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相声的创始人中国的相声大师?

1985年底,由吉林省曲艺协会、电台、电视台等五家单位联合主办,面向全国以专家评选和观众投票相结合的方式,选出十位当时正活跃在相声舞台上的中、青年相声演员,称为“十大笑星”。笑星是指从事喜剧、幽默表演且取得较大成就,被广大听从、观众所熟知的演员。在我国多指著名的相声、小品演员。1985年,笔者还没有出生,这些笑星已经成为大江南北给大家带来欢声笑语的艺术家。这里,只评选了相声,没有评选小品,所有评
1985年底,由吉林省曲艺协会、电台、电视台等五家单位联合主办,面向全国以专家评选和观众投票相结合的方式,选出十位当时正活跃在相声舞台上的中、青年相声演员,称为“十大笑星”。
笑星是指从事喜剧、幽默表演且取得较大成就,被广大听从、观众所熟知的演员。在我国多指著名的相声、小品演员。1985年,笔者还没有出生,这些笑星已经成为大江南北给大家带来欢声笑语的艺术家。这里,只评选了相声,没有评选小品,所有评论里不要问为什么没有赵本山、陈佩斯和朱时茂。
1、马季
马季(1934年-2006年12月20日)原名马树槐,出生于天津市宝坻区,天津宝坻区黄庄村人,已故相声表演艺术家、相声大师。其相声作品中以《登山英雄赞》、《画像》和《找舅舅》等节目影响为大。
1956年,马季进入中国广播说唱团,师从侯宝林先生。1965年后,马季正式成为中国相声演员。80年代,马季把相声搬上以春晚为标志的晚会舞台,1983年被委任为第一届春晚总策划,1984年创作《宇宙牌香烟》进入春晚,1987年马季创作群口相声《五官争功》,1989年春晚表演相声《送别》。1991年创作相声《训徒》,1996年创作作品《老少乐》。2003年10月3日,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成立,马季出席并题匾。2006年9月,中国曲艺界的牡丹奖将终身成就奖颁给马季。2006年12月20日因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逝世于北京,享年72岁。
2、姜昆
姜昆,男,1950年10月19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烟台。毕业于中央电大。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相声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1983年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担任主持人并表演相声《错走了这一步》和《对口词》而走红。1984年担任央视春晚主持人并与李文华表演相声《夸家乡》等。1985年担任央视春晚主持人并与李金斗表演相声《看电视》;同年担任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团长,被选为中国青年联合会常委、曲艺家协会的副主席。1992年荣获第二届中国金唱片奖戏曲曲艺类奖。2009年被中国名人报道中国相声小品人才库收录。2003年被中国文联授予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2017年7月20日,再次当选中国曲协主席。
3、李文华
李文华(1927年7月-2009年5月9日),男,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北京人。工人出身,早年师从郭启儒先生,1962年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先后与刘宝瑞、马季、郝爱民、姜昆等相声名家合作,多扮演捧哏角色。1983年患喉癌。1985年实施了全喉切除手术,手术后因不能说话而淡出舞台。2008年11月12日,由马志明代父收徒,拜已故相声大师马三立为师,从而进入相声演员师承关系。2009年5月9日凌晨因长年喉癌而引发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医治无效,在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的病房病逝,享年82岁。
4、侯耀文
侯耀文(1948年7月17日-2007年6月23日),出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相声作家、表演艺术家、相声大师、国家一级演员。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铁路文工团党委委员、副总团长兼说唱团团长。
