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希齐伯尔斯坦钢琴怎么样样 了解贝希斯坦钢琴的品质和特点?


始于1853,延续至今。贝希斯坦,传奇在世。
Previous
Next
艰难时世
第一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贝希斯坦制琴公司,1903年在巴黎圣奥诺雷334号开设的贝希斯坦展厅也被充公。此外,战后生产崩溃,魏玛共和国必须面对各种危机,并用美元支付大数额的战争赔款,所以1919年通货膨胀空前严重。第二年5月,V型号三角钢琴售价为25,000马克,到了1921年秋天,一架普通的型号10立式钢琴售价高达30,000马克。德国货币贬值如此之快,以至于贝希斯坦制琴公司决定免运费销售钢琴。
尽管如此,贝希斯坦家族仍然拥有可观的财富,埃德温的妻子海伦·贝希斯坦(娘家姓卡皮托),过着极为奢华的生活。埃德温因为和弟弟小卡尔发生矛盾,于1916年通过一次性补偿的方式离开了公司。1923年贝希斯坦制琴公司上市时,埃德温可能和妻子一起购买了公司的股票,因为海伦·贝希斯坦在20年代多种场合中频繁谈论贝希斯坦制琴公司。然而,外交并不是她的强项,而且她根深蒂固的反犹太主义思想使很多著名音乐家不再使用贝希斯坦钢琴。特别是小提琴家弗里茨·克莱斯勒也放弃使用贝希斯坦钢琴,作为一个作曲家,他曾经十分欣赏贝希斯坦钢琴。
此外,海伦·贝希斯坦经常在慕尼黑的四季酒店逗留,这是一个高雅的度假胜地,许多谄媚逢迎者聚集在她周围。偶尔她会邀请一位名叫阿道夫·希特勒的年轻奥地利政治家见面。我们不知道到底是她还是埃尔莎·布鲁克曼(一位富有的慕尼黑出版商的妻子),给这个年轻人起了个绰号“沃尔夫”(Wolf),但可以确定的是,伟大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的儿媳维妮弗雷德·瓦格纳与这个绰号的由来毫无关。
1924年,希特勒企图在啤酒厅发动政变,受这件事情的牵连,慕尼黑警方对海伦·贝希斯坦进行了审讯。她承认,她和埃尔莎·布鲁克曼,以及一个富有商人的妻子冯·赛德利茨夫人共同出资,借贷给希特勒,使他得以将《人民观察家报》转变成了一份普通日报,以此来煽动民众。当希特勒被囚禁在兰德斯堡时,维妮弗雷德·瓦格纳给他寄去纸张,使他得以书写《我的奋斗》一书。
由于她与元首的关系,二战后海伦·贝希斯坦被一个反纳粹平民法庭判处3万马克的罚款。此外,她后来一直住在德国阿尔卑斯山上萨尔茨山脚下,直至1951年去世。海伦·贝希斯坦作为贝希斯坦家族的一员,跟独裁者希特勒和其他纳粹高级官员的联系,使一些人认为贝希斯坦制琴公司在那个时期肯定繁荣一时,但生产数据显示,19世纪30年代期间,贝希斯坦制琴公司面临着和它的竞争者一样的困难。
回到20世纪20年代,高额关税阻碍了公司对英国的钢琴出口,而苏联禁止进口钢琴,但随着20年代末通货膨胀得到控制,人们再一次燃起了对钢琴出口的希望。在向美国扩张方面,尽管经历了几次挫折,但正如报纸《纽约客哈罗德》(New Yorker Herold) 1928年12月18日发表的一篇文章所述,贝希斯坦最终在纽约建立了前景可观的贸易联系。
位于柏林市中心布达佩斯大街的贝希斯坦陈列厅
贝希斯坦的海外扩张
贝希斯坦钢琴进驻美国时,一位记者在报道中写道:“著名百货公司沃纳梅克公开宣布它有幸成为某一产品的独家经销商,能被著名百货公司如此描述,可以想见这一产品是多么特殊,而这一产品就是人人皆知、陪伴我们度过愉快时光的贝希斯坦三角钢琴。”这位记者还声明,即使经过漂洋过海长途运输,贝希斯坦钢琴也不需要调音。当然,沃纳梅克百货公司组织了新闻发布会,并邀请纽约上流社会来庆祝这一事件。
