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燕青最后去哪里了里燕青怎么扑倒了擎天柱?

——央视版《水浒传》(1998)武打戏赏析文/荞麦花开巧劲四两拨千斤——燕青:技巧型《水浒传》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有段文字单道燕青与“擎天柱”任原过手:此时宿雾尽收,旭日初起。部署拿着竹批,两边分付已了,叫声:“看扑。”这个相扑,一来一往,最要说得分明。说时迟,那时疾,正如空中星移电掣相似,些儿迟慢不得。当时,燕青做一块儿蹲在右边,任原先在左边立个门户。燕青则不动掸。初时,献台上各占一半,中间心里合交。任原见燕青不动掸,看看逼过右边来。燕青只瞅他下三面。任原暗忖道:“这人必来算我下三面,你看我不消动手,只一脚踢这厮下献台去。”有诗为证:百万人中较艺强,轻生捐命等寻常。试看两虎相吞啖,必定中间有一伤。任原看看逼将入来,虚将左脚卖个破绽。燕青叫一声:“不要来!”任原却待奔他,被燕青去任原左胁下穿将过去;任原性起,急转身又来拿燕青,被燕青虚跃一跃,又在右胁下钻过去。大汉转身终是不便,三换换得脚步乱了。燕青却抢将入去,用右手扭住任原,探左手插入任原交裆,用肩胛顶住他胸脯,把任原直托将起来,头重脚轻,借力便旋,五旋旋到献台边,叫一声:“下去!”把任原头在下,脚在上,直撺下献台来。这一扑,名唤做鹁鸽旋。《水浒传》原著写徒手搏斗,最精彩处莫过于此。看官可见,燕青学自卢员外的相扑技,核心在一个“巧”字,奥妙在于用巧劲儿,“借力便旋”,把“身长一丈,貌若金刚,约有千百斤气力”(宋江语)的大力士擎天柱“五旋旋到献台边”,“直撺下献台来”。《水浒》书中对燕青的天罡“封号”是“天巧星”——一“巧”字,确是燕青深入腠理的独家水印~。央视《水浒》电视剧对燕青武技的表现,正是抓住了这个“巧”字,多方点染,大绽莲花。央视《水浒》剧中徒手打斗,最好看的戏我以为是三处:1集王进打高俅,20集武松醉打蒋门神,34集燕青打倒擎天柱。王进打高俅由于对方战五渣,未显出王教头拳脚的精彩技法的特点;武松醉打蒋门神则既不同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之凸出一“力”字,也不同于燕青打倒擎天柱之凸出一“巧”字,而是力与美兼具,同步凸出武松阳刚壮健之力量、矫健漂亮之身手,并特别展现了醉打蒋门神之一“醉”字——江湖人传“醉八仙”拳(这是剧集的特为处理;书中写的是“玉环步,鸳鸯脚”,是相扑技的一式,并非醉拳),可谓醉的漂亮;燕青打倒擎天柱这段儿,核心在一个“巧”字。要看燕青身手之巧,首先要看剧集章法布局之巧——燕青不是上来就打,而是剧集巧为铺垫,为他先安排了两个高手、两副拳脚以为铺垫比对:庞万春、庞秋霞兄妹。我们须知,王进打高俅、武松打蒋门神,都是上来就打,没有前边儿人代为热身暖场~前边儿人代为热身暖场,对于燕青来说,虽不免有车轮战预先消耗任原体力让后来者捡便宜之嫌;但从剧集情节编排上分析,其妙处却在铺垫、衬托、凸出燕青武技的独家特点。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笔者虽非武打内行,但谈艺品剧,却自谓大大的内行——如果看不出庞秋霞、庞万春、燕青这三人与任原过手技法特点之不同,如果看不到这一点,袁八爷这个武术指导的心血就白费了。话说秋霞妹子毕竟妹纸心性,看任原猖狂,早摁捺不住,纵身上台,出拳动腿,腾挪旋身,攻势如虹,无奈武行有句话“一力降十会”,她拳头太轻,打到任原胸膛上,跟挠痒痒似的,反倒被任原拧住腰后,掼到台上——前后四番!