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机缺点完善信息系统网站

扫描下载MIUI论坛APP
经验10473 米
在线时间238 小时
版本6.9.14
招聘版务与解答组成员,有意向者私信我!
机型小米手机5
签到次数39
MIUI版本6.9.14
很多人认为,经过多年的积累,人工智能技术已处于爆炸式增长的前夕——也许他们的判断没错,但作为信息科技领域的从业者,我和同行们更关心的是,人工智能何以突然间从“冷宫”穿越到“朝堂”上,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谁在为人工智能赋能?
1.jpeg (103.28 KB, 下载次数: 0)
请想象以下场景——
某种人工智能助手成为了像数字支付、地图那样的基础服务。
它跨越平台。无论是PC和手机,又或是智能家电与无人汽车,它都隐身于幕后,随时准备着响应主人的“召唤”。
它跨越应用。用户无论是拍照片、玩游戏,又或是到语言不通的异国旅行、开始一轮新的健身训练,都少不了它的陪伴。
它还是跨越场景的,感官健全的。能听又能说、能看又能写,也就是说,它会极大地增强主人的能力,帮助人类更好地应对工作与生活场景中的各种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爆炸倒计时?
尽管目前行业里还没有一款人工智能产品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既能对接企业的产品数据库,又能基于长期的用户数据积累,达成对主人客观情况的某种程度的了解——但我们距离类似的目标已越来越近。
预计几年之内,通过嵌入各类硬件、软件与服务中,人工智能可以收集到更多实时生成的用户数据,类似于体重、体脂、体温、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理健康指标和健身项目、时长等运动指标等自身数据,以及用户饮食禁忌、消费习惯、品牌偏好等外部数据,再加上时刻灌入更新的实时企业商品及服务信息,就可以为用户提供最贴身、最吻合其需要的生活提示与消费推荐。当然,所有的用户数据都会加密存储于云端,不会有泄密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经过多年的积累,人工智能技术已处于爆炸式增长的前夕——也许他们的判断没错,但作为信息科技领域的从业者,我和同行们更关心的是,人工智能何以突然间从“冷宫”穿越到“朝堂”上,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谁在为人工智能赋能?
尽管人们很早以前就开始对有自主思维与行动能力的机器展开畅想,并在60年前(达特茅斯会议)便确立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概念,但经历了几十年漫长岁月的探索、挫折、重振,直到最近这几年,学术界、产业界似乎才看到将人工智能由构想转换为现实的曙光。
深度学习算法、高质量大数据与高性能计算资源,这是令人工智能技术研发骤然加速的三大动力,推动着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走向人们工作与生活,也推动着相关技术孵化和裂变出越来越多的精彩应用。
首先,深度学习算法其实就是推理算法与机器学习算法的结合。典型的深度学习模型往往需要架设出层次很深的神经网络,通过强化模型的复杂度来提升机器的学习能力,而模型复杂度又需要增加模型宽度(即隐性神经元数目)与增加模型深度(即隐层数目)。
其次,研究者还必须不断提高数据规模与质量,来增强机器的学习效果。以过去几个月来名声大噪的AlphaGo为例,这个围棋程序借助对人类六至九段棋手的16000次对局分析获得了3000万个布点数据,并将这些数据用来训练其“策略网络”(Policy Network)。
其三,高性能计算资源亦不可或缺。Elo评分法(Elo Rating)是由美籍匈牙利裔物理学博士阿帕德·埃罗(Arpad Elo)创建的对决类比赛选手水平评分方法。根据Elo评分,AlphaGo采用不同硬件配置、运行于异步模式(Asynchronous)与分布模式(Distributed)时对应的得分如图1:
2.jpeg (76.41 KB, 下载次数: 0)
图1:AlphaGo的Elo评分,引自谷歌Deep
很显然,分布模式下,从1202个CPU、176个GPU到1920个CPU、280个GPU,计算性能的线性增长只带来了28点的评分增长,这表明,计算资源呈线性增长,评分却不可能同样呈线性增长。越往后,每一点评分的增长都需要海量计算资源的支持。
从长远来看,我不觉得同为人类的棋手能够在与机器的搏杀中重占上风——无论棋类游戏的空间与规则是多么复杂,对机器而言,只要证明了某种算法行之有效,那么,在与日俱增的大数据资源、与时俱进的计算资源的加持下,其相对于人类而言的优势只会越来越大。
大数据:岂止于大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有关人工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尝试已有几十年历史,然而为什么直到今天,深度学习才显现出非凡的威力?
