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旅游景点润泽东方文化城实景演出怎么样?


毛新宇(中)观看《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熊伊能摄
“飞夺泸定桥”场景。邓霞摄
“开国大典”场景。邓霞摄
中新网韶山4月5日电(记者 邓霞)4月5日,开国领袖毛泽东唯一的嫡孙毛新宇携妻儿回到家乡湖南韶山祭祖扫墓。当晚,毛新宇一家在韶山润泽东方文化城观看了大型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作为湖南的首部红色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通过声光电技术及机械调度装置,把毛泽东为中国革命立下的丰功伟绩呈现到缩小的中国版图式舞台上,还原了中华民族谋求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直至新中国成立的辉煌征程。毛新宇担任了该剧的顾问。
当晚七时许,身着便服的毛新宇携妻儿入座普通观众席,和现场近2000名观众一起静待演出开始。
突然,头顶射出束状灯光成网格状交错铺向对面近百米远的青山,笼罩着15000平米的演出场地,时空瞬间转移到1921年的安源煤矿大罢工现场,演出由此拉开序幕。飞夺泸定桥、雪山草地、攻打总统府、开国大典……伴随着剧情的推进,天空中不时飘起了细雨,但毛新宇一家始终都没有离开座位,认真地观看演出,相互交流剧情中的一些细节。
据湘潭市广播电视台台长、韶山润泽东方集团总经理熊兴保介绍,该剧从2014年4月15日起正式演出,至今已演出了233场。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演出因舞台机械设备的升级增加了诸多看点,如过雪山时天空中会飘起雪花,开国大典时会燃放烟花等;演员也进行了“换血”调整,表演团队由“90后”挑大梁。
全剧最为精彩的一大看点是“飞夺泸定桥”时演员的集体威压表演。只见观众头顶上方二十米的高空凌空升起一座异常艰险的“铁索桥”,吊着威压的演员在观众头顶上方进行夺桥战役。其宏伟壮观的场面让现场观众震撼不已。毛新宇看完后也赞道:“‘手段’(表现手法)很多,舞台效果和观众互动都很好。”
演出结束后,毛新宇走到演员当中,与他们握手、合影留念:“谢谢,你们辛苦了。”
毛新宇还建议,虽然演出时间有限,但一些重要的历史背景还是不可缺少的,如三大战役、党的七大等,可采用较为浓缩、简略的方式体现出来。毛新宇的夫人刘滨则建议,在毛泽东和杨开慧诀别之后,增加更多主席怀念开慧的细节,以及岸英、岸青对妈妈的呼唤,让伟人的情感更细腻,演出更感人。
目前,《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仅演到1949年开国大典。毛新宇表示,如演出将进行新的后续创作,自己对此会很支持,并可为演出内容和表演方式出谋划策,“演什么,我们再商量”。
作为中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韶山每年都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约800万游客参观游览,但过去多为“过境游”或“瞻仰游”。这台实景演出的推出,让韶山游客不只是瞻仰故居、游滴水洞,还能停下脚步看演出,拉长旅游经济链条,更多地感受红色文化。
据悉,毛新宇一家6日将赴毛泽东广场向毛泽东铜像敬献花篮。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3月1日下午,在伟人故里韶山,在距离毛泽东广场两公里左右的舞台上,1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特技、舞蹈演员,对大型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进行了新春后第二次联排。3月20日,《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将正式与观众见面。  去年时逢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中科招商与湘潭城乡建设集团、湘潭市广播电视台共同出资,成立韶山润泽东方文化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韶山打造大型革命历史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用艺术再现历史,用真情缅怀伟人。去年3月,项目启动,多位省领导分别前来考察指导,要求一定把项目做好,让观众满意。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是一部具有大品格、大场面、大情感、大视角的大制作,也是严肃的革命历史与寓教于乐相结合的实景演出。这台由国内著名导演李捍忠团队倾力打造的实景演出,凭借声光电技术、庞大完美的机械调度装置,以及恢弘大气的艺术构想,把伟人的一生还原到缩小的中国版图式舞台上。整部作品在场景营造、故事呈现和人物刻画方面,精巧布局、大气呈现。  演出于去年12月26日进行了彩排。为顺利公演,2月15日,杂技演员抵达韶山开始排练。2月18日,导演团队来到韶山对演出进行修改完善。2月20日,舞蹈演员陆续抵达韶山进行走位排练。2月24日,各工种人员来韶山对舞台机械、灯光、音响等进行调试。2月26日,全体演员登台进行第一次联排,一场文化盛宴的大幕徐徐展开。  韶山润泽东方文化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兴保介绍,每年来韶山的游客超过800万人次,但观光瞻仰型游客居多。湘潭打造大型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目的就是通过演出留住游客,延长韶山旅游链条,提高旅游效益,为建设旅游强省作贡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韶山旅游景点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