1929年5月,一架绘有华托作品的镀金齐本德尔式三角钢琴被载入齐柏林飞艇运离柏林,代表贝希斯坦制琴公司参加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尽管发生了金融危机,但人们的日子并不艰难。这家西班牙进口公司打算,钢琴一抵达加泰罗尼亚首都,就把它卖给一位富有的银行家。当时,贝希斯坦制琴公司以美元或黄金为单位给钢琴定价,换算方式十分复杂,根据伦敦证券交易所在钢琴出售当天的兑换率,10美元相当于42马克,1马克相当于1/2790千克的黄金。
20世纪20年代也是跨大西洋客机和贝希斯坦钢琴的黄金时代,钢琴制作牢固,可以承受跨越大西洋运输途中的颠簸,同时也为旅途中的乘客提供美妙的音乐。当时的不来梅港逐渐形成了一个旅游音乐节,包括瓦格纳的《漂泊的荷兰人》和莫扎特的《小夜曲》在内的名曲荟萃于此。尽管经济问题使20年代略显惨淡,但许多钢琴家仍然忠于“他们的”贝希斯坦钢琴——包括费鲁乔·布索尼、阿图尔·施纳贝尔、威廉·巴克豪斯、阿尔弗雷德·科尔托特和埃米尔·冯·绍尔等著名音乐家,他们以极度的优雅演绎李斯特的作品。布索尼是一位艺术家,他对钢琴的声音十分敏感,而且他专为他最爱的钢琴撰写了《音乐新美感的描述》这一著作。施纳贝尔在创作他著名的弦乐四重奏和小提琴独奏奏鸣曲的过程中,最钟爱贝希斯坦钢琴的声音。这是一部宏伟而极具现代感的作品,创作于1919年,部分灵感来自施纳贝尔的室内乐合作伙伴卡尔·弗莱什。许多现代音乐作曲家也钟情于贝希斯坦钢琴,一些作曲家使用了一种革命性的记谱法:十二音作曲法。这种作曲法考虑到了所有的半音音阶,并使用了十二个音的排序。
一架卡尔·贝希斯坦三角钢琴被送往柏林国会大厦
纸卷录音系统
19世纪70年代末以来,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的外形就没有变化过,但贝希斯坦公司坚守传统的同时,继续发扬创新精神,生产了一种采用纸卷录音技术的乐器。这种技术不需要钢琴家进行演奏,只需要再现纸卷上的录音就可以使钢琴自动弹奏美妙的音乐。伟大的尤金·阿尔伯特曾说过:“一切美好成就都归功于不可思议的贝希斯坦三角钢琴。”他就录制了几部纸卷录音作品。
与此同时,贝希斯坦公司对电影这种新媒介很感兴趣。无声电影需要钢琴来强调画面的情感张力,早在1926年,公司就委托他方制作了一部名为《钢琴的诞生》的广告片,以“提高公众对钢琴的兴趣,同时服务于音乐界和钢琴制造界”。这部40分钟的电影通过了政府审查,播放时需要使用投影灯。

始于1853,延续至今。贝希斯坦,传奇在世。
Previous
Next
卡尔·贝希斯坦于1853年创立了贝希斯坦制琴公司,他的亲戚路德维希·贝希斯坦是一位知名作家,于同一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一本德意志传说和故事集。这本著作一经出版就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作者更是声名鹊起。在这位炙手可热的著作家的光环影响下,卡尔·贝希斯坦制琴公司也机缘巧合地进入了柏林上流社会,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制琴经营之初,贝希斯坦和佩劳共事时所接触的著名艺术家对他的制琴公司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这些艺术家包括服务于皇室的钢琴教师西奥多·库拉克,他盛赞了贝希斯坦制作的第一架钢琴,极大地提高了贝希斯坦钢琴的声誉。库拉克曾师从于卡尔·车尔尼,被誉为“古典音乐大师”。1850年,库拉克与小提琴家朱利叶斯·斯特恩、作曲家阿道夫·伯恩哈德·马克思共同创办了一所教授声乐、钢琴和作曲的音乐学校,也就是著名的斯特恩音乐学院的前身。
从经济角度看,在柏林成立公司在当时是明智之举。普鲁士是19世纪中叶德国最大、最有实力的国家。在那个时代,各国的统治阶层对进入其领土销售的货物肆意征收关税,严重损害了德国境内的商品流通。由于普鲁士在当时的关税同盟中占主导地位,柏林的公司在交易中占据了相当大的商业优势。