美国联合服务协会(USAA)数据科学部部长罗伯特·韦尔伯恩(Robert Welborn)认为,2015年是机器学习商业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一年。存储市场的大范围降价及存储设备制造成本的降低是机器学习领域腾飞的关键。
而当大数据和云遇见深度学习,这一计算机科学家朝思暮想了数十载的科技终于不再是无本之木。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潜能被充分释放,弈棋程序的胜利以及我们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的连番突破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大数据到底有多大?根据IDC在201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仅在2013年,人类生成、复制与消费的数据量便达到4.4ZB,即44亿TB——可以想想,这些数据需要多少个硬盘来盛装——而到2020年,这一数值将达到40ZB,年增长率40%。
很明显,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与社交网络是大数据的三大推进器。做一组数字对比就知道:
1997年,全中国胶卷消费量约为1.2亿个,而当时的人口数是12.36亿。以每卷胶卷能拍24-36张照片计,总共约40亿张照片,相当于每年每10个中国人消费1卷胶卷,拍摄3张照片。
2015年,仅小米手机用户每天新拍摄的照片就达到1亿张,而微信用户每天上传的新照片则超过10亿张,也就是小米手机用户每一个半月、微信每四天新增的照片数量就超过1997年全中国人拍摄的照片。
由对比揭示出,过去不到20年的时间里,个人计算设备生成的数据量呈现出惊人的增长态势。而要想处理好这些激增的数据,就需要强大的云存储与计算平台。以处理小米手机每日新增照片为例,1亿张照片的云相册缩略图处理就需要2400核、2.6GHz的CPU与200TB的存储空间。
况且要让手机这种设备支持某些看起来很酷很智能的功能,比如人脸检测、根据面孔特征实现身份识别和分类编目等,若没有一流云平台在背后支持,也是不可想象的。
小米手机相册就加入了一些对用户而言相当便利和人性化的功能,例如:
用户可以从合影中找到每一张人脸并看到年龄标签。
点击“面孔”分栏,所有包含人物的照片便被归入“姓名”影集中。
选择其中一张合影,应用还能标示出画面里每个人的姓名……
上述功能对于“患有”脸盲症和健忘症的朋友来说非常有用,而且也让手机看起来很“聪明”。但其实,相关的运算过程并不是在手机硬件平台上进行,而是依托于远端的“小米云相册”——至于小米云相册,其实是由金山云做支撑。
深度学习:让机器胜过人
正是因为数据量以几何级数激增,从事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们以前认为不可能完成的训练任务,今天才能相对容易地完成。
我自己是做研究出身的,以前专攻的方向正是视频与图像内容分析及检索、计算机视觉和信息系统。关于人脸识别,早在20年前,我和团队就获得了一项专利——记得1996年,我在硅谷的HP实验室时开始研究,1997年提出专利申请,2000年获得批准(如图2、图3)。这是一个分布式的架构,数据从客户端生成,传输至后端的系统,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再将结果推送到前端。事实上,现在学界与产业所做的人脸识别、云-端图像处理研究与20年前相比,在原理方面是相近的,只是在数据资源与算法上有了极大的改进。
3.jpeg (41.1 KB, 下载次数: 0)
4.jpeg (76.38 KB, 下载次数: 0)
20年来,在原理变化不大的前提之下,应用开发进展却极其迟缓,其原因在于,此前无论是人脸图像数据库的规模,还是计算能力本身,都只能用“贫瘠”来形容。
供研究的人脸图像数据库为何不足以支持任何形式的技术突破?有数字为证:1990年前后,ORL人脸库、E yale B耶鲁实验室和AR人脸库中的人脸原型样本人数少于130人,首选识别率在95%-99%的范围内;直到2007年,LFW(Labeled Face in the Wild)人脸库中也仅有5749位明星的13233张图。
在一些拥有大规模数据资产的IT领袖企业加入人脸识别研究阵营后,这种情况才得到了显著改善。2014年,Facebook的DeepFace人脸库包含了4030位样本人物的4400万张图,算法方面由多达8层网络、1.2亿训练参数的系统来支持。而谷歌的FaceNet数据库规模更大,容量为来自800万样本人物的2亿张图像,以及22层深度网络与1.4亿参数的算法系统。在此方面国内公司也不逊色,有公司已搭建出多达7000万名样本人物(每人1张证件照、1张生活照)的图像库,以30层以上深度网络、20块NVIDIA M40 GPU训练6天,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多大规模的数据才算是大数据?当数据多到可对几乎整个样本空间进行充分覆盖,从而减弱对理论与模型的依赖时,这样的数据就足够“大”了。像预测投掷硬币这种问题,样本空间为{0, 1},1000个样本就算是大数据,就足以得到置信度较高的预测。而对机器翻译、图像识别这样的课题而言,样本空间的数量级就大得太多——去年年底召开的第六届ImageNet图像识别大赛上,微软团队设计的图像识别系统击败了Google、英特尔、高通等强大对手,取得了多项第一名。据我所知,微软训练其图像识别系统是使用了152层深度网络。这提示了我们如何推进研究:传统方法是少量数据+复杂模型,到一定阶段后,系统性能便很难再提升;有了大数据之后,业界使用海量数据+简单模型也能获得比传统方法更好的结果;接下来,当海量数据与复杂模型相结合,应该可以创造出最佳的训练结果。
