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地球上的物质会减少吗越来越发达,人类越来越不幸福?

作者:水木然本文选自水木然新书《人间清醒》1经济学上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当一个国家人均GDP到达8000美元之后,人们“幸福感”就不会再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正比提升。早在2019年中国人均GDP就超过了1万美元。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年我们的财富越来越多,但是幸福感却没有提升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无论咱们再怎么赚钱,哪怕你暴富一场,你的幸福感都不会明显增加。在之前那个物质困乏的年代,我们的幸福感和我们占有的物质成正比,所以我们不断给自己增添各种的物质,为家里添置冰箱,买台电视机,配齐洗衣机,再买辆车……而现在是一个万物俱备、什么都不缺的年代,于是单纯增加物质很难再增加我们的幸福感。相反,我们越来越那些物质都是累赘,即带不走又总是过时和贬值。在接下来的时代里,人的自由度越来越高,活动的频率和范围越来越大,于是我们不再追求眼前占有多少物质,而是追求我随时可以享用多少资源,我们的追求从“应有尽有”切换到了“随时取用”。我们越来越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最为重要的是什么,于是我们开始干净利落地砍掉那些不必要的东西,开始寻找那些有趣的东西。2最关键的是:人类的物质越发达,精神反而会越空虚。因为所有事物都是相对的,物质的进步确实给人类带来许多生活的方便,但是当人类在物质财富这条路上狂飙时,精神世界必然会陷入到无尽的空虚中。这个世界既是一种矛盾,也是一种平衡:物质越丰富,人的智商就会越蜕化;科技越发达,人的精神就会越空虚;营养越丰富,人的生理功能就会越衰弱。社交工具越发达,人与人的距离就会越疏远。娱乐工具越发达,人们内心就会越失落;知识越唾手可得,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就越差;民国时期我们物质很匮乏,很多人都在饥饿中度日,但是却出了很多大师和思想家,如今我们的物质越来越丰富,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贫瘠,贫瘠到人的精神开始出现各种问题。前不久,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一组数据:全球有近10亿人受到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问题影响,平均每40秒就有1人死于自杀!之前还有一组数据:世界人口的25%,即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人在某个阶段出现精神障碍,世界共有4亿人有精神障碍。人类未来的最大的挑战,根本就不是人工智能,不是经济危机,也不是癌症,而是人类自己的精神问题。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水木然572万获赞 128.1万粉丝畅销书变革系列丛书作者投资人
这是个边际效用问题当你吃第一个包子的时候,你觉得它很美味,当你吃第二个的时候,你已经没有第一口吃的时候那么想要它了,如果你不停的吃下去,多吃一口给你带来的满足感会越来越少,吃第十个的时候,你可能会难受起来。我们的幸福的来源不是我们得到了什么,而是我们在期待什么,追逐什么。我们需要多少钱才能幸福?普林斯顿大学的学者为50万美国人进行了调查,答案是,生活水平一旦达到了舒适标准,再多收入也不能带来幸福。这个“舒适标准”在不同国家不一样,美国是7.5万美元。当一个人他的年收入从2.5万美元提高到5.5万美元的时候,他的幸福感并没有翻了一倍,而仅仅提高了9%。为什么?因为金钱跑车大豪宅,鲜花掌声镁光灯,所有这一切东西的边际效应都是会递减的。如果你所渴望和追求的是这些东西,到了最后你一定会失望的。人们在选择进行选择的时候考虑的效用,是拿未来的预期与现在的拥有进行比较,来做出判断。在判断中还有大脑工作的两种不同的模式来影响最后的结果。比如,两个人,过去分别拥有100w和1000w,如果在传统经济学框架中,当他们资产都变成500w的时候,他们的效用或者说幸福感是一样得。显然,我们很清楚,这个认知不成立。所以人在选择的时候,并不是经济理性在起作用,而是基于个人现状的得失来进行判断。由于大脑的工作模式,人类对于失去的厌恶远超得到。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中也提出现代人在物质上的占有远远超过野蛮人,而因为私有财产制的产生有了对比,人类精神世界却愈来愈感到贫穷,人总会因为欲望而沦为生活的西西弗斯。   心理学有个词叫“锚定”同样适用于社会学,《无价》用了大量的篇幅来阐释人对事物的判断标准总是以相近类似的事物作为参考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身份的焦虑》中解释了人对物质金钱无止境的追求源于一种叫做身份的精神寄托,一种渴望被尊重的大众情节,列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的高级层次。   