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吃鸡账号不怕玩家开挂吗租号平台哪个好 评测各大租号平台的优缺点?

原标题:租借还是越界?游戏租号平台争议背后来源:中国新闻网原标题:租借还是越界?游戏租号平台争议背后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韦香惠)饱受争议的游戏租号产业再起波澜。不久前,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发布6则网络游戏侵权纠纷案,其中出租游戏账号因涉及不正当竞争而被判赔偿。有关专家对此表示,近年来,租号服务已经形成产业链,背后所包含的法律边界与商业道德问题应当加以重视,如何平衡用户需求、厂商利益和租号平台三者之间的利益也亟需得到解决。游戏厂商围剿租号平台 法院判不正当竞争在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发布6则网络游戏侵权纠纷案中,多起案件是游戏第三方平台与游戏厂商之间的法律纠纷,较为典型的有某游戏公司起诉的游戏账号租赁服务案。根据案件公开信息,2021年7月,某游戏公司发现共同运营“租号玩”平台的三家公司未经允许,向用户提供《××无间》游戏账号租赁服务,让用户无需付费购买游戏即可享有游戏服务。法院认为,本案中,案涉《××无间》游戏系一款付费买断制游戏软件,游戏用户同意《××无间服务条款》等并支付费用后才能使用该游戏,且不得擅自赠与、借用、租用、转让或售卖账号。三被告通过“租号玩”平台大规模、高频率、集中地为游戏用户提供账号租赁服务,并从中获取租金分成收益。三被告的行为导致游戏用户通过“以租代买”即可获得游戏体验,从而攫取了案涉《××无间》游戏获得潜在新用户及付费交易机会,势必会影响上述游戏公司的游戏收益。另外,《××无间》游戏采取了实名认证措施,三被告为游戏用户提供游戏账号租赁服务,还使得游戏账号的实名注册人与实际使用人分离,影响了案涉游戏的公平匹配机制的正常运行,降低了正常用户的游戏体验,不当增加了上述游戏公司的运营难度和成本。法院认为被告三家公司的行为已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道德,损害了游戏公司的正当经营利益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构成不正当竞争,依法判决三被告停止侵权,刊登声明、消除影响,并连带赔偿上述游戏公司经济损失500万元及合理开支10万元。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向中新网介绍,近几年全国多地法院已有类似判例,大都认为租号服务干扰网络游戏实名制和未成年人防沉迷相关要求的落实、减少游戏运营商交易机会和经营利益、增加游戏运营成本、损害正常用户的游戏体验和合法权益、有损社会公共利益,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夏海龙表示,专门化的游戏账号租赁服务多被认定为网络灰产,游戏厂商和监管对其普遍持鲜明的反对态度,业内很难有立足之地。行业游走灰色地带 玩家转向地下交易实际上,租号与买号,自游戏行业诞生之初便开始萌芽。一些玩家通过租号平台付费方式获得其他玩家的游戏账号,以满足快速体验游戏的目的。黎家明是一名资深游戏玩家,对租号平台有过深度体验。“有时候为了跟朋友一起玩,但区服、段位都不一样,就租个号。还有时候是想体验别人号上有的但自己没有的皮肤外观,或者不想把自己战绩打差,就租个号一起玩。”在他看来,不是自己的号,不用担心败绩影响,打起来没什么压力。中新网发现,这些平台上有多个热门游戏的账号,能够为普通玩家提供高端游戏账号的道具体验,通常按小时收费,少则几元,多则百元,一般两小时起租。 “如果工作比较忙,自己号如果玩的少了,把号挂上去,有人帮你玩,既不会错过官方活动,同时还有收益。” 黎家明说。据了解,2015年是租号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随着热门游戏陆续上线,高端账号的缺口被引爆,各种租号平台自此风生水起,产业结构也趋向多元化。以A公司为例,旗下 “租号玩”在2015年正式发布“上号器”,并在此后不断发展。公开资料显示,A公司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拿到融资,目前已经是A+轮。不过,随着租号产业的不断壮大,暗藏违规风险也逐渐暴露。未成年人通过租号,轻易就能绕过平台监管。此外,黑客、盗号者可能会通过租赁账号来钓鱼,从而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财物。