由上述案例也可以看出,学术界的算法与系统的实操水平与工业界的差距较大,学术界对应用性能的理解水平与工业界差距亦大——一直以来,在人脸识别领域,工业界的应用任务有两个模式:1:1也即两张人脸二选一辨认、1:N也即多张人脸N选一辨认。在各种测试条件下,企业已做到:处理1:1任务时,性能达到误报率百万分之一以下;处理1:N任务时,性能已实现在N等于千万级查询的条件下,首选命中率约90%。也正因工业界的介入,两年前,机器识别人脸的能力已超人类。类似美剧《疑犯追踪》里人脸识别的场景随时会成为现实。
在推进技术实用化、主流化方面,工业界比学术界的效率高很多,这并不难理解——不仅是因为前者的资金充裕,更重要的是,工业界在获取、储备、利用用户数据方面较之学术界优势明显,而且像Facebook、谷歌这样的巨头,可以使用几乎无限制的云计算资源来加速研发进程。
云将越来越重要
我的前同事,图灵奖获得者、数据库大师吉姆·格雷在他的大作《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中对科学发展的范式有着非常精辟的总结:千年以前,科学是基于简单的实践经验来描述现象。过去的几百年里,科学家们开始尝试开辟学科与理论分支,建立和使用模型来概括现象。最近的几十年,新生的计算分支以计算来模拟复杂的现象。而今则是靠大数据来探索现象。
计算资源从端向云汇集,这为算法创新和大数据应用创造了无尽的可能性——过去五年来,我们见证了云计算是如何推动消费级产品与企业级产品领域的伟大创新,见证了云计算是怎样从一个被过度炒作、被无端怀疑的概念逐步成长为整个IT产业乃至各行各业的基础平台,见证了云计算支持下的技术(如AI、VR、AR等等)爆炸与应用模式(如游戏、O2O、直播等等)革新。
今后十年,整个中国IT产业成长速度最快的,很可能会是云计算公司。回顾以往,从新生力量迅速成长为巨头的美国公司只有一家,那就是专注于云计算的AWS(如图4),其发展轨迹几乎与从事ToC业务的Facebook重合。况且,与发展更快、成熟度更高的美国市场相比,中国云计算市场仍处在从爬坡式渐增到直升式激增的进化节点上(如图5)。
5.jpeg (79.67 KB, 下载次数: 0)
6.jpeg (105.67 KB, 下载次数: 0)
总结一下,算法、大数据、计算资源,让科幻成真,为人工智能赋能。由这三大动力推动,人工智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各行业领域有远见的企业的标配。根据SoftServe的一项调查,截至目前,已有60%的IT公司、48%的商业和专业服务公司、47%的金融服务公司、38%的制造业公司、29%的零售业与物流运输业公司在使用基于云平台而愈积愈多的大数据辅佐决策。大数据不再只是一个机遇,它成为了企业决胜未来的必需品。在人工智能介入后,会进一步减少对数据的人工分析、判断等干预,令企业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快更准确的决策。
我们确信,人工智能已成信息技术产业的主流与传统行业升级、转型和变革的关键。而算法、大数据、计算资源不仅构成了人工智能的坚实支点,还将成为现实中我们构建通往全新的“智能”之路的能量之源。
本文为金山集团兼金山云CEO 张宏江博士原创,首投至钛媒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已有&1&人评分
感谢分享^_^
经验119 米
在线时间26 小时
版本V7.3.16.0.MBCCNDE
积分 1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 积分
积分 1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 积分
机型小米Max 标准版
MIUI版本V7.3.16.0.MBCCNDE
说的好像资源开采不会boom似的
经验15640 米
在线时间660 小时
版本6.8.18
机型红米Note3 全网通
签到次数17
MIUI版本6.8.18
发表于 前天&15:12
通过手机发布
带上飞机就会boom
经验8550 米
在线时间872 小时
版本6.9.14
100个梦想的赞助商 NO.7 DJ小荧
积分 96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379 积分
积分 96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379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5
签到次数150
MIUI版本6.9.14
发表于 前天&21:54
对一个男人来说,最无能为力的事儿就是“在最没有能力的年纪,碰见了,最想照顾一生的姑娘。
对一个女人来说,最心撕力竭的事儿就是“在最美好的年纪,碰见了想托付一生的男人,可他却对你无感。