自幼受其父侯宝林的熏陶,1960年登台,有四十七年的艺龄,他的表演生动幽默、个性鲜明,独树一帜,其相声作品在海内外影响广泛,代表作品有《戏曲漫谈》、《口吐莲花》、《京九演义》等,曾经参加过十一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1985年成为“全国十大笑星”之一,1993年获美国华美艺术学会颁发的 “国际艺术成就证书”,1996年荣获文化部“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等多项荣誉。
参演的电视剧《不负天职》于2009年上映,在剧中饰老铗钳。
2007年6月23日,因突发心源性心脏病于北京昌平区玫瑰园别墅家中病逝,享年59岁。
5、石富宽
石富宽,男,汉族,出生于1949年3月1日。著名相声、小品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十大笑星之一。曾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以及各种大型节日晚会,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相声演员。1965年至今在中国铁路文工团任相声演员。
1984年表演的相声《糖醋活鱼》获全国相声比赛一等奖。代表作品有《学外语》、《口吐莲花》、《反正话》、《京九演义》、《糖醋活鱼》等。
6、高英培
高英培(1928年-2002年2月14日) ,农历戊辰年生, 著名相声演员,相声表演艺术家,天津市人。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笑星之一。曾任北京市第八届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高英培师从赵佩茹先生。满师后,先后与任明启、常宝霖合作演出,老艺人周德山、吉评三等都给他捧过场。后入天津市和平区曲艺杂技团与范振钰合作,成为相声界的一对黄金搭档“高范”。1958年和1962年,与范振钰两次赴福建前线演出。代表作品有《钓鱼》、《前线日记》等。1979年调到全总文工团。
7、郝爱民
郝爱民,男,相声演员。1939年生人。师承我国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郝爱民1961年开始和郭全宝老师合作,直至郭全宝老师退休,后和李文华老师合作。表演大方,语言幽默。
作品尚多,有:《一匹马》、《大小声》、《电影漫谈》、《学说普通话》、《一买一卖》、《学越剧》、《笑中有唱》、《我是邮递员》、《当好营业员》、《扔靴子》、《发不出去的电报》、《方言趣谈》、《配角谈》、《庆回归》、《十五的月亮》、《叫人》、《醉汉还家》、《礼仪杂谈》、《耳濡目染》、《哄孩子》、《五支钢笔》、《新商标》等。
8、师胜杰
师胜杰(1953年4月—2018年9月28日21时43分36秒),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曲艺艺术贡献奖”。生前担任中国曲艺家协会相声艺术委员会主任,黑龙江省曲艺家协会顾问,哈尔滨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关门弟子。
2018年9月28日21时43分36秒,师胜杰因病医治无效,在哈尔滨逝世,享年66岁。
9、常宝华
常宝华(1930年12月至2018年9月7日),男,满族,天津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家一级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1年拜相声大师马三立为师,历年来创作(包括合作)相声、小品、快板等形式一百七十多篇,全国各报刊发表五十余篇。授业徒弟包括:赵福玉、牛群、包长春等。退休后仍继续进行创作、撰文、著书、教学。曾参加相声、小品、话剧、电视剧等演出。
2018年9月7日,常宝华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
这里有必要提一嘴,常老的孙子是著名的喜剧演员常远,也算是后继有人。
10、赵炎
赵炎(1951.4 - )汉,北京人,本名赵殿燮。国家一级演员,相声演员,师承马季。
1968年下乡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十二团五连。当过农工、开过拖拉机。曾创作表演革命故事等曲艺节目。
1976年赴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同年调中央广播说唱团演员。1985年,曾荣获中国十大笑星称号。
赵炎的表演风格,台风正,不哗众取宠,无故做玄虚,表演注重内涵,摹拟从容自如,把思考的乐趣充分留给观众。作为马季的捧哏,马季去世后他已经很少登台演出。
中国十大笑星都有谁?
中国十大笑星分别是:马季、姜昆、李文华、赵炎、侯耀文、石富宽、高英培、郝爱民、师胜杰、常宝华
中国十大笑星都有谁?
