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电影无极表达什么意思谁写的剧情?

你要说这个,我可就不困了。作为一部电影,《无极》之烂,烂的面之广,影响之深,恐怕不仅仅是一个馒头的血案。大家要明白,一部电影其实烂不烂,其实并不是只有故事,包括各个方面。比如经常会出现:这个电影,每个人看完都骂,结果还有类似的源源不断。那个电影,每个人看完都夸,结果就此绝唱,再也没有。无他,钱。在中国影视这一块,投资方经常和观众是对立。因为烂的便宜,回本快。可在《无极》这部电影,投资方少数地和人民群众站在了一起。因为它很可能赔钱,而且赔大发了。《无极》最后的全球总票房是34,209,279美元。它的投资成本据说是4000万美元,目前我在网上找不到具体资料。最直接的市场表现是,总从陈凯歌拍了这部他所说的“中国第一部原创魔幻电影”后,基本上没有投资方愿意再投资中国原创魔幻题材。呵呵,他和投资方的这个“第一次”——魔幻题材合作,真的很不愉快。反正连陈凯歌自己都不愿意再碰这么”伟大“的题材。这就是用脚投票。而张艺谋《英雄》成本是3000万美元,却全球总票房是176,210,019美元。所以,国师又拍了《十面埋伏》。你以为一起参与制作的《无极》的人会觉得它好吗?呵呵,反正香格里拉景区不会这么认为。陈凯歌导演在景区拍完之后,啥玩意也不撤干净,什么场景建筑啊生活垃圾啦,就是国际大师大导演,什么手尾都等人给他收拾呗。更别说,为了艺术,陈凯歌在景区里乱砍乱伐,破坏植被,造成景区至少要3-5年才能恢复。所以,要香格里拉景区和当地环保局会对《无极》表示欣赏,估计很难。最后就是整部电影本身。警告,可能有点绕,因为陈凯歌为了炫技,全程都是两三条故事线。其实,整部片子故事简单到不行:一个注定爱而不得的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恋爱:与将军的错爱,与奴隶的错过,与变态的错误。人物关系为了给大家分析这部片有多烂,我亲自瞎了了遍。我先给大家看一下正常的电影人物关系图是什么样的。因为电影时间是非常紧张(120分钟),所以大多人都是此有相互关系的。尤其是主角,会和多个角色有互动的关系,因为他是故事的开始。而无极的人物关系图是这样的。大家发现什么问题了吗?主角张柏芝除了和光明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她和其他人物的关系都是单向的。这就会导致一个问题:这个主角显得很不重要。就是那那都有她,可是她好像跟废的一样,就不断被发生故事,一点主观能动性都没有。当然,你可以说这是表现人在命运前的无能为力。可作为观影效果来说,观众最容易带入的是主角视角,可这个主角游走在各个关系之外,就会让观众跳戏,始终无法融入戏剧氛围。而且这就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谁是男主角?从关系图上来看,应该是昆仑。可是他和女主角的戏是几乎单向的。女主角没有对他有任何的恋爱,和他的戏份更少。当然,你可以说这是她误会光明是昆仑。可影片展现出来就是倾城从头到尾都是光明谈恋爱,昆仑就像个藏在八百里以外的公交车下的阿杜,也许有心酸,但真看不见。即便是有互动感情线上,倾城和光明之间也非常单一:恋爱。一点戏剧冲突都没有,这就让观众觉得这两人好无聊。如果观众想要看谈恋爱,完全可以去傍晚的小公园看个大半夜。所以,整个剧里唯一关系有互动而且有反差的角色关系是昆仑和鬼狼。有暗杀目标又有身世纠纷,一明一暗,一善一恶,戏剧冲突非常明显。于是,他们就成了这部电影里唯一能让观众有感触和共情的角色,可他们戏份又少的可怜。故事是人发生的。人物关系如此单薄,就像是塑泥人的架子不稳,情节作为塑泥人的泥土,多也只会塌得快,更别说电影里充斥的隐喻。从人物关系来看,这部电影就是冲着形式主义去的,就打算不走寻常路。导演作为影片效果的掌控者,陈凯歌导演在这部电影的野心是显而易见的。