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叫单银巧的全国人大代表有多少人人

呆和尚外传(三)--user的博客--凤凰网博客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呆和尚外传(三)
呆和尚外传(三)(本篇小说纯属虚构 若有类同实属巧合)第三集:心中只有师父 & & & &
自师父接收了呆徒弟受苦化来的银子后,从未没有骂过呆和尚,从此,呆和尚心里感到很高兴。至于那些挨打和挨骂的事儿,呆和尚好像没发生过似的。照样做着他每天要做的事情。 & & & & &可是,大头和师兄弟们都离他远远的,一个个看他的眼神也不像以前。把以前师父对他的那种苛刻,乃至残忍而产生的埋怨都改过来了。觉得师父很了不起,早就知道这种呆师弟不是什么好东西。师父更了不起的是,银子被呆徒弟偷了,还都不肯说,总是放在心里,师父的修行是很了不起的,我们也要向师父学习。同时,纸始终包不住火,此事已经闹得满城风雨,影响很大,双洲寺里诸位同修同仁全都知道,做师父的没有办法,只好如实地向大家说明了此事,而大家对这位呆师弟都生起了极大的厌弃心,骂他是个不知廉耻的人。于是呆和尚自己也常常生起厌离自己那种不清净的心,总觉得自己就是像那种不知廉耻的人一样。 & & & & &于是大家不论做什么都离他远远的,就连去架房(茅坑)谁也不想进去,师兄弟一看到这个呆师弟就会生起讨厌心,个个干脆回避他。 & & & & &有一天,呆和尚在架房内方便,这时有几个师兄也要上架房,可进去一看是呆师弟在里面,就开始大声怒骂:“这人真是罪孽,这个大千世界总是这样的不清净,到处都充满着障碍道人修行的东西,就连架房内都有比秽物更污秽的东西,走,我们走。”说完,朝着呆和尚蹲坑的地方,不屑一顾地吐了一口吐沫,好像这样,才能表示内心的戒心和出离心。 & & & & &呆和尚也许是真的呆了,这些他自己居然全然不知。他只是在想平时师父给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修行人,办道人,心里面不能装太多了的东西,什么恩呀怨呀的东西,什么是呀非呀的东西,什么荣呀辱呀的东西,什么凡呀圣呀的东西,什么有脸面没脸面的东西,乃至于死了也无所谓,当然就更不用说名闻利养了。”呆和尚在想:“师父说得总是那么伟大,自己看到人世间的苦恼,样样都好像都是从师父说的这些东西里面生起来的。”呆和尚心里想着,赞叹着师父,想着想着,说不上是心态,呆和尚连裤子都不知道提起来,就匆忙站起来,朝着师父的僚房方向深深地拜个不停。嘴里还在不停地说:“顶礼师父!顶礼师父!” & & & & &不巧,倒霉事儿又来临了,呆和尚总是避不开。正在给师父磕头之间,又有两个刚发心不久的师弟来上架房。由于师父公开了他偷师父银子的事儿,大家都视他连尿屎都不如。所以,他们也同样远远的避开他。可看到呆师兄在这种地方顶礼师父,心里生起更胜其他师兄对他的憎恶。个个都说这种人太可恶了,师父为了度他,不让他把偷盗的因果延续到来生,才那样对他。要是遇到别的师父,恐怕早就把他赶出寺门了。哼!他居然在这种肮脏的地方诅咒师父。两个初发心的师弟看到此情景后想着想着,心里的怒火就冲天而起。彼此说了声:“揍他!”于是乎,呆和尚在旧伤没好的情况下,又被两个师弟摁在茅坑里狠狠揍了一顿。愤愤地去告诉师父说呆师兄诅咒的情形。 & & & & &挨了一顿打,为什么挨打,呆和尚全不知道,好像也全然没放在心里,只是沉浸在赞叹师父的心绪中。可人毕竟是血肉之躯,怎么不会痛呢?呆和尚无奈地忍着伤痛,用一种无法表示出来的真诚之心来对师父的无比赞叹,看着师父的僚房方向。于是提起裤子出了架房。 & & & & &走出架房遇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大家都在路的两边向他吐口沫,谁也不说一句话。师父大着嗓门在说话:“什么东西!还说什么要了生死?做了错事,还不让人家说,嘴上要度众生,可心里却装了那么多和度众生无关的东西。哼!下地狱去吧。不配做师父的弟子!只有心里只装为度众生去承受一切,去经历一切的人,才是我的好弟子。”说完了,师父又愤愤地说:“哼!什么东西,罪孽深重啊,还不去忏悔!你应该到寺院最苦最脏的地方去,做那些最苦最脏的事儿。去倒尿桶,去扫架房,去挑大粪。十方的饭那么好吃吗?真不知耻!罪孽那么重,还要吃那么多饭,一天吃两顿都是多余的。糟蹋了十方的供养食物,增加自己的罪孽。哼!真是不知羞耻!真是不知羞耻!”且说师父抽了口烟接着又说:“大家要知道这样的罪孽,要远离这样的罪孽人,就像厌弃大粪那样。”说完“吐!”进了自己的僚房。 & & & 呆和尚的耳朵好像有了什么问题,一切的声音,就唯有师父的声音能听到,其他的人说什么,耳朵都好像听不到似的。所以,刚才师父的话一直在听,师父的每一句话他都听得真真的。可身上和脸上吐沫也是真真的事儿,可呆和尚的心里总是无住于相。 & & & &这时有些同情他的师兄就对他说:“师弟啊!你的罪孽实在太重啊,师父很生气,你不应该偷师父的银子,你更不应该在架房内诅咒师父,这样要报应的。你应该好好地去师父那里修忏悔。我们帮你到师父那里去说说。”呆和尚好像什么都没听到。 & & & &大头师兄说:“师弟啊,你怎么不说明呢,我们是一起出的家,我们知道你不是这样的人,你不会偷师父的银子,你应该向师父说明。你更不会在架房内诅咒师父。你应该向大家说明。这样大家就不会为难你了。”呆和尚似乎也没听到。大家这才发现,这个师兄弟可能是真的做错了事儿了,所以他觉得内心有愧。才任随别人怎样对他。要不谁能受的了这等侮辱? & & & &而这一切的一切,呆和尚心里竟然都不清楚,他总觉得大家都太用功了,都像师父说得那样,心里不能装第二件事儿,口中不说一句闲话,只是各人自己用自己的功。呆和尚心里太赞叹各位师兄们了,他要向他们那样,努力用功。心里越想就越觉得师父了不起。于是从此,双洲寺里就出现了他在哪儿都会磕头的现象。对于人们向他身上吐吐沫的事儿,他好像从来没看到过似的,其实呆和尚心里明白最清楚,心里并不呆,而表面上是相当呆,简直呆到家,而那些以为往往自己是世上最聪明的人,其实是最呆的人,但人们并不理解这些事情。如是如此,双洲寺里没有一个人肯接近他,哪个僚房里都不让他睡,呆和尚给大家撵到柴房里去了。但呆和尚心中知道师父是这个世上非常了不得的大德,十方参学的人很多,双洲寺的常住人多而房子甚少,大家一定是想让十方来参学的人有个好的休息的地方。所以,呆和尚觉得柴房里是最好的地方。于是呆和尚是这样想的:“师父教导大家,罪孽重的人,要发心把方便留给所有的人。罪孽深重的人,要行最苦的苦行,做人最瞧不起的事务,吃别人不吃的最差的东西,穿别人都不想穿的坏衣服,忍别人不能忍的一切,还要心里忍得高兴。除了发心度众生,心里不要装有第二件事儿。这样,罪孽就会自然消掉。” & & & & 说起这话,是几年前的事儿了,呆和尚当时一听,就觉得师父太了不起了,连我的罪孽深重都知道,我要像师父所说那样去做。几年来,从来不和别人争半点儿,几乎是个半哑。除了师父叫他说话,几乎听不到他说一句话。大家欺负呆和尚,尽管如此,他也不开口,只是埋头一个劲儿地做师父交给他的事儿,或者帮师兄弟们做点事儿。常常是做完了事儿,反而挨骂。他也不开口。后来发展到他做了也要挨骂,他不做也要挨骂。但从来听不到他叫半句委屈。呆和尚平时不上殿做课,主要是因为他没文化,师父怎么教也教不会,教会前句但又忘记了后句,教会了后句又忘记了前句,师父常当面教而背后说,像他这样的呆和尚,只能做别人瞧不起的粗重脏活儿,不能堪当如来法器。