2021年,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会同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对几大重点网络游戏企业和游戏账号租售平台、游戏直播平台进行约谈,强调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账号租售交易服务。黎家明告诉中新网,现在租号平台限制大大增加,不少人由此转向“借号群”、贴吧等地下交易市场。“这种没有平台约束,收了钱拿不到号,或者把号玩废了也没人管的情况更糟糕。”他说。租号监管仍待细化 游戏行业亟需第二增长实际上,面对租号平台的逐渐壮大,有的大厂将“租号”行为定义为不正当竞争的同时,自身也开始“试水”探索“租号”市场。今年4月,某游戏公司旗下一款游戏中也开启了角色租赁平台测试,只要玩家满足特定条件即可自由选择将游戏角色进行出租,从而赚取租金。也有人质疑,这是否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否涉嫌侵犯消费者的选择权?还有人建议,大厂应该正视租号平台带来的正向发展而非一味打压,游戏账号租售平台和游戏厂商之间的关系,可尝试从以前的“寄生模式”转向“共生共赢”,否则将不利于游戏行业的发展。多位专家表示,目前国内有关游戏账号租赁、买卖尚未形成明确的法律法规,相关部门依靠游戏厂商与用户之间的协议,网络交易平台和卖家之间的合作规定,来进行相应违约处罚和禁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认为,一些租号平台已经颇具规模,如果全面禁止也没有充足的法律理由,还会涉及到商家的经营自主权,用户对自己账户的控制和处分的权利。“如果在用户自愿情况下进行交易,是不是会构成一个不正当竞争,我觉得还是存疑。”刘晓春向中新网解释,商业纠纷案件核心点还是在于证明里面的行为是如何不正当地侵害了游戏厂商本身的利益。她提到,在实名制要求下,游戏账号的有效转让应该是连同注册身份的一并转让,而不是只把账号密码给别人,这样按照实名制的规定是不允许的。法律上认可的转让需要过户,即把一方的身份也变成另一方的身份。刘晓春认为,现在有游戏平台规定不能转让,或者说不能租赁,原因是游戏平台对于自身经营秩序维护的需要,但不影响游戏账号中的某些数据带有虚拟财产的属性。她表示,关于游戏账号的虚拟财产认定,主要是依据有财产属性的数据,例如装备等,不能直接认定账号本身就是虚拟财产,因为账号本身可能还会有涉及人身属性的数据,如个人信息等,包含多种利益。根据《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22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658.84亿元,同比下降10.33%。游戏用户规模6.64亿,同比下降0.33%。继2021年规模增长明显放缓之后,又出现过去八年来的首次下降,表明产业发展已进入存量市场时代。一些游戏行业分析师认为,游戏行业亟需找到第二增长曲线,游戏产业链延伸的诸多新业态都应该被关注和重视。夏海龙表示,严格的游戏防沉迷监管很难完全抑制未成年人对网游的热情,因此才催生出类似账号租赁平台,所以如何更好的引导未成年人上网行为、优化防沉迷机制或许才是游戏产业更应该深思的问题。(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黎家明”为化名)(完)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2021-10-14 05:14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国家新闻出版署日前印发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的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但《工人日报》记者采访发现,虽然网游企业积极落实新规,但未成年人仍可通过“租号”的方式在非规定时间无限制打游戏。
记者发现,网上活跃着大量账号出租平台。迫于新规的压力,部分平台设置了“实名认证”环节,却把关不严漏洞百出;还有平台非但不核实买家是否成年,反而以“无防沉迷”为卖点诱惑未成年人下单。通过外挂程序自动登陆游戏,轻松规避游戏平台的审核,钻“防沉迷机制”的空子。
使用外挂程序避开“防沉迷”
“防沉迷系统够严密的了,他们怎么还有办法?”北京一名六年级学生的家长周先生最近心情复杂,游戏禁令出台后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半夜却抓到儿子猫在被窝里打游戏。孩子的“供述”更让他感叹“防不胜防”,“竟然省下零花钱租了一个账号,段位更高还没有时长限制。”
近年来,游戏行业快速发展,租号生意水涨船高。就大部分网游而言,游戏体验取决于充值金额,动辄上百元的装备让不少追捧者望而却步,也让租号平台从中嗅到商机。
游戏租号是如何绕过“防沉迷机制”的?