任原哈哈一笑,原来他刚才一记“龙抓手”(斜眼→_→,咸猪手),触手绵软,一怔之下,细看这“小伙子”耳垂,终是洞悉真相,“原来是只雌鸟儿啊!”九天飞龙飞身上台,沉声嘱咐妹子先下去,“我来对付他!”亮开架式,猱身而上,拳打脚踢,一般的攻势如虹,一般的拳脚路数,却分明比妹子多了猛狠。但看他势大力沉,一记重拳击打在任原身上,任原收歇不住,倒退数步,方才稳住。——庞秋霞拳打任原不动,庞万春拳打任原后退,这是第一处对比;第二处对比是,庞秋霞打任原,任原没有腾身动腿,而庞万春打任原,稍后任原有一记精彩的腾空剪腿——逼得任原使出全挂子本事来了。任原既然号称相扑能手,其全挂子本事若没有相扑摔跤这一式,那可称不上一个“全”字。但见他趁庞万春攻来近身之势,沉身下腰,拧住庞万春身躯,就要往后一个倒掼——庞万春应变迅捷,凌空就势一翻,已然稳稳站桩,落到台面。双方几拳几脚,又是几个来回。任原又觑到一个近身扭打的空子,黏上缠住,提起庞万春身子往后一跌,自己侧势卸劲,大力把庞万春头朝下一个倒掼(看官可以脑补电影《导火线》里甄子丹所演马军在闹市倒掼阿虎那个镜头,这一下要是掼实在了,这人就废了),庞万春身板硬,一下跃起,却不料任原打铁趁热,从后紧锁住他脖子,步步往后拉(看官可以脑补电影《导火线》里甄子丹所演马军最后用臂从背后锁住托尼脖子那个镜头)——眼看庞万春要杯具!步步倒退中,庞万春腿上发力,一个高抬后踢,正中紧靠他背后的任原顶门,跟着又是一腿一拳,终于把任原撞开!接下来第二回合,庞万春吃了任原近身相扑的亏,特别注意不要被任原抓实在了,这回合武戏的特点就是但凡任原手一抓到庞万春,庞万春马上迅疾打开,不让任原黏住,而改以大开大阖的拳打掌劈、腾身踢蹬,与任原在“中远程”周旋。——大赞袁八爷的武打设计!这就如乒乓球比赛,有的球手优势在近台搓旋(任原),有的球手长项在远台拉弧圈(庞万春),庞万春吃了任原近台搓旋的亏,就要把球拉长,利用自己大开大阖的弧圈球得分。袁八爷的武打设计,确实是写实流,十二个字:武戏打得明白,观众看得明白。——而不像很多剧中打戏,镜头晃得头晕,观众根本看不出打戏的前因后果,谁谁打赢了是怎么打赢的(潜台词:编导本就没打算让您看明白不是^_^)。——回到擂台现场:但见任原还是终于把庞万春抓实在了(毕竟相扑技不是吹的),高高举过头顶(真“擎天柱”也~),就势要重重掼死在台上。却见庞万春又一次有急变:他在半空中搂住任原脖子,利用腰部力量一个半空旋身,竟是转死为生转败为胜,竟是把任原重重摔在了台上!——泥煤,这妥妥的港式现代搏击武打设计啊!读者诸君须记电影《杀破狼》里甄子丹所演马军与洪金宝所演王宝最后一场打戏,洪金宝提起甄子丹身躯猛旋,要摔死他,甄子丹在半空中腰部一拧,利用这个拧劲儿,把洪金宝的旋转劲力一带,旋到洪金宝自身上,这个胖大身躯竟然被这两股“旋力”合力旋动,重重摔出!任原经此一摔,大受重创,庞万春气势如虹,继续大开大阖拳脚猛攻,任原吃不住,暗器伤人!台下看客们一阵喧哗指斥声中,燕青飞身上台,凌空一脚踢在任原肩头,借力用力,借飞腾之势,再一脚踢在任原胸口!正主儿上台了!以上庞氏兄妹与任原两番对打,先是巧不胜力,后是近身不胜远身方胜,这就是两个重要的铺垫——燕青难道只能以力、以远身攻击取胜?剧集最大的编排之妙就在于,燕青恰恰是以巧、以近身攻击取胜,也就是说,燕青是在任原证明了是自身长项的领域得了分,好比金兵南下,无数战例证明了宋军骑兵在女真重装骑兵的冲击下不堪一击,偏偏遇上了岳飞,要跟你硬碰硬,而且还不是如川陕战区吴玠“以步制骑”,就是要跟你骑兵对攻,用岳家军的骑兵把战无不胜的金军重甲骑兵冲个溃不成军!“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六军”——就是要在对手最强项目上硬撼拿分,以优势灭优势,方见英雄本色!