早在19世纪中叶,制琴行业就出现了劳动分工,这是进行钢琴生产经营的另一有利因素。J.C.L.伊泽曼于1842年在汉堡开设了德国第一家击弦机制造厂,同一年查尔斯·格林和亨利·施罗德在巴黎也开设了一家击弦机制造厂。1846年,摩根斯特恩和康拉德在莱比锡创办了一家类似的企业,1854年,莱克斯沃开始在柏林生产钢琴击弦机。而就在这之前的一年,也就是1853年,贝希斯坦刚刚推出了第一批钢琴成品。所有这些公司都采用了标准化生产,这使得钢琴击弦机的价格变得更加合理。
卡尔·贝希斯坦经过仔细规划,决定进一步发展他与知名艺术家的联系。继西奥多·库拉克之后,另一位钢琴家汉斯·冯·彪罗也对贝希斯坦钢琴的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汉斯·冯·彪罗来自德累斯顿,这位青年艺术家曾师从弗朗茨·李斯特,是一位行业新秀,在音乐演艺界初露才华。
当贝希斯坦在对他最初制造的两架钢琴进行涂胶、抛光和上漆工作时,彪罗正在远方一个德国王子居住的庄园里投入地进行表演。彪罗在当地颇有名声,但他仍需依赖他母亲的经济支持。他是一位出色的演奏家,注重音质,同时更加注重对音乐的完美演绎。为了促进自己的事业,彪罗于1855年移居柏林,接替了库拉克在斯特恩音乐学院前身音乐学校的教学工作。初到普鲁士首都柏林时,彪罗住在阿道夫·伯恩哈德·马克思的家中,位于贝伦大街4号,临近贝希斯坦的制琴工作室和佩罗的仓库。
一架为上流社会定制的富丽堂皇的贝希斯坦钢琴
同时代演奏家激发的灵感
1855年4月,彪罗在给他的尊师李斯特的一封信中写道,在柏林很难找到一架像样的钢琴。谈到当时库拉克大力推广的被主流社会认可的斯托克钢琴时,彪罗称它们是世界上最差劲的钢琴,跟佩劳制造的钢琴相比,质量堪称低劣。彪罗还提到,他受雇于古斯塔夫·阿道夫协会——一个新教慈善组织——进行音乐会表演时,他宁肯选择佩劳或者克莱姆制造的钢琴。克莱姆钢琴备受克拉拉·舒曼的推崇,制造总部位于杜塞尔多夫。这封信没有提到贝希斯坦钢琴,原因很简单,1855年卡尔·贝希斯坦还没有开始制作用于音乐会演奏的三角钢琴。
和贝希斯坦一样,彪罗也刚刚开启职业生涯。1855年,彪罗只有25岁,贝希斯坦29岁。接下来的1856年对于贝希斯坦来说意义非凡。这一年,他结婚了,并扩大了他在贝伦大街的工作室,雇佣了更多的员工,从此具备了合法的经营形式。同年的另一件大事,则是李斯特在柏林开办音乐会期间,所使用的埃拉德钢琴无法承受这位钢琴大师激情澎湃的弹奏,琴弦接二连三断裂。这一事件激发了贝希斯坦的决心,他要制作一架能够承受像李斯特这样的钢琴大师激情弹奏的真正的音乐会三角钢琴。
贝希斯坦在1856年成功制造出了他的第一架音乐会三角钢琴。一些资料称这架钢琴是他制造的第100架钢琴。这种说法的可信度非常低,因为直到1859年贝希斯坦只制造了176件乐器。另一个可能性是,贝希斯坦为他制造的第一架音乐会三角钢琴选择了100这个整十数的序号,并通过后续的乐器制作来填补前面空缺的序号。
贝希斯坦把他的第一架音乐会钢琴交托给了彪罗。彪罗发现这架钢琴不仅采用了最先进的制琴技术,而且采用铸铁部件,非常牢固。从1857年年初开始,彪罗在贝希斯坦钢琴上进行了一场又一场成功的演奏。其实,早在一年前的1856年,彪罗就已经开始使用贝希斯坦制造的钢琴进行演奏。那架钢琴可能是贝希斯坦于1854年制造的第二架三角钢琴,不是一种音乐会三角钢琴,也没有采用革新的技术。此外,彪罗还在私人演出时使用贝希斯坦制造的立式钢琴,这些钢琴都受到了上流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1857年1月22日,彪罗举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音乐会,他首演了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布赖特科普夫与黑特尔音乐出版社早在三年前就与李斯特终止合作,因此当地媒体对音乐会的评论不一而足,但彪罗公开表示支持李斯特。