经验981 米
在线时间20 小时
版本V8.0.10.0.MAACNDH
积分 13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8 积分
积分 13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8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5
MIUI版本V8.0.10.0.MAACNDH
发表于 昨天&18:48
能听又能说、能看又能写,
月饼达人-节
月饼达人-节
月饼达人-秋
月饼达人-秋
月饼达人-中
月饼达人-中
MIUI 300周
MIUI 300周更新纪念勋章
MIUI 8纪念勋章
MIUI 8纪念勋章
MIUI 7纪念勋章
参加流量购买活动
MIUI五周年
MIUI五周年纪念勋章
已关注微信
已关注极客秀微信
关注腾讯微博
已关注腾讯微博
关注新浪微博
已关注新浪微博
MIUI六周年
MIUI六周年纪念勋章
小米六周年
小米六周年米粉节
为奥运加油勋章
为奥运加油勋章
Copyright (C) 2016 MIUI
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34号 | 京ICP证110507号扫描下载MIUI论坛APP
经验10575 米
在线时间457 小时
版本6.9.14
miui吐槽组
积分 125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22 积分
积分 125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22 积分
机型小米Note
签到次数112
MIUI版本6.9.14
小米生活不支持一些城市,这个可以等,在等到之前不会使用的,比如今天我去了舟山,不支持,果断:团800小米生活不支持一些团购网站、电影院什么的,这个也可以等,在等到之前依然不使用
小米生活有bug,这个更可以等,严重bug反馈如下,点击逛逛其他城市后,不管我点哪个城市(包括定位城市,都依然是返回舟山那个图)
应用宝截屏.png (87.45 KB, 下载次数: 4)
应用宝截屏.png (68.9 KB, 下载次数: 4)
上面的问题都解决了之后呢?小米生活只会成为另一个团800而已,插一句,我用团800是因为他网罗了各个团购网站的信息,大而全,一站式接口,其实小米生活现在不就是打算做成一站式接口么?那么最后是和各种“团800”比拼谁大而全么?因为“团800们”是一个单独的应用,而小米生活是集成在系统里的,这样来留住用户么?
在现阶段甚至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如何让用户即使在小米生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我都会选择他的原因?
1、速度解决上面的问题
2、点评系统,这个有用户建议了,我就不多费口舌
3、与生活黄页一样,地图导航系统集成
4、分享页面信息系统
5、上线“米付宝”、“米信支付”,我相信你们的野心~~
6、用户奖励机制之抽奖,今天9号刚上线的note 4g,现在28w人抽1个……拜托,这活动20号才结束呀,增加名额或者缩短时间吧
应用宝截屏.png (90.48 KB, 下载次数: 4)
7、用户奖励机制之返利,最近的活动是住酒店返书券、看电影返米币,我不知道有多少用户参加了这些活动?这些活动的意义是?首次才返,打消了老用户继续使用的积极性,返的东东还不一定有用(这就数学里的交集问题),能不能返点实在的东西?
qq返利网是直接返百分比的现金(也可以不返现金,比如99元的,替你支付2元,类似滴滴打车的微信支付),而且米币、米卷的可使用范围有限(这个涉及到另外的问题,所以最好的选择或许就是“米付宝”,然后把米币、米券整合成类似天猫积分、集分宝一样的东西,在小米商城、小米应用、小米游戏里可以使用!)
8、用户奖励机制之免单,100元以下的订单,每天抽取1名幸运儿免单(手机你们都可以免单了,这个免个单没问题吧?),100元以上的每天赠送一个幸运儿f码
9、用户奖励机制之积分,每100元,积分1元,最后这个积分可以在小米商城买手机等商品(参考第7点)
10、这个我其实想说很久了,话说你们就不能把小米商城的东西弄成小米团购么?像zol那样,预付款,达到一定预购数量,则组团成立,按团购规则发货,达不到则退款(这个其实对小米铺货是很有用的,呵呵)
说了10点啦,今天先到这,说奖励机制比较多,其实最重要的是让用户“舍我其谁”,毕竟团购信息来源是一样的,又不是免流量浏览,也没有奖励机制应用,用户为什么选择你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已关联6个BUG提交人处理状态
理性看待问题,安心等待更新,认真提交反馈,合理建议意见。
经验3901 米
在线时间185 小时
版本V7.3.16.0.MBCCNDE
积分 49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积分 49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机型小米Max 标准版
签到次数150
MIUI版本V7.3.16.0.MBCCNDE
感谢建议!