所以,凡有别人不肯做的,师父总是叫呆徒弟做。后来不用师父叫了。所有粗活、重活、脏活的活儿,都是呆和尚他一个人全包了。所以,要不是这次师父说他呆徒弟偷了师父的银子,大家几乎把他忘了。所以,大家的议论也自然就少不了;“人不可貌相。像这样一个看上去老实的人,也会做这样的邋遢事儿。”但“现在的人,也太不怕因果了,连师父的钱都要偷?!”“我看不一定,他那么老实,怎么会?怕是有人要陷害他,师父从来没有弄清楚……”“知人知面不知心,平时装得老实吧唧的,其实是为了取得师父的信任,好下手……”“要是我,做了这样的事儿,我就自杀,免得丢人现眼。“大家还是自己小心点,不要只顾了说别人,弄不好自己哪一天也会犯业障。”“……”“……”呆和尚对一切全然不知,他依旧如故,还是那样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儿。给两三百位师父们倒尿桶,挑大粪,洗架房。同样和以前一样,进出师父的僚房,扫地,叠被,给师父洗溺桶。师父的饭菜茶水从来不让呆徒弟料理,师父说他罪孽太深重,饭菜茶水的事儿他都不能做,会把师父的佛法弄得不灵验的。所以,呆和尚也特别小心,师父说法的时候,呆和尚从不在场。师父在的时候,他就去做外面的粗重脏活儿。师父走了,他马上去给师父打扫清理。 & & & 于是呆和尚偷银子的风波也就这样过去了,诅咒师父的事儿,也已经过去了。但师父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只是大众师父们离他更远了。当然,这些师兄弟们是永远不会知道的。呆和尚有两年多了都没有到过斋堂和大家一起过过堂。有的人说他在师父那儿吃香的喝辣的。大明朝代的双洲寺其斋堂能容纳三百多人的用斋,在日常生活中,有点下水是正常的。虽然师父强调大家“粒米大如须弥山。”但就洗碗洗下来的泔水,也能会让一个人充饥的。呆和尚当初刚进双洲寺的时候,大头师兄早就听师父说过:“这个罪孽重的人,要想修行,成就度众生的资粮,要比常人加倍地消灾障,吃要吃别人不吃的东西,做要做别人不能做到的事儿,受要受别人难以承受的痛苦。” & & “师父又说:“粒米大如须弥山。”我怎么消得起这个灾?于是两年前,呆和尚有一次倒洗碗的水,发现桶底下有一碗米糊状的泔水。于是他就把它吃了。从此,呆和尚就再也没有吃过一口真正的米饭。可是有一次,呆和尚在吃泔水米糊时,给师父看到了。师父狠狠地骂他,罪孽深重的东西,不好好干活,和狗抢饭吃,看你怎么消这个灾?从那以后,呆和尚的饭变成和狗分餐。狗一半他一半。 & & & 呆和尚心里老想,师父是对的,我的罪孽这么深重,如果不听师父的话,是没有学“度众生法门”的资格的。呆和尚心里好难过,再次看着师父离去的身影,谢谢师父又救了他。呆和尚在师父的背后流着泪,感恩地给师父顶了个礼!您为了弟子能早点消罪孽,学到度众生的法门,辛苦了。弟子不知道怎么谢谢您。想着眼泪又下来了…… & & & & 由于呆和尚没文化,没有福报,又不会做功课,也不会说什么佛法。平时没有施主和他结缘,常住的单银极少。一年到头,还弄不到五十文钱。往往还都给双洲寺山门口的叫化子要去了。 & & & & &转眼间,呆和尚到了二十八岁的年龄,双洲寺的每月初一,大家都供养师父,请师父为我们说法。大众师父们个个赞成。 & & & & &呆和尚也听到了此消息,但呆和尚没有钱,拿不出什么供养,心里很难过,心想:“我没有银子供养师父,师父说佛法,我是没有福气听了。”想到这里心里如刀绞一样的难受。我出家本来是为学佛法,度众生的。可我现在连供养师父的一两银子都拿不出来。这说明呆和沿的自身罪孽真是重啊。想着想着,不禁失声地痛哭起来。 & & & & &大头师兄平时一向不问师父,今天倒是很慈悲,问他哭什么事?并向师父汇报了师兄弟们的想法。师父一听:“哦,这个不难,师父最喜欢吃河藕,过年了,老百姓也喜欢,可是河藕在河的底下,水很冷。附近村庄老百姓怕冷不想下河挖,大头,你要是去告诉你那个呆师弟,到水底下把河藕扒上来,为师就不要他的银子,只要一节河藕,师父就让他听佛法。” & & & & 呆和尚一听师父这么说,欢喜得趴下来就磕头,磕了多少个头都不知道,等到他抬起头来,师父早就不见了。第二天,呆和尚到双洲寺外附近村庄的老百姓家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老百姓欢喜得连说:“好好好。”只是那水太冷,你要冻坏了我们可不管。呆和尚二话没说,脱了外衣就下水了。藕倒是扒了不少,可等老百姓叫呆和尚上来得时候,呆和尚真的冻傻了,已经上不来了。大家一边把呆和尚弄上来,一边把双洲寺的大和尚找来。师父没让大众知道,直接把呆和尚送到双洲寺的柴房里。 & & & & &呆和尚醒过来了,发现师父在身边,眼泪不由自主地流出来了,爬起来就想磕头。师父没让他动,师父问他:“你在想什么?”  呆和尚说:“师父您说过,想要学度众生法门的人,心里只能有一件事儿。”师父听了,有一股热热东西,在眼睛里打转转,但没让它出来。呆和尚问:“师父,弟子初一能听到佛法吗?” & & & & &师父本来很慈祥的脸,特然敛起了笑意:“混帐,你这么重的罪孽,想用这点藕,就来能听到师父千辛万苦学来的佛法?” & & & & &呆和尚心里很后悔,我罪孽真重啊!我不该惹师父生气。于是爬起身来,跪在地下向师父祈求道:“师父,您慈悲弟子吧,告诉罪孽深重的弟子,怎样才能听闻到可以度众生的佛法?”师父说:“师父四十年前出家时,在家玩过一个小木人玩具,很好玩,师父现在很想念它,除非你能到师父的俗家,帮师父找到,拿过来。” & & & & 呆和尚一听高兴了,“谢谢师父,弟子一定能。” & & & & 师父说:“那你现在就动身吧!不要让你的师兄弟们知道。一路上不要忘了你是做什么的。心里不要有第二样东西。”“徒儿你放心,虽然千山万水,师父会形影不离的跟着你。”呆和尚好象没有听懂,只是呆呆的凝视着师父。 & & & & &师父似乎也明白了,又说:“哦,记住!要常记得师父的话,不论走到哪儿,不论遇到什么事儿,那都是师父变出来的,教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你要用心留意师父,看到了师父就要供养师父,这样你才能找到师父玩的木人。回来了,师父才会给你说法。”呆和尚似乎听懂了什么,“哦!师父!” & & & & 呆和尚没有什么准备,拿起随身的衣服,给师父深深地顶礼三个礼,就和师父告别了。师父没有送他,只是久久地望着呆徒儿在冰寒地冻路上的远去的背影…… & & & & 此时此刻,师父眼里热热乎乎的东西又有点儿不听话而暧暧地滚动出来……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欢迎您来我的凤凰博客!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转载]南怀瑾老师讲“三际托空”(下):修证对话实录
转自迦陵仙音博客:
一、准提法与三际托空
宗诚师:目前下功夫先以修止为目标。南师示:你修止用什么方法?宗诚师:本来修准提法,但近来气机无法下沉,于是就改观脚掌大拇指一节,欲止于趾,但仍止不久,我认为这还是与气有关。
