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开个公司专门帮附近某居民小区的自来水居民买菜,...

  对付买菜难,南市区的很多居民家一台冰箱不够,还得来台大容量的
  2007年春节前夕,家住广福路金盾花园、原本就有一台冰箱的陈女士家又迎来一个新成员――一台超大容量的对开门冰箱。望着崭新的冰箱,陈女士徐徐舒了一口气,原来那台冰箱终于不用再“撑成个大胖子了”!
  冰箱怎么会吃成大胖子呢?还不是因为附近没有菜场,每次买菜都变成一趟辛苦差事,多添台冰箱就是为“一劳十天半个月逸”。
  在家门口就能买上放心菜――实际上,并不仅仅是陈女士一家人的希望,也不仅仅是金盾小区住户们的心愿。近几年,昆明城市发展重心南移,伴随着昆明行政中心逐渐“南迁”,如今,省委、省政协、省公安厅等机关单位办公楼,新亚洲体育城、世纪城等住宅区,大商汇、邦盛国际城等商业区均已在南市区拔地而起,昆明主城南进的开发热潮,使南市区渐渐成为未来昆明的生活核心区。据粗略统计,近几年,南市区共新建楼盘20多个,能容纳超过5万户以上居民入住,连上原来的居民,近40个小区的南市区居住人口已经远超30万人。
  新兴楼盘如雨后春笋般立起,小区里风景如画,绿树成荫,居住环境的改善让南市区的居民引以为傲,但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备的现状滋生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其中,买菜方不方便就是关乎民生的一大问题。
  昨日下午,本报记者兵分4路,分别走访调查了广福路沿线、十里长街沿线、西贡码头片区、滇池路片区等区域的小区,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南市区住户在为买菜犯难。
  南市区“菜事”一箩筐
  存菜一族
  陈女士,金盾花园
  两台冰箱应付买菜难
  2006年9月,陈女士一家入住金盾花园,刚住了几天,“柴米油盐”的生活就开始考验这家人了:小区里还未配备生鲜超市,小区外也难觅农贸市场踪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总不能天天去城中心买菜吧?
  经过打听,一家人终于在小区附近的村子里发现了一个小菜街,虽然要走10多分钟的路程,毕竟可以解一时之需。只是,小菜街缺乏管理,脏乱不堪,食品安全也得不到保障,陈女士还是得驱车去官南立交桥下的海鲜批发市场与正和小区附近的农贸市场购买。从此,每逢周末,买菜一定是陈女士家的头等大事。驱车几公里,花上几个小时,几十斤的菜买回来,冰箱也负载累累,根本吃不消。即使这样,存储的食物依旧“供不应求”,经全家人商议,再买一台冰箱存菜,暂时解决买菜难的问题。
  熊女士,听涛雅苑
  买回菜吃个三五天
  听涛雅苑的熊女士搬进小区已经有一两年了,但买菜难时刻困扰着她,为了一顿饭经常是买了菜回来还得省着点吃,为了就是多吃几顿。
  熊女士说,因为买菜难,她学会了怎么用保鲜膜储存菜,所以家里经常准备保鲜膜。每次到农贸市场要一口气买下几百块钱的蔬菜和肉类,拿回家可以吃上三五天,肉可以放冰箱里,蔬菜就用保鲜膜了,尽管如此,有些蔬菜还是会烂掉。
  捎菜一族
  陈女士,龙华别墅
  下班逛超市已成习惯
  陈女士搬进龙华别墅后,下班后逛超市和农贸市场几乎成了必做的一件事,她说自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
  陈女士一个月前兴高采烈搬进新家后,才感觉烦恼接踵而来。新小区周边没有配套的农贸市场,多方打听才知道离小区一公里外有个叫七公里的农贸市场,但仅仅去了一次就再也没敢去,农贸市场不但菜的种类少,最让她不放心的是各种肉类卫生有没有保证,是否经过检疫还很难说。
  跑到四公里外的市政佳龙农贸市场那就费劲了,天晴还好一点,遇到天阴下雨那就是遭罪。陈女士刚好在螺蛳湾上班,每天下班顺便就到附近的家乐福超市把菜买了带回家,来回少折腾省点力气回家休息。
  下馆一族
  谢先生,彩云水榭
  买菜还不如出去吃
  “买菜还不如出去吃!”在彩云水榭、海韵枫丹等小区,说到买菜,很多居民说,自从搬进新小区压根没买过菜。一些住户认为,平时事务繁忙,根本没时间跑很远的地方买菜,很多时候都在外面吃,好不容易在家吃顿饭,也是保姆老早就准备好了。