在如今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衡量财富两级分化的基尼系数严重增长,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让部分人对社会尤为不满,人总是喜欢以身边的人所占有的物质基础量来衡量自己,却不以时间轴上的现在与过去进行对比,当满大街的物品陈列在柜台上,欲望与焦虑交替产生。   反观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自杀率及精神病患病率相对极高,在崇尚个人主义特色的国度里,媒体无休止地报道那些一夜成名的故事让大众都生存在梦想触手可及的幻觉中,而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所产生的压力如果没有转换成动力便会成为持久的精神噩梦,似乎如今的西方政治演变成政客拿富人的钱去赢取贫民的选票,再让两者相安无事,特讽刺的是如物质匮乏的北韩那种实施封闭与愚民的国度里,相对意义上的财富均等则能让大众生活再狂热与喜悦中,回望天朝几十年前火热朝天的农民公社也是这个故事的翻版,在过去所有执行过共产主义及法西斯中,笼络人心的最佳手段莫过于制造平等的假象,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的太平天国也深谙此道,如笛卡尔所说的“人只不过是一根会思考的的脆弱的苇草”   在这个物质的世界,有一小部分人选择了波西米亚,犹如《格调》中的异类,在现实与理想的反差间,选择了将理想最小化,如同那些具有神秘的宗教情节,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自给自足,如远离尘世而写出《瓦尔登湖》的梭罗,总之他们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而那些迷恋宗教的人也沉醉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让外人看来不可理喻,其实物质只不过是人的一种精神寄托。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在当下的社会,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精神上的残疾 。有的人暴躁易怒,有的人心情会莫名的低下,有的人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一直在等着一个突破口。到了最后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突破口或许已经找到了,或许还有他一直都在忍受着,没有知道或者是没有人想知道。将这些情绪告知父母,可能他们无法理解你为什么会不开心,因为在他们看来,现在的年轻人不愁吃穿,物质很丰富。在他们眼里,只有干体力活才会累,不会看到你身体上,精神上,人际关系中的累。如果你随机采访一个年轻人:“你觉得自己幸福吗?“,你可能不会听到一个肯定的回答。那么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幸福感这么低呢?所有的不幸来自于对比网络是把双刃剑,让你开阔眼界的同时,也能清晰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以现在大热的短视频为例,有大批新的创业者出现,他们叫“网红“。在社交平台里,他们全方位展示自己,包括不菲的收入,貌美的另一半,一路陪伴的小伙伴,明事理的爸妈。先不说这些的真实度有多少,但每个人看到这些多多少少都会和自己的处境对比,从而产生”我怎么没有啊“这种想法,于是原本快乐满足的小日子变得不堪,本人也不再感到幸福。“成功“来的容易在网红世界里,似乎成功是家常便饭,他们告诉你要怎么去努力就能成功,但自己尝试了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就会产生挫败感,严重的还会怀疑是自己能力问题。其实,网络里的世界大多是虚构的,普通人没必要将自己的生活向他们对标,只要自己感受到幸福快乐就足够了。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展开全部压力太大。当代年轻人的压力越来越大,要赡养老人,因为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没有人能够帮助承担。而且要提升自我,实现自己的理想,面对这一切,会觉得压力山大,幸福感自然越来越低。展开全部
一、交通越来越便利,通讯越来越发达。举目望去都是光鲜亮丽的物品,他有,我没有,得失心就油然而生,痛苦也因此而生。二、碎片化的时间,填充了人们的闲暇时间,所有每个人都感觉到特别的忙,无暇顾及享受当下的幸福,所以也体会不到了幸福。三、亲戚味变得越来越淡,多人养育一个或两个小孩,使小孩从小便变成了太上皇,长大后变得越来越自私,缺少了分享,缺少了劳动所得,就少了好多收获的快感。
展开全部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导致的。现代人每天都在疲于工作,公司与家,两点一线,这导致了年轻人的幸福感越来越低。展开全部这主要是因为当代年轻人的压力比较大,由于竞争比较激烈,他们每天都很累,所以幸福感很低。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球上的物质会减少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