明沙弥:我改用观想佛像。南师示:观得如何?明沙弥:观就观得起来。南师示:不想观时在做什么?明沙弥:就没有。南师示:这样不行!那是散乱,也是昏沉,修行不可以如此,必须选定一个法门,行、住、坐、卧四大威仪日用间都不离它,如此才能渐得相应。你观哪尊佛?明沙弥:本师释迦牟尼佛。南师示:选定就不要变。有时会有很多理由,自己会劝自己变化,那就是魔障来了。
大慧师:最近修持还是持诵准提咒,对于此法门空有之理,更能体会,所谓“即空即有”,一句准提咒当下就是即空即有。所以心境上与过去迥然不同。以教理而言,《中论》提到:“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此当下已统摄三观、三谛。由此准提法门一路修下去,更能与教理密切配合。近来并看《大智度论》与《宗镜录》乃至天台宗的《始终心要》所讲的也就是这个,因而信心愈增。禅文师:近来把心情放得轻松去体会自然,结果反而佛像不易观成。法光师:我还是修准提法,偶尔较宁静时也配合上“三际托空”的修法,觉得还清清明明,于是止于此境,若念起即持咒,现象时好时坏。余静如:我的心念还须加强,尤其准提咒还欠很多。南师示:你欠准提菩萨多少咒子?(众笑!)余静如:没有算,因为觉得反省平常心念比较重要,所以没算。
慧能师:依然修准提法,若念得很清明时,自觉身心融于音声中,于是便以观音法门回归自心。当然身体之强弱与修持成正比,目前仍觉色身很难调理。心鉴师:我是以准提法配合“三际托空”来修持,但在静中修容易,动中修就觉得不能得心应手。圆澄师:我的本修法门仍是以准提法配合明点的观想以及老师提示的“三际托空”法。近来常加以应用,效果上觉得念头清晰无比,在睡梦中也常提持它,可是功力不够,仍旧抵不过外境的困扰,因此,自己还须更加用功。
南师示:这二次重点之总纲,仍与寒假时的修法一路相续,并未间断。总题是要你们“禅密同修”。此禅乃禅定之禅,非禅宗之禅,配合密法而修。
开始修准提法时,已告诉你们,此法包括显密各种修法,而且与正修大止观有很大关联。这二次讲的完全依此脉络下来,所以特别提出禅宗的观心法门——“三际托空”,与准提法的配合,这是真修实证的总纲。
你们的心得报告大部分还没有实际的体会到这点,少数一二位有点见地,其他没有,这都应该反省、惭愧。一个人不用思想,没有正思惟,修行与做人等于白费心机,所谓“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一天到晚吃饱不用思想,那是什么东西?(有同学答:猪。)若一天到晚如此,还自以为空,那是大昏沉啊!还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一群人在一起讲空话闲扯谈笑,那是犯绮语戒,胡言乱语,要不得的。
讲话要用思考,要正思惟,真修实证。你们自己想想,外面的团体很少像我们这里,求学不需要缴学费,管吃管住又有单银可拿,你们何德何能担此因果?如此专修道场,财法双供养,都是十方来的,很严重喔!你们给我合掌,我不要也不敢。我又何德何能?我从不自视为善知识,我一生的愿望,只求做到财法二施,等无差别,但要做到真难,没有那么大的功德与福报,如果能财法二施一路下去,只此行门亦能成道。所以,你们自己要深切反省!反省!只因从智法师急切地把记录送来,我才上来讲了。
寒假禅修之观心法门——“三际托空”,简言之,是突破念头过去、现在、未来的三际。际是边际,代表时空,乃是一种方便假设。于此三际如何截断众流,念头切掉,保持当下即空的这个境界,你们都没有好好体会。甚至各修各的,听归听,未能用之配合修持,没有依教奉行。这样求学不力,等于犯了大乘戒律,所以自己搞了那么久没有成果,这就是所谓的见思惑,自己的我见执得很牢,这样如何能得解脱呢?
在般若部的《金刚经》上,佛也说过:“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既然不可得,不托也空,托也空,心念自性本来是空,那就更进一步了。然而般若真讲空吗?性空缘起,即是妙有,妙有即是法相,并不只讲空。虽然自性本空,但有此三际,即是法相,并未否定法相。不要说般若只讲毕竟空,唯识只讲胜义有。实际上,般若正是“胜义有”,而唯识恰是“毕竟空”,要把这个道理搞通。
既然“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自性本空,你能住在这本空的本际吗?你要用慧观,就禅宗而言即是“参”,参包括研究、思维、怀疑、观察、反省、检讨等的意义,要是观察清楚,由清明了然而进入三际托空。
南师示:那么准提法的修持何尝不是如此呢?由性空中起念观想,即是作意,你们为什么作意观想不起来呢?余静如:心力不坚强。月映师:因为作意的向心力太强,产生反效果的离心力。圆澄师:作意太要力。大慧师:观想应该起初是有分别影像,再慢慢进入无分别影像。
南师示:那么重要的要点都没有记住,不是我骂你们,听过无数次,已经清楚的告诉你们,而你们所讲的只是接近而已,并未切中核心。
现在再告诉你们,好好的听清楚。一般人的作意观想往往用生灭的,分别的,第六意识去观,硬要把它观起来,却观不起来。不管是有分别或无分别,都是先存有意识的作意影像,这是错误的,起观想作用的作意之“意”,并不是第六意识之意,而是所谓七识的意根。
我也曾经比方告诉你们,影像如何留住?就像你回忆小时候所住过的老家一样一提就有那个影像,就这么容易,你看过最喜爱的佛像甚至白骨架,一提就有影像。这个影像的出现,纵然意识还在思想、讲话,仍然依稀存在。必须先止在那个影像中,才能渐渐进入情况。若用心止,是止不住的,应自然任运的止住,不可太过刻意。
准提法由性空作意起观,自前际性空中,作意起观生起妙有之用,因此而口密念咒,身密结手印,意识观想,一心多用,以证百千法门具足于当念。但这都是作意观想,生起妙有之用,最后还归到圆满次第“虚空即我,我即虚空,虚空与我无二无别,亦无虚空之量可得,如来如来,如是如是”。后二句更要注意,那是大三际托空,不空而空,托空只是名词,连这句话都要丢开,那才是正止正观;了解影像留住与否,就是慧观,真留住了,行、住、坐、卧都在其中,即是真止。
譬如你心中有事,无论父母、朋友、兄弟、夫妻之事,偶然影像现前,真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那种影像怎么会如此的分明呢?尤其情绪不好,或是女性受到生理周期的影响,总是特别明显,这就是业力使然。但此业力之来,来不知来处,去不知去处,此乃无明,必须于此参透。
南师示:什么叫做菩提?(有答:明心见性)南师示:什么叫做明心见性?心要怎么明?性要怎么见?大明沙弥:不起妄念。南师示:不起妄念叫明心见性吗?!那么睡着了,一个妄念都不起,那是明心见性啰?死了的人,也不打妄想,那也是明心见性吗?!宗诚师:不明而明,不见而见。南师示:你讲的比唱的还好听!什么叫做“不明而明,不见而见”?!你现在什么都没有看见。(师又大笑说:)你的脑后有个什么东西,你不回头看得见吗?如果看得见,那就像。你看见了没有?不见而见,你看到了是哪个见?宗诚师:……南师示:你答不出来,我代你答吧!你不是听过《楞严经》吗?《楞严经》说:“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你怎么背不出来?你们全体都是一样差!不要光看着他!我怎么背出来,你们怎么背不出来?出家的目的,依教理来讲是求证菩提。这一次寒假到现在,我教你们转来修准提法,你们晓得我的用心吗?为什么带领你们修准提法,走上密教的路线,为什么?都给你们讲过的,你们答出来看,我当时是怎么讲的? (全体默然)