1985年评选的中国十大笑星为:马季、姜昆、李文华、赵炎、侯耀文、石富宽、高英培、郝爱民、师胜杰、常宝华

本文目录
冯巩祭拜师傅马季,你对冯巩的印象是什么
相声大师马季,如今已经去世整整15年,当年他的追悼会有多轰动
冯巩为恩师马季扫墓,连续15年不间断太感人,现场为何不见姜昆身影
郭全宝的病逝
冯巩60岁大寿却只有一位徒弟到场,网友:世态炎凉,你怎么看
他是冯巩的最佳搭档,被称相声界的“影帝”,却因酒驾英年早逝!他是谁
这两天哪个名人死了
曾是冯巩黄金搭档,消失多年,因车祸离世,倪萍和蔡明痛哭不舍,他是谁
近日网络上曝光的知名小品相声演员冯巩捧花现身恩师马季的墓前缅怀的一则视频,引发众人的关注。
冯巩现身拜祭恩师马季
在视频当中,63岁的冯巩捧着一束鲜花来到恩施师马季的墓前缅怀,在现场他缓缓地摘下帽子,对着马季先生的墓碑接连鞠躬三次,然后在现场陷入深深的沉思当中,在祭拜马季先生的过程当中,冯巩全程没有任何片言只语,在此庄严肃穆的气氛里面也能感受得到冯巩对恩师的无比怀念之情,虽然马季先生已经离世15年的时间,但是从冯巩这次的举动来看,足见他们师徒之间深厚的感情是如此的让人催人泪下。众所周知,冯巩作为马季先生的最得意弟子之一,他传承了马季先生个人精湛的技艺还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高贵品格。
相信提起冯巩,大多数的观众对他也是印象深刻,毕竟冯巩作为春晚的常客,他在多年以来给许多观众带来了诸多的欢声笑语,所以说冯巩是最活跃的小品相声演员,那真的一点不为过。
冯巩是春晚的常客
说起冯巩他在13岁的时候已经拜马季为师,从此开启了自己的相声生涯。自从冯巩首次以相声作品《虎年说虎》登上春晚的舞台,从此他就与央视春晚的缘分就此开始,所以一连34年冯巩每一年都会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与全国电视观众见面,而他每一年所出场的那一句经典台词“我想死你们了”,也成为他身上的一个独特标签符号。
如今的冯巩已经连续有两年没有在春晚的舞台现身,现如今的他已经逐渐退居幕后,回归自己的家庭享受家庭生活所带给他的温馨快乐。即便如此,冯巩老师也并没有忘记自己所喜爱的小品相声喜剧事业,偶尔也会在个人的社交平台晒出他平时录制的一些小段子给观众们打发消遣,大家也能感受得到充满正能量的内涵。希望冯巩老师能够一直坚持继续为观众创作更多好的作品。
12月20日是相声大师马季去世15周年。马季从1959年代开始表演相声,一直到2006年他去世之前,可以说他让每个时代都有了笑声。
“相声大师”马季
马季这个名字也应该是街知巷闻了,作为国内最知名的相声大师,中国相声第七代传人,他创作过众多优秀的作品,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马季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弟子,占据了中国相声界的半壁江山。不过遗憾的是虽然马季徒弟众多,但也只有冯巩一个人到场来祭拜他。外界对于这些弟子的评论也是褒贬不一。
曾经在某综艺里,冯巩直言师父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在得知马季去世的消息后,冯巩一度哭到泣不成声,连采访都进行不下去。在马季的葬礼上,冯巩也是满含泪水,为师父守灵。
马季先生的去世
马季先生去世于2006年12月20日。由于是心脏病突发,所以亲人都没在身边,包括儿子马东和众弟子们。是在1039北京交通广播听到这个噩耗的,作为一个相声迷,无比悲痛。当时某网站对马季先生去世做了全程拍摄报导,我们得以了解各方人物的反应。
马季先生去世时,大徒弟姜昆还在外地,然后家里徒弟们有些群龙无首。王谦祥接受采访时直言心情很乱,怎么安葬师父要等大师兄回来才能定。当时家里已安放灵堂,吊唁拜祭者众多,场面稍显混乱。拜祭的人中郭德纲比较引人注目。他穿的衣服和戴的眼镜都引起了讨论。
郭德纲和于谦在灵堂上行叩拜之礼。对郭德纲而言,马季是为数不多支持他的相声前辈,还为德云社题过匾额。然后姜昆晚上也赶到,一切由他安排。姜昆有组织大型活动的经验,所以安排得井井有条。他先让马季夫人和马东他们到另一住处再搭灵堂,接受亲属吊唁。而天通苑住处则负责接待社会各界人士。姜昆还手书挽联:青山永志,马季恩师,一生说唱创新为百姓;高风已留,树槐先生,万代相声欢笑洒人间。
马季当年的追悼会有多轰动?