话说任原吃到了近身攻击“老子天下第一”的甜头,上来对燕青也是对庞万春一般的打法,猱身上前就是要抓实在——但见他右手抓住燕青右肩,出乎意料的是对方肩膀竟然滑如泥鳅,一下卸开了!他左手上前又抓住了燕青左肩,对方换了个招式,头一低,带动肩一旋,又滑开了这一记抓手!任原没有引起警惕(此人擅长近身功夫),又当胸一抓——但见燕青没有如之前庞万春那般,赶紧一把挡开,跳远了;而是站定让他抓,抓实在了,燕青迅疾出手,左手抓住任原此臂,右手成掌,觑定任原手背,以掌为刀,切在任原手背手腕儿处,同时顺势锉身下腰,增大这一切之势——但听得任原一声惨叫,就势单膝跪了下去——他惨叫声还没完,燕青就势把他手臂提起,觑准手肘窝子,一掌猛击,任原惨叫声中,身上第二个零件儿又被折断了。这还没完,燕青把住任原此臂,就势往侧一带一送,任原一个狗吃屎,猛地摔出!——短短三招,1.滑开任原的抓手,是燕青的近身防御;2.切手腕、折手肘,是燕青的近身攻击;3.顺势一带一送,任原重重摔出,是燕青的相扑技。短短三招,无一招不是燕青“这一个”的“声口”!任原活动下折损剧烈的右臂,不甘服输,猱身又上。这次倒是被燕青以小擒拿之术抓实在了(只准你抓我,不准我抓你?),提起他左臂自个儿擂自个儿打了两拳;然后腾身而冲,借飞腾前冲之势,凌空一拳带在任原前胸,把他打,不,冲到地上。——这一借前冲之势助拳头之力,必须是打“巧”拳的燕青的身手啊!譬如若是鲁提辖,还用这么借势?打一拳还这么麻烦?接下来两人又是几个回合的攻防,长拳短脚里夹杂有相扑摔跤,任原的优势就如国足前锋遇到了巴萨前锋,妥妥的被虐啊——但见他被燕青一个相扑技摔出,把擂台四角的木桩子撞断了一根!任原不甘失败,趁燕青不注意重施暗器,燕青应对敏捷,腾挪旋身,一一避过,在退闪中腾到擂台尽头的立桩上,用脚一点,猛力旋身回转,以飞鹰扑地之势,伸臂为枪,一记精彩的“回马枪”,一拳击中任原面门!任原暗器偷袭不成,小声求饶不成,终还是不得不摆开架式打——这番他竟是与燕青比“中远程”攻击:拉开架式大开大阖一拳一脚。想到近身打不过,相扑不是对手,咱还是正宗拳脚上见胜负吧?但任大力士岂不知,你的优势项目都没得分,劣势项目还想得分?但看燕青拳打脚踢,“正宗拳脚”竟也是套路娴熟,身手流畅,任原兵败如山倒,胸膛挨了几记重拳,更是疏于防范,燕青觑得准了,抢将入去,近身缠住任原,招招往任原脆弱关节处招呼,虽势大力沉不及鲁智深武松,但“巧”在攻击对手手肘、腿弯、腋下、手腕这些关节处,任原惨叫连连,差不多被削成了筋折骨断的废人!(鲁智深武松表示:若是洒家俺出拳,打胸膛脑袋就够了,三拳两下也打死了,不用这么麻烦的^_^)——最后一招,任原双臂已废,低头弯腰,如一颗炮弹般以头顶来,燕青伸臂一错,把任原身躯拧个麻花,同时把任原腿一踢,任原立足不稳,如一个梭子般被旋在半空,燕青就势一个侧踢,任原如一堆烂泥般被踢到台下!简单总结燕青这段打戏特点:1.近身滑开对方抓手,让我联想到李连杰《太极张三丰》,该片武指亦是袁八爷。2.近身小擒拿、锁技、断关节,这些都是典型的港式搏击设计处理——笔者不学,这似乎是咏春的专擅?3.以飞冲之势増出拳之力、以拧旋之势増踢腿之力,这是针对燕青力量不突出而专设计的“巧”打法。4.这段戏其实并未更多展现燕青的相扑技。但这个在33集“元宵闹东京”一集可以说是提前“补足”了。那集里,李逵为让燕青在宋大哥面前说情,好带他也去东京看灯,提出与燕青比试“一厮扑”,两人有精彩的相扑摔跤戏,剧集也似委婉地表现了燕青力量欠强——他几次架式拿足了,要拧腰扛起李逵翻个空摔过来,都没摔动;最后还是使巧劲儿,借着李逵摔他之势,四两拨千斤,把劲儿带到李逵自己身上,或是趁势一送,或是踢他下盘,不是把李逵摔个仰面朝天,就是仆地啃土^_^。