南师示:因为你们功德不圆满,功德资粮、智慧资粮都很欠缺。什么叫做“资粮”?简单地说就是基本的资本、粮食。福德、智慧资粮不够,就不能证得菩提,不能明心见性。为什么要明心见性?为了要了生脱死,这是最起码的,不要说为了成佛得道;道,不是神通,不是用,道是根本的体,“但得本,莫愁末”。那么如果福德神通都来了,通究竟从哪里来的?晓得不晓得?(同学们齐答:通从定发。)南师示:什么是定呢?余静如:不掉举,也不昏沉。南师示:对,既不散乱,也不昏沉,这叫做定。凡夫众生不在散乱中,即在昏沉中,不睡觉就乱想,不乱想就睡觉,离不了这两样事,一辈子、一千万亿年都如此。假使不散乱又不妄想,又非睡眠、昏沉,这就叫做定境,“清明在躬”,这是基本的修行,不管修密、修禅都需如此。
南师示:为什么教你们修准提法?乃是你们的福德、智慧资粮不够,所以要你们好好祈求,求感应,求他力加庇自力的恳切修持,但有多少人得了感应呢?(同学齐答:有)南师示:你们自己反省反省有没有感应呢!每个人都有,不要以为菩萨站在你的面前放光,才叫做感应,那就变成妖怪,也是魔境,千万不要执着他。其实,你们都得了感应,是不是这样?不要骗菩萨,不要骗我,不要骗你自己。你想想看,绝对有不同的感应,是吗? 那么有些人搞得身体不好,不是菩萨不感应你,为什么不能感应到你,这是什么原因啊!对此佛经有个譬喻,晓不晓得?佛说好比太阳照万物,太阳没有分别好的、坏的,光明一概照到,有些东西为什么不能给阳光照到呢?是太阳之过吗?是人为的自我造作,自己把它挡住了,对不对?好比盖栋房子、戴顶帽子,就把阳光给遮起来,并不是太阳不照你。所以自己要好好的反省,佛这个比方好得很,拿下雨来比喻也是一样。因此,从寒假到现在,告诉你们这条正修之路,有个总名称,叫做什么,还记得吗?修定师:禅密双修。南师示:对!你们赶快按照这个路线,不要变动了。你们平常主修准提法,要想了脱生死,得定慧等持,走上菩提大道,第一步要做到“三际托空”,有没有做到?我在哪里讲过“三际托空”?还等于画了一条很简单的线,画得很清楚,是在哪一本书上?谢锦烊:《禅海蠡测》。南师示:你怎么可用猜的呢?你看过,有吗?《禅海蠡测》只提到一点,主要的还在于《禅与道概论》(加注:即《禅宗与道家》)。但今晚的主题问你们怎样是“三际托空”?前念已灭,什么是前念已灭?我讲话是不是念头?你们听话的也是不是念头?(部分同学答:是!)南师示:这些念头要不要你起空它?(全体同学齐答:不要。)南师示:为什么?大慧师:自性本空。南师示:后念未生,后念要你去生它吗?后念怎么生啊?怎么样是未生?大慧师:本来无生。南师示:我们刚讲个后念,它已经变成现在了,现在呢!当体即空,现在亦无生,所以菩萨要入无生法忍才能证菩提。但要随时能切断三际,就是当体即空吗?刚才我问新出家的大明师,你说当体即空是放下。那么,放下的那一念,是有?还是没有?哪个算前念?抑是后念?还是算当前一念?大明沙弥:是当下一念。南师示:这一念是体还是用呢?大慧师:即体即用。南师示:答得蛮好耶!你要能够随时把握“三际托空”这一念。妄念来,不要你去空它,所以《圆觉经》说:“知幻即离,不作方便。”不要用方法,也不要观字或念准提咒什么的。“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当下这一念、这个境界,永远保任如此,有一百天就差不多了。这是正止、正定、正观的一个入门方便。止观同时,三际托空,前念已灭,后念未生,当处一念。但是,当处也没有一念,也没有把握它,如果把握它会留在什么样的境界上呢?《楞严经》讲到:“内守幽闲,犹是法尘分别影事”。大明啊!你把住当前一念,对不对?大明沙弥:不对。南师示:不对在哪里?问题何在?大明沙弥:……
南师示:问题在于“守”字上啊!“内守幽闲”,你在把握它啊!假使我不是守,也不把握它,三际托空,对了没有?不守是怎么样?你们修过了吗?当然没有修过,你们且试试看吧!本师释迦文佛告诉我们不要“内守幽闲”,抓到身体内部来,守着一个境界,所以你们要认清楚“三际托空”的正止观。因此,我所传承的准提法,为什么到最后进入圆满次第,又走入到这个境界来?准提法当然是大止观,先修生起次第,然后把一切字轮收摄观成明点,明点再化为虚空,最后,“虚空即我,我即虚空,虚空与我,无二无别,亦无虚空之量可得。”你们不是修我的法吗?后面注意了没有,一天到晚修法,圆满次第统统没有研究,所以都不圆满,一天到晚都在贪、嗔、痴、慢中,在见思惑中,不能三际托空,不能截断业识狂流,这个佛经怎么比方啊?大慧师:如“香象渡河,截断众流”。南师示:两边的流水都给切断了,“过去已过去,未来犹莫算”,这是谁的话?(同学齐答:懒残禅师。)南师示:下面呢?“我不厌,你也不能断”。你要“香象渡河,截断众流”,能不能在四威仪——行、住、坐、卧中做到这样呢?你们是修禅的,那是纠缠不清的“缠”,妄念纠缠不清,情业纠缠不清,感受、觉受的业力都纠缠不清,不能截断众流,当下了结。修行必须做到如“香象渡河”,那才是大乘的精神,才能体会到永嘉大师《禅宗集》的:“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这几句话。这四句话,也包括了小乘、大乘,包括凡夫,包括成佛之道都在内,希望你们好好珍惜这个法缘。再说,“三际托空”你们照做了没有?切不切得断?要方法去切,已经不是了,那也是一个妄念;不用方法也不是,那又是一种昏沉,怎么体会啊?大慧师:本自现前。师示:这个口气好大喔!(大慧师笑笑)你不要自己笑自己,直下承当,要信心不疑。但是,这个理要把它转成事,硬是要在这个境界中,你们听得懂的,赶紧从此修去,再配合准提法,禅密双修,才得成就。
南师示:于准提法圆满次第,你们都没有研究,光是听听而已。从寒假到现在,你们觉得准提法修得有点好处,这是观音法门音声海中,在生起次第的初步阶段中流转。圆满次第你们留意了吗?听了我半年来那么多次的讲述,没有一个留意,所以没有般若,没有智慧,现在懂了吧!我想你们当中,不应有人如聋如盲,根本不懂才是,真懂了就有希望,戒定慧都在其中,如此昼夜二六时中,四大威仪日用间,都在这个境界里,那才叫做修持。那么,你性戒不要守,威仪戒自然清净,性界自然明净,一切都从三际来,所以三际又是三德。涅槃三德,哪三德啊?大慧师:法身、般若、解脱。师示:法身、般若、解脱,要注意喔!这才是正修行之路,其他什么功夫啊、境界啊,各种法门、百千万亿法门都是方便,都是加行。
所以有一位同学遇到外人问,你们为什么不修加行?加行是什么?都搞不懂,你们不惭愧吗?西藏密宗的加行,我也教过你们。而且我有一次讲《心经》其中提到的四句“未生善法当令生,未尽恶业今使尽,十方三世佛加护,迅速发起菩提心”,即是加行法的简法。什么叫做加行?简单的说就是加工。自性本来是佛,在未成佛以前,一切的修行都可以叫做加行。有相的加行,更是头上安头,没有证得菩提以前,一切都是加行,这是大乘的道理。那么,一切大小乘的功夫道理,都有四加行,哪四加行呢?(同学齐答:暖、顶、忍、世第一法。)南师示:这也已跟你们讲过。小乘有小乘的暖、顶、忍、世第一法的四加行,这同四禅八定都有配合的。所以,真正的大乘要领——“三际托空”。知道了没有?这不是想象的喔!用心也不对,不用心也不对,“三际托空”不是死的喔!不是坐在那边不敢做事,那不叫“三际托空”,正是有,你守着一个有,你才不敢去动;假使真空了,有什么不敢动的呢?动也空,懂吧?虽然如此,动也空,但主要在你不动,不动金刚,那么如此久而久之,定久了,“六通具足、三德圆满”,才有希望。就那么的简单,这才接近于禅宗,但还不是完全禅的参究。知道吗?