马季去世的当天,他和家人晚上去酒店吃饭,白岩松拿着当天的北京晚报还是什么,上面很醒目地登着马季去世有关的消息。那天白岩松的母亲在场,白岩松什么话都没说,就把报纸那一版拿给他妈妈,她妈妈在那之前还不知道发生这个事儿,一见到就紧盯着报纸开始看,半天都没说话,也没怎么吃东西。白岩松因此就在节目里感叹,马季这位相声演员的离去,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
由这个,我又想起相声演员宋德全说过的事儿。马季追悼会举行的时候,他和很多相声演员都在现场,告别马季的那个阵势他从来没见过,连八宝山的工作人员也说非常罕见。
宋德全老师就听那里的工作人员说,建国之后几十年,八宝山就两个人的追悼会惊动过整个长安街,就是马季。他说那天还不仅是八宝山里面人潮拥挤,八宝山地铁站都出现了乘客拥堵,一直惊动到当时的北京领导。宋德全老师说,那天他在场,那真是人山人海,没人组织这些老百姓,都是自发来的。他就说,相声演员受到这种待遇,超过马季老师的没有。
大多数艺术家在出名之前都要经过学习,特别是在相声领域。郭德纲以前曾在侯耀文之下学习,后来成为著名人物,并教授岳云鹏等年轻演员,在他们当中很受欢迎。岳云鹏还拥有许多杰出的学徒,耐心教导和慷慨的奉献使学徒学习了技能并请了一个人吃饭。因此无论这些学生将来获得多高的收入,对师父来说,他仍然只是那个小徒弟,学徒们还将尊重他们的主人,即所谓的有一天当老师和父亲的生活。在相声世界中,不仅郭德纲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知名度,冯巩还是出色的相声演员,并且他的老师是著名的相声家马季。冯巩为大师马季进行了墓葬扫帚,并拍摄了视频。
那天冯巩穿着一件非常普通的深蓝色棒球服,下半身戴着一双咖啡色的休闲裤。尽管他的头发变白了,但他还是非常注意自己的举止。然而无论他举起多少身体。他已经63岁了,不再年轻,逐渐老迈。然后冯巩拿了一束菊花,放在了主人的坟墓前。举行仪式时,冯巩的表情非常严肃,他的脸上没有笑容甚至没有精力,大概此刻他的心应该特别难过。执行这些仪式后,冯巩与他旁边的朋友鞠躬90度。站起来后,冯巩旁边的朋友看着冯巩,说:今年整整15年。我朋友的这句话清楚地告诉每个人,
这种不可动摇的孝道真是令人钦佩。马季的爱人不仅是冯巩的爱人,为什么他是唯一出现在马季墓地的爱人?马季多么出色。作为一名出色的相声演员,他不仅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门徒,而且在相声领域中也享有很高的地位。除了冯巩外,还有一个杰出的徒弟姜坤。由于马季的个人传记,姜坤在相亲世界中的位置也非常出色。被任命为某个艺术研究协会主席,并参加了一次会议,讨论马季如何影响新世纪相声。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成名后很少创造新的相声段落。如今,他很少去师父的墓地敬拜。人们不可避免地会开始思考并变得可疑。在过去的15年中,也许姜坤也曾拜访过师父的墓地。他只是不想把它摆在公众面前。但无论如何,在马季的众多门徒中,冯巩毫无疑问是最好的,而且就人物和艺术水平而言,它是第一个。因此,在某些方面,姜坤应该真正从冯巩中吸取教训,并在未来相声行业中投入更多精力。毕竟艺术家一词不仅是一个普通的标题,而且是真实的。有了内涵和水墨,
每个人都会钦佩并认可它。尽管马季已经离开我们15年了,但他对相声世界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作为学徒,您应该自然地弘扬大师传授的艺术作品,以便大师的经典传承得以延续。即使他们因年龄和年龄而无法重新进入舞台,他们也可以创造出色的作品,以便更多的年轻一代获得利益。并不是说一片和谐可以使整个相声世界蓬勃发展。至少一个人不应忘记主人教给他们的东西以及尊重老师和道德的一些传统美德。未来的希望我们可以看到马季学徒带给我们的相声绝妙杰作,相声行业也可以变得更加繁荣!