这种态度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他与李斯特的女儿柯西玛·李斯特订了婚,并将于1857年秋季结婚(柯西玛·李斯特后来再嫁给了理查德·瓦格纳)。然而,除了家庭纽带的影响因素外,彪罗确实对他的老师李斯特的作品充满了热情,他说多亏了贝希斯坦出色的乐器,他才能把李斯特的作品完美地呈现出来。
这场令人难忘的音乐会使彪罗一鸣惊人,进入了李斯特和瓦格纳的视野。这场音乐会不仅促进了贝希斯坦乐器的销售,也奠定了公司的发展理念。《B小调奏鸣曲》,特别是其中最后几个八度,对钢琴演奏者和钢琴的的要求很高。作为李斯特学派的一名正统成员,彪罗在演奏中直接运用手臂和双手的力量,与早期浪漫主义钢琴家崇尚优雅和灵活的指尖演奏的风格截然不同。
创新精神
卡尔·贝希斯坦一开始就抓住了时代的精神,制造立式钢琴。随后,他又成功制造了音乐会三角钢琴,使演奏家能以一种新的充满感情的方式展现音乐的魅力。当时,大众的思想十分保守,特别是在柏林。人们更偏爱维吉那小键琴,因为它十分优雅,适合放置在客厅,并且声音悦耳柔和。在柏林这一被称作“施普雷河畔的雅典”的文化艺术中心,另一种更受欢迎的乐器是庄严的利拉夫吕格尔琴,它相当高,只适合放置在富人家中。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立式钢琴,立式钢琴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属于“无产阶级的”。卡尔·贝希斯坦别具洞见,他明白立式钢琴是潮流趋势,早在1853年就坚持制做立式钢琴。从历史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骄傲地倚靠着他的第一架立式钢琴,琴弦以对角线的方式装配在琴上,琴身只有120厘米高。
回到1857年1月彪罗使用贝希斯坦三角钢琴演奏的那场轰动一时的音乐会。音乐会次日,彪罗在给李斯特的信中写道,他演奏用的钢琴是由一位叫贝希斯坦的人制作的,远远优于埃拉德钢琴。三周后,彪罗在给这位大师的另一封信中抱怨说,那架贝希斯坦三角钢琴被卖掉了,所以他必须再找一架钢琴来参加莱比锡的音乐会。自此,贝希斯坦和彪罗之间开始了贯穿他们一生的伙伴关系。
汉斯·冯· 彪罗
营销天才
在这种合作关系中,贝希斯坦沿用了埃拉德钢琴在巴黎所使用的营销策略——迎合各种艺术家的需求。这种做法在柏林是独树一帜的。贝希斯坦和各种艺术家进行合作,满足他们的需求,尤其是彪罗的需求。
1856年对于贝希斯坦来说意义非凡。这一年,他结婚了,并扩大了他在贝伦大街的工作室,雇佣了更多的员工,从此具备了合法的经营形式。同年的一件大事,是李斯特在柏林开办音乐会期间,所使用的埃拉德钢琴无法承受这位钢琴大师激情澎湃的弹奏,琴弦接二连三断裂。这一事件激发了贝希斯坦,使他决心制作一架能够承受李斯特这样的大师激情弹奏的真正的音乐会三角钢琴。
那是一个音乐理念发生剧烈变化的年代。1849年,李斯特开始为魏玛交响乐团创作新潮而又复杂的“交响诗”。1841年,卡尔·贝希斯坦在巴黎工作时,阿里斯蒂德·科尼科尔为巴黎附近的圣但尼大教堂建造了一架新的管风琴。这架管风琴音域非凡,融合了法国管弦乐队的所有音域,是浪漫主义时期管风琴的杰出之作。随后,拿破仑三世委托科尼科尔为包括拉玛德琳教堂在内的其他巴黎教堂制作类似的管风琴,这证明了在19世纪50年代新音乐理念出现时,管风琴制造师在音乐界的重要地位。值得一提的是,1858年拉玛德琳教堂的管风琴演奏者,正是卡米尔·圣桑,他那激动人心的即兴演奏吸引了所有的巴黎市民。他后来成了贝希斯坦钢琴的狂热爱好者。