游戏评论博主沈阿杜告诉记者,租号利益链由号贩子、租售平台、第三方登号软件构成。“登录网游需要进行实名验证,而租号平台通过外挂程序,自动向系统提交已通过验证的账号。未成年玩家付款后会获得密钥,只要在登号软件上输入,就能直接进入游戏页面。”
为应对这种隐秘操作,游戏企业引入人脸识别技术。今年,腾讯在旗下60多款游戏上线“零点巡航”功能,对夜间游戏超过一定时长、实名为成年人的账号进行人脸重点筛查。
根据腾讯游戏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1年6月,平均每天有580万个账号在登录环节、2.8万个账号在支付环节触发了人脸识别验证,其中因拒绝或未通过验证,登录环节有91.4%的账号被纳入防沉迷监管,支付环节有87%的账号被拦截了充值行为。
也就是说,即使未成年人登录时冒用家长或他人信息,也可能在不定时触发的人脸识别面前败下阵来。沈阿杜说,使用租来的账号就没有这个“烦恼”,若弹出人脸识别,租号平台都会承诺按剩余时长退款,或者给买家换个账号。
未成年人租号“一路绿灯”
目前,在手机应用市场和各大电商平台,均能轻易搜到游戏账号租售APP及店铺。记者在某头部平台主页看到,其租赁范围囊括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近200款手游,以及英雄联盟、绝地求生等近300款端游,每款游戏都有大量账号招租。
业内人士透露,平台上的账号来源有三种:号贩子通过社交平台寻找成年玩家收号;租号平台多渠道搜集身份证信息自行注册;从职业盗号的不法分子手中批量购买账号。
以大热游戏王者荣耀为例,账号租价由段位、皮肤数量、英雄数量决定,大部分账号要价低于10元,还有“租3送2”“特价包夜”等优惠。其中,要价最高的是拥有351个皮肤,104个英雄的最强王者账号,租一小时也仅需17元,在学生的承受范围之内。
记者发现,随着“防沉迷”监管不断收紧,租号商家为掩人耳目,纷纷在登号环节增设实名认证,背地里却给未成年买家连开“绿灯”。一家规模较大的平台在主页提示“未成年人禁止下单”,但记者随意输入身份证号也能通过验证。在某淘宝店铺,客服不仅没有核实记者年龄,反而在记者委婉表示“尚未成年”时,暗示可以提供有效身份证号。除此之外,很多店铺给招租的账号打上“已解防沉迷”“已实名认证”的标签,以此招徕未成年顾客。
“租赁业态下,账号的持有者和使用者毫无关联,游戏平台的限制举措力度减弱很多,监督未成年人的任务也就前移到了账号租售平台。如果他们不能自我收束,未成年人租号畅通无阻,‘防沉迷系统’就成了摆设。”沈阿杜说。
多举措堵住身份识别漏洞
对于账号租卖乱象,腾讯游戏有关负责人表示,账号租赁违背了用户服务协议,目前已向超过20家账号交易平台和多个电商平台起诉或发函,要求停止相关服务。腾讯将升级防沉迷系统,严格审查频繁异地登录或更换设备的账号。
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师高天翀分析称,部分游戏企业使用人工智能算法来识别账号使用者和持有者是否一致。未成年人习惯的游戏时间、语音交流的频率和成年人存在差异,算法会据此进行比对,可疑时才会触发人脸识别。为保障用户体验,一些游戏平台可能会降低触发标准,加之算法本身也有误差,未成年人就会被漏掉。相关部门亟须通过调研统一标准,督促游戏企业对用户进行动态实时身份认证。
值得注意的是,在《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生物识别和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被列为“处理时需监护人同意”的敏感信息。高天翀表示,游戏行业和租号平台采集人脸识别、指纹等生物信息时,需格外注意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杜绝超授权范围使用。对此,监管方应做好评估备案,及时回应公众的疑虑。
沈阿杜建议,治理租号应该疏堵结合。“网游的市场规模和玩家数量都在急速扩张,不能否认账号租售存在天然需求,应当在对‘防沉迷’严密把关的前提下,不断规范、完善租号产业。对于喜爱高端装备又无力购买的玩家,游戏企业自身也可以提供账号短期租赁服务,或以其他方式满足他们的愿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租吃鸡账号不怕玩家开挂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