我国老一代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广播艺术团一级演员郭全宝于2004年7月12日因患癌症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1953年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的他曾先后与侯宝林、刘宝瑞、马季、郝爱民等著名表演艺术家合作表演相声。郭全宝的追悼会将于18日上午在八宝山公墓举行。北京曲协主席李金斗说,郭全宝的逝世是相声界的一件大事,在侯宝林的几个搭档中,郭全宝是最后去世的一位,他的去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昨天一大早,八宝山第一纪念堂前,到处是手捧黄色菊花的老者和手持相机的记者,老一代相声表演艺术家郭全宝的追悼会,在蒙蒙细雨中拉开帷幕。中宣部、文化部、中国广播艺术团等单位的领导,苏文茂、李文华、马增慧、唐杰忠、姜昆、朱时茂、笑林、冯巩、张志宽等表演艺术界人士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总政、战友等驻地在北京的艺术团体均派代表前来,到场的相声演员超过200人。侯宝林的女儿和马季的儿子也代表家人前来。侯不停地抹着眼泪,说这令她想起了她父亲去世时的情形。曲艺杂家崔琦写了首挽诗,贴在纪念堂前:“相声泰斗捧逗佳,甘做绿叶衬红花,淡泊名利为师表,风范永垂誉中华。”上年纪的曲艺界人士看到这首诗,均唏嘘不已。数百名素不相识的市民从各城区赶来参加郭老的追悼会,看到郭老遗容时,他们显得比亲友们还难过。他们围着郭老遗体整齐地摆了一圈黄菊花。家住六部口的李老先生说,他们从小就听郭老的相声,感觉郭老的表演总是能够反映老百姓的事,他朴实、和蔼,就像大家亲人一样,是他这代人心中的偶像。记者从堂前转到堂后,发现被记者层层包围的那些名家,大都已到“知天命”的年龄。姜昆,54岁;常贵田,52岁;李金斗,57岁;刘洪沂,55岁;王谦祥,57岁……年轻一点的,冯巩,47岁;笑林,48岁……北京曲协副主席贾德丰指出,这些50岁上下的演员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受过很严谨的科班培训,基本功很扎实,这和老一代艺术家的倾囊相授与积极扶持是分不开的。在接受采访时,他们都表示要“继承郭老遗志,把相声发扬光大”等等。对此,一位长期在曲艺界工作的业内人士评论道:传统相声不去学,新段子又没有,拿什么发扬光大?一些名家除对春节晚会要上的段子特别重视,以保持知名度外,平时根本不用心学习,甚至连简单的训练都缺乏,更别提像侯宝林、郭全宝一样去体验生活搞创作了,表演全靠吃老本,基本功严重透支,难怪观众不喜欢,难怪“春晚”上相声一年不如一年。这位业内人士说,50岁,国人眼中的“知天命”之年,许多相声演员到了这个年龄,才产生危机感,在追悼会这种场合,才想起老先生的好。姜昆:该掏老先生的更多东西:姜昆特意从西藏回京参加郭老的追悼会,在拜别郭老遗体和家属握手时,现场并没有哀乐,但他的眼泪夺眶而出。1976年,姜昆进入中国广播说唱团时,郭老一天到晚和他这样的小伙子呆在一起,被称为“活宝”。郭老教给他二三十段传统相声,都是以前从未听过的。如今姜昆也到了郭老当年的年龄,深深体会到老一代人的良苦用心,想起来既感动又后悔,他说:“我本应该从老先生那里掏出更多的东西。”
郭老去世的这两天,刘洪沂一直对自己耿耿于怀。1999年郭老生病卧床之前,曾把他叫到家里,拿出一盘《学大鼓》,要给他传这段“活儿”,但他没当回事。郭老去世后他才惊觉,自己还没“上”这个段子,可现如今找谁给“说说”呢?刘洪沂痛心不已,感到愧对郭老。刘洪沂说:“现在我们也到了50多岁,完全理解了老先生当年的急切心情,可惜有很多东西没能继承下来。”怀念:与郭老比有些“腕儿”太躁:追悼会结束后,梁厚民、刘洪沂、崔琦、汪保琦等数十人在一起小聚。谈起郭老这代人,刘洪沂说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从小学艺,说了一辈子相声,没干过别的,家里连盒火柴都是说相声赚的。”侯宝林、刘宝瑞等都是这样,他们才是“职业相声演员”。对老先生的怀念很快转到对当今一些“腕儿”的批评上。有人披露,有的“腕儿”特别霸道,安排节目时不让别人上效果好的段子,以防比自己还出彩。