弗里德里希·拉德加斯特是19世纪德国最伟大的管风琴制造者,他曾师从于科尼科尔学习管风琴制作,并在1855年翻新并扩大了默赛堡大教堂的管风琴。这台令人印象深刻的乐器有81个音区,促使弗朗茨·李斯特重新审视他为赞美诗《Ad nos, Ad salutarem undam》(专为管风琴而作)创作的幻想曲和赋格,并创作了B-A-C-H前奏曲和赋格。李斯特意识到管风琴在浪漫主义音乐作品涌现中的重要性,曾几次特意到拉玛德琳教堂聆听他的同事圣桑的管风琴演奏。此外,李斯特还拥有一架特别的钢琴,这架钢琴因其具有三个操作装置和“脚键盘”而闻名于整个欧洲。这架钢琴是亚历山大·皮埃尔·费尔斯在巴黎用一架脚踏式风琴和一架埃拉德三角钢琴制作的。1855年7月,李斯特在给维也纳小提琴家约瑟夫·赫尔梅斯伯格的一封信中写道,这种乐器是“按照他的要求定制”的,能展现美妙的音效,细微的差别、卓越的音质和丰富的音色,实现了“管风琴和钢琴的和谐统一”。
在这种风潮的引领下,一种新的浪漫主义音乐理念在短短几年内就初具雏形,而以未来为导向的乐器制造商们也努力迎合新的音乐品味。虽然卡尔·贝希斯坦并不是唯一一个能切身感受到这些变化的人,但他胜在能仔细考虑音乐品味的变化,并改进乐器制作,由此诞生了那个时代钢琴家们所渴望的乐器。这是他成功的关键。得益于他敏锐的听觉,他创造出了被他的朋友彪罗称为“贝希斯坦多彩钢琴”的美妙音色。
声名鹊起
此时,卡尔·贝希斯坦急需解决一个物流问题:怎样将音乐会三角钢琴运输到彪罗的演奏场地?随着德国铁路网的不断扩大,这位年轻的企业家再次受益于他所处时代的技术进步。1857年11月下旬,彪罗写信给他的朋友亚历山大·里特,亚历山大·里特将于12月1日在波兰什切青举行一场音乐会,届时将演奏李斯特的第一首钢琴协奏曲。彪罗在信中写道:“我认为贝希斯坦是德国最好的钢琴制造商,虽然他至今只生产了三架三角钢琴。当我匆忙赶到他身边时,他已经通过铁路把钢琴运送走了,可能已经运达什切青火车站,只等着被取走了。”与埃拉德钢琴相比,贝希斯坦钢琴因为它微不足道的产量仍然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但贝希斯坦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致力于让客户满意的企业家,采用了独树一帜的营销和售后策略。
1860年彪罗在巴黎逗留期间,在3月6日给贝希斯坦写了一封信,强调了关税壁垒如何阻碍了柏林和维也纳之间的贸易活动:
“亲爱的贝希斯坦先生,我最亲爱的朋友,我的妻子希望您能施以援手,帮忙运送一架三角钢琴到维也纳,因为我将于3月25日在维也纳和爱乐乐团一起演出。我想要使用您的钢琴而不是贝森朵夫或施特莱切钢琴,是出于一定的私心,我想要使用您的钢琴来达成更好的演奏效果。从另一方面来说,我更是想要借助标有您名字的钢琴来实现您暂时未能实现的雄心壮志——在海外提高你的声誉。您工作室的钢琴能够最大程度地展现我的才华,比其他任何一架钢琴都更适合,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坦白来说,您可以想见,在维也纳用一架德国钢琴演奏肯定会使我树敌不少。特别是,使用您制造的钢琴也将使我不得不面对奥地利帝国所有的钢琴制造商。尽管有着重重顾虑,我仍将坚持我的想法,使用您制造的钢琴,不仅我自己乐在其中,而且也有助于提高您的声誉。您的名字很快就会像几十年前的施特赖彻或今天的埃拉德一样享誉德国……您在信中指出了我的计划在金钱方面的缺陷,并认为这些缺陷的不良影响超过了对提高贵公司声誉的助益作用。因为我不是财务方面的专家,所以我不会在这方面做出过多评论,但是我很乐意尽我所能承担运输费用和关税。。。。。。尽管我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障碍,但我仍然一如既往地钦佩您所取得的成就。”