关于去其他城市逛逛功能失效的BUG,我们马上看看怎么回事。尽快修复!
其他的建议,其实我们想到一起了。
小米生活希望成为大家在手机上消费的一站式导购。
我们想为大家提供最简单/方便的消费体验。提供评价/使用小米支付进行支付等功能都在计划中。地图导航的功能近就会开始开发。
关于积分奖励的设计我们上周开会还在讨论,也会排上日程
再次感谢建议!
经验10575 米
在线时间457 小时
版本6.9.14
miui吐槽组
积分 125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22 积分
积分 125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22 积分
机型小米Note
签到次数112
MIUI版本6.9.14
感谢建议!
关于去其他城市逛逛功能失效的BUG,我们马上看看怎么回事。尽快修复!
能否发布近期的wip?
关于更新日志(含内测)
(出处: MIUI论坛)
理性看待问题,安心等待更新,认真提交反馈,合理建议意见。
经验6092 米
在线时间281 小时
版本6.9.15
安卓7.0内测组
积分 70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61 积分
积分 70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61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5
签到次数34
MIUI版本6.9.15
毛用没有,反正我是没用过
经验10575 米
在线时间457 小时
版本6.9.14
miui吐槽组
积分 125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22 积分
积分 125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22 积分
机型小米Note
签到次数112
MIUI版本6.9.14
毛用没有,反正我是没用过
没用过,不代表无用,不过倒是希望miui后期能推出基本功能版,其他的组件由用户选择下载
像windows的msn、wmp、.net、office等等这些
理性看待问题,安心等待更新,认真提交反馈,合理建议意见。
经验6092 米
在线时间281 小时
版本6.9.15
安卓7.0内测组
积分 70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61 积分
积分 70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61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5
签到次数34
MIUI版本6.9.15
没用过,不代表无用,不过倒是希望miui后期能推出基本功能版,其他的组件由用户选择下载
像windows的msn ...
确实,像小米生活,小米黄页这种东西,做成APP就可以了,用户自行下载使用
经验10575 米
在线时间457 小时
版本6.9.14
miui吐槽组
积分 125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22 积分
积分 125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22 积分
机型小米Note
签到次数112
MIUI版本6.9.14
感谢建议!
关于去其他城市逛逛功能失效的BUG,我们马上看看怎么回事。尽快修复!
这次去舟山,发现bug修复了?(去之前更新到了2.2.320)
但是舟山依然不支持
其实我发现你们不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来解决问题也
论坛上各种用户反应自己的城市不支持,你们回复稍后支持,请问稍后多久?也许你们在一个个的添加
那么你们为什么不弄个支持城市列表更新说明呢?
这样用户知道,哦,他们在工作,只是还没支持到我这里
而不会给用户感觉你们似乎不作为一般,因为对于我来说,我基本上一个月去一次舟山,到了明年这个时候还没支持舟山,我是不是觉得你们这一年都做什么去了?或者说我被放弃了的感觉?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
1、论坛一个帖子更新说明这周又增加了哪个城市(一周一个也没关系)
2、说明,根据小米商城销售情况,优先支持机友数量多的城市(你们这样一说,用户百分百绝对没脾气)
理性看待问题,安心等待更新,认真提交反馈,合理建议意见。
经验3901 米
在线时间185 小时
版本V7.3.16.0.MBCCNDE
积分 49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积分 49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机型小米Max 标准版
签到次数150
MIUI版本V7.3.16.0.MBCCNDE
这次去舟山,发现bug修复了?(去之前更新到了2.2.320)
但是舟山依然不支持
其实我发现你们不会利用自己 ...
最晚十二月初就会开通,抱歉给您带来困扰了 :(
经验10575 米
在线时间457 小时
版本6.9.14
miui吐槽组
积分 125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22 积分
积分 125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22 积分
机型小米Note
签到次数112
MIUI版本6.9.14
最晚十二月初就会开通,抱歉给您带来困扰了 :(
我十二月份要去舟山哦,到时候给你们测试
理性看待问题,安心等待更新,认真提交反馈,合理建议意见。
经验10575 米
在线时间457 小时
版本6.9.14
miui吐槽组
积分 125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22 积分
积分 125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22 积分
机型小米Note
签到次数112
MIUI版本6.9.14
我十二月份要去舟山哦,到时候给你们测试
已开通,辛苦了
不知道是否方便加入一个小米生活即将开通的城市预告呢?