有人还透露,许多“腕儿”不但拿不出好的新作品,而且台风很差。郭老在后台从来不开玩笑、耍贫嘴,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酝酿感情,“上台如猛虎,下台似绵羊”。而当代一些人一到后台就侃大山,到处海阔天空地闲聊,然后才漫不经心地上台。“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观众就知道。”上面提到的业内人士表示,艺术规律不可违背,相声不景气并非市场的原因,关键在于相声界自身,“吃老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50岁左右的相声演员正面临生存和传代双重危机,此时除抛弃浮躁心态,静下心来苦练基本功搞创作外,别无选择。背后故事故事一: “门缝”里收来的弟子昨天记者赶到郭家的时候,子女们都到八宝山办理追悼会的事去了,只有一个保姆和一位姓刘的先生在照顾老太太。刘先生自称是郭老的弟子,而且一直不愿让记者写他,再三追问之下,他才讲述了被郭老收为弟子的经过。刘先生在眼镜厂上班,曾是一位运动员。1999年秋天,刘先生在老山举行的一场自行车赛上当裁判,住在清河宾馆。一天吃晚饭时,门头沟的一位裁判指着邻桌的三位老人说:“那不是赵世忠、郭全宝和冯志孝吗?”于是大家就过去打招呼,三位“大腕儿”十分随和,跟他们聊了一会儿。等大家散去后,刘先生又去找郭老聊天,两人聊得很投机,并互相留了电话和地址。那时候郭老的身体还很好,刘先生请郭老给写两个字,郭老欣然提笔,刘先生见郭老没戴老花镜写字很不方便,就提出要送郭老一副眼镜儿。就这样,回城后,刘先生带着眼镜去找郭老,一老一少就这样熟了起来。2000年后,郭老卧床不起,刘先生来得就更勤了。他来给郭老理发、按摩,陪老人聊天,帮家里做了很多事。郭老的儿子郭军说:“刘大哥比我这个儿子还强。”郭老太太觉得很过意不去,说非亲非故的麻烦人家不好意思。刘先生就开玩笑说:“那我就拜郭老为师吧,徒弟照顾师傅理所应当啊!”郭老当即表示这个徒弟收定了。郭老太太说:“你的关门弟子也有了,还能收弟子吗?”郭老笑着说:“我不是还留着一道门缝吗!”郭老对刘先生说:“我躺在床上教你什么好呢?那就教你怎么做人吧!”就这样,刘先生成了郭老的弟子。记者问刘先生从郭老那里学到了什么,刘先生说,按名气,郭老是“国宝级”的演员,但是他一点架子也没有,平易近人,颇有长者之风,他在郭老那里,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故事二:从来不做广告郭老的儿子郭军告诉记者,郭老一生从来没做过广告,倒不是他反对做广告,而是觉得自己不了解的、没用过、不知道好坏的产品就向消费者推荐,是不负责的行为。有一次郭老练太极拳的时候,被人用摄像机拍了下来,然后有广告商找上门来,说希望用这段录像为某种中老年人保健品做广告,被郭老当场拒绝,还教育对方广告要实实在在,才能吸引老百姓,别光来虚的。故事三:引车卖浆皆朋友郭老生病前的最后一次演出,是1998年到北京地质大学参加“曲艺进校园”公益活动。据了解,郭老退休后经常参加社区的各种活动,只要有人来请他就去给大家演出,而且从来不计报酬。虽然是“腕儿”,但老人没有一点明星习气,总把自己看成是普通百姓。结果周围卖报的、卖冰棍的、卖菜的、修锁的全认识他,都喊他“老郭”,想和他合影只要喊一声,他就乐呵呵地和人合影。除艺术外,郭老最大的爱好就是交朋友。郭军回忆道,“文革”的时候郭老也受到冲击,造反派把他关起来,硬说他是国民党特务,让他说出“同党”,他愣是没有出卖一个朋友。郭老生病住院期间,北京饭店的理发师朱师傅特意赶到人民医院,要求再为郭老理次发。朱师傅说他一直听郭老的相声,而且与郭老有过一面之交,特别佩服郭老平易作风。生病住院期间,郭老享受专家级待遇,受到部领导的亲切关怀。但他总是很客气地对医护人员说:“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让你们受累了!”老人还说等病好了后,我一定来给你们演出,令医护人员十分感动。郭老的弟子、子女都认为,随和是郭老最大的特点,这也是他能先后和侯宝林、刘宝瑞、马季、郝爱民等风格不同的多位著名演员合作,而且合作还很愉快的主要原因。郭军告诉记者,郭老外出演出时,还经常和一些业余演员配合,而且甘当配角。故事四:“不可乐就可气”子女们虽然没有从事曲艺工作,但经常听郭老讲曲艺的道理和艺术见解。郭军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相声,不可乐就可气。”意思是说,如果不能拿出高质量的“活儿”把观众逗乐,那么就干脆不要拿给观众,说相声绝对不存在既不乐也不气的情况,所以相声演员最不能混饭吃,一定要努力提高艺术水平。郭军表示,在做人上,父亲对他的影响很大,感触最深的就是父亲说的“凭本事吃饭,先付出,后索取”,而且从不奢望什么。父亲还告诫说:“我的名声代替不了你们的努力。”所以他们在社会上一般都不提自己是郭全宝的子女。
