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剧本杀店成本多少是什么意思

文:新月如今的年轻人已不再满足于线上陌生人社交的种种桎梏,开始在线下重构起更加真实的社交体验。密室逃脱、狼人杀、剧本杀粉墨登场,在这其中,剧本杀最受年轻群体欢迎,成为Z世代社交娱乐新趋势。什么是剧本杀?剧本杀起源于英国兴起的真人游戏“谋杀之谜”,一般有5-10名玩家参与,他们通过扮演剧中的角色和研究剧本,经过多轮证据搜索、讨论和推理,然后完成找出凶手、还原真相和隐藏任务的目标。剧本杀在国内发展至今,衍生出推理、情感、机制对抗等多种类型,满足玩家多元化的娱乐需求。作为年轻人的社交“新宠”,剧本杀开始在线上线下市场崭露头角,并在近两年发展迅速,据美团网《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剧本杀相关实体店超过30000家,预计2021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超过150亿元,消费规模可能达到941万元。报告还指出,在剧本杀的消费者中,20岁以下的用户占比为10%,20-25岁的用户占比为35%,25-30岁的用户占比为30%,30岁以下的用户占总数的75%。此外,入“坑”的用户消费频率稳定,63.5% 的用户会在两周内消费剧本杀1次及以上,超过40% 的用户消费频次在一周1次以上。但高速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后患,有媒体报道称,截至5月中旬,国内已有近200家剧本杀相关企业被注销,其中4月有近100家相关企业被注销,环比增长102%,上半年,有近1000多家相关门店被关闭。公开数据显示,在二手平台闲鱼上,4月份以“倒闭甩卖”为由,倒卖的剧本、道具、桌椅等相关商品数量环比增长110%。就是这样一个火爆的行业,如今却如360度急转弯一样,有不少从业者都退了出来,甚至有人一次性亏掉了上百万,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剧本杀在刚刚火爆的时候,赚钱的人确实不在少数,而且赚钱的效应也很惊人。根据不同的城市,剧本杀的客户单价在100-400元左右,玩一个纸盒要100-200元,玩一次实景剧本杀,最低也要200元。且每个门店至少要有5张桌子,每张桌子至少要有6个玩家,每天翻台两次,每天就有2万的营业收入。非常不错的利润和市场前景吸引了很多人加入,虽然整个行业的需求在增加,但从业人员越来越多,门店数量也呈爆炸式增加,最终导致了行业出现供过于求的问题。而且,剧本杀的线下门店劣势也很明显,最大的问题是客源并不那么稳定。要知道,大多数玩剧本杀的人多为年轻群体,要么是学生,要么是上班族。学生的作息时间很规律,就是寒暑假和周末,更不用说上班族了,就是节假日等休息时间。此外,剧本杀一个本子就得几个小时,真正能去玩,并且反复玩的年轻人并不是很多。所以,很多剧本杀一整天没有顾客是很正常的现象,且每个店的接待能力也是有限的,房间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接待很多,这都会导致收入不及预期。且大多数剧本都是一次性的,玩家玩完后就不能再玩了,为了吸引玩家,商家不得不推出大量剧本。目前很多规模大一点的门店一般都有上百个剧本,每月光是引进剧本花费就达上万元。为了降低成本,部分商家会在网上购买盗版,几百块钱就可以购买上百个。在贵州的一个城市,大约有300家剧本杀店,为了获客纷纷低价竞争。本来市场的规模就很有限,这种恶性竞争的背后导致了大量门店倒闭,最后一个城市只剩下了十几家店。那些提前关店的人可能亏的钱还较少,有的老板想再坚持坚持,看看能不能让整个行业恢复过来,结果却是时间越长亏得越多,亏了上百万的人也不在少数,可以说得上是倾家荡产了。低廉的价格也让很多购买正版的门店苦不堪言,但为了提高剧本翻新率,他们也不得不加入。但低价伴随的并不一定是好的服务,很多消费者在享受低价带来的糟糕体验后,对剧本杀行业的观感会变差,这些想走捷径致富的搅局者,扰乱了这个行业的业务,无序竞争的背后是这个行业的幼稚和不成熟。