理性看待问题,安心等待更新,认真提交反馈,合理建议意见。
月饼达人-节
月饼达人-节
月饼达人-秋
月饼达人-秋
MIUI 300周
MIUI 300周更新纪念勋章
MIUI五周年
MIUI五周年纪念勋章
已关注微信
已关注极客秀微信
关注腾讯微博
已关注腾讯微博
关注新浪微博
已关注新浪微博
MIUI 100周
100周发布纪念勋章
月饼达人-中
月饼达人-中
MIUI六周年
MIUI六周年纪念勋章
Copyright (C) 2016 MIUI
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34号 | 京ICP证110507号原文地址:/view/328c72ddd85d25725ad8.html
11:41:15 来源:CIO 时代网 计世网/计算机世界 摘要: 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成就,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 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入列。 关键词: IT
经济转型、创新和民生,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话题,也是代表委员们提案议案中 的热词。信息化已经被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信息产业是承载经济转型的基础,创新 是信息产业的驱动力,为民生服务让信息产业的未来大有可为。
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成就, 载人航天、 探月工程、 载人深潜、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入列;
中国制造业规模居全球首位,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3.4%;
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战略性新 兴产业快速发展。
3 月 5 日,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 府工作报告》中总结,从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 5 年中,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长 足的进步, 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从 5 年前的 26.6 万亿元增加到 51.9 万亿元, 跃升至世界第二。
但与此同时,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仍然提及:“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 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 企业生产经营 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存。”
因此,作为全面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2013 年将是“十二五”规划承前 启后的关键一年, 而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其中,信息产业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 2 月 5 日公布的数据 显示,2012 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 10 万亿元大关,达到 11 万亿元,增幅超 过 15%。
在全球经济复苏趋势不稳定,国内经济发展困难增加的条件下,“必须积极推动信
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促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温 家宝指出。
一方面,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过程中,信息化是一个重要手段;而另一方面,在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中不断渗透的过程中,信息化也将带动 ICT 产业发展,解决产 能过剩、核心技术缺乏、产品附加值低,以及低水平重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
信息化的机会
信息化已经被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在提案中建议,今后从国家战略层面大力推 进信息化发展。
奚国华认为,十八大对我国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当前中国已经和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一起, 同步进入了一个以数字化、 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 代,信息化水平是国家比较优势的衡量标准和决定国家力量的象征。
与此同时,奚国华还指出,在我国信息化发展取得的一系列成绩背后,还仍然存在 着四大问题,并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 2007 年以来,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信息化领域差 距正在重新拉大。二是我国区域之间,特别是东西部之间的数字鸿沟扩大。三是网络空间的 发展滞后。四是在发展信息化的核心技术方面缺乏国际竞争力。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在接受《计算机世 界》独家专访时表示, “四化”同步发展,对信息化的要求前所未有地被提高了,未来的 信息化建设,将会呈现出三大热点。
一是在提升传统产业的过程中,两化深度融合不仅体现在对传统企业信息系统的技 术改造,而是要从研发到市场营销、再到售后服务等全部环节,都依靠信息化提升效率和效 益;二是信息化要促进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和发展,比如对金融、物流、文化等产业的改造和 促进;三是信息化和城镇化要形成良好的互动,这也将是未来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而在这一 方面,城镇化建设布局和规划必须以人为本,避免重复低水平建设。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化与城镇化的良好互动,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之后 正在释放出巨大的潜力。 在全国两会之前举行的地方两会上, 安徽省提出未来五年城镇化率 力争达到 55%;河南省提出未来五年城镇化率要提高到 52%以上;西藏提出力争未来五年的 城镇化率达到 35%以上??有数字显示, 2013 年智慧城市的市场容量将达到 108 亿美元, 较 2012 年将有较大增长,而电子政务应用建设的重点将转向面向公众的城镇基层社会管理和 服务应用项目。
与此同时,在宽带中国、三网融合、4G 等一大批涉及民生的重大发展项目中,下一 代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趋势都将随着信息技术与工业化、城镇化的融合,释放出 巨大的潜能。
发挥全民力量
面对经济转型升级, 创新是最关键的要素之一。 据了解, 自 2010 年 “经济转型升级” 被提出以来,创新发展就一直是 IT 产业,乃至全国的热词。今年 3 月 5 日,温家宝在《政 府工作报告》中一共 16 次提及“创新”一词。
然而,目前中国社会的“创新”基因并不令人满意。