二、行持与三际托空
南师示:真修行,必须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处处体会、修证“达摩四行观”: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那么如何行持才算真修行呢?不只是上座用功,下座做事、对人讲话,任何起心动念,无不知晓此念属何心所,或贪或嗔,念念清楚,然后念念托空,随念布施,这就是舍,也是内布施。
修行若只一味在禅堂打坐修行,不晓得觉察念头,都随无明妄想而去,不知舍念,不知三际托空,一天愁眉苦脸,怎么称得上是修行人呢?那是魔障道中人,面上一点慈悲喜舍的气息都没有,随时在无明业障中烦恼,懵懵懂懂,哪算是修行?
达摩祖师的四行观,才是真修行,也是上次大慧师所提的《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中,先悟毗卢法界,后修普贤行海的起步工夫,随时随处都在行持中,那才是真修行,真三际托空。
若前念不对,马上忏悔,然后舍念,即得后念清净。若再起念,还在此境界中,自己有多痛苦!所以修行不是一生一世的事,记得我还小,十二岁时,就懂得如此做功夫,当时学气功、学打坐,常常愣在那里,自己想:“前一个念头是什么?”一路追下去,心觉奇怪:“人的思想为什么会如此?”我恨自己小气,虽恨还是改不了,常在追究自己的念头,经常醒来问自己:“刚刚最初醒来那一念在想什么?”有时勉强想起来,仍不能满足,又更追问:“昨晚睡前最后一个念头想的是什么?”从小就没有人教过我要如此自己找自己的麻烦!自己到现在还常想着:“这个习气怎么来的呢?”可见修行不是一生一世的事啊!
修行不懂观察念头,不照三际托空做工夫,定力必然不够。有些同学做事,随手忘记,还叫修行,还有定力吗?回忆虽是妄想,但也是正定,正念,宿命通是由忆念而来的,念念清楚,自然知过去、现在、未来,这才是真托空,虽知自性本空,亦不忽略“三际幻有”,所以达摩四行观非常重要。
所以今天从智法师说:“以前我不敢入世,现在我了解,那么忙、那么烦,但是从中体会到真修行、真定力。”以前他只想住茅蓬,自从他来了,为了他才促成设立“大乘学舍”与“十方丛林”的因缘,一个人修行要学办事领众,千万别小看了“办事定”的重要啊!你们听了这么多也应该知道三际托空,说说看!
圆澄师:念念空,舍念。南师示:要不要认得念?(众答:要!)要认得它的法相,晓得这念是嗔、是贪、是恼、是覆盖、是谄曲、是嫉妒、是好胜、是埋怨,都要清楚,都要托空,随起、随扫、随舍、随空。
南师示:什么是覆盖?修定师:文过饰非。南师示:自己做错了,还拿许多理由来辩论、掩饰,这就是覆盖。自己犯错不为人知,但此心自知。不过,知了又会对自己起覆盖的作用,因为自卫的心理习惯,不欲人知,刚开始还觉得脸红,心也羞惭,但第二念一起,便觉得自己没有错,再加第三念,就反觉得是别人对不起我了,错的是他,不是我,这就是覆盖自己、安慰自己,自欺欺人。人们都会有这种毛病,这就是修行最大的障碍,一辈子标榜学佛修道,结果搞了半天,到头来错用心,不敢面对集贪、嗔、痴于一身赤裸裸的自己,白白浪费时间而已。所以研究《百法明门论》,真透彻了,可成为有大成就的心理的病理学家。但“唯识”学中的百法还是归纳性的,现代性的心理学是演绎的,所以又发展为行为科学等等许多名称。如依“百法明门”的归纳,那么任何一种心理,大多都是贪嗔痴慢中。你们说大修行人、大祖师们,有没有贪嗔痴?密教修行者有称为佛慢的,所谓我要成佛,以及“天上人间,唯我独尊。”即是佛慢。“拨开慧剑,斩断情丝。”这是佛嗔,变个好听的名称就叫勇猛精进,不过要提得起,放得下。“虚空有尽,我愿无穷。”要度尽一切众生,这就是佛痴。大愿力者虽转了凡夫的痴心,但虚空不可尽故,我愿故亦无穷,因此名之为菩萨乘的一阐提众生,永远不肯成佛,永远是利他的菩萨。这些等等,大家都要参清楚,才够得上学显、学密、参禅。你连自心中的秘密都打不开,还学什么密宗?学密法就想得加庇,这是贪心,功利主义。有人说:“我念了好几月的准提咒,结果还感冒不好”,这算是修行人?大家应把三际托空搞清楚啊!三际托空是什么行?
从智法师:称法行。南师示:哪一法呢?从智法师:布施。南师示:它是内布施,把心中肮脏的心思统统拿掉,所以《金刚经》一开始就告诉你布施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血肉一块一滴被割掉,但他却一点都没怨恨心,也没忍辱心,那才是真忍辱。你爱割就割,痛是我的事,一部《金刚经》就是讲布施、忍辱而到达圆满成就,并非讲禅定与精进,对不对?大慧师:都在其中。南师示:对,都在其中。六度就在一度上,六度互摄,能念念布施,即达三际托空,懂吗?