这封信表明,彪罗对贝希斯坦钢琴的执着程度不亚于对李斯特或瓦格纳音乐作品的执着程度。对于彪罗来说,贝希斯坦所创作出来的绝佳音色和这两位作曲家开创的新的音乐理念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
弗朗茨·李斯特在魏玛使用的贝希斯坦三角钢琴

始于1853,延续至今。贝希斯坦,传奇在世。
Previous
Next
卡尔·舒尔茨接管贝希斯坦制琴公司
一个新人物登场了,卡尔·舒尔茨,一位38岁的制琴大师,也是下萨克森州奥尔登堡斯普伦格钢琴店的老板。鲍德温已经两次邀请他担任贝希斯坦的常务董事,但他拒绝了。他的目标是接管并独立运营这一传统的柏林品牌。为此,他与柏林一家银行制定了一项融资计划,并于1986年5月成为贝希斯坦制琴公司的新东家。
舒尔茨的经营理念是重组贝希斯坦制琴公司并将之定位于高端市场,而且实际经营成效斐然。收购后不久,这位新老板在给所有贝希斯坦经销商的一封信中明确提出了他的目标:“贝希斯坦钢琴将重现创立之初的辉煌,成为卓越钢琴的典范。”在1987年法兰克福音乐博览会上,该公司推出了一款新的三角钢琴,长158厘米的K型钢琴,当年的营业额比上一年增加了400万马克,达到1400万马克。
1988年,贝希斯坦制琴公司从莱森伯格大街的旧生产基地搬到了普林茨大街靠近查利检查站的现代化厂房里,仍然属于柏林的克鲁伊茨伯格区。国际经济形势十分有利,苏联对“改革”和“开放”的强调为贝希斯坦制琴公司开拓东欧市场带来了希望。然而,事实证明,政策变化出乎意料,十分激进,1989年11月柏林墙的倒塌带来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新时代。
但乐观主义仍是1990年的主旋律。贝希斯坦制琴公司收购了一家成立于柏林,二战后搬到法兰克尼亚朗劳的小公司,并收购了W.HOFFMANN钢琴品牌。
今天的贝希斯坦生产基地,建于赛夫黑内尔斯多夫的“萨克森制琴厂”原址上
面向未来
尽管1992年全球的钢琴产量下降了40%,卡尔·舒尔茨再次展示了他过人的胆识:德国统一两年后,他接管了齐默曼品牌及其位于萨克森州塞芬诺斯多夫的生产基地。该地区有着悠久的乐器制造传统,那里的人工成本比柏林低得多。此外,齐默曼是德国领先的钢琴制造商之一。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经济发展疲软,东欧市场面临崩溃,在德国统一的框架内,联邦政府优先考虑该地区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因为该地区曾是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一部分。由此可见,舒尔茨做出的决定无比明智。
朗劳生产基地于1993年6月停止运营,裁员计划负担过重,公司必须申请破产。这一新闻传遍世界,每个人都在担心贝希斯坦传统是否会因此结束。与大众的担忧相反,柏林参议院却依然泰然自若,这可能是因为当地政客对文化并不真正感兴趣,他们更愿意把注意力集中在波茨坦广场(Potsdamer Platz)这种大型城市发展项目上。该项目设计大量高楼的建造,投机潜力巨大。出售位于普林茨大街的生产工厂或许可以拯救这家公司,潜在买家近在眼前,但拥有优先购买权的柏林政府首先决定不采取任何行动。当然,在最后一刻,几乎为时已晚的时候,当地政府终于以柏林墙倒塌之前的价格买下了这处房产。
与此同时,贝希斯坦制琴公司推出了各种各样的举措来拯救这一品牌,因为它凝聚了数代人的心血和情感:贝希斯坦钢琴仍然代表着柏林成为“狂欢中的雅典”这一理想。当时的环境下,当地政客认为柏林与其说是一个文化中心,不如说是一个新兴城市。特别值得一提的一个活动是,12位国际艺术家曾发起的一项行动,把一架音乐会三角钢琴改造成了一件整体的艺术作品。
贝希斯坦制琴公司再次上市