而进而总结整个庞氏兄妹、燕青先后与任原对打这场武戏,诚如以上已析,先是以庞秋霞“巧不胜力”为庞万春拳头有力铺垫,再以庞万春近身几番吃亏为燕青铺垫,最后燕青竟还是在“巧”、“近身”两点上高调拿分^_^,剧情编排可谓章法跌宕,摇曳生姿~尤为难得的是,庞万春与任原一场打戏,现代自由搏击技的“倒掼”、“锁脖”、“空中剪腿”、“拧腰空翻”这些精彩写实打法,剧中竟都作了呈现,实在妙极~可以这么说,即便单拿出来看,庞万春与任原打戏,与燕青任原打戏相比,也是各有妙处、各有侧重。而我们不可不知,甄子丹可谓是袁八爷之后新一代武指的领军人物,“倒掼、锁脖、空中剪腿、拧腰空翻”等动作,他在央视《水浒》之后的《杀破狼》、《导火线》等现代搏击动作片中,都有冰寒于水、青出于蓝的表现。笔者说过,央视《水浒》的武打戏编排设计,历史剧与之相比输于一“拙”,武侠剧与之相比输于一“虚”。央视《水浒》打戏,基于写实、又稍高于写实,硬桥硬马,拳拳到肉,观众看得过瘾。但观众看得爽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袁氏武打设计的精髓在于“因果链条”,就是说观众看得明白“为什么这个人打赢了”,不至于像看很多武侠剧,莫名其妙地某某人就被ko了,古龙味儿十足,收剑傲立,半天不知道谁先倒下——武打戏偏“虚”;而央视《水浒传》总导演张绍林的美学特点又是“一个好汉有一个好汉的声口”——这就让这个好汉哪怕蒙面易容,只要他一出手,我们便知他是燕青有木有!友人红豆山庄:央视《水浒》剧集在对燕青的功夫塑造上,以其擅长的相扑为抓手,着力做了丰富于原著的提升。因燕青出场较晚,梁山大牌众多,自身也不是一等一的高手,所以不可能做全面的展示,但编导仍然抓住了一点做出点染,而删除其他旁枝末节,如“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场石秀跳楼”一节。原著写的是燕青埋伏在半路,用小弓箭射死押解卢俊义,准备路上下手的董超薛霸,而将其直接与石秀跳楼合并到一处,戏剧张力大增,用的也不是弓箭(否则就不足以突出相扑高手的精妙),且看他发现有人劫囚车的第一时间,就倏然出手,跃到囚车后,一手各抓住一名刽子手的大腿,齐刷刷拖下囚车,身手之迅猛,比起李逵一斧子飞去让刽子手身首异处更让人震撼!两个膀阔腰圆的刽子手,被一个俊秀小生,同时挽住大腿拖下,这以巧胜拙,四两拨千斤的功力,足见燕青相扑术的炉火纯青!劫囚车是燕青身手的预告片,到了东岳庙打擂,编导的铺陈更细密了,如荞麦兄所言,先用两个陪衬来烘托,庞秋霞身手利落却稚嫩,庞万春力道刚猛而不藏拙,燕青则驾轻就熟,攻守兼备,真正将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而剧中饰演燕青的王光辉演这场戏的时候则实实在在吃足了苦头,在央视《水浒》二十年再聚首的时候曾自曝主要动作没用替身亲自上,一个腾空飞踢的动作尝试让他腰落下毛病很多年……但相扑只适用于三五人之间的近身缠斗,在征讨方腊的大兵团作战中,拳脚施展不开的燕青就只好单刀开路,效力大减,编导于百战倥偬之余,对燕青这位准小弟的身手设计也是完整无遗,值得后来者多方借鉴。笔者荞麦花开:诚如尊论,央视《水浒》在“武技”塑造上也有五虎将:鲁智深、林冲、武松、李逵、燕青。其中李逵“沂岭杀四虎”固然也是书中和剧中都是的精彩段落,但无奈借了器械的光,黑旋风个人的武“技”表现不突出,另外不得不考虑到李逵本人的武力本就长于力而短于“武”,不以技法见长,所以剧集淡于表现李逵之武技,也是基于原著基础的不得不然。除了李逵有强行五虎的嫌疑外,剧集对鲁智深、林冲、武松、燕青的武技表现,真可谓是各出绝活,大放异彩。