又这样,真是没有可用的了
  一招搞定:致电10086或者到营业厅,要求取消梦网短信业务,OK了
  被扣钱的都是傻
逼,不值得同情。因为他们不知道移动有投诉业务,也不知道像这种情况可以“双倍返还”。所以说,聪明的中国人最了解傻 逼的中国人,然后赚他们的钱。被扣钱活该,谁让你傻 逼找谁去
  妈的,08年我也遇到,三天扣了我五十大洋,三天扣了我五十大洋,气的我一脚把那个电话踏个粉碎!
  作者:lxy2288 回复日期: 20:33:58 
    不是抵制山寨,而是规范管理的问题                 同意  
  还是买品牌机吧,不过要小心恶意插件。  这些恶意插件捆绑在主题里的最多。曾经装了一个主题,每半个小时发一条短信,每一条扣一毛钱(他妈的居然收不到10086的信息)。当时接触电脑不多,啥方法都试了(用网秦查到有插件,就是找不到),软件一个一个删,格内存卡,软格,打10086照样不行,突然有一天来灵感了,觉得该插件在主题里,把主题都删了,草,居然好了,立刻就收到10086的信息了,也不扣费了。  希望对大家有用。
  为什么不说这是手机运营商纵容的结果呢?
  管理机制的问题吧
  dddddddddd
  我爱你,我的中国。
  先把梦网开关全关了…
  布裤的时代已然来临
  我纵横网络BBS多年,自以为再也不
  曾经错过的好贴,一定要留个名,呵呵
=======   
#\//|* *|\\
.#---| |----.  
#---- -----
      作者:杂_念 回复日期: 13:21:21 
    CCAV真行.如果不是运营商纵容。谁能扣钱?扣的钱谁能拿走????            为什么不暴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呢?                手鸡扣钱管山寨机鸟事啊?          一语中的!!!!!!!!!
  在山西大同,这种山寨机就在联通的营业大厅卖的。这种明显的坑人,国家竟然没一个人管!这种明显的犯罪行为,都听之任之?!可悲啊,这个社会。
  山寨的乱收费不说,辐射还特别大,所以建议大家还是买正规的手机吧,虽然价格贵一点,但显然命更重要
  山寨机
  我靠  难怪 我的话费总是用的那么快  这个应该顶起来   让更多的人看到  山寨机真的不好  不耐用不说  还这样乱扣费  顶
  我深受其害啊,当初买了只为看电子书的,还是决定弄个正规的算
  这个事还得找运营商 扣掉的钱他们按比例分赃 既然拿钱了就应该承担责任
  中国?只有腐败,假发没假!其它都要小心。  
  @杂_念  13:21:21  CCAV真行.如果不是运营商纵容。谁能扣钱?扣的钱谁能拿走????  为什么不暴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呢?  ......  -----------------------------  为什么不暴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呢?  为什么不暴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呢?  谁能扣钱?扣的钱谁能拿走????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
  这个事情打10086投诉,只要定制的不是中国移动自身的业务,钱一定可以退回来的。另外一个就是让10086帮你关闭梦网开关。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一连上WiFi手机就自动下载软件 每月“被缴”60元
【核心提示】
只要连上WiFi,没进行任何操作,手机却会自动下载软件,你说这是不是怪事?最近,市民小杨便遇到了这样的事。起初他并未在意,直到手机停机后才得知,自己的话费被莫名其妙地扣了60元。而导致停机的“幕后元凶”正是未经自己同意便下载的软件。运营商告诉杨先生,他下载的软件是“吸费软件”,可以偷偷扣除他的话费。专家告诉记者,“吸费软件”看似可怕,但其实有
三招可以防范。
自动下载软件,每月“缴”60元
杨先生说,平常在外他手机流量是关闭的,但只要一进家门,手机自动连上WiFi,就会进入“下载模式”,自动下载一款视频软件。
起初,杨先生并未起疑心。一天,杨先生在某营业厅为手机充值50元。第二天早上,杨先生醒来,却发现手机停机了。
“这一夜,我既没打电话,也没发短信,手机上网是用的家里的WiFi,不可能产生费用啊。”杨先生随后致电运营商客服热线,被告知已经欠费10元。
充值50元,停机后欠费10元,说明被扣了60元。那么,这60元是怎么扣的呢?杨先生经过询问得知,他的手机里有两款软件,每款软件每月会自动扣除30元的流量费用,加起来正好是60元。