作为一个顽强的商人,卡尔·舒尔茨找到了确保公司的财务状况的解决方案:1996年,贝希斯坦公司再次上市,其中40%的资本来自私人投资者。藉由上市,该公司获得了足够的资金,得以在20世纪的最后四年投资1500万欧元对塞芬诺斯多夫工厂进行现代化改造。与此同时,公司于1999年将管理办公室和陈列厅搬进了位于柏林-夏洛滕堡区的康德大街的一座超现代建筑。这座由钢铁、玻璃和混凝土为材料建成的最先进的建筑,名为“斯蒂沃克”(Stilwerk),是汇聚顶尖钢琴品牌的“品味高雅的音乐殿堂”。贝希斯坦钢琴在这里的展出环境与该品牌客户的日常家居环境相呼应,包括出自设计师之手的家具、现代家居面料、浓缩咖啡机等。斯蒂沃克音乐厅可以被看作一座现代艺术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触摸和购买展出的产品。斯蒂沃克音乐厅也是一个交流聚会场所,一个定期举行音乐会的文化中心。从企业创立早期,卡尔·贝希斯坦邀请柏林上流社会人士在他位于柏林市郊的别墅里举行独奏会,到今天汇聚钢琴精品的斯蒂沃克音乐厅,这其中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是何等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市中心的这一融合意大利设计风格和德国钢琴杰作的殿堂音乐吸引了众多爱好者和贝希斯坦钢琴的狂热爱好者汇聚于此。事实证明,这一经营理念十分成功,很快莱茵兰地区的贝希斯坦陈列厅也搬进了一座类似的建筑里,也就是位于杜塞尔多夫的斯蒂沃克音乐厅。
现在,所有的贝希斯坦钢琴都在塞芬诺斯多夫工厂进行生产,产品范围可满足不同钢琴家的需求,因为它包括C.贝希斯坦D型音乐会三角钢琴(高端产品),齐默曼系列(中档产品)和普通大众负担得起的W.HOFFMANN钢琴。此外,贝希斯坦制琴公司研发的Vario数码静音系统,可以使弹奏者在任何时间自由弹奏,不会打扰他们的家人和邻居。这种装置使传统钢琴具备了电子琴的优点,在某种程度上是发展史上新贝希斯坦钢琴的回归。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贝希斯坦制琴公司的营业额已接近4000万欧元。
现代设计:贝希斯坦“新艺术”立式钢琴
斩获大奖
在21世纪初,贝希斯坦推出了Pro Bechstein系列,建立了文化史上的又一里程碑。这一系列的钢琴彻底改造了立式钢琴,立式钢琴是150年前贝希斯坦钢琴起源时最初的产品。Pro Bechstein系列钢琴具有现代优雅的琴壳,基于古老黄金法则的完美比例,清新而又差异化的钢琴外观设计,散发着独特的美感,使人联想到让·努维尔或诺曼·福斯特爵士的作品。不复曾经的笨重难看,立式钢琴也具备了雕刻般的精美外观和品质。Pro Bechstein系列钢琴有三个型号,其中一个型号的名称是“新艺术”(Ars Nova),这一名称具有双重含义。首先,人们会想到“新艺术主义”,这种风格诞生于19世纪晚期,当时伟大的设计师和建筑师都在努力为工业产品提供一种新的美学特质。但是“ars nova”这一拉丁名称也与14世纪早期法国音乐中引入等节奏圣歌的一场革命有关。由于其卓越的设计品质,新推出的Pro Bechstein系列钢琴斩获了一个令人垂涎的国际奖项“优良设计大奖”。
2003年,公司成立150周年之际,在德国联邦共和国的首都柏林,贝希斯坦制琴公司举办了各种音乐会和活动来庆祝这一盛事。这些庆祝活动不仅是对过去辉煌成就的回顾和总结,也展望了将要到来的更大的成功。柏林这座城市本就拥有举世瞩目的伟大建筑,包括新总理府和诺曼·福斯特爵士设计的德意志国会大厦圆顶。在这样的背景下,贝希斯坦制琴公司21世纪的第一次周年庆典,被媒体广泛报道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齐伯尔斯坦钢琴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