剧本结构然后,我说说剧本结构。现在市场的剧本结构非常多:六步法,好莱坞十二幕,金羊毛戏剧结构等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我就拿最经典的:三幕剧。所有的剧本结构都是以它为基础的。而三幕剧是从希腊戏剧开始到莎士比亚戏剧成型,是千年来人类摸索出来的戏剧结构,也就是讲长片故事让观众感到最舒服的节奏。按照电影120分钟算:开幕30分,发展60分,高潮30分,大致比例是1:2:1。《无极》片长121分钟,还是比较经典的。《无极》的开幕其实很简单:在满神的安排下,倾城误会救自己的人是将军光明并爱上了他,实际上此人是奴隶昆仑,这也开启了她的人生悲剧。观众之所以觉得乱是因为它在前33分钟一直保持着双线故事:倾城线和昆仑线,两线直到在影片33分才合并,却在影片37分昆仑跳崖结束,再次分开。没错,你没看错。男女主角在影片已经进行了四分之一才相遇,遇见不到四分钟就爱上了然后分开 观众看完当然是一脸懵逼:开始了吗?不,已经结束了。整个开幕从满神开始,也是从满神结束,那就是她和将军一顿嘲讽,并救下他,让他去加深误会。这时,第一幕(误会结下)结束,转向第二幕(误会加深),但时间已经到了42分,开幕严重超时,再加上两条故事线合并时间太晚太短。观众此时应该已经觉得很不耐烦了。到了第二幕,其实这里的故事也很简单:鲜花盔甲是找到它真正的主人。这里让观众更加头大是因为第一幕是两条故事线,在这一幕有三条故事线:倾城线、昆仑线和无欢线,两两彼此交织,却始终没有合并在一起。从观众观感来看,就是一张乱七八糟的网,一会儿这,一会儿那,到处都是线,可到处都是洞。如果第一幕,观众还能明白一些,第二幕彻底凌乱了。这一幕到鬼狼牺牲自己,把鲜花盔甲交给昆仑结束,此时影片已经进行到99分,整个第二幕时长是57分。而且第一幕和第二幕之间的关联有点绕,不够直接:倾城爱的是鲜花盔甲的主人,而鲜花盔甲的主人在第二幕拨乱反正。所以,在第二幕的时间里,陈凯歌不但要解释第一幕和第二幕的关联,还要同时交待三条故事线,而且他还不愿意把三条故事线合并在一起,因为他要留在高潮,来一个信息的总爆发。可陈凯歌导演很明显缺乏这种编排信息量的逻辑能力。但他也很聪明,也可能是自作聪明。他用了大量的隐喻,来帮助他解释没时长解释的东西。笼子,风筝,羽毛等等都是用视觉隐喻补充内容说明。这个思路是对的。因为隐喻的确可以帮助影片节约解释的时间。。具体的,我在这个问题有解释。可问题是陈导选择的这些隐喻:身披羽毛意味着鸟,笼子意味着没自由,被控制。这些隐喻都是文学隐喻,不是约定俗成的象征,不是观众一看就明白的。这些文学隐喻要视觉化,反而更需要大量的情节和时长去铺垫足够的戏剧氛围让观众去观察和理解。最经典的就是《沉默的羔羊》,所有的隐喻,类似蚕蛹和蝴蝶,都是不同的情节铺垫,最后让观众恍然大悟。而无极的故事线又多,关联又绕,为了同时推进三条故事线又节约时长,他又硬塞各种隐喻希望能帮忙解释,可选择的隐喻又太多晦涩,反而需要情节去铺垫。雪上加霜。第二幕简直就是一团乱麻,所有角色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转来转去,实际上转了个寂寞。当第一幕用了42分钟,第二幕用了57分钟,于是,留给第三幕的时间真的不多了→_→第三幕加上片尾曲,耗时22分钟。可大家还记得陈导在第二幕的三条故事线是要在第三幕拉起来的。于是,整个第三幕开始的节奏就成了:冲冲冲!从99到105分钟,陈导真的是硬拉,把三条线硬扯在了一起。主角们集中在这六分钟不到的时间里强联系:昆仑获得盔甲,昆仑去找倾城,昆仑和倾城救光明,无欢审判光明杀王,昆仑说出真相,倾城和光明分手,昆仑和光明获罪。6分钟,六个点。在这六分钟里,故事节奏开始像脱缰的昆仑奔跑起来。你以为在接下来的时间都如此吗?不,剧情却在电影的105分嘎吱一声硬刹车,开始散步。因为从105分从121分,剩下的所有时间都发生在一个场景,一场小型话剧,一个情节:无欢对倾城解释自己畸恋原因。