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孙家广说:“我国产业很多都 是以中下游技术为支撑的,缺乏上游技术为支撑的产业。例如高档的数控机床,我国能做中 下游技术的机床床身,上游技术的控制系统目前还做不了。”
而在中科院软件所研究员林惠民委员看来,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创新意识 淡薄。 “在我国,一些大企业往往带有垄断性质,它们关心的不是将来本行业的技术发展趋 势如何,而是‘只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就有利润可赚’。由于存在着‘反正市场是我的,国 内劳动力又便宜,先进的技术用钱很容易从国外买到’这种心态,这些企业的创新动力明显 不足。”
对此,邵志清表示,多年来,中国创新体制一直是以“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发展, 但实际上, “这条链上是有分割的”——产业界需要的是能够被市场接受的产品,而以高校 和科研机构为研发主体的产学研机制,很难把市场和创新联系起来。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立
法不健全,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导致的山寨文化, 也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企业创新的积极 性。邵志清告诉记者,上海市在“十一五”期间就提出了“创新驱动、创新发展”的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创新,2012 年,上海信息服务业营收占全市 GDP 6%,326 家企业收入超 亿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创新不足的问题,而要加强创新,还需要 以企业为主题,围绕经济建设的核心,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邵志清建议。而这也是诸多 IT 企业高管在两会期间通过多个渠道发出的声音。
据了解,联想陈旭东表示,为了进一步提升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希望政府能 够加快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搜狐张朝阳表示,网络不只是一个产 业,它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关键的启蒙作用,希望充分的竞争能释放出人的创造性;EMC 叶 成辉则希望制定大数据国家战略,以云计算、大数据为驱动的技术变革,将从经济发展、教 育、科研、民生等方面给整个社会带来深刻的影响。
可喜的是,在今年的两会上,“大力推动自主创新”绝不是一句空话。
3 月 7 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题的 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投入 5 年累计 8729 亿元,年均增长超过 18%。全 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 2007 年的 1.4%提高到 2012 年的 1.97%,企业研发活动支出占比超过 74%。
而与此同时, 科技体制改革是今年最受关注的话题, 也是与创新最息息相关的问题。 万钢特别强调,未来科研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发挥基层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让创新能够实 实在在地落地。
日前,经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3 月 1 日起,深圳、珠海率先在全国实施商事登记 改革, 新的制度将商事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相分离,商事主体的经营范围将由登记事项改 为备案事项,而注册资本实缴转变为认缴制。
“这意味着,未来成立企业的门槛大幅降低,这对 IT 产业来说,一定是一个重大利 好。”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企业登记制意味着政府职权由监管变为监督,给了企业,特别是 初创型企业极大的自由空间,而这将极大地促进 IT 领域的创业就业。
对此,邵志清也表示,无论是今年备受关注的大部制,还是科研体制改革,“其实
无论怎么改,最终目的在于把创新向下延伸,充分释放各类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主动 性和创造性,”。在他看来,过去创新项目大多是由政府机构主导,认为哪些技术、产品需 要发展,就寻找相关的企业或科研机构,投入资金,但效果并不好,而现在,创新需要发挥 全社会的力量。
让应用落地
2012 年,上海正式开通了“上海市电子账单公共服务平台”,这是全国首家电子账 单公共服务平台, 上海市民只要登录该平台, 就可以在线支付包括水电煤及通信费等费用开 支。据了解,该平台纳入了包括电力、电信、联通、移动、自来水、燃气等数十家公用事业 单位,基本覆盖了上海地区主要的水、电、燃气和通信行业单位,是《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 建设
年行动计划》中第一个完成建设并投入试运行的项目。
该平台为上海市民提供了电子账单的申请、推送、查询、支付和管理的“一站式” 服务,将过去每月多张账单合并管理,并提供支付、自动代扣等服务。目前已覆盖上海市超 过百万的家庭。
在今年的两会上,像这样与信息化相关的民生话题,仍然是代表委员们最为关心的 话题。
其中,食品药品安全是人民最关注的突出问题。农工党中央、民革中央、致工党中 央分别针对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等问题提出提案,力陈改革当前食品监管现状的必要性。 全国政协委员沈雯在提案中提出, 过去分段管理、 综合治理的方式已经不适应目前食品安全 的需要,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应作“减法”,提高效率,应该找准食品安全监督的切入点。
同时,全国人大代表、滨州市市长张光峰也提出,要想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必须 建设农产品预警体系, 探索建立高端农产品交易平台, 建立一条为农民服务的信息高速通道。 而全国人大代表徐龙则建议全面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投入和建设, 充分利用信息化便 捷性和网络监督的大众化,全面提高食品质量安全。
3 月 10 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组建,并 推进食品药品统一管理, 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了 《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
设指导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所有食品药品的全程电子 监管。
在食品之外,水治理、PM2.5 等环境问题也是今年两会关注的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闫傲霜向媒体透露,从国家层面到北京 市层面,大家高度的共识,要下定决心治理污染问题。北京市人大已经把北京市大气污染防 治条例列入 2013 年的立法计划中。对此,代表委员们也纷纷提案,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并 采用信息化手段扼制和改善环境问题。