师示:上次由三际托空讲到“达摩四行观”,现在大家就此略作心得报告。
宏志师:昨天念咒兼做观想,准提佛母现前,感受很好,妄想甚少。今天同样上座念咒、观想,情况较差。
修定师:最近修准提法,对念诵要领及观想方法,都比寒假期间进步。我认为三际本空,不必着意去求空,若只守着一个前后际断,而不敢动念,那也无济于事,只要提心持咒,将身心投入音声海中,则不求空,自然而空。
宗诚师:老师讲授“达摩四行观与三际托空”,使我更了解观心法门的重要,我认为将意识停在前念与后念的空隙中,这是第六意识暂时停止作用,乃小乘修止之初步功夫,福慧不足者,易落于昏沉无记中。老师所提示的“前念、当念、后念都须明了,察其善恶,若是恶念,须内布施”,但对于外布施之一切善法,我们仍都须尽力去做,如此正好配合了“达摩四行观”。然而五阴炽盛,业气奔腾,须将此身心业气转化,才能真正三际托空,否则,仍然无法超出三际幻有的颠倒中,所以我体会到了外布施及四行观的重要性。
大明沙弥:老师讲的禅密双修及达摩四行观,我个人认为禅密双修是内修,达摩四行观是对人对事的外修,两者实为一体,名相不同罢了。
远尘师:持咒时已涵盖三际,念头也是这样,念头起来,没有去觉察它,就形成了妄念,若能觉照此念,不迎不拒,提起咒语,妄念顿消,若再起恶念,以四行观对治之,因此,自己的心境比以前更能宁静。
净慈师:老师几天所提示的四行观,提醒了我,目前于动静中能把念头观察得清楚,这几天的修持,我以白骨观配合准提法,先观自身的白骨,然后再观心月轮,觉得很适合。
月映师:对于老师所开示的三际“托有”与“托空”我觉得都很困难,于是采用折中的方法,在静态时做“托有”的工夫,在动态中做“托空”的功夫。静态时,譬如自己观佛像,必须一次比一次观得更清楚;在动态中,注意念头来去,把握念头时的当下,虽然念头如小偷似的难以捉摸,但还是要下功夫去观照它,这是近来用功情况的报告。
大慧师:老师先说三际托空之理,后来又否定它,我认为可分成大小乘三际托空之别,所谓大乘的三际托空,其自性本空,如此则一切万象当体即空,不须你去作意才空,老师传授准提法的圆满次第“我即虚空,虚空即我,我与虚空无二别,亦无虚空之量可得......”,其实一切法本来就不可得嘛!老师亦说过:“三际无际,真空不空。”所以《楞严经》二十五位菩萨修持成就,也离不开七大(地、水、火、风、空、觉、识)之修持,而此七大本空。这是个人在见地上的看法,而实际功夫则尽量力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之言,也乘着普贤行愿,扩大自己的心胸,因离事无理,离用无体,因此志公禅师说:“大道常在目前,虽在目前难睹,若欲悟道真体,莫除声色言语。”一切事相乃自性体上的妙用,而凡夫与圣人之别,乃觉迷一念而已,所以四圣六凡都是因缘所生法,而因缘所生法,它是本空,本假,本中(中道),不须你去空,也不须你安上一个假、中之名。
禅文师:这几天仍留心自己那个本自清净的,并注意自己不为境所转。
依聪师:平常尽量用心在观想上,再配合三际托空,总算还能体会到空灵的一面,但不能持久,不过念头起时,晓得舍念,同时加以忏悔。
法光师:在老师未开示四行观前,我于起心动念的观照,颇有类似的四行观的意味,听完开示,则更能把握自己起心动念的观照,同时,也体会到一切修持法门不离观心。
余静如:老师教我们如何把佛法变成自己的东西,但必须下真功夫,所以我牢记不忘,在理上正在学习做千面人,才能成为真修行人,必须内方外圆,手上高举智慧的火炬,融化各种是非与执着,因为圣凡之别在于执与舍而已,能化解执着,才能进入清净圆满的毗卢法界。
慧明师:念念中即空即有,但自己却无法做到,还在无明中。
心鉴师:经老师多次开示后,触缘遇境较能觉察自己的念头并能将念头转过来。
圆澄师:对于三际托空配合准提法的修持略有体会,平常均以散乱心在念佛持咒,而一配合上三际托空,则念念转为清明,颇得受益,当我有念头时,我尽量舍念,忏悔,若无念头,则专持咒语并观明点,如此我体会到散乱心与专一心境的修持迥然不同,效果差别极大。三际托空本应清楚了知念之来去,但目前未达此境,只能觉照念头之善恶,作内布施。对于四行观,未听开示前,也曾类似以此法觉察自己,但未彻底,听后更增自己的信心。
第一点,没有报告的人要注意,每次光坐在这里,提不出任何心得,到底所谓何事?偶而一、二次还无所谓,多了说得过去吗?!
第二点,大家将报告的内容写便条给从智法师做记录,如果刚才自己所说的,一下都忘记了,那等于随便说说骗人而已。今天听你们的报告,比较满意,有点像修行人的样子,但仍不能说你们是参禅的。
第三点:平常功课还修准提法吗?(众答:是)。除进坛场外,其他时间是不是以散乱心持咒呢?(众答:有)。大家目前约持多少遍数了?(部分同学答:大约二十万),你们未满此遍数的人,要迎头赶上,不要在上次寒假专修时才计数,现在就马虎过去。
修定师:《了凡四训》中提到不要计数,所以我买了计数器没有用上。
南师示:那是云谷禅师教在家人的方便法,你是袁了凡呢?还是修定师?不要傻了!而且也不一定要用计数器,身上穿着袈裟,手里拿着计数器,成个什么模样呢?念珠也就是最古老的计数器啊!
你这问题提得很好,一般人可就含含糊糊忽略过去了。其实云谷禅师是不是没有计数呢?你也没问过。明末四老之一的憨山大师还受云谷禅师的接引。云谷禅师是一位禅宗大师,为何他教了袁了凡持咒呢?这就是他的密行。
永明寿禅师、藕益大师都是悟后提倡净土的宗师,因众生执有,而空是提不住的,瞎子走路只好给他一支拐棍,若明眼人有了棍子更好,脚累当脚,见狗当棒,爬山当挂钩。你们就是看到便宜捡了来,充其量也只能成为袁了凡。要想成就无上菩提,岂是二十万、三十万便能了的,更何况一般的散乱心持诵,那就更不用谈了。
现在回转来将修定师最先的报告,你说不管三际托不托空,一切不管,专心念咒,不求空而空,那么你空掉了没有?
修定师:念咒本身即空,全身已投入音声海中,根本不想是有是空。
南师示:音声不就是有吗?怎么叫不管三际托空?“念咒就是空”这个理解不对。你刚才说的题目明明是有,怎么是空?随便答说念咒本身即空,一点也不用心,没下真功夫去参究,那是口头禅式的妄语而已,要不得的,现在懂了没有?几个人懂?懂的举手......(少数同学举手),还不错,有几个人脑筋还清楚。
另外,宗诚师近来修三际托空配合准提法,才知道观心的重要,因此也比较得理不让人。三际托空的修法第二次小参时圆澄师曾提出我讲的《禅与道概论》中所说的观照法门,分之为五个程序,宗诚师的报告对此法门的配合四行观下了结论,说是最好的观心法门,体会得不错。
远尘师所讲与宗诚师差不多,他说听了四行观后,比较能观念头,这都是正修行之路。你们注意啊!程度不够的,一面用心听,一面好好念咒求忏悔,求智慧。
三际托空是个话头,开始先将心念分成三段,前念过去,后念未生,如水上波浪,一个浪头过去,第二个浪头未起,中间是“一道平怀,水波不兴。”这个心意识的形态现象,叫它是“空”,是停止的、平静的、安详的,有人做功夫偶然也能做到,这当中有点“忍”的作用,即“法忍”之味。忍即停止,切断,如佛经譬喻“香象渡河,截断众流”。
再者,我们的念头如浪之起伏,一个接一个,互相滚动,越滚水花溅得越大,波浪汹涌,十分混浊,在这种情况下,要把它切断,一般凡夫心里会觉得很无聊,为什么有无聊的感觉呢?因为凡夫意识的习性,捉惯了东西,喜欢执着虚渺的浪头玩耍,花招频出,热热闹闹的,现在突然要切断它,由“灿烂归于平淡”这不是令人感到非常无聊吗?