是的,第三幕在前六分钟光速进行了六个情节,接下来的十五分钟就讲一个。我这么解释吧。这就好比公交车师傅飙车花了六分钟连过六个站,猛地刹车,改让一头牛花了十五分钟拉你们到了终点站。……然后导演通过无欢对倾城的执念,讲诉爱而不得的痛苦,就是整个电影的主题。大家发现问题没有?昆仑呢?他大半时间都在树上吊着,看着无欢讲自己的故事,勾电影女主角,点影片的主体。当时昆仑心声应该是这样的所以观众再次懵逼了。第一幕的男主角应该是昆仑。第二幕的男主角变成了光明。第三幕的男主角好像又是无欢。于是观众开始了风中凌乱模式:这是谁?这是啥?这到底图的啥?总结下来,整个《无极》121分钟的剧本结构是这样的:42:57:22大致是2:2:1大头胖肚小脚,就是一个鲁迅里的杨二嫂。更可悲的是由于陈导啥都想讲,啥都没讲明白,海外版被直接剪成了103分钟。我在想应该是剪了审讯的那些戏吧。因为那些戏的唯一作用就是把跑飞的故事线拉在一起,没有也毫无影响。至于演员表演,台词荒诞,剧情不知所谓,大家都说了很多,我就不赘述了。其实,一个影片如果从最开始的人物架构就是不牢固的,基本故事结构也是不合理的,塌只是程度的问题。就像是盖房子,地基(人物)是不牢,钢筋(结构)也是歪的,情节表演啥的这种瓦砖就是再好,这个房子终究是无法住人的。最后,我说说影片的售后。胡戈的“一个馒头的血案”实在太有名了。陈凯歌把他给告了:人大约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当时才二十出头的胡戈回应:只要陈导不把他的电脑收走就行。为了《无极》,陈凯歌怼天怼地怼百姓,从昔日好友芦苇到小记者柳岩,没人能说《无极》一句坏话。陈凯歌这售后可以说做得不能再糟糕。陈凯歌说五年内无人看得懂无极。其实,无极这个故事一点也不难懂,只是陈凯歌把它搞复杂了。为什么呢?我认为在现在,华语电影数量够多的时候,是一个很好的时间讨论《无极》。认认真真地讨论它,分析它。因为在我看来,虽然陈凯歌本人是无意的,但它是中国商业电影实验的一个巨大失败。这种失败本身是有价值的。首先,无极是陈凯歌本人的一部“自大”的狂作。这种自大从影片制作开始就闹出苗头,就是陈红当任制片。这就会使制作成本可以最大限额地提升。作为商业电影,成本是关键。多少米做多少饭。如果这个不考虑清楚,那么影片即便是得到社会认可,也没有可持续的生命力。因为电影是先投资再收获的文化产品。而且不同成本的电影安排档期也是不同的。大家经常吐槽的国产恐怖片,很烂很烂。但这种片子用来填充一些午夜场,或者是人少的时间,有的人这时候进影院,well,不完全是为了看电影,只是需要一个黑黑的,有背景音的空间。所以,它成本很低,它是有收益的。《无极》一下投入那么大的成本,完全没有事先市场调查。目前受众对此接受度有多高,反正陈凯歌拍的,还能亏?结果,啪叽,亏了。亏的原因不是票房不够好,而是它的成本太高。2006年大陆票房总冠军就是《无极》。《无极》全球总票房34,209,279美元,中国票房18,000,000美元。而当时国内最高票房好像是国师的英雄也就4000万美元左右。按照票房分账,到顶,无极也最多能从国内收回1600万美元。所以,说白了,陈凯歌花4000万美元的成本冲的是当时的海外市场。奈何海外不接受!不接受!不接受!而2006年,中国还不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却撑起《无极》一半以上的票房。陈凯歌指桑骂槐说中国人没品位不前卫。实情怎样,你心里没数吗?是我们中国人不懂你吗?是您上洋人那没讨着好,回来和中国观众撒邪火吧!当时中国能给你的票房都给了,你想要的是张艺谋在海外挣的是1.3亿美元。奈何人家不给你啊!国师站着把钱给挣了,您连情色片都给人拍了,人家还是不鸟您。您怪谁?!所以不是中国人不支持你,是欧美人看不上你陈凯歌。你要骂就去骂欧美人去,你不是英文很好,你去骂他们不懂你陈凯歌的阳春白雪啊,怎么不见你吱声啦?然后,陈凯歌的自大还体现在无极制作过程中。当时的新闻里就已经透露一二。