对于剧本杀行业内容低俗、盗版猖獗的现象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尤其是剧本低俗的内容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更是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11月9日,上海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公告对于《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备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消费者在12月8日前皆可通过相关渠道进行反馈。此外,从上海文化和旅游局发布的《征求意见》来看,该意见希望在密室剧本杀的经营单位能够对本次活动进行剧本自查。同时,征求意见明确给出了10条红线,剧本杀企业采用的剧本情节不得涉及暴力、赌博、色情等。2020年是剧本杀野蛮生长的时代,在暴利和乱象之后,剧本杀将会从简单的生意变成一个完善的产业,与之前预期的百亿市场相比,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且扮演游戏中的角色,可丰富更多的人生体验,期待未来这个行业能有一个良性的发展。
文章来源
海淀检察院“剧本杀”一词起源于西方宴会实况角色扮演“谋杀之谜”,是玩家到实景场馆体验推理性质的游戏项目。剧本杀线下实体店通常根据剧本内容布置不同主题的场景,玩家同处一室,通过语言、表情、谈吐、肢体动作等表演故事。近年来,剧本杀逐渐受到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剧本杀实体店也成为了很多人投资的选择,而本案的被害人贾某就是这样陷入了剧本杀店老板的骗局。2022年2月,被害人贾某见王某在海淀区某地开了一间剧本杀店经营状况不错,就想向王某请教一下开剧本杀店的经验,并让王某给自己提供一些技术支持。王某痛快答应,同时提出让贾某借给朋友程某200万元用于投资篮球馆,自己做担保,保证三个月内还款。贾某想着自己有求于王某,且王某的剧本杀店装修得不错、规模很大,由王某当担保人,自己很放心,便答应借款。而之所以王某热心帮助程某向贾某借钱,其实是因为程某欠了王某几百万元。2020年9月份左右,程某从王某处借款65万元,承诺两个月内还清,到期时本金加利息还80万元。2020年10月,程某和王某等一伙人一起玩赌博游戏,程某又输了70万元。而后程某为了还房贷,又向王某借钱,都是算的高额利息。2020年12月底,程某还给王某80万元。2021年4月份左右,王某算了一下,程某一共欠王某本金350万元,按每个月百分之十收取利息,但王某后来也意识到程某根本就无力偿还,于是就把心思动在了有钱的贾某身上。贾某看在王某的面子上同意借钱,把钱打给了程某。程某取完这170万元现金还没有捂热,就被王某派车派人“监视”着,放到了王某剧本杀店里面的保险箱里。然而,四个月后,程某仍未还款。期间,程某多次以钱款已经投资出去、需要卖股权等理由拖延还款,贾某不知道的是,其实程某拒不还款的理由大多都是由王某出谋划策。在被害人贾某的一再催促下,程某才告知贾某是王某出主意假借投资之名骗取贾某的钱款,实际上钱都在王某处。最终,嫌疑人王某和程某被公安机关抓获,海淀区检察院以王某、程某的行为涉嫌诈骗罪,向海淀区法院提起公诉。检察官提醒与人交往时,财不外露。本案中,被害人贾某与嫌疑人王某聊天时谈及自己刚卖了一套房,手头有富裕的资金,嫌疑人听后就起了邪念,打上了骗取被害人的卖房钱款的主意。检察官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过多地透露自己的财产状况,以防被骗。创业投资前,辨别风险。近年来,剧本杀等新兴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让很多人萌生了投资创业的念头。本案中的被害人贾某想向嫌疑人王某了解剧本杀的开店经验时,并没有对该剧本杀店面进行充分了解,仅凭该店面规模大、装修好,就相信嫌疑人王某并借款给他人。因此在创业、投资时,要经过充分的实地考察研究,全面了解项目情况,不要被自己投资的热情和对方虚构的投资设想冲昏头脑,一定要仔细辨别其中的风险,查明对方身份及事实,稳妥跟进。(文中漫画图片除检察官形象均源自网络)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push({
id: '2068705',
container: s,
size: '680,250',
display: 'inlay-fix'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剧本杀店成本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