杨先生和客服人员一核对,确认自动下载的视频软件正是扣费的“幕后元凶”。杨先生通过运营商,关闭了这两款软件的相关功能。
手机吸费软件主要有两种
网络安全专家陈先生认为,杨先生是遇到了“手机吸费软件”。手机吸费软件主要以两种方式出现。第一种是手机生产商在生产手机时已经将吸费的软件植入手机,并且设置好了吸费软件的代码,甚至把上行代码软件服务商的计费单都做好。“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定制手机上,植入的软件往往不可卸载,危害比较大。”
第二种方式也非常隐蔽。“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下载了第三方开发的吸费软件。”陈先生说,一旦智能手机中安装了以正常服务软件出现的恶意扣费软件,这些软件就会屏蔽掉通信运营商发送的收费提示短信,不知不觉中,用户的话费就被扣掉了。
遇到吸费软件,三招可“御敌”
“手机吸费软件最主要的特点是隐蔽,用户下载不知情,被扣费也不知情,一切都偷偷摸摸进行。”陈先生认为,这类吸费软件看似“强大”,其实也并非没有“御敌招数”。
第一招,用户在发现自己的话费被异常扣费后,应立刻致电运营商客服热线,问清楚扣费的原因。在确认是吸费软件“作祟”后,应要求运营商关闭扣费软件的相关功能。
第二招,用户应下载防止扣费的安全软件。这一类的安全软件往往有两个作用:一是防电话吸费:限制应用后台拨打电话。二是防短信吸费:限制应用后台发送短信,还能对每月短信超出量进行提醒。
第三招,如果用户使用的是“双模手机”的话,还可以插入废卡应对。“双模的手机里有两个卡槽,假如扣费的是插入卡槽1中的卡,就可以把卡槽1中的卡取出,插入卡槽2,在卡槽1中放入废卡或者不放卡。”陈先生说,插入废卡或不放卡,都不会产生实际的扣费。
记者 朱轩卿
“吸费软件”如何偷走你的钱?
方法一:私自联网下载
吸费软件的第一大特征,就是会在后台私自下载。在吸费软件中,通常会有一个程序列表,当用户安装后,后台程序列表就会激活,开始进行下载,这种吸费软件本身可能并没有伤害,但其私自下载其他不良软件,会对用户手机使用安全造成很大影响。而这种后台下载的行为在吸费软件中非常常见。
方法二:无提示私自发送短信
用户使用的手机莫名其妙被扣费,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止一次出现在新闻里了,很多用户都因为这样的情况而伤脑筋。而当这些用户被采访时,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手机激活了哪些业务。这似乎是几年前山寨手机惯用的骗钱方法,但现在这些手段也被开发商看中,发送短信激活服务也同样在智能手机上出现。
“呼死你”软件偷偷吸费
近日,名为“呼死你”的新型网络敲诈勒索方式迅速“走红”,给手机用户带来极大的安全威胁,北京的那先生就经历了“呼死你”一天近万个骚扰电话的折磨。事实上,“呼死你”原理并不复杂,手机上就出现不少所谓“呼死你”app。360手机安全中心监测发现,几款被恶意篡改的“呼死你”软件,会通过隐藏图标、防止卸载、转发短信、群发短信、窃取隐私五大手段作恶,不但吸费并极有可能带来手机网银盗刷的风险。
360手机安全专家近期截获的一款“呼死你”软件,安装到手机之后,会首先隐藏自身图标,被篡改的“呼死你”就会通过短信作恶,在后台接收不良制作者的短信指令,向外转发手机收件箱中的短信,手机用户的支付短信、私密短信等将全部落入不良制作者手中。利用中招手机的手机号,结合银行卡号和支付短信,不良制作者就可以实现盗刷,手机用户的隐私和财产安全因此受到威胁。同时这类软件会诱导用户激活设备管理器,一旦激活,手机用户就不能通过正常方法卸载这款软件。更可怕的是,另一款被恶意篡改的“呼死你”软件还能够自动检测手机中是否安装了安全软件,如果没有安装,就会私发扣费短信,并屏蔽回复短信,手机用户极有可能在一天之内就损失上百元话费。
(南京日报)
责任编辑:SLP
扬州网新闻热线: 4&扬州网广告热线: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扬州网”或“扬州日报”、“扬州晚报”、“扬州时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扬州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
新闻热线:4
广告热线:9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hone不小心删了短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