作为一个老艺人,冯巩印象最深的是冯巩在春晚舞台上的小品,每年冯巩上台前都会说一句“我好想你”。冯巩在相声界也有很高的威望。贾玲学相声的时候,是冯巩的老师。
其实冯巩也是中国曲艺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他的弟子也非常多。例如,白凯南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当贾玲和白凯南在春晚舞台上合作时,他们一炮而红。然而,作为一名女性,贾玲在声乐界确实有一些局限性,所以她听从了郭德纲的建议,转而做小品。然而,她从来没有受到大家的欢迎。
但是,冯巩现在已经很少出现在娱乐圈了。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在直播平台上曝光他和孙子的互动世界,也很和谐很搞笑。老人晚年能见到孙子也是一大乐事,视频里还能看到冯巩,真的很开心。
按道理,冯巩其实挺受大家欢迎的。作为一个老艺人,他应该在圈子里有很多朋友。但是,冯巩过60岁生日的时候,很少有人来祝福他。这让大家想起前段时间宋丹丹过60岁生日的时候,很多亲戚朋友都来了,场面非常壮观。相比宋丹丹的生日会,冯巩的生日会有点惨淡。
宋丹丹没有冯巩那样的徒弟多。说实话,冯巩的徒弟也不少,但来现场的只有白凯南一个人。其实贾玲一直很尊重冯巩,自从红了以后,只要冯巩需要帮助,贾玲就会在。这一次,冯巩的生日聚会,贾玲没有参加,可能是因为行程太满。毕竟现在贾玲很红。
很多人说,白凯南之所以去现场为冯巩庆生,是因为白凯南现在事业发展最差,所以他说有空就来现场。但是,当他看到这样的画面时,很多网友表示,他真的觉得世界一片凄凉。毕竟冯巩曾经带出这么多人。没想到他60岁生日没几个人到场。但是按照冯巩的意思,一切都很简单,他的徒弟现在可以做出非常好的成绩。
当然,很多网友说,在中国,60岁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龄。按道理,60岁是个大生日。这么多人来过生日,有点太冷清了。我不知道你对此有何看法。
虽然是在平时关注娱乐圈的时候,大家都认为明星们的生活都是光鲜亮丽的,甚至有很多大牌明星都会让生活助理来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或者是生活,所以在平时肯定都是无忧无虑,但是作为演员或者明星来说,他们在生活中也是会遭遇很多不测,可能会因为拍摄影视作品意外受伤,也有可能因为一些偶然的事件失去了生命。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主人公就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当年在娱乐圈里也有着非常高的人气和口碑,但是在48岁的时候,不幸因为车祸事事让人感到惋惜。
他的名字就叫做牛正华,很多人肯定对他都比较陌生,毕竟他也算是一个很早出道的相声演员了,在当时的年代中,相声这样一种娱乐方式,并没有得到大家的全部认可,所以对他比较陌生也是比较正常的事情。他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出生于北京,因为当时的环境并不是非常优秀,所以他也只能跟随大环境下乡成为知青。
虽然说当时的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同事对于相声非常感兴趣,在德智艺术团招人的时候,他就一起陪着对方去了,但是没有想到经过层层选拔之后,他却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在此之后他就正式开始进入这个行业发展。自从进入这个行业之后,他一直都非常的努力,并且还创作出来上百度的相声作品,几乎在每次的表演中大家都会看到他的身影,在相声领域中有了一定成就之后,他也成为了我们非常熟悉的冯巩的搭档。