文中说上图这个魔宫是和当地政府协商留下的永久建筑。就是这么个东西永远留在香格里拉……呵呵→_→真是雷霆雨露,皆是陈导的恩惠啊。实情是当地环保局根本没有同意。《无极》不顾当地环保规定,违规搭建场景,随意浪费,破坏植被,遗留大量垃圾。原因就是他陈凯歌是大导演,是国际大导演,周围的一切都理所当然地配合他。哪来他配合别人的?此事发生后相关人员问责。而陈导挥一挥衣袖,依旧是老艺术家。影片效果来看,这是陈导的野心之作。我相信作为学院派的陈凯歌导演肯定比谁都了解三幕剧,了解戏剧节奏,了解人物框架。可他通通忽略,因为当时他相信通过他的导演能力能超越所有教科书上的限制。他要给世界看一种完全新的电影叙事,一个宏观的,一个大的戏剧世界。这个电影叙事将打破前面的所有。所以,他随心所欲,极力展现自己的导演技巧。一个明明可以主线说明的,不,分两条线。两条线不够,分三条线,然后用话剧的形式结尾,进行艺术的升华。他认为自己的导演才能已经超越了所有人,只需要一个爆点,他就能改变世界。他不会把自己局限在自古以来的三幕剧或者是好莱坞模式。太庸俗。他要给大家看看什么是艺术。可他忘了自己是拍商业片。商业片就是大众电影,大众的观影习惯是日积月累的。三幕剧也不是谁定的,是一代代剧作家,一代代剧团,一代代电影人摸索出来的。这是集体的智慧结晶。这是基础。为什么芦苇看完会愤怒?因为他看到了陈凯歌在无极里对于编剧对于叙事规律对于过去电影人的傲慢。他觉得谁都不如他。叙事是有其规律的,就像再复杂的数学也是要从12345开始。规律不是谁定的,是一代代摸索出来的。无极如果只是一种尝试,我会佩服陈凯歌导演,因为他敢于做实验。可他拍《无极》的目的是称王称霸,不服我就骂。而这就成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导演的风气。如果是做实验,那么就会吸取教训再来。可如果是称霸,一旦被打击,就会一蹶不振。陈凯歌拍无极无疑是后者。《无极》的烂在前期,不知规划,不知节制!《无极》的烂在制作,傲慢自大,破坏环境!《无极》的烂在影片,形而上学,好高骛远!《无极》的烂在影响,断源魔幻,避重就轻,毫无担当!
陈凯歌拍的超级豪华大烂片《无极》,不仅仅是被大家骂烂,最为过分的是对渺无人烟的仙境造成的毁灭性破坏,这个事情当年大家也多多少少都知道一点。电影的取景地是一处几乎无人踏足过的人间仙境,我特意去找了这个地方的实景图,小伙伴们请看下图。真的是美到让人窒息的那种绝美仙境。按理说这事已经过去多少年了,我为什么今天还会这样愤怒,因为这样令人发指的行为,至今没有等到一个道歉,也可以说是不了了之了。从陈凯歌在2004年对这个人间仙境造成毁灭性破坏开始算起,到今天的2021年已经整整十七年过去了。然而,至今我们仍然没有听到陈凯歌的一声最起码的道歉,甚至是后续性动作。剧组离开之后,遍地塑料袋和生活垃圾,各种水泥袋和建筑垃圾随处可见。甚至钢筋水泥搭建的“宫殿”都没有拆除,也许在京城公子哥陈凯歌看来,他亲自临幸了这个地方,不应该说是造成了生态灾难,而应该说是因为他的大驾光临,而给这个地方来来了“荣光”吧。还有让人更加发指的,你以为陈凯歌只破坏了这一处人间仙境吗,那你就错了。直到我看到了下面这个,除了香格里拉,陈凯歌的《无极》剧组,还破坏了圆明园、内蒙古。最让人啼笑皆非的就是,就在《无极》上映的这一年,也就是2006年,陈凯歌还获得了绿色中国人物的提名,真是莫大的讽刺!挺搞笑的,当年落选的两个人,一个陈凯歌,另一个张纪中,都是因为拍戏破坏了生态。张纪中的那个好像是刘亦菲的神雕侠侣。《无极》剧组对圆明园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为了所谓的颜色效果,把圆明园的树叶涂抹上一种涂料,结果拍完之后就不管了。造成的灾难是让圆明园的叶子黄了两年。至于对植物和附近建筑造成的影响,似乎还没有人调查过。接下来,又开始祸害内蒙古,这一次终于有人管了,剧组被告上了法庭。但是,告上法庭之后的后续我没有找到。也许又一次不了了之了?