鲁智深以力量见长,但大闹五台山醉里打出罗汉拳,技法精湛,正见力不废技;林冲以技术见长,但风雪山神庙一怒踢开大石抵住的庙门,神力惊人,亦见技不废力;武松更是剧集着力塑造突出的“力与美兼具”的好汉(《五只老虎》一书披露幕后,丁海峰一进剧组就收到提醒:“好好练,你的打戏是最重的。”),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都可见武松拳头之重、拳法之精。鲁、林、武三人非但列名《水浒》打戏“五虎”,亦是《水浒》全剧“五大主角”之三,剧集浓墨重彩突出三人身手自是题中应有之义;但燕青则不同,燕青在原著中可谓是“二线”人物,不论其人的整体情节或是其事的打斗情节,都不算突出见彩——是央视剧集,给予了燕青“准主角”的待遇,不论是在剧情编排还是打戏安排上,都可见剧集主创对燕青的喜爱甚至是偏爱。难得的是剧集主创对燕青的“加戏”,也是一笔一划都体贴到了燕青其人,没有粗鲁地一厢情愿,把勇武有力或枪刀精熟这些属于鲁智深林冲的特点加到燕青身上,而是在加戏上也处处扣准了一个“巧”字:譬如与原著相比剧集加了一场燕青李逵梁山上相扑的戏,这自然是正面突出燕青的技巧;但观众切莫不记得后边戏南征方腊,燕青的单刀在大阵仗比划中就不见彩了,如红豆兄所说,“相扑只适用于三五人之间的近身缠斗,在征讨方腊的大兵团作战中,拳脚施展不开的燕青就只好单刀开路,效力大减”,以至在乌龙岭一役,涉险被创,李逵大板斧杀到,燕青危然后安,脸上却留下了永久的伤疤——这就是对燕青“技不胜力”的反面的表现:甭说私底下比相扑放对,李逵不是燕青的对手,真到了战阵厮杀,铁牛的两把板斧,可比小乙哥牛叉多了。又红豆兄详析燕青法场救主,“倏然出手,跃到囚车后,一手各抓住一名刽子手的大腿,齐刷刷拖下囚车,身手之迅猛”,是剧集为岱庙打擂详写燕青身手特点的“预告片”,独具只眼,大赞。同是劫法场搞定刽子手,李逵是一斧子飞去让刽子手身首异处,我想脑补的是:鲁智深多半是暴喝一声,就如是半空里平天响了个霹雳,一众人尚在震惶,但见他提起蒲扇般大的巨掌,一记开碑裂石的掌力击在刽子手当胸,刽子手闷哼一声,一个二百来斤的胖大身躯竟如断线风筝般倒飞数米,折断在地;林冲多半是百米之外腾空飞跃,身在半空夭矫如龙,整个人如一杆标枪般疾速前冲,其势已极,一根投枪更是从这杆标枪的“枪头”猛力投出,但听得刽子手大叫一声,这杆枪已破胸而出,深深扎在十米开外的地上,杆身兀自晃动不休。按央视《水浒》剧集对燕青的处理,比原著确有很大提升。传统小说尊男卑女,以能拒女色为好汉,《三国演义》里,赵云一拳打倒赵范,不受其嫂天香国色,对刘备道,“主公新定江汉,枕席未安,云安敢以一妇人而废主公之大事?”《西游记》里,过西梁女国,唐三藏对徒弟道,“女主招我进去,要行夫妇之礼,我怎肯丧元阳,败坏了佛家德行;走真精,坠落了本教人身?”《水浒传》里,燕青拜李师师为姐,对戴宗道,“大丈夫处世,若为酒色而忘其本,此与禽兽何异?”但女人不仅是“色”,女人还是“人”——若为女色忘本,自“与禽兽无异”;若是为这个人、动了感情呢?央视《西游记》剧集,16集“趣经女儿国”,女王眼波莹莹,语语关情:“御弟哥哥,你就真的不喜欢我吗?”唐僧背过身去,半侧玉面:“来世若有缘分……”——怕什么戒律清规,“佛祖见了真心相爱,也会欢喜不会怪罪”(央视《笑傲江湖》曲非烟笑对仪琳姐姐道~)。央视《水浒传》38集,燕青二度到东京御香楼,央求李师师代为在皇上面前陈说梁山好汉报国之心,面对李师师对真情真爱的大胆表露(表意虽大胆,方式亦委婉),燕青岂能无所动心,但“梁山大事未定,青安敢以一己私而废大哥之大事?”,他提出与李师师结拜姐弟,李师师带笑清叹一声,“小弟这一拜,就拜住了姐姐的一点心思……”——平心而论,央视剧集塑造的燕青,较之原著所写,才是,才更是大丈夫,好男子。