两个人相处一段时间之后,感觉非常适合他们两个人创作出来的小品,也是成为了经典之作,在思想也是比较要好的朋友,除此之外他在各个方面也都是比较优秀的,更是成为了葛优最佩服的人。自从相声行业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之后,他就开始进入影视圈,可能大家都会感到不可思议,作为一个相声演员,为什么会在影视圈里发展得如此好呢?并且还有很多的代表作品。
因为他在表演相声的时候就被大家称为是相声界的影帝,他在很多的行为动作或者表情等方面拿捏的都非常到位,总是会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吸引到大家的关注,所以他才会有优势进入影视行业发展。虽然说他在发展事业的过程中非常的顺利,也也非常有才华,但是非常不幸的就是他在04年的时候因为酒驾遇到了车祸,从而离大家远去。
不管是娱乐圈内的人还是粉丝们,在得知这样的消息之后,都感到非常惋惜,在追悼会上各界演员明星等等都到场表示哀悼,直到现在为止,如果当年关注过他的人肯定也是有所影响,因为他的才华一般人都是模仿不来的,然而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离大家远去也是让人感到心痛,不知道大家对他熟悉吗?
艺术人生》《同一首歌》策划人徐小帆去世信报讯 (记者任嫣)《艺术人生》《同一首歌》等节目的策划人,著名小品创作人徐小帆上周五因突发心脏病去世。昨天,他的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姜昆、黄宏、冯巩、朱军等徐小帆生前好友、合作伙伴纷纷来送这位好友最后一程。
牛振华曾经与冯巩一起搭档,还出演过许多影视作品,却突然消失多年,许多人认为是隐退了,没有想到因为酒驾出车祸离开了人世。
牛振华在48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间,在葬礼上许多曾经跟他一起合作的艺人都来到现场,许多人对于牛振华的离开感到非常的惋惜,甚至痛哭流泪。
一、牛振华与冯巩一对黄金搭档,多次合作成为经典
冯巩是大家非常熟愁的小品演员,在冯凡的表演生涯当中换过多个搭档,第一个是刘伟,当两人合作到了巅峰时期,因为刘伟对于国外有着异样情节于是这对搭档解散。后来冯巩与牛振华遇见了,两人一见如故,共同创作表演的《面的与皇冠》再次让相声事业到达巅峰时期,后来牛振华向影视界发展,冯巩再次失去搭档,直到后来换上了牛群,事业再次登上巅峰。
二、牛振华塑造多个经典角色,却因为车祸离世
牛振华不仅在相声表演上有所建树,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演员,在影视表演上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获得过百花奖最佳男主角、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中国珠海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等多个桂冠。突然屏幕没有了牛振华的身影,许多观众以为退出演艺圈,没有想到传来牛振华去世的消息。
三、牛振华葬礼上许多好友参加,为牛振华的离去感到惋惜
在2004年5月11日的时候,牛振华开着汽车撞到了货车尾部,牛振华当场死亡,当交通队的人员来到现场进行调查时发现牛振华的血液中含有205毫克酒精,因此确定牛振华是醉酒驾驶。在牛振华的葬礼当中,有许多亲朋好友前来悼念,倪萍、蔡明在出席现场的时候眼眶通红放声大哭,所有嘉宾无不表情悲痛。
总结
著名演员牛振华是一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却因为酒驾这种违法行为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牛振华去世的消息震惊了圈内人士,在追悼会上有两百多位艺人到达现场,每个人都为表演界失去了这么优秀的演员而感到惋惜。
标签: 冯巩的追悼会现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谁是相声的创始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