所以我平常说:“假使有人能享受寂寞,享受无聊,他就是大丈夫。”比如明末苍雪大师的诗句:“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你想这对一般人来说简直无聊透顶了吧!一天到晚意识凝结,止于一处,任何思想都不起,世人有几人能享受这份莫大的寂寞呢?再说你们拼命想修行,若真把米粮都准备好,让你上山住茅蓬,一个月不下山,你一定会感到无聊得想发疯。如果利用此人怕寂寞的心理来对治罪人,欲使坦白认错,那很容易,只要把他丢到空灵之处,什么都没有,不需多久他便闲得魂都快掉了,什么真话都愿意坦露。
像你们现在一天到晚见面相聚,喜怒嗔爱种种情绪切得断吗?普通儒家也说:“人非有品不能闲”,品格修养很高的人才能自得清闲,所以孔子说:“小人闲居为不善”,只有君子空闲时仍觉得生命的充实,小人没事做就会感到活得没意义,百无聊赖,你们天天想求空,真的空来了,又被吓住了。
宋朝曹文逸对修道有个口诀:“闲闲只要养元神”,这个“闲”谈何容易,它就是切断之意,不过这还只是第六意识的境界,但又有几人做到?真做到了,再进而证得小乘阿罗汉果也不难。此念定久,即灰身泯智,修行人连这点起步都没到,那其他接下来的也就不用谈了。
大乘之理,三际本空,前念说空,也留不住,比如苏东坡的诗说:“事如春梦了无痕”。我们的念头如梦一般过去已过去,一点痕迹都没有,如飞鸟行空,没有一点足印,如梦如幻。前念本空,不是你去空它,后念未来,也是本空,当下这一念亦空,可是你要知道三际本空的那一个是什么呢?那就是切断意识的那个“空”,懂吗?所以我说:三际托空,真空不空。
三、数息、随息与三际托空
智怡师:自己出家十几年以来,仔细反省并没有好好做到出家人的本分,来这里以后,才体会到自己该走的路。去年寒假自从修持准提法以后,觉得最大的感应是业力的现前。最近也是依准提法而修,因为过去主修随息法,所以二者也就互相配合上了。南师示:你这个方法是普通人所修的,你出家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智怡师:当时出家没有为什么。南师示:没有为什么?!怪不得!出家总要为发愿而来,不发正愿而出家,即是没有目的,那是莫名其妙进土地堂。你现在要好好的发愿,没有愿力,学佛便没有中心。你刚才报告念咒子修随息这是普通修法,还没有入门呢!况且,修随息法怎么随,知道吗?你修随息修了多久?你不要怕骂,来日无多,以后很少有机会跟你们谈话,你随息的经验怎么样?智怡师:嗯……南师示:你答不出来,我代你讲。你所谓的随息,只是名称而已,那是自己骗自己的话,打起坐来,在那里听听呼吸,数也懒得数,在身体痛苦的感受上转来转去,不叫随息,你知道吗?至于“六妙门”中的数息,有些人在那里数来数去,其实只是算算数字而已,这就不懂“数息”的第一步该如何下手。我不是笑话大家在学会计吗?你数一万次又有什么用呢?“呼吸是生灭法”,你听过我讲过没有?智怡师:听过。
南师示:它一来一往,你数它干吗?!那么,为什么古德及祖师们教人以数息法?那是因为你内心不静,稍稍把你的心收回来在数字上,跟呼吸配合一体,然后心觉得静了下来,便不要再数了,就跟着随。但是,随息不是随呼吸。现在问你们,一呼一吸叫做什么?(部分同学答:一念)
南师示:对!一呼一吸名一念,也叫做一息。呼出去,鼻子出气,毛孔也出气;吸进来叫做“吸”。一呼一吸之间的那个叫做念,也叫做息。
什么叫做息呢?在休止的状态中。譬如你们观看一个人的睡眠,尤其婴儿,当真正睡着了的一刹那间是没有呼吸的,那才是睡着,等到睡了一下,忽然猛吸一口气,又起了一呼一吸的作用了,那是脑子里微细的妄念又动了。有妄念的时候,呼吸就动,真没有妄念的时候,那一阵子叫做“息”。听懂了没有!叫你“随息”,不是叫你“随气”呀!一般人的随息,都跟着呼吸生灭心跑,这怎么修得好,当然这不只是你一个人,你们全体都是如此。
“随息”即随那呼吸生灭之后的那个不呼不吸的静念,跟随着它,就得“心息合一”了。后来道家融合了这个法门,名词一变就叫做“心息相依”,心息两个配合为一,休止在那里,这个时候把念头硬是强制停住了,呼吸也强制停住了,这个叫做随息。
你现在竟然讲一边念咒一边随息,既然随息就不会念咒子,念了咒子就不会随息,念动气就动,念不动气也不动,你懂了吗?你自己矛盾也不知道,不用般若观照,没有智慧,怎么能修得上路呢?!一天到晚给业病所扰,你身体本来蛮好,一念之间给业病着,妄想特别多,东一下,西一下,说是聪明伶俐,其实聪明伶俐不好就是业,这个知道吧!
智怡师:知道。
修定师:我是以昨天老师提到“三际托空”昭昭灵灵之心,配合准提法修……南师示:昭昭灵灵之心,你做到了吗?修定师:没有做到。南师示:那么,你所说的都是空话,要实修、实证,再谈下去。修定师:我是想,假如修准提法能照老师的方法做……南师示:那是妄想,你必须先依仪轨实修。我现在所说的仪轨,就是法本。仪就是仪式,轨就是轨道,其中不是有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吗?你好好的研究,没做到,不要谈,修行要真修实证,空谈何用!我昨天为什么讲“三际托空”?你们都不懂,所以说你们没有资格听课。&
从智法师:老师昨天对我们开示的要点有二:1、随息法。2、三际托空。我个人回想起来,在十三、四年前,家师仁公上人曾在同净兰若大殿教我们数息法,当初我一练习,马上全身空掉,但一生欢喜心,就又回来了,得到了这么一次宝贵的小体验,自此以后,正如老师说的好象在学会计,不得要领,功效很有限。
后来老师在佛光别院讲授《增一阿含经》的“安般品”,那是佛陀为他的公子罗睺罗教导的随息法。听授之后,似乎有点懂,也常练习它,觉得这个方法很好。因此,去年及最近为禅修班、中大“觉声社”讲解“安般品”,颇有教学相长的心得。昨天经过老师详细的解析,体会得更加深刻明朗。
在“安般品”中,佛陀教导罗睺罗“系意鼻端”,晓得自己呼吸来往,身心变化的状况,所谓的“入息短知息短,出息短知息短,入息长知息长,出息长知息长”。乃至冷、暖、有息、无息(止息)皆悉知之,然后经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证得三明六通的阿罗汉果位。这是修随息法的一个完整架构。佛陀对当时弟子们的指导虽只提供一个原则性的修法,因为他们根器猛利,能实修实证,如法修得果位。而老师现在特别讲得这么详细深入,我们却如聋若盲,依然如故,显然是福薄慧浅,不堪受教,很值得自己的反省。
其次,我对随息法与三际托空有个肤浅的体会,不知对不对,还请老师指正:一、老师曾传授过密教的九节佛风及宝瓶气,我认为修随息法就是修宝瓶气效果的延长。二、老师把三际托空与准提法圆满次第互相配合,我个人认为三际托空乃是善巧方便之法,使你能当下了然,而直接体会圆满次第。三、我对修生起次第念咒子的看法,并不须要念完咒子才进入圆满次第,正在念咒时,当下就可以进入圆满次第,只要念到全身空灵,以一般教理而言,即是念而不念,不念而念,这不就是圆满次第了吗?我是放胆狂妄地说,不知观念正确与否,还请老师指示。
南师示:今天因为从智法师下楼来对我讲,昨天开示的记录他已经做好了。我听了很高兴,才上来讲讲,你们要注意我说的这句话,平常懒得跟你们讲,是因为你们不堪受教,连听受的资格都不够,所以让你们吽啊吽的(平常修法念咒的声音),如果你们真修实证,我还会随时教你们的。几年来我教了那么多,有什么用?大家都在散乱造业中。
你们还记得鸟窠禅师与白居易的对话吗?禅师说:“三岁小儿虽道得”(师语止,又说:)大家接下去啊?(众答:“八十老翁行不得”。)(《指月录》卷六鸟窠道林禅师)
还有呢?重点不在这里。白居易守杭时,入山谒师,问曰:“禅师住处甚危险”(因为白居易看鸟窠禅师住在树上,所以这么说)师曰:“太守危险尤甚”。白居易说:“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禅师说:“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你们在这里就是这样“识性不停”,业识茫茫,妄想纷飞,这就是心火相煎,人为什么有病呢?心火相煎之故。禅师说:你才危险,我为什么危险?我们当年看到这里,毛孔都竖起来,马上想到自己业识茫茫,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去处,不知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不知无梦无想时主人公何在?……我们是这样的学佛反躬自省,哪像你们一天到晚在妄想中,学问再好,道理再懂,那也是心火相煎,不能截断众流,有什么用?