如果李师师仅仅是“色”,哪怕是国色,不以女色而废梁山大义,是好男子;但不以一己之私而废梁山大义,更是大好男子——李师师这里袒露了一腔真情实爱,李师师不仅仅是“女色”,更是一个温文尔雅又不失活泼真率的美丽女子,要拒绝可就难了。梁启超《李鸿章传》有云,人各有所难,非胜其难,则不足为英雄。如果说李师师对燕青的心思是前后两次、逐次加深的话,燕青对李师师可谓就是一见如故、第一眼便在心上种下了。他“偷”走了李师师的短箫,与“遗帕悬相思”,其形则反,其实则同。《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与任盈盈之恋,是琴箫相和,心意相通;电视剧《康熙王朝》中青年康熙终得俘获紫云芳心,不是靠王孙公子的富贵,而是凭懂她琵琶的知音(这点大赞,一改二月河原著写紫云的恶俗趣味);央视《水浒》中燕青与李师师,人品高洁与情趣高洁,正是一体之两面,他和她的彼此吸引恋慕,固有郎才女貌,更是山高水流,心意相通。这一根短箫,燕青在梁山上吹,在岱庙打擂回来马上吹,在南征方腊军中宿营时吹,这个女子,这个姐姐,正是无时无刻不系念胸中。此一短箫原著中无,是剧集的创作性处理,端的大妙!按,剧本对小说原著的改编再创作,每有这一招——为作品中男女恋人加上定情信物等小道具。央视《水浒》为燕青与李师师加上一枝短箫外,又如央视《笑傲江湖》为令狐冲与岳灵珊加上一对“玉石雌雄剑”——这对玉石短剑是岳不群、岳夫人的定情信物,父母留给女儿,女儿送给大师兄,以寄心意。玉石雌雄剑原著无有,是剧集加入的;另外原著中有一方绣帕,剧集在这块小帕子上作了加工,颇见心思。《笑傲江湖》原著第一回写道:林震南循声过去,见儿子站在那少女房中,手中拿着一块绿色帕子。林平之道:“爹,一个贫家女子,怎会有这种东西?”林震南接过手来,一股淡淡幽香立时传入鼻中,那帕子甚是软滑,沉甸甸的,显是上等丝缎,再一细看,见帕子边缘以绿丝线围了三道边,一角上绣着一枝小小的红色珊瑚枝,绣工甚是精致。——但《笑傲》原著写这块绿色小帕,到此为止,后边儿并未再着笔;央视《笑傲》则深为用心,写林平之感这个“贫家女子”救命恩德,不以她“貌丑”为嫌,一直把手帕珍藏随身,后来在华山上与师姐岳灵珊练剑时,不慎跌落这块手帕,岳灵珊追问之下,获悉实情,不禁怦然感怀,对林平之初起怜爱。应该说,剧集增加这一笔处理,为岳灵珊、林平之之间情感的从无到有渐渐生成,较之原著所写,更增强了叙事逻辑和情节合理性。回到《水浒》。央视《水浒》对主要人物的塑造,林冲、鲁智深延续了原著中的真好汉形象,此外,宋江之耿耿孤怀、李逵之憨直可爱,皆有别于原著之权诈腹黑、嗜血恶魔,可以说对梁山好汉都赋予了其“人品高洁”之品质,真对得起“长传我千百年民族魂魄”一句浩气长存的唱词;尤为突出精彩之笔是燕青,剧集赋予他的这枝短箫,让燕青其人、让整个《水浒》,都有了一种空灵的形而上的东西,这枝短箫既是燕青内心对世情世路的洞彻勘破(在南征方腊宿营时吹),也是他与李师师的志趣高洁的“琴箫唱和”,还是燕青李师师的“笑傲江湖”——对这个让人失望又绝望的世界,既不能改变,就何妨遁去,一叶扁舟,远走天涯。燕青的人品高洁剧集处理最冰寒于水的一笔,是他南征方腊受创毁容,自感不配长伴佳人,登楼看望姐姐以报平安后,他转身而去,欲孤身远辞;而衣衫朴素的李师师揭开斗笠,只是嫣然一笑:“弟弟的伤疤在脸上,姐姐的伤疤在心上”——为什么这样小看姐姐?既为知音,岂可不知,我之寸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浒传燕青最后去哪里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