  家住彩云水榭的谢先生说,平时业务忙,他通常周末才回到小区住两晚,吃饭从来都在外面吃。在他印象里,从来不知道附近是否有农贸市场。一些住户表示,兴趣来了也想自己在家做顿饭,但如果在买菜上花很多时间,真是很烦人的事。
  远购一族
  吴女士,听涛雅苑
  买菜比上班还辛苦
  家住听涛雅苑小区的吴女士一直认为,每天能为家人做上可口的饭菜是件幸福的事,但近段时间她说自己活得很累。
  “搬了新家后,最怕的事就是回家后买菜,在我看来,买菜比上班还辛苦!”吴女士说,从市中心搬到听涛雅苑小区后,因为离农贸市场远,每天除了工作以外,她把买菜当成另一份重要事情来做。
  吴女士说,离听涛雅苑小区最近的农贸市场是一公里外的七公里农贸市场,但农贸市场规模小、环境差、蔬菜种类少,她通常买菜都要跑到四五公里外的正和小区市政佳龙农贸市场。她通常从小区走一公里多的路到七公里坐6个站的公交车,然后步行到市政佳龙农贸市场,买完菜后再坐公交车回到七公里。这时提着大包小包的菜,只能花5块钱坐摩的回去,来回需要一两个小时。
  搭车一族
  陈大妈,湖畔之梦
  买菜是闲散人员的事
  陈大妈家住湖畔之梦小区。退休后,每日的家务中,买菜就成了最费时费力的一件事。尽管在湖畔之梦小区里,配备有蔬菜超市,位于小区附近的周家村,也有不规范的农贸市场。但为了每天能变着花样为辛苦工作的女儿做一桌美味丰盛的菜肴,也为了保障蔬菜的新鲜和卫生,陈大妈大部分时间都选择到沃尔玛超市买菜。
  清晨7点30分,陈大妈准时起床,收拾整理好后,就搭乘每天准点8点30分靠站小区的沃尔玛购物广场免费乘专线车,到超市挑选一天的菜。来来去去,起码也得花费2个多小时。
  “买菜就是咱们这些闲散人员的事情,上班的人哪有这个精力啊!”陈大妈笑道,“如果沃尔玛搬到小区旁边来,那就方便了!我每天也不用跑那么远了!”
  记者刘晶晶 许军强 陈唯一 实习记者张海峰/文 记者李振宇/摄
(1)欢迎阅读本报电子版。本版各类新闻p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昆明日报社彩龙中国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未经授权不得擅自使用。
(2)报社各报刊电子版仅提供新闻版
面,不便之处敬请谅解。其他未提供
的信息内容,请购买、查阅相关报纸。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昵称
&&&&&&&&&&&&&&扫描下载客户端苏州农产品流动车开进小区 居民家门口买菜
13:43 &&来源:中国广播网&&&&
&&&&  中广网南京8月3日消息(记者杨守华 江苏台唐小龙)近日,江苏苏州市在全市推广农产品流动销售车进小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到放心便宜的蔬菜了。
  一辆看似普通的箱式货车,轻按电钮,两分钟内车厢展开一排排的货架,就成了一个小型菜场,这就是苏州的农产品流动销售车。农产品流动销售车直接从生产基地进货,可以开到居民小区卖菜。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到既放心又便宜的菜。工作人员王雪松介绍说:“一天蔬菜有二十几种到三十来种,每种蔬菜有一百多斤,价格上在市场(基础)下浮20%到30%。”
  记者了解到,年内苏州还将建设100家平价农产品店和40家直销网点,这种农产品流动销售车也将推广,苏州农发集团董事长王相传表示:“最终目标发展到100辆,也就是说覆盖300个以上社区。”
  下一步,苏州还将通过政策引导,强化农贸市场的公益性,并正在着手规划建设大型的农产品物流园,通过大吞吐、大物流来进一步平抑菜价。
您已浏览完所有图片
责编:赵龙对不起!您要查看的页面没有找到或已删除。
您也可以:
去看看感兴趣的分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某居民小区的自来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