从智法师说“三际托空是个善巧方便”,岂只如此。开玩笑,你的业识切得断了吗?你能心火不相煎吗?你能像“香象渡河,截断众流”,不是善巧方便哦!善巧是善巧,确是大善巧。方便是方便,确是大方便,你真能做到,可以接近成佛之道了!
他又说:“随息是宝瓶气的延长”。也不对,宝瓶气是用意识在修炼,有意做闭气的功夫,而息的境界,是呼吸生灭自然止息,如何才能做到呢?必须念住,气才住,念头不住,业识茫茫,心火相煎。所以,能做到三际托空,息自然住,这个息是不呼也不吸,这时候定愈久愈好。六妙法门数以后是随,随以后是止,这时呼吸止息,念止了没有?你须要明了当你知道自己的息止了,但这一念的知还要止息才对。
安那般那的随息观,这个息,硬是把它停止了,这也是因作意而止住,因为这一止息的念头很清明的在这里,好象念也不动了,其实,那样的念不动是粗念不动,觉性没有变过啊!讲到这里,你们没有真修实证过来,自然统统不懂,只好到此不讲了。
大慧师:关于准提法与三际托空的配合,在我个人的体会,我是引用《楞严经》的“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作为自己理论与功夫配合的运用。准提法的修持,乃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的一种法门。自己对此法门深生信心,所谓一念圆修的道理也在其中。在身心的变化上,最近苦受又来了,后脑有痛的现象,心闷且不规则跳动,两三天来都服用“心脉宁”,还是会痛,但我知道这种情形都是变化的过程,我可以克服这个现象。圆澄师:当我听到随息的方法,我很庆幸略能领会。虽然过去老师也曾经讲过,但因当时自己试着做时,心口会发闷,也就不再去留意此法。后来了解自己用法不对,一般数息法,以为数呼吸,自己因此可以加以呼吸,因此触发了心口发闷的现象。昨天了解这个“息”字,不是我们所谓的呼吸,所谓的气息,而是念头止息时候的现象,那种现象我虽然没有做到,可是能略略了解。现在我谈谈“三际托空”,我不敢说自己修到,但在理上略略明白昨天老师的开示,当场似乎有点受益,下课后再配合老师的著作《禅与道概论》中的所讲来研究,其理路非常清晰,可以分成五个阶段来包括它:一、做“三际托空”的第一步,首先要了解自己知觉与感觉所产生的念头,有从身体感觉产生的痛苦——饥、寒、饱、暖,有从思想知觉所感觉的苦闷——烦恼、人我是非。这一切都是念头,譬如我们生病时,这个痛苦的觉受就是一个念头,你跟着这念头走,越觉痛苦,于是自己正修法门——念佛、观想、参禅、修准提法等等,就被拉跑了,即称失念。二、第一步功夫先做到了,然后了解自己身心状况,明白自己的起心动念都不能含糊,这不是一下的功夫,但理路上至少要先知道。三、自己明白起心动念之后,才能将念头分为三际——过去、现在、未来。当你觉得坐在课堂里很热,这已成为过去的念头,再下一刻热的念头成为当下念头,所以此刻热的念头,已非前念,等你说当下,又成为过去,就因如小点状的感受念头,一连串的连续,使我们觉得未曾间断,其实点与点中间,念头与念头之间有空隙,如果你能经常练习,空去念与念之间的距离,习惯养成,练习久了,此前念间与后念间的空白会愈来愈大,而这空白不是昏沉,迷迷糊糊,是很清明舒服的。四、三际托空能体会到,就会觉得一切活动只是一连串的点连成线修,毕竟非真,如此才能谈到禅宗悟境的前方便。五、保任此昭昭灵灵的心境而达悟境。此乃理上知解,当下曾试着去实验,似有体会,而今天也实际上做了这一点。
南师示:很好,昨天大家都吃了棒子,圆澄下去就查书,他讲得很对,这就是《禅与道概论》论三际托空的内容。
刚才从智法师提到我在佛光别院讲《显密圆通》也讲过三际托空,平常上课也讲过,你们不是都听了吗?你们哪里在听?你们在造业,吃饱了都在昏沉中,这就是细昏沉,你以为什么叫昏沉?头脑不清就是昏沉,凡夫众生一天到晚都在昏沉中,昏沉就是无明,散乱就是造业,业识奔流,听懂了没有?至少用妄想心去记吧!
圆澄今天的报告,值得奖励,佛法是公正的,对就对,不对就不对。他讲到随息,自以为懂,其实还是不对的。随息是息止,不是念,念息就更高了,念息已到六妙门的止和观的程度。六妙门中,从数息、随息、止息,然后才修观,最后到达“还”与“净”,还到本来清净,比三际托空还进一步,“净”就更高了,所以叫六妙法门,这是智者大师依佛经禅修的方法把它归纳起来的妙门。
至于安那般那是由呼吸来的,譬如你们练五禽戏与太极拳,就要用数息法加以配合,道家称为“导引”。练武功、瑜珈也是练呼吸,假使气功真练到了,一出手,隔墙的东西就倒下去,气到了,要比普通蛮力大。数息也是讲这个呼吸,圆澄讲以前练数息胸口发闷,方法错在哪里?通常一般人练数息法,都是有意的呼吸,把呼吸当成肺部的作用而已,这当然会出毛病,并且我们的呼吸也不单是由两个鼻孔在运行,其实,十万八千毛孔无一不在呼吸,呼吸是自然的,不是你去作意,而我们一般的自然呼吸,也属作意,是具有五遍行的第八阿赖耶识在作意,神识一入母胎,这呼吸就有了,但不是第六意识的作意。而讲话是第六意识在作意。当然配合八识都在作意,但主题是第六意识的思想。
人的呼吸不是你有心去呼吸,如果作意呼吸,四大我相就来了,所以数息是数自然的呼吸,并不是要把它停留在丹田、腹上,有的人不懂此理才会闷在胸口。真正懂得数息的人,一身越来越轻越舒服。开始会到胸口,到肺部,甚至到足尖,然后慢慢跟着随息就来了。数息或数入、或数出。为什么数入息?为什么数出息?我已经讲过的,哪一位说说看?
圆澄师:妄想太多,精力过于充沛,欲使宁静,数出息。身体太虚,精神不够,要数入息。
南师示:乃至身上发炎,亦需数出息。譬如宗诚师气到头上要数出息。所以真正修练功夫的,数息数好,武功练气也到家。
(根据《十方》杂志文章整理)
-----------------------------
南怀瑾老师开示:香象渡河,截断众流
南怀瑾老师开示:法身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有多少人叫张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