“食品、水、空气是人们生存的三要素,现在都出了问题,而利用信息化,可以有 效控制这些问题。”在全国人大会议现场,一位代表表示。通过各地正在建设的物联网,用 大量传感器检测空气污染和水质,用云计算传输和存储数据,再利用大数据分析,加强对环 境变化的控制和管理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移动总经理简勤在他提交的《关于加强废旧手机等电子垃圾回 收处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中提出,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废旧手机等电子垃圾处理的 管理办法,出台废旧手机回收政策和以旧换新政策,形成电子垃圾处理的长效机制。
除此之外,代表委员们还希望信息化可以解决更多民生问题。比如,全国人大代表 吴世雄建议,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全国联网人口、户籍等信息的共享,解决重户、多房等问 题;全国政协委员徐冠巨表示,在转型经济下,公路运输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必 须找准切入点、加大信息化推动;而全国人大代表陈振濂则建议,应把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放 在战略优先地位,用信息化新思维推动新型城镇化。
“这些都足以证明未来信息化市场的天宽地阔,信息化在‘新四化’发展中必将大 有作为。”来自 IT 领域的众多代表委员们表示,还希望国家将宽带中国纳入国家战略,并 尽快发放 4G 牌照,确保我国四化同步、信息安全、战略性新兴产业、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发 展进程。W
代表委员有话说之转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
当前中国已经和许多发达国家一起,同步进入了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主要 特征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水平是国家比较优势的衡量标准和决定国家力量的象征。
信息化关系国家发展全局,应将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一项重大国家战略任务来抓, 奚国华建议从 5 个方面予以推进。
第一,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于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将推进信息化纳入中央和地方 各级机关的重大议事日程,将信息化放到统筹和优先考虑的位置。
第二,完善国家信息化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在国家信息 化领导小组之下,建立常设办事机构,汇集全社会的智慧,向国家提出战略性、全局性、前 瞻性的重大建议。
第三,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充分认识组织信息化核心技术攻关的必要性,在核心电 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等信息化核心技术领域组织攻关。
第四,抓紧制定《国家网络空间发展和安全战略》。对我国现有的网络空间安全政 策和管理手段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反思,完善形成科学的网络空间治理和安全观。
第五,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竞争环境。加快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营造长期有利于创新和发展的环境。
代表委员有话说之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小米科技 CEO 雷军:
加快我国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对培养我国企业专利转化意识,提高企业的创新积极 性,加强企业专利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能力,促进企业的产业技术升级,全面提升企业 核心竞争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针对加快我国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几点建议:
第一,减少对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专利实施和专利转化过程中的限制,逐步赋予高校 和科研院所专利实施和专利转化的自主权; 在专利实施和专利转化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 在
不包括国防、 军工等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行业范围内, 引入第三方的创新发明技术服 务机构介入,从而形成专利转化产生商业价值。
第二,建立促进专利实施和专利转化的发明创新考核体系。把专利实施和专利转让 成果与高校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的业绩考核相结合, 把专利实施和专利转化与津贴、 奖金相结 合。
第三,加强政府对专利成果商用化的资助奖励力度,对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专利成 果要通过提供税收优惠、 财政政策倾斜等方式加以扶持。 依托专门进行专利信息交流和专利 交易的创新发明技术服务机构, 努力建设一个通畅的专利信息交换及交易平台, 互通专利供 求双方的信息,使有商业化前景的专利可以快速得到转化和实施。
代表委员有话说之民生
目前,食品药品安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突出问题,要改革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体制,加强综合协调联动,严格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的全程监管,加快形成符合国情、科学合 理的食品药品安全体系。建议从 5 个方面完善食品监管体系:
一、健全综合协调机制。加快推进各地综合协调办事机构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和程 序,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加快推进垂直管理部门改为属地管理工作, 使地方政府权责对应。
二、调整和完善部门监管职能。首先合并工商与质监部门,通过人员、资源等优化 整合, 解决生产与流通环节间职责不清的问题。 其次将畜禽屠宰环节监管职能调整为农业部 门负责。另外在公安系统成立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专职队伍,逐步推行综合执法。
三、强化基层监管力量。建议按照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原则,加快推进基层食品 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构筑“横到边、纵到底”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四、加快基础支撑体系建设。加快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清理和修订食品安全法 的配套法规、 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并且进一步完善食品安 全标准管理体制; 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以及优化现有资源配置; 健全食品安全风险 监测体系和风险预警制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手机缺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