果然京城公子哥,到哪儿都可以横着走。其实我凭着一颗良心写这个回答也是有风险的,但这个声音不能不发,必须让大家看到。我收集到的资料显示,几乎所有的报道都在说,当年剧组对坏境没造成什么太大影响,只需要两三年就可恢复,将近九成的媒体都是这样写的。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未必,我看到的真相却是,剧组对这个人间仙境的破坏,一直深入到天池花海十公里。来自于中国水网和南方都市报的报道是这样写的:“被破坏部分很难恢复,这实际上部分否定了此前迪庆州出具的调查意见。”“破坏的地方远不止120米那么长。”大部分媒体报道的说法是陈凯歌剧组提供的,什么只修了120米的便道。“他亲眼看到砂石路被铺出来,这条路长约400米。”看到没有,一个对公众说只有120米,另一个亲眼目击者和证人说的却是400米。“路面已经硬化,这就更难恢复了。”我查看了论坛上网友们对此事的评论,对此,网友们是相当愤怒的,跟我一样,评论时间是2021年3月14日。“污染环境的千古罪人。”“他那废物儿子滚出娱乐圈。”但这事对陈凯歌来说,连毫毛都没有摇动,美国籍儿子进娱乐圈,老子继续拍电影,上综艺,优哉游哉,你耐我何。京圈到底有多脏,我不敢想像。同样的名气,张艺谋在对待景区拍摄这件事上,似乎与陈凯歌有点不一样,也许这就是张艺谋在口碑上要比他好的原因。陈凯歌对这个人间仙境的毁灭性破坏,造成的影响估计是相当多的人都不太了解的,特别现在的年轻一代。我搜集了当年的很多报道,发现这件事居然还惊动了联合国,调查组还去了云南天池。可见这事的负面影响有多大。陈凯歌说他的电影是给中国长了脸,我只想说,呵呵。除了联合国的调查组,连中国法治报道都去录了视频。“约有13米高,横跨有46米,全钢架结构,它像一个怪物一样耸立在湖边,一座破败木桥将浑然一体的天池劈成两半……”“各种垃圾,有饭盒、水泥袋、塑料袋、矿泉水瓶子。”“剧组的杀伤力不仅体现在砂石路上,随着拍摄点的移动而扩展到天池以东近10公里处。”“这里的破坏往往容易被忽视。”剧组为了固定摄影机,请当地藏民把一丛丛的杜鹃花砍掉,运送道具的翻斗车在花海中长驱直入,留下的车辙,2年过去至今未消除。剧组请的大牌明星,不愿意像普通人那样步行到达拍摄点,于是坐着高级越野车,直接碾压几千年都无人踏足的原始花海,“不愿意多走一步路”。说丧心病狂不为过吧。一开始大家还是注意收集垃圾的。“但6月陈凯歌、陈红夫妇大批人马进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当年甚至有专家认为,《无极》剧组涉嫌刑事犯罪。真的太恶劣了。“《无极》拍摄这类活动事先不需要经过环保部门的审批,只能事后监督。”这才是造成无法挽回生态灾难的原因,法律不健全,这种灾难还会一再上演。“天池湖畔的草地因为剧组的破坏已经无法再生长了。”唯一的补救措施是重新撒上草籽,但大家都知道,原始的东西,是无法补救回来的。做了这么大的恶,难道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吗,就没有一个说法和处罚吗。为了找到这个答案,我翻了很多资料,很遗憾,这个令人发指的罪行,至今唯一能找到的处罚只有一个,就是剧组被罚了9万元……比挠痒痒还要轻。陈凯歌至今仍高高在上,未受丝毫影响,还坐在综艺里还大谈特谈他的“世纪伟大”作品《无极》。别人只要有一丝一毫的质疑,马上十倍炮火轰击对方。李成儒只不过说了一句没看过《无极》,就被陈凯歌讥讽为“摇头晃脑跟不上时代的过气老艺人。”就算是李成儒有一千个不是,但人家总没有把一处世外桃源给毁灭性破坏掉,还事后一句道歉不给吧。如果这样德行的导演,还在当今这个时代受到追捧,那才是比破